《可能性》教学设计

时间:2023-04-30 17:22:4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可能性》教学设计(集锦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可能性》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可能性》教学设计(集锦15篇)

《可能性》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能定性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在试验活动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出现的数量有关。

  三、教学准备

  纸盒,红色棋子,蓝色棋子,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回顾感知,导入新课

  1.回顾感知。(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1)演示提问:教师出示一个空纸盒,放入5个红色棋子。如果请你从纸盒中摸出一个棋子,会是什么颜色的呢?请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来描述。

  (2)演示提问:教师在纸盒中再放入一个蓝色棋子。如果再请你从纸盒中摸出一个棋子,这次会是什么颜色的呢?请用“一定”“可能”或“不可能”来描述。

  (3)猜一猜,摸出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的可能性会不会是一样大的?

  2.揭示课题。

  (1)揭示:摸出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的可能性是不是一样大呢?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这节课就用试验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测,继续学习“可能性”的知识。

  (2)板书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此回顾感知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既紧密联系上节课学习过的可能性的有关知识,也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自然过渡的问题情境。

  (二)小组合作,探究验证

  1.准备材料,明确要求。

  (1)介绍试验材料。

  ①教师出示试验材料学具。(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②教师介绍试验材料: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纸盒,纸盒里装有数量不等的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纸盒里面的棋子是4红1蓝,或5红1蓝,或6红1蓝,或7红1蓝,或7红2蓝。)

  (2)明确试验要求。(PPT课件演示。)

  ①每次从纸盒里摸出一个棋子,记录它的颜色;

  ②然后放回去摇匀再摸,重复进行20次。

  (3)商定试验方案。

  ①指导学生分组商定试验活动方案,明确试验过程和记录方法。(PPT课件演示。)

  ②引导学生学会小组合作,进行小组成员分工。

  (4)领取试验材料。

  ①学生分组领取试验材料。

  ②组织学生做好试验准备工作。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具体组织和指导下,帮助学生做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以保证试验数据的随机性和试验活动的有效性。同时,让学生明确试验要求,并根据试验要求自主商定试验方案,有序开展试验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合作试验,初步推测。

  (1)学生分组进行试验活动。

  ①学生按预定方案,分小组进行试验活动。

  ②教师巡视了解每个小组的试验情况,并及时进行活动过程和活动记录的指导。

  (2)学生组内分析交流。(PPT课件演示。)

  ①观察分析:观察本小组的摸棋子活动记录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

  ②讨论交流:从统计结果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摸棋子的试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每个棋子都可能被摸到,并且被摸到的可能性都是一样的;通过分析、交流试验活动的统计数据,让学生感受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3.集体交流,推理归纳。

  (1)全班集体展示交流。

  ①展示全班各个小组的摸球情况统计结果。

  ②集体交流:观察全班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你们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质疑思考。(PPT课件演示。)

  ①每个盒子里都装有红色棋子和蓝色棋子,为什么摸出红色棋子的次数比摸出蓝色棋子的次数多呢?

  ②打开盒子看一看,联系试验结果,你明白了什么?

  ③可能性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关?

  (3)引导学生归纳概括。(PPT课件演示。)

  (4)引导学生根据统计结果推测。(PPT课件演示。)

  (1)如果再摸一次,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2)动手摸一摸,和你的推测一致吗?说明什么?

  (3)教师小结:摸出红色棋子的可能性大,但并不能确定摸出的一定是红色棋子,也有可能摸出的是蓝色棋子。

  【设计意图】通过对全班各小组的试验数据进行观察分析、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不仅是有大又小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通过引导学生对试验现象的质疑与验证,让学生体会到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出现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根据试验的统计结果对下一次试验结果的推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三)巩固应用,加深体验

  1.巩固体验。

  (1)完成教材第45页“做一做”。(不同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①左图中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的可能性大?为什么?用转盘试一试。

  ②右图中指针停在哪种颜色上的可能性小?为什么?用转盘试一试。

  (2)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第6题。(用试验验证猜测。)

  ①学生自主确定试验过程,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了解、指导。

  ②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2.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第7题。(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①引导学生审题,明确每个箱子里有哪种颜色的球?每种颜色球的数量各是多少?每个箱子里球的总数是多少?

  ②学生口头解答,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③拓展思考。如:

  a. 如果要摸出黄球,在哪个箱子里更容易摸到?为什么?

  b. 在左边箱子里摸出绿球和在右边箱子里摸出什么颜色球的.可能性相等?为什么?

  c. 如果在左边箱子里增加6个绿球,那么在哪个箱子里摸出绿球更容易?为什么?

  (2)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第8题。(体会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①引导学生审题,明确题意。

  ②学生口头解答,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③拓展思考。如:

  a. 这个小朋友最不可能表演什么节目?为什么?

  b. 这个小朋友还有可能表演什么节目?为什么?

  c. 像这样的事情能确定吗?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与事物的数量有关,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课总结,归纳提升

  1.教师讲述:生活中许多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不确定现象虽然对于个别试验来说结果不能确定,但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有的发生的可能性大,有的发生的可能性小。

  2.教师提问: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

  3.教师小结: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呈现出一种规律性,即大量重复试验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事物出现的数量有关。出现的数量多,可能性就大;出现的数量少,可能性就小。(PPT课件演示。)

  (五)作业练习

  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一第5题。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不同层次的开放性涂色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和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能性》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104页主题图及第105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初步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能力目标: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统计的规律性。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表达能力及初步判断和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就在身边。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游戏操作、分析推理,知道事件发生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难点:

  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个盒、扑克牌、各种颜色的球若干个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知

  1.猜牌游戏。

  (展示一张7和一张8,洗牌后抽出一张)请同学们猜猜抽出的这一张牌是什么?

  师:为什么意见不一样呢?这张牌有几种可能?(慢慢翻开另一张牌展示一下)现在能告诉老师,刚才抽出的这一张牌是什么吗?为什么?

  2.小结展题

  师:刚才的第一次猜牌因为不能肯定它是7还是8,所以结果有两种可能,(板书:可能),当老师已经展示另一张牌是7,所以刚才抽出的这一张牌一定是8,而不可能是7。(板书:一定、不可能)“可能”、“一定”、“不可能”是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三种情况。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请学生打开课本)

  二、合作研究,探索新知。

  初步感知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确定性。

  (1)(屏幕出示主题图)引入:元旦快到了,我们班要筹备开一个元旦庆祝会,会上每个人表演一个节目。大家说说自己喜欢表演什么节目呢?

  师:同学们喜欢表演的节目真多,我们就分成唱歌、跳舞、讲故事和其他四种节目类型吧。怎样确定由谁表演哪一种节目呢?请同学们观察第104页主题图后说一说方法。

  (2)感知不确定事件。

  讨论交流:如果用抽签的方法,每人抽一次,你可能会抽到什么节目?

  师小结:用抽签的方法,每位同学抽到的节目是一件不确定的事情,有四种可能的结果。

  (3)感知确定性事件。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每位同学表演的节目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呢?(表演自选节目)

  小结:每位同学能表演自己一定喜欢的节目是一件确定的事情,它只有一种结果。1.超级竞猜(体验一定、不可能、可能)

  (1)体验事件的确定性:一定、不可能

  师生共玩游戏,拿出一号盒。学生摇动盒子,随便抽出一个球,教师猜。(再揭示老师猜对的原因:盒里全是绿球。)还能抽出其它颜色的球吗?

  得出结论:因为盒子里全是绿球,所以抽出的一定是绿球,不可能是其它颜色的球。

  学生从二号盒里摸出绿球抽奖(指几人摸都不中,引导猜想:二号盒里根本没有绿球。)

  得出结论:因为盒子里根本没有绿球,所以不可能抽出绿球。

  师小结:当我们完全确定抽出来的`结果只有一种情况时,我们就要用一定、不可能来作判断。(板书:完全确定)

  (2)体验事件的不确定性:可能

  师:既然这个盒子里不可能抽出绿球,那么同学们就不可能中奖,觉得这样的抽奖有意思吗?怎么解决?(把1号盒的绿球放进去)

  师摇动,请学生上台抽,抽之前问:他从里面抽出一个球就一定能中奖吗?为什么?

  小结:现在2号盒里有绿色、蓝色、黄色、红色三种颜色的球,那么,我们摸到的球就有四种可能,能确定每次摸出球的颜色吗?(板书:不能确定)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运气了。(学生抽,实际体验)

  (3)可能性的综合体验。

  小组讨论,学习例1。

  2.小小判官(联系生活,内化提高)

  (1)小组学习例2,再选题回答,并说说为什么?

  (要求:个人思考,组内交流,班内汇报。)

  (2)练习二十四第1题。

  3.看书质疑。

  三.活用知识,点拨深化。

  1.你说我说大家说。

  刚才我们大家都学会了用这么多词来表达活动中的各种情况,实际上,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你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说生活里的事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说一说,让其他同学给你评价评价,比谁想得又快又多。(小组交流)

  师:现在,谁能把你的发现说给全班同学听?

  2.聪明小画家

  师:今天这么高兴,老师准备在我们班上办一个画展,请看要求,小组合作,涂好了把它拿上来,展示给大家看吧!比比哪个小组涂得又快又好!

  (学生涂好了展示,全班评价)

  4.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猜猜他(她)是谁?老师每提示一次,学生就可以猜一次。

  5.游戏总结,选出冠军小组.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感觉怎么样?你最喜欢哪一个游戏?有什么收获吗?

  再过两个星期我们学校要举行校运会了,你们觉得我们班会赢吗?

  赢得比赛是我们大家的希望,但是,比赛结果并不会随着我们的情感、意志而转移,我们可能会赢,也可能会输。结果究竟如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可能性》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在观察、猜测、验证、交流的过程中,提高探究和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在主动参与丰富的数学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描述生活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继续进行小组评比,看看哪个小组能成为今天的优胜小组。你们猜想一下哪个小组可能获胜呢?

  生:我们小组一定获胜。

  生:我觉得我们小组可能获胜。

  师:看来同学们都想获胜,现在我们每个小组的智慧星都是0,所以现在我们只能说你们小组可能会赢。但陈老师相信只要你们努力,你们小组就一定会获胜的。

  二、自主探索

  师:实际上,在日常生活当中,像这样不确定确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学生活动(一)

  师:现在我们做一个小游戏。老师这里有2个袋子,里面装了相同数量的球,我把咱班同学分成两大组,男生组和女生组。分别找表现最好的五名男生和女生来做这个游戏,每人上来摸一个球,谁摸到白球就给哪一组加一面小红旗。

  (选五名男生和女生上讲台上来摸球。找一名同学上来统计男生女生成绩。结果女生摸到5个白球,男生摸到4个白球1个黄球。)

  师:同学们,现在哪个组赢了?

  生:女生。

  师:男生不是很高兴,那你们想想是因为你们男生运气太差,还是因为袋子里有什么秘密?

  生:有秘密。

  师:有什么秘密,谁想来说?

  生:我认为女生袋子里全是白球,男生袋子里有白球和黄球。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像你们说的这样。

  (把女生袋中的球全部倒在玻璃缸中,学生很自然发出:啊!全是白球!)

  师:那女生从袋里抽出的球颜色能确定吗?

  生:能。

  师:一定是什么颜色的?

  生:白色的。

  师:那就是确定的,一定能摸出白球来。

  (板书:确定:一定)

  师:不可能是什么颜色?

  生:黄色。

  师:对啊,不可能摸到黄色的.或其它颜色的球。

  (板书:不可能)

  师:我们再来看男生袋里的秘密。

  (把男生袋中的球全部倒进玻璃缸中,学生又很自然发出了:啊!有白球也有黄球!)

  师:那么男生抽到的结果确定吗?

  生:不确定。

  生:可能摸到白球,可能摸到黄球。

  师:对啊,是不确定的,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

  (板书:不确定:可能)

  师:你们说这样的比赛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同学们想一想男生袋中的球应该怎样装这个游戏就公平了?

  生:从男生袋中拿出几个黄球放到女生袋中。

  生:把男生袋中的黄球都拿出来。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你看老师这样做行吗?

  (把男生玻璃缸的3个黄球拿出2个,再往玻璃缸不断加入白球。)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样公平了吗?结果会摸出什么球?

  生:不公平。还是有可能摸出白球,也有可能摸出黄球。

  师:这个同学说的太好了。无论有多少白球,只要有黄球存在,就有可能摸出黄球。(师拿出男生袋子中的黄球。)

  师:这样公平了吗?

  生:公平了。

《可能性》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做出判断叙述出来,并能简单的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教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一个

  学具:每生准备一个纸盒一个、装着10个红色圆圈和10个绿球圆圈、每生硬币一枚。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课件一—— 情景对话导入课题。

  (阿凡提的故事——一天,阿凡提牵着自己心爱的小毛驴,背着一袋金币往家赶。刚到村口,就碰到那个贪财、吝啬的大财主。他看到阿凡提手里的一袋金币就眼红。眼珠转了转,对阿凡提说:“如果你能把口袋里的金币往空中一抛,落下后个个都是正面朝上,那么这些金币就是你的了。如果不是,哼!哼!那它就是我的。)

  :同学们,你们说大财主的主意可不可行呢?让我们来试一试。

  出示——硬币做实验,让同学们集体见证,推翻财主的想法。

  小结:硬币抛出后,正面或反面朝上是件不确定的事情,有两种可能性。实验结果告诉我们,硬币抛出后我们只能是猜测,硬币抛出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这就是一种——可能性。

  出示课题二——《可能性》,生齐读课题。

  2、授新课

  出示课件三——摸球游戏

  (1)操作学具盒一(确定性事件)

  每人往准备好的盒子里装10个红圆圈,然后依次从盒子中取出一个圆圈,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再放回去,重复六次

  (2)操作学具盒二(确定性事件)

  每人往准备好的盒子里装10个白圆圈,然后依次从盒子中取出一个圆圈,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再放回去,重复六次。

  (3)操作学具盒三(不确定性事件)

  每人往准备好的盒子里装10个红圆圈和白圆圈,然后依次从盒子中取出一个圆圈,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再放回去,重复六次。

  小结:通过游戏和练习我们发现。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况:“一定、可能、不可能”,其中一定不可能是完全确定的事件,而可能是不完全确定的事件。

  3、综合运用

  出示课件四——练习1、判断连线题(从下面的五个箱子里,分别摸出一个球,结果是哪个?连一连。)

  出示课件五——练习2、考考你

  出示课件六——请你说一说

  谁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说下面的'这三句话。

  4、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几种情况: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且能结合实际情况对一些事件进行判断。其中“不可能”和“一定”是能够在完全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而“可能”是在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它通常包含经常、偶尔两种情况。

《可能性》教学设计5

  单元教学目标: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3、理解中位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会求中位数的方法。

  4、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体会“平均数”“中位数”各自的特点。

  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对等可能性思想的理解,淡化纯概率数值的计算。

  2、加强学生对中位数在统计学意义上的理解。

  3、本单元内容可用4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课题:等可能性与公平性

  教学内容:P98.主体图P.99.例1及练习二十第1—3题。

  教学目的:

  1、通过游戏活动,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律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知道判断游戏公平性的方法是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否相等。

  3、能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出发,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游戏方案。

  4、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教学重点:感受等可能性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

  教学难点:能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出发,根据指定的要求设计游戏方案,并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教学准备:主体图挂图,硬币,转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情境图)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都在玩什么游戏呢?

  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的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新课学习

  1、学习例1,感受等可能性事件的等可能性。

  首先我们来到足球场,足球比赛马上要开始了。(出示足球比赛主体图)你们知道足球比赛是怎样决定谁开球的吗?

  师介绍足球比赛前抛硬币开球的规则。

  你认为用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的方法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公平性相关的知识—可能性。[板书课题]

  2、抛硬币试验

  现在拿出课前准备的硬币,我们来做抛硬币的实验。看看结果是不是真的和我们说的一样。

  分组合作抛硬币试验并做好记录(每个小组抛40次)。

  抛硬币总次数

  正面朝上次数

  反面朝上次数

  汇报交流,将每一组的数据汇总,并与实验前的猜测进行对比。

  为什么有的组记录值比1/2小,有的组记录值却比1/2大?

  师:1/2只是理论上的结果,因为随机事件的概念值是建立在大量重复实验的基础上的,所以抛40次硬币时,结果会出现偏差大,这也是政党的。当实验的次数增多时,正面朝上的概率和反面朝上的概率会越来越接近1/2。

  出示数学家做的试验结果。

  试验者抛硬币总次数正面朝上次数反面朝上次数

  德摩根409220482044

  蒲丰404020481992

  费勒1000049795021

  皮尔逊240001201211988

  罗曼若夫斯基806403969940941

  观察发现,当实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越来越逼近。

  3、师生小结:

  掷硬币时出现的情况有两种可能,出现正面是其中的一种情况,因此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先开球是公平的。

  三、练习

  1、P99做一做

  几个准备走棋的同学正在为谁先走而犯难,我们一起去看看。小红说的游戏规则你认为公平吗?为什么?

  指针停在红色、蓝色、黄色区域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呢?

  既然这个转盘设计得不公平,那你们能不能重新设计一个转盘,使这个游戏规则变公平呢?

  2、P100第2题

  出示一个被平均分成4份的s转盘,其中红、黄、蓝、绿各占1份。

  问:指针停在这四种颜色的可能性各是多少?

  如果转动指针100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次指针是停在红色区域呢?如果出现疑问可进行小组讨论。

  一定会是25次吗?

  师:这是理论上的结果,因为随机事件的概率值是建立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基础上的,所以实际转动100次时,有可能会偏离这个结果,这也是正常的。

  老师转动此转盘,决定由男或女先开始走棋。

  3、练习二十第3题

  通过转转盘,该男(或女)生先来抛骰子。下面,我请男生用长方体的骰子,女生用正方体骰子掷。这样是否公平?

  为什么不公平?(面积最大的那个面投掷后朝上的可能性最大)

  试验,验证结果。

  4、练习二十第1题

  那就正方体骰子来决定每次所走棋的步数公平吗?说说你的想法。

  男女生掷骰子走棋。

  四、课内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我为这学生准备了大量教具,包括情境图、主题图、做一做及练习2的转盘,长方体及正方体的骰子、同学们也都准备了硬币。由于准备充分,且整节课教学环节以操作、游戏贯穿,所以学生忘我地投入到学习全过程,教学效果相当好。

《可能性》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摸球、摸珠、涂色等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经历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3、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具有一定的求实态度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

  学具准备:

  纸盒、布袋、白球、黄球、红球、白珠、红珠、蓝珠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初步感受。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故事。

  在古代欧洲的某国,一位奴隶冒犯了国王。国王大怒,决定将奴隶处死,奴隶被关进了死牢。按照该国当时的法律,死囚在临刑前还有一次选择生死的机会,那就是由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两张纸条,分别写着“生”和“死”。如果摸到“生”则生,如果摸到“死”就死。你们认为这个奴隶摸纸条会出现什么结果?

  师:对,大家用了一个词:可能。就是可能摸到“生”,也可能摸到“死”,两种结果都有可能。

  师:可是这个昏庸的国王一心要让这个奴隶死,于是派人偷偷地把盒中写有“生”的纸条拿掉,换成了“死”字,而大法官并不知道。这下,奴隶的命运会怎样呢?

  师:看来大家都替他担心了,两张纸条上全都写着“死”,任意摸一张,必定是“死”字,看来这个奴隶一定死,不可能生了。

  师:别急,听我往下讲。有个好心的'知情人把这个情况悄悄地告诉了奴隶。这个奴隶想了一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临刑前,当大法官把盒子拿来要奴隶选择“生”“死”时,这个奴隶拿起盒中的一张纸条,看也不看,猛地吞进肚里,在场的人全惊呆了。同学们,你们猜一猜,他的命运又会怎样呢?

  师:大家说得太好了。因为他吞了一张纸条,剩下的是“死”,吞下的当然就是“生”了,他不可能死了。

  小结:故事里的奴隶经历了“可能生,也可能死”,到“一定死”,最后是“不可能死”的过程,是他用智慧赢得了生命。

  引入课题:生活中的事情就像故事中的一样,有些我们不能肯定它的结果,有些就可以肯定它的结果,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可能性)

《可能性》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94-96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强学生量化的数学意识。

  2、学会初步预测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

  3、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4、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

  在认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中感受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

  教学准备:演示课件、乒乓球、布袋、棋子、纸盒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课前谈话,狄青百钱定军心

  2、问题引入

  师:让我们用数学的眼光来审视这个故事,抛100钱币,有没有可能全部正面朝上?(生:有可能)

  师:100枚全部正面朝上的可能性你认为有多大呢?(生:很小)

  师:可能性有大有小。(板书:可能性的大小)

  二、探究与交流

  1、教学例1

  出示例1场景图

  问:裁判在做什么?(猜球。场景再现)

  问: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小结: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指出: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时,每个运动员猜对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来表示。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里的1/2?

  2、同步体验

  教师拿出一个口袋,向里面放入一个黄球,问: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学生提问:其中有几个球?其中几个黄球?

  动手摸一摸,边摸边问:这时可以得出结论了吗?

  (袋中放着一个黄球一个白球,从中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1/2。)

  试一试:从口袋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学生完成后,追问:如果口袋里再放入一个白球,任意摸一个,

  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

  问: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怎么会不同呢?(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球的情况分别是两种三种四种,而摸到黄球只是其中的一种情况,所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分别是1/2、1/3、1/4。

  问:如果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1/5,口袋里该怎样放球?

  小结:放5个球,其中黄球1个。

  三、迁移与提升

  1、教学例2

  出示例2中的实物图(逐一出示,学生说出各是什么牌)

  问:把这些牌洗一下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讨论后明确:一共有6张牌,红桃A有1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1/6。

  一共有6张牌,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1/6。

  问:你还想到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小组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写在纸条上)

  汇报一: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2”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展示方法:摸到红桃2的可能性是1/6,摸到黑桃2的`可能性是1/6,摸到“2”的可能性是1/3。一共有6张牌,“2”有两张,摸到“2”的可能性是2/6,也就是1/3。

  汇报二: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对比练习:红桃A红桃2红桃3黑桃A黑桃2五张,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2、同步练习

  看清楚每个骰子六个面上点数,落下后每个数朝上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自由说一说)

  3、阅读拓展

  阅读教材94、95页,还有什么问题吗?

  出示“你知道吗?”

  四、实践和应用

  1、成语里的数学(用分数表示成语里某个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

  十拿九稳百发百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2、操作和推测

  口袋里装着白色和黑色的棋子共4个。如果不打开袋子看,你们有办法知道哪种颜色的棋子有几个吗?

  根据多次摸的结果,猜一猜口袋里放着什么颜色的棋子?各是几个?

  组织操作,搜集摸球结果,汇总发现。

  指出:在大量重复试验的情况下,它的发生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运用数据进行推断。

  可能性的大小离不开统计。

  练习:如果指针转动80次,可能有多少次停在红色区域,可能有多少次停在黄色或蓝色区域?

  3、活动里的数学

  现场设奖现场抽奖

  学生拿出课前拿到的号码,打开抽奖软件,抽奖中询问:抽中一等奖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获奖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在抽出三等奖后再问一个类似的问题。

  4、故事释疑

《可能性》教学设计8

  师:我这里有4个任务分别交给4排同学完成,看哪一排的同学完成的又好又快。现在我们来看每一个任务都是什么?(大屏幕展示:向魔术袋中装球:1号一定摸出黄球;2号可能摸出黄球;3号不可能摸出黄球;4号不可能摸出白球。)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装球,教师巡视指导。)

  师:完成的小组用正确的姿势告诉老师你们已经完成了,下面进行小组展示。

  (1号任务的3个小组上台展示)都在袋中装了2个黄球。(学生自己评判)

  (2号任务的3个小组上台展示)其中一个组装了1个黄球2个白球;另外两个组装了2个黄球1个白球。(学生自己评判)

  (3号任务的3个小组上台展示)都在袋中装了2个白球。(学生自己评判)

  (4号任务的3个小组上台展示)都在袋中装了2个黄球。(学生自己评判)

  师:成功完成任务的小组每组得到一颗智慧星,合作好的小组再加一颗智慧星。现在,请同学们看,三组得智慧星最多,这个小组一定会是冠军吗?

  生:不一定,可能会是冠军,其他小组也可能会是冠军。

  师:是啊,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些事情是一定发生的,有些事情可能发生,还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

  三、有效训练

  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事情可能发生,哪些事情一定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呢?同桌两个相互讨论一下。

  师:谁想跟大家来说一下?

  生: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

  生:月亮一定从东边升起。

  生:明天比赛可能会赢。

  师:下面请你来当小法官。(多媒体课件)我们一起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这三个词来判断一下生活中的这些现象。

  ①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定)

  ②今天下雨。(可能)

  ③金鱼离开水能继续生存。(不可能)

  ④明天比赛我得第一名。(可能)

  ⑤明天是12月30日。(不可能)

  ⑥王阿姨快生宝宝了,会生个女孩。(可能)

  四、全课总结

  师:看看我们哪个小组得到的智慧星最多,哪个小组获胜,谁能用上这三个词来说一下这次的课堂比赛成绩。

  生:三组获胜。

  生:二组不可能获胜。

  师:下次三组也一定获胜吗?

  生:不一定,有可能其他小组获胜。

  师:对呀,下次哪个小组合作的好,哪个小组就有可能获胜。游戏做完了,你来总结一下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生:学会了有些事情一定能发生。

  生:我知道有些事情不可能发生。

  生:学会了有些事情是有可能发生的。

  生:学到了确定事情和不确定事情。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

  在活动中体验是生态课堂的重要特征。《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阐述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刻画数学活动的动词,也强调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陈老师以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过程为主线,设计了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学生通过游戏,玩中学,乐中悟,获得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直观感受,获得对数学知识的体验、感悟。在有趣的学习活动中,老师和学生一同探讨、分享,创造了美好的生命经历。

  一、在活动中体验

  陈老师设计了多项活动,通过摸一摸(摸球)、装一装(按要求装球)、说一说(生活中有关可能性的事件)、连一连(自主练习)等实际活动,以此强化学生的自我体验,达到知情合一,从而能够用语言来描述事件发生的三种情况:“一定”“可能”“不可能”。首先从学生感兴趣的摸球游戏开始,学生注意力非常集中。在摸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游戏的不公平,在游戏出现矛盾时激发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初步感知了什么叫做“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感受了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体验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在学生掌握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后,陈老师又设计了根据要求向魔术袋中装球的'活动,学生在思考怎样装球以及还有什么其它装法的过程中,又进一步体验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陈老师用游戏的形式贯穿全课,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在活动中自己去探索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在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既体验感悟了新知,又感受到数学的学习其实并不是单调的、枯燥的和机械的,而是有趣的。

  二、在活动中思考

  赞科夫提倡:“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在教学中,陈老师在给予学生充分活动的同时,利用“最近发展区”的原则,设置一些“跳一跳、摘果子”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设计了男女生摸白球游戏比赛,在摸球过程中,教师故意制造矛盾,让孩子感受到摸球的袋子中藏有秘密。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这一问题更使孩子的思维像喷发的火山,泉涌般产生了“在一个全装白球的袋中任意摸一个球,一定是白球”的观点,到这儿教师并没有让孩子喷涌的思维停止,而是顺水推舟“如果我们想让这个游戏公平的话,该怎么办呢?”再次把学生推到主人的位置,使孩子始终处于最佳思维状态,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发现的知识!”在这种悬念下,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的讨论争辩,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通过“摸——议——猜——说”,顺理成章地引出“一定”、“不可能”和“可能”。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经历了“体验一猜想一验证一归纳”的过程,探究的能力以及科学的态度都得到了培养。

  ,《可能性》教学实录与评析

  在学生初步感知了事情的可能性后,又通过感兴趣的装球游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体验,巩固新知。装球游戏更具开放性、挑战性、创造性,学生要展开想象去猜想、去操作、去讨论、去判断,来解决问题。在装一袋摸到的可能是黄球这个活动时,学生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开放的探索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发展,实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三、在活动中应用

  “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个观点充分表明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最终目的在于学以致用。而且,学以致用不止于结尾或课后,只要运用得当、合适,同样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精彩效果。陈老师在教学伊始,就设立了小组评比栏,看哪个小组得星最多,为新知的应用埋下伏笔。在课中,陈老师小结各组得星情况,请学生猜一猜哪个小组有可能夺得冠军?这个小组一定会是冠军吗?让学生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策略,而且把所学的知识灵活服务于课堂常规教育,顺势鼓舞每组的士气,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挑战欲。课尾再次小结:今天的冠军是哪组?下次他们也一定是冠军吗?也是起到同样的效果。这样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可能性的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陈老师还注重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鼓励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可能性问题,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有哪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有哪些事情可能会发生,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说一说生活中的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内化可能性的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判断生活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可能性问题。学生不仅学会了一些数学知识,也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比较准确的数学语言去描述生活中的可能性现象,体现了数学的实用性。

《可能性》教学设计9

  特色与亮点:

  学校是公平教育的主阵地,教育公平主要体现在每节课的课堂教学当中,这是一节以公平为素材的课,主要有以下几处特色与亮点:

  1本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活动,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合作探究获得知识。

  2在设计活动时,给学生给出活动目标,即让学生明确通过活动,学到那些知识和技能,获得那些体验,得到那些发展;其次选择的材料是学生容易获得的,符合学生心理特证和年龄特征的,整节课以活动为中心,通过活动学生掌握了知识和技能,个性发展等方面达到了预期目标。

  3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景,让学生自己提出假设,通过亲身活动,感受知识,从而获得知识和技能。

  4突出了课堂的公平性,达到公平教育教学的目的。

  课前分析:

  本节课是以公平为素材的课,因此在本节课上教师要着重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要为学生营造公平和谐的课堂氛围;2提高课堂参与均等机会;3还要为学生提供课堂提问均等性;4提高课堂公平进程。

  【材料一】:一个袋中装有10个黄球和10个红球,任意摸出一个球后放回,求摸出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摸出黄球甲胜,摸出红球乙胜,这个游戏公平吗?

  【材料二】:如图转动转盘,球转盘停止后指针停在阴影部分的可能性,和空白部分的可能性,如果停在阴影部分甲方赢,停在空白部分乙方赢,这个游戏公平吗?

  【目的】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会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判断并能简单地说出原因。

  2.学会列举记录简单事件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4.能由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件多少。

  5.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考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能力。

  【活动一】

  摸球

  【活动二】

  转盘游戏

  【目标】

  1能由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逆推比较事件多少。

  2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考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能

  3感受公平的重要性。

  【时间】

  40分钟

  【材料】

  1两种颜色的玻璃球各10个。(黄色10个,红色10个)小布袋一条。

  2游戏转盘一个。

  3活动记录表各两份

  第---------组

  猜测数据摸球总次数摸到红球次数摸到黄球次数实际操作摸球总次数摸到红球次数摸到黄球次数

  第一轮第一轮

  第二轮第二轮

  第三轮第三轮

  可能性总结

  第---------组

  猜测数据转动次数指针停在阴影部分次数指针停在空白部分次数实际操作转动次数指针停在阴影部分次数指针停在空白部分次数

  第一轮第一轮

  第二轮第二轮

  第三轮第三轮

  可能性可能性

  【活动过程】

  1分组活动。

  按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均衡分组,力求公平。

  2第一组;做摸球活动。先猜测把猜测结果填入下表,然后摸球各成员每人摸出一球后观察颜色后放回小球并搅匀布袋中的小球,下一位摸球。将小组各成员摸到红球的次数和黄球的次数纪录在下表。

  第---------组

  猜测数据摸球总次数摸到红球次数摸到黄球次数实际操作摸球总次数摸到红球次数摸到黄球次数

  第一轮第一轮

  第二轮第二轮

  第三轮第三轮

  可能性可能性

  第二组:转盘游戏活动。先猜测结果填入下表。然后各组成员每人转动一次转盘,当转盘停止转动后,观察指针停在那个区域,并把结果纪录下表。

  猜测数据转动次数指针停在阴影部分次数指针停在空白部分次数实际操作转动次数指针停在阴影部分次数指针停在空白部分次数

  第一轮第一轮

  第二轮第二轮

  第三轮第三轮

  可能性可能性

  3交换活动场地。第一组做转盘游戏活动,并根据猜测实际操作填表。第二组做摸球活动,并按照猜测,实际操作填表。

  4根据上表纪录,在小组内讨论可能性,并说出理由,填可能性一栏。并讨论为什么和我们猜测的结果一样或不一样呢?

  5各组展示两次活动的结果并回答下列问题:

  猜测结果和实际操作结果是否一致?你猜测的依据是什么?若不一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个游戏公平吗?

  7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在三轮摸球过程中,摸出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与球的'总数有什么关系?

  指针停在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的可能性与什么有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怎样才能够做到公平公正?

  8各组展示讨论结果。

  9评介与总结。

  【案例反思及说明】

  1本活动旨在是参与者通过亲手实验,从随机事件中发现规律,从而建立真确的可能性的直觉,体验感受可能性的稳定性。

  2随即现象结果的出现是偶然的,出现一个结果事先无法预料,但在大量的实验中它明显出现规律性————稳定性。

  3本活动中,布袋中虽然所放红球数量和黄球数量虽然相等。但三轮摸球的纪录也不尽相同,摸球的次数越多红球出现的可能性和黄球出现的可能性就越稳定,依此做出的推断就越准确。

  4本活动中,虽然在转盘上,黄色区域的面积占转盘总面积的八分之六(即四分之三),但指针并不一定都停在黄色区域,但随着转动转盘次数的增多,指针停在黄色区域内的可能性就越稳定。

  5本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知道只有可能性相等时,这个游戏才公平。

《可能性》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9页—120页的例1、2、3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测、试验、验证的过程,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转转盘中的可能性大小与圆盘圆心角所对的面的大小有关。

  2、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观察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3、通过试验活动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态度,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在课前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个经典的成语故事——《守株待兔》,请同学们认真的观看,看完后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出示故事视频)

  学生认真观看故事

  师:农夫天天在这里等着捡兔子,他会等来什么样的结果呢?

  (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说“什么都等不到”或者是“可能会再捡到兔子”,教师要继续追问,这两种情况的可能性谁大谁小,并要求学生说明原因。)

  师:生活中许多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可能性的相关知识大小。(揭题:可能性)

  师:那么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究竟有多大,我们怎么样来判断呢?依据是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重点问题。

  二、教学新课

  1、转转盘猜测

  师:同学们喜欢转转盘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转转盘的游戏。

  (依次出示不同的转盘,第一次出示平均分成两份有两种颜色的转盘,然后出示平均分成四份有四种颜色的转盘,最后出示没有平均分的转盘,但是也有四种颜色。)

  师:分别出示第一和第二个转盘,分别问学生指针会停留在哪里?

  生根据自己的猜测和理解说出自己的见解。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看这第三个转盘,看看它与前面两个有什么不同?指针可能停在哪儿?有几种可能出现的结果?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跟上面两个转盘一样,也是4种可能,因为这个转盘虽然分成了四个小份,依然只有4种颜色。

  师:那转动转盘后指针最有可能停在哪种颜色上呢?为什么?

  引导学生猜测最有可能停在蓝色区域,因为它占的面积要大些;而停在绿色区域的可能性小,因为它占的面积要小些。

  师:也就是说可能性的大小与面积的大小有关,对不对?

  引导学生说出占的面积越大,可能性就越大,占的面积越小,可能性就越小。

  2、教学例1(摸乒乓球游戏)

  师:我们知道在节气之日时各商场都会搞一些抽奖活动,下面我们也一起来感受感受抽奖时期盼重奖的那种急切心情。

  (介绍奖品种类有:自行车、洗发水、香皂、纸巾)

  师:如果是你来抽奖,你觉得你会抽到什么?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中其中一种,也可能会说四种都有可能,教师注意追问原因。

  (教师请7个学生上来抽奖,然后再根据中将情况进行分析每一类中将的可能性的大小。分析完后引导学生说出:纸巾最容易得到,自行车最不容易得到。因为纸巾的份数最多,而自行车在里面的份数最少。)

  师生共同总结:份数越多,中将可能性越大;份数越少,中将可能性越小。

  师:如果要想使转到每一种奖品的可能性差不多,应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使每一种奖品在盒子里面的份数相同。

  3、教学例2(摸牌游戏)

  师:同学们都知道咱们的魔术大师刘谦吧,他玩儿这个扑克牌是玩得相当出色的,这节课我们也一起来玩玩儿扑克牌吧!

  教师出示黑桃A,K,Q,J和方块A,让学生认识这些牌。

  教师边和牌边说:把这几张牌和好后,请你从中任意抽出一张,抽出的.牌会有哪几种可能?

  引导学生说出:可能会抽到黑桃A,也可能会抽到黑桃K、黑桃Q、黑桃J或方块A,也就是说每种牌均有可能被抽到。

  教师追问:那抽到黑桃的可能性与抽到方块的可能性哪一个大?

  学生猜测:抽到黑桃的可能性大。

  教师: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亲自来摸一摸。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摸牌游戏。

  提出要求:把5张牌和好后从中任意抽出一张,做好记录后把牌放回去,和好后再抽,轮流摸5次。

  引导学生回答:通过观察,发现抽到黑桃的次数比抽到方块的次数要多,也就是说抽到黑桃的可能性比抽到方块的可能性要大。

  教师追问:通过验证我们知道了刚才同学们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但为什么抽到黑桃的可能性比抽到方块的可能性要大呢?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黑桃有4张,而方块只有1张。

  教师继续追问:也就是说在这里是什么决定了可能性的大小呢?

  引导学生回答出是“数量”的多少决定了可能性的大小,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数量越少,可能性越小。

  教师:请大家继续观察这些表格,你认为抽到方块A的可能性和抽到黑桃A的可能性哪一个大?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回答:抽到方块A的可能性和抽到黑桃A的可能性差不多,因为它们在这5张牌中都只有1张,数量是相等的,所以可能性的大小就差不多。

  教师小结: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仅面的大小能决定可能性的大小,而且数量的多少同样可以决定可能性的大小。

  4、教学例3(抽图片游戏)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玩抽图片的游戏

  教师出示7张图片,其中1张燕子、4张虎、2张大象,

  由于有前面的学习基础,学生不难回答出:取到虎的可能性要大些,取到燕子的可能性要小些。

  教师:那任取一张,一定能取到虎吗?

  引导学生思考后回答:因为虎的张数要多一些,但是不一定每次取到的都是虎,也有可能取到燕子或大象。

  请学生上来抽一抽后引导学生回答:取到虎的可能性大,并不能保证一定能取到虎,所以取到虎的可能性再大也只是一种可能性,不能把它和确定现象等同起来。虽然取到燕子的可能性最小,但是任取一张不等于一定不能取到燕子。因为每一种画片都有可能被取到,哪怕它取到的可能性非常小,可能性小不等于不可能。

  (引导学生小结:不确定现象与确定现象是有区别的,可能性再大也是一种可能,不能保证一定能抽取到;可能性小也是一种可能,不等于不能抽取到。)

  三、巩固练习

  1、课堂活动第1题

  2、课堂活动第2题

  3、练习二十五第5题

  多媒体课件出示情景图。

  教师: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是甲还是乙?为什么?

  四、小结

  教师:在今天这节课上,你又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

  五、作业布置

  练习二十五第2,3,4题。

  《可能性》教学反思

  《可能性》是学生学习概率的初步认识,要使学生对随机现象有初步的理解,必须在实验的过程中理解概率的意义,因此我非常重视过程性目标的达成。让学生通过猜测、体验、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则是不确定的。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某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在活动中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不断学习和交流,使我对统计的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注重体现统计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统计内容具有非常丰富的实际背景,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通过选择现实情景中的数据,使学生理解它们的实际意义,注重对学生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探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注重统计内容的真实性

  统计实际上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定量刻画和把握,其结果通常都是真实可靠的数据,这些数据一般都能客观地反映事物的真实面貌和发展趋势。在学生统计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统计内容的真实性,让学生切实感受数据的客观性和用数据来说明问题的公正性。

  注重在统计活动中学习统计的知识和方法

  要使学生真正理解并合理使用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知识和方法,最有效的途径是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数据统计的过程中,将统计知识和方法的学习融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在进行统计教学时,我们要重视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验,让每位学生经历统计的每一个环节。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数学知识生活化。

  “一定”、“可能”、“不可能”是三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教学设计中,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先创设了学生喜爱的猜牌魔术情境导入新课,又设计了一个学生很常见又喜欢的摸奖活动,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的活动中,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一定”“不可能”“可能”的意思。而在练习巩固阶段,我又设计了闯三关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课堂教学活动化。

  “以活动为中心”是大教育家杜威的“三个中心论”思想体系之一,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本节课以活动贯穿始终,实现角色转换。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猜一猜——玩一玩——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断体验与判断事件发生的确定与不确定性。同时,又让学生将活动中出现的现象及时抽象概括出来,上升为数学知识,体现了学生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学生学习自主化。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本质特征。这节课的设计着眼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导”中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在每个环节中,都是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学生学得生动而充满活力,主动而富有个性。

  “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我今后的努力方向是在课堂中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让课堂朴实而不沉闷,活泼而不浮华。继续努力吧!

《可能性》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第95页、96页内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结合具体的问题情景,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简单描述事件发生结果。

  过程与方法

  创设抛硬币、摸白球及机智问答的'情况,让学生亲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不之分。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积极参与、勇于交流的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猜想、分析、判断、推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让学生在同伴的合作和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从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体验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教学难点:

  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对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进行分析描述。教具准备:硬币、若干个红白颜色的乒乓球、两个黑色袋子教学过程:

  一、回顾铺垫,游戏引入

  1、师与生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

  2、导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在游戏中来研究事情发生可能性的情况。(板书:可能性——不确定性)

  二、学标展示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要学会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简单描述事件发生结果。

  三、活动体验,探究新知

  1、抛硬币活动(研究不确定现象)a猜测:硬币落地后是正面还是反面向上?b学生分组进行抛硬币活动,观察并记录。 c小组汇报抛硬币的结果。

  d引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并小结:我们把像这样的,可能出现的结果不止一种,而使用人们事先不能确定的现象叫做“不确定现象”。

  e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游戏活动具有不确定性的结果,并描述一下。

  2、摸球比赛(研究确定现象)

  a指名两位同学上台摸白球比赛,共进行6局,比赛3局后交换再摸。 b引导学生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从两个袋子摸出白球的情况。 c教师小结:像这样结果只有一种的情况,我们就用“一定”、“不可能”来描述这种确定现象。

  四、达标检测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指导学生用规范的语言描述。

  2、联系生活,巩固认识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五、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用“可能”“一定”“不可能”这些词语说一说生活中的事。

  六、收获回顾指名谈谈本堂课收获板书设计:

  不确定可能

  不确定性一定确定不可能

《可能性》教学设计12

  课题统计与可能性1课型新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与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经历试验的具体过程,能对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解释,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3、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试验是获得科学结论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

  重难点重点是通过活动认识一些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难点是理解任意摸一次球,红球和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红球、黄球、布袋若干,正方体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

  一、故事导入,复习活动

  3—5分钟

  二、活动体验,感受过程

  20—25分钟

  三、拓展深化

  5—10分钟

  四、课堂总结

  3—5分钟

  1、阿凡提的故事:阿凡提在地主巴依老爷家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活,小气的巴依不想付工资给阿凡提,于是想了个歪主意.对阿凡提说:“阿凡提,我这儿这两张纸条让你抽,上面分别写着“付工资”“”和“不付工资”,如果你抽到哪一张,我们就按哪一张上写的办,你还是有一半机会的哦”。如果你是阿凡提,你会怎样想?(引出“可能”)

  2、复习“一定”“可能。”

  (1)出示装有3个红球的口袋,提问:如果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该用哪种词语来描述摸球结果?(一定摸出是红球)

  (2)往口袋加入3个黄球,提问:如果从这样的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该用哪种词语来描述摸球结果?(可能摸出是红球,可能摸出是黄球)

  3、揭题: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不一定会发生,只能说具有可能性,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可能性问题。(板书:可能性)

  1、掷硬币游戏,初步感受可能性。游戏规则。

  (1)竖着把硬币放在10厘米左右的高处让硬币自由落在杯中每人抛10次。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草稿纸上做好记录。

  (3)抛完后,小组长统计本小组的情况并汇总,填好记录表,组内同学共同校对。

  (4)活动时我们要互相合作,有秩序,保持安静。

  教师统计:思考: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是怎样的?先在小组里讨论.

  (结论:有正有反,次数差不多)

  2、摸球游戏

  (1)猜测

  出示口袋:口袋加入3个黄球,提问:如果遮住眼睛从这个口袋中每次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以后再把球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猜一猜,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多少次?

  学生自由猜测。(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是从猜测开始的,如歌德巴赫猜想,但有了猜想还要继续验证。数学家陈景润经过验证,证明了歌德巴赫猜想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验证

  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向知道自己猜测的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做?(摸一摸)

  游戏规则:1、摸前先把袋中球搅一搅,然后转过脸去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出后回头看一看,给大家看自己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球,把球再放入口袋中,按这样,大家轮流摸,一共40次。2、组长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

  3、摸完后,组长填写统计表,其他同学负责校对。

  4、活动时我们要互相合作,互相谦让,控制好音量,请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

  怎样用画“正”的方法来记录,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教师在黑板演示一下。

  A、明确分工:活动时我们要互相合作,互相帮助,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任务,请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组长记录,副组长数次数,其余监督。

  B、活动体验:学生分组试验,填写统计表,教师巡回指导

  (3)归纳

  小组汇报统计结果,教师实物展示。

  红球

  黄球

  合计红球黄球

  次数

  提问:统计的结果和我们的猜测差不多吗?我们将各小组结果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如果继续摸下去,摸到红球的次数和黄球的次数会怎样?

  学生:摸到可能是红,也可能是黄,次数差不多。

  可能红的`多一些,也可能黄的多一些。

  3、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在篓子里红黄球个数相同的情况下,从篓子里每摸一个球,摸得次数又比较多,那么摸到红黄球的次数是差不多的。这就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也就是说摸到红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小结并揭示学法:说明从装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袋子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可能性是相等的。

  提问:

  (1)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录摸球的结果的?你觉得用画“正”字的方法好不好?(记录简便,整理迅速),

  (2)记录之后我们又对数据作了怎样的处理?(填入统计表板书:统计可)见我们用统计的方法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3)通过试验和统计得到什么结论?(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用的是什么方法?

  小结:猜测----验证----结论

  过渡:想不想用我们刚才的方法做第三个游戏?

  五、抛小正方体

  教师出示两个面上都有1、2、3的小正方体。

  游戏规则:

  1、按顺序上抛小正方形,不宜太高,看落下时“1”“2”“3”朝上的次数,按这样,大家轮流抛,一共30次。

  2、组长指派一人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

  3、抛完后,组长指派一人填写记录表和统计表,其他同学负责校对。

  学生体验。填写表格

  朝上的数字123

  次数

《可能性》教学设计13

  摘要:一直以来课堂都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是数学教学任务和目标高效完成的主要场所。如何充分利用课上45分钟,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是大家一直关心的问题。近几年,素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深入开展,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做了重点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数学的能力成为其核心要求。众多一线数学教师深刻反思现代教学思想,钻研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与试验。在此过程中,我们力求博采众长,在教学交流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广泛汲取营养,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边试验,边改进,边筛选。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虽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没有找到固定的模式,但是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一些设想,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提高;效率

  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的小学数学观念认为,要想提高教学效率,课堂秩序是首要的保证,这使得数学教育与整个普通教育一样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教师在台上教,学生在下面听,要求学生正襟危坐,“竖起耳朵”认真听,不许交头接耳,不许随意讨论,否则将会受到老师的批评甚至惩罚。教学把学生当作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如此学生的`数学素质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削弱了数学素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所占的成分。现代的教学观相比较传统的教学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从教学的主体转变成为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有效、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单一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转化为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授课形式生动活泼,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得主动,学得心甘情愿。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从整体教育观上,挖掘专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运用现代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一、采取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

  教法制约学法,是影响教学效率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选择一种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教师的教法富有艺术性,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数学课堂氛围变得轻松和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小学教育的需要,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把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据报道,美国中小学学校的许多教师每节课只利用10分钟讲解基础知识,剩下的时间教师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组织他们相互交流、探讨、消化,教师在一旁作为引导者进行引导,必要的时候予以提醒和纠正,结果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无独有偶,国内很多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的小学,已有很多教师采取这种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一节课最多只讲15分钟,其余的时间组织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自己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师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而相互结合的手段方式,其中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而学生的学法的形成关键在于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手段进行引导培育。课堂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教师单靠粉笔和黑板讲解,势必影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素质提高。在现实教学实践中,一节课中只采用一种教学手段的极少,通常都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授课类型,结合学生的个性心理,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单一地运用某一教学方式,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乏味感,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影响学生大脑智力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做到综合交叉,做到丰富多彩、趣味十足,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体现时代的特点和教者的风格,提高教学实效。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较为普及的教学手段,其本身所具有的灵活多样性能够充分满足当代小学教育需求。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既能准确直观地传递信息,使学生视、听触角同时并用,将学到的知识深刻地印在大脑中,又能节省不必要的讲解时间,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可能性》教学设计14

  教材分析

  通过判断小丽和小强采用“石头、剪子、布”来决定谁跳是否公平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对小丽获胜和小强获胜的可能性进行思考和分析。但与例1例外不同,例3并没有给出小丽和小强玩“石头、剪子、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所以不能直接计算出小强获胜的可能性,而应先罗列出他们两人玩“石头、剪子、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罗列出两人玩“剪子、石头、布”的所有可能的结果,计算出其可能性。

  2、了解采用“剪子、石头、布”游戏的公平性。

  3、通过游戏的公平性,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促进学生正直人格的形成。

  教学重点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学难点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收集生活中的等可能性事件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

  一、复习

  1、生交流收集的等可能性事件,并说明其发生的可能性。

  2、计算发生的可能性,首先看一共有多少种可能的结果,再看发生的事件有几种,最后算出可能性。

  二、新授

  1、同学们都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谁能和老师一起玩?

  (游戏……)

  这样确定谁胜谁败公平吗?

  生发表意见。

  下面我们就用可能性的指示,看看这个游戏是否公平?

  2、罗列游戏中的所有可能。

  可交流怎样才能将所有的可能都列出来,方法的.交流。

  小丽石头石头石头

  小强剪子布石头

  结果小丽获胜小强获胜平

  3、通过观察表格,总结

  一共有9种可能;小丽获胜的可能有3种,小强获胜的可能也是3种,平的可能也是3种。所以小丽获胜的可能性是39,小强获胜的可能性是39,二者相等,所以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来决定胜负是公平的。

  4、反馈练习

  P.103.做一做

  重点说明:一共有多少种可能,如何想的。

  注重学生判断的方法多样化,

  (1)计算出单数、双数的可能性;

  (2)其他方法,如双数只有一个6,而单数则有两个,因此末尾出现单数的可能是双数的两倍,因此这是不公平的。

  三、练习

  1、练习二十三第一题独立完成,集评。

  2、练习二十三第二题可以采用初步判定,然后罗列验证的方法。

  3、练习二十三第三题制定游戏规则,小组内合作完成!

  四、课内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可能性》教学设计15

  设计理念

  创设活动情境,促进新知建构。“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是在学生(第一学段)学了“可能”与“一定”,初步体验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四年级)和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实现可能性从定性到定量描述的重要内容。“概率”因其有别于讲究因果关系的逻辑思维和确定性思维,具有独特的思想方法。因此,本课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形成不能只凭教师口述,而要通过创设数学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猜测、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亲历活动过程中体会如何用数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如课始摸球比赛后提出“如何表示从三个箱子中摸球的结果”,沟通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还有别的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吗”则引导学生从活动中抽象出“数”,进而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促进了知识的迁移;课末“归纳总结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认识,帮助学生建构新知。

  加强合作交流,引导自主探索。《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以“分别用什么数来表示从这三个箱子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和“为什么用1/5来表示从2号箱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适时引导,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改革理念。

  渗透数学思想,发展数学思维。在学生知道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础上,适时引入用线段上的点表示可能性大小,让学生感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引导的同时,抓住有利时机向学生渗透极限思想,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还凸现了数学教学的基础性、发展性理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试验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能用适当的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3.在具体情境中体验可能性的大小,加强对数学实践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出课题

  1.激趣。老师提供三个箱子:1号箱里面放有5个黄球;2号箱里面放有1个白球和4个黄球;3号箱里面放有5个白球。请3个学生进行摸球比赛,摸到白球最多的获胜。摸球前,各自选一个球箱,并且只能在选定的箱中摸球。每次摸出1个球,记录后放回去再摸,每人摸6次。

  2.揭题。教师从摸球的结果导出“不可能”、“可能”、“一定能”,进而从“可能”中引出可能性有大有小,同时引导学生质疑:还有别的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吗?(教师板书课题)

  [课始从学生熟悉的游戏引入,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自主探究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可以用些什么数分别表示从这三个箱子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师生共同完成表格)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学生的表示方法。

  [探究可以“用什么数”分别表示三个箱子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素材。]

  三、强化新知

  1.讨论:

  (1)从2号箱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可用哪个数表示?(学生可能会用20%、0.2、1/5表示。)

  (2)为什么可能性用1/5表示呢?(引导学生分析分子、分母分别与试验中的什么有关。)

  (3)师(拿出2号箱中的1个黄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怎样表示?为什么这样表示?

  引导小结:从2号箱中摸球,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但由于箱中黄球、白球的数量不同,所以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性也不同。

  [本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初步知道可以用1/5表示从2号箱中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小,但开始时学生对用这个分数表示并不完全理解。因此,教师的引导显得特别重要。]

  2.探究:怎样表示“不可能”和“一定”。

  从1号箱中可能摸到黄球吗?白球呢?可以分别用什么数表示摸到黄球、白球的可能性大小?

  (类似地让学生自行设计从“3号箱”中摸球的方案并解答。)

  3.练习:教师往2号箱中依次加入1个黄球、1个白球、又1个白球,让学生分别说出能摸到白球、黄球的可能性大小。

  [学生初步了解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意义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使学生学得扎实有效。]

  四、总结提升

  1.归纳总结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2.提升认识,发展思维。借助线段图,让学生知道可能性的大小还可以用线段上的点表示。引导学生观察某点从线段的左端移到右端引起可能性大小的变化情况,直观地描述可能性的变化趋势。

  [这个环节教师着力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教师在介绍用线段上的点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同时,结合动态的演示,自然渗透数形结合与极限思想。]

【《可能性》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可能性》教学设计02-07

可能性教学设计04-10

可能性教学设计01-25

《可能性》的教学设计06-15

可能性教学设计05-29

《可能性》教学设计04-20

《可能性》教学设计11-26

可能性教学设计教案06-29

可能性的大小教学设计03-01

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