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20 12:20:42 进利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教学设计模板(通用2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模板,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设计模板(通用20篇)

  教学设计 1

  教学设计:

  大海睡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2、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两条绿线内的9个二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想象走入诗的意境,体会大海的宁静、温柔。

  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1、简介大海。

  师:你们见过大海吗?能说一说你见过的大海是怎样的吗?(学生交流发言)。

  2、师:听了小朋友们有声有色的介绍,老师对大海更加充满了向往,下面我们一起走近大海,去看一看,去听一听。大海想送给你们一些好听的词语。想要吗!课件出示大声地读:(开火车读)

  3、师:白天,风儿闹着,追逐着浪儿,浪儿笑着,向前奔跑着。(出示大海的夜景)天渐渐暗下来了,月亮升上了天空,星星露出了笑脸,大海进入了梦想。

  4、教师范读。

  二、美读课文,进入意境

  1、师:告诉我深夜里,大海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点击课件:出示课文第一句: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深夜里,大海睡了。)

  2、指导朗读第一句。

  师:深夜里的`大海多么宁静呀!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练一练

  (1)学生自由练读

  (2)指名读,老师评价。(字音、感情)

  (3)大海睡着了,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读一读,可别吵醒了大海妈妈。(齐读)

  过度:你们读得真好,大海睡得真香啊!夜真静啊,只有月亮和星星还在眨着眼睛,看!

  3、指导朗读第二句上两行。

  (1)(点击课件——近景:月亮和星星倒映在海里。)这情景多美啊,谁来描述一下。说说你看到了些什么?

  (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第二句话:她抱着明月,她背着星星)

  读一读这两句话,想想大海像是谁?(一位妈妈)

  (2)师:对呀!能躺在妈妈的怀里多舒服呀!谁来读读!指名读老师评价。

  (3)齐读。(让我们一起躺进大海妈妈的怀抱里,感受那种幸福。!

  4、指导朗读第二句下两行。

  (点击课件出示:那轻轻的潮声啊,是她睡熟的鼾声。)

  (1)师:听:(潮声),你们听到了什么呀?

  (2)师:对呀,这就是轻轻的潮声。就像大海妈妈熟睡后发出的鼾声。多么安宁,多么温柔阿!

  (3)师:你来读读这两行诗。

  师:声音柔柔的,你读的真好听!谁再来试一试!

  (4)你把轻轻的读得真不错,我们也来轻轻地读一读,千万别吵醒了大海妈妈。(齐读)

  生:齐读全诗

  三、表演背诗

  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教材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内容。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目标:

  1、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笔算乘法和估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增强计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并能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1、复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2、出示教学目标。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1、师生一起说说复习单元的的内容:口算乘法、笔算乘法、估算乘法。

  2、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并逐一展示,最后全体评议。

  (1)先出示口算乘法算式,分小组指名回报,全体评议。

  (2)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3)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不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4)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5)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6)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7)请写出你自己喜欢的估算乘法的笔算乘法,并完成计算。

  三、测评训练

  1、列竖式计算

  24×5=? 123×3=? 412×6=? 324×5=? 138×6=

  108×6= 204×5=? 150×6= 300×3= 235×3= 39×5≈ 302×8≈ 599×6≈ 71×9≈? 108×4≈

  2、解决问题

  (1)小红每天上学骑7分钟自行车,他平均每分钟骑185米,小红家和学校距离多少米?

  (2)老师把全班分成9组做实验,每组5人。后来有改成每组9人,这样可以分成几组?

  教学设计 3

  [教材简析]

  作者把春天比作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美丽,活泼,呼唤着我们去找春天。课文的语言优美、生动,充满儿童情趣。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观察春天、热爱春天。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打牢基础

  1.提示难点。本课难读的有“触”、“嫩”二字,提示学生“触”是翘舌音,“嫩”的韵母是“en”不是“un”。

  2.巧记生字。采用以下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教师或学生做动作演示,识记“遮”、“掩”、“躲”、“探”: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记住“羞”、“嫩”:运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躲”、“触”、“鹊”。

  3.写字指导。9个要求会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的,除“野、解”二字外,其余的又都是左窄右宽的字,把它们集中在一起,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再指导临写。教师提示学生写“躲”字时,第七笔撇不出头。

  (二)初读课文

  读通读准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读通读顺。

  (三)再读课文

  感知发现

  1.自由读或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提问: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能体会到什么?

  3.哪些内容反映了春天的`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小草、野花、嫩芽、小溪的句子,让学生分别读。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或观察课文插图说一说初春的特点。

  (四)结合生活,模仿句式出示句子: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那是春天的?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观察,模仿句式说一说。

  (五)品读课文,拓展练习

  1.作者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

  2.找出后,让学生多读几遍,说说写得好在哪里。

  3.以“她在”的形式,说说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春天。

  (六)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1.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或段落,说说读后的体会。

  2.引导学生看着画面背诵。

  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禾、午、辛、苦“四个字,两条绿线内的“盘、粒、皆”三个字只识不写。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农民种田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

  1、体会古诗并有感情地朗读。

  2、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朗读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谈话导入。

  1、看图(太阳图),了解“日”、“日当午”的意思,自主识记“午”,学生描红(提示写字姿势)。

  2、看图(整幅图),认识“禾苗”,自主识记“禾”,学生描红(提醒描红要求)。

  3、导入课题

  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有一个诗人叫李绅。(板书:唐李绅)有一天,他就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还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名诗——《锄禾》。(板书课题)锄禾就是在田里为禾苗锄草。

  二、初读古诗,扫清障碍。

  1、借助拼音初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相机正音。

  3、小朋友真有本领,自己就把古诗读正确了。

  三、感悟“辛苦”,感情朗读。

  (一)触摸“辛苦”。

  1、过渡,引出词语“辛苦”。

  2、教学“辛苦”两个字

  (1)看看这两个字都是什么结构呀?

  (2)引导学生观察上下两部分的大小,横画的长短:横画长短有变化,远近距离要适当。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再次提醒写字姿势。

  3、农民伯伯到底有多辛苦呢?我们一起到古诗中去找一找吧!

  (二)在诗句中感悟“辛苦”

  1、教学第一句

  (1)出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指名读

  (2)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呢?

  (3)品味辛苦,读出感受。

  ①看图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小朋友们,让我们再细细地看看这位农民伯伯,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外貌、衣着、动作等几个方面来说一说)

  ②师生对话,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

  ③角色体验,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

  (4)天上是火辣辣的太阳在烤,田里被晒得像蒸笼,农民伯伯打着赤膊,可是豆大的汗珠还是不停地流下来,滴落在禾苗下面的泥土里。在脑海中想象着这样的画面,把这两行诗读好。

  (5)男生齐读、女生齐读。

  2、教学第二句

  (1)诗人李绅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和我们小朋友一样,也觉得农民伯伯很辛苦,于是写下了后两行诗。(出示后两行诗)指名读。

  (2)认读“二类字”。

  (3)将生字宝宝送回诗句,再指名读。

  (4)读了这两行诗,你知道诗人在想什么呢?(穿插理解“盘中餐”)从一粒种子到收获,农民伯伯需要做些什么呢?

  (5)引导感情朗读:这一粒一粒的米饭包含着农民伯伯多少的心血和汗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农民伯伯一把锄头一身汗,种出了多少粮食,养活了多少人。读好三、四两行。

  (6)诗人不仅自己感受到了,他还要写下来,让更多的人知道。(引读后两行诗)

  (三)内省悟情,诵读全诗。

  1、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农民伯伯的辛苦。(板书:粒粒皆辛苦)粮食来得这么辛苦,这么不容易,我们平时就要格外珍惜。

  2、完整地朗读古诗,将看到的情景、体会的辛苦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四、创设情境,背诵古诗。

  1、这幅画面是诗人李绅出外游玩时看到的。他没有注意郊外如画的风景,而是看到——(引读一二两行诗句),想到——(引读三四两行诗句)。李绅把辛辛苦苦劳动的农民装在心里!你们能记住农民伯伯的辛苦吗?自己试着背一背这首古诗。

  2、创设情景背古诗

  五、复习巩固,教学生字

  1、复习生字,开双列火车:一个读生字,一个给生字组词。

  2、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所学四个生字。

  3、评价。

  六、作业:将这首诗背给家长听,并和爸爸妈妈说说你会怎样珍惜粮食。

  教学设计 5

  【我的发现】

  这项练习由六个AABB式的叠词组成,而且每个词都是由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习伙伴的揭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促进学生的积累。同进可以挖掘学生的积累,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拓展学生对此类词语的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过程建议】

  1、出示六个词语,学生自由读词。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交流发现,教师揭示词语的特点,学生再读体会。

  3、教师挖掘: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吗?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4、把自己认为较好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日积月累】

  这次日积月累包含三项内容:读读认认、我会填、我会读。读读认认是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认识具有相同形旁的八个字。由于构字上的特点,便于学生识字,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识字经验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教师应充分放手,引导学生练习,通过组词,学生理解形近字在音形义上的不同,巩固学生的汉字积累。我会读中安排阅读一首小诗《一个石头小姑娘》,这首小诗充满童真童趣,揭示了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教学中要坚持以读为主,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感悟交流,丰富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

  【过程建议

  一、读读认认

  1、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生字及含有的词语。

  2、讨论:这些字在构字上有什么特点,体会字的含义,发现它们的规律。

  3、利用偏旁和熟字卡片,进行组字游戏:先组字,再组词。

  4、想一想,你还知道和这些字有相同偏旁的字吗?说一说,会写的试着写一写。

  二、我会填

  1、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组字有哪些不同?

  2、小组内交流,从音形义上进行区分。

  3、进行组词,组内交流。互相检查组词是否正确。

  三、我会读

  1、自读小诗,读通读熟。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读音问题。

  2、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教师组织同学交流读后的收获。

  3、这篇短文哪些地方给我的印象最深,为什么?启发学生感悟小作者美好的`心灵,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雕像。

  4、组内背诵练习,小组间进行背诵比赛。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对本组课文主题好品质的延伸。教材以小故事的形式,为学生交际提供了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引发学生的讨论,组织学生为故事的人物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挖掘了学生的对问题的认识,让学生在讨论交际中懂得要做诚实、守信、尽责的人。

  【交际准备】

  1、反映教材提供情境的课件或挂图。

  2、布置黑板,准备辨认分组用的标志。

  3、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过程建议】

  1、播放反映短文内容的课件或出示挂图,有条件的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准备表演。

  2、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小华应该怎样做呢?为什么?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巡视,捕捉学生的想法,有意识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4、组内辩论:按应该记下名字和不能记下名字两种观点,将学生他成两组进行辩论。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辩论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避免出现无序和混乱的状态。在组内辩论中评选出最佳辩手。

  5、将各组推选出的最佳辩手他成两线,进行辩论展示。师生发表意见。

  6、教师小结,引导同学为小华提出合理的建议。

  7、根据提出的建议,鼓励学生进行表演,故事的全过程,重点突出大家提出的建议对于解决小华提出问题的有效解决。

  【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要求学生展示在本组教材学习过程搜集到的公民道德基本要求、表现优秀品质的故事、谚语、成语等。也可以展示为庆祝六一儿童节而办的墙报、写的诗歌等其他形式的作品和资料。教师在本组教材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和布置学生的搜集活动,关注学生的准备,必要时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在组织展示过程中,要创造多种形式为学生的搜集展示提供时间和空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成功体验。

  【过程建议】

  1、根据本组展示台提出的要求,了解学生的搜集情况。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展示。可采以组内先交流,然后全班展示的方法,为大多数学生的展示提供机会。

  3、引导学生全班展示。如:讲故事、说谚语、说成语,朗诵诗歌、出示报纸等。教师给予适时的鼓励,同时引导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把优秀的资料相互阅,好的内容抄写在积累本上。

  4、布置学生课后举办专题的小展览。如:庆六一主题展览、道德之窗等。

  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懂得借别人的东西要爱护,并能按时归还。

  2、能看图连贯地说一段话,并能使用借书和还书时的礼貌用语。

  教学重点:

  能抓住人物的言行把借书、还书的过程说清楚。

  教学难点:

  看图连贯地说一段话,注意每两幅图之间过度要自然。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老师这儿有几本新书,你们想看吗?

  (想)

  2、你们想看老师的这本书,可得向我借(生齐说)

  (板书:借)

  3、你准备怎么向老师借这本书呢?谁先来说一说,看老师愿不愿意把书借给你!(生说)

  看来,同学们都能从老师这儿顺利地借到书了。

  (你们知道为什么老师愿意把书借给他们吗?)

  板书:有礼貌

  (他们用了哪些礼貌用语啊?)

  板书:请好吗

  4、今天啊,明明也买了一本新书,丁丁很想看,于是,他向明明借书。那丁丁又会怎么借书,怎么还书呢?这节听说训练课,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

  二、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看课文中四幅图,读读课后问题。

  2、能说说你自己都看明白,读明白一些什么吗?

  3、学生自由交流。如果你愿意向老师交流就和老师说,愿意与同学交流就和同学说。注意把话说通顺,让人能听明白。

  三、逐幅看图,练习说话

  (过渡:看着同学交流的兴奋劲,真想听听同学们是怎样把一幅图一幅图说清楚、明白的。愿意说给大家听吗?)

  1、出示图1:你准备怎样把这幅图的.意思表达明白?

  A、指名说,谁有补充吗?

  B、多请几个同学说。

  2、出示图2:是的,丁丁也顺利地借到了书。看,回到家,他在干什么呢?

  3、从这里可以看出丁丁是个怎样的孩子?

  (板书:爱书)

  (2)你能猜猜丁丁这时是怎么想的吗?

  (3)请你连起来把这幅图的意思说一说,好吗?

  4、图3包好了书皮,丁丁在干什么了?

  (板书:看书)

  看你能用上哪些好词好句?(板书:津津有味专心致志)

  5、图4过了一个星期,丁丁把书还给了明明。还书时,丁丁会怎么说?明明又会怎么说呢?

  (板书:还书)

  从时间上看,丁丁还书非常按时。

  四、把4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

  注意图与图之间过度要自然。

  1、自由说

  2、指名说

  五、表演《借书》

  1、自由组合练习表演

  2、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议。对话是否正确,是否有礼貌。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联系实际说说自己向别人借东西是否有礼貌?按时归还了没有?准备今后怎样做?

  教学设计 7

  【课前谈话】

  1、学生介绍自己。

  2、了解学生学情:

  你读了几篇课文?

  (大部分学生说6~8遍)

  【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指名读,及时纠正学生错误。

  2、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质疑,了解学习需求:

  (师导:有位人曾说过:有大问题有大的进步,小问题有小的进步,没有问题就没有进步。)

  你提了什么问题?

  4、研读品味,聚焦核心问题:

  为何作者记住了34年前的那个夜晚?

  (这次钓鱼和以前钓鱼有何不同?)

  ⑴ 学生默读思考,播放音乐。

  ⑵ 反馈。

  研读重点句:

  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腮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⑴ 你觉得有多大,用手势比画一下。学生朗读

  ⑵ 如果此时此刻,你是作者,你最想干什么?

  ⑶ 此时此刻,你是怎样的心情?作者的心情怎样?

  板书:

  遇到鲈鱼,得意洋洋。

  可是不会再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竟然哭出了声。

  ⑴ 父亲让我把大鲈鱼放掉,我愿意吗?从哪里看出我不愿意?

  ⑵ 朗读指导,抓住大声争辩。

  ⑶ 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跟父亲说,来留住这条鱼?

  ⑷ 在作者的大声争辩下,在作者的苦苦乞求下,父亲同意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父亲肯定不同意?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⑴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他在想些什么?请你写下来。

  ⑵ 反馈交流,板书:

  放回鲈鱼,得到诚实。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中。

  ⑴ 朗读指导,读出作者的依依不舍。

  ⑵ 你就是作者,你得到了什么?

  ⑶ 作者的选择题有没有做完?

  学生板书:

  面对选择,进退两难。

  我再也没有钓到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感悟: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5、写读结合,内化学生行为:

  ⑴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如果现在你就是作者,你会怎么做?

  ⑵ 出示父亲曾告诫我的话,学生朗读。

  6、课堂延伸:

  ⑴ 你还有什么新的问题?

  ⑵ 什么叫启示呢?

  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健康成长付出的辛苦,了解他们对自己寄予的希望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苦心,感受家人给予自己的关爱。

  2.关心、体谅父母长辈,尽量少让他们为自己操心,少给他们添麻烦。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读题:

  1.这节课,我们来聊聊天,拉拉家常。

  今天我们的话题是——家人的爱。(板书)

  2.齐读课题。

  二、读懂亲人心,感知亲人情。

  1.家,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你的家里有些什么人呢?

  2.那么,你们爱你们的家人吗?(板书:爱)

  3.爸爸、妈妈更爱你们,从孕育你们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关爱就伴随着你们。从你们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名字是谁起的?有什么含义?

  4.学生发言。

  5.老师小结。

  6.过渡:同学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乐乐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咱们来看看,家人怎么养育她长大的?(课件)

  7.看完乐乐的照片,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成长的过程中,家人为你做了哪些值得回忆的事?

  8.四人小组交流,推举代表发言。

  9.课件,学生介绍。

  10.小结。

  三、感激亲人的`爱。

  1.现在老师有几个问题考考大家。(课件出示)。

  2.父母的爱到底有多少?(课件)。

  3.学生回答。

  四、学会表达爱。

  1.请学生回忆,一天当中父母都为自己做了什么?

  2.生回答。

  3.父母的爱实在无法计算,出示名言。

  4.送给亲人一首小诗。

  5.在乐曲中说出想对家人说的心里话。

  6.提问:

  a.在爸爸、妈妈劳累的时候……

  b.在爸爸、妈妈伤心的时候……

  c.在爸爸、妈妈生病的时候……

  7.小结。

  五、齐唱歌曲,升华情感。

  六、课后拓展。

  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生字,并能理解运用

  2、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重点难点:

  认识、理解生字、词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借题导入

  板书课题,读题,质疑。

  引疑助读——找出介绍礁盘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其恶劣的环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完成思考题。

  (1)将课文读流利、读准确,读准生字,并画出较难的生字、词。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工具书和同桌尝试理解。

  (3)思考,读完本文之后你了解到什么。

  2、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朗读后自由交流、讨论。

  (1)认读生字,理解词语。

  读准字音:驮 蔬 熬 缺 罐 身 秧 筷 构

  字形多胞胎:驮 狱 伏 蔬 疏 秧 殃 怏

  出示生词,开火车认读:赤道 一愣 纳闷 凝视 珊瑚礁

  (2)师生交流,理解词语意思。

  (3)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从课文中,你了解到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哪些事情。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归纳。

  课文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简单介绍礁岛艰苦的环境。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将军来到礁岛,惊奇地发现战士们蔬 种了许多小白菜。

  第三部分(第11-25自然段):将军把战士们特意烹的小白菜倒通 进汤里,和战士们一起享用。

  第四部分(第26自然段):将军离开礁岛。

  四、学习第一段,理解感悟

  1 、学生朗读课文第一部分。

  2、第一部分的`两个句子分别说什么?

  “小岛其实是个礁盘”可以换成“礁盘其实是个小岛”吗?为什么?

  “就驮着”的“就”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3、再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课文写出了小岛的什么特点?

  板书设计:

  4、礁盘

  赤道 一愣 纳闷

  凝视 珊瑚礁

  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题:尊老爱幼。

  2.体会语句的对称美。

  3.理解课文中一些重点句子的含意。

  4.学习课文由小见大的写法。

  教学重点:

  课文是如何体现尊老爱幼主题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些句子意思。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教程:

  一、由《思想品德》书上的与人交往应注意的礼仪谈,到家中既有老人又有小孩时你怎么办,引出课文《散步》。

  板书课题。

  二、抽学生读课文,让学生注意一下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并写出思考题:

  我在文中做了些什么?表达出我的什么感情?

  母亲做了什么?表达出母亲的什么感情?

  妻子又做了什么?表现出她什么样的性格?

  学生读课文后,讲解一下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特别讲下各得其所的含意。

  生齐读生字词。

  三、解决读课文时提出的思考题,抽学生回答。

  并概括出文章主题:尊老爱幼 家庭幸福

  四、让学生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抽学生回答后,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人物感情的作用,并用之于作文。

  五、学生自读课文,勾画自己喜爱的句子,并思考为什么喜欢它。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句式对称的句子,体会对称美的作用。

  抽学生谈谈自己喜爱的原因。

  当有学生找出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就是整个世界。时指导学生讨论其蕴含的含义:中青年人责任重大。

  六、小结全课内容。余下时间让学生结合课后作业第三题进行比较阅读。

  附板书设计:

  我 劝说母亲 委屈儿子 背母亲 孝顺 尊老爱幼

  母亲 依从孙子 疼爱

  妻子 尊重丈夫 贤惠 家庭幸福

  景物描写 南方初春美景 暗含希望母亲身体好起来 尊老

  母亲眼中美景 暗含母亲对孙子走小路的理解 爱幼

  对称美 富有情趣

  末句:中青年人责任重大 赡养老人 抚养孩子

  教学设计 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对比色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在作品中。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一系列运用对比色的作品,充分理解对比色的概念,并尝试运用这一法则进行基本绘画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对比色的`运用法则,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对比色的概念及应用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准确运用对比色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准备】

  PPT、卡纸、彩笔及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小鱼尼莫卡通形象并提出问题:小鱼尼莫要来做客了,老师要为它安一个家,到底该选择哪一个好呢?教师同时出示红、蓝两种颜色卡纸,学生自主发言选择,引入课题:色彩的对比。

  二、 新课讲授

  1.猜一猜

  教师拿出色相环让学生找到小鱼尼莫的颜色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蓝色的背景和橙色的小鱼放在一起颜色更好看?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讲解对比色概念:色相环上相距120度到180 度之间的两种颜色,称为对比色。

  2.找一找

  教师出示不同画作让学生找出其中对比色,学生积极观察并踊跃发言,教师适时总结:基本常见对比色 红——绿 蓝——橙 黄——紫。

  3.看一看

  以对比色为主题为学生进行演示创作一幅《我们的地球》,并分步骤讲解,在此过程中让学生观察具体创作方法及对比色的应用。

  三、 巩固提高

  画一画:给学生15分钟的时间自主进行创作,主题不限,要求至少运用两组对比色,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错。

  说一说:学生创作结束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评。

  四、小结作业:

  以提问的方式回顾本课内容。

  作业:找出生活中的对比色,并在下次上课时与全班同学一同分享。

  教学设计 12

  第九课时:

  利率

  教学内容:

  利率。课本第99、10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利率的含义,体会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应用分数、百分数的知识,灵活解答有关“利息”的问题。

  3.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

  理解概念,正确解答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学前导入:

  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储蓄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钱财更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二、展示学习目标:

  理解利率概念,学会解决有关利率的实际问题。

  三、自学指导:

  1.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

  2.利息如何计算?

  明确:

  1.在银行存款的方式有多种,如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

  四、巩固练习:

  出示例题:老奶奶存1000元,两年后可以去会多少钱?(学生板书演示)

  老师提醒:存期两年,利率是4.68%,还要扣去5%的利息税。

  1.1000×4.68%×2=93.6(元)

  93.6×5%=4.68(元)

  1000+93.6-4.68=1088.92(元)

  2.1000×4.68%×2=93.6(元)

  1000+93.6×(1-5%)=1088.92(元)

  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老师归纳:

  第一种方法先算利息,再求利息税,最后用本金+利息-利息税;第二种方法也是先算利息,再用本金+税后利息。都正确。

  五、作业安排:

  课本练习二十三第6、7题。

  教学设计 13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变通地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

  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三、教学难点

  理解知音真意,感受知音文化。

  四、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写出文中主人公的姓名。

  2.听写词语“善鼓琴”“善听”,玩味“善”字。

  3.检查朗读情况,注意节奏和语速。

  (二)初识文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谁能说一说古文大意?

  (三)故事串文

  1.教学“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必得之”。

  有一年中秋,伯牙出使楚国,船至汉江口却迎来了风雨天气,与同在山中避雨的樵夫钟子期偶遇。俩人越谈越投机,于是,伯牙情不自禁地操起瑶琴,鼓起曲来……

  (1)指导朗读好“善哉”。

  (2)出示伯牙的资料。

  (3)想象伯牙的琴声中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情景?

  (4)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偶遇知音,伯牙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子期却能心领神会。于是,他们畅谈了整整一宿呀!

  (5)在这样一个无眠的'夜晚,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次日清晨,二人面对青山结拜为兄弟,因伯牙有要事在身,不得不在汉江口洒泪而别。

  (6)此时,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二人约定来年中秋在此团聚。

  (7)指导朗读

  2.教学“子期死……终生不复鼓”。

  一年后,伯牙如约来到汉江口,谁知迎接他的却只有一块冰冷的墓碑,子期不幸染病身亡。

  (1)指导朗读。

  (2)再解课题。

  (四)深悟“绝弦”

  1.出示“短歌”,再悟绝弦。

  2.情境朗读。

  (五)回味“绝弦”

  1.背诵。

  2.拓展。

  教学设计 14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会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亮船是怎样把蒲公英送回家的。

  4、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童话故事吗?你听过哪些童话故事?

  (全班交流)

  师:今天老师就为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想不想读?

  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问老师同学、拼拼音、随文猜一猜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

  2、小组内读课文,教师指名读课文。

  3、教师检查认字情况。

  4、学生简述故事大意。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可以提高识字的效率,培养自主识字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生再次自由读文,思考:通过读课文读懂了什么?(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来交流。)

  重点引导理解、感悟第9自然段,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太平洋、喜马拉雅山、长城、天安门广场的资料来理解。随机指导有感情朗读第9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回读课文,

  1、师:同学们,这么有趣的故事想不想表演出来呀?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内演一演。(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

  2、找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故事。

  3、教师总结全文。

  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编有趣的儿歌、归类比较来记忆等),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写字姿势。

  教学设计 15

  教学目标 :

  1、初步学会用数笔画查字法。

  2、能一字组成两个词语,能解释带点的字在词语中的意思。能写出带点字印、依的近义词。

  3、能把果因关系的句子改成因果关系的句子,能用联词一就、尽管还是造句。

  4、能运用读书记号阅读短文,学习短文中小女孩助人为乐的好思想,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和谐

  教学重点:

  第1、5、7题

  教学难点 :

  第五题,第七题

  教学目标 :

  1、初步学会用数笔画查字法。

  2、能各组2个词,能解释带点紫的意思。

  3、能写出印、依的近义词。

  教学过程 :

  一、教学第一题。

  1、回顾学过的两种的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2、要求用以上两种方法查乡、师、卵。

  3、针对学生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小结:有些字我们即不知道它的读音,又很难确定查什么部首时,我们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数笔画查字法。

  4、自学数笔画查字法的'一般步骤。

  5、尝试练习,查戴。

  6、学生质疑,教师相机点拨。

  7、练习,总结。

  二、教学第二题。

  1、读题,释题。

  2、认读。

  3、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看哪一组扩的词多的竞赛活动。

  4、组织交流评比,引导学生当场积累。

  5、小结:学习语言贵在积累,希望同学加强妙词佳句的积累,为学好语文打好基础。

  三、教学第三题。

  1、读题释题。

  2、出示卡片集体认读。

  3、同桌合作,说说带点字的意思。

  4、指名说词语的意思,在说说带点字的意思。

  四、教学第四题。

  1、读题、释题。

  2、投影出示书中两个句子,自由读,想一想句子的意思。

  3、给带点词找近义词:印、记、刻、留;依、靠、挨、

  4、把所填的近义词放在句子中读,再与原句比较哪一句好,为什么?从中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

  5、合作学习。

  教学设计 16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训练学生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二)能力谰练点

  1、品析文中优美的语言。

  2、训练学生利用已有说明文知识阅读课文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莺科类小鸟的有关知识,激发学生热爱鸟类、热爱自然的情感,突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树立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学法引导

  运用找中心句的办法概括各段内容,用挂图或电视画面加深理解,最后小结说明文的一般常识。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 重点、难点

  1、训练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这是教学的重点。

  2、训练学生利用已有说明文知识阅读课文的能力,这对初一学生来说是学习的难点。

  (二)解决办法

  引导学生深入读书,讨论、分析、归纳,再辅以教师的讲解,共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投影片:

  ①生字词;

  ②有关课文段落中心句的提纲;

  ③随堂练习;

  ④《现代汉语词典》或《辞海》对莺的解释。

  2、有关莺的挂图或电视短片。

  以学生自读为主,读、思、议结合。通过初读、再读、研读三个步骤,把握文章内容,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在作文中写过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小猫、小狗、兔子等,但写得好的文章不多,你们找过原因吗?(让同学发表意见)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细致观察,没能抓住这种小动物的最大特性。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莺”的课文,看看经过细致观察,抓住了莺的特性的文章,有哪些特点?

  二、明确目标

  1、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2、概括文章的要点,品析文章优美语言。

  3、利用已知说明文知识阅读文章,抓住事物的特征,明确文章的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三、教学过程

  1、指导学生阅读《自读提示》及注释①,勾划要点。

  春的使者、杰出的歌唱家——莺

  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动人的莺歌燕舞图。

  布封,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选自《百兽物语》

  2、指导学生初读课文

  (1)掌握下列词语,要求读准字音,理解字义,熟记字形。(字词略)

  (2)弄清本文的文体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重点介绍了莺科小鸟。

  3、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1)中心句

  中心句是一段中表述段的中心意思的句子,常用概括或提示的方式来进行表述。一般情况只有一个中心句,它大多放在段首,有时也放在段尾,个别情况下才放在段中。陈述性的段有时没有中心句,但可综合概括出全段的中心意思。

  (2)概括文章每一段的大意,可找中心句,也可以自己归纳。

  (段意略)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此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采用比赛的形式完成,即“比比谁找得快,找得准”。各段大意明确后,表扬完成得好的同学)

  4、回顾全文

  本文“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一幅动人的莺歌燕舞图”。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在哪些地方有体现?请找出几句来分析体会。

  比如文章第一自然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具体地展示了自然界萧条冷漠的冬季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两相对比,更突出了春的魅力。

  “观看它们叽叽喳喳相互追逐好似看一场节目,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邪,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具体地写出了莺的可爱性情。

  “早晨可以看见它采集露水,在夏季短暂的雨后,它常来到湿润的树叶上,摇晃树枝洗淋浴。”

  5、本文是一篇介绍“莺”的说明文。说明文介绍事物得抓住事物的特征。

  本文介绍的“莺”有哪些特征?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莺的特性有——春的使者、平凡的装扮、可爱的性情、杰出的歌唱家。

  最突出的特性是春的使者、可爱的性情。

  四、总结、扩展

  本文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莺科小鸟。

  读完全文,一只只可爱的小鸟便跃然纸上,是那般的讨人爱、惹人怜。这首先得归功于生动描写小鸟的作家——布封。然而,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做个有心人,带着一颗友善的心去接触自然,我们就会发现:自然界有许许多多可爱的地方,不只鸟类,万物也都以它们各自的特色在装点自然,它们也都很美!

  让“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吧!

  五、布置作业

  仔细观察,写一段话,描述一种小动物,注意抓住动物的特征。

  教学设计 17

  教学内容

  四根纸条编织小鹿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彩色纸条按规律编织图案的一般方法,并掌握纸编彩图。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及相应的审美能力。

  教具准备

  旧挂历纸或旧包装纸裁成的1cm宽x40cm长的纸条5—6条。

  工具: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学习了用两根纸条编织蜗牛,掌握了编辫子和转折编织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四根纸条来编织跳鹿,请同学们一起边看图解边学习。

  板书:纸编彩蝶

  二、教学步骤:

  什么是编织技术?编织是以经纬交叉的排列方法,利用线状或条状材料进行制作的一种手工技术。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广告纸来编织一些小动物。

  1、示范授知,指导方法

  (1)观看图解制作进程。

  (2)学生观看后,说说你看慢了哪一步骤。还有哪一步没懂?

  (3)重点指导:根据学生情况,把学生不懂的'地方再讲解一遍。

  2、组织训练,动手实践

  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同学编织得既快又好!看哪一组同学编织得既快又好!

  注意事项:

  1、纸条与纸条之间应编紧;

  2、经纬交叉编织时应注意纸条的前后顺序;

  3、跳鹿的全身各部分应比例协调;

  4、最后调整时,注意修剪跳鹿的前后腿一样长,嘴部修剪要美观。创意与想象在跳鹿编织过程中,是否还可以编织出鹿的其它姿态?例如回头鹿、跪坐的鹿、相斗的鹿等。

  三、作品展示,评议创新作品展示

  待多数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请同学将自己的得意之作给大家展示!实践与探索在编跳鹿时,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代替纸?对鹿的形象逼真度有何影响?我动手,我成功!我快乐!课外延伸我们还可以用纸编出其它可爱的小动物吗?我们不妨课后试一试。

  教学设计 18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自我保护能力还比较差,所以在户外活动器械制作方面,尽量选择环保的、不尖锐锋利的、没有危险性的材料。拔横绳这一活动主要是采用了绳子这一活动材料,没有危险性,比较适合适合中班的幼儿玩。而且,这个游戏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手臂的力量,更主要的是能很好的培养幼儿在活动中的`合作能力,为以后的合作活动打下基础。

  活动目标:

  1、发展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集体协作的精神。

  2、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在场地上画3米间隔3米的平行线。

  2、10米长的粗绳一根,放在中间线上。

  活动过程:

  1、带幼儿进入活动场地,随《健康歌》音乐做热身运动。

  2、讲明游戏活动规则:必须在教师发令后,双方才准用力拉绳;绳子必须横拉,以绳子的大部分拉过线为胜。

  3、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和体力相近的两队,各成横队面对面分别站在绳的两侧。活动开始,两队幼儿交错站立,用双手将绳拿起站在中线上。教师发令后,双方各自用力向后拉绳,力争把横绳拉过本队背后的3米横线,以将绳拉过横线的队为胜。

  4、玩法引导:此游戏也可以改为用一只手拉绳的方法进行,也可改为将绳的中间用一条红带子结好,与3条线垂直交叉放在地上,并将红带处放在中间上,两队成纵队站立进行纵向拔绳比赛,以红带子越过本队一方3米线的队为胜。

  5、引导幼儿创编出更多的玩法。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一玩,共同创编出更多的玩法。

  教学设计 19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3、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知的愿望。

  4、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把自己的拿手本领和同学交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都有一两样拿手的本领,如,会弹钢琴、吹笛子、舞蹈、唱歌、做菜、洗衣、武术、甚至其他独特的本领。谁能够来现场表演一下抽生表演。

  2、刚才同学们表演的绝招真不错,而我国北方的一些小朋友也在比绝招呢──《16绝招》(板书课题)。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⑴ 有几个孩子在比试绝招

  ⑵ 他们比试了哪些绝招

  ⑶ 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⑷ 小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4、学生讨论后抽生来说说。

  5、快速浏览课文谈谈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讲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比试绝招的`故事。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首先明白各个角色说的是哪些话,有哪些动作,然后按学习小组,分角色朗读,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同学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绝招是怎样来的

  2、你的绝招是什么

  3、小结:绝招有的是先天的禀赋,但更多的是通过后天的努力才具有的本领。因此要想具有与众不同的绝招就一定要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五、拓展

  说说自己的`拿手本领是什么你是怎样才有这个本领的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怎样把这个本领更上层楼

  板书设计

  16 绝招

  三胖 憋气时间长 先天禀赋

  二福 武术 刻苦训练、坚持不懈

  小柱子 乘法 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

  教学设计 20

  活动目标:

  1、享受健康的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

  2、能够使用运动器材进行全身运动,初步了解上下肢运动的概念。

  3、学习使用表格设计一周的晨练时间表。

  活动准备:

  1、晨练时间表。

  2、运动器材,水彩笔,黑板。

  活动流程:

  1、老师们展示各种体育器材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1)儿童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器材进行锻炼。

  (2)老师组织孩子们讨论锻炼后身体的感觉如何?你用运动器材锻炼身体的哪个部位?

  (3)教师总结。

  2、老师帮助孩子们理解上下肢运动和全身运动的概念。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并分类动作模式。

  A、老师:我们可以称之为手臂运动吗?我们能称之为用腿和脚锻炼的运动吗?如果手臂、腿和脚一起运动,运动是什么?

  B、教师总结:当使用手臂或腿和脚进行锻炼时,可以锻炼手臂或腿和脚。这两种形式分别称为上肢运动和下肢运动。如果我们全身运动,锻炼身体的每一部分,这就是全身运动。

  (2)老师引导孩子们对体育器材进行分类。

  a、老师展示了运动器材,并要求孩子们将运动器材分别对应于上肢、下肢和全身运动。

  B、教师和儿童共同核实。

  C、老师总结:不同的器械可以锻炼身体的不同部位。我们都需要在锻炼方面取得进步,我们的身体也会很好。

  3、教师和儿童分析儿童的'“现状”;晨练时间表。

  (1)老师展示时间表的模型图并引导孩子们观察。

  (2)老师引导孩子讨论时间表(上肢运动、下肢运动、上肢和下肢运动)

  4、老师指导孩子们完成自己的任务;晨练计划。

  (1)孩子们自己设计晨练计划。

  (2)教师导游。

  5、孩子们大胆地介绍自己的锻炼计划并解释原因。

  活动扩展:

  在日常活动中根据自己的计划进行锻炼。

【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画风教学设计]画风教学设计09-27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咏柳》教学设计 咏柳的教学设计11-14

春晓教学设计 《春晓》教学设计02-02

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设计03-01

《军神》教学设计军神 教学设计05-31

教学教学设计06-15

校徽设计教学设计11-16

《头饰设计》教学设计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