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29 19:14:4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68~70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2、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了解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3、在购物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及合作的主动性。

  3、注意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渗透爱护人民币和节俭、拾金不昧等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人民币的形状、颜色、图案、字样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

  认识人民币元、角、分之间的关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具准备:

  每组实物人民币若干,多媒体课件,实物一宗。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1、猜谜:薄薄一张纸,作用真不小,买书买笔买玩具,全都少不了。

  师:谜底是什么?(生:钱)

  2、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钱?(生:买东西、交学费、手机费、治病、买衣服……)

  师:看来钱的作用还真不小!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钱,不仅样子不同,连名字也不同呢,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3、欣赏各国的钱。中国的钱就叫人民币。

  4、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认识一部分人民币”。(板书)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1)特征辨认

  (课件出示一元纸币)这是一张人民币的正、反两面,这是多少钱啊?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上面写着数字“1”。

  师:可能是1角、1分啊。

  生:这儿有“壹”,这儿有“圆”,合起来就是壹圆。

  师:讲得真好!“壹”是汉字一的大写,“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一般写作这个元(板书:元)。

  师:在这张一元的人民币上,你还看到什么?(伟大领袖毛主席、印制时间、国徽……)。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小朋友们都非常热爱我们的祖国?所以小朋友们也要爱护人民币,怎样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

  !

  师:说到一元钱啊,老师就想到超市门前一边唱歌一边摇摆的摇摇车,多少钱坐一会啊?咱们赶紧拿着着一元钱去吧。

  师:咱们拿这张一元的纸币塞进去能做摇摇车吗?(硬币)

  认识旧版一元纸币。

  师:这是多少钱?这也是1元钱,怎么看出来的?只不过是旧版的一元钱,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我们用的都是新版的一元纸币或硬币。

  小结:小朋友已经认识了一元的人民币。在认识人民币时可以从图案、字样、颜色、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但我们一般是通过看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来认识人民币。

  (2)认识其他的'人民币。

  A、小组认识活动

  师:认识了一元人民币,接下来我们来认识其他人民币。要求:由组长负责拿出人民币,考考你们组的小伙伴:“分别是多少钱?从哪儿看出来的?”。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最先把所有的人民币都认完,认完后就坐正。

  B、抢答方式小组汇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角和分。

  老师可要考考你们了,老师随便指一个,你来说说这是多少钱?(开火车答题)5角(怎么看出来的?)、板书: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还有哪些也是用角作单位的,上来指一指,其他小朋友读一读。认识5分、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还有哪些也是分币?

  C、人民币的分类

  纸币、硬币

  元、角、分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不错,不仅能正确认识人民币,还知道了“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人民币按制作材质不同可以分为纸币和硬币,按单位不同可以分为元、角、分。

  三、自主思考,感悟元、角、分之间关系

  1、元和角的进率

  (1)1元小超市

  师:知道什么叫一元小超市吗?

  小兔买一元的布娃娃只付了一张纸币,小羊买一元的花皮球却付了10张,这是怎么回事呢?小兔付的是一张一元的纸币,小羊付了10张一角的纸币,10张1角的是多少角,一起数数。

  板书:1元=10角(反过来说说)

  (2)等价兑换

  小猪买一元的笔记本,付的都是5角的纸币,小猪要付几张?怎样想的?

  小狗买一元的水彩笔,付的都是2角的纸币,小狗要付几张?怎样想的?

  追问:1张一元可以换几张5角?几张2角可以换一元钱呢?

  2、角和分的进率。

  师:咱们刚才知道了1元=10角,谁来猜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

  (课件1分1分显示)咱们一起来数一数,10分就是1角。(板书10分=1角)齐读

  师:咱们现在都不用分币了,在你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个年代,都是一分钱一分钱的在攒,想想要攒多少分才是1角?

  3、轻松一分钟

  关于一分钱的故事有很多,有一首儿童歌曲就叫《一分钱》,小朋友们会唱吗?(课件播放)?师生同唱。

  四、合作探究、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2题:小狗存钱。

  师:小动物拿到红包后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小狗把钱存进了银行,第一次存两张纸币,一共是几角?第二次一共存了几元几角?(课本P70第2题)

  2、“想想做做”第3题:开心超市

  小猪特别贪吃,它有了钱就赶紧去超市买东西吃,它买了什么呢?(出示一根棒棒糖实物)棒棒糖5角钱1个,用托盘里的钱该怎么拿就正好是5角钱呢?小组合作,在桌上摆一摆,比一比哪一桌的拿法最多!

  (展示4种摆法,注意摆放时的有序性)比一比哪一小组听得最认真。刚才小朋友们用几种不同的拿法解决了一个问题,不管怎样拿,我们只要使得每次的钱合起来正好是5角。

  3、“想想做做”第4题:模拟购物

  百姓超市里不仅含有零食,还有一些文具,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书签2角,固体胶1元,本子5角,荧光笔没标价)

  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物品?

  1元钱买一支铅笔,要找回多少钱,你是怎样想的?

  1元钱还可以买那些物品,需要找回多少钱,请你和同桌说一说。

  1元钱最多可以买几件不同的物品?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材第52、53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进行人民币单名数之间的简单的兑换。

  2、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初步了解简单的货币文化,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之间的进率。

  难点: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兑换。

  教学准备:多媒体,学生学具盒

  课前实践活动:

  在父母的陪同下,学生独立完成一项购物活动:到学校附近的文具店买一件价格小于1元的文具,例如一块橡皮或一本田字格簿等。

  活动要求:每个学生要记清所购买的文具的价格,付给店家多少钱,有没有找钱,找回了多少钱。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可能缺乏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经验,这项课前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认识、了解人民币,体验人民币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玲玲有一个小猪存钱罐,平时她把散落在家里桌上的零钱都细心地收进存钱罐里。咱们来看看玲玲存钱罐里的钱吧!

  多媒体呈现:

  一元的硬币和纸币,5角的硬币和纸币,1角的硬币和纸币,5分、2分、1分的硬币。

  揭示课题:小朋友们认识这些钱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它们。

  板书课题: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设计意图:创设看看一位小朋友存钱罐里的零钱的情境,认识学生最熟悉的小面额的人民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引导探究,认识人民币

  1.带领学生观察认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认识元和角

  师:玲玲存钱罐里的钱哪些是你认识的,你能说出它们的面值分别是多少吗?你是怎么辨认出它们的?

  带领学生认识1元、5角和1角。

  (2)认识分

  师:这些钱你们认识吗?

  带领学生认识5分、2分和1分。

  师:现在,分币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很少了,在老师小时候分币是常常使用的。老师小时候最爱吃的奶油棒冰是5分钱一根,话梅糖是2分钱一颗,还有一首歌叫《一分钱》。

  出示:

  师:玲玲存钱罐里的这些分币一定是妈妈留下来作纪念的,让玲玲和我们认识了现在已经不常见到的分币,谢谢玲玲的妈妈。

  【设计意图:分币的认识是为了使学生能完整地认识人民币的单位体系,并为后续学习作必要的铺垫。但是由于日常生活中已经几乎接触不到分币以及有关分的计算活动,在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况下建立分的概念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感知,有利于加强对分的认识。】

  2.学生活动

  师:请小朋友们从自己的学具袋里取出准备好的模拟人民币,看看是不是每一张都认识呢?有不认识的可以请教一下同桌的小朋友。

  每个学生从已经准备好的学具袋里取出模拟人民币,要求学生同桌合作认一认学具袋里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开放的,自主的,参与度高的学习活动,使得每个学生都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交流,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3.简单分类

  师:咱们把摆在课桌上的钱分分类吧。

  学生用模拟人民币独立完成分类活动,在集中交流分类的方法。

  认识纸币与硬币。

  师:小朋友们在刚才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什么呢?

  出示:

  在交流中使学生明确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之分,纸币与硬币虽然形状质地不同,但它们的面值是相等的,在购物使用时是一样的。

  按人民币的单位分成三类,教师板书“元、角、分”,介绍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开展人民币的分类活动,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人民币,交流时将“纸币”与“硬币”两个名称介绍给学生,注意突出按人民币的单位分类的结果,使学生深刻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4.探究元、角、分的关系

  师:课前小朋友们都完成了一项购物活动,谁来说一说你的购物过程?

  指名学生说一说课前完成购物实践活动的过程。

  师:×××同学在文具店里买了一本田字格,一本田字格6角钱,他付给店家1元,店家找给他4角钱,对吗?为什么?

  联系生活经验,并借助图示使学生认识:

  板书:1元=10角

  同桌互相交流课前购物的过程,加深对元、角单位间进率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猜猜1角等于多少分呢?老师小时候爱吃奶油棒冰是5分钱一根,用1角钱可以买两根,你们知道1角等于多少分了吗?

  板书:1角=10分

  【设计意图:课前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了一定的生活实践经验,在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时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趣味练习,巩固认知

  1.练习活动一:比一比

  比较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在比较的过程中巩固对小面值人民币的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

  2.练习活动二:摆一摆

  教师在黑板上摆出一定面值的模拟人民币,学生用学具袋中的模拟人民币摆出比老师的面值多的钱。

  例如:

  教师摆出:

  学生摆出:

  师:还可以怎么摆?

  教师在黑板上摆出一定面值的模拟人民币,学生用学具袋中的模拟人民币摆出比老师的面值少的钱。

  例如:

  教师摆出:

  学生摆出:

  师:还可以怎么摆?

  【设计意图:通过摆一摆,数一数,比一比的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巩固学生对人民币单位间进率的认识。】

  3.练习活动三:数一数

  多媒体呈现教材P53“做一做”第一题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学生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准确地写出总钱数,既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又为人民币的换算奠定基础。】

  4.练习活动四:换一换

  要求学生先圈一圈,再换一换。

  师:换成元是几元?为什么?

  师:换成角是几角?为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53“做一做”第二题

  完成后再集体交流订正。

  讨论:1元=()分

  多媒体呈现兑换过程

  1元=10角=100分

  【设计意图:通过数一数,圈一圈,换一换的操作活动,展示人民币单名数之间兑换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的认识。】

  5.练习活动5:选一选

  从下列物品中选出最便宜的,并说一说为什么这么选。

  师:小朋友们平时在买文具的时候是选便宜的还是选贵的呢?买零食的时候有没有了解过零食的价格呢?

  【设计意图:巩固对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培养和建立合理消费的意识。】

  四、联系生活,拓展认知

  1.出示教材情境图

  师: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钱?

  师: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钱,小朋友们要注意合理消费,生活上不能铺张浪费,要学会勤俭节约。

  【设计意图:通过一些生活中使用人民币的例子,揭示人民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功能以及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人民币欣赏

  师:199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陆续发行第五套人民币,各面额货币正面均采用毛泽东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通过选用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

  【设计意图:带领学生认识小面值人民币上的图案,感受货币文化,渗透爱国教育,增进爱护人民币的情感。】

  3.拓展练习

  出示统计表,分类整理玲玲的存钱罐里的钱。

  元角分

  3元14角8分

  师:14角=()元()角

  算一算:玲玲一共有多少钱?她的钱可以买到什么?

  师:谁也有存钱罐?小朋友们平时能得到钱吗?你是怎么花的?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对人民币的单位及单位间的关系的认识,同时教育学生将零钱积攒起来,渗透节俭、理财教育。】

  五、课堂小结

  谈谈这节课学习的收获。

  【设计意图:回顾知识点,巩固认知。】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懂得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难点:元与角之间的进率:1元=10角。

  教学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图片、实物,课件。

  设计思路: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人民币,有时还使用人民币,本课学习过程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体验,设计学生熟悉的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境,开展开放的数学活动,实施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知人民币。

  1、教师讲故事:星期天,聪聪来到书店,发现了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故事书,准备买,但一摸口袋后马上回家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没带钱)

  2、师:同学们知道生活中钱能干什么吗?你用过钱吗?在什么地方用的?

  在学生的回答中,教师引导: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比一比,看谁学到的本领多。

  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探究新知,认识人民币。

  1、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的面值。

  A、师: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的面值读给小组同学听,不认识的在小组里研究一下,小组无法解决的,等会儿拿到上面来,我们一起来讨论。

  B、学生汇报所见到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设问:你是怎样认人民币的,能否举例说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对,我们看人民币上的数和数后面的单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认识字:百(佰)、十(拾)、五(伍)、二(贰)、一(壹)、元(圆)角、分。

  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学生讨论得知是为了使用方便。说说用一角的人民币去买一台彩电会怎么样?用100元钱去买一支铅笔呢?

  C、抢答比赛:课件出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生辨认。

  2、分类排列,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A、师:这么多的人民币放在一起,多么的乱,大家能否把它们分类排列好,请大家在小组里完成,并贴在硬板纸上。

  B、展示学生分类排列的情况,并说明理由。

  方法一:把人民币分成元、角、分三类,每一类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好(可以从大到小,也可以从小到大。)

  元: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角:1分、2分、5分。

  分:1分、2分、5分。

  把这些人民币按顺序读一读。

  想想说说:平时那些人民币用的比较多,那些用的比较少?

  方法二:把人民币分成纸币和硬币两类。

  想想说说:纸币和硬币各有什么优点?

  方法三:按新版和旧版分成两类。(不必过分强调这种分法。)

  C、思考:把人民币进行分类有什么作用?

  3、换钱游戏,理解人民币之间的联系。

  A、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好吗?

  一张2角可以换个一角。

  一张5角可以换个一角。

  小朋友动手换一换吧。

  活动形式:2人一组,可以左右两人,也可以是前后两人。

  反馈:请两组上前表演。

  B、情景对话:两个学生上来表演。(取名:明明和聪聪)

  明明:“你手里拿着什么,干什么去啊?”

  聪聪:(摊开手,有一堆硬币)“我拿10个1角钱去买一把尺。”

  明明;“你拿这么多一角钱,丢了一个多可惜啊?”

  聪聪;“那怎么办,谁来帮帮我?”

  请大家帮助一下,想个好办法。

  聪聪:“谢谢大家,我现在知道了。1元可以换10个1角钱。”

  1元=10角(板书) 课件演示

  课间休息,听一段节奏欢快的音乐。

  三、实践活动,应用人民币。

  1、活动一:我钱换你钱。

  A、一学生高举一张1元纸币,对大家说:我想把1元换成2角,谁能帮助我?

  在其它同学的帮助下,这位同学得到了5张2角。同时谢谢大家!

  B、拿到刚才1元的同学,对大家说:我想把1元换成5角,谁能帮帮我?

  在大家的帮助下,这位同学的要求也得到了满足。谢谢大家!

  C、老师举起5角钱,对大家说:我想把这张5角钱换成一角或者2角,谁能帮帮我?

  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了老师的问题。老师谢谢大家!

  2、活动二:我钱买你物。

  课件出示一些商品的价格。(铅笔2角;纽扣1角;本子5角;橡皮1元。)

  讨论:一元钱能买什么?

  教师:一元钱虽然不多,但如果我们合理安排,也会有很大用处。老师希望小朋友在平时要节约用钱,合理用钱。

  四、课堂回顾,课后延伸。

  师:我们这节课玩得高兴,还学到了很多知识,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请你把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第60~62页。

  教学目标

  1、 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掌握辨别人民币的基本方法,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 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换币、找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盒子,内有人民币若干。

  教学过程

  一、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1、调动学生生活经验,介绍人民币。

  自己一个人买过东西的小朋友向老师点个头。

  接着问:“那买东西要用什么?”

  介绍:你们知道吗?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钱有不同的名称。咱们中国的钱叫人民币。(板书:人民币)

  2、 认识1元。

  小朋友们都用过钱,都认识钱吗?我来考考你。

  请学生取出1元钱。(学生取出的可能都不一样)同桌再互相看一看,是不是1元的。(初步判断)

  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一个同学取出的1元钱,要求和他一样的小朋友向老师挥挥手,再把它放在桌上。

  同样的方法课件共出示出4种1元人民币。

  (如果有取错的,拿上来)这个小朋友取出的是这张,先放在这。

  (如果有找不到的)这几个小朋友说找不到,别着急,我们先来看看其他小朋友找出的1元人民币。

  提问:大家都说自己取出的是1元人民币,你们都是怎么看出来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

  提问: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简单小结:听了小朋友的介绍,我们知道1元人民币有纸币、有硬币、有旧版的,还不断有新版的发行。我们在辨认人民币时主要看上面的数字和汉字,有的还有拼音,也可以借助颜色、图案、大小、材料等来辨认。

  (如果有找不到的)刚才没找到的小朋友,现在再找一找。

  (如果有取错的)刚才有个小朋友取出的1元人民币是这样的,现在你们自己说,对吗?你能重新找一找吗?让我们为他们重新取出了1元人民币鼓鼓掌。

  3、 认识1角。

  举起1角纸币(如果刚才有学生取错成1角纸币的就拿学生的)问:这张人民币,你们认识吗?同时课件展示。

  请学生把1元的人民币放回盒中,取出1角的纸币。

  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是1角的。

  1角人民币有硬币吗?学生在盒子里找出来,课件展示。

  同桌互相看一看,说说1角硬币上有什么?把取出的人民币放回盒中。

  4、 认识2角、5角。

  课件演示:先出示一张1角的纸币,再添一张。

  提问:几角?人民币中有2角的吗?

  取出来向老师挥一挥,放回盒中。

  课件演示:继续一张一张地添。

  学生集体数:3角、4角、5角。

  提问:5角有几张1角的?人民币中有5角的吗?

  找出5角的人民币。

  交流:5角的硬币最好认了,是黄色的。

  [评析:1角与1元一样,都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之一,2角、5角的认识是在1角的基础上,逐步添加,循序渐进进行认识的。通过1角1角的添加,体验2角、5角的面值大小。]

  5、 介绍1分、2分、5分。

  还有几种老师小时候经常用到的人民币,课

  课件展示:5分、2分、1分的人民币。

  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出来的?

  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几种人民币已不多见了。

  [评析:1分、2分、5分已不再流通,只是简单介绍,重点是说说辨认的方法。]

  6、 小结

  小朋友们能通过认数字和汉字,有的读拼音,有的看颜色等多种方法准确地认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了。

  7、 猜钱游戏

  现在,我想让你们猜一猜,我的口袋里有一个硬币,上面有一个数字1,你猜会是多少钱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应出示1元、1角、1分的硬币。

  还有其他可能吗?为什么?人民币只有元、角、分三种单位)板书:元、角、分告诉学生口袋里是1元的。

  [评析:通过猜钱游戏,突出了人民币的三种单位。同时,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行了一个疏理,突出了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方法。以游戏形式组织教学,易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了解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取3角钱

  学生独立取出3角钱,再全班交流不同的取法。(3张1角的、1张1角和1张2角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应出示。

  2、 取7角钱

  学生独立取出7角钱,再同桌检查,然后全

  班交流取法。(1张5角和1张2角的、1张5角和2张1角的、3张2角和1张1角的、2张2角和3张1角的、1张2角和5张1角的、7张1角的)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相应出示。

  提问:哪一种取法张数最少?

  3、 逐步添至1元钱

  让学生跟着老师(课件演示)一起在自己取出的7角上添1张2角的,问学生是多少钱?再继续添1张1角的,问学生是多少钱?

  提问:有人说1元,有人说10角,说1元的小朋友数一数、算一算是不是有10角,说10角的小朋友也想一想,这是不是就是1元。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元=10角

  4、了解角、分之间的进率

  小朋友,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角=10分

  5、应用

  老师要将1元钱换成角币,谁来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动手试一试,然后全班交流,说说理由。

  [评析:该环节设计重点突出。从3角、7角、9角到1元,层层深入,当学生产生1元与10角的疑问时,主动思考,得出元、角之间的关系。而角与分的进率,则让学生产生知识迁移。换币活动进一步巩固了进率的认识。1元与10角之间关系的教学设计别具匠心,突出了满十进一的思想。]

  三、走进生活。

  老师到商店里了解了小朋友常用的几种文具的价钱,课件出示商品图。(橡皮2角、小刀9角、铅笔4角、自动铅7角、尺3角)

  1、1元钱买一样,你想买哪样?

  应找回多少钱呢?

  把要找的钱从盒子中取出放在桌上。

  同桌检查。

  3、 1元钱买两样,可以买哪两样?

  全班交流,并说说为什么可以买到?应找回多少钱?

  (如果有学生说错,就说说为什么买不到?

  如果没有学生说错,就问如果想买橡皮和小刀,买得到吗?为什么?)

  4、 1元钱最多可以买几样?

  全班交流。

  引申:要想买得多,有什么小窍门?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5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了解人民币的作用,知道购买物品时要付钱。

  3、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要爱护人民币。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购物的经验,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的人民币。

  2、物质准备:

  教具:各种大小不同的夹子若干,布置成夹子商店,每个夹子分别标有1~10不同的价格;面值分别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和硬币若干。

  学具:《幼儿用书》人手一册,记录纸,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夹子商店。

  教师带领幼儿进入布置成夹子商店的教室,引导幼儿观察室内有什么?每种夹子多少钱?引导幼儿认识汉字“元”。

  2、认识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分别为1元、2元、5元、10元的纸币和硬币):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些钱上有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钱吗?

  引导幼儿观察人民币,了解人民币上有图案和数字,以及我们国家的国徽,它是我们国家的勤,叫人民币。让幼儿知道人民币上有国徽,就代表了我们国家,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

  教师:这些钱一样吗?什么地方不同?

  让幼儿知道人民币时用来购买物品的,引导幼儿了解每种人民币的面额。

  3、兑换人民币。

  教师指一个标价为4元的夹子:如果我想买这个夹子,可以怎样付钱呢?

  请幼儿思考并用人民币示范,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他是怎么付钱的?为什么要这样付钱?

  继续引导幼儿思考其他的付钱方法。如:可以付四个1元的'钱,也可以付两个2元,还可以付1个2元、2个1元。

  请个别幼儿说说想买几元钱的夹子,可以怎么付钱?

  4、幼儿操作活动。

  请幼儿选一个夹子,想一想可以怎样付钱,然后在纸上记录下来。

  在活动的第二个环节,结合班级中布置得“工艺作坊”中的出售物品,让幼儿进行购物游戏,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对钱币的兴趣。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6

  探究问题,寻求策略

  1.在尝试解决问题中获得方法。

  教师:请你拿出第一张纸,用你喜欢的方式独立完成。

  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老师巡视监控,收集学生信息。

  (预设)学生会出现不正确答案:5+7=12(元)或6+8=14(元)。

  教师监控:

  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再次审题,重点理解“13元正好要花完”的意思。5+7<13,说明有剩余;6+8>13,说明超出了13元,只能等于13元。

  教师引导学生把错误的算式变成对的。例如:

  在算式5+7=12(元)中,把5换成6或者把7换成8。

  在算式6+8=14(元)中,把6换成5或者把8换成7。

  教师:有时我们不能一次就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试算的结果和要求进行有方向性的调整。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叫做“尝试──调整”策略。

  2.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方法。

  教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把13元正好花完的`?

  (预设)正确答案:

  从组合方面想:5和8组成13,6和7组成13。

  从分解方面想:

  教师:可以先选定一本书,然后再看看还剩几元钱,剩几元钱,就要买几元的书,这样就可以把13元正好全部用完。

  板书:先选定(几元的)──看剩余(几元)──再选择找对应数。

  3.在自主解决问题中尝试方法。

  教师出示两层书架上的书,如下图。

  教师:玲玲看见书架的第二层也有书,她想把13元正好花完买书,请你再帮玲玲选一选书吧。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之后进行展示。

  (预设)学生会用分解、组合、列加法算式、列减法算式、连线等方式表达思维过程。

  4.探究有序罗列的方法。

  (1)先选定一本5元的书,然后再去与其他书进行有序搭配。

  教师:这样就能保证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到答案。

  (2)学生独立用搭配的方法解决问题。

  以6元为主进行搭配。

  以8元为主进行搭配。

  以7元为主进行搭配。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不同的搭配方式,按照顺序先确定一本书,再与其他书进行搭配,凑成13元,用有序罗列的方法找到了所有搭配方案,而且不重复、不遗漏。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叫做“有序罗列”策略。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大胆发言。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学习,练习的过程就是自己在进行“尝试──调整”“有序罗列”的解题策略。

  (三)拓展练习,提升思维

  教师:在书店玲玲遇到了小红,小红手里有20元钱,回家坐地铁需要4元,她把钱正好花完,最多可以买哪些书?

  (1)再次理解“正好”的含义。

  教师:要帮助小红解决问题,需要思考哪些因素。

  (预设)学生:先要把回家乘地铁的4元钱留出来,买书的钱是16元。

  教师:哪本书不能买?

  (预设)学生:20元的《格林童话》不能买,因为超过了16元。

  (2)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在小组内活动等,写出算式之后,再用图摆一摆,帮助学生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

  (3)猜一猜,逆向思考。

  小红买书之后不小心将账单弄脏了,请你能帮她还原账单吗?

  (预设)学生依据单价找书的名称;依据总价找到缺失的书价钱,并找到书的名字,最后修复账单。

  小结: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依据条件逐步推理出结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经历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所学策略,通过逆向思考练习,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回顾总结

  1.这节课上,什么知识给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2.今天学习的解决问题策略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比如,一把锁只能用配套的钥匙开门,如果有很多把钥匙,那么哪一个是配套的钥匙呢?我们通常会逐个尝试找到配套的钥匙,这个过程就是“尝试──调整”策略。

  【设计意图】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巩固所学的策略,让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解题策略在生活中的作用。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7

  一、谜语激趣

  师: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我们一起来猜一个谜语“薄薄一张纸,作用可真大,买本买笔都用它。”

  二、故事导入

  师:美丽的大森林里,小猪、小羊、小兔、小狗在过生日呢,我们一起去祝福他们吧。(一起拍手唱生日歌。)

  师:唱完了生日歌,每个小动物都许下了自己的愿望,我们来听一听。

  (小狗说:

  师:怎样帮小动物实现愿望呢?——(用钱买)

  师:生活中还有什么时候要用到钱?(生自由答)

  师小结:钱的作用可真大,谁知道现在咱们中国人用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师: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部分人民币。(板书课题)

  三、新课

  (一)初识人民币

  师:小朋友都见过人民币吧?桌上盒子里就有人民币,如果你认识,就像同桌介绍一下,并说说你是怎么认识的.。(同桌活动)(二)认识一元

  1、大屏幕出示一元纸币

  师:这是多少钱呀?谁愿意做小老师介绍给大家听。(你是怎么认出是一元的?)

  师介绍:“壹”是大写的“一”,“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现在通常写成“元”(板书)

  师:再仔细观察一下,在一元纸币上你还认识什么?(毛主席头像、国徽等)

  师:小朋友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咱们再一起看一元人民币的背面,还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这样少数民族的人使用起来会很方便。再看正面还有盲文,盲人朋友只要摸一摸,就知道是多少钱。再看国徽,它是伟大祖国的标志,你们爱我们的祖国吗?那也要爱护人民币。怎么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不乱花钱、不在签上乱涂乱画等)

  2、认识纸币和硬币

  在你的盒子里找到一元钱,把它举起来。(有硬币、有纸币)

  师问:“这两个一元有什么不同呢?”

  认识硬币(简单介绍)

  师“还有没有不一样的?(认识旧版)

  (三)认识角币

  1、师设疑:小朋友们快看,老师这儿还有一张1元。(大屏幕出示1角)

  这不是数字“1”吗,怎么会不是1元呢?

  学生回答后,师总结:后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字——角。“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

  1元和1角虽然都有1,可单位不同,差的可就远啰。老师这儿还有一些人民币,你认识吗?

  老师随便指,你能说出来嘛?

  2、圈出分币,认识单位“分”

  3、小结:小朋友们真棒,能根据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来认识人民币,真不错!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解决关于人民币的简单问题时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初步学会有序思考。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及数学的应用价值。

  【目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低年级学生学习解决问题是小学解决问题教学的基础,学生在这个学段对分析和解决问题方法掌握的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学习。对于一年级的同学来说,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必须从基础抓起,给学生一个结实的阶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不同的解题策略。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解决问题策略,指导学生学会有序思考。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具:书籍封面的图片纸。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题意

  1.出示情境。

  教师:玲玲和妈妈在书店看到了一些自己喜欢的书,可是零用钱只剩下13元了,妈妈也没有带多余的零钱。于是,妈妈就跟玲玲说:“我们今天先买两本书,你就把13元正好花完吧,没有买到的书,我们下次再买。”玲玲这下有点犯愁了,该买哪两本书呢?同学们快来帮帮她吧!

  出示下图。

  2.理解题意。

  出示问题:用13元正好可以买哪两本书?

  教师:谁来读一读?

  (预设)学生1:语气平淡,没有突出“正好”。

  学生2:突出“正好”。

  教师:有同学突出了“正好”两个字,那么“正好”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学生1:生活中的意思是不多也不少。

  学生2:这道题中“正好“的意思是把这13元都花完,不剩钱。

  3.揭示课题。

  教师:玲玲该怎么选书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入,抓住关键词理解问题。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说明思考过程,为后面问题策略的教学做准备。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9

  (一)、学习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在整理人民币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2、通过到商店观察或实际购物,在体验中初步学会简单的购物,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3、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学会与他人合作。

  4、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二)、学习内容:

  1、本单元的内容包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能够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通过参与模拟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元、角、分的加减计算。

  了解古代的钱币,保护人民币: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爱护使用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使用人民币时应注意:

  (1)收付人民币要平铺整理,请不要乱揉乱折。

  (2)不得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乱写和乱盖印记。

  (3)出售油污、污染商品的收款人员,请把手擦干净再收款,以免弄脏人民币。

  (4)防止化学药物对人民币的'浸蚀,在生活中不要将肥皂、洗涤剂与人民币放在一起。

  (5)用机具收付款时,应注意避免损伤人民币。

  (6)不要在金属币上凿字、打眼、锤击、折弯等,以免使硬币整形和受损。

  (7)对不宜继续使用的残缺人民币要及时粘补,随时到银行营业部门办理兑换。

  (8)对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的不良行为,要进行批评教育。

  (四)、拓展性学习包:

  辨别人民币真伪

  1、看水印:第五套人民币各券别纸币的固定水印位于各券别纸币票面正面左侧的空白处,迎光透视,可以看到立体感很强的水印。100元、50元纸币的固定水印为毛泽东头像图案。20元、10元、5元纸币的固定水印为花卉图案。

  2、看安全线:第五套人民币纸币在各券别票面正面中间偏左,均有一条安全线。100元、50元纸币的安全线,迎光透视,分别可以看到缩微文字“RMB100”、“RMB50”的微小文字,仪器检测均有磁性;20元纸币,迎光透视,是一条明暗相间的安全线,10元、5元纸币安全线为全息磁性开窗式安全线,即安全线局部埋入纸张中,局部裸露在纸面上,开窗部分分别可以看到由微缩字符“¥10”、“¥5”组成的全息图案,仪器检测有磁性。

  3、看光变油墨: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券和50元券正面左下方的面额数字采用光变墨印刷。将垂直观察的票面倾斜到一定角度时,100元券的面额数字会由绿变为蓝色;50元券的面额数字则会由金色变为绿色。

  4、看票面图案是否清晰,色彩是否鲜艳,对接图案是否可以对接上。第五套人民币纸币的阴阳互补对印图案应用于100元、50元和10元券中。这三中券别的正面左下方和背面右下方都印有一个圆形局部图案。迎光透视,两幅图案准确对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古钱币图案。

  5、用5倍以上放大镜观察票面,看图案线条、缩微文字是否清晰干净。第五套人民币纸币各券别正面胶印图案中,多处均印有微缩文字,20元纸币背面也有该防伪措施。100元微缩文字为“RMB”和“RMB100”;50元为“50”和“RMB50”;20元为“RMB20”;10元为“RMB10”5元为“RMB5”和“5”字样。

  使用人民币:到商场中学习买东西。

  (三)实施途径(整合课程资源)

  1、学科单元内整合:本单元的第二课时是本单元的重点,第一课时的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可以放到第二课时中进行补充。

  2、体验式活动:可以模拟学生现场购物的场景,进一步让学生认识人民币,会用人民币。

  3、课时安排:本单元学习共安排4课时。

  教学案例:

  《购物实践活动—————人民币的计算》教学片断

  “谁愿意做我的第一位顾客?”

  孩子们天生具有的热情促使他们不假思索地就举起手来。可这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个孩子激动地站在前面不知所措,没有足够的“钱”,不知道说什么。我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可能出现的因素,应该教孩子们学会思考。

  “别着急,孩子们。先想想你打算买什么东西?需要多少钱?你准备好了吗?你打算说什么?比一比谁最会买东西。”

  很快我迎来了第一位小顾客。

  “老师,我想买一个文具盒。”听,他叫我什么?老师?这是我在游戏中的位置吗?

  “我现在不是老师了,我正在开商店,你应该叫我什么?“似真似假,我要与他们拉近距离,尽量当真吧。

  孩子们又笑了。“阿姨,我想买一个文具盒。”

  “那你应付我多少钱啊?”

  “4元5角钱。”

  “告诉大家,你给了我多少钱?”

  “5元。”

  “小朋友们,我该怎么办?”我把这个问题解决的权力又抛向了学生。

  “找他5角钱。”

  “谢谢你们帮我出主意。小朋友,请拿好文具盒。”

  孩子转头就走。我马上用一种惊讶地表情看看大家,很快有的孩子反映过来:“你还应该说‘阿姨再见’”。

  对了,孩子们,这正是我希望你们做到的。要知道“有礼貌的口语交际”对一个人多么重要。而这一素质的培养是需要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都应该随时注意渗透的。

  几个回合下来,我的示范游戏该告一段落了。我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给更多的孩子参与游戏的机会,而小组合作就是最好的方式。

  “同学们,‘小小商店’要关门了。现在你们每个小组的‘小小小商店’要开业了。准备好货物和钱了吗?分分工,谁当售货员,谁当顾客?比一比,哪个小组玩得最好,合作得最好。”

  我在教室里巡视着,倾听着,观察着。我被一阵阵笑声吸引了过去。

  听,多精彩:“老师,我和他侃价,一枝铅笔4角钱,我花6角钱买了两枝。”……

  对,孩子们,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数学。这一幕幕出现在课堂的生活场景,多么生动有趣啊。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透彻,出现了问题自己解决,有了困难一起克服。

  注:在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通过购物找零练习,练习币值的简单相加,初步体验付款方式的多样化,为学生进一步认识1元=10角和模拟购物活动奠定基础。初次感受到同一单位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维的灵活性。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0

  《认识人民币》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6——4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购物活动,学生初步体会到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3、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获得积极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已知道用钱才能买到东西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接下来学习&sh;人民币的简单计算打下基础。

  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正处于以直观形象为主向抽象思维发展的初期,注意规律则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且注意力的保持时间短。

  教学策略选择:

  依据《新标准》中:“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念,及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我主要采用:情境激趣、直观演示、引导点拨、启发谈活法等展开教学。

  “教法为学法导航,学法是教法的缩影”,因此,学法上主要以自

  主探究为主,观察、比较、操作、小组合作法为辅等多种学法相结合,借助多媒体,通过学生的看、思、试、说等多感官协调参于到学习中。

  媒体选择和运用:

  多媒体、音乐、文字补充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出示:在碧绿的青草地上,喜羊羊和它的同伴们为即将举行的`联欢会而忙着……羊村长要发东西奖励大家:喜羊羊要尺子、沸羊羊要铅笔、暖羊羊要橡皮、美羊羊要小本本,可把羊村长难住了。)

  1、谈话:每只小羊要的东西都不一样,该发什么好呢?

  2、交流钱在生活中的用处。

  3、揭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很快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探究**了动力。】

  二、自主探究、引导点拨

  (一)认识人民币

  1、元、角、分

  1)小组合作:拿出学具人民币,把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同学听,并说说你是怎么认的?

  2)人民币单位:元

  3)爱护人民币教育

  (闪动人民币左上角的国徽)

  4)介绍人民币的种类:新币、旧币、纸币、硬币。

  (出示不同的1元)

  5)单位:角

  (出示纸币1元和1角各一张:这张纸币上也有数字1,为什么它是1角而不是1元?)

  6)认整套人民币:谁还想当小老师,上台介绍你所认识的人民币?

  (出示整套人民币)

  7)单位:分

  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面额太小了,现在几乎都不用。

  8)小结认的方法:我们在认人民币时,不但可以看图案、形状、大小、还可以看数字,更重要的是别忘了数字后面的单位。

  2、分一分

  1)小组合作:把桌面上这些乱乱的人民币分类摆放。

  2)多媒体展示交流

  3)小结:可以按纸币、硬币分;也可以按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来分……

  [整个环节的设计体现了“做数学”的教学理念,真正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认识1元=10角、1角=10分

  1、认识1元=10角

  (出示:羊村长给每只小羊都发了个红包,沸羊羊很得意——红包里有很多张;美羊羊很伤心——只有一张。)

  师:沸羊羊的红包里一共有几张这样的1角呢?全班大声地数出来……(闪动10张1角)

  师:10角就是1元,原来1元和10角同样多。咱们安慰安慰美羊羊。(板书:1元=10角)

  2、1元=(2)张5角

  师:暖羊羊也有一个1元的红包。咱们来看看——这是一张5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5角?为什么?(出示2张5角)

  3、1元=(5)张2角

  师:美羊羊也有1元钱的红包,瞧瞧吧——这是一张2角,一共有几张这样的2角?为什么?(出示5张2角)

  4、1角=(10)分

  5、小结。

  [充分利用多媒体可动可静的功效,使学生投入了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自主领悟,不着痕迹地掌握了学习的重点。]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出示逛福福超市:瞧,柜台的商品可好了——练习本1元、橡皮1角、铅笔2角、尺子的价格怎么没标上?)

  1、猜尺子的价格:买一本练习本的价格可以买两把尺子,尺子一把多少钱?

  2、思考:喜羊羊想买一把尺子,该怎么拿5角钱,有几种拿法?

  3、汇报展示:一张或一枚5角、5张1角、3张1角和1张2角、2张2角和1张1角四种拿法。

  4、 1元钱能买什么?怎么买?

  师:刚才买的都是同一种物品,如果要买不同的物品还可怎么买?

  5、模拟购物:学做小买卖

  1)活动要求:小组合作两个组长当营业员,其余的组员当顾客。一个营业员负责卖东西,一个负责收钱、找钱。文明购物互相交流

  2)小组活动

  3)请一小组的同学上台展示:你买什么?是怎么付钱的?清点一共卖了多少钱?

  6、买这四样物品,2元够吗?为什么?

  7、 小结

  【整个练习的设计集趣味性、应用性、层次性于一体,又符合低年级游戏教学的特点,使学生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达到我“乐意学”的境界。】

  四、畅谈收获、延伸课外

  1、这节课玩得开心吗?说说有什么收获?

  2、利用星期天,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去趟商店,看看哪些物品的价钱大约是1元,如果需要的话,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亲自去买一买,好吗?

  【这样,既便于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把所学知识延伸课外,体现“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中去”的教学新理念。】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1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46-48页的例1、例2。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做系统的分类整理。

  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自主探索的意识。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难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四、教学准备:

  课件、人民币若干、玩具、帽子,布置模拟文具店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的数学课,看看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课件出示人民币)

  生:钱。

  师: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钱?

  生1:交学费。生2:买文具。生3:乘车……

  师:看来钱在我们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生:人民币。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反思>欲望是人为某种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向往,它既是开启思维闸门的钥匙,又是思维的指南针。要使教学达到“启其蒙而引其趣”的目的,就要创设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悬念情境。上课伊始我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简单的问话制造悬念,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主题当中,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顺利引出了本节课的课题。

  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认识目前流通的人民币。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认识了人民币,你们都准备了吗?好,从抽屉内把钱袋拿出来,同桌互相认一认,看谁认得最多?

  同桌认人民币,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都认得很不错,现在我要考一考你们到底认识哪些人民币?(出示1元纸币和硬币)

  师:谁认识这张人民币?你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是怎么认的吗?

  生:我是看的数字。

  生:我看的是汉字。

  师:这枚硬币你认识吗?

  生:认识,是一元的硬币。

  师:这两个1元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什么地方不一样?

  生:制作材料不一样。

  师:一个是纸币,一个是硬币。

  师:左上角的图案是什么?

  生:国徽。

  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标志,代表着国家的尊严,许多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因此,我们应该爱惜人民币,不要在人民币上乱涂乱写乱画。继续看:课件出示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认50元时教师指盲点:这些小黑点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生:是给盲人摸的。

  师:你的生活常识真丰富,这些小黑点是盲文符号,盲人是通过摸点数来判断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人民币上印盲文符号体现了我们国家对盲人的关怀。(课件出示以上人民币)

  师:李老师真佩服你们,认得又快又准。除了刚才你们所说的认识人民币的方法外还有没有用其他的方法来认的?

  生1:我看的是人。

  师:喔,你看的是人头像。还有用别的方法来认的吗?

  生:看图案。

  生:看颜色。

  师: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有很多,同学们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

  师:请你们再仔细观察这些人民币,它们的单位名称都是什么?(元)

  师:元是人民币的基本单位,这些都是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板书:元)

  课件出示1角、2角、5角、出示5角纸币和硬币

  学生回答:1角、2角、5角。

  师:这些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角)

  师: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角)

  出示1分、2分、5分、(生齐答或指名答)

  师:它们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分)

  板书:分

  师:你们在生活中用过分币吗?(没有)

  师:是不是,它就没有用了呢?(生摇头、疑惑,不出声)

  师:分币在市面上已经不流通了,但并不代表它没有用了,还有很多部门进行商业活动时要用到它。比如银行在计算利息时最小的单位就是以分来计算的。

  师:所以我们说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反思>认识人民币相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我在课前布置学生认识人民币,这个环节教学只做检查,让学生介绍认识人民币的方法,教师适当补充,不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为了下一步的分类做准备,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我在这里引出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元、角、分。国徽是国家的标志,在介绍人民币上的一些图案时重点介绍的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些老师建议我应该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一些防伪标志,我认为没有必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它们还做不到,大人都无法分辨人民币的真伪,何况小孩子。对于“分”的教学学生认为是古老的东西,生活中没有用到“分”,但我们不能因此而省掉这部分的教学,而应该解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介绍“分”的历史和作用。

  (2)教师指导学生对人民币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不仅会认人民币,那你们会把人民币进行分类吗?

  师:好,下面4位同学一个小组在一起合作,将桌子上的人民币分一分,看哪个小组想出的分类方法最多?开始!

  学生活动后交流展示分类方法。

  师:哪两位同学愿意合作上来分一分?(指名到投影仪上操作并说分类的方法)

  1、将硬币分成一类,将纸币分成一类。

  2、把元币分成一类,角币分成一类,分币分成另一类。

  3、可能还有按数字分的;按旧版和新版分的......

  师小结:同学们的点子真多,想出了这么多分类的方法。有的按数字分,有的按单位名称来分,有的按制作材料的不同来分,这些都是你们合作成功的果实,老师为这份成果而欢喜,更为你们积极参与的精神而叫好!李老师也将刚才的人民币进行了分类,我们一起来看看。

  老师用课件展示这种分类的过程和结果。

  (1)先展示以元为单位的12种人民币,其面值是7种。(按从小到大排列)。

  师:数一数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一共有几种?

  生数后答:12种。

  (2)再展示以角为单位的6种人民币。

  师: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

  生数:6种。

  (3)最后展示以分为单位的3种人民币。

  师: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几种?

  生:3种。

  师:比一比以哪种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多?哪种最少?

  生: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最多,以分为单位的最少。

  师:充分说明在商品买卖中使用较多的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反思>分类的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的印象,归纳出我国人民币发行的种类面值和图案,知道商品买卖中使用较多的是以元为单位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在第一次教学中学生的分类方法没有按单位名称分的,第二次试教认识人民币时我让学生观察出了人民币的单位名称后,才有学生按单位名称分类。所以说知识的铺垫很关键。

  三、师生做换钱游戏。

  1、换2角和5角的游戏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那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一张2角可以换几个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个1角?

  师拿出2角,再拿出5角:谁来找我换?(点两组同学上前换钱后出示课件)

  师:一张2角可以换2张1角,1张5角可以换5张1角,一张5角可以换几张1角和几张2角,请同桌的同学动手换一换,看有几种换法?(课件)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汇报2种换法,课件展示结果。

  2、换1元的游戏

  师:有两个小朋友看到我们在做换钱的游戏,可高兴了!你们想不想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课件:‘你到哪里去’,‘我去买一把尺,但不知道钱够不够’。‘你带了多少钱’‘10个1角的硬币,尺要一元钱’

  师:同学们你们说小华带的钱够不够?

  生:够。

  师:为什么

  动画演示1元=10角配上声音‘10个1角就是1元’‘哦,这就好办了!’

  板书:1元=10角(学生齐读)

  [反思>通过不同层次的换币活动,使学生体会每种面值人民币的实际价值,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积累生活经验,为自主探索购物时怎样付币做准备。动画课件加深了学生对人民币的单位元角之间十进关系的理解,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四、模拟购物

  1、师生活动

  师(出示一个玩具)我这里有一个玩具想卖给你们,这个玩具值1元钱,谁愿意来买?(一名学生拿了一枚1元的硬币,老师将钱给同学们看,同学们确认是1元钱后,老师再将玩具卖给了那名同学)

  师:如果同学们手上只有面值是2角的人民币,你应该带上几张呢?(很多同学拿出了5张2角,也有同学拿一张2角的,经过老师的提问后马上更正了。)

  师:如果同学们手上只有面值是5角的人民币,你要带几张?(有拿2张5角纸币的,有拿2枚硬币的)

  师:除了刚才的3种买法外还可以怎么买?请你把钱举起来,拿对的同学我卖给他!(学生上来买,把钱展示给同学们看)

  [反思>我认为这部分的教学学生特别感兴趣,针对大部分一年级学生生活实际购物体验不多的情况,特别在课堂上安排了这个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为了买到玩具,能按老师教学思路动手动脑,将课堂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高兴之余产生成就感,活跃了课堂气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此体现得淋漓尽致。第一次试教时我限制了学生的付币方法,要求是先拿2角的,再拿5角的。

  2、学生活动

  师:我们的活动是不是很有趣?同学们想不想用你们手中的钱去买东西?好,让我们到文具店去看一看吧!(文具店情景图)我们先来了解这几种商品的价格!(橡皮、尺、铅笔、练习本、)

  师(指讲台前的模拟文具店):我们来到了文具店,这里肯定有大家想要买的东西吧!我请一名同学上来当售货员,**我跟你准备了一顶帽子。(给售货员戴上帽子)师问“售货员”:你当售货员的责任是什么?(把钱看清,既不能收多,又不能付多)同学们听明白他的话了吗?

  师:李老师先来当顾客,我想买一把尺和一个练习本多少钱?我还想买一支铅笔,需要加多少钱?这个售货员不错,找她买东西放心!(请一名顾客示范买东西)

  师:下面的同学想不想到这里来买东西?(想)李老师有一个要求:只能买1元钱的东西,小组内的4名同学先在一起商量,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商量好的小组小组长就可以带上钱上来买了,其他的同学当法官,看他们买对了没有?拿对了就说‘可以卖’,拿错了就说‘不能卖’。还要提醒你们,上来购物的“顾客”可要遵守秩序排好队哟!想好的小组就可以上来买了!

  (学生购物,教师指导)

  师:每个小组都买到自己满意的东西了吧!高兴吗?去看看小明拿着钱在干什么?

  生:存钱。

  师:你们有存钱的习惯吗?

  师:你们手中的钱除了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外还可以干什么?

  生: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

  师:对,捐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像小明一样把自己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少成多后办更多有意义的事情!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今天我们不仅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还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还学会了买东西,你们真能干!这节课每一位同学的表现都很出色,我想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你们,愿意接受吗?下一节课我们将会继续探讨有关人民币的问题,下课!

  [反思>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上街购物的机会很少。为了弥补学生学习上的不足,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模拟超市,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认识人民币。学会使用人民币,用多种付钱的方法去买东西,开拓思路,体现了开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付钱方法,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课堂上不可能每一个同学都上来购物,但又不能把课堂变成少数学生的课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学生分成了8个组,由学生先在小组内商量1元钱可以买哪几样东西,为了不出错,小组内的每一位同学都会积极思考心里计算哪几件商品的价格是1元钱,当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建议时,它们就会考虑,谁的更合理些或者说谁设计的买法让大家最满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小组合作学习,他们还懂得了互相谦让。8个小组的代表上去购物时,其他的学生当“法官”让她们监督售货员,他们也不会马虎,都在认真地计算。“小小文具店”活动,让学生仿佛处在真实的购物环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我在此准备了许多的物品,任意让学生购买。而学生在买的同时,经历了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单一物品;用一定数量的钱买多种物品。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买东西的乐趣,使学生在模拟买卖物品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实践能力。这是学生本节课中最大的收获。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2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些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教材首先通过商店购物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买东西要用人民币,又分两个层次展示了1元和小于1元的纸币和硬币,供学生认识。在购物活动中教学1元=10角,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想1角等于几分。在“试一试”中通过换钱进一步加深对人民币单位间进率的认识。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一系列的换钱和模拟购物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预设

  1、在购物活动中,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实际生活中的购物能力,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难点:在取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知识中要加强社会内容,加强社会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课堂上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知识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人人参与。通过相互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初步感知1元以内的.人民币,然后通过换钱游戏,购物活动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元、角、分的认识,真正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

  【设计思路】

  1、课始,从生活出发,导入新课,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在课堂中我注重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换一换、买一买、说一说,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

  3、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学生在实际购物活动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老师出示一枝自动笔,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出示商场图。

  商场里的物品真多啊!有好吃的,有好玩的,还有日常用品。你想买些什么吗?那用什么去买呢?(用钱去买)

  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板书:人民币)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联系生活,学习新知

  1、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

  (1)小朋友,你们一定自己买过一些东西吧。你都用过哪些钱呀?

  拿出你所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小组内的同学认一认。

  (2)全班交流。学生在交流时教师贴出相应的人民币图片。

  (3)小朋友们真不简单,认识这么多人民币,这些人民币你认识吗?把同学们没有介绍的人民币图片贴在黑板上。

  (4)这么多的钱放在一起,多乱啊!你能把这些钱按规律分一分吗?

  学生们进行分类。

  教师问:你是根据什么分的?

  学生回答时教师相机板书:第一种,纸币、硬币:第二种,元、角、分。

  小结:人民币按形式分类,可分为纸币和硬币,按单位分,可分为元、角、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元、角、分。(板书:元、角、分)

  2、元、角、分的关系

  (1)元和角的关系

  我们平常用得较多的是元和角,那么元和角有什么关系吗?

  ①1角1角的数,数到10角。

  猜一猜,10角是几元?(板书:1元=()角)

  ②换钱游戏

  知道了1元等于10角,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换钱游戏。

  1元可以换()张1角

  1元可以换()张5角

  ()张2角可以换1张1元

  (2)角和分的关系

  知道了1元等于10角,那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角=10分)

  三、创设购物情境,应用新知

  我们已经认识了这些人民币,并且知道了元、角、分的关系,下面老师考考你们学得怎么样?课件展示有:笔记本等物品的货架图。

  (1)鼠标点击笔记本问:笔记本1元,你可以怎样付钱?

  小组讨论,说出几种付钱的方案。

  (2)鼠标点击小刀问:小刀5角,可怎样付?

  (3)1元钱可以买哪几件物品?

  可以按不需要找钱和需要找钱的两种情况,也可以按只买一样东西,买两样东西,买三样东西的顺序,引导学生交流。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1、小朋友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回家以后,陪爸爸妈妈去商店购物,自己去收银台付钱。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认识单位是角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3.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重点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理解元、角间的进率关系及互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课题

  1、教师出示一本书,让学生猜一猜它是用多少钱买来的。教师:像刚才同学们说到的钱就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法定货币,叫人民币。

  2、教师:请你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

  3、课件出示第46页的主题图。出示(1)、(2)主题图

  ①购物图。教师:小朋友和妈妈在干什么呢?我们买东西就要人民币。

  ②教师:再看看这位小朋友他在干什么?(对,买车票也要用到人民币。)

  ③教师:钱除了可以买东西,我们还可以把它怎么样呢?(出示第3幅图),(对,存起来。)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存钱的习惯呢?有钱有什么用呢?我们可以把爸爸妈妈给我们的零花钱存起来,办更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买好书、买学习用品、献爱心等。我们从小要养成不乱花钱,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4、教师:看来,人民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人民币。(课件出示课题:认识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课件全面出示我国发行的.人民币的品种,使学生对我国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教师:哪位同

  教学流程

  学能说说这些人民币的面值各是多少?

  ⑴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元、角、分。说明: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

  ⑵教师: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么多种面值的人民币?(如:颜色、大小、图案、图案中的数等。)课件出示人民币上的国徽,提问:“知道这是什么吗?”渗透思想教育:在人民币上,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不要故意损坏它。

  (3)教师请一名学生用摸一摸一百元纸币的右下角,问:你摸到了什么东西吗?(这些小圆点是突出来的)。

  这叫盲点,这是专门为盲人朋友设计的,就是说我们闭上眼睛摸到这个突出来的点就知道是这张是一百元了。

  ⑷小组认识活动:现在,请各位小朋友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模拟人民币,四人小组之间相互认一认这些人民币,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最先把所有的人民币都认完。

  ⑸检查学习效果:教师手中拿着人民币,让学生再认一认它们的面值各是多少,是怎样看出来的?

  (6)教师:同学们看,老师桌面上这么多零零散散的人民币,多不整齐。老师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这些人民币按规律进行分类。先同桌两人将你们的模拟人民币分一分。

  请几位学生代表到展台上展示。

  ①按单位分:元、角、分

  ②按质地分:纸币、硬币

  ③按新版、旧版分。

  ④按数大小分。

  ⑺、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47页,观察、比较我们刚才在摆弄的人民币和书上的人民币有什么不一样?(课件显示)老师说明:像这样,在人民币的下角有一道红色斜线,这样叫样币,是不可以用来买东西的。

  2、教学例2。

  ⑴教师出示一张2角币。提问:老师手里拿的是面值多少的人民币?用1角硬币来换老师手里的2角币,你应该用几个呢?哪位同学想来试一试呢?(师生互换)

  ⑵教师出示一个5角硬币,提问:可以换几个1角硬币?让学生先在组内互换,再上台跟老师换。

  ⑶课件出示聪聪和明明的对话。引出:10个1角钱可以换几元?课件演示摆一个1元的硬币,再在右边将10个1角硬币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让学生一个一个地数。得出:1元=10角(板书)。

  三、课堂练习

  1、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2、完成“做一做”的第2题。

  四、知识应用,体验生活。

  教师:老师开了一个“小小文具店”,欢迎小朋友们一起来买东西!

  出示文具店商品及其单价,以小组为单位来购物,先讨论好要买什么商品,然后派一位代表上来买。

  五、全课总结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呢?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4

  主备教师

  张玮

  使用教师

  代金霞

  参加人员

  一年组全体教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多种大面额的人民币及其换算关系。

  进一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币值。

  能力目标:

  在购物活动中,能灵活地选择不同币值的人民币。

  情感目标:

  了解储蓄的功能,养成存钱的习惯。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付款方式。

  一、引入:夏天到了,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今天,我们就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服装店的场景,画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装和价钱:上衣59元,裤子41元,T恤39元,裙子36元,连衣裙68元,帽子14元,短裤32元。)

  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谁来试一试?

  二、活动一:认一认

  1、我们怎样才能买到这些漂亮衣服呢?(付钱)昨天,我们认识了一些人民币,用它们来付钱,可以吗?(太麻烦了!)

  2、我们该怎么付钱呢?(用面额比较大的人民币)你见过吗?

  (教师出示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模型。)

  3、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钱你认识吗?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4、谁有好办法把他们记住?(数字、颜色、图案,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5、教师拿出一张旧版的100元。你知道它的面值是多少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把旧版的50元和10元展示给大家,并交流一些辨别的方法。

  6、你知道10元钱能干什么吗?课下可以再调查50元、100元可以干什么。

  三、活动二:买衣服

  1、这些人民币我们都认识了,现在我们可以用它们买衣服了。大家每人挑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衣服,看清它的'价格,想一想你怎样付钱呢?

  2、学生汇报,借机发问:大家帮他想一想,还有别的拿法吗?

  3、看到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老师也想挑选,我想买一件T恤和一条裤子,我有100元,大家帮我估计一下,这些钱够不够呢?我应该怎样付钱呢?

  4、谢谢这位同学帮助了我,我想如果你将来成为一名售货员,会很出色的。现在,请大家再为你的爸爸妈妈,或者是好朋友选一件衣服,加上刚才你选的,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你打算怎样付钱?

  5、现在把学具中的钱准备好。利用学具盒里的钱来购物。遇到困难了吗?(没有零钱。)怎么办?(找钱)

  (这里有意安排一个困难,学具里并没有小面额的人民币,学生们很快就发现如果想准备出正好的钱比较困难,这样也就自然引入了下一个环节。)

  现在请大家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售货员,一人扮演顾客,来买刚才挑选的两件衣服,看看能不能找对钱。

  四、活动三:换钱

  1、刚才大家当售货员都很成功,不过,为了买东西方便,通常大家会把钱换一换,这里有一张100元,如果想换成10元的,怎么办?

  还有别的换法吗?

  3、请大家在组里把面额是50元的人民币换一换。

  4、请大家在组里把面额是10元的人民币换一换。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5

  教材简析

  本节课主要教学认识1元以内人民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及其进率。教材通过呈现商场购物的情境,唤起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于看到人民币、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经验,以购物为主线组织学习活动,通过换币、取币、模拟购物等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机会。

  教学目标

  1、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1元=10角。

  2、通过模拟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付币等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一元以下人民币

  难点:知道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设计理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拟体现以上的教学理念。由于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都有简单的购物经验,因此本课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学生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亲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设计思路

  这节课整体构思为三个主要环节。首先,从学生较为熟悉的购物情景引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其次,安排学生集体购物,多次安排取币、付币,学生体会到付币方案的多样化,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并逐步把生活问题数学化,抽象出1元=10角,并类推出1角=10分。最后,组织“小小商店”购物活动,通过由易到难的三次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如何使用人民币,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态度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1角、2角、5角、1元纸币和硬币若干

  学具:每小组(4人一组)准备一个红纸袋,袋中至少有1角纸币10张,2角纸币5张,1元只比1张。每个学生个准备1角、2角、5角、1元的纸币或硬币各1个。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图上的小朋友在哪里,干什么?(超市买东西)

  师:买东西必须要带上什么呢?(钱)对,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钱,如买东西、坐车等。世界上每个国家的钱都不一样,有那个同学知道我们国家使用的钱叫什么呢?

  生:人民币。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们国家的钱——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探索新知、加深理解

  (一)认一认

  导语:请同学们把自己准备的人民币拿出来认一认,想一想,你是怎样认出来的?

  1、自由认一认

  2、认识1元、1角、1分

  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

  (1)课件分别出示1元、1角、1分的纸币、硬币,引导学生说出特征。(指导看阿拉伯数字以及票面颜色)。

  (2)分别认识单位元、角、分(板书)

  3、认识硬币、纸币

  你还认识哪些人民币,学生交流,师出示相应课件,注意引导学生看单位,说出纸币、硬币。

  4、引导学看“国徽”,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国徽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人民币。

  质疑:怎样爱护人民币呢?(不乱涂乱画,不把纸币弄皱,不撕扯、乱扔,破了要及时修补)。

  (二)分一分

  1、出示课件B: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人民币,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1)快速一齐认一认。

  (2)你能给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

  2、独立思考,指名回答。(根据学生回答,师展示课件——单位分类,按制作材料分类)

  3、说明:分币和2角的人民币现在已经很少用到它了。

  (三)连一连

  导语:刚才我们认识了好多人民币,现在我们一起去超市看看物品价格吧!完成P69想想做做第1题(提醒学生不要把线连到人民币上,要爱护人民币)。

  1、生自由连。

  2、课件展示,集体交流。

  (四)学习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1、学习1元=10角

  (1)设置情境:小明想买这1元钱的书,可是他遇到难了,我们一起去帮帮他吧!(出示课件)

  (2)读一读问题:买1本书1元钱,我用10个1角钱够吗?(学生猜一猜)

  (3)(出示课件)数一数,记一记。

  伸出手指准备,跟老师数一数,适时提问。1元=()角得出:1元= 10角,依次推出1角= 10分。

  三、生活应用

  1、试一试

  导语:今天,老师也带1元钱(出示1元纸币)到超市买东西,可是我想反它换成用角作单位的零钱,同学们愿意帮助老师吗?

  (1)提问:1元可以换成几个5角?(出示5角纸币)

  独立思考回答,说说为什么?(强调1元=10角,出示课件,几角和几角加起来要等于10角)

  (2)还可以怎样换呢?(适当提示)

  a。小组合作,师巡加指导。(摆一摆,算一算,比一比谁的办法多)b。指名交流(生说,老师出示相应的人民币,如果时间允许可让学生上台展示)

  2、买一买

  导语: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老师把小小超市开到咱们教室里来了(在黑板上贴上4种文具)。

  (1)现在请你们想一想,1元钱可以买哪些物品呢?

  a。独立思考,指名交流,适时质疑:够吗?为什么?可以买一件,也可以买两件,适时质疑:应找回多少钱?

  b。质疑:买三件可以吗?为什么?

  (2)买一买

  小朋友们想不想到我们超市里来买东西呀?

  a。购物应该注意些什么?(说文明话:谢谢,我想买XX,再见等)

  b。招聘售货员:说说怎样才能当好售货员?(态度要和蔼,面带微笑,如:请问,你想买什么?)

  c。购物活动:要求带1元钱(质疑:应找回多少钱?)

  师:哎呀,今天生意真好,一会儿工夫,东西全卖光了,我来看一看,一共卖了多少钱?(请售货员先数一数,再带着下面学生一起数)

  (3)节约用钱教育:钱的用处可真大,除了用它购物之外,还可以干什么?对,存起来,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并用这些钱去支援贫困地区和灾区,上次我们就为西南灾区还奉献爱心,真了不起。

  四、课堂小结

  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说说今天到超市里去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拓展

  看老师这里有一块手表,要25元钱,如果一元一元地付,要付多少张?那多麻烦,其实,还有许多比一元大的人民币,同学们,放学后请你们回家认一认吧!

  六、板书设计

  识人民币

  分:1分、2分、5分

  角:1角、2角、5角

  1角=10分

  元:1元

  1元=10角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得比较好。第一,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较好。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有初步的识别人民币的方法和使用经验,因此本课教学我注重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展开教学,在学生已有生活知识经验积累的基础上,使学生自主探究识别人民币的方法,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引导归纳,从而使学生对人民币有一个清晰、系统的认识。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人民币的认识教学设计04-12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04-10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1-10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1-22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05-06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1-10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03-23

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03-31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10-08

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精选19篇)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