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6-04 08:55:5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篇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使学生认识梯形,掌握梯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四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2.怎样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用直尺和三角板仿,照画平行线的方法进行检验。)

  第一步使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一条直线重合。固定三角板;

  第二步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紧靠直尺向另一条直线平移三角板:

  第三步一如果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另一条直线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两条直线就平行,教师在带领学生检验的同时.还要强调每一步应该注意些什么?从而加深学生对画平行线的认识。

  二、新课

  1.教学什么是梯形

  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144页,观察书上所画的梯子、堤坝、沟渠的横截面。

  我们可以把梯子、堤坝、沟渠的截面图抽象成一个四边形,也就是书上的图。请大家拿出直尺和三角板。检查一下,这样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自己动手找特点,教师注意巡视。同时注意观察学生是否会用检验平行线的方法进行检查.

  教师同时在黑板上用直尺和三角板规范地画出一个梯形;

  指名学生回答自己检查的结果,引导大家归纳出这样的四边形.上下两边平行,左右两边不平行:

  由此给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只有-组,因为学生往往记住对边平行而忽略了只有一组,于是可以提问:平行四边形是梯形吗?

  指名让学生回答后.指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2.教学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和作梯形的高。

  指出:在梯形里,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教师边叙述边结合黑板上的梯形进行说明,并写上梯形各部分的各称。

  再提问:梯形的高又该怎样来画呢?

  指名学生回答后,指出:梯形中高的画法与平行四边形中高的画法相同。然后教师说明从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同时用三角板

  在黑板上画出梯形的高来。

  然后指出:梯形的高实质上就是上底和下底之间的距离。

  3.做第144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指名学生回答第1问,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行间巡视,注意观察学生是否正确使用三角板作垂线,对操作不正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

  4.教学等腰梯形。

  教师出示课前用纸片做好的等腰梯形,提醒学生注意:下面我将这个梯形对折一下.大家想一想会有什么结果?教师演示,让学生观察,使大家看到两部分完全重合上了,然后提问:对折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了说明什么?

  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

  由此指出:像这样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做第144页做一做的第2题。可以让学生围三四个梯形,同时要注意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个别指导。

  三、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从梯形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叫做梯形的高。()

  2.做练习三十二的第4题。

  第3个图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因此也是梯形。实际上是一个直角梯形。当然不必向学生讲它的名称。相互平行的两边中的短边是上底,长边是下底。

  3.做练习三十二的第5题。

  学生能拼出几种算几种,不必举全,例如:

  4.做练习三十二的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第153页思考题

  如果细分,这道题的答案是:直角三角形有6个,等腰三角形有1个,正方形有1个,长方形有2个,平行四边形有2个,各种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有9个。但不要求学生举全。

  5.整理和复习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1、72页《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

  目标

  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含各环节中的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笔算下面各题。

  4257+4305 = 8350-737 =

  结合上面两道算式,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师: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师: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现在来复习跟小数有关的内容。

  2、填空。

  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右边是()部分。

  3、化简下面各数。

  7.150 =()3.00 =()0.200 =()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

  1.2 =()14 =()

  这两题都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起告诉我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1。

  (1)尝试笔算。

  6.45+4.29=10.74 6.45-4.29=2.16

  6.45 6.45

  + 4.29 - 4.29

  10.74 2.16

  (2)师:大家同意这样写竖式吗?

  (3)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计算方法上都是一位对着一位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大家熟悉的整数减法了。

  (4)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只是要多小数点。

  2、计算:1.25+0.45 4.38-1.28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可以怎么写吗?根据是什么?

  3、小结:当小数加减法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0的'时候,我们要对结果进行化简,向横式汇报的时候就写最简结果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数学简洁美的一种体现。

  (三)巩固练习

  完成P72做一做1、2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设计

  教材第74页练习十七第2、4题。

  板书设计

  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

  6.45+4.29=10.74 6.45-4.29=2.16

  6.45 6.45

  + 4.29 - 4.29

  10.74 2.16

  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

  从末位算起。

  得数的小数点应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得数里小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优化问题是人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教材是以“沏茶”和“烙饼”的生活素材为背景,鼓励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求最优方案。本课时所授的是第一课时内容---“沏茶”。教科书首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沏茶需要做的事情以及所需的时间。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沏茶的各项工作,以便于学生对最优方案的探索,同时也可帮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问题1是让学生尝试解决沏茶如何省时的问题;问题2是通过对可以同时做的事情的探讨,引导学生优化程序节省时间;问题3是通过计算不同程序所需的时间,进一步体会优化思想。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优化问题的合作探究,感悟合理、快捷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感受统筹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统筹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养成科学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尝试合理安排时间的过程,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难点:学会根据具体事件的状况,通过调整事件顺序,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具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沏茶的工序图片、磁块

  学具准备:沏茶的工序图片、纸张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一段小视频,让学生观看,师质疑导入新课。

  二、探究“沏茶”问题。

  1.说一说。

  (1)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沏茶要做些什么事?明确沏茶的大致顺序。

  (2)出示每件事的时间,说说完成每件事各需要多长时间?

  (3)根据以上沏茶要做的几件事,想一想怎样沏茶?进一步明确沏茶的先后顺序。找生说一说。

  2.摆一摆,画一画。

  (1)引导学生思考:要烧水为客人沏杯茶,怎样安排可以节省时间?沏茶的过程中什么事情可以同时做?需要多长时间?

  (2)学生小组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设计方案。如用工序图片摆一摆,或者在纸上画一画。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找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

  3.比一比。

  (1)师生探讨,罗列出正确的设计方案。

  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案有:方案A:

  洗茶杯2分钟→找茶叶1分钟→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2+1+1+1+8+1=14(分钟)方案B: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沏茶1分钟

  1+1+8=10(分钟)方案C:

  洗水壶1分钟→接水1分钟→烧水8分钟→沏茶1分钟

  洗茶杯2分钟

  找茶叶1分钟

  1+1+8+1=11(分钟)

  以上这些方案,你认为哪些方案是正确的?哪些方案是错误的?

  (2)比较中选择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在正确的方案中哪种方案最合理,又省时间?为什么?(强调同时完成)

  (3)展示沏茶流程图。

  师强调:为了更清楚地把沏茶的过程表示出来,一般画上箭头。

  4.小结,引出课题,板书:优化。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小红帮妈妈做以下几件家务,至少需要()分钟。

  洗衣机洗衣服扫地擦家具晾衣服20分钟10分钟10分钟5分钟2.奇思清早起床后需完成以下几件事。请帮他安排下事情的顺序,要想喝到牛奶,最少需要多少分?

  洗脸、刷牙、叠被子做眼保

  健操洗杯子

  拿奶粉冲牛奶烧开水8分钟6分钟2分钟2分钟15分钟四、畅谈收获,全课小结。

  1.师质疑: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师生共同总结。

  五、布置作业。

  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设计一个合理安排时间的活动方案。

  板书设计:

  优化

  沏茶:洗水壶 →接水 →烧水→ 沏茶

  同洗茶杯

  时找茶叶

  1+1+8+1=11(分钟)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4

  一、课前自学,预习要求

  1、看:课本第10页例4

  2、想: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3、做:尝试做第11页做一做

  二、自学反馈

  1、检查预习作业

  2、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交流讨论

  三、关键点拨

  1、学习例4

  出示例4,学生读题

  问:60位游人要派几位保洁员?90人呢?

  有多少有人要派5位保洁员?

  你是怎么想的?根据什么?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用综合算式解答

  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交流思路时启发学生用第二种方法解答,并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先算括号例的,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强调:加减法和乘除法在一起,要想先算加减法,必须打括号

  学生上台板演。

  总结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检查“做一做”

  本题贴近生活,学生会用两种方法解决,订正时学生说思路和方法,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1题:先口算,再竖着对比上下三题的异同点,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练习二第2题:同桌相互说运算顺序后独立练习,教师指出算式中有两个小括号的可以同时脱式。

  3、练习二第3题:要求学生用综合算式解答,说出小括号里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小括号的作用。

  板书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第91页的内容及第92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 “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吃桃子吗?老师这有16个桃子,我把它们分给2个同学看,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一样多。

  2、引入“平均数”师:每人都是8个桃子,8就是一个平均数。这样分两个同学就一样多了。(出示课题:平均数)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听到或者用到平均数?(平均身高,平均成绩,平均速度,平均产量等等。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同学们请看这张图片,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在这张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师: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学生汇报交流

  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13个)

  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算法吗?13是怎么来的?

  “移多补少”的方法。

  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要把小红的一个给小兰,把小明的两个给小亮?(为了使他们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试着回答总结)

  师:像这样把多的饮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饮料瓶的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法)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 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饮料瓶吗?(不是)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学生口述算理并说算式,老师板书。

  师:像这样先合并然后再平均分的方法同叫“先合后分法。”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平均数)它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瓶子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数,可能同学们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小,也可能比这个数量大。平均数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2、内化拓展、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小组的活动(课件出示照片和91页例2情景图——————踢毽比赛)对于比赛,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哪个队赢)那就是想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现在老师让你们当裁判,一定要公平公正地裁决。

  (1)出示表一:(男女生各一名同学)师: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赢?你是怎么知道的?(19>17)

  (2)出示表二:(男女生各加入三名同学)师:现在哪个队赢了?你怎么知道?(指名学生说是通过计算总成绩知道的)现在男生算你们队的成绩,女生算你们队的成绩。

  通过计算得出:68<76(女生队获胜)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也可以求平均数的方法。

  男生:68÷4=17(个)

  女生:76÷4=19(个)17<19(3)出示表三:(男生加入一名同学)

  师:看来女生队暂时领先,男生队还有一名队员要加入进来,请各位裁判独立思考后给出最终的裁定?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比总数男生对获胜,比平均数合理。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口述,老师板书):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19+15+16+18+17)÷5,(18+20+19+19)÷4 =85÷5 =76÷4 =17(个)=19(个)17<19。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探究结果,回顾小结

  1、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什么?(预设:平均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①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比较结果时有失公平,可以用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来比较。

  ②平均数能较好的反应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③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2、回顾求平均数的方法。

  ①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②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做一做(课件出示)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并指名学生板演并说方法。

  2、判一判(课件出示)指名学生读题,独立思考后判断并说理由。

  3、说一说(课件出示)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五、实践作业、课后延伸

  参照十岁儿童身高正常,测量本班同学的身高,判断一下同学们的身高是否正常。

  男生:140cm

  女生:141cm)

  板书设计:

  平均数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方法:移少补多(有局限)找基数,分多余数

  公式:总数÷份数=平均数

  特点:最大值﹥平均数﹥最小值;平均数≠实际数。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与技能

  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亿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写较大数的过程,体验迁移和类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

  难点:掌握每级中间或未、末尾带0的`数的写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四百五十 写作:

  五千零三 写作:

  四千零五十八 写作:

  学生独立写数,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提问:万以内数的写法是怎样的?

  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二、探究体验

  (1)引入新知

  出示书第6面的例3,师启发:根据我们刚学过的亿以内数的读法,请同学们大胆的猜一猜,亿以内数的写法是怎样的?读法和写法会有什么样的联系?

  (2)学习整万的数的写法(六千八百五十万)

  ① 师:下面我们就按照大家的猜想来写数,试一试。先看“六千八百五十万”这个数它的最高位是什么位?最高位上是几?其他数位上分别是几?

  ② 总结整万数的写法。

  学生自由发表自已的观点。

  ③ 写出例3中第二个整万数:三千零八十万

  学生自己写,集体订正。

  ④ 比较这两个整万数有什么不同?

  集体交流。并思考有“零”时怎么处理?

  (3) 学习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的写法

  ① 出示:一千五百六十九万三千问:这个数有几级?先写哪能一级?怎么写?再写哪一级怎么写?数位上没有计数单位怎么办?

  学生对照数位顺序独立写,集体订正

  ②出示:六百七十二万三千一百一十三

  这个数有几级?怎么写?

  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汇报。

  (4)总结

  谁能说一说亿以内数的写法?

  三、实践应用

  组织学生完成课后练习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2.学生在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学生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难点:

  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生谈话,引入主题图:老师准备为参加学校排球操比赛的五位同学去购买衣服。

  看看买什么衣服好看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出示: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元?

  师问你打算怎样算?

  生口答师板书:

  (65+45)×565×5+45×5

  请学生分别说清两道算式的含义。

  2.师问猜想一下,这两道算式的结果会怎样?

  要验证我们的算式是否正确,应该用什么方法?

  生计算,个别板演。

  证明这两道算式的.结果是相等的。

  中间应用“=”接连。

  3.生读算式(65+45)×5=65×5+45×5

  师问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同桌说一说,并汇报。

  4.这两道算式相等是一种巧合还是有规律的呢?

  出示:(2+10)×6=2×6+10×6

  (5+6)×3=5×3+6×3

  师问中间可以用“=”来连接吗?

  5.小组讨论:这三组等式左边有什么特点?

  右边有什么特点?

  生汇报。

  6.师问你能写出具有这样规律的等式吗?

  生独立写一写,个别板书。

  7.师问你能想出一道等式,可以把我们今天学习的所有具有这种规律的等式都包括在内吗?

  生写一写,个别板演。

  8.揭题:乘法分配律

  (a+b)×c=a×c+b×c

  9.师总结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等于这两个数分别去乘这一个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想想做做:

  1.在口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42+35)×2=42×口+35×口

  27×12+43×12=(27+口)×口

  15×26+15×14=口○(口○口)

  72×(30+6)=口○口○口○口

  强调:乘法分配律,可以正着用,也可以反着用。

  2.横着看,在得数相同的两个算式后面画“√”

  (28+16)×728×7+16×7

  15×39+45×39(15+45)×39

  74×(20+1)74×20+74

  40×50+50×9040×(50+90)

  3.算一算,比一比,每组中哪一道题的计算比较简便。

  (1)64×8+36×825×17+25×3

  (64+36)×825×(17+3)

  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4.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长方形菜地的周长,并说说它们之间的联系。

  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5.你能根据下图列出两

  道综合算式吗?

  上面的两道算式能组成一个等式吗?

  四、全课小结

  师问今天你有什么收获?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26页。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这类现实问题的数量关系,会正确地解决这类问题,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

  2.使学生能借助学具实现现实问题的数学化,形成数学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

  教学重点:

  数学地思考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现实问题。

  学生经验:

  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这样的一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一个物体(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基础上学习的,又是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的直接基础。具体安排上分为两个部分:先认识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再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加深认识几分之一。本节课学习的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12根小棒;教师:挂图。

  预习设计:

  一堆小棒有12根,你能拿出这堆小棒的1/2吗?这堆小棒的1/2是()根,列式是()。

  你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1(),是()根,列式是()。

  小贴士:有困难的可以自学书第66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题,认定目标。(预设2分钟)

  学生认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3分)

  1.交流预习作业

  小组交流,并交流想法。

  2.出示例题的`挂图。

  小组学习菜单

  (1)用○表示桃来分一分。

  (2)思考:用算式怎样表示这盘桃的1/4是几个?尝试列式()。为什么用这种方法来解决?

  (3)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小组交流要求

  按次序说,有不同方法及时补充。

  3.试一试。

  小组学习菜单

  (1)学生独立画一画。

  (2)列出算式。

  (3)小组交流自己的算法。

  小组交流要求

  按次序说,有不同方法及时补充。

  4.比一比。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比一比谁最先算好。

  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2)集体交流。

  5.讨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一般用什么方法计算?

  三、组织练习,完善认知(预设15分)

  学生先独立完成课堂练习单

  1.基本题

  完成P66 “想想做做”第1题。

  (1)先分一分,再填一填算式。

  (2)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3)比一比,体会12的三分之一和12的四分之一的不同。

  2.专项题

  完成P67 “想想做做”第2、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3.整合题

  完成P67 “想想做做”第3、4题。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

  五、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

  必做题:《补充习题》P54第1、2、4、5题。

  选做题:完成书本P67思考题。

  2.家庭作业

  必做题:《一课一练》P50第1、2、3、4题。

  选做题:《一课一练》P50“智力冲浪”。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⒈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对于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更加清楚的认识。

  ⒉通过练习以及教材中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有兴趣的练习。在练习中产生一些新的体会。

  3、能利用已经学习得知识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会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

  教学准备:三角尺量角器一张正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⒈口算

  480÷484÷246÷3900÷3180÷20270÷90

  280÷4069÷375÷5210÷30420÷70720÷80

  ⒉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⑴出示三幅图,提问:说说每组中两条直线的关系。

  ⑵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时,如图(3),我们有可以如何说?如何判断?指出垂足。

  ⑶提问:图二中两条直线有没有相交?它们有是怎样的位置关系?是不是所有不相交的直线都是相互平行的?提问: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⑷请同学们动手画一画垂线,一组平行线。

  ⒊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

  我们不仅可以画出垂线和平行线,也可以动手折一折。

  ⑴按图中所示,学生们照样子分别折一折,打开后看一看,哪些折痕互相平行,哪些折痕互相垂直。

  ⑵自己动手再找一找,折一折。

  ⑶两条直线相垂直有什么特点?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有什么特点?

  ⒋完成练习十五第3题,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组织练习。

  二、操作与运用

  1、给一张正方形,做一组平行线,说出你的'操作方案。

  2、给一张正方形纸,做一组垂线,说出你的操作方案。

  3、在大写字母中找出平行线和垂线。

  4、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盒垂线。说说操作步骤。思考,如果这一点在已知直线上,你能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吗?

  5、第五题:指一指,说一说。

  6、看看角1和角2是不是在同一个方向?猜一猜,量一量。

  7、自来水管在那里?怎样接比较合适?你是怎样理解这一句话的。

  8、第八题:在书上按要求操作。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画一画平行四边形。

  三、全课总结:

  通过练习,你对垂直与平行有了哪些进一步认识?自己阅读你知道吗。

  四、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第4题,第6题,第7题。

  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并能说出这些大数的意义。

  2、能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3、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重点:对多位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意识。

  教学难点:会正确读、写多位数。

  教学过程:

  一、读、写更大的数。

  1、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出示一些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供学生讨论。

  (1)你能读出这些数吗?

  (2)你能写出香港和澳门的人口数吗?

  2、让学生对收集的数据根据大小进行分类,然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能自己归纳读数的方法;接着与学生讨论“亿以上的数”的读法。学生在进行读数时,必须与数位顺序表结合起来,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性。同样,在写数方面,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先写“亿以内的数”,再写“亿以上的数”。

  3、如果学生收集的数据中没有特殊的.多位数,如“级的中间零”、“级的末尾零”等,教师可以作一些补充,也可以组织学生先讨论这些特殊数据的读写方法,然后再加以指导。

  4、总结讨论。与同学交流你是怎样读数和写数的。

  二、完成试一试,体会大数的实际意义。

  第7页“试一试”第1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说一说”时,可以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当地的有关人口数据,在此基础上,引出一些比较大的数据,以便于学生能体验到大数据的实际意义。同样,也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其他方面的数据,如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的产值、城区面积等,通过一些具体的、可以感受的数据,了解较大数据的意义。

  第2题,组织一组组可以对比的数据,说说它们的实际意义是写数的基础。在学生写数时,安排一些学生身边可以感受的具体参照物进行比较,对学生理解较大数的意义是有很大的帮助。

  三、实践练习。

  学生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第3题,本题的练习首先安排学生进行读数练习,接着让学生观察所读的数与哪一个数是对应的,然后用线连接起来。练习本题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从较复杂的背景中会善于观察,懂得会用排除的方法寻找对应的数。如果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好,数据安排的干扰性可以更大一些,以促使学生认真地观察,并让他们说一说寻找对应数的方法。板书设计:大数的读、写

  亿级

  万级

  个级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

  万万万

  1 2 6 5 8 3 0 0 0 0

  读作:十二亿六千五百八十三万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

  2、知道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文具用品吗?(出示教科书第30页主题图)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逛逛文具店,店里的商品可真不少!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商店里有哪些商品?它们的单价各是多少?

  师: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也一起到商店买学习用品。他们要买什么呢?

  (出示问题)小军说:“我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

  【设计意图: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感兴趣。呈现学生熟悉的购买学习用品的情境,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是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二、解决第一个问题

  1、师:大家愿意帮忙吗?在练习本上列式算一算吧。(绝大部分学生会分步列式解答,也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的情况)

  2、学生板演 5×3=15(元)15+20=35(元)

  师:大家看这位同学做的对吗?谁来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认识综合算式。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像同学们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分别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地去解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板书:分步算式)

  师:同学们,你能把这两道分步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算式吗?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3+20或20+5×3(手指5×3+20)像这样的算式,它是由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成的一道算式,这种算式叫做综合算式。(板书:综合算式)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分步解决问题,充分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把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这样分层推进,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与相应的分步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探索。】

  4、教学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师:在这个综合算式里,5×3的积表示什么?20又表示什么?在计算时要先算哪一步?得数是多少?这个得数表示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白:在计算综合算式时,为了看清楚运算的过程,一般都要写出每次计算的结果,用递等式表示。第一步可以这样写:在第二行先写上等号(为便于第二行的算式与第一行的算式对齐,第二行的等号要写在算式稍左的位置),再写上第一步计算的得数,没有计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板书如下:

  5×3+20

  =15+20

  师:接下来算什么?得数是多少?

  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明白:第二步要再写等号,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在等号后面写出得数。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板书。

  5×3+20

  =15+20

  =35(元)

  5、认识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交流,使学生明白:不论是分步算式,还是综合算式,要解决这个问题,都要先求出3本笔记本的钱数,再加上1个书包的钱数。不同的是分步算式列出了两个独立的一步算式,一个是乘法算式,一个是加法算式;综合算式是把这两个独立的算式综合成一个算式。像这样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运算的算式,通常叫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就一块来研究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逐步把计算过程写下来,重视对混合运算书写格式进行指导,既便于学生看清楚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又能促进学生自觉按格式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解决第2个问题

  1、师:小晴也想请你们帮个忙,愿意吗?(出示问题)小晴说:我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谁能帮我计算出“应找回多少元”?

  2、师:怎样求出“应找回多少元”?综合算式怎样列?(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尝试解答)为什么这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0-18×2

  3、讨论综合算式的脱式过程。

  师:这道综合算式应先算哪一步?怎样把计算过程用递等式表示出来?

  引导交流,使学生明白:要先求出2盒水彩笔是多少元,再做减数。因此在计算时,算式前面的“50”要照抄下来,写在被减数的位置上,减号也要照抄下来,把18×2的得数“36”写在减数的位置上。接着再计算减法。边交流边板书如下:

  50-18×2

  =50-36

  =14(元)

  4、归纳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师:请同学们观察第(1)(2)两道综合算式,想一想,它们在计算顺序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使学生明白:第一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加法,乘法在算式的前面;第二个综合算式含有乘法和减法,乘法在算式的后面。不管乘法在前,还是乘法在后,当算式中只有乘法和加、减法时,都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由于解答这个问题的.综合算式是乘法在后,但要先算乘法,与学生已掌握的从发往右运算的习惯不相同,所以教学的重放在结合题意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在课本上写出计算的过程。要提醒学生注意每一步的书写格式。最后交流计算结果,并指名说说为什么这样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交流时,要说出各题错在哪里。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比一比、说一说每一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应先算哪一步,然后独立计算。

  再次比较:每组中两题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4、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5题。

  5、谈话:“算24点”游戏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它具有益智、怡情等功能,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用三张牌来玩“算24点;”的游戏怎样?

  第一次游戏:呈现三张扑克牌:2、4、10。

  待学生列出:2×10+4和4+2×10之后,教师追问:两道算式不同,都能算得24吗?为什么?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第二次游戏:再呈现三张扑克牌:4、4、7。

  提问:这道题我们也可以列出两道算式吗?为什么?

  4×7-4的算式中,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6、拓展(机动):80 ○ 8 ○ 4=

  (1)请在○里填入两种不同的运算符号,使它成为同一级运算。

  交流质疑:(教师指着含有加减运算的两条算式)这两题你能不计算就知道哪一题的结果最大吗?有什么奥秘跟大家分享一下呢!(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2)请在○里填入两种不同的运算符号,使它成为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有关混合运算的顺序后,及时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运用知识、巩固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体会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在交流中总结、反思所学知识,对混合运算的价值再认识。】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烙饼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简单的烙饼问题,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的意识。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寻找合理、快捷的烙饼方案。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三张圆片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件多媒体出示图片:鸡蛋。

  师:孩子们,请看,这是——鸡蛋。煮熟一个鸡蛋大约用5分钟的时间,煮熟5个鸡蛋大约用多长时?(学生作答)

  师:孩子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要讲究策略,今天我们就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烙饼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探究烙法

  (一):解读信息,理解烙饼规则

  课件出示情境:你瞧,妈妈已经开始烙饼了,你从图中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生答)

  师: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是什么意思?两面都要烙呢?(生答)

  (二)观察法,探究两张饼的最优烙法

  1、明确烙一张饼的时间。

  师:想一想,如果烙一张饼,需要多少时间?(生:6分钟)

  为什么是6分钟?(生答)

  师:为了交流方便,老师用流程图把刚才这位同学说的烙饼过程记录下来。

  板书:一张: 正 反①②③

  3 3 6分

  2、研究2张饼的最优方案

  师:想一想:如果烙两张饼,怎么烙?有几种可能?

  生:12分钟

  师:你是怎么烙的?(生答,师板书)

  板书:两张:①正 ①反 ②正 ②反

  3 3 3 3 12分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生:6分钟。

  师:你是怎么烙的?(生答)师:你能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吗?(生演示,师板书)

  两张:①正②正 ①反②反

  3 3 6分

  师:孩子们,现在烙两张饼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答案,哪种烙法最快?那为什么第一种烙法多用了6分钟?

  师:也就是说本来可以两张饼放在一起烙,而第一种每次只烙了一张,浪费了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所以多用了6分钟。现在如果要尽快的把饼烙熟,你会选择哪种烙法?(生答)我们给第二种烙法取一个名字,就叫两饼同烙。(板书)

  (三)动手操作,探究3张饼的最优烙法

  师:孩子们,请看大屏幕,现在妈妈要烙几张饼。(3张)看看小精灵提的什么问题,谁来读一读?(生读)那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呢? (生答)

  师:说得真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动手操作一下,看看怎样才能把3张饼尽快的烙熟,在动手之前,请看清要求。课件出示数学信息,探究要求。

  师:请小组长拿出3张圆片,就当3张饼,小组合作,现在开始。(生摆,师巡视)

  师:同学们,你们的饼烙熟了吗?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烙3张饼用了多少时间?(生:12分钟)

  说说你是怎么烙的?(生说,师板书)

  3张 ①正②正 ①反②反 ③正 ③ 反 12分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生:9分钟)请你来说说是怎么烙的?(生边说边演示,师板书)

  3张 : ①正②正 ①反③正 ②反③ 反 9分

  师:同学们,请同学比较这两种不同的烙法,为什么都是烙3个饼一种需要4次,另一种需要3次?

  引导归纳:常规的烙法,先把两个饼放进去,正反面烙完后,再烙第三个。第三个饼的两面得一面一面来,浪费了其中一个位置。经过合理安排,烙饼的时候尽可能使锅里有两张饼在那里一起烙。这样就不会浪费时间,最省时间。也就是说我们在平时解决问题时,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它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像这种轮流交换着烙确实快。这个烙法帮我们解决了数学难题,你能给她取个名字吗?(交替烙、轮流烙)板书:交替烙

  同学们,不管做什么事情,事先作好合理安排,这样就能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所以,生活中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

  三、总结方法,探究规律

  师:接下去要研究4个饼,还是这几个条件,不过要求提高了,你能不能不动手摆就知道怎么烙最节省时间?先静静的想一下,怎样讲解让大家能听明白?实在想不出来的只好借助学具帮忙帮忙。

  1、反馈烙4个饼的方法。

  师:如果烙4个饼,怎么烙?(生答)师板4分成2个2个。能不能说得更简单一些?你可以说2个2个烙。最少花几分钟?如果老师请一个同学上来烙一烙,我们帮她数烙饼的次数,就会发现4个饼最少烙几次?

  2、反馈烙5个饼

  师:如果烙5个饼,怎么烙?你能不能马上说出烙5个饼最少烙几次吗?最少花几分钟?(生答)

  烙6、7、8、9、10个饼出示课件

  师:请你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表格,如果要烙6、7、8、9、10个饼,分别最少要烙几次,需要多长时间?(生答)

  师:请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最短的总时间=烙饼的次数×烙每一面饼时间 (1除外)

  烙饼的次数=烙饼的个数(1除外)

  师:找着了规律解决问题就容易多了,接下来我们运用这条公式来解决一个问题。如:如果要给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烙一个饼,最少需要几次?最少需要几分钟?

  所以,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社会里,我们更应该合理安排时间,去做更多的事。

  四、结合生活、实践应用:

  五、课堂总结

  师:学了今天这节课,你想说什么?

  师小结:老师也希望大家能够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提高效率,做一个珍惜时间的人。

  教学反思

  数学广角中的《烙饼问题》, 其教学目标主要是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烙饼”是一节渗透统筹优化思想的数学课,它通过简单的优化问题渗透简单的优化思想。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我以“烙饼”为主题,以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为主线,围绕“怎样烙饼,才能尽快吃上饼?”展开教学,设计了烙1张、2张、3张----单张,双张饼的探究过程。以烙3张饼作为教学突破点,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佳方案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利用手中小圆片代替饼,经历了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感觉效果不错。

  重点:优化的思想——“同时”“节省时间”

  小学生关于“烙饼”并无过多的生活经验,大多数都局限于“一张一张地烙”。因此,在教学中我借助所给的条件“一口平底锅内可以放两张饼”,让学生进行比较,明白“同时烙两张”会“节省时间”,从而渗透“优化的思想”。同时也为后面探究“三张饼”“四张饼”……的“最优方案”打好基础,使学生“保证每次都能烙两张饼”。

  难点:规律的得出——“饼的张数×烙一张饼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

  突破这个难点时,我把“力气” 都使在“烙三张饼”的问题上。确实,在让学生认识到“同时烙两张饼可以节省时间”后,三张饼的问题是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在此,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借助手中学具试一试,探究“烙三张饼最少用多长时间”。之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使学生认识到“保证锅内每次都能烙两张饼”才是最优方案,所用时间“9分钟”才最少。

  “两张饼”“三张饼”的问题做为重点,让学生弄清楚后,在后面的探究中,学生自然会认识到“张数为双时,两张两张的烙”“张数为单时,先两张两张烙,剩下的三张同时烙”,那么烙再多张数的饼学生也不再会有问题。同时,根据烙2、3、4……张饼所用的时间,学生很快会得出“饼的张数×烙一张饼的时间=烙饼所需最少的时间”的规律,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数学广角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亲近生活的机会,一个体验生活的平台。但因为大多数学生缺少生活经验,所以学起来比较难。我们老师应发掘更多的生活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解决。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商随除数(或被除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放手探讨商不变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

  教学重点:发现规律,掌握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故事设疑、激发兴趣

  1、故事: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那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只小猴吧。”小猴一想,自己只能得到2个桃子,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

  猴王又说:“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300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听到猴王要给600个桃子,开心地笑了,猴王也笑了。

  2、师: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

  生: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不管增加多少,每只小猴得到的都是2个桃子。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呀?”

  二、探究新知、激发冲突

  1、口算比赛,并进行分类

  (请在老师喊开始后,想出得数的同学就可以直接在座位上回答。)

  (1)出示口算卡片 : 6÷3= 60÷30= 120÷60 600÷300=

  200÷2 = 200÷20= 200÷40 =

  16÷4= 160÷4= 1600÷4=

  生:快速抢答后把这六道算式进行分类。(指名板演师帮忙调整)

  再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

  【设计意图:通过算式分类,使学生便于观察比较,从中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2)指导学生观察比较除数不变的一组算式,发现、归纳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

  16÷4= 160÷4= 1600÷4=

  师:我们先来观察这一组中的三道算式,它们的除数不变(标上“不变”),那被除数和商怎么变的,有什么规律吗?和同桌说一说。

  生:反馈。(师注意引导学生规范的说,并用彩笔标出变化过程。)

  师:谁能把我们从上往下观察到的规律用一句话说一说。

  生:除数不变,被除数乘几,商也乘几。

  师:你真聪明,那么在这句话中,前后两个几是怎样的数?

  生:相同的数。

  师:所以这句话还可以这样说(边说边出示)

  除数不变,被除数乘一个数,商也乘一个相同的数。全班一起把这个规律说一遍。(生齐读)

  师:刚才我们是从上往下观察这三道算式,如果从下往上观察呢?

  生:反馈。(师用不同颜色的彩笔标出变化过程。)

  师:谁也能用一句话说一说?

  生:小结规律。(师把规律补充完整,全班齐读)

  (3)指导学生观察比较被除数不变的一组算式,发现、归纳被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

  200÷2 = 200÷20= 200÷40 =

  师:你们真了不起,懂得用观察、比较、归纳的方法发现除数不变时,被除数和商的变化规律。下面我们再来观察这一组,被除不变(标上“不变”),除数和商又是怎么变化的呢?和同桌说一说。

  【学情预设:通过前一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可能会出现直接说出规律和继续说算式间的变化过程再总结规律两种情况。】

  A:如果学生直接说出规律,请学生具体地说一说是怎么发现的吗?(师把规律补充完整,全班齐读)

  B:如果学生说的是算式间的变化过程,请学生像刚才那样也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师把规律补充完整,全班齐读)

  (4)每个学生各写一组除法算式(2-3道),验证这两个商的变化规律的普遍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验证规律是为了体现科学的严谨性。】

  2、认识商不变规律

  (1) 6÷3= 60÷30= 120÷60 600÷300=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又研究了被除数不变时,商的.变化规律,下面我们继续来研究一组除法算式。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商不变。

  师: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生:反馈。(师出示问题: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不变?)

  师:老师请1、2两组的同学从左往右观察,请3、4两组的同学从右往左观察,然后在四人小组中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引导学生发现、归纳商不变规律,师把规律补充完整。

  (3)应用商不变规律填一填:24÷8=3 (24○□)÷(8○□)=3

  【设计意图:通过应用商不变规律填空,加强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并从中发现0除外,从而把商不变规律补充完整。】

  师:下面我们就运用发现的这个规律,想一想要使商不变,这里的○和□应该怎样填?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在填写过程中会出现乘0或除以0,教师借机教学0除外。】

  师:很好,可见这句话不完整,那应该怎样补充?(生说0除外,师再补充0除外)然后介绍这个规律叫“商不变规律”,全班齐读,再找关键词。

  三、应用——提升

  师:那么这些规律在我们平时的计算中有什么作用?能不能对计算有帮助呢?下面我们运用我们得出的规律算一算。

  1、我会算。

  3420÷57=60 76800÷240=320 5600÷140=40

  34200÷57= 76800÷24= 560÷14=

  342÷57= 76800÷2400= 56000÷1400=

  (学生口答得数)

  师:这么大的数,大家怎么做的这么快?

  生:利用刚才的发现的规律。

  师:能不能说的详细点呢?(生说每组所应用的规律)

  师:到底算的对不对呢?规律在这里用的合不合理呢?用计算器来验证一下。(学生用计算器验证)

  5600……0÷1400……0 =

  100个0

  100个0

  师:计算器没有这么多位可以出现的,怎么办?

  2、我会填。

  根据规定32÷8=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符号。

  (32×4)÷(8○□)=4

  (32○□)÷(8÷2)=4

  (32○□)÷(8○15)=4

  (32○□)÷(8○□)=4

  师指最后一个算式:这样的算式能写完吗?老师也来写几个:(32×m)÷(8×m)=4,(32÷m)÷(8÷m)= 4,可以吗?你觉得对m有什么要求吗?得出:m≠0(板书:0除外)

  3、我会简算。运用学过的规律不列竖式进行口算。(写出简便计算的过程)

  (1)600÷25=

  (2)2100÷125=

  [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商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商不变规律,了解商不变的规律的应用价值。]

  四、总结

  师:今天这节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出示课题:商的变化规律)

  师:你认为你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商的变化规律

  教学反思:

  一、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数学课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境,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究、猜想、思考,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我在这节课中尽量体现这一点。由故事导入新课,当学生回答:“谁是聪明的一笑?”之后,我让学生说出原因(算式),随机板书算式,然后让他们分小组讨论,把自己的发现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一起总结出“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二、改变了教材的编排顺序。

  教材先是安排学习商的两个变化规律,然后,由填写表格,学习商不变的性质。在教学时,我改变了教材的顺序,先讲商不变的性质,再讲商的两个变化规律。符合由易到难的特点,学生易于掌握。

  三、注重培养学生总结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学习了商的变化规律的三条规律,每一次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探索——交流——总结”完成任务,最后,一个环节,我都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板书,用数学语言自己总结出规律,这样,更加深了学生对规律的记忆,理解。

  由于,这节课的课堂容量比较大,因此,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前面花的时间较多,导致练习的时间较少;回答问题没能够面向全体学生; 课堂气愤不够活跃,部分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4

  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P13例6(0的运算)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关于0的运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3、复习巩固《四则运算》的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四、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师:我们上周一直在学习四则运算,主要讲了四则混合运算,不知道你们的掌握情况怎么样?现在我们就来做几道题。

  课件显示:

  (1) 24+56 - 40

  (2) 8×7÷2

  (3) 2+3+6×5

  (4) 72÷9 - 1×3

  (5) (9+11) ×5

  做好评比!

  (二)回顾四则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

  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然后课件再次显示关于四则运算的概念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四

  则

  混

  合

  运

  算

  没有括号的

  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

  左

  右

  加减乘除混合:

  先乘除,再加减

  有括号的:

  先算括号里面的

  文本框: 四 则 运 算

  (三)新授

  1、引入

  (1)快速口算

  排火车进行快速口算

  课件显示:

  (1)100+0= (2)0+56=

  (3)0×78= (4)154-0=

  (5)0÷23= (6)28-28=

  (7)0÷76= (8)235+0=

  (9)99-0= (10)49-49=

  (11)0×29= (12)9×0=

  (13)35-35=

  (2)举例总结关于0的四则运算,在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课件显示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100+0=100

  0+56=56

  28-28=0

  49-49=0

  154-0=154

  99-0=99

  0×78=0

  29×0=0

  0÷23=0

  0÷76=0

  (3)0不能作除数

  课件显示:

  0不能作除数

  18÷9=? 2×9=18

  36÷6=? 6×6=36

  6÷0=? ?×0 =6

  6÷0是不可能得到商的,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6

  0÷0=? ?×0=0

  0÷0 是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0

  (4)巩固运用0不能作除数

  考考你!判断对错

  课件显示:

  (1)128+0= 128 (2)0+45=45

  (3)88+0= 0 (4)1×0=1

  (5)0×97=0 (6)0÷56 =0

  (7)16÷0 = 0 (8)60-0=60

  (9)0÷76 =76 (10)10÷0=10

  (四)巩固练习

  1、 应用题的解答

  课件显示:

  寒假中,小明3天完成87道口算题,照这样计算,他6天能完成多少道 口算题?

  一个水果店运来苹果、香蕉各8箱。苹果每箱25千克,香蕉每箱18千克。一共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2、判断并改错

  课件显示:155-34+46

  =155-80

  =75

  240÷40×3

  =240÷120

  =2

  让学生先判断再自己改错,提醒注意在四则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

  (五)做课堂练习,结课

  做书《练习二》的第二题,以巩固。

  五、作业设计

  1、背会《四则运算》的概念及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做《学习之友》单元测试题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初步学习体会提出猜想的方法及类比,说理,举例论证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

  2、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3、能够运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参与推导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激趣,提出猜想.

  (1)同学们,学习新课前,我们先来回顾学过的运算定律。找出共同点?和或积同。

  乘法交换律的字母公式( )。 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 )…….

  (设计意图:四个公式板书在黑板,以便与乘法分配律对比)

  (2)利用学过的长方形周长内容得出两种不同解题方法。刚才的计算中你发现这两道题有什么关系吗?2×( 37+63) 2×37 + 2×63

  教师让学生比较两个算式的异同点,并指名说一说自己找出的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两道题其实可以互相转化,可以用一个等式表示:2×( 37+63) =2×37 + 2×63

  (3)将学生的知识迁移到本节课新授内容,在课的开始,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引导探究,发现规律。

  1、(我们下面就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在其它的题里也是否成立?请看大屏幕。)

  我班同学男生27人,女生25人,每人植树3棵,共植树?棵(植树节3.12)

  (1)全班同学独立完成。

  (2)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听。(生回答,师板书)

  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谁来说说看?(生回答,师板书)

  板书:(27+25)×3 27×3+25×3

  评讲:算式(27+25)×3 和27×3+25×3的每一步各表示什么?谁能说给大家听听?

  (3)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算式异同点,并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想法,思路。

  生:这两个算式的得数是一样的。

  师:是的,虽然他们的格式不同,但他们的得数相同,所以我们可以用一个符号把这两个算式联系起来。

  生:等于号

  师:对,用等于号相连,表示这两个式子是相等的,一起读一读,认识这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师:再和前面的一组式子一起观察,

  (让学生通过读,感悟到左边是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右边的两个数的积加上两个数的积)

  2、举例验证,进一步感受

  认真观察屏幕上的这个等式,你还能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来验证吗?(板书:举例)

  (1)验证方法:要求每人出两组算式,数字随意举例,进行计算,验证你举的例子是否相等。然后拿到小组内交流(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回报:谁来说一说自己举的例子。

  (3)同学们,请看一看这三个同学举的例子,每组的结果都是相同的,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板书)

  (4)轻声读这些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多个例子,揭示乘法分配律的普遍规律)

  3、归纳总结,概括规律。

  (1)现在谁能说一说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总结)(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

  (2)从刚才的举例过程中,你能发现乘法运算中的规律吗?

  学生回报。

  (出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知识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板书:乘法分配律)

  (3)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c=a×c+b×c 齐声读两遍。

  (4)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样。

  与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想对照:a×b=b×a (a×b)×c=a×(b×c)

  (a+b)×c=a×c+b×c 比较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增强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涉及到加法的运算难点的理解)

  三、加强应用、深化理解

  1、根据运算定律,在( )填上适当的数。

  (10+7) ×6=( )×6+7×( )8×(125+9)=( )×125+( )×9

  7×48+7×52=( )×(48+52) (7×48+7×52中有相同因数吗?)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练习理解乘法分配律)

  2、火眼金睛看一看:判断下面算式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56×(19+28)= 56×19+28 ( )

  32×(7×3)= 32×7+32×3 ( )

  25×12+12×75 = 12×(25+75) ( )

  25×99+25 =(99+1)×25 ( )

  3、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列各题。

  ( 80 + 4 ) ×25 34 ×72 + 34 ×28 88×125试做

  师小结:通过前两道题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出,乘法分配律是互逆的。为了使计算简便,我们既可以从左边算式得到右边算式,又可以从右边算式得到左边算式。但遇到实际计算时,要因题而异。

  4、34×10+27×10+39×10可不可以用乘法分配律

  师:说明乘法分配律,不仅仅只适用于两个数的和,也可以三个数的和,四个数的和可以吗?说明也可以是:几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修改乘法分配律的板书)

  5、找朋友

  师:如果一个同学说出乘法分配律的左边部分,那你就说出它的右边部分,如果他说出的是右边部分,你就对出左边部分。看谁反应快。

  6、24×8—4×8=(24—4)×8吗?

  师:说明乘法分配律,不仅仅只适用于两个数的和,也可以是两个数的差,三个数的差可以吗?说明也可以是:几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或相减)。(设计意图:拓展书本上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7、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8+4)×25 34×72+34×28

  (设计意图:概念只有在具体的练习中才能逐步理解,概念教学必须当堂采用讲练相结合的方法,学生才能消化抽象的概念)

  四、总结:

  1,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什么叫做乘法分配律?(设计意图:不能让总结性提问只是走了过场,通过这个环节切实起到梳理知识,提高学生总结能力)

  2、如果把乘法分配律中的加法改成减号,等式是否依然成立?根据乘法分配律,你能把下列等式填写完整吗?同学们课后交流一下,下节数学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教师激发学生好胜心:在乘法分配律中有许多变化,题里辨别出用乘法分配律简算的题呢?36×99+36 73×31+28×31—31

  3.思考:填写完整:

  a×(m-n)= a×125+b×125-c×125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数学教学设计05-26

数学《比》教学设计05-08

数学教学设计06-29

四年级的教学设计数学01-28

四年级数学教学设计03-06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7

幼儿数学教学设计02-15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03-03

数学教学设计模板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