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环境》教学设计

时间:2024-09-13 08:40:3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们与环境》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们与环境》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与环境》教学设计

《我们与环境》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致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大气污染的定义、白色污染的定义,通过观察有关图片认识人类生存环境的严峻形势。

  通过小组讨论,认识保护身边环境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加深对人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1、明确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的含义

  2、认识大气污染、白色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3、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造成大量动植物的数量急剧减少或濒临灭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积极面对当今世界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认识到保护环境应该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

  【教学准备】配合教学用的图片及其他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除了垃圾和水污染之外,人类还面临着其他一些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问题、白色污染问题,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问题。

  2、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出示课题:《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二、关于大气污染

  1、说一说平利的空气质量状况,简要说说空气质量(优、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的原因。(河流较多,山上的树多、草多,工厂少……)

  2、引导学生观察大气污染状况的图片。

  3、出示大气污染的定义。(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4、集体学习:

  A、介绍“造成大气污染的因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B、大气污染后有哪些危害?(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

  C、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关闭污染大的工厂;少开车,使用环保型的交通工具……

  5、小结:人类活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三、关于白色污染

  1、介绍美国科学家贝克兰及他的重要发明(合成塑料)

  2、了解生活中的塑料制品,了解塑料制品有哪些优点?

  (方便、轻巧、便于存放)

  3、出示一些白色污染严重地区的图片。

  讨论,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不讲卫生,乱丢乱放,塑料袋需要一两百年才会腐烂……)

  4、白色污染的定义: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叫白色污染。

  5、介绍白色污染的直接危害和潜在危害。(用ppt介绍危害,并说明人类活动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6、人们想出了什么应对措施?(教师通过ppt介绍可降解塑料制品及其优点:风吹日晒雨淋之后,在较短的时间就能腐烂掉。)

  四、关于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1、由于大气污染、白色污染,造成了生态环境慢慢恶化,一些动植物已经灭绝或濒临灭亡。

  2、介绍已经灭亡的动物以及濒临灭亡的动植物图片。

  3、人类现在采取了什么措施?建自然保护区。

  教师介绍我国几个自然保护区的'情况。(四川卧龙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五、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

  1、出示平利的美景图。(琵琶岛、翠茗园、观赏桥……我们生活在这样美的环境里是多么幸福!)

  2、小组讨论:

  从身边的哪些小事做起,就能保护好我们的生活环境?)

  六、课堂小结

  1、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2、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3、保护环境应该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

  板书设计: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大气污染 (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生态环境被破坏

  白色污染 (人类活动造成的)

  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保护环境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

《我们与环境》教学设计2

  【教材简析】

  本课是五年级下册《环境与我们》单元的第1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交流等形式,了解地球为我们提供的生存环境,感知地球是一个独特的星球,是宇宙的奇迹。以“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问题的讨论聚焦话题,让学生列举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通过绘图梳理地球为我们提供的生存条件,了解地球的四大圈——大气圈、水圈、土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恰到好处地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学生通过思考“我们要为宇航员保证哪些生存条件”,进一步感受地球是宇宙的奇迹,培养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情感。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环境与人类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这些认识来自于平时的生活经验或其他的书籍资料。他们了解地球环境的某一方面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存条件,但是他们还不能整体地认识地球的四大圈——大气圈、水圈、土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恰到好处地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对于海洋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矿产、能源等资源,海洋植物还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者,知之甚少。

  学生在三年级时已经学习过《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为学习本课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

  2.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3.海洋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多种资源。

  科学探究目标

  1.交流、讨论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必要的条件。

  2.探讨宇宙空间站要为宇航员提供哪些生存条件。

  科学态度目标

  感受地球的神奇以及生存环境的珍贵。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依存关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记录、交流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的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难点:通过绘图梳理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的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地球圈层图、海洋资源示意图、《神奇的地球家园》视频。

  【教学过程】

  一、聚焦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听说过“外星文明”吗?说一说你们了解到的“外星文明”的故事。

  学生列举“外星文明”故事,看过的有关“外星人”的影视作品。

  教师概括:目前,所有的“外星文明”故事都是虚构的,因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除地球之外的星球存在生命,地球是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播放视频:《神奇的地球家园》。

  教师提问:“地球有什么独特之处?”“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所必需的条件?”

  设计意图:有关“外星人”“外星文明”的影视作品、文学作品非常多,这也是小学生十分喜爱的题材。让学生充分表述他所了解的“外星文明”故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明确告知,地球是已知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也只有地球提供给生命足够的生存条件,凸显地球是宇宙的一个奇迹,引导学生关注地球提供给我们的生存条件。

  二、探索

  (一)讨论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教师引导:地球上有无数的生命,包括植物、动物,还有我们人类。那么,人类和其他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预设回答:

  1.地球上的生命都离不开水。

  2.生命都必须在适宜的温度下生存。

  3.动物都需要食物。

  4.植物都需要养分。

  学生列举人类和其他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相互补充。生命存在的条件十分苛刻,学生可能会注意到水、空气、温度等,但容易忽视能源、大气层等。

  教师补充并汇总,利用班级记录表,梳理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二)画一画我们的地球

  学生画图:给学生下发无地球圈层轮廓图,请学生标出与生命活动有关系的部分,填写以下内容。

  1.地球上的水圈提供生命所需要的水。

  2.地球上的大气层为动植物呼吸提供空气。

  3.地球上的土壤提供植物养分,利于植物扎根。

  4.地球上的岩石、土壤为动物提供栖息地。

  5.地球与太阳适宜的距离,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生命存在。

  6.大气圈使地球表面的温度适宜,大气圈阻隔了很多有害的辐射。

  实际上,绘画的主要内容是地球上的生物圈,还可以包括阳光、臭氧层等与生命紧密相关的事物。把地球的环境条件和生命活动关联起来,把前面梳理好的生存条件进行形象化表达。

  阅读资料:

  阅读太阳系图和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情况对比资料,主要包括大气、水、气候等条件。某一项条件不符,就意味着这颗星球不适合人类生存,进一步理解地球是一颗独特的星球。

  这个活动进一步了解地球是一颗非常独特的行星。太阳系中,金星和火星的条件与地球比较接近,与太阳的距离也比较相似,即使如此,金星和火星还完全不具备生命生存的条件。

  设计意图:整个活动层层深入,首先讨论、梳理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然后绘画、标注地球上的生物圈提供的生命存在条件,再阅读太阳系图和地球与太阳系其他行星情况对比资料,进一步理解地球是一颗独特的星球,它为生命提供了全部的生存条件。

  三、研讨

  (一)学生讨论: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的基本条件?为什么要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

  1.学生利用自己关于“地球的环境条件和生命”的画稿汇报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哪些生存的基本条件。

  2.对探索部分内容进行概括和梳理,再说一说为什么要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

  3.讨论:其中某一项条件缺失或改变,会带来什么后果?感受任何一项条件的`缺失和改变,都可能使地球上的生命面临灭顶之灾。

  (二)学生讨论:如果我们设计一个宇宙空间站,我们要为宇航员保证哪些生存条件?

  1.有关温度的条件。

  2.有关呼吸的条件。

  3.有关饮食的条件。

  4.有关重力的条件。

  5.有关避免过度辐射的条件。

  6.其他方面的生存条件。

  与前面交流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会发觉宇宙空间站的生命支持系统极为复杂,类似于地球的环境条件都必不可少,进一步理解地球是宇宙的奇迹。

  设计意图:对探索部分内容进行汇报、交流。通过设计宇宙空间站,学生会发觉宇宙空间站的生命支持系统极为复杂。反过来思考,地球提供一切生命的必需条件,并且自我调节平衡。进一步感受地球是宇宙的奇迹,培养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拓展

  阅读“丰富的海洋资源”图文资料,交流海洋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生存的基本条件,讨论哪些是我们原先没有想到的。

  设计意图:学生对“地球为人类和其他生命提供了生存的基本条件”的认识更加完整。学生通常忽视海洋为人类提供的资源,更容易忽视的是海洋植物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者,图文资料很好地补充了学生认识的不足。

  【板书设计】

  地球——宇宙的奇迹

  地球

  提供的

  生存条件

  水

  空气

  适宜的温度

  食物

  能源

  栖息地

  ……

  独特的条件,唯一的星球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这节课的活动记录是画一画我们的地球,标出与生命活动有关系的部分。因为空白框比较小,可以画地球的一部分,建议教师先示范画一部分。要求学生主要画出地球的四大圈——大气圈、水圈、土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用文字标注出地球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的条件。

《我们与环境》教学设计3

  教材解读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旨在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环境问题,围绕话题,倾听同伴的发言,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树立环保意识。

  教材第一部分先创设了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种种情景,唤醒学生的美好体验。接着用四幅图片形象直观地展现了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一乱扔垃圾、乱排污水、乱排废气、滥砍滥伐。与美好体验形成强烈对比,有助于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打开思路,激发他们的交流欲望。

  教材第二部分提供了两个话题。一个是从“发现问题”的角度,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问题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另一个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引导学生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教材还通过两个泡泡启发学生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教材第三部分引导学生将讨论、评选出的保护环境的做法,印成《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张贴在布告栏里。一方面,让本次口语交际的讨论有一个显性的书面成果,增强学生学习成就感;另一方面,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并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让本次口语交际更具现实意义。

  教材通过小贴士的形式,围绕“是否与话题有关”分别从听与说两个角度提出本次语交际的要求。“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是从说的角度提的,围绕话题发表看法,才能保证听、说双方交际活动的流畅。“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是从听的角度提的,这个要求在引导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积极地考辨析。

  图片

  学习目标

  1.积极参与话题交流,选出十项保护环境简单易行的做法。

  2.能围绕话题发表看法,不跑题,并能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3.口语交际过程中,初步养成倾听、应对的好习惯。

  图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一次小调查

  学习活动一创设情境,我们一起来关注环境问题

  1.课前聊一聊

  同学们,你们去过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这些风景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指名学生初步交流。

  老师也去过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请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图片

  2.观山,看海,听雨,赏花……和大自然亲密接触,让我们心旷神怡。可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难发现,人类的许多行为正破坏着我们的生活环境。

  课件出示一组图片,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有什么感受。

  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节课,我们就来聊一聊环境问题。

  揭示课题:(口语交际)我们与环境

  4.阅读教材页,画出关键信息,明确学习任务——

  讨论制定《保护环境小建议十条》。

  学习活动二展开交流,说说我们身边的环境问题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了解,填写了简单的调查表。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

  学生借助调查表,围绕以下话题说一说:

  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危害?

  学习活动三展开讨论,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1.出示话题,明确讨论方向:

  (1)这些年来,哪些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2)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2.展开小组讨论

  (1)回顾以往学习要求,说一说,小组讨论时须注意什么?

  如:按照先后顺序发言;别人在说时不插嘴;一边听一边思考,听清楚他人的想法;汇总小组意见时要尊重不同的想法……

  (2)出示教材小贴士,明确本次交流讨论的要求:

  围绕话题发表意见,不跑题。

  判断别人的发言是否与话题相关。

  (3)四人小组展开交流与谈论

  出示小组分工小贴士

  组长:主持讨论,总结小组意见。

  记录员:在板贴条上记录2-3条小组讨论后形成的保护环建小建议

  发言人:上台汇报本小组提出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组员:积极参与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讨论

  按照以下流程和规则进行:

  小组代表:上台交流本小组提出的建议(每个小组不超过3条),并说明提出这个建议的理由。前面小组代表说过的,不必重复说。

  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小组代表的发言,合理的.建议可表示赞同,不合理的建议可提出自己的看法。

  评价标准:提出的建议是否贴近生活、简单易行

  学习活动四形成约定,保护环境从我们做起

  1.汇总的板贴条,合并重复或相似的内容。

  2.全班同学逐条进行表决,选出十项简单易行的做法。以下十条仅供参考:

  ①不随地乱扔垃圾。

  ②不随意践踏草地、采摘花朵。

  ③草稿纸正反面使用。

  ④随手关灯,不开无人灯、长明灯。

  ⑤夏天空调温度不要开得太低。

  ⑥刷牙的时候及时关上水龙头。

  ⑦家里洗衣服的水用来冲马桶。

  ⑧不把有毒有害的东西倒入水中。

  ⑨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⑩建议家长绿色出行,尽量少开车。

  3.总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自己的行动,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保护我们的绿水青山,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欣赏山水中国视频,结课。

《我们与环境》教学设计4

  一、教材简析

  “我们家乡的环境”是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人类的家园》第一课《只有一个地球》的第四节。本课前三节教学内容分别是“地球的奉献”、“我们唯一的家园”和“重负的大地”,教学目标是认识到地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培养热爱地球、关爱地球、感激地球的情感,体会“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初步了解环境恶化、人口急剧增长、资源匮乏是当前地球所面临的重大问题,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环境忧患意识,了解并关注家乡的生态环境,初步学会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的基本方法。

  本节教学内容是了解家乡的环境问题的一个教学活动。教材第28—29页安排了小学生围绕家乡的环境问题开展调查的一个范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调查活动。

  2.能力目标

  关注并了解家乡的生态环境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

  通过调查了解家乡的环境情况,从而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及能为地球出一份力量。

  五、教法学法

  活动教学、实践操作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课前准备

  搜集资料(图片、视频等),制作教学课件;划分学习小组,各小组分别进行调查。

  八、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介家乡过去的环境状况

  我们的'家乡总溪河,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时鲜水果此落彼熟,四季接替;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多民族杂居,风俗浓郁,特色鲜明。

  1、虽然还算山青水秀,但河里的鱼儿没有过去多了。

  2、河岸上、河水边到处是各种垃圾。

  3、人们的生活用的废水都往河里排放。

  4、水土流失。

  (三)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上调查家乡环境问题的范例,熟悉调查的基本步骤和基本方法,学习调查报告的书写格式。

  1、确定调查主题。

  2开展调查和分析。

  3、拟写调查报告,送交有关部门。

  (四)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调查主题。教师帮助学生整理调查主题的思路:

  1、河里的鱼儿变少了主要是什么原因呢?是否跟大量的捕捞及河水污染有关呢?——调查河道的管理情况。

  2、家乡居民的生产生活中,都会产生哪些垃圾和污水?这些垃圾和污水是怎么处理的?——调查垃圾处理情况。

  3、家乡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工作做得怎么样?对环境有什么影响?——调查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情况。

  (五)指导学生通过看、听、问、查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展开调查。有条件的学生可以拍照,也可以采集实物。

  (六)指导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如果数据较多,可以用表格或柱状图加以整理,并将调查结果写成调查报告。

  (七)展示学生的调查结果:

  第一小组:

  家乡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

  污染原因:

  (1)住在桥边一带的居民经常把死动物丢在道路旁,时间长了,到处是臭味。

  (2)在一带没有垃圾站,居民的生活垃圾随处乱倒。

  (3)使用过的污水直接倒在房前,日积月累变成了臭水坑。

  (4)居民们饲养的动物到处乱排粪便。

  目前采取措施:

  大力向居民宣传环境污染的坏处,并制定几条公益标语以提醒居民不要乱排、乱放。

  我的建议:

  我觉得应该在居民生活的地方给他们安一个下水道,把污水排到统一的地方进行处理,成为再次使用的中水,面对垃圾问题,给居民们砌一个垃圾坑,并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第二小组:

  河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污染原因:

  1、住在桥和岸边的居民未经处理的废水,垃圾向河里倒导致鱼虾的死亡。

  2、有些居民把一些死动物扔在河里导致河水发臭。

  3、水造成河中生物死亡,加重水污染。

  目前本地采取的措施:每天都清洁工打捞。

  我们的建议:请不要在河里倒垃圾,要保护好环境。

  第三小组:

  土壤破坏的调查报告

  破坏原因:

  1、居民们把生活垃圾乱倒在土壤中。

  2、费电池乱扔。

  3、乱砍滥伐。

  目前本地采取的措施:政府已把大批的树苗分发给居民,并严格要求各户把树苗种植好。

  我们的建议与行动:

  垃圾不要随处乱扔,大量的种植树苗。

  ……

  九、教师小结

  通过同学们对家乡环境的调查我们知道了家乡环境存在的严重问题,我们要保护地球,能够出一份力,我们所能做的应该是从身边的事做起,保护好身边的环境。

  课后拓展

  组织学生展示各组的调查结果,并鼓励学生将调查报告送交村委会或乡政府。

《我们与环境》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认识到由于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却遭到了极大的人为破坏,我们人类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危机,从而弄明白什么是环境保护,为什么要进行环境保护,以及该如何进行环境保护。

  学情分析:

  经过这一单元四篇关于大自然的文章的学习,学生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的增强,这对进行以环保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让他们通过观察说出垃圾的来源应该说问题不大,但要让他们说清楚如何处理垃圾却并不容易,因此结合学生想象力丰富、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要引导他们图文结合,使学生在形象的生活环境中认识周围事物,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情境中实现说与听的共同发展。

  教学建议:

  四年级学生在谈自己的想法时,由于收集的资料不多,可能会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受威胁这方面感受不够深刻。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前准备大量的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另外,在课外调查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应教给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处理信息的方法,帮他们扩大调查内容的范围,加深保护环境的意识。老师可以从学生喜欢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入手,利用现代设备教育引导学生看科教片,教学生上网收集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资料,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眼界,逐步喜欢阅读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激发他们关注周围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它正在遭到各种污染,环境污染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2.讨论怎样保护环境。

  3.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

  参与活动,讨论、发表对环境问题及保护环境的见解;耐心听别人的发言,简明扼要地说,通过多方评价规范口头语言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指导学生在情境中讨论交流时的条理性、应对性和合作性。

  2.懂得环境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难点

  1.尊重、理解对方,学会倾听。培养调查、访问、查找资料的能力,探究能力。

  2.能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保护环境,不做污染环境的事,养成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

  教师:美丽的环境录像和被破坏的环境视频。

  学生:调查家乡的环境现状,查找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各组把要展示的标语版、手抄报、建议书等张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

  2.同学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大家都了解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一下。看到我们生活的环境,你们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首先进行一次展示会,把所有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二、小组交流

  1.小组成员就同一主题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2.小组成员整理本组成员收集的材料。

  3.推举代表,小组成员就本组的调查主题准备进行全班交流。

  三、全班展示

  1.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1)以“我们与环境”为主题,结合本组的展示台内容先进行充分讲解。

  (2)把事情的过程说清楚,把了解到的情况说具体。

  (3)讲的时候要有感情,把本组对环境保护的看法讲出来,使听的人了解情况并受到感染。

  (4)其他同学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听众,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5)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可在同学发言完毕后做补充。

  (6)各组代表发言后,其他小组可提问。

  2.教师引导学生全班交流,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1)小组轮流展示。(鼓励学生进行全方位的个性化的展示,如采用文字、图片、实物或表演等形式)

  (2)小组之间互相观摩,“代言人”要向其他小组做集中介绍。

  (3)每位同学都要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展示,感受、了解我们身边的环境,并准备对每个小组的展示情况进行评价或提出问题。

  3.多方评价,深化主题。

  通过各组同学评议:本次交流展示活动中哪个小组表现比较出色?(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1)学生评价:你认为这节课谁的表现最佳?为什么?

  (2)教师评价:总结本节课中学生突出的优点,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四、总结、引导讨论

  1.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状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2.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交际范例

  用一诺: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这样做,用水后及时关紧水龙头;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尽量多走楼梯,少乘电梯,健康又环保;垃圾分类回收。

  六、延伸拓展

  希望同学们真正行动起来,争做一名环保小卫士。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板书设计:

  我们与环境

  环境的重要性参与环保活动

  做环保小卫士

  教学反思:

  如果整堂课只是在说,那么它的效果也就随下课铃声一起结束了;如果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那就违背了口语交际活动实践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本课内容时,我尝试将知识的传授贯穿于学生的实践活动中,重在启发学生在互动中学习与反思,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借鉴别人的经验,摸索接受一定的方法技巧。本堂课上,我不仅营造了一个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感兴趣、又能让学生大胆把自己收集到的材料介绍给大家的语言环境,而且让学生在轻松的交流氛围中懂得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培养了良好的听说能力和语言表达习惯。

【《我们与环境》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设计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03-09

《我们的画》教学设计11-22

《我们的画》教学设计04-13

我们的国粹教学设计03-10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07-03

《我们朋友》教学设计02-09

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05-10

《我们的田野》教学设计06-12

我们和我教学设计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