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关于作品的原生价值:《故都的秋》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作者的主观色彩和景物的客观色彩的和谐统一,是本文的一个特色。
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某种色彩,即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即主观色彩。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的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关于课文的教学价值:该文被选入职高语文课本(人教版)第二册第五单元,是课内阅读课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散文的阅读与欣赏,要求理解课文所表现的丰富的感情及蕴含的哲理,了解散文各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品味散文优美而风格各异的语言。
所以在教学思路上,先努力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当中,通过听读、朗读,充分感受文章中所描绘的画面,感受这些景物的客观色彩,再让学生在老师的指点下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实现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感受作者的主观色彩;同时感受本文自然细腻的语言风格。体现在教学目标中,该文作为文学作品的原生价值和它被选入教材后的教学价值则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二、说学情
由于本文的写作年代与学生的生活年代的差异,作者的生活阅历和学生的人生体验的差异,学生要克服自身“前理解”的障碍充分把握文中的意味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教师要在必要的时候作点拨,使学生能在与教师、同学对话的基础上,调动自身的体验,比较顺利地与文本进行对话,比较充分地感受作者在本文中所流露出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一)、诵读课文,感受文中清、静、悲凉的秋味;
(二)、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恋、向往和作者内心的忧思、孤独感;
(三)、理解散文的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特点和表达艺术;
四、说学习重点:
通过细细品味语言,感受秋景秋味,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
五、说学习难点:
理解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培养初步的鉴赏水平。
六、说教学方法:
朗读法、质疑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
七、说课时数:
一课时
八、说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这一点,同样也适用于职高的语文教学。
在教学中,上述的“对话”更多的体现为一种教学原则和精神,。那么实际教学中最基本的“抓手”或者说文本的主要教学价值是什么呢?应该是言语形式。因为语文课要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言语形式)的能力,就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即对言语形式的关注。而且要实现和文本、作者的对话,唯一的途径也就是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言语形式)。所以,在本教学设计中,会很重视对作品中的语言文字(言语形式)的欣赏品味,这同时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在上述理念的指导、观照下,关于本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的设计都始终以上述理念为至高点,以展开课堂上的真实对话,达到彼此“精神上的相遇”为最高境界,以关注文本、品味言语形式为基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即使是非常普通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已经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教学过程
说明:本课的教学始终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所以学习本文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同时也是学生与教科书编者之间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学生自我体验丰富的一个过程。从而使语文课的学习成为了学生的一种精神生活,使语文课堂教学回归到了一种自然的状态中。
课前预习:朗读课文,给生字词注音,了解作者生平。
(一)导入
以古诗词导入,通过这一导语的移情作用,让学生进入到对秋的欣赏中来,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文本,展开和文本的对话,从而构建文本意义。
(二)学习课文
(一)初步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1、朗读课文第1、14段,从文字间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2、再读第1、14段,读出作者发自内心的向往眷恋之情
(二)朗读课文,感受故都的秋味。
品味言语形式,感知意象,体味客观色彩,初步感受主观色彩:
1、在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有何特点?(文眼)
2、品味描写故都秋景的语段,初步感受故都那清、静、悲凉的秋味。
(1)听第3-11段朗诵录音,思考:文中写了几幅秋景图,试想象文字构筑的画面,分别用相应的词来概括画面的意境。
圈点、讨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进行积极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学生在认真品味感受文本,并没有过多的发言,但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心灵和文本和作者在进行交流。这种无声的对话可能要比有声的无效的讨论要来得更有意义。
生生对话,克服“前理解”的局限,实现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深入体味文章的主观色彩:
(2)品味画面中的各种景物的描写,划出最能透露出作者感受的词句,感受其中的秋味,并相互交流各自的见解、感受。(主要从色调和声音方面来入手)
(3)朗读第3-11段,读出清、静、悲凉的意境。
教师点拨引导,深入进行对话:
3、疑问:文章写的是“故都的秋”,但作者的笔触却不仅限于故都之秋,为何在第2、13段提到了南国之秋,并在第12段提及批评家对古今中外文人写秋的评述?
(师小结)随着郁达夫先生的文字,我们一起领略了故都那清、静、悲凉的秋味,故都的秋味真是无处不在,小院里、花草中、落蕊间、蝉鸣中、秋雨下,难怪郁达夫先生要不远千里到北平来饱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相比之下,江南的秋自然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作者用这来解释自己独钟情于故都的秋的原因,可是,秋包括故都的秋之于观赏它的人们来说,实际上是千姿百态的,虽有萧瑟悲凉的一面,可也有艳丽喜人的一面;之于文人墨客来讲,笔下之秋有凄凉哀婉之作,也有豪迈奔放之作;为何郁达夫先生不写那香山红叶,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不写牵牛花的鲜艳的色彩而写蓝朵,不写槐树的高大而写落蕊,偏选这些萧瑟苍凉的景物来写,甚至于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绞也让作者生出阵阵落寞之感,整篇文章呈现出悲凉的意境,这是为什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推进学生与作者的对话)
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我们就从故都的秋景走入郁达夫的心灵世界,
(三)自由朗读课文,结合作者生平,从文章的意境中体会作者内心的忧伤与孤独。
1、知人论世:了解郁达夫其人
2、反复朗读品味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感受景物的内在神气,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内心淡淡忧伤和孤独悲凉感。
教师点拨,提高学生的散文鉴赏水平:
(四)总结散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讨论:同学们是否看出不同的作者笔下描写的景物总是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而景物本身其实是客观的,产生不同的原因何在?
(在于作者主观情感的不同。)
三、朗读全文,读出感情。
四、作业:
阅读《想北平》(老舍),与《故都的秋》作比较,看看两文写作上有何异同。
板书:故都的秋
秋景秋意心境
芦花
柳影清忧伤
夜月
落蕊
蓝朵静孤独
虫唱
钟声
雨声悲凉悲凉
秋草
秋蝉
【《故都的秋》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故都的秋》说课稿5篇12-04
《故都的秋》部编版高中语文说课稿12-04
故都的秋语文教案课件05-17
《故都的秋》课件05-05
故都的秋教案课件05-10
故都的秋课件设计05-08
《故都的秋》课件设计05-05
《故都的秋》创新教学设计12-01
故都的秋郁达夫原文及赏析10-12
秋姑娘的信说课稿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