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2-27 09:27:4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说课稿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关说课稿6篇

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动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重难点:

  抓住山雀说的话,联系上下文,读懂“我”猜想的根据。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有谁见过山雀呢?

  出示挂图:谁来说说山雀的样子?(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学生根据自己喜欢学习生字的方式自学生字。

  3、教师检查学习生字情况。

  三、指导书写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课文主要是写什么。

  3、理清作者的观察顺序,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山雀的,并说说作者在不同的地方个观察到了什么?

  (在此教学引导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作者是如何抓住山雀的语言,知道我的猜想)

  4、引导体会:你从山雀的对话中,你感受到什么?(你喜欢山雀吗?为什么?)

  5、指导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五、课外拓展:

  观察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注意它们的动作和叫声,猜一猜它在想什么,会说些什么,并把自己的猜想写下来。

说课稿 篇2

  说教材: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以鸟语为线索,作者通过插叙的方法,回忆了乡村中云雀、麻雀的叫声,记下了作者所见识到的人们为追求鸟语而作的种种努力,用都市中散步时突然听到鸟叫声的感动来表明:人们正在为生态问题而做的不懈的努力。最后爱人的那句:“现在鸟的叫声好像多起来了。”实际上一语双关,既指月亮出来了,鸟儿归林了,也指经过人们的努力都市中的生态环境开始有了好转。整篇文章表明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品味文章的语言

  二、教学过程

  (一)自我介绍 导入新课

  我的家在农村,门前有一个大大的池塘,一到夏天,池塘里开满了莲花,鸭子在莲梗间跳着优美的芭蕾。周围是大片的农田,屋子的四周有我亲手栽下的22课枇杷树,三九时节树上便会挂满白色的粉粉的花,来年的端午前后树上便会挂满果子,那时会有各种各样的鸟儿争吃树上的果子。你们说老师的家乡美不美?

  (二)分析课文 比较两种生活

  问题1、 文章中也有两小节是写乡村生活的,请你找出这两小节,大声地朗读这两小节,用这两小节的内容为老师的家乡增彩。

  [明确] 这里主要是文章的第8、9两小节,要注意文章对云雀、麻雀的细节描写。如:“大地上全是仰望的目光。”“许是云雀知道人们在看她”“尽往有粮食的地方钻”。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充分感受到鸟语花香的乡村生活的美好。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找几幅关于鸟的图片,找几支关于鸟的声音的音乐增强学生的这种感受。

  问题2、与老师的家乡相比,作者生存的大都市是怎样的呢?

  [明确]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一般大都市钢筋、水泥、铁笼子的生存环境来描述作者的家乡。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到作者的家乡有鸟声,理由是和爱人一起散步听到鸟声,那么老师就由此引导学生阅读文章的(2-5)小节体会“新修”、“突然”、“一惊”、“最真切”、“几分感动”、“喜形于色”、“提神、镇痛、疗伤”这些词的表达作用。

  [明确]这些词表明了都市中这几声鸟叫声来之不易。

  问题3 、让学生说说喜欢作者家乡还是喜欢老师的家乡。

  [明确]学生会分为两派,一派倾向于都市生活,因为都市生活现代。一派倾向于乡村生活因为它美丽、它贴近自然。

  (三)分析课文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生活

  问题1、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生活是怎样的?

  [明确]让学生结合本文谈谈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生活是怎样的?

  当然是“繁华大都市中的悠闲乡村生活”

  问题2、人们为追寻“鸟语”作了怎样的努力?

  [明确]1、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

  2、建人工的鸟语林

  3、养宠物鸟

  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人们在其中享受到的乐趣

  (四)品味文章的语言

  问题、文章的第五小节说“鸟语具有提神、镇痛、疗伤的作用”,从文中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例:置身于鸟语的梦幻中,一切都变得纯粹、优雅、安宁。

  (五)结束全课

  这么皎洁的月色,这么美妙的鸟语,让我们也一起来三个步。如果没有鸟语那是多么的冷清,好在“现在鸟的叫声好像多起来了”。让我们都来一起为之而努力吧!

说课稿 篇3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美术第一册的第12课《卡通明星总动员》。我认为这是一节最佳的欣赏课,因为卡通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形象。准备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收集了中外的卡通形象33个,自由分布在以蓝天草地为背景的空间中。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让学生学会认识并欣赏卡通形象,使学生认识到“原来熟悉的卡通形象也是美术作品”。以此来提升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中形与色的感受,以及对真、善、美的认识,使学生始终融入到卡通世界的乐趣中,并以此为动力在学习中获得情感体验,从而发展一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根据新课程标准我对本课制定了以下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卡通动画、讨论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

  2、启发学生大胆评述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并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培养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充分感受到美术的独特价值和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卡通世界的乐趣,并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教学方法:

  在本课欣赏动画短片和大量精美的图片,都给了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获得了良好的审美体验。我还结合了直观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方法,课前让学生走入生活收集物品,对生活中的卡通形象进行欣赏与评述。这就是在生活中体验、在实践中积累,最终通过美术创造来提升生活的境界。虽然有些语言和想法稚嫩,但闪耀着孩子们天真的童趣;折射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三、学法指导:

  以低年级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因此,学法运用得当学生将会更感兴趣,更主动参与学习。我根据活动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在学法指导时紧紧围绕活动目标,提供丰富的材料,创造适宜的条件,让学会们在认知、情感、语言等各方面得到了长足的提高。

  四、教学过程:

  1.听,体验情境。

  在新课开始,我播放了一连串学生喜爱的卡通曲目,有正义机智的《黑猫警长》,可爱顽皮的《葫芦娃》,还有日本经典动画《一休》,传播知识的《海尔兄弟》,悦耳动听的《哪吒》,神奇正义的《小鲤鱼》,这些学生们耳熟能详的主题曲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生活记忆,激发了学生对卡通动画的兴趣还会不由自主地轻轻哼唱。不仅消除了学生在的心理约束,还使学生感到学习是没有任何负担,反而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娱乐,学习就象游戏一样,学与玩是不相矛盾的,是有机结合的,使学生感到上课是那样的轻松愉快。

  2、看,直观感受。

  近年来随着卡通画的兴起和发展,中外涌现出许多优秀卡通作品,通过展示卡通形象,播放一连串学生喜爱的卡通片,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海底世界,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动画片里的主角形象和故事情节,学生争先恐后地各抒己见,将课堂气氛推向第一个高潮。从动画片到课题,从学生的兴趣,到勾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求知欲望,遵循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了学生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3、说,各抒己见。

  白雪公主、阿凡提、蓝精灵、玩具总动员、花木兰等经典动画引发了学生无限丰富的联想:

  “我是孙悟空,我会七十二变!”

  “我是小哪吒,我有乾坤圈!”

  “尼莫可真险呀,好在重回大海了!”

  “我要向花木兰学习,她太棒了!太勇敢了!”

  “小鲤鱼真可爱,真机智!”

  你一言我一语,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的独特感受。从这些富于时代精神、健康有益的卡通形象中,学生可以获得智慧的启迪和美的陶冶。

  4、玩,尽情享受。

  把课前从生活中收集的卡通毛绒玩具带到课堂,小组内学生采用自我交换的方式,可以简单地模拟动画片里的台词,演绎一段真人版的卡通,尽情享受卡通玩具给他们乐趣,极大地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因为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学习也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展示作品的挑选紧密联系课题,通俗易懂,使教材内容得到有机补充,并使这一课的教学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5、想,漫无边际。

  想象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给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在以后的生活或在学习中怎样运用这些可爱的卡通形象,比如画一幅作品装饰自己的房间,做一个卡通头饰表演小话剧等等去体验创造和表现的无穷乐趣,充分感受到美术的独特价值和艺术魅力。

  总之,本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就是美术创作的源泉”这一理念,紧扣学生生活兴趣的教学活动,真正让学生“心动”。只有植根于生活,走入生活,贴近生活,才能使我们的美术课堂教学永远都生机勃勃,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说课稿 篇4

各位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社会行为》。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内容

  《社会行为》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动物的社会行为。动物的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本节知识点清晰,一是社会行为的特征,二是群体中的信息交流。呈现的方式也很直观,主要是两幅图片和文字资料,让学生先观察再讨论总结,易于学生接受。内容看似简单,但要能让学生构建“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种族,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动物行为特征”这一观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多采用直观教学手段,认真组织教学,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这个基本的生物学观点。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关于社会行为的具体要求,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阐明社会行为的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观察和群体组织特点的总结,逐步培养分析处理资料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动物社会行为的了解,使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命世界,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增强集体意识。

  3、教学重点、难点

  (1)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是教学的重点。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才具有社会行为,而社会行为又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因此,只有学生充分理解社会行为的基本特征,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行为的意义,了解群体中“信息交流”的重要性。

  (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一方面学生对这些知识缺乏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容易片面理解“语言”。

  二、说教法

  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关联,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下、一种“亲、助、乐”人际关系中学习。教师应与儿童共同创设“以情启思,以思促知”的生动而丰富的教学情境。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社会行为特点和意义。

  三、说学法

  我国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这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逐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后的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教师展示蜜蜂、蚂蚁、鹿、象等动物群居生活的图像和资料,师生一起欣赏,然后提示学生:通过这些资料,你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在一起生活的动物就存在社会行为?让学生思考讨论,由社会行为的含义引入新课的学习。

  本环节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欣赏图片资料,对群体生活的动物先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引出课题。

  2、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一:社会行为的特征

  先播放关于蚂蚁和猴群生活的录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录像,引导学生讨论蚂蚁,猴子的社会行为特点,并进一步概括总结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

  在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录像资料,对社会行为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下面我们就以白蚁和狒狒为例来说明动物的社会行为。

  (展示蚂蚁群体成员的分工图片)结合图片进行讲解如下:蚂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在蚂蚁的群体中总共生活着以下四种类型:雌蚁、雄蚁、工蚁、兵蚁(根据图片让学生分辨蚂蚁的类型)。它们的分工是不一样的。工蚁的职能是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兵蚁则专管蚁穴的保卫。雌蚁是专门的“产卵机器”,也叫后蚁。有时它的腹部膨胀得很大,不能移动。工蚁负责移开雌蚁产下的卵并加以照料。

  (展示狒狒的群体生活图片)结合图片进行如下的讲解:我们说过了,有些哺乳动物的群体中还存在等级。在一群阿尔卑斯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和凶猛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作为“首领”的雄狒狒在群体内部是“常胜将军”。它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筑巢场地,其他成员对它会做出表示顺从的姿态,对它的攻击不敢反击。“首领”也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并且与其他雄狒狒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知道很多动物都有社会行为。那么,动物为什么要结群生活呢?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收集的图片和资料,得出结论:

  群体生活有利于动物的取食和防御敌人,使动物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学习目标二: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教师展示有关资料和图片,学生欣赏,思考问题:群体生活的动物在分工合作时是如何做到有条不紊,彼此间一般不发生冲突的呢?他们是依靠什么进行交流的呢?

  利用多媒体播放录像解决难点问题: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便于学生充分理解接受。

  学生思考问题,分析原因,小组内交流结果,互相补充,得出结论,展示:

  群体中的分工合作要随时交流信息。“禽有禽言,兽有兽语”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例如:黑长尾猴发现敌害时向同伴发出警报,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蜜蜂通过舞蹈来传递信息;鹿可以通过尾巴的动作来传递信息;蚂蚁可以通过气味传递信息等等。

  教师进一步提问:动物之间的交流使群体间保持联系,共同取食和御敌。那么,人类了解动物的这些特征,有什么用呢?请同学们从教材中寻找答案。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思考后回答;人们利用昆虫间的气味通讯,如性外激素做引诱剂,可诱杀农业害虫,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这一内容是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延伸,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解动物的行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总结: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正是由于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能成为统一的整体。

  3、本课小结(详见板书)

  4、课堂练习(让学生当场消化重点知识)

  (1)选择题:

  ①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的社会行为的是( C )

  A、母鸡带领一群小鸡在觅食 B、山洞中居住着一大群蝙蝠

  C、蜂王从小到老由工蜂喂养 D、草原上生活着大批食草动物

  ②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信息传递行为的是( C )

  A、雌蛾分泌性外激素 B、工蜂跳8字型舞蹈

  C、蟑螂昼伏夜出 D、鸟类的鸣叫

  ③对群体生活的动物来说,没有通讯就会出现下面情况,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动物的个体间无法取得联系 B、觅食和御敌比较困难

  C、不同性别个体繁殖受到影响 D、立即死亡

  (2)简答题:

  一群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一会儿排成个‘人’字。大雁的这种行为是不是社会行为?为什么?

  答:是社会行为,因为大雁在飞行时,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大雁在栖息时,也有分工合作的行为。

  本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当场消化重点知识,检验课堂效果,巩固所学知识。

  五、说板书设计

  第三节 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有社会行为

  (蜜蜂、蚂蚁、猴、狒狒、鹿、象等)

  社会行为的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社会行为的意义:群体生活有利于动物的取食和防御敌人,使动物群体更好地适应生活环境,维持个体和种族的生存

  2、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交流方式:动作、声音、气味

  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普遍存在

  板书设计原则:结构简单,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六、说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学生感兴趣,应引导学生多讨论。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设计课后的探究活动时,给学生创设自由的空间,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活动,个性化的设计,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能力非常重要。及时总结,教学效果较好。

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蝶儿翩翩》是选自中班下学期主题活动“春天来了”的次主题二的一节教学活动。音乐《化蝶》是一段经典的音乐,旋律舒缓,优美,感人,是ab两段体的乐曲。a段朦胧而宁静,犹如花、蝶在甜甜的梦乡里。b段分四个乐句,音乐的旋律优美动人,仿佛蝴蝶在翩翩起舞。这两段音乐结构完整,形象鲜明,比较适合中班幼儿欣赏。根据新《纲要》艺术领域中的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三个方面我制定以下活动目标。

  1、欣赏《化蝶》,感受乐曲优美抒情的旋律。

  2、在感受过程中分辨乐句,大胆表现并创造停止时的动作造型。

  3.大胆创编蝴蝶飞舞动作,心情愉悦地与同伴交往。

  根据孩子地现有水平我把活动重难点定为:在感受过程中分辨乐句,模仿蝴蝶飞以及创造停止时的动作造型。是想通过欣赏音乐,让幼儿自主探索、尝试自编动作自由发挥,互通信息,利用这种开放性的形式给幼儿的自我表达提供丰富广阔的天地。

  说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活泼欢快的乐曲;幼儿已有对蝴蝶、花卉的感性知识;已掌握小碎步及蝴蝶飞等基本动作。

  2.物质材料准备:乐曲《化蝶》、图谱、录音机、蝴蝶头饰、指偶。

  3.环境准备:布置花园场景、各种各样的花。

  说教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也认为“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的掌握学习对象。”因此,本节活动,我主要采用了以下两个教法:

  1、多通道参与法:多渠道调动幼儿多个感知通道参与活动,使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欣赏,并表达独特感受与见解。通过与乐曲内容相吻合的图谱,幼儿喜欢的造型等,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赏心悦目的音乐视听觉环境,给孩子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幼儿感受与鉴赏兴趣。

  2、游戏表演法:通过多种组织形式,使幼儿能充分感受乐曲,在此基础上获得情绪体验,引起联想、想象,并尝试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学中有玩,玩中有学”心情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说学法

  根据幼儿注意力时间短,爱动、爱表现的心理特征,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学法:

  1、用听、说、看、动等多种形式,体验音乐,交流互动。因为幼儿欣赏音乐主要是通过倾听这一途径。幼儿只有注意倾听,才能正确的感知音乐地旋律。在听的过程中结合图谱、师幼对话及动作表现等形式让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培养幼儿对音乐地理解和表现力

  2、指导幼儿通过自由表达的机会,融合语言、舞蹈动作等表现形式表达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说教学流程

  一、激趣引题,启动情感。

  好奇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契机。为此,活动一开始,我就用谜语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生动的形象启发幼儿的情感。从而使幼儿自觉自在,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活动中。

  二、初步欣赏,视听结合。

  为使抽象的音乐欣赏变得形象生动、富有童趣,我设计了在欣赏——设问——再欣赏——再设问这一环环相扣的过程中,使幼儿自然而然地投入到欣赏活动中,主动地去感受,去体验,去接纳,去欣赏音乐《化蝶》的美。如:“听这首《化蝶》,你感觉到了什么?”你好像看见了谁?它在干什么?“我们再来听听乐曲中蝴蝶在干什么?”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让音乐欣赏活动真正成为幼儿的精神创造活动。

  三、动作表达,分辨乐句。

  幼儿是天生的艺术家,音乐兴奋的语言,对幼儿有较大的感染力。他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会强烈地需要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动作与音乐的结合一方面增加了音乐欣赏活动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幼儿能较形象直观地掌握乐曲四个乐句的结构特点。通过自由发挥,互通信息,给幼儿的自我表现提供了丰富的广阔天地。“小朋友,我们看到蝴蝶仙子停了几次?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示”。(出示图谱,播放音乐,请幼儿伸出带蝴蝶指偶地食指,手划节奏,由此感知乐曲有四句。)再次把问题抛给孩子,在讨论后得出结论。再次欣赏交流,验证自己的想法,更易于让幼儿感知音乐。教师给予总结,并提出要求,激起幼儿地创作欲望:“我们听出来了,这首乐曲共有四个乐句,那除了用刚才的方法,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停顿的地方呢?(幼儿探索、尝试自编动作)依据个别幼儿的介绍,带领大家边听音乐边用相应的动作表示出来。因为纲要明确指出,艺术活动要使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幼儿掌握音乐之后,整首欣赏请幼儿区分什么时候是蝴蝶飞的,什么时候是摆造型的。此阶段能够更好地完成目标。分解重难点。

  四.创编动作,感悟音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一环节我创设了一个轻松自由宽松的体验环境,幼儿可以用各种动作,随着音乐旋律释放表演激情,教师不断发现孩子创造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让幼儿获得成功感。从而发挥主体性,发展创造力。突破了重难点,这个环节有以下几个步骤:

  (1)、师谈话:我们和乐曲里的蝴蝶仙子一起飞到花园里去采花粉吧,听清楚,蝴蝶姐姐什么时候飞、什么时候停下来。停下来地时候,做一个最漂亮的动作,好吗?集体创编蝴蝶飞舞动作,并随音乐表现。

  (2)、老师:“我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他在每一句结束的时候就用一个非常优美的造型来表示”。“还有谁想来表演”。

  (3)、师谈话:让我们想想看蝴蝶还会怎样的造型?鼓励幼儿合作摆出静止造型。

  (4)、提供盆花(自制纸花)蝴蝶头饰,蝴蝶仙子要带小蝴蝶去花园里采花粉啦。在结束阶段把孩子们的兴趣引向自我欣赏和获得满足感上,集体表演后幼儿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活动。

  说活动延伸:

  在活动区角提供各种材料,从而把兴趣延伸到对新的艺术活动地需求和期待。幼儿可以运用多种方式,如用打击乐器敲敲打打;可以用画笔涂涂画画;也可以戴上蝴蝶或花朵头饰,两两相对地表演,以此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将从生活实际入手,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收集一些数据引入近似数的研究。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近似数和精确度的概念。

  2能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3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能说出一个近似数的精确度;能按照要求取一个数的近似值

  四教学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使教学过程成为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主求知的活动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

  五教学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1)我班有__名学生,__名男生,__ 名女生;

  (2)我今年 岁。

  (3)我的体重约为__千克,我的身高约为__;

  (4)我们的数学课本有 页

  (5)量一量我们的数学课本的长度是 厘米,宽度是 厘米设计说明

  提出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身边熟悉的事物,收集一些数据,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自然引入新课。

  以学生熟悉的数据引入,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准确数和近似数。

  问题2:在这些数据中,那些数是与实际接近的?哪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

  师生共同完成:

  与实际接近的数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近似数。

  你还能举出准确数与近似数来吗?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近似数?

  设计说明

  在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后,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很多情况用到近似数,有时是因为客观条件无法或难以得到准确数,如:我国人口数时刻在变化,无法得到准确数,有时是实际问题不需要得到准确数。

  (二) 探索活动

  1、某班约50人,与准确数54人的误差是多少?

  2、为什么产生了这个误差?

  师生讨论以后得出是因为精确度的问题。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用精确度来表示。

  54精确到个位,而这里的50是精确到十位。设计说明

  使学生明白近似数的精确度。 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用精确度来表示。

  3、按四舍五入对圆周率=3.1415926p取得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设计说明

  学生感受四舍五入取得的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即指出精确度。

  (三)、例题教学

  例1.小亮用天平秤一罐头的质量为2.026kg请按下列要求去近似值,(1)精确到0.01kg,(2)精确到0.1kg,(3)精确到1kg

  2.0后面的0能去掉吗?近似数0.1与0.10有区别吗

  例2、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对下列取近似值,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1)某人一天饮水1890ml(精确到1000ml)

  (若近似成20xxml,你认为正确吗?近似数20xx精确到哪一位?这与精确到1000ml矛盾,那该如何表示呢?2千或2×103,当这个数比较大时,第一种表示方法方便吗?)

  (2)地球上七大洲的总面积约为149480000km2(精确到10000000km2)(3)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的红光的波长为0.000077cm(精确到0.00001)

  这是以实际为背景的题目,说明生活中有很多近似数,这里要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近似数,或其他方法表示,教师可适当点拨,做好知识的拓展延伸。

  例3、用计算器计算(精确到0.01)

  (四)、随堂练习

  1、说说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⑴某词典有1752页。⑵量杯里有水50ml。

  ⑶女子短跑100m世界记录为10.49s。⑷世界人口为61亿。

  2、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1)0.00356(精确到万分位);(2)61.235(精确到个位);(3)1.8935(精确到0.001);(4)0.0571(精确到0.1)。(5)0.0239(精确到0.001);(6)414.45(精确到个位);(7)0.0571(精确到千分位);(8)23.45(精确到个位);3、指出下列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1)13亿;(2)0.36万;(3)2.3×108;(4)23.56亿;(5)2.9和2.90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六、评价与反思

  1、本节课以学生课前收集的生活数据引入,使学生获得直观的经验,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着准确数和近似数,在了解了近似数后,启发学生“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近似数?”并通过教师自己设计的情境使学生认识到有时是因为客观条件或难以得到准确数,有时是实际问题无法得到准确数。

  2、拓展练习以生活为背景,不过数据有些大,学生易出错特别是要用到科学记数法,教师要做好点拨,讲解清楚。

  3、鼓励学生去查资料。收集数据,培养数感。

【有关说课稿6篇】相关文章:

1.平行线的有关证明说课稿

2.《牧童》说课稿

3.《蜜蜂》说课稿

4.《荔枝》说课稿

5.《阳光》说课稿

6.《冰花》说课稿

7.美术说课稿

8.巴西 说课稿

9.天窗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