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5-01 10:42:3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热门】说课稿模板汇编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说课稿模板汇编9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故乡》选自部编版初中语文课本九年级第三单元第14课,这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本文通过写作者在回故乡接母亲和侄儿北上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对童年伙伴闰土的着重描写,体现了作者对封建制度和思想对人性禁锢的批判,突出了作者对封建制度与思想的摒弃。本文通过倒叙的手法对主要人物闰土加以较为立体的形象塑造,并且在人物形象的转变体现了本文的中心主旨。因此我会将对于人物形象转变的原因分析作为本课的学习重点。

  二、说学情

  我们常说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九年级的学生对于基本词汇的积累已经到达了熟练的程度,对于小说这种文体也不陌生了,但对小说中心主旨的理解仍存在难度,对于小说叙事方式的把握也要有方法上的归纳,对于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还需要进一步训练。因此我将小说叙事方式的把握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分别设计为授课的重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正确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创作时代背景,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对封建制度的决绝的摒弃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内容,我确定的【教学重点】通过教师讲授和小组合作,学生可较为熟练地进行人物性格特征的分析。

  【教学难点】结合创作时代背景,学生可深刻体会作者对封建制度的决绝的摒弃态度。

  五、说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是将学生从生活中带进文本的过程,因此,在此环节我会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请学生说说在以前学过的鲁迅的小说中,重复出现的元素有什么,互动几轮之后,我会引导学生关注到:鲁镇。在导入环节就加以互动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方便抓住其注意力,引入课题。

  (二)整体感知

  首先,请学生回忆学过的鲁迅的小说,谈谈鲁镇在鲁迅小说中的意义,学生应能较为迅速地回答出鲁镇是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同时为人物活动和故事情节进展提供了空间。紧接着,我会提出第二个问题,即本文的叙事顺序是怎样的,由此引导学生关注到“插叙”这个手法上来。通过这样的流程,学生能够顺利分析出线索,概括出文章的脉络,为下面深入文本做好铺垫。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

  首先我会请学生回顾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并使用这种方法快速分析少年闰土的形象,这是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的内容,同时也是教师对于学习方法的示范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可以有效的回顾起少年闰土的内容,同时也对人物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巩固,这为下一环节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紧接着,我会请学生通读课文,分组分析中年闰土的形象,经过互动和点评,学生会发现中年闰土和少年闰土形成了人格上的强烈反差,这也是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必经过程。接下来,我会提出一个问题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好奇心,即为什么闰土会发生这样的转变,经过小组讨论,学生会发现“外部原因—动荡的时局,统治阶级的压迫;内部原因—闰土自己的性格使然;闰土自身性格的形成深受封建制度浸染以及所处的社会时代的影响。”通过这一回合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到本文的中心主旨了。为了进一步突出主旨,我继续提出了如下的拓展问题:如何理解“我知道我在走我的路”?鲁镇在这篇文章中又有怎样的意义?通过阅读、讨论和思考,学生们不难找出:这句话采用了双关的修辞。一方面“路”指的是作者一家离开的水路,另一方面指的是作者正在走的思想的路,即摒弃旧社会旧制度的民主科学的路,鲁镇在鲁迅的小说中一直是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地区,在本文中,鲁镇就是封建思想及制度的象征,作者离开鲁镇再不回来,代表着与封建思想及制度的决裂。至此,我的三维目标均已达到。

  (四)小结作业

  在这个环节,我会请学生按照板书进一步简述本课内容。并且以人物描写与主旨的关系作为作业,学生可深化对主旨的理解,同时为下一课时人物描写语言的分析做了预习准备。

  七、说板书设计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一个活动主题。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识别各种通信与传媒,让学生辩证地认识各种媒体中村在着双面性,在正确遵守相关的法律和道德的同时学会正确使用它们。而本课是侧重于通信,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书信等基本的通信方式,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感受现代通信方式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二、说教育目标

  针对教材的地位、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了如下教育目标:

  1、知道现代通信方式和种类及特点,感受现代通信方式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2、能够正确运用书信等基本的通信方式,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3、了解古代人们的主要通信方式。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现代通信方式和种类及特点,感受现代通信方式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2、能够正确运用书信等基本的通信方式,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达成以上学习目标,本节课我打算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 讨论式教学法 :针对学生对现代通信方式的一些生活经验,设置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对各种通信方式优点和缺点的讨论和对比,使学生加深对现代通信方式的了解和掌握。

  2 情境式教学法 :对于如何选择最佳的通信方式,我主要采取了情境教学法,设置一个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大胆交流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类似事情时的想法和做法,从而增强对现代通信方式的了解,并学会选择最佳的通信方式。

  3 游戏教学法 :写信这一通信方式,离学生越来越远了,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在乐中学,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决定采取游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写信这种通信方式。

  4、演示教学法:很多学生对于传真机、电脑视频等现代通信方式没有切身体验,在课堂上进行现场演示,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这些通信方式的直观认识,也易于激发学生努力掌握现代通信方式的欲望。

  五、说教学过程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个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为了在开课伊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设定第一个环节为:

  (-)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上课伊始,老师设计一个情境:中秋节到了,明月皎皎,遍地银辉,小华和家人坐在家中院子里品尝水果和月饼,欣赏着天空的那轮圆月,忽然想起了一个月前移民英国的好朋友明明,请你帮小华出出招,怎么向明明表达思念之情?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归纳揭题:同学们所说的,就是本节课我们要了解的《千里友情一线牵》(板书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品德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为了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我设定了第二个环节:

  (二)多法并举,了解通信方式

  1、巧用游戏,了解写信方式

  课堂中,教师先让学生自由读关于

  写信的知识,了解信的种类。然后教师拿出用普通信封、挂号信封、特快专递信封做成的头套,分别请三名同学上台分角色介绍自己的特点,并鼓励学生用略带夸张的广告语言介绍。通过这种有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对各类信件有个直观认识,并牢牢记住这些信件的不同特点。

  然后,教师要求学生默读“资料卡:为什么要写清邮政编码”,并课件出示幻灯片:“我是邮政编码,共有六兄弟,你们可别小瞧我们,要知道……”让学生以这种格式来说说邮政编码的作用,并进行比赛。利用孩子好胜的个性特点,从而内化资料中的语言,加深对邮政编码作用的认识。

  2、讨论交流,了解各种通信方式

  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先自读课文,了解还有哪些现代通信方式?小组交流,说说自己对这些通信方式的认识。在小组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探讨这些通信方式有哪些优点?还有什么不足?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这些通信方式。并现场让留守孩子与远方的亲人进行视频、音频通话演示,进行“魔法传递”(传真机),让同学们体验现代通信方式的奇妙,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掌握现代通信方式的必要性,激发学生努力掌握现代通信方式的愿望。

  3、大胆想象,展望未来通信方式

  新课标提出,本次课改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好的教育,不仅教给孩子知识,还要激发学生大胆创造的思维火花。针对学生已经感受到现代通信的神奇,充满了许多奇思妙想的现状,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大胆地想象未来的通信模式,说出自己异想天开的想法,加以鼓励,并通过讨论交流,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创造的种子。

  古人说:“学以致用。”知识如果只掌握了而不会运用的话,那只是一些文字组成的废话罢了。这些现代通信方式学生如果不会根据具体的情境去选择运用,那也只是劳而无功。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我设计了第三个教学环节:

  (三)创设情境,学会随机选择

  教师出示情境:小珊暑假到南昌市区参加一个科技夏令营,认识了很多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有来自西藏偏远农村的卓玛,有来自本县的杨慧,有来自南昌的刘君,还有来自英国的亨利.格林,他们在半个月的朝夕相处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之际,他们留下了自己的地址和其他联系方式,并拍了一些合影作为留念。小珊回到家后,准备把这些照片发给他们,这时她犯难了。热情的你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她吗?

  学生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方案,并说说理由。再选派一些同学在班上展示自己的方案,进行讨论。从而学会选择最佳通信方式。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孔子的这些名言,告诉我们适当的回顾、巩固是多么重要。所以,在课堂即将结束时,我设计第四个环节:

  (四)总结方法,布置实践作业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可以说说学到的知识,也可以说说自己再课堂上得到的启发。教师再相机布置作业:“让我们也来选择一种通信方式,和亲人或好朋友联系一下吧!”

  六、说板书

  本节课板书设计力求突显教学重点,引领学生实践,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板书设计:

  千里友情一线牵

  邮政家族 烽火狼烟

  现代 电信家族 古代 飞鸽传书

  互联网家族 快马送信

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左、右”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节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之后安排的。教材安排的例1是判断左手、右手,然后再说一说左手、右手能做什么。这样安排,给学生充分提供了经历“左、右”概念形成的感性材料,为正确确定左、右奠定了基础。教材安排的例2也是从学生的自身实际来考虑”,互相握右手,从而感知“左、右”的相对性。让学生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寻找知识的联系点,这符合小学一年级儿童的认知规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这一基本理念。

  (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要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教学信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本课设计了以下教学B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3.能正确辨别“左、右一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正确判断左、右,教学难点是体会“左、右”的相对住。

  二、对学生的认识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方位感不强,而“上下”“前后”“左右”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达到熟练、准确地辨别“左右”的方位,就需要大量的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感性材料,通过大量的活动来完成。

  三、教法选用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新颖有趣的方法手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本课采用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运用大量的游戏、讨论、竞赛等形式引人学习内容,注重运用引导法、观察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游戏、观察、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问题增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学法选用

  根据小学一年级儿童的特点以及本课的特点,把本节课学生的学法定格为:释疑学习法、发现学习法、讨论学习法等。

  五、总体设计

  一年级学生认知的主要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善于记忆具体事物,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体现新课标精神,按照直观感知——表象认识——概念形成——拓展运用的规律组织教学。儿童要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必须有丰富的感性材料作基础,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有四个层次。

  第一层:初步感知自身的“左右”。

  通过举右手、左手,说一说左手、右手的作用,听口令做游戏这些大量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从而感知左、右,经历形成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第二层:感知群体中的左、右,进一步建立左、右的方位感。

  根据学生的座位,创设问题情境,再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说自己的前、后、左、右有哪些同学,在具体情境中建立左、右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又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数学。

  第三层:感知左、右的相对性,突破难点。

  让学生判断教师举的是哪只手,创设问题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巩固,既有趣,又突破了难点。

  第四层: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联系学生的生括实际,让学生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去描述生活中的具体情境,拓展了学生学习的范围,又出学生能切实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说课稿 篇4

  一、 说教材

  《天鹅的故事》主要讲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的行动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而又壮观的场面,反映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文章情节感人,令人深思,同时又能给人以启迪。文章语言优美,款款读来,使人对这群可爱的鸟儿顿生喜爱之情,是一篇朗读训练的好教材。课文清晰地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情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文章。课文中描写天鹅破冰的场面,既有典型场面描写,又有整体场面描写,是指导学生学习写作的好文章。

  二、 说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理解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珍惜动物的思想感情,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三、 说教法、学法

  1、先从整体把握课文的情节,再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感受老天鹅及天鹅群的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

  2、通过朗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并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敬佩之情。

  3、朗读感悟、自读自悟。

  4、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四、 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读课题。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板书:破冰

  二、新授

  1、本文三次写到天鹅的叫声,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天鹅叫声的语句,朗读揣摩:这三次叫声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叫声表达了天鹅怎样的内心世界

  2、交流。第一次:

  (1)交流出示:这时,从一大群天鹅。

  (2)理解清脆)

  (3)指导朗读。

  (4)这清脆的啼叫声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表达了天鹅怎样的内心世界自由朗读三、四小节,把你认为重要的词、句画出来。

  (5)交流

  (6)小结。

  (7)指导朗读。

  第二次:

  1、指名读第二次叫声,注意破折号要延长。

  2、交流讨论:这叫声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读五、六小节,画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读一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3、组织交流。指导理解破冰勇士。指导体会天鹅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和团结拼搏的可贵品质。

  4、指导朗读。

  第三次:

  1、引读。

  2、指导学生抓住昂着、挺着胸、来体会天鹅们为自己的成功而感到自豪的心情。

  3、指导朗读。

  4、引读最后两小节,说说我为什么放下了枪

  5、总结齐读课文。

  三、拓展你还知道哪些鸟也很可爱,说说理由。

  四、作业学了课文,你一定很感动,你想对老天鹅说些什么请你把他们写下来。

说课稿 篇5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猫》,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的内容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猫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现代散文。该单元共选入了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本文用朴实无华的言辞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深的思考。学习这篇散文,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深入体验人与动物间的挚爱真情,而且能让学生领略到散文的语言美,作者细腻的描绘和朴素的文采。

  2、 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学习严于律己,公正待人接物之性情

  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上,难点放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知错就改、严于律己的好品质上。

  3、学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较简单,跌宕起伏,三起三落,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七年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与生活非常接近,这都为本文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学习的重点,应该让学生多谈自己的看法。

  二、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只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读,才能体会课文中包含的复杂感情。

  2、复述法:利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让学生在复述中加入自己的感情,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3、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4、情景设置法:在本节课,充分利用课件及音乐创设情景,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三、说学法

  对于学生,最重要的不是交给他们现成的知识,而是教他们去探索发现真理。我认为过程远比结果更有价值,这恰恰体现叶老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3、勾勾画画圈圈点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4、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培养:这种新的学习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之得到不断地强化和训练。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漂亮可爱的猫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很多同学家里都养了小动物,这些小动物带给了我们无限的乐趣,正如有的同学说的“生活因小动物而精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段不一样的养猫故事,体验一种发人深省的养猫的快乐与伤悲。

  (二)、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小小罗盘,导引学习方向)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合作探究学习严于律己,公正待人接物之性情。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采用圈圈点点勾勾画画法思考多媒体出示的问题:

  1、三只猫来源、性格、样子、结局相同吗?作者所表达的感情呢?

  2、文中三只猫着墨不同,作者重点写了哪只猫?这只猫生活怎样?作者怎样描写它的可厌?(来的可怜、活的可怜、去的可怜)

  (学生通过读和圈点勾划,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精读文本合作探究揣摩思考:

  1、第二只猫丢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试体会这两句话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对文本领悟能力,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

  2、为什么说“我的良心受伤了”?(因为我犯下了无法补救的过失,它就像针一样,时时刺痛着我的心。)

  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错误特别是伤害他人的错误?

  (五)、拓展延伸

  人难免犯错误,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或多或少都会给别人带来伤害,你有类似的经历吗?和大伙说一说。

  (这一环节设置的目的时,让学生把学习和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同时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涵,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六)、结全文升华感情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老师予以肯定和补充。

  感人的养猫的故事就到这里了,他留给我们的思索是无穷的,不光是可怜的猫,在这个社会上还有很多可怜的人,他们不被人们所注意,他们是卑微的、弱小的,只要同学们都能去关心这个弱势群体,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和睦更加和谐!

说课稿 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68页第六单元第10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例2。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对前面已经学习过的20以内的退位减法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多位数退位减法的最直接的基础,它在整个100以内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既要注意20以内退位减法口算计算方法的迁移,又要为两位数退位减法笔算计算中的“退位”做好准备。

  二、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情境化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退位减法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提高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小学生掌握计算法则的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在基本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大部分学生通过迁移是能够接受掌握的,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会产生困难,特别是退位后剩下的数如何处理,这就需要教师借助学具引导学生克服这一困难,让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的展开,建立完整的计算模型。

  教学策略:

  1.突出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过去所掌握的计算方法解决本节计算问题,让学生感受本节内容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引导学生采用合作探讨,互相启发等学习方式掌握计算方法。

  3.重视学具拼摆。

  让学生在摆小棒的过程中去发现两位数减一位数当个位上不够减时,怎样去用十位上的“1”当10并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以此让学生根据摆小棒的动作表象去获得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4.让学生切实经历学习计算方法的过程。

  充分利用“6减8不够减怎么办”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从摆小棒的过程中获得启示,并据此找到解决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问题的办法。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加深对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增强他们对这一计算方法学习和掌握的实际感受。

  5.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买游戏器材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出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减法计算,让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春天到了,是锻炼身体的好时候,学校正在开展“户外健康游戏大比拼”的活动,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游戏活动器材,想看吗?

  (课件出示图片活动器材,并贴好商品价格。)

  毽子(3元) 健身球(5元) 羽毛球拍(30元) 跳绳(8元)

  如果让你买其中的一种游戏器材,想一想买什么?想好了,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在导入这个环节,我把学生津津乐道的校园活动创设成教学情境呈现出来,由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器材导入,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上课伊始,同学们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轻松和谐,学生们饶有兴致地进入到对新知的探究中。]

  二、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减法算式。这个环节我设计成两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复习旧知,促进知识的同化

  如果给你16元钱,买一样器材,你想买什么,还剩多少钱?

  生1:可以买一个毽子。16-3=13(元)

  生2:可以买一个健身球。16-5=11(元)

  生3:可以买一根跳绳。16-8=8(元)

  提问:说说16-8你是怎样算的。

  [把新知纳入到已有知识结构中,就是知识的同化。16-8的算法是已有知识,也是新知的一个生长点。对16-8的复习,目的是建立起与新知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中呈现的36-8的计算方法。]

  提问:为什么不买羽毛球拍?(因为16<30,不够买。)

  小结:看来我们在购物时,要考虑带的钱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第二部分:探究新知,实现知识的迁移

  同学们想买的东西研究过了,如果赵老师有36元钱,想买一样活动器材,既不是最贵的,也不是最便宜的,猜一猜我可以买什么,还剩多少钱?

  生1:可以买一个健身球。36-5=31(元)

  生2:可以买一根跳绳。36-8=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6-8=

  [这两个环节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通过研究学生与教师要买的活动器材引出新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自主探究知识做了很好的情感和知识铺垫。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数学思考。“为什么不买羽毛球拍?如果赵老师有36元钱,想买一样活动器材,既不是最贵的,也不是最便宜的,猜一猜可以买什么?”两个问题的提出拓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培养学生根据条件进行选择、判断、归纳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探索计算方法。

  首先引导学生发现新知。

  都是36减去一位数,36-8和36-5相比较,你发现什么?

  通过前面的铺垫,学生应该能够答出36-5计算时能直接在个位上减,而36-8,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教师揭题)这样的减法算式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板书课题。

  36-8与16-8相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36-8这道题的特点,突出问题“6-8不够减怎么办”,为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36-8的算理提供了思考的依据]

  接下来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来解决问题

  到底36-8得多少呢?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想想你是怎样算的,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方法。(教师巡视。)

  [通过小组活动、动手操作,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同时,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其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识。]

  然后引导学生交流,在交流中明确算理

  谁来跟大家说说摆小棒的方法。教师用课件演示摆的过程和相应的算理。

  有三种常见算法的预设:

  算法一:因为6根不够拿出8根,所以将1捆小棒拆成10根,从10根小棒里去掉8根剩下2根,再和26根合起来是28根。

  过程用算式表示:36分成26、10. 10-8=2 2+26=28

  算法二:先从36根里拿走6根,再从30根里拿出2根,剩28根。

  过程用算式表示:8分成6、2. 36-6-2=28

  算法三:从3捆中拿出1捆,拆成10根,和6根合成16根,从16根中拿出8根还剩8根,再把剩下的8根和2捆合在一起是28根。

  过程用算式表示:36分成20和16. 16-8=8,20+8=28。

  [其中,算法三和书上68页的图所展示的算法是相同的,这种算法可能不是学生首先想到的算法,但是它有三点突出的优势:一是可以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转化为学生已有的知识,就是16-8这样的20以内的退位减和20+8这样的整十数加一位数,二是进一步强化了20以内退位减中的“想加算减”的方法,三是为二年级上学期退位减法笔算做好铺垫。]

  因此,在三种算法展示完之后,出示三道练习题。引导学生将两位数分解成几十和十几,先用十几减一位数,再和几十相加,强化第三种算法。

  最后教师小结: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

  [在探索新知的环节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的时间和空间,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在引导学生探究算法的过程中,遵循课标中提出的“算法多样化”思想,但我们认为算法有优劣,所以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呈现出来的算法。]

  三、练习反馈[设计了基础题、开放拓展题、应用体验题]

  1.圈一圈,算一算。

  要求学生先在小棒图上圈一圈,填出得数,并在下面填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在班上交流。

  2.摘苹果:学生读题说得数,其中指定两题说出自己的算法。

  32-5= 46-9= 57-8= 40-5=

  3.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3-7= 25-8= 21-9=

  78-8= 45-30= 97-7=

  11-5= 36-4= 29-3=

  32-5= 43-4= 23-6=

  4.开放拓展

  出示:65-□=5□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减数填几?你能填出一种答案还是几种答案,把你的答案和小组的小朋友交流一下,看谁想得最全面。

  5.应用体验:

  学校有60个足球,一班借走了5个,还剩几个?

  二班又借走了8个,还剩几个?

  咱们班每组借一个,需要借几个,还剩几个?

  四、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课上自己表现如何?哪位同学表现较好,好在哪儿?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余时间多去室外做运动,将自己的身体锻炼的棒棒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学习,更好的生活。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使学生能够肯定自己,学习他人,体验成功的乐趣。]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说课稿 篇7

  教材说明:

  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主要是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三年级时学生接触事件发生有确定和不确定的区分。不确定的事件中分可能和不可能。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要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从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到等可能,这是对随机思想的理解的一个大的飞跃,是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定性到定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对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的理解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直接关系到对事件发生的随机性的理解。因此,教学时要通过大量丰富的例子和活动让学生体会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丰富对等可能性的理解,也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某些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对新鲜事物特别敏感,且较易接受。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试验、收集、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引导孩子们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这些游戏的公平性时,他们当然会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在学中悟,一改传统数学课堂死板而呆滞的现象。

  教学目标:

  1、在讨论比赛规则、抛硬币、摸球游戏等活动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2、能设计公平的游戏规则,能对游戏规则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在讨论游戏规则是否公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

  教学重点: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教学难点:

  可能性与公平性的判断。

  教学策略:

  1、通过学生自己获得生活中的数学信息,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可能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以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展开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直观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并逐步丰富对等可能性的体验,学会用概率的思维去观察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事物。

  3、成语连接、评语、街头骗子利用可能性行骗三个小片段,联系生活,进一步体会学习可能性的价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硬币、小组调查表、色子等。出示一些实物图。

  教学程序:

  一、情境导入,通过抛硬币感受等可能性

  1、说反话游戏。

  利用游戏引出公平的游戏规则。(出示一些反话)

  2、观看足球比赛开始片段。(视屏足球赛开始片段)

  引: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公平的游戏规则,哪一个最适合呢?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国际比赛中常用的一种方式抛硬币。

  学生讨论:这种抛硬币的方式公平吗?为什么?

  3、抛掷硬币实验。(出示硬币、实验记录表、科学家实验表)

  (1)猜测。

  师:既然认为是公平的,那么大家想一想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如果正面朝上的可能性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2,就进一步说明了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球,是公平的。

  (2)试验。

  1、每人抛10次,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2、试验完成后思考:正面朝上的次数与总次数有什么关系。

  (3)交流验证:大家来观察一下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同学们观察的都很仔细有这么多的发现,我们会发现有些小组正面朝上的次数不一定是总次数的一半,有些小组少一点,有些小组多一点,但是全班加起来正面朝上的次数就比较接近总次数的1/2。

  师:其实历史上有很多数学家也做过这样的实验,我们来看一看他们实验的结果是怎么样的?(出示统计数据)

  通过做实验,你们认为抛硬币决定谁先开球公平吗?为什么?(学生小结)

  二、实践探索,体验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1、三个同学准备下跳棋,他们想用三人比赛转盘决定谁先走。(红色占1/2,蓝色和黄色分别占1/4)。师生共同做玩游戏并交流,汇报游戏公平与否。

  如果将这个转盘转到了100次,大家猜一猜转到蓝色的次数大约是多少次?

  这是一个有失公平的转盘,先让学生来判断这样设计公平吗?其实是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可能性大小与占的份数的多少有关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

  2、公平游戏转盘的设计。

  学生回答后,进行公平游戏转盘的设计。接着进行设计展示由学生上台展示并讲解自己的作品,全体师生做评委,评选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活动的转盘)

  3、6名同学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小强在一块长方体橡皮的各面分别写上1,2,3,4,5,6。每人选一个数,然后任意掷出橡皮,朝上的数是几,选取这个数的人就来当老鹰。你认为小强设计的方案公平吗?

  虽然橡皮各部分的材料是均匀的,但它的6个面大小不等,一个面的面积越大,投掷后朝上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小强设计的这个方案不公平。(老鹰抓小鸡游戏图片及长方形数字橡皮)

  三、联系生活,进一步体会学习可能性的价值

  1、词语连接。(连续滚动播放这些个成语)

  说说平分秋色、万里挑一、十拿九稳、大海捞针的可能性是多少?

  2、评语。

  师: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出色,老师把三个词语送给大家太优秀了棒极了真出色,你得到每个词语的可能性是多少?

  如果我用4个词语来评价大家太优秀了、棒极了、真出色、真了不起,你得到每个词语评价的可能性是多少?

  在这四个词语中棒极了是老师最喜欢的,我想送给我们班的一个同学,每个人得到它的可能性是多少?

  我想把这个词语送给班里穿红色上衣的同学,(请穿红色上衣的同学站起来),你得到它的可能性是多少?

  3、看图说一说。(出示街头骗子的摸奖游戏图片)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这种游戏的不公平性,不去玩这种游戏。强调指出:凡摸奖活动,你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计算一下,就会发现:都是组织者得利,参与者受骗,所以严禁学生参与。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在游戏中知道了一件不确定的事件,它的可能性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例如:抛掷硬币,掷出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都是1/2;掷出一个正方体的骰子,每个面掷出的可能性都是1/6,等等。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在数学上属于概率问题。概率问题起源于博弈,在现代的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天气预报、降水概率的预报,航天飞机的发射等等,都运用到了概率的知识。如果同学们有兴趣,课后可以自己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与此相关的资料,你会发现,概率的知识是非常有趣而奇妙。

说课稿 篇8

  各位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结构与强度”。本节内容选自高中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结构与强度”,是学生在学习了“常见的结构及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等知识的基础上,对上面所学内容的进一步拓展;同时为学生接下来要学习的“简单结构的设计”打基础,因此这部分的内容非常重要,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根据课标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高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结构强度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掌握提高结构强度的一般方法,并能进行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学生的参与与讨论,结合常见实例,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自主探究和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参与技术探究的兴趣,学会用现代理念研究结构的形状、材料和连接方式。养成在探究过程中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增强团队意识。形成注重试验的技术探究理念,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技术问题。

  依据课标及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要求,通过教材分析,我认为应该把影响结构强度主要因素的掌握、最佳方案的判断作为教学重点。又因为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根据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我把材料与连接如何影响结构强度的理解教学难点。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是:一是案例教学法,通过举例日常生活中结构强度遭到破坏的实例,引出结构的强度的概念;二是归纳法,将通过纸质桥设计,凳子椅子结构强度分析等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归纳知识点。我采用的学法是: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归纳能力,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为了将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和教学过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本节的教学我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为指导思想,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及探究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促进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课堂导入,引出概念:通过一段成龙武打视频,我们可以发现影片中的桌椅都被打坏了。再通过PPT呈现被地震震塌的房屋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桌椅、房屋损坏是由外力导致。这些物品的结构具有抵抗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强度。所以,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就叫做结构的强度。

  第二步,实验探究:给学生一支粉笔,一支中性笔笔壳,让学生分别折断。经过几位同学的实验,可以发现粉笔很容易折断而笔壳却折不断。得出结构材料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展示各种凳子、椅子的图片,师生一起归纳分析不同功能椅子的特点,通过分析材料再次证明材料是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

  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画椅子的连接方式,师生一起分析哪种方式强度最好,说明结构的强度跟连接方式有关。

  第三步,师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用一张A4卡纸设计一个纸质桥,然后做承重实验,将承重量最大的几个小组的桥拿到讲台上进行分析,得出影响结构强度的因素之一是形状。同时介绍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在长方形或六边形框架中间,加上支撑构件,构成三角形,可以增加牢固程度。

  第四步,教师评价与知识巩固:评价与知识巩固阶段中,重在针对知识重点与难点,梳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本课知识点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采用提问的方式,提出一些带思考性的问题,承上启下,引导学生掌握教学重难点。这样,既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用精练的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同时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后练习,我设计的问题是设计火车上可以方便携带使用的小凳子,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等基本知识,进一步掌握其特点。

  总之,本节课是以提高学生对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的认识为前提设计的,教学中以新课程理念为向导,以学生对地球的感性认识为基础,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师生探讨为主线,运用案例教学法、归纳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与学的方法,板书、多媒体演示等教学手段,把传授知识、培养兴趣和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等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目的在于全方位地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的板书设计为:

  结构与强度

  一、结构的强度:

  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二、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

  1. 材料

  2. 形状

  3. 连接方式

  因为本人经验不足,整个说课及模拟上课过程一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老师们能给予批评和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9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画风筝》,选自黑龙江省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第六课的内容,本课是教材第二课时关于画图的喷枪工具的讲解,并且贯穿以后整个画图教学,是学生能够熟练、快捷地使用画图的基础之一。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这样设定了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l)学会喷枪工具的使用;

  (2)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3)使学生了解雪的形成过程。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感受对利用喷枪工具绘图的操作过程,掌握使用喷枪绘画的基本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结合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为:

  教学重点:掌握用喷枪工具进行涂色的方法。

  课堂上恰当的教学和学法的运用,能够使教学重点分步递进,教学难点逐步化解,从而更好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为此,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使用了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区、快乐教学法,并且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玩中学、学中悟、操作中探究”几个环节走进课堂,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学生而言,玩是孩子们的爱好,通过创设情景,布置丰富的任务,让孩子感到学习信息技术并不枯燥,让他们沉浸在快乐的愉快的玩中,更有益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在玩中启发学生思考,启发他们进行问题的解决,让他们充分地进行实践领悟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并在学习的探究中进行创新。

  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作为新课的导入,这样很容易唤起孩子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让他们以最佳的心理获得知识,求得快乐。为此,在新课开始创设了这样一个趣味情境: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找颜色,学会了使用取色工具,这节课我们学习喷枪工具,看看它什么本领?

  2、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两幅画,请你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呢?(出示)

  3、学生回答。

  4、师:嗯,第二幅画里的白云和绿草是用喷枪画的,有了喷枪工具,画面就变得更美了。今天,我们就继续学习第六课《画风筝》里的喷枪工具。

  二、 任务驱动,学习新课:

  (一) 任务驱动,学习喷枪工具的使用:

  1、出示一幅图。师:春天来了,同学们又可以放风筝了。风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风筝作为一种民间娱乐游戏活动一直延续到今天。人们一直喜欢这项游戏。现在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让我们一起来放风筝吧!大家看这幅春天的图片,现在我们来画一画天上的白云和地上的绿草好不好?

  2、师:我们来添画上去,好吗?

  3、师示范,用喷枪添上白云和绿草。

  4、师:你们想不想也来画一画呢?好,现在谁能来为大家画一画。

  5、学生操作。

  6、师点评。我发现,大家都学会用喷枪工具,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是使用喷枪工具的小窍门呢?

  7、学生操作讲解

  8、师点评。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是在激发出他们的“认知冲突”后, 才进行新知识的讲授,这要比单纯的讲解深刻,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学生主动地进行动手实践并在操作中探究学习,实现了新旧知识的重组,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同时,在此环节中我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快乐因素,构建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神奇与快乐的引导下走进信息技术课堂,使每位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动参与者。

  (二)赏练结合,综合创作。

  1、师:有了这么多作画的武器呀,老师相信,我们小画家们的画图本领一定更高了。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

  2、师:冬天气温很低,地面温度低于零度,高空云层温度就更低了。云的水汽直接凝成小冰晶、小雪花。这些雪花增大到一定程度,气流就托不住了,就从云层里掉在地面上来。这就是下雪了,充分发挥你的想象,画幅雪景图吧。

  3、师:现在,要把你心中的雪景画出来吧,怎么来打扮?用哪些颜色来打扮是最适合、最美的?请大相互交流。

  4、师:谁先来说说?

  5、学生练习。

  在学生的练习中,经常会发现一些问题作品,对于其中的一些共性或是突出的问题,一般我让学生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这样既有利于培养他们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间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效果更高些。而且在此环节的设计中,我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实践的欲望,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操作中突破难点。

  三、评价作品,总结延伸。

  1、师:好,我看大家都设计得差不多了,因为时间关系,我们暂时停一下,好吗?

  2、自评。展示2-3幅学生作品,请你介绍一下你的作品,说说你设计的想法。

  3、互评,师:谁来说说你的看法呢?

  通过这样的作品评价,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本课知识点,并通过多维度的作品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高。在作品评价过程中,要关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针对同一作品的不同设计风格和不同的设计思路要给以恰当的认可和鼓励。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喷枪工具的使用,通过学习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的本领,老师很高兴,老师最高兴的是同学们会自己学习了,还当了一回小画家,画出心中的美景,希望同学们继续好好学习,用学到的本领美化周围环境、美化生活。

【【热门】说课稿模板汇编9篇】相关文章:

1.学校语文热门说课稿

2.《离骚》说课稿模板

3.小学语文热门课程说课稿

4.兰亭集序说课稿模板汇编九篇

5.【热门】学习计划模板汇编四篇

6.【热门】借款合同模板汇编9篇

7.【热门】聘用合同模板汇编5篇

8.【热门】聘用合同模板汇编6篇

9.【热门】聘用合同模板汇编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