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1-09-05 10:22:3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说课稿3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本课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课本34—35页)读数和写数在学生掌握100以内数数及数的组成的基础了进行的,读数和写数是综合应用本单元所学概念的过程。每读、写一个数,都要应用数的组成、数位意义来进行,它又是后面要学的数的大小比较,及100以内数的计算的重要基础,教材通过具体事物的数量——说出数的组成——在计数器上用算珠表示——数的读、写这样一个过程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2、能正确地读、写出100以内的各数是本课的重点。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法和学法

  本课时的教法和学法打算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时,教师借助教具、实物等的演示和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感性认识。

  2、挥教师主导作用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从一年级起就要学会注意观察、记忆、思维、想像、操作等学习方法。因此,教师教的过程要与学生学的过程统一起来,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读数、写数的活动。

  四、说教学程序

  ①、铺垫

  1、复习数位顺序表。

  2、口答:

  1个十和4个一组成()。

  20是()十组成的。

  6个一和1个十组成()。

  ()个十和()个一组成19。

  15读作

  (),八写作(),20读作(),十九写作()。

  ②、创设情景

  课件演示:甲、乙两位学生争论:在计数器上拨了13要用几颗珠子?(甲13颗,乙4颗),学生独立思考谁说有理?并说明理由。

  指名回答:生:甲说得对,这时我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操作,通过操作学生找准了答案,接着让学生拨20要几颗珠子。

  引导得出:个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1个一。

  十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

  ③、讲授新课

  1、教学例4。

  (1)出示计数器。通过计数器加深认识数的读、写。教师指名回答: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

  (2)教师出示2捆铅笔和4枝铅笔。提问:这里共有几枝铅笔?24枝是几个十和几个一?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教师要启发学生说出2捆铅笔表示2个十,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4枝铅笔表示4个一,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

  教师强调:写数时,要先写十位,再写个位,十位上是几就在十位上写几,个位上是几就在个位上写几,这个数写作“24”。读数时,先读十位上的数,再读个位上的数,十位上是几就读几;个位上是几就读几,这个数读作“二十四”。

  2、教学例5。

  (1)出示计数器。

  让学生分别读出和写出计数器上各数。

  (2)出示计数器: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个图,并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样写?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后,教师小结:十位上是几就写几,个位上一个也没有就用“0”占位,写作“40”,读作“四十”。

  第二个图和第三个图让学生尝试,并互相交流。教师提问个别学生:“这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集体订正。

  3、教学例6。

  (1)出示10捆小棒与计数器。

  提问:这里有几捆小棒?每捆小棒有几根?几个十?10个十是多少?一百应该怎样写?

  (2)让学生讨论:怎样在计数器上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先在百位上写“1”十位上和个位上一个也没有用“0”占位,这个数写作“100”,读作“一百”。教师提问个别学生:“这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

  4、小结: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按数位顺序写,个位或十位一个也没有就写“0”占位。

  ④、巩固练习

  1、看图写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提问,集体订正。

  2、拨一拨。

  894172643528

  教师说数,学生拨数,再读一读。

  3、做一做。

  35读作(),九十九写作(),

  96读作(),五十四写作(),

  77读作(),八十九写作()。

  ⑤、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读、写100以内的数。谁愿意来说说怎样读、写100以内的数呢?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2

  6—10的认识说课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西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材位于24—26页上,包括例1、例2、例3和课堂活动1、3题。

  二、教学目的

  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规律、学情等共设立了3个教学目标:情感目标:让儿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能力目标:能规范地书写6—10各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知识目标:能认、读、写6—10各数会用6—10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各数。

  三、教学重点:

  能正确|、规范地书写6—10各数。

  四、教学难点:

  对数6—10的掌握及运用。

  五、教法、学法设想是:

  本课最大的特点是贴近学生生活,在生活中学,学以致用。各种辅助手段完成教学目的,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电教手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法:(1)讲解法。(2)演示法。(3)引导法。(4)谈话法。学法:动手摆、动嘴说、动手写、划、比、分。

  六、教学过程:

  6—10的认识是儿童已经认识了0—5之后进行的,是一次数的扩展。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情景导入的引入法和以挖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式教学。如: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呈现出“小猫想吃大鱼的情景图。银幕上出现了一只可爱的而又非常饥饿的小猫,这只饥饿难忍的小猫,非常想吃掉高处的大鱼,可是呢!太高了,它够不着。该怎么办呢?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一下解决问题的办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再由老师总结一下,让学生看看老师是怎样来帮助这只可爱的小猫的。单击鼠标,这时就在猫与鱼之间出现了一段楼梯,并以此询问学生:小猫要走多少步才能吃到大鱼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用鼠标点击一步梯子就出现了一个数字,这样自然而然的就引出了本课的新内容。由0—5呈现到了6—10。

  这样做既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启发儿童的积极思维,又能集中儿童的注意力和观察力,还能再次复习0—5的数字,让儿童联系了生活,感悟到了已经学过的数是不够用的,在实际的计数中,还有许多比5大的数。由此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需求。

  在教学例1、例2时,教师先提出相应的问题。如:图中有多少个人?有多少棵树?你还能从图中发现些什么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学习。这样做能让学生自已亲身数一数,说一说,整体地感受了6—10各数。教师随学生的回答板书6、7、8、9、10,随后展示教具6本书。并以此问学生:6除了可以表示6个水桶外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自然而然的,学生看到老师手里的6本书会想到6本书,6块橡皮,6个书包,7本书,7块橡皮……等等。再让学生联系自身,自已表达。同桌交流并利用小棒,让学生动手亲自摆一摆、数一数、认一认。让学生一边摆小棒一边说。教师则作相应的指导工作。当学生初步认识了这几个数字时,教师应进一步加强认读练习。如:教师说出一个数。要求学生们拿出相应的小棒或摆出相应的小棒。2同桌的两个同学一个说数一个拿小棒或摆小棒。操作完后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

  这们做,从情景入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说说做做做生活中的数,让学生感受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索、汇报交流,加深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而且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具等方式更加深了学生对6—10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例3时,教师先规范地写出这组数,并问学生:老师写的这些数字漂亮吗?你们也想写得这么漂亮吗?这样做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让学生从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然后教师在“田”字格里规范地写出这些数字,让学生注意观察。写完后问问学生:老师是怎样写的,你觉得在写这些数字时要注意些什么?再让学生结合教材例3的要求,先用手指比一比,再划一划方格,然后边读边写6—10的.数,再让那些写的好的同学谈谈自已写数时有些什么经验,给全班同学介绍一下,再完成练习。

  在这个教学环节里,这样做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把6—10的数字写好。因为这里面有些数字(如“8”)是很不好写的,教学中一是发挥了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仔细观察,二是让学生亲身实践,三是发挥了写得好的学生的带头作用,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使学生能自主的把这些数字写好。

  在教学结束时,教师用学生喜爱的游戏“猜一猜”,再次巩固6—10各数字,老师告诉学生:森林里要举行一次飞行比赛,这时银幕上出现了10位参赛选手(10只小鸟)每只小鸟各带有一个数字。老师每单击一次鼠标“选手”就减少一个,从10位变成只剩一位,老师先让学生把自已认为要获得冠军的那只小鸟的数字写在纸上,并且教育学生:我们这些参赛选手是如此的可爱美丽。所以,我们也要把代表它们的数字写得跟它们一样的美丽。在比赛结束后让学生展示自已心目中的冠军所代表的数字是否和真正得到冠军的数字一样。猜对了的学生,老师还给予了一个带有此数字的小奖品。

  这样做,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又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沟通了数字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掌握、运用知试识,让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七、板书设计:

  黑板的正中是课题“6—10的认识”。左边写有数字6、7、8、9、10。右边是用田字格写的数字6—10。

一年级数学说课稿 篇3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是要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的规律,获得数学源于生活的体验,教师就应该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这节课。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认知感以及思维的逻辑美感,树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2.培养学生的自我表露技能,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培养学生的参与性。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知识点目标:1.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其提供实际情境引出计算题。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动手操作,探索出多种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十几减7。2.引导学生从依靠操作和实物思考到脱离实物思考,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十几减7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教学难点: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分析问题的思路,掌握十几减七的计算方法。

  教学思路:1.通过动手操作和联系实际激发兴趣,提出数学问题;2.紧密结合数学概念和实际应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逐步地把握知识的本质,形成认知结构;3.在认知形成的过程中组织讨论交流、合作学习,体验成功、增强自信,提升合作意识。

  聊聊我的教学设计与分析:

  一、诱发情感,导入新课

  这一部分由课前谈话与复习旧知组成。针对一年级小朋友喜欢动物的特点我设计了让学生参与到小动物的计算比赛当中去。首先出现的是之前学习过的口算题,即复习旧知。然后与学生谈话:狮子王又给动物们出了一道题,可是动物们却遇到了困难,他们知道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聪明,想让你们帮助他们,你们愿意吗?这时学生的兴趣已被调动,激起了他们“想参与”及积极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提高情感,自主探究

  1.问题引思:出现动物们感觉困难的题目,即例1。让学生先用小棒摆摆看,

  先拿出1捆又2根,想一想,要从中拿走7根,有哪些拿法?

  2.自学探究,讨论质疑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了以下想法:

  (1)从12根里一根一根拿,拿走7根,就是从12根里减1,减1……一共减了七个1,还剩5根,所以12-7=5。算式:12-1-1-1-1-1-1-1=5

  (2)先从1捆中拿走7根,剩3根,再把另两根加上得5,所以12-7=5。算式:10-72=5

  (3)想:7加几等于12,7加5等于12所以12-7=5。算式:7(5)=12,12-7=5,这是通过想加算减得出的。

  (4)从1捆又2根中先拿走2根,再从1捆中拿走5根,还剩5根。所以12-7=5。算式:12-2-5=5

  (5)从12根中拿走1捆,剩2根,多拿走了3根,用剩下的2根再加上3根是5根,所以12-7=5。算式:12-103=5

  学生每说出一种想法教师都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另外还有一种想法很独特,很有创新意识。他的想法是用减数7减2得5,10减5得5。所以12-7=5。这种想法在平时教学中比较少见。这时教师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和全班一起讨论,得出这种想法是正确的。12-7=102-7=10-72=10-(7-2)=10-5=5

  3.揭示课题,引导归纳

  出示例2,让学生独立计算。

  提问:刚才我们计算的这些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被减数都是十几,减数都是7。教师揭示课题:十几减7。

  让学生自己想一想还有哪些十几减7的算式,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得数。出示例三。

  教师通过让学生摆小棒,自己主动探索,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12-7,打破了以往的“想加法算减法”的唯一思路,培养了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与大胆尝试的能力,开拓了学生的思路。

  三、增添情感,实践反思

  1.跳一跳,摘苹果

  将教科书第12页的做一做中的题目放在苹果树的苹果上,让学生跳一跳,摘苹果。谁回答对了苹果上的题目,这个苹果就奖给谁。

  练习中采用了“奖励法”的形式,学生的参与劲头浓厚,同时又巩固了新知识,并对学生的计算速度有了一个新的要求。

  2.数学小游戏

  以上三个环节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变教师的“讲”为“引”,变学生被动的听为主动的探索,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精选】一年级数学说课稿三篇】相关文章:

1.一年级数学《左右》说课稿

2.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 认识时间说课稿

3.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说课稿

4.一年级数学《找规律》说课稿

5.精选一年级数学说课稿模板集合10篇

6.数学广角说课稿

7.数学广角说课稿

8.《数学广角》说课稿

9.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上下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