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

时间:2024-10-09 09:40:48 林惜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精选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精选6篇)

  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 1

  【设计思路】

  动物是所有孩子都喜欢的,而对于动物走路的方式孩子们以前从歌曲中熟悉过小兔、小鸭、小乌龟、小猫,只是局限于走和跳,进入小班下学期,孩子们的求知欲也更浓厚了,想了解的事物更多更丰富。儿歌《谁会飞》采用孩子们喜欢的问答方式,将动物的走路方式融入其中,根据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与情况,我将儿歌中飞和游的走路方式扩大到走和跑,并将儿歌的最后一句改为飞呀飞、游呀游、走呀走、跑呀跑,统一的格式方便孩子后面的'仿编。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模仿各种动物,引起孩子的兴趣;第二环节在理解儿歌内容后,和孩子们一问答的方式来念儿歌,其中有集体、个别、幼儿和幼儿之间的,孩子们在学念中不会觉得枯燥;第三环节则从四种动物拓展开来,引发孩子更多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激发探索动物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动物走路的方式,尝试用问答的方式念儿歌。

  2、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物。

  3、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4、体验儿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走路——在模仿中感受小动物走路的不同方式

  1、今天我们来学学小动物走路吧,小动物们,出发了!

  老师带着幼儿一起模仿动物走路,边学边引导幼儿

  说“拍拍翅膀飞呀飞”,“摇摇尾巴游游游”,“竖起耳朵蹦蹦跳”,“四条腿儿跑跑跑”。

  2、小结:小动物真有趣,走路方法都不一样。

  二、一起念儿歌——理解并尝试用问答的方式念儿歌

  1、教师念儿歌

  提问:你听见了哪些小动物,它是怎么走路的?

  幼儿说到什么动物就出示动物图片,并引导孩子和老师一起以问答方式念儿歌。

  2、教师边出示图片,边与个别孩子以问答方式念儿歌

  3、可根据幼儿的情况,交换问答的方式,或由孩子来拿图片,与大家互动。

  4、小结:小动物走路的儿歌真好听,可以我问你,也可以你问我,我问你答真好玩。

  三、大家来模仿——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模仿不同的动物

  1、除了鸟儿会飞,还有谁也会飞呢?(蝴蝶、蜜蜂等,老师可和孩子一起编进儿歌)。

  2、小结:你问我答的儿歌,还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念,想象还有谁也可以编到儿歌里。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 2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不同动物的走路方式,特别是飞行动物的特点。

  2. 学习用问答的方式念儿歌,并尝试仿编儿歌。

  3. 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物,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动物图片(如小鸟、小鱼、小兔、小鹿等)。

  2. 儿歌《谁会飞》的音频或教师自备的朗诵材料。

  3. 会飞、游、跳、跑的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 小动物走路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动物走路,如小鸟飞、小鱼游、小兔跳、小鹿跑等。

  引导幼儿观察并总结不同动物走路的特点。

  2. 学习儿歌《谁会飞》

  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倾听。

  教师提问:“儿歌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引导幼儿回答。

  教师与幼儿一起以问答的方式念儿歌,如:“谁会飞?小鸟会飞。小鸟小鸟怎样飞?拍拍翅膀飞呀飞。”

  3. 仿编儿歌

  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动物会飞,并尝试将它们编进儿歌里。

  教师与幼儿一起仿编儿歌,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 表演儿歌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戴上后模仿该动物的动作表演儿歌。

  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延伸

  将动物图片和儿歌音频投放在语言区,供幼儿自由观看和朗诵。

  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 3

  活动目标

  1. 了解不同动物的飞行方式,激发对动物的兴趣。

  2. 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的飞行特点。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 动物飞行视频或图片(如蝴蝶、蜜蜂、小鸟等)。

  2. 儿歌《谁会飞》的PPT或挂图。

  3. 音乐《小鸟飞》作为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 观看视频或图片

  教师播放动物飞行的.视频或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在飞行?它们是怎么飞行的?”

  2. 学习儿歌《谁会飞》

  教师借助PPT或挂图,朗诵儿歌《谁会飞》。

  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并提问:“儿歌里提到了哪些会飞的小动物?”

  教师与幼儿一起以问答的方式念儿歌,并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动物的飞行。

  3. 讨论与分享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会飞?它们飞行的样子是怎样的?”

  鼓励幼儿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察结果。

  4. 音乐游戏《小鸟飞》

  播放音乐《小鸟飞》,幼儿随着音乐自由飞翔。

  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动物的飞行特点,如小鸟拍拍翅膀飞、蝴蝶翩翩起舞等。

  活动延伸

  1. 在美工区提供画纸和画笔,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飞行动物。

  2. 在户外活动时,组织幼儿玩“飞行动物”的角色扮演游戏,进一步加深对动物飞行的理解和体验。

  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 4

  活动目标:

  1. 了解不同动物走路的方式,并尝试用问答的方式念儿歌。

  2. 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物。

  活动准备:

  1. 动物图片。

  2. 实物投影仪、电视机。

  3. 有活泼轻快音乐的磁带一盘、录音机一台。

  4. 会飞、游、跳、跑的动物头饰若干,大字卡:飞、游、跳、跑。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走路——在模仿中感受小动物走路的'不同方式

  1.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学小动物走路吧,小动物们,出发了!”教师带着幼儿一起模仿动物走路,边学边引导幼儿说:“拍拍翅膀飞呀飞”,“摇摇尾巴游游游”,“竖起耳朵蹦蹦跳”,“四条腿儿跑跑跑”。

  2. 小结:小动物真有趣,走路方法都不一样。

  二、一起念儿歌——理解并尝试用问答的方式念儿歌

  1. 教师念儿歌,幼儿说到什么动物就出示动物图片,并引导孩子和老师一起以问答方式念儿歌。

  2. 可根据幼儿的情况,交换问答的方式,或由孩子来拿图片,与大家互动。

  3. 小结:小动物走路的儿歌真好听,可以我问你,也可以你问我,我问你答真好玩。

  三、延伸活动——游戏“找家”

  1. 请幼儿找自己喜欢的头饰戴上,学学它们的动作。

  2. 在音乐声中看字卡分别找到相应的家。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小动物走路的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学会了用问答的方式念儿歌。同时,通过模仿和表演,幼儿的肢体动作得到了锻炼,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 5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哪些动物会飞,并尝试用儿歌的形式表达。

  2. 通过问答游戏,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鸟类和其他会飞动物的图片或模型。

  2. 儿歌《谁会飞》的歌词卡片。

  3. 音乐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出主题“飞”

  1.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哪些东西可以飞呢?”引导幼儿说出鸟类、飞机等。

  2. 出示鸟类和其他会飞动物的图片或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说它们的特征。

  二、学习儿歌——了解哪些动物会飞

  1. 教师播放儿歌《谁会飞》,并出示歌词卡片,让幼儿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2. 教师与幼儿一起朗读儿歌,并引导幼儿用问答的`方式念儿歌。

  3. 提问:“儿歌里提到了哪些会飞的动物?它们是怎么飞的?”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

  三、问答游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1. 教师与幼儿进行问答游戏,教师问:“谁会飞?”幼儿答:“鸟儿会飞。”教师继续问:“鸟儿鸟儿怎样飞?”幼儿答:“拍拍翅膀飞呀飞。”

  2. 鼓励幼儿相互之间进行问答游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四、延伸活动——表演儿歌

  1.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会飞动物头饰戴上。

  2. 在音乐声中,幼儿表演儿歌内容,用肢体动作表现动物的飞行方式。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初步了解了哪些动物会飞,并学会了用儿歌的形式表达。同时,问答游戏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表演环节,幼儿积极参与,展现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 6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哪些动物会飞,并尝试用问答的形式表达。

  2. 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会飞、游、跳、跑的动物头饰若干,大字卡:飞、游、跳、跑,画有鸟飞、鱼游、兔跳、鹿跑的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教师出示天空的图片,引导幼儿想象自己变成小鸟飞到天上的情景。

  2. 总结:我们没有翅膀不能飞翔,但可以学习动物的走路方式。

  二、小动物走路——模仿并了解不同动物的走路方式

  1.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鸟飞、小鱼游、小兔跳、小鹿跑的动作,并引导幼儿说出这些动物走路的特点。

  2. 小结:小动物走路的方式真有趣,都不一样。

  三、学习儿歌《谁会飞》

  1. 教师以问答的形式念儿歌,引导幼儿注意听并尝试回答。

  2.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儿歌的'后两段,重点学说“竖起耳朵蹦蹦跳”和“四条腿儿跑跑跑”。

  3. 跟着教师一起学学动作一起学习儿歌,并尝试以问答的形式念整首儿歌。

  四、游戏“找家”

  1. 请幼儿找自己喜欢的头饰戴上,学学它们的动作。

  2. 在音乐声中,幼儿看字卡分别找到相应的家(如:会飞的动物找到“飞”的字卡并站在其旁边)。

  活动延伸

  1. 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投放与动物走路方式相关的玩具和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和模仿。

  2.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儿歌创作活动,鼓励他们将更多动物的走路方式编入儿歌中。

《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精选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相关文章:

《谁会飞》教案03-07

中班语言活动谁会飞教案通用02-02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活动《谁会飞》含反思06-14

中班语言飞呀飞教案03-07

小班语言教案《会飞的泡泡》(附反思)07-03

小班科学谁会生蛋教案03-15

大班语言《飞呀飞》教案及活动反思04-06

大班语言如果我能飞教案03-20

中班语言活动想飞的小象教案10-10

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精选6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精选6篇)

  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 1

  【设计思路】

  动物是所有孩子都喜欢的,而对于动物走路的方式孩子们以前从歌曲中熟悉过小兔、小鸭、小乌龟、小猫,只是局限于走和跳,进入小班下学期,孩子们的求知欲也更浓厚了,想了解的事物更多更丰富。儿歌《谁会飞》采用孩子们喜欢的问答方式,将动物的走路方式融入其中,根据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与情况,我将儿歌中飞和游的走路方式扩大到走和跑,并将儿歌的最后一句改为飞呀飞、游呀游、走呀走、跑呀跑,统一的格式方便孩子后面的'仿编。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模仿各种动物,引起孩子的兴趣;第二环节在理解儿歌内容后,和孩子们一问答的方式来念儿歌,其中有集体、个别、幼儿和幼儿之间的,孩子们在学念中不会觉得枯燥;第三环节则从四种动物拓展开来,引发孩子更多的思考,从而进一步激发探索动物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了解不同动物走路的方式,尝试用问答的方式念儿歌。

  2、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物。

  3、喜欢欣赏儿歌,会大胆地朗诵。

  4、体验儿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走路——在模仿中感受小动物走路的不同方式

  1、今天我们来学学小动物走路吧,小动物们,出发了!

  老师带着幼儿一起模仿动物走路,边学边引导幼儿

  说“拍拍翅膀飞呀飞”,“摇摇尾巴游游游”,“竖起耳朵蹦蹦跳”,“四条腿儿跑跑跑”。

  2、小结:小动物真有趣,走路方法都不一样。

  二、一起念儿歌——理解并尝试用问答的方式念儿歌

  1、教师念儿歌

  提问:你听见了哪些小动物,它是怎么走路的?

  幼儿说到什么动物就出示动物图片,并引导孩子和老师一起以问答方式念儿歌。

  2、教师边出示图片,边与个别孩子以问答方式念儿歌

  3、可根据幼儿的情况,交换问答的方式,或由孩子来拿图片,与大家互动。

  4、小结:小动物走路的儿歌真好听,可以我问你,也可以你问我,我问你答真好玩。

  三、大家来模仿——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模仿不同的动物

  1、除了鸟儿会飞,还有谁也会飞呢?(蝴蝶、蜜蜂等,老师可和孩子一起编进儿歌)。

  2、小结:你问我答的儿歌,还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念,想象还有谁也可以编到儿歌里。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 2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不同动物的走路方式,特别是飞行动物的特点。

  2. 学习用问答的方式念儿歌,并尝试仿编儿歌。

  3. 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物,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动物图片(如小鸟、小鱼、小兔、小鹿等)。

  2. 儿歌《谁会飞》的音频或教师自备的朗诵材料。

  3. 会飞、游、跳、跑的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1. 小动物走路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模仿动物走路,如小鸟飞、小鱼游、小兔跳、小鹿跑等。

  引导幼儿观察并总结不同动物走路的特点。

  2. 学习儿歌《谁会飞》

  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倾听。

  教师提问:“儿歌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引导幼儿回答。

  教师与幼儿一起以问答的方式念儿歌,如:“谁会飞?小鸟会飞。小鸟小鸟怎样飞?拍拍翅膀飞呀飞。”

  3. 仿编儿歌

  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动物会飞,并尝试将它们编进儿歌里。

  教师与幼儿一起仿编儿歌,并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 表演儿歌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戴上后模仿该动物的动作表演儿歌。

  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活动延伸

  将动物图片和儿歌音频投放在语言区,供幼儿自由观看和朗诵。

  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 3

  活动目标

  1. 了解不同动物的飞行方式,激发对动物的兴趣。

  2. 学习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动物的飞行特点。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1. 动物飞行视频或图片(如蝴蝶、蜜蜂、小鸟等)。

  2. 儿歌《谁会飞》的PPT或挂图。

  3. 音乐《小鸟飞》作为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 观看视频或图片

  教师播放动物飞行的.视频或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你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在飞行?它们是怎么飞行的?”

  2. 学习儿歌《谁会飞》

  教师借助PPT或挂图,朗诵儿歌《谁会飞》。

  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并提问:“儿歌里提到了哪些会飞的小动物?”

  教师与幼儿一起以问答的方式念儿歌,并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动物的飞行。

  3. 讨论与分享

  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会飞?它们飞行的样子是怎样的?”

  鼓励幼儿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察结果。

  4. 音乐游戏《小鸟飞》

  播放音乐《小鸟飞》,幼儿随着音乐自由飞翔。

  教师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不同动物的飞行特点,如小鸟拍拍翅膀飞、蝴蝶翩翩起舞等。

  活动延伸

  1. 在美工区提供画纸和画笔,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飞行动物。

  2. 在户外活动时,组织幼儿玩“飞行动物”的角色扮演游戏,进一步加深对动物飞行的理解和体验。

  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 4

  活动目标:

  1. 了解不同动物走路的方式,并尝试用问答的方式念儿歌。

  2. 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动物。

  活动准备:

  1. 动物图片。

  2. 实物投影仪、电视机。

  3. 有活泼轻快音乐的磁带一盘、录音机一台。

  4. 会飞、游、跳、跑的动物头饰若干,大字卡:飞、游、跳、跑。

  活动过程:

  一、小动物走路——在模仿中感受小动物走路的'不同方式

  1.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学小动物走路吧,小动物们,出发了!”教师带着幼儿一起模仿动物走路,边学边引导幼儿说:“拍拍翅膀飞呀飞”,“摇摇尾巴游游游”,“竖起耳朵蹦蹦跳”,“四条腿儿跑跑跑”。

  2. 小结:小动物真有趣,走路方法都不一样。

  二、一起念儿歌——理解并尝试用问答的方式念儿歌

  1. 教师念儿歌,幼儿说到什么动物就出示动物图片,并引导孩子和老师一起以问答方式念儿歌。

  2. 可根据幼儿的情况,交换问答的方式,或由孩子来拿图片,与大家互动。

  3. 小结:小动物走路的儿歌真好听,可以我问你,也可以你问我,我问你答真好玩。

  三、延伸活动——游戏“找家”

  1. 请幼儿找自己喜欢的头饰戴上,学学它们的动作。

  2. 在音乐声中看字卡分别找到相应的家。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小动物走路的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学会了用问答的方式念儿歌。同时,通过模仿和表演,幼儿的肢体动作得到了锻炼,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 5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哪些动物会飞,并尝试用儿歌的形式表达。

  2. 通过问答游戏,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鸟类和其他会飞动物的图片或模型。

  2. 儿歌《谁会飞》的歌词卡片。

  3. 音乐播放器。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出主题“飞”

  1.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哪些东西可以飞呢?”引导幼儿说出鸟类、飞机等。

  2. 出示鸟类和其他会飞动物的图片或模型,让幼儿观察并说说它们的特征。

  二、学习儿歌——了解哪些动物会飞

  1. 教师播放儿歌《谁会飞》,并出示歌词卡片,让幼儿初步了解儿歌内容。

  2. 教师与幼儿一起朗读儿歌,并引导幼儿用问答的`方式念儿歌。

  3. 提问:“儿歌里提到了哪些会飞的动物?它们是怎么飞的?”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

  三、问答游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1. 教师与幼儿进行问答游戏,教师问:“谁会飞?”幼儿答:“鸟儿会飞。”教师继续问:“鸟儿鸟儿怎样飞?”幼儿答:“拍拍翅膀飞呀飞。”

  2. 鼓励幼儿相互之间进行问答游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四、延伸活动——表演儿歌

  1.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会飞动物头饰戴上。

  2. 在音乐声中,幼儿表演儿歌内容,用肢体动作表现动物的飞行方式。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初步了解了哪些动物会飞,并学会了用儿歌的形式表达。同时,问答游戏也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表演环节,幼儿积极参与,展现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班语言教案谁会飞 6

  活动目标

  1. 初步了解哪些动物会飞,并尝试用问答的形式表达。

  2. 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准备

  会飞、游、跳、跑的动物头饰若干,大字卡:飞、游、跳、跑,画有鸟飞、鱼游、兔跳、鹿跑的图片一张。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教师出示天空的图片,引导幼儿想象自己变成小鸟飞到天上的情景。

  2. 总结:我们没有翅膀不能飞翔,但可以学习动物的走路方式。

  二、小动物走路——模仿并了解不同动物的走路方式

  1.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鸟飞、小鱼游、小兔跳、小鹿跑的动作,并引导幼儿说出这些动物走路的特点。

  2. 小结:小动物走路的方式真有趣,都不一样。

  三、学习儿歌《谁会飞》

  1. 教师以问答的形式念儿歌,引导幼儿注意听并尝试回答。

  2. 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儿歌的'后两段,重点学说“竖起耳朵蹦蹦跳”和“四条腿儿跑跑跑”。

  3. 跟着教师一起学学动作一起学习儿歌,并尝试以问答的形式念整首儿歌。

  四、游戏“找家”

  1. 请幼儿找自己喜欢的头饰戴上,学学它们的动作。

  2. 在音乐声中,幼儿看字卡分别找到相应的家(如:会飞的动物找到“飞”的字卡并站在其旁边)。

  活动延伸

  1. 在区域活动中,可以投放与动物走路方式相关的玩具和材料,供幼儿继续探索和模仿。

  2. 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儿歌创作活动,鼓励他们将更多动物的走路方式编入儿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