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时间:2024-10-01 17:17:45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语文课文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小学语文课文教案合集10篇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给老师以掌声,给听课老师掌声,以表示欢迎,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2、正是同学们的掌声,使一个女孩改变了,这个不幸却又幸运的女孩是谁?(英子)

  二、文本对话,感受掌声魅力

  1、请轻读掌声前的部分,画出有关句子和词语,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英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抓住重点词句)

  (1)、她很文静……最后一个离开

  (2)、英子立刻把头低下

  (3)、英子犹豫……

  2、换位思考:假如你是英子,此时你心理会怎么想?

  3、你们心目中的英子应该是什么样的?课文怎么写?

  4、是什么力量让英子有了这么大的改变?边读边找出课文中描写掌声的.句子。

  5、采访同学们,你为什么给英子送去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6、英子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此时她一摇一晃走下讲台,这与刚才走上讲台感觉一样吗?如果你是英子,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如果没有__________ ,我就_________ 。

  因为______________ ,所以_________ 。

  三、总结升华

  四、课外延伸

  1、上中学后,英子来信了,快来读读,从信中你知道了什么?

  2、给英子回信

  3、老师赠言

  五、布置作业

  1、收集有关爱的名言

  2、有感情朗读课文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央、瓦”等13个生字。会写“央、交”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感受北京的美丽和巨大的变化。

  3、有热爱祖国首都的意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感受祖国首都的美丽。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从小就知道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祖国的心脏。从北京传出来的声音,响遍神州大地。世界各国人民的眼睛,也越来越多的聚焦于北京。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让他们爱北京、以北京为豪。在学习时我打算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北京了解了哪些,在放幻灯片,让学生对北京古老而现代的景观有所了解,再进入本文的学习。生字的学习还是发挥小组的作用,有小组长带领读一读、说一说、记一记,再通过读短文检查。课文的朗读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的'作用读通、读顺、读的有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说北京,导入新课

  1、说说你知道的北京。

  2、课件出示:美丽的北京。

  展现北京古老的文明和现代的文明:天安门广场、立交桥、颐和园、故宫、中华世纪坛……

  请同学们认真观看。说说你看到的北京。

  3、北京多美呀!今天,我们一起出发去北京游玩。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⑴ 学生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

  ⑵ 课件出示词语:

  中央 城市 旁边 花坛 祖国 庄严 图案 立交桥

  风景优美 绿树成阴 高楼大厦 名胜古迹

  ① 学生自读;

  ② 小老师领读;

  ③ 开火车读。

  ⑶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正音。

  ⑷ 给生字找朋友。

  三、朗读欣赏,悟情

  1、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读课文,想一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2、读读想想说说:哪些地方写出了北京的美,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

  3、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把你觉得最想读的地方划出来,再读给你的同桌听,并和他说与说你为什么想读。

  4、你觉得哪些地方不明白?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北京的事情?

  5、指名朗读课文,大家评议,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四、实践活动

  北京的景色如此美丽,让我们动手把它画下来,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画一幅想象画,并配上一、两句赞美的话。

  第二课时

  一、展示交流,复习巩固

  1、在小组内展示、交流自己画的想象画。

  2、课件出示课后读读记记中的词语:

  绿树成阴 鲜花盛开 风景优美

  来来往往 高楼大厦 名胜古迹

  ⑴ 自己读读这些词语。

  ⑵ 同桌互相读一读。

  ⑶ 全班齐读。

  ⑷ 开火车朗读。

  3、拼词游戏。

  4、自由选择词语练习说话。

  二、我会写

  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字:

  央 市 优 坛 国 交 旁 阴 城 图

  1、读准这些字的音。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在田字格里的占位,同桌互相说一说。

  3、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仔细观察,并书空练习。

  4、描红仿写。

  三、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背给小组长听

  四、拓展活动

  说说知道的北京新变化。

  【教学后记】

  学生对北京非常向往,课件展示了北京的名胜古迹、新风貌等风景,学生一看就激发了自豪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读出课文。在布置作业时,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培养想象力,这种练习须继续加强训练。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带韵味,体会作者对山雨的喜爱,领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从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秀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那份情感。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雨声录音。

  2、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雨声想象,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访问了山里的朋友,感受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今天,我将再向大家介绍一位自然朋友。他是谁呢,咱们一起听一听吧。(播放雨声)你们听到了什么?说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自古以来,雨就在文人笔下展现了多彩的形象:渭城朝雨巴山夜雨斜风细雨,还有沾衣欲湿杏花雨清明时节纷纷雨。雨不仅润泽万物,更是丰姿绰约,带给人们无穷的想象。下面,就让我们随着课文,去欣赏、体会一场山雨的魅力。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

  2、交流: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雨起、雨中、雨后。)

  三、重点朗读,感悟特点

  1、学习雨起,感知悄悄:

  ⑴ 看,山雨来了。请有感情地读读第一自然段,山雨初来乍到时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⑵ 练习说话,朗读品评。

  2、学习雨中,感悟神奇:

  ⑴ 那课文中的山雨又是怎样的一番韵味呢?拿起书,轻声地读,体会山林中飘飘洒洒的山雨带给你的感觉。

  ⑵ 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又了山雨的神奇、韵味?细读课文,找到那些令你深有感触的话语,将它们划下来。

  ⑶ 有侧重地交流、品析、朗读:

  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体会由远而近,由远而近的意味:这里连用两个由远而近,后面还用了省略号,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带着体会朗读。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指名读,并点拔,然后集体有感情地朗读。

  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

  读一读这话,感受感受:山雨神奇在什么地方?雨丝是飘飘洒洒的,还会是怎样的?请换一个叠词来说说。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听,用心灵去感受。带着遐想朗读。

  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绿之中,绿得耀眼,绿得透明。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雨中的绿色,在画家的调色板上是很难调出来的,然而只要见过这水淋淋的绿,便很难忘却。

  自由读,感受雨中的绿。讨论:如何理解这清新的绿色仿佛在雨雾中流动,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胸这句话。

  3、学习雨后,感受韵律:

  ⑴ 学生自由朗读文章的最后三个自然段,同桌交流感受。

  ⑵ 汇报交流,自主朗读。教师适时点拨。

  四、通读全文,积累背诵

  1、分小组轮读整篇课文,要求读出感情读出韵味。

  2、自由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五、作业设计

  1、背诵喜欢的段落。

  2、观察练笔:雨。

  【板书设计】

  山雨

  雨起:悄悄

  雨声

  雨中:神奇

  颜色

  雨后:余韵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4

  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想象”和“联想”。

  技能目标:

  1、运用合理的想象,给课文补充合情合理的情节。

  2、并适时的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想象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爱的情感,并让学生明白:“爱越无私、爱的境界越高、爱的价值就越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的合情合理的想象。

  教学难点:

  让学生深化理解文本“爱越无私、爱的境界越高、爱的价值就越大”的主旨。

  教学方法:

  朗读法 研讨法 情感体验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知识介绍

  “同学们你们读过童话吗?”同学回答肯定,然后再问:“谁能告诉什么叫做童话?”同学回答,老师做总结,并用多媒体展示童话的定义:“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 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育。”学生在理解童话定义的基础上对文章的写作手法的应用会更有利。紧接着出示第二章幻灯片:“大熊星座”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大熊星座的来历吗?同学答:“想!”,那我们就一同走进这由俄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为我们所创作的一篇童话:《七颗钻石》,从而来了解有关“大熊星座”感人而美丽的传说。

  二、初读课文、复述故事

  (一)在学生读课文之前,要进行方法的指导。因为这是一篇童话具有“精美短小”的特点在学习方法上对学生适当的指导。并用换灯片出示朗读方法:“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让学生引起注意,请同学采用传递式读法来读课文,

  (二)读完课文后,请学生复述课文。老师强调,在不看书的情况下对课文进行复述:老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水罐从无水有水木的银的金的跳出七颗钻石涌出巨大、清澈而新鲜的水流,这一他系列神奇的变化进行复述。每一次水罐神奇的变化都是因为无私伟大的“爱”。通过复述课文来感受小姑娘爱的境界之崇高,母爱的伟大和无私。既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技巧,又增加了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在复述文章的过程,也是师生进行交流的过程。

  三、鉴赏文本

  一个感受艺术的过程,为了避免肢解文本,给人造成一种支离破碎的映像。在请同学们一起复述文章的同时就应注意怎样引导学生按着复述故事的线索赏析文本。老师引导学生鉴赏学习,去体会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纯朴、传神而美好的语言。从而去体会:“”在鉴赏文本的过程中设置了两个大问题,在其中又穿插了一些小问作引导鉴赏文本。

  (一)小姑娘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送水的过程中水罐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

  (二)水罐发生一次次更大神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学生在复述课文的时候就不自觉地抓住了这条线索。而在回答第二个大问题时就是老师引导学生分析鉴赏课文的过程。

  (1)孝心感上帝、清水满罐:(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在学生了解故事背景的情况下)我们在赏析小姑娘找水的时候,可以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联想一下:小姑娘 “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让学生自己回顾体验、感受一下小姑娘找水的艰难。从而引出了水罐从无水到有水的原因是小姑娘不怕艰难找水救母的孝心感动了上帝。(老师在这时点出这种事情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这是应用了想象的写作手法。)

  (2)强忍干渴、急送救命水:(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概括、体会):请同学们用“四字词语”来描绘小姑娘口渴难耐的状态。小姑娘获得了水后产生了那些心理活动和外在表现?引导学生体会小姑娘此时此刻的心理感受:“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继续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词语进行赏析(请问同学们书中用了那些词语描绘了小姑娘得水后的心情和举动的?):“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赶紧、匆匆忙忙”来展现小姑娘找到水时的欣喜、口渴的程度、感受、和此时首先想到母亲的她那伟大的孝心!学生回答后,老师进行总结。孝心,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也是我们亲情关系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小姑娘把这珍贵的生命之水留给了自己的母亲。可见她是多么的有孝心啊!

  (3)半路救狗、“木罐”变“银罐”:(老师引导进行情感教育:爱生命、给同情)在她匆匆忙忙的途中被一只因干渴而躺在地上的小狗绊倒在地。而小狗获得了小姑娘的滴水之恩,而获救了。(老师点出:水罐又一次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水罐从木的变成了银的”紧接着老师追问,是木罐价值大还是木罐价值大?这给你什么启示?)学生回答,老师做总结:显而易见,水罐的价值远比木的价值大。小姑娘自己口渴难耐却滴水未进,把水带回家给生病的母亲。而在路上又遇到因干渴而奄奄一息的躺在地上的小狗并被它绊倒在地,她不但没有埋怨它,反而以滴水之恩救了它的命。因为她对弱小生命的同情,超过了对自己生命的关怀。可见小姑娘她那宽厚博大的同情心是多么的崇高和伟大呀!

  (4)母亲舍己救孩子、“银罐”变“金罐”:(教学方法:感受情境)当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时,母亲对小姑娘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老师提问:请问当时母亲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心情?)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母爱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当面临生命抉择时,把获生的机会留给了自己的孩子。(老师又问:这时水罐又发生了怎样神奇的变化?)学生回答: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老师追问:“这又给你什么启示呢?”学生回答,老师总结:母亲,她第一次给“自己”的'生命是以巨大的阵痛和艰辛带来的,而这次却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把生命的机会留给了自己的孩子,可以说,这位母亲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这爱的境界是更无私、更崇高啊。这是爱的价值在升华呀!

  (5)舍己救人、“金罐”跳“钻石”:(教学方法:讨论法)就在母子两推来让去之时,来了一个过路人。小姑娘又把生命之水让给了过路人,这时水罐里又发生了奇怪的现象:“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老师问:小姑娘把生命之水给了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体现了小姑娘怎样的爱?)学生回答老师做总结:小姑娘的这种举动表现了小姑娘的爱早已超越了亲情,这种无私的爱已经达到了爱的最高境界!让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老师提问:请问同学们文章最后一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同学回答,老师引导总结:用多枚体展示:“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在人们需要的时候,普照人间,指明方向!”讨论题:“请问同学们:水罐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改变的?水罐从木的变成银的,从银的变成金的,再从金的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水流……水罐的价值越来越大这给大家什么启示?”四人小组讨论,老师总结;“爱可以创造奇迹,爱的境界越高,爱的价值越大!”

  四、放飞想象

  童话最主要的特点是“想象”,既而让学生放飞想象,引导学生插上合情合理的故事情节,无疑是对学生的能力的一种锻炼,这不紧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力。想象不能胡编滥造,于是便用多媒体展示同学们在想象时应注意的问题。“请你插上想象和联想的翅膀,为的某一个细节和结尾插上你所设想的生动的情节。(注意想象要合情合理、要有新意。)”

  结束后,老师总结:这篇童话故事叙述了小姑娘,在用她温厚的心去爱她周围的每一个人和事物,她的爱是崇高的,伟大的!故事中的母亲是那样 的无私、那样的伟大和崇高。

  师生共唱《爱的奉献》用多媒体展示歌词、配乐齐唱。

  (这时学生和老师的感情被激起到一个高潮,从而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进入下一环节。)

  五、知识迁移、能力训练 用多媒体展示

  爱心大比拼:

  爱心像一抹照射在冬日里的阳光,

  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分外的温暖;

  爱心像一泓流淌在沙漠中的清泉,

  使濒临绝境的人们重新获得生活的希望;

  爱心像……

  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型,写出你对爱心的理解

  (注意修辞和句式)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动物尾巴的特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认识动物尾巴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动物头饰、录音带等。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我们一起去动物园看动物好吗?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我们一起坐上去动物园的汽车(播放汽车的音乐)。到了,请同学们坐好。

  2、出示图片,问:动物园里有哪些动物?你们想知道它们尾巴的特点吗?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3课《比尾巴》就能帮我们找到答案了。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第3课,一边看书一边听录音范读课文,想一想这课有几小节?

  2、请同桌同学互相帮助来读课文,把生字读三次。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开火车、齐读)

  4、这篇课文有多少个小节?(有4个小节。)

  (三)、学习第二节。

  1、请同学们齐读第一、二节,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2、贴动物图,问:这是第几节讲的?(第二节。)

  3、指着没有尾巴的动物的图,问:这些动物的尾巴怎样了?(它们的尾巴没有了。)

  4、出示动物的尾巴图,问:它们的尾巴在这里,谁能帮它们找回自己的尾巴?

  5、你是怎样知道的?(猴子的尾巴是长的,兔子的尾巴是短的,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板书:长、短、像伞。

  6、问:你们知道猴子的尾巴有多长吗?兔子的尾巴有多短吗?

  7、问:比兔子的尾巴长的动物有哪些?与猴子比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

  8、小结:长和短不是一定的,要通过比较才知道。

  9、问:你还知道有什么长,什么短吗?

  10、松鼠的尾巴是什么样子的?伞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做手势来表示伞的样子。)

  11、看黑板的板书来读第二节。

  (四)、学习第一节。

  1、在第一、二节里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是什么符号?)

  2、教师讲解:这是问号,用在问句的后面,表示提出问题。

  3、问:第一节提出了几个问题,分别是什么?板书:谁的尾巴、“?”。

  4、学生练习说问句。

  5、指导读问句。教师范读,指名读。

  6、加上表示尾巴特点的`动作来齐读第一、二节。

  7、小结:第一、二节写得很生动,因为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写出了动物尾巴的特点。课文里还有哪几个小节用了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写其它动物尾巴特点的呢?

  (五)、学习第三、四节。

  1、请同学们分四人小组来自学第三、四节,边学边想:你学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2、问:你学到了什么?(A、尾巴的特点;B、三个问句。)板书:弯、扁、最好看、“?”。

  3、问:你还想到什么?

  4、指导朗读:男、女分组读。

  (六)、做游戏《找朋友》。

  1、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做游戏?老师有个要求:请同学们在做游戏时要边看游戏的内容边练习背课文,好吗?

  2、这个游戏叫《找朋友》,想玩的同学请坐好。(教师发动物及相关动物尾巴的头饰)戴动物尾巴头饰的同学站到讲台前。开始游戏,(如:A、戴猴子尾巴头饰的同学问:我的朋友在哪里?B、同学齐答:猴子,猴子快出来!C、戴猴子头饰的学生走出来说:你的朋友在这里!)

  3、看图加动作来背诵课文,再比赛背课文。

  4、总结板书:这节课,我们学过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5、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只要我们平时多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更多动物尾巴的特点。

  (七)、练习(画一画)。

  1、出示几种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来帮它们加上尾巴。

  2、画完后让学生说说动物尾巴的特点。

  (八)总结全文。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画》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一首古诗。课文有一幅经过装裱的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以山水相映,鸟语花香的美感。课文以“画”这个谜底为中心,抓住山水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应,妙趣横生。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教学目标]

  1.认识“远、看、近、听、春、还”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大致意思,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学生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习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设计理念]

  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在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引下,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古诗,品味古诗,探究其趣味,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实起来,“灵秀起来”。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对每个学生学习个性的尊重。教学中,应让每个孩子自由地读、自由地学、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达、学生有了自由、才会有灵性。课堂上,我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诗句,自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书,引导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汲取、学会欣赏,从而产生思维的撞击、情感的交流、知识的共享和心灵的震撼。中国文字博大精深的美唤起他们去探究学习中华古文化的主动性,催化了学生情感,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应把握“古诗诵读”这一课型教学的尺度,即重点是识字和熟读成诵,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多读,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要把每行诗读通顺,要读好整首古诗直至能熟读成诵。学生主要通过多读和结合看图,以及教师适当的诗意描述,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悟诗的意境美。教师还应恰当创设出诗境,让学生通过多读体会美、欣赏美、评价美,以至于自己表达美、创设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刚人学的一年级小朋友,自我约束能力差,老师如若引导不当,会使他们产生厌倦情绪。因此,课堂上把游戏寓于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如本节课开课的猜谜语游戏,识字过程中的开火车、猜字的游戏等等,让学生学习情绪高涨,为他们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感受学语文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都猜过谜语吗?谁来出个谜语给大家猜?

  (学生兴趣盎然地玩猜谜语的游戏)同学们真聪明,老师也请你们猜个谜语(出示古诗),它是一首谜语诗(板书:古诗诵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完古诗,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请大家翻开书92页,自由读诗,注意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出示小黑板)这六个字你们会认吗?先自己在下面读一读吧!

  3.谁想读给大家听一听?(学生自主选择读宇,重点指导读好前鼻音“近”、后鼻音“听”)

  4.读得很好,去掉拼音朋友也能读这么好吗?咱们开火车比赛来读一读吧1

  5.猜字游戏:老师藏一张字卡在身后,让学生猜是哪个字宝宝这么调皮,在和大家玩捉迷藏的游戏。(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的读音)

  三、再读古诗,读通诗句

  1.生字读得这么好,相信大家再读古诗时一定能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自己在下面读一读。

  2.同座互读、评,指名全班读、评。

  3.全班齐读。

  四、品读词句,领悟诗境

  1.学生自由读诗,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行多读几遍,并读给同座听。

  2.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调整教法,学生喜欢读哪一句,就指导学生读好哪一句。导读方法如下:

  “远看山有色”,演示“山”的分解图片,师描绘远山:远远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呀!谁能把这行诗读得很美呢?

  “近听水无声”,演示“水”的分解图片,师述: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为什么?(画上的水)。那么,这一行该怎么读呢?

  “春去花还在”,演示“花”分解图片,师述: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画上的花)。谁能把这一句读好呢?

  “人来鸟不惊”,演示“鸟”的分解图片,师述: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请一个同学上来,和下面的同学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画上的鸟)。谁会读这行诗?

  3.四行诗都读好了吗?现在我们把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

  练读,指名读,齐读,看图读,引读。

  4.让学生猜出谜底:画。(板书课题,齐读)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五、积累诗句,熟读成诵

  1.学生再来欣赏一下这幅美丽的画,配乐,学生边看图边吟诵。

  2.学生在学习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好这首诗吧!

  (小组合作多种形式练读)

  3.小组学习成果展示。

  4.熟读成诵。(背诵时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山、水、花、鸟”来背。)

  六、课外延伸,再现情境

  1.师:(充满激情地)这首诗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个字就描绘了这么美的一幅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有趣的诗吗?(学生扩展背诗,激发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2.回家请爸爸妈妈猜今天学的谜语诗,如果猜对了,就画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送给他们作为奖励,并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斧头、盖房、造犁、不断、减少、扩大、一栋栋、家具、冒出、柴烟、黎明、洪水、何处、包括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蕴含的道理。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防沙固土的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自然环境的现状。

  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了解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2.查阅资料,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

  一、播放课件,导入新课

  1.播放背景音乐和大屏幕(美丽的小村庄环境优美,小动物们在树林里快乐地玩耍,人们在快乐地耕种和收割)

  2.说说最喜欢小村庄哪个地方。生交流。(板书:美丽)

  3.是啊,我跟你们一样也喜欢这个美丽的小村庄,那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第一段吧!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第一段。

  2.指名读,齐读。

  3.很好。听到大家的朗读老师也陶醉其中了。现在我请你再看这段话,你除了发现小村庄特别的美,你还有什么发现?

  4.“山谷中,早先有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强调“早先”。那么现在这个小村庄还有没有呢?

  三、 品味小村庄的最终命运

  1. 课件出示被破坏后的小村庄图片。

  2. 自由读、指名读最后一段。

  3. 读了这一段,你了解到了什么?(板书:什么也没有)

  4. 小村庄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四、自读课文中间部分,自我了解,总结原因

  五、回顾,整理

  1.出示课文生字词语,进一步认识、巩固 。

  2.结语:美丽的小村庄被洪水卷走了,我们感到痛心,感到惋惜,到底是什么原因害了它,你们肯定有很多的话说,就把它写在课文的旁边吧!我们下节课再畅所欲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字词,认读

  二、了解小村庄消失的原因

  合作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 现在就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这篇课文的第二、三、四自然段,边读边想,是什么毁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找出对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

  2. 是洪水卷走了小村庄,是因为人们把树吹掉了,才不能挡住洪水,是他们自己害了自己。

  3. 为什么说是村民自己毁掉小村庄?请你分成四人小组,找找村民是如何一步步地把村庄毁掉的,画出对应的句子,并说说你画这句话理由。 (生分组学习,师巡视、参与学生学习活动)

  4. 小组汇报,及时总结,引导

  A: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还有“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板书:斧头

  B: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我们小组是这样认为的:村民为了眼前不错的.生活,砍掉了树木,所以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

  C: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师:你为什么要画这一句,你的理由是什么啊?

  生:因为小村庄的人们一直在砍伐树。

  师:啊,一直在砍树,你从哪一个词知道的?

  生:“不断”。

  师:啊,“不断”,还有呢,针对时间是哪个词?

  生:“一年年,一代代”。

  师:“一年年,一代代”说明小村庄的人们一直在什么啊?

  生:砍树。

  那么些村民这样长时间的,无休止的砍树,有没有想到后果呢?最终灾难终于降临了……

  再次读4段。

  三、品读第四段,理解“咆哮”一词

  1.指名说词语意思,江河奔腾或人暴怒叫喊。

  这里是谁在“咆哮”?

  生:洪水。

  2.(多媒体课件渲染洪水“咆哮”情境)

  3.为什么洪水这么咆哮,这样肆虐?

  因为小村庄的人不爱护自然界的树木,随便地乱砍乱伐

  这是因为人们不爱护大自然,遭到了报应

  因为村民乱砍树,所以现在没有树木来抵挡洪水了

  4. 现在老师告诉同学们的是,庆幸的是在这场咆哮的洪水的灾难中,小村庄的人们活了下来,那你想对村民说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说

  5.学了这篇课文,老师也有很多话想说。让我们看看下面的一篇文章。

  让地球妈妈笑起来

  当绿叶慢慢变成美丽金色的时候,秋姑娘从遥远的地方旅行回来了,她来看望大地妈妈和她的孩子

  但眼前的景象着实令他大吃一惊:大地妈妈正在痛苦地呻吟.原来大地妈妈病了,病得还不轻哪!匆忙赶来的秋姑娘赶忙请来了著名的太阳医生和风婆婆大夫给大地妈妈看病。

  太阳医生仔细地看了看,摇了摇头,指着大地妈妈的皮肤说:“大地妈妈得了皮肤病,有些地方以前是美丽的绿洲,而现在都变成了沙漠,到处尘土飞扬,干燥得不行了。”

  风婆婆用听诊器在大地妈妈胸口侧耳倾听了一会儿,叹了口气说:“哎,大地妈妈得了严重的哮喘症。现在许多工厂大量排放废气,大气污染严重,大地缺少新鲜空气,如今连天空都是灰蒙蒙的。”

  太阳公公又忙给大地妈妈照了X光片,发现她的日常饮食也很不卫生,影响到了内脏,不由感叹道:“是啊,如今连小河水都变得十分浑浊,鱼儿也无法生存,这样下去怎么行?”

  地球妈妈听完自己的病情,哭得更伤心了,眼泪夺眶而出,大声呼喊道:“谁来救救我啊?”

  亲爱的人们,不要再让地球妈妈哭泣了,要知道,地球只有一个,地球没有了,我们大家都将面临死亡,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大自然,保护地球,让地球妈妈的脸上永露笑容!

  板书设计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美丽 斧头 什么也没有了

  砍伐

  保护环境 合理利用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人生。

  教学重点: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教学难点: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先学

  1、阅读全文,读准字音,理解生词,注意做好记号。

  2、查资料,了解夏洛蒂.勃朗特。

  3、查资料,了解作品《简.爱》,了解它们的大概内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悟形象。

  1、师:关于夏洛蒂,文中对她有一个比喻。

  2、学生回答: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3、问:为什么会打这样的比喻?她和仙人掌的命运有什么相同?

  4、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5、交流:

  仙人掌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可以生存。夏洛蒂遭遇到不幸,最终还是成功了。

  6、问:她遇到了那些方面的不幸?哪些语句让你体会到出境的艰难?

  7、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感悟品质

  1、交流:遇到哪些方面的不幸?

  2、回答:家庭生活上和创作上。

  3、说说主人公遭遇了怎样的家庭不幸。

  (1)学生找出语句读一读

  (2)面对这些不幸,主人公是怎样艰难谋生的呢?

  用笔把表现主人公艰难谋生的词句画下来,多读几遍,交流感受,体会其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

  (3)抓住“洗衣、、烧饭、缝缝补补、拾柴、捡破烂”等词体会主人公为生活而忙碌奔波的形象,感受主人公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人物性格。

  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抓住“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幸运之门”等细节,体会主人公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4、结合立志写作、遭遇打击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百折不挠的性格。

  (1)朗读第三、四自然段,交流感受。在写作的道路上,夏洛蒂遇到的挫折

  (2)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体会夏洛蒂向骚塞请教前后不同的心情。

  (3)指导有感情朗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吓洛蒂的坚强性格。

  (4)理解感悟主人公不服输的性格。

  面对这些沉重的打击,夏洛蒂服输了吗?你从那里看出来?

  (5)结合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的有关情节,理解感悟主人公

  为改变命运所表现出来的.勤奋和坚强毅力。夏洛缔有没有通过写小说实现自己的理想,敲开幸运之门呢?她是如何敲开的?

  (6)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主人公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取得成功的喜悦。

  三、回归整体、感悟成功

  1、交流对课题“小草和大树”的理解,为什么以此为题?

  领会题目通过鲜明对比抓住读者,进一步体会主人公与命运和世俗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理想的性格。

  2、回顾课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缔取得成功的人生启示

  3、你体会到什么,用一句话概括。

  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

  小草

  家庭不幸,艰难谋生

  立志写诗,遭遇打击

  反思权衡,开拓新路

  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9

  《蓝鲸》(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是一篇说明文,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蓝鲸的形体特征及行动,呼吸、吃食等方面的生活习性。文章运用了列举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根据文章的内容及写作特点,我设计了如下四步进行教学。

  一、填一填

  课文二、三自然段重点写了蓝鲸的形体很大,为了把这个特点说清楚,作者列举了很多数字来说明。教学时我指导学生先读书,圈出描写鲸很大的数字,然后完成如下填空练习:

  (1)蓝鲸的体长可达( )多米,体重有( )多吨,相当于( )头黄牛的重量。鲸须有 ( )米多长。它每天要吃( )吨饭,每顿竞能吃下( )吨鱼虾。(列举数据)

  这些数据说明蓝鲸很___________。

  (2)蓝鲸的行动非常迅速,每小时可达( )千米。蓝鲸换气时,会从鼻孔内喷射出高达( )米左右的水柱。(列举数据)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这些数据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蓝鲸很_________。

  通过读、圈、填,让学生体会初步认识举数据这种说明方法,更通过这些数据让学生体会到蓝鲸确实很大。

  二、比一比

  课文的二、三自然段不仅介绍了蓝鲸大,还介绍了蓝鲸行动、呼吸等生活习性。在列举数据的同时,作者还运用了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书并找出这些语句,再读一读,比一比,切实体会蓝鲸行动、呼吸、拉力等方面的特点。

  具体的句子有:

  1、蓝鲸的嘴巴容得下十几个成年人在里面睡觉。(作比较)

  2、一头蓝鲸相当于300头黄牛的重量。(作比较)

  3、一头蓝鲸的拉力相当于一台中型火车头。(作比较)

  4、3米长的鲸须,就像一把大型的软扫帚。(打比方)

  5、远远望去,水柱宛如一股喷泉。(打比方)

  怎么体会呢?就是抓住比较的事物,将两者深入地比一比。如第一句可设计如下比法:

  a、这句话拿( )和( )作比较。

  b、估算一下十几个成年人睡觉得要多大的地方?

  c、闭起眼睛,想像一下蓝鲸的嘴巴就有多少大。

  d、这一句话说明蓝鲸__________。

  e、再读一读句子,要读出这种感觉,这种特点。

  剩下几句可在上述学法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行比较体会。在比一比中让学生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获得感性的体验。这样既深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所用的说明方法。

  三、演一演

  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了蓝鲸吃食的特点,即鲸吞。这一段内容较长,鲸的吃食有一连串的`动作:一张、一推、一涌、一闭、一卷、排、留等,如何理解这段话,体会这些词?我让学生仔细读书,然后把自己当作是蓝鲸,并用自己的嘴巴演示鲸吞的过程:一张一推一涌一闭一卷排留。我还让同桌两人一个

  演示,一个解说。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深入地理解了课文。

  四、拓一拓

  学完了二、三、四自然段,引导学生再回到课题上。让学生看着课题说一说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你懂得了哪些关于蓝鲸的知识?让学生自主总结,把刚才学得的知识,进行内化整理成块,并通过学生自主发言练习说话能力。

  通过总结,学生储备了关于蓝鲸的一定的知识,但不能让学生满足于这些,还要拓一拓:读了课文后,你对蓝鲸感兴趣吗?你还想了解蓝鲸的什么呢?这一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纷纷发言:我想了解蓝鲸怎么睡觉的?我想了解蓝鲸怎么生?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学会20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非凡才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听录音,找生字。

  2、交流:

  tan

  chang

  pian

  zhang

  tu

  du

  探

  昌

  篇

  章

  突

  读

  3、读。

  4、自己选12个记一记。

  5、交流。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读,思考:滕王阁在哪儿?王勃怎么会被邀请参加宴会的?

  2、指名读。

  3、交流问题。

  板书:才气

  4、质疑

  四、写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制订学习目标。

  1、质疑。

  2、板书:有才气

  出示:

  wu

  落霞与孤鹜齐飞,

  gong

  秋水共长天一色。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一)情境创设,重点突破。

  1、自读,找出落色的意思。

  2、(图、文出示)远处,天连着水轻轻地飘荡。

  gong

  3、指导朗读,学习生字:共

  4、这幅图上表现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美吗?(出示:秋景、迷人)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第二自然段。

  1、回味诗句。(读)

  2、王勃怎么写出的?自读第2段,指读第4段。

  [出示词语:胸有成笔、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动作)]

  学习生字:绝

  3、引出第5自然段。

  理解:千古传诵

  三、写生字。

  共、绝

  第三课时

  一、背诵三、四段。

  二、练习。

  1、抄写词语。

  2、完成《练习册》P50页。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课文的教案10-29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09-27

小学语文课文画风教案07-14

小学语文课文《白杨》教案06-08

小学语文课文《祖父的园子》教案09-01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推荐】08-03

【热门】小学语文课文教案09-13

小学语文课文的教案15篇07-28

【推荐】小学语文课文教案08-29

【荐】小学语文课文教案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