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小学语文课文教案汇编五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1
一、学习目标
1、积累理解并学会运用“倒坍、引颈受戮、周道如砥”等词语。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课文的主旨。
3、理解托物寓意的创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艺术性。
4、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发展与环保的矛盾,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了解那树的生命历程,把握树的价值、品格及其命运,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现手法,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难点:
1、揣摩关键语句,体味作者痛苦、悲悯、激愤的情感,感受老树命运的悲剧色彩。
2、正确理解蚂蚁王国的事情,体会作者的用意。
三、教学模式
读读、议议、讲讲、练练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预习思考题。
2、读读想想,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明确:全文大致分为三部分。
(1)描写早期的大树,写了大树的`形象、经历和对人类“友善”的情况。
(2)描写近期的大树,写大树妨碍了道路发展引起人们的议论,使人们质疑其存在的必要性。
(3)描写现时的大树,作者对大树的最终命运作了关键性的描述,并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本文按大树生命经历的顺序叙事,越是久远叙述得越简略,越是近期的叙述得越是详细。(可找语言标志)
3、用自己的话概括文意,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二)合作探究。
熟读课文,感知那树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情感。
讨论:文中的树是一棵什么样的老树,它具有怎样的价值、品格,最后遭遇怎样的命运?
明确:
1、大树有奇特的容貌;大树生长在特殊的环境中;大树对人类大有功德;总之,大树为世间珍奇之物,是人类的守护神。
2、大树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淹没在滚滚黄尘里和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即便如此,大树依然奉献着生命的绿色,酝酿着诗意,表现了大树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忍辱负重、胸怀豁达的本性。
3、那树无端被判刑、被杀戮、被消灭。惨不忍睹,悲壮异常,像勇士被迫离开疆场,哀怨、无奈而又刚烈。
(三)总结。
那树经久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沧海桑田,给人以邈远的历史感;它在大自然的灾祸面前“毫发”未损,似是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帜;它绿化大地,荫庇人类,只愿给予,从不索取,无私地奉献,表现了高尚的品格;它身遭逆境,却不放弃绿的愿望,表现了豁达宽容的胸怀;它在自己面临杀戮时,也要保护自己的蚂蚁国民,让其安全撤离,表现了一种爱心。
(四)整合提高,拓展延伸。
再读课文,体味作者的情感。
思考:作者描述老树的形象时,融注了浓浓的情感,请揣摩在“绿着生”“绿着死”两个生命阶段的描摹过程中,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2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二、教材说明
课文以图中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教学重点是认记生字、理解重点语句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两个头饰,“棵、穿”的猜字图。
2、要求学生观察校园、路边、生活小区的树木,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情。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生字中,注意读准“穿、伞、暖、冷”的字音。要认识的10个生字多为单音节词,适宜随课文分散认字。从字形上看形声字居多,本课要随生字认识“父、刂、冫、人、灬”5个偏旁。根据生字的特点,也可从偏旁入手,相对集中认字。如,先复习“、日、纟、”4个偏旁,再认本课5个新偏旁,并适当说明“冫、灬、刂、父”所表示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到生字表里找找9个偏旁分别藏在什么字里,借助拼音,看看课文,想想怎样记住它。在学生议论中会发现有的用熟字换部件,有的用事物的样子(伞)就可以记住字形。教师在讨论中可提示学生:
(1)看图猜字。“棵”(左边画棵树,右边画个果子)。“穿”(上面一个洞口,下面一排牙齿)。(2)记个大概印象。对难字如“暖、热”可以不一步到位,先记个大概,随着阅读、复现,逐渐巩固。为了精确辨认生字,可安排两项练习。(1)选偏旁、部件卡片组成字读一读。
(2)比一比,组词:爷——爸、棵——课、穿——窗。
2、写字
本课要认识笔画“”,巩固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教学时重点指导两个字:“四、五”。
四:第一笔“竖”在左半格,行笔向下略向右斜;第二笔“横折钩”起笔处和“竖”的顶部相连,横行至右上格折转向下,略向左斜至右下格向左略微钩出。第三笔“短撇”和第四笔“竖弯”,都从横上起笔在框内均匀分布。写“竖弯”时,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最后一笔“横”与第一、第二笔的收笔处相连。
五:第一笔“短横”在上半格;第二笔“竖”从“横”中点起笔,行笔略向左斜;第三笔“横折”起笔超过“短横”,向右行笔至右半格与“短横”上下对齐处折笔向下,收笔与“竖”对齐;第四笔“长横”托连第二、三笔,起笔、收笔处超过第三笔。
(三)词句
本课要求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的是什么。教学中可运用插图让学生明白:“暖和的衣裳”指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绿色的小伞”指枝叶茂密的树冠。还要联系上下文,从它们的作用:预防小树被冻坏、遮挡夏日炎热的阳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冷——热,可在阅读中点一点。
本课首次出现自然段,可先从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这样的行文方式上让学生感知,再通过一段一段地读,逐步知道一个自然段说一个意思。
(四)朗读
朗读时要提示学生,读完一个自然段要停顿一会,停顿的时间比句号长一些。
本课重点指导第二、三自然段。句中要适当停顿,如: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语气中要表达出互相关心的`喜悦之情。
(五)实践活动
1、课后“读读说说”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词汇。练习时可先读读左边的部分,感知四个短语的结构特点,再仿照说说。指导的重点是扩大积累,运用恰当。可先同座或四人小组练说,再用四张填空卡片变换顺序开火车口头填空,比比哪一组说得恰当而不重复。
2、演课本剧。加上爷爷与小树的动作、对话把第二、三段的内容演一演。这是第一次演,如学生有困难,就教师帮助编,由两个同学演给大家看,意在激发兴趣。经常演演,学生也就会自编自演了。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谈话引入
1、启发谈话: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2、揭示课题。
(二)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爷爷为小树做了什么、
(三)检查朗读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认识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认识其中的7个生字;
2、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
3、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回忆第二段的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第三段。
1、认识其中的3个生字;
2、理解“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
3、指导朗读。先读第三段,再读全文。
(六)巩固练习
1、认记生字(选部件拼字)。
2、完成课后的“读读说说”。
(七)指导写字
(八)扩展活动
演课本剧。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脉络。
2、抓住重点,复述故事梗概。
3、积累课文中的成语。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把握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教学难点:
把握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引出课题:孩子们,还记得《田忌赛马》的故事吗?里面的主人公是谁呀?(孙膑)(简介孙膑)今天就让我们在学习一个与孙膑有关的故事,去进一步领路孙膑卓越的才能和超凡的智慧。一起去感受惊心动魄的围魏救赵这场战争。
2、读题质疑:让我们齐读课题两遍,“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看着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根据质疑梳理问题:为什么围魏救赵?谁围魏救赵?怎样围魏救赵的?围魏救赵的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孩子们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这个精彩的故事,请孩子们跟随朗读带自己轻声的读一读课文。
2、孩子们,为了更好的读懂课文,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本课的生字词语。
词语:课前我已经检查了孩子们的预习情况,完成的很棒,让我们把生字送回词语中,用你们最美的`声音一起读一读这些词语吧,每个词两遍。你们的声音真的很美。
三、再读释疑,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释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 让我们带着刚才的疑问自己再次读一读课文。)
(1)故事起因:(边问边板书)想一想,故事中有那几个国家?谁攻打谁?找到的孩子请举手。魏国派的是谁去攻打赵国呢?(庞涓)带领的魏军一路(所向披
靡,势如破竹),把赵国的都城(邯郸)围了个严严实实,所以,赵国(危在旦夕)。于是赵国就向他的邻国(齐国)求救。齐国会帮助赵国吗?为什么?文中哪里告诉了我们答案。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个句子吧!我们再来看看地形图,或许你就会更加理解为什么齐国会出兵帮助赵国了。请看这是赵国与齐国相邻,如果魏国占领了赵国,那魏国下一个攻打的目标可能就是(齐国),所以可以说齐国既是为了帮助齐国,更是为了自保,而不得不出兵。赵国和齐国的关系可以说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关系。(课件出示)孩子们,刚才我们说的这部分内容其实就是故事的(起因)看看文章哪些段落是故事的起因。(1--2)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请用双竖线做好标记。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故事的起因吧,想一想能不能用简单的话归纳故事的起因,(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并记在文中相应的空白处。(5分钟)
(2)故事经过:齐国是怎样救赵国的呢?这是故事的(经过)孩子们我们都知道,在写作的时候这部分内容要怎样描写?(详细)现在请孩子们小组合作学习这部分内容,想一想课文是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完成课后第二题,并按照提示用双竖线把课文划分为四部分。(田忌和孙膑先根据战势商议好乘虚而入,直取大梁。再派小部分兵力佯攻襄凌,主力却直奔大梁,逼得庞涓只能放弃攻打邯郸,回护大梁。(交流)(田、孙商议,直取大梁 3---8)(9----12 佯攻襄凌、围魏救赵)(10分钟)
A、第二部分,齐国派谁出兵帮助赵国呢?起初他们各自是怎样打算的?他们最终商议,直接攻打哪里?孙膑是怎样说服田忌的?哪些段落在讲这部分内容。(3---8)你们小组合作完成得不错,我想再请一个小组为我们快速的介绍一下这一过程,其他的孩子想一想能不能用简单的话归纳这部分内容。(田、孙商议,直取大梁)
B、第三部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了麻痹庞涓,孙膑怎样做的?(佯攻襄陵)佯攻是什么意思?虚张声势的进攻。而齐军主力却直奔大梁去了。)哪些段落在讲这部分内容?(9---12)如果我们用简单的话来概括这部分的内容就是(佯攻襄陵,围魏救赵)
(3)故事结果:围魏救赵的结果如何?请快速浏览故事的最后一部分,并归纳它的主要内容。(魏军感到桂凌时,进入齐军埋伏圈,庞涓只能率兵落荒而逃。)用简单的话就概括为:孙膑设伏,齐军大胜。
根据事情发展的顺序,我们把本篇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2、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再次回顾一下围魏救赵这个故事。有哪几个国家,(魏、赵、齐),谁攻打谁(魏国攻打赵国),魏国派出的是谁去攻打(魏国将军庞涓),赵国的都城邯郸被围得个严严实实,赵国危在旦夕,向(齐国)求救。于是,齐威王就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大军出征。田、孙商议,在佯攻襄凌的同时直奔魏国都城大梁,在魏军日夜兼程赶回魏国救援时,在桂凌设伏,齐军大胜。
四、抓住重点,复述故事:(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这场战争,你能不能用你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1、回忆复述故事的方法。
(1)分清故事主次。
(2)抓住每一部分的重点词语。
(3)主要内容复述略详,次要内容简单带过。
2、请生复述。
五、积累词语,结束新课
(孩子们:通过复述故事我们知道起初魏军是一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攻无不克的强大军队,可最后怎么就成了丢盔弃甲、溃不成军、落荒而逃的残兵败将了呢?让我们下次课再来合作学习围魏救赵成功的原因吧!)
作业(4分钟)
摘抄本课的四字语。(完成课后选做题)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4
一、导课激兴趣
春天是生机勃勃的,到处是绿色,到处是鸟语花香。而娇艳的花朵,无疑是春天里最绚丽多姿的一笔。它用缤纷的色彩、娇弱的身姿、清幽的气息吸引着无数的文人墨客。然而当你面对千万朵在冷风冷雨中怒放的小花时,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并齐读课题)认真读书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二、初读知大意
1、小组合作:
互相检查读课文情况,互相质疑问难,解决不了的问题先记录下来,留到全班交流时提出来。
2、自学反馈:
⑴ 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⑵ 师生共同质疑答难。(此时重点解决理解字词的问题)
3、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细读理脉络)
4、维也纳的春天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默读课文,画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5、请学生上黑板写出表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线索和作者的情感脉络。
三、品读感悟美
1、把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圈画出精妙之处,反复品味,揣摩作者的内心感受。必要时可以和身边的同学交换意见。
2、文学鉴赏会:
教师扮演文学鉴赏会的主持人:各位文学评论家们,大家已经反复阅读了著名作家冯骥才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气》。现在就请各位就文中的语言是否优美,遣词造句是否准确生动发表高见吧。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
四、美读入情境
1、循着作者感情的变化,入情入境地朗读全文。
2、举办朗读比赛,评出优胜者。
五、回读抒胸臆
生命是宝贵的,却又是短暂的。有一位哲人说过:我们无法左右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同学们,学习了本组课文,当你为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喝彩时,当你被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震撼时,当你为花丛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动时,你对生命的意义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呢?请把你的所思所感记录到自己的日记中吧。
阅读选读课文《生命的药方》。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 篇5
课前谈话:
师:(出示一足球)同学们喜欢足球吗?玩过吗?关于足球你还知道什么?(在涉及课文的关键地方教师要强调。比如禁区、点球、带球突破、射门等等。)教师相机板书:射门
师:请同学们来欣赏一些精彩的进球录像剪辑。(学生看,教师边解说球员带球射门,守门员边防被射门,而这精彩的一面仅是几十秒的时间。)
一、揭示课题,引导质疑
多精彩的一瞬间,有个足球爱好者是这样描述的(课件出示文章第一段)。学生齐读明白:射门进球对球员来说是一种激昂雄浑的体验,对球迷来说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然后教师导入,可是在一次很重要的比赛中,一位非常优秀的.世界级球星却两次放弃了射门的机会。
把课题补充完,强调放弃。然后学生读题质疑。
估计会问:
这个球员是谁?
是哪一场球赛?
他为什么要放弃射门机会?(在什么情况下)
最后比赛结果怎么样?……
二、重点研读,体悟情感
抓住两次放弃射门来研读。
第一次:
1.激励学生学学体育节目主播,把这段话变成一段现场解说。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说。可以合作说,也可以现场演示,也可以朗读,只要充分去读,爱读就可以了。
3.展示学习情况
4.理解福勒为什么放弃了射门。引导学生分析当时情况(相机出示课件上的主要句子),想象福勒一脚射出后的结果。教师相机补充:一个优秀的球员抽脚射门的力度最少也达每小时120公里。最大的是贝克汉姆达每小时156.4公里。
5.再次感情朗读体会
6.联系自己谈感受,福勒该不该放弃(学生可能会观点不一,但是不要求统一)师:福勒在完成百分之九十动作时收回了脚,这是在极短时间做出的决定,你们有过类似情况吗?事后对自己的决定满意吗?而福勒呢?他对自己的决定后悔吗?
第二次:篇幅较短,所以朗读解决。
1.老师指导多次朗读。
2.再次讨论:
福勒应不应该放弃这次射门机会?学生再辩。老师借机讲述一些体育精神如“更快更高更强”“重在参与”和现实中一些弄虚作假所带来的后果。明白体育比赛的真正要义是什么。
3.再次朗读。
三、延伸拓展,升华情感
1.创境激情:再次让学生用敬仰的目光注视福勒的相片,然后以不同角色向福勒说一句话:福勒的球迷、教练、队友、西曼等等;
2.展示体育比赛中其他相关的例子。
板书:
责在对方
放弃射门 人性美
免伤对手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课文画风教案07-14
小学语文课文《白杨》教案06-08
【荐】小学语文课文教案10-14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推荐】08-03
【推荐】小学语文课文教案08-29
【热门】小学语文课文教案09-13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荐】06-24
【精】小学语文课文教案09-18
小学语文课文教案【热门】06-21
小学语文课文《祖父的园子》教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