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猫的教案

时间:2024-10-04 18:51:32 教案 我要投稿

小花猫的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花猫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花猫的教案

小花猫的教案1

  设计意图:

  幼儿的语言能力,包括准确清晰的发音、掌握一定的数量词汇、正确连贯的口语表达等。因此,我通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把语言活动设计成游戏的形式,并结合图标来学习儿歌。更有效的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学习。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学会念儿歌。

  2、通过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白黑纸一张、月亮和太阳、睡觉猫和捉老鼠的猫、图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1、出示黑白纸

  2、出示太阳月亮

  3、出示睡觉猫和捉老鼠的猫

  4、它们有什么不同?

  二、出示图谱,教师念儿歌

  1、教师边看图边念儿歌

  2、幼儿学儿歌

  三、游戏(小花猫捉老鼠)

  1、讲解游戏规则

  2、开始游戏

  3、教师带小花猫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室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交往。在本课内容中,通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语言讲述内容和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当众表达,在讲述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

小花猫的教案2

  设计意图:

  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最近发展区,我选择了小班数学匹配《小花猫请客》这则教学活动,希望在这节活动中,通过故事的引导,让孩子知道,小羊、小猴、小鸡和小花猫等动物的生活习性,并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拓展活动,增加孩子的知识量,拓展孩子的视野,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知道小羊、小猴、小鸡、和小花猫这几种小动物爱吃什么。 2. 在操作活动中,指导幼儿进行正确的食物匹配。活动重点:通过故事的引导幼儿,知道小动物们爱吃什么。活动难点:知道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进行正确的食物匹配。活动准备:图片 幼儿操作材料 音乐

  活动过程:

  一、 组织幼儿伴随音乐进入活动场地

  二、 导语:“今天有一位小动物要请客,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呢?幼儿们猜猜

  1、 教师出示画面圆桌和小花猫。我们想想他会请那些好朋友呢?幼儿说一说

  2、 教师出示小羊、小鸡、小猴,我们来向小动物们问声好。

  3、 小花猫给他的好朋友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让我们看看都有什么好吃的,出示,青草、小虫、香蕉、和老鼠分别摆在不是一一对应的地方。小花猫很有礼貌的说: “谢谢大家来我家做客,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好吃到,请你们吃吧!咦,小羊怎么不吃呀,来我们来听一听小羊说什么?请幼儿说一说小羊吃什么,然后,把青草放在小羊的面前,小羊很有礼貌的说谢谢小花猫,接着让幼儿说说小鸡吃什么,小猴吃什么,然后进行一一的对应。

  三、 幼儿操作活动

  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好吃的,请你把好吃的的送给小动物们。 2、活动评价,请幼儿把作业将给后面听课的老师听。

  四、活动结束组织幼儿离开活动室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首先设计的教学通过故事的导入,一颜色鲜艳的图画展现在小班的幼儿眼前,小班幼儿的十分的感兴趣,听得十分的认真,但大部分幼儿在遇到问题是喜欢直接回答,不动脑经,个别幼儿还是比较聪明的,喜欢思考问题和提问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比前一个月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第三教学环节中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强,刚开始幼儿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公开教学,显然还比较陌生,通过教师的鼓励幼儿豁然开朗,纷纷动手操作,操作的结果令我比较满意,还有个别的幼儿还要再次练习。通过这次的活动幼儿的常规习惯比较好。 我正在引导孩子进行食物匹配 我在引导孩子动手做食物匹配作业

小花猫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诙谐、有趣的风格。

  2、初步了解间奏,能在唱歌的过程中等待和正确地表现间奏的动作。

  3.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纸偶(老鼠)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发兴趣

  出示纸偶:“吱吱吱,吱吱吱”谁来了?(小老鼠)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只小老鼠长的什么样?

  (二)1.学唱歌曲第一段

  (1)谁来说说这只小老鼠长得什么样?(边根据幼儿回答,边出示图谱)念三遍,中间可以请小朋友指图谱

  (2)呀!原来这只小老鼠想出来干什么?(偷东西吃)有没有被老鼠发现?(没有)他心里肯定怎么样?(很高兴、很神气)边做动作边唱(3遍)

  2、学唱歌曲第二段

  (1)小老鼠最怕谁呀?(小花猫)

  (2)听到小花猫的叫声小老鼠会怎样?(念三遍)

  (3)刚才小老鼠还很神气的,一眨眼功夫却灰溜溜的逃走了,可真滑稽呀!(唱三遍)

  (三)初步感受间奏

  (1)刚才我们唱了谁和谁的歌?(小老鼠和小花猫)下面我们把俩段连起来唱一唱。

  (2)刚才老师除了唱歌还刚什么了?(跳舞)

  那 老师是在唱完什么的`时候开始跳舞的呢?

  对,这里是给小朋友休息一下,为唱小花猫作准备的,这里小朋友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我们把这一段叫作间奏(幼儿说一边)

  (3)全体幼儿齐唱一遍,间奏时小朋友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四)延伸活动

  我们一起到草地上玩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小花猫的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折纸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折小猫的基本步骤。

  2、能够完整的折出小狗头,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为小猫添画。

  3、对折纸活动感兴趣,感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折纸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折小猫的基本步骤。

  活动难点:对折纸活动感兴趣,感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正方形的纸若干、贴有折叠狗头组合成的范例、油画棒,白纸、老师范例小猫一只浆糊若干。

  2、经验准备:对小猫的特征有一定的认识。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范例,激发幼儿折纸的兴趣。

  师:(出示范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个新朋友,小朋友看它是谁呀?(小猫)小猫怎么叫呢?我们来学学小猫叫。小猫说它很喜欢大家,想跟每一位小朋友做朋友。小朋友们跟着老师来学学制作一个小猫当朋友怎么样?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边提问边讲解折纸的基本要求和小猫的制作方法,并进行演示。也可以通过图片让幼儿观察小猫的形状特点,让幼儿思考接下来的折纸步骤。

  2、分步讲解:

  ①将正方形折纸沿着虚线和箭头折成三角形

  ②将大三角形按照中心线折成小三角形并展开

  ③按照图示 沿着虚线以此进行翻折,完成作品。

  3、添画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儿歌《小花猫》让幼儿对小猫有一个外形的.基本认知,然后进行提问,小猫上还缺少什么部位?引导和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画笔对折纸进行添画。

  4。作品展示: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并试着评价。老师可以对幼儿进行分组,小组之间互相点评和展示。老师可以适当的给一些鼓励的语言如:“你真棒,小猫可以和你做最好的朋友哦”

  (三)结束部分:

  游戏:“小猫连连看”

  教师用电子屏幕播放出flash游戏“小猫连连看”,将幼儿分成四小组,每一组幼儿观察大屏幕上呈现的所有的图片,依次翻开两张图片,如果看到的小猫颜色一致时,两张图片即消失,如果不一致,两张图片重新翻回去,幼儿需要再次翻开两张,直至相同为止,最终看哪一组将所有图片连成的又快又好。

  (四)活动延伸:请幼儿到表演区模仿小猫。“小朋友谁是小猫的好朋友啊?我们一起模仿猫走路的样子找到我们的好朋友吧!”

小花猫的教案5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知道正确的进餐方法。

  2、愿意学习自己吃饭,不要别人喂。

  活动准备:

  1、小花猫头饰,小碗,小勺, 小玩具:青菜,鱼,虾。

  2、教师练习独自表演儿歌《小花猫自己吃饭》。

  活动过程:

  1、观看情景表演,引出主题。

  教师戴上小花猫头饰,表演儿歌《小花猫自己吃饭》。 教师:刚才你看见了什么?桌子上有什么菜?小花猫是怎样吃饭的

  2、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谈:你自己 会吃饭吗?

  在家里,你是怎样吃饭的?在幼儿园,你又是怎样吃饭的?鼓励幼儿在家里要和在幼儿园一样,做个自己吃饭的.好孩子。

  3、组织小朋友讨论:

  如果在家里,爸爸妈妈要喂你,怎么办?启发幼儿对大人说:宝宝长大了,我会自己吃饭? 我们小朋友吃饭时,应该怎么做?了解正确的吃饭方法,知道小朋友吃饭要坐端正,扶着碗,拿好勺,一口一口地吃饭,不能边跑边吃,也不能饭在嘴里不咬。

  4、欣赏儿歌《小花猫自己吃饭》

  活动建议: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学习念儿歌《小花猫自己吃饭》

  2.在餐前,可经常带领幼儿念此儿歌,教育幼儿自己吃饭。

  儿歌:

  小花猫,吃饭了。扶好碗,拿好勺,?吃青菜,吃鱼虾。吃的香,吃的饱。

小花猫的教案6

  活动目标

  1、在音乐的伴奏下,愿意跟着教师学做小猫的表演动作。

  2、有爱整洁、爱美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尾巴人手一份。

  2、课前学习歌曲《小花猫照镜子》。

  活动过程

  活动一开始,我先让幼儿对着镜子照一照,看一看,并随意做一些动作,感受镜子反照的有趣性。等老师的舞蹈动作一表演完,各种姿态的“小花猫”出来了,幼儿条件反射地做出了相应的动作,有的将手指五指半屈学猫爪,有的在脸上来回地瘙痒着……姿态万千,正感受着小花猫的优美动作展现。学习舞蹈的同时,幼儿很认真地跟着老师学习每一个动作,认真地观察着动作的变化性,跟着老师的乐曲的节奏做好每一个动作。“老师,小花猫也会这样。”“还有这样。”……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他们还不时地做出多种不一样的动作,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增加了活动气氛。最后,每只小花猫在音乐的.伴奏下,开心、欢快地舞蹈着,在舞蹈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小花猫是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它的许多生活习性幼儿都能逼真地模仿出来,小班幼儿的舞蹈动作要求也不高,因此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很积极,兴趣也很高,学得也很快,对动作的掌握也较完整。通过他们熟悉的动物动作模仿,来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但由于他们受年龄的限制,在动作连续表现这一技巧上掌握还不够。

  建议措施

  多相关舞蹈资料,引导幼儿通过日常的观察,逼真、有趣地模仿进一步地激发对舞蹈的兴趣,培养动作的连贯性。

小花猫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 在读文的过程中,认识本课生字10个。在教学中,通过老师的范写重点指导“瞪”的笔顺;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尊重、瞪”的读音。

  2. 重点指导朗读两次描写小花猫照镜子的有关语句,使学生在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

  3. 初步懂得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的道理。并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了解该怎样尊重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镜子实物)

  师:这是什么?(指述)

  jìng

  2、在实物镜子的反面上出示:镜

  学习“镜”:(1)指名读准字音,开火车读字,齐读。

  (2)师:来,用最简单的方法记住“镜”。(指述)

  师:看,这面镜子多漂亮呀,有的镜子的边框还是金属做的呢!照照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老师手拿镜子走进学生中,让学生照照镜子,老师可随机作些点评。)

  3、师:今天学的课文中,照镜子的主角是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小花猫照镜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4、(出示课题)

  30、小花猫照镜子

  师:让我们开开心心来学课文。(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环节。

  师:现在,请你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这些词语可要读读准啊。

  出示:nùchōng jù liè huǒbàn zūnzhòng dèng dīng

  怒气冲冲剧烈小伙伴尊重瞪盯

  语重心长和和气气笑眯眯

  (2)学生自读课文。

  (3)小组内交流读词。

  (4)师:老师要表扬你们的学习态度,个个读得很认真。让我们开火车把这些词读读准。

  (5)开火车读词,男、女生对读,齐读。

  (重点指导读好“尊重、瞪”。)

  (6)师:看老师写个“瞪”,你们可要瞪大眼睛仔细看,认真记啊!

  (学生看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瞪”。)

  师:刚才,大家读通了课文,说说小花猫照镜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指名交流)

  学习课文。

  师:下面,老师要请大家看三幅画,仔细看,小花猫是怎么照镜子的。

  (三幅画,一幅一幅出来——三幅画在一起)

  师:仔细观察,图上的小花猫怎么样,课文中是怎么介绍图上的内容的呢,找到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学生读文、找句子、读给同桌听。

  (老师注重评讲学生尊重同学,别人读,听得很仔细。)

  师:把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交流的时候,一幅一幅出示图画,与图对应,出示句子。)

  [老师的评价着重:不但找对了句子,而且把字音读准了。]

  [图1] 一只小花猫,走到一面镜子前,看见里面也有一只小花猫,正瞪着大眼睛盯着他。这使小花猫有点不高兴了。“你是谁?干吗老盯着我!”小花猫怒气冲冲地问。谁知镜子里的那只小花猫也张着大嘴,怒气冲冲地说着什么。

  [图2]他弓起背,瞪圆了眼,“喵——喵——”大叫两声,扑了过去。不料,那只小花猫也十分生气地向他扑过来。

  [图3] 小花猫回到镜子前,笑眯眯地说:“喵——喵——你好!”咦?镜子里的`小花猫也不生气了,也笑眯眯地对着他。

  师:找得好,细细地读一读这三段话,把里面的生字读读准,记记牢,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学生自读。

  老师引读。

  (三段话中生字颜色变红——小花猫的句子黑色,镜中猫的句子变红。三段话,先一段段出示,再一起出示。)

  师:一只小花猫,走到镜子前——学生读

  小花猫看见镜子里的小花猫这么不友好,有点不高兴了。

  “你是谁?干吗老盯着我!”小花猫怒气冲冲地问。————学生读

  这下小花猫越发生气了,他弓起背,瞪圆了眼,“喵——喵——”大叫两声,扑了过去。——学生读

  后来,小花猫听了妈妈的话,回到镜子前,笑眯眯地说:

  “喵——喵——你好!”——学生读

  师:拿起书,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分角色来读一读写小花猫和镜中小花猫的句子。这次不但要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而且要把句子读读通。

  指读——全班分角色再读句。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只小花猫怎么做,镜中的小花猫也怎么做。

  (板书)也

  10、老师引读板书:

  小花猫 镜中的小花猫

  瞪 盯 瞪 盯

  怒气冲冲地问 怒气冲冲地说着什么

  弓起背瞪圆了眼扑 十分生气 扑

  笑眯眯 笑眯眯

  (板书中的“瞪、盯”老师可以板书示范,继续渗透笔顺。)

  11、师:从小花猫照镜子这件事中,你知道了什么?(指述)

  这个道理,你们明白了,小花猫也明白了——

  (出示)

  妈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记住,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

  指名学生范读或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记。

  指名学生学老师的样子读句。

  齐读。

  12、师:学了课文,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道理变色)。

  (学生读。)

  说说怎样做才是尊重别人呢?

  (指名交流,出示有关的句子)

  得到帮助说谢谢,对人说话要和气。

  同学发言认真听,师长教导要牢记。

  善意帮助不嘲笑,互相尊重记在心。

  (指读儿歌——齐读儿歌

  )

  四、创设情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强化明理。

  放动画(向老师问好)

  师:对师长有礼貌就是尊重师长的表现。

  出示图画(得到帮助会感谢)

  师:看,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猫在懂得了尊重别人的道理后,会怎么做呢?仔细看图,找你的同桌,演一演,说一说。

  (同桌表演,指名交流)

  师:表演地真好,在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向别人表示感谢,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出示图画(对客人有礼貌)

  师:再来看,客人来了,小猫会怎么做,怎么说?仔细看图,演一演,说一说。

  (指名与老师配合着演。)

  师:对人态度和和气气,这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出示图画(帮助别人)

  师:瞧,一只小猫摔交了,小花猫会怎么说,怎么做,展开想象,找到你的小伙伴再来演一演,把他说的和做的演出来。

  (学生自演,指名交流)

  师:刚才,你们都演地非常好,通过你们的表演,让大家知道了什么是“尊重”。

  (出示“尊重”和三幅画)

  老师指图引述:

  (出示)得到帮助说谢谢

  对人说话要和气

  善意帮助不嘲笑……

  师:这都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其实尊重别人的表现还有很多,很多。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就像是在照镜子,记住,要想别人尊重自己,——

  (学生说)首先要尊重别人。

小花猫的教案8

  活动目标:

  1. 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知道正确的进餐方法。

  2. 愿意学习自己吃饭,不要别人喂。

  3.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 小花猫头饰,小碗,小勺,小玩具:青菜,鱼,虾。

  2. 教师练习独自表演儿歌《小花猫自己吃饭》。

  活动过程:

  1.观看情景表演,引出主题. 教师戴上小花猫头饰,表演儿歌《小花猫自己吃饭》。

  教师:刚才你看见了什么?桌子上有什么菜?小花猫是怎样吃饭的.?

  2.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谈:你自己会吃饭吗?在家里,你是怎样吃饭的?在幼儿园,你又是怎样吃饭的?鼓励幼儿在家里要和在幼儿园一样,做个自己吃饭的好孩子。

  3.组织小朋友讨论:

  如果在家里,爸爸妈妈要喂你,怎么办?启发幼儿对大人说:宝宝长大了,我会自己吃饭。

  我们小朋友吃饭时,应该怎么做?了解正确的吃饭方法,知道小朋友吃饭要坐端正,扶着碗,拿好勺,一口一口地吃饭,不能边跑边吃,也不能饭在嘴里不咬。

  4.欣赏儿歌《小花猫自己吃饭》

  活动建议: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学习念儿歌《小花猫自己吃饭》。

  在餐前,可经常带领幼儿念此儿歌,教育幼儿自己吃饭.

  儿歌:

  小花猫,吃饭了.

  扶好碗,拿好勺,

  吃青菜,吃鱼虾.

  吃的香,吃的饱.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适合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进行。在表演自己吃饭的时候,教师应在旁指导告诉幼儿怎样正确吃饭。并教育幼儿珍惜粮食,使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小花猫的教案9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猫的外形特征,并了解猫的生活习性。

  2、喜欢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3、愿意复述和表演儿歌的内容。

  4、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不同款式的猫粮。

  有关猫的图片或影片。

  有猫叫声的'音乐。

  《小花猫洗澡》儿歌。

  活动过程

  1、请家中养了猫的幼儿介绍猫的生活习性,例如:

  猫吃什么食物?(教师可向幼儿出示猫粮。)

  它最喜欢做什么?

  它怎样清洁身体?

  你和家人会怎样照顾它?

  它生病时怎么办?

  2、与幼儿一起欣赏有关猫的图片和影片,引导幼儿观察猫的动作及外形特征。可强调猫脚有肉垫,因此在跳动时不会发出声音。

  3、播放有猫叫声的音乐,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小猫,模仿猫叫、洗脸和清洁身体等动作。

  4、出示《小花猫洗澡》儿歌,教师边做动作边完整的示范朗诵儿歌。

  师:小花猫在洗澡好高兴,唱起了好听的儿歌《小花猫洗澡》。

  5、请幼儿想象自己是小花猫,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边做动作边学说儿歌。

  教师小结

  附:小花猫洗澡

  小花猫,爱干净,洗洗脸,洗洗脚,不用水,真方便,洗干净,去睡觉。

小花猫的教案10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中数量的递增递减,体验游戏化歌唱的乐趣

  2、能准确的唱出准音高,并加以动作

  3、能愉快的歌唱,积极地参与和同伴进行音乐游戏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问好歌

  教具:

  三只小猫和生日会场景。幼儿猫挂饰人手一只猫

  活动过程:

  1。问好歌,导入课题教师:还记得我是谁吗?

  我们用音乐来问问好吧!小朋友你好,林老师你好!

  小狗也要和你们打招呼,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2。滑雪场场景,讲音乐故事

  (1)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都传到了这家了!咦?今天有谁要过生日?是谁呢?大家好?我是小猫,今天是我的生日。看到你们我非常开心,一起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和我一起唱歌吧!一只小猫叫,喵喵喵喵叫。这时,叮咚。谁来了呢?这时门开了,原来他另一个好朋友也来了。他们唱着跳着,小猫说不早了我家住的太远了我要回家了。走掉了一只,变成两只了。蓝猫的妈妈喊他了,我要回家了再见!走掉了一只,变成一只了。

  (2):教师提问故事说完了,这里面有谁啊?

  小花猫是一起去他家的吗?怎么去的.?

  后来发生了怎么?

  他们是一起回家的吗?

  我们一起完整的把这首歌听一遍

  3。利用手指做游戏,唱歌

  师:我们小朋友身体里面就住了一个小花猫?猜猜看在哪?

  我一二三变变变,咦?大家好我是小花猫。你们有吗?

  看看我是怎么用我的小手变故事的?但必须要有好听的歌曲但是没有人帮我唱怎么办?你们帮帮我用好听的身音唱好不好?

  谢谢你们刚刚帮我唱歌,我的故事真成功。你们会不会,我是怎么变得?

  一起来变一变唱一唱。

  4。音乐游戏:幼儿三人一组,进行游戏表演

  5。今天我们给谁过生日的?(小猫)我们还可以给说过生日?走吧我们一起个小狗过生日。

小花猫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①幼儿了解地震的一般现象。

  ②幼儿能够掌握基本的地震自救方法。

  教学重点

  幼儿学会在地震中自救。

  教学难点

  了解地震的严重危害性,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教学准备

  地震相关图片、儿歌《小花猫遭遇地震》、地震自救视频。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

  出示地震时,房屋倒塌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房子、桌子都害怕的开始发抖了,你们猜猜谁来啦?

  师:地震来了会发生些什么呢?

  教师:地震来了,房屋倒塌,森林着火,海啸,山体滑坡,人员伤亡。

  二、故事儿歌,学自救

  1、听故事《小花猫遭遇地震》

  师:地震来了,万物都倾倒了,小花猫急的呀,跳上了床,小朋友们想想这是一个好办法吗?我们一起来为小花猫想办法!

  教师:①地震时,不要惊慌;②在室内时躲到桌子下面,床底下,墙角边;③在室外时跑到空旷的地方。

  2、跟读,朗诵儿歌《小花猫遭遇地震》加深印象。

  三、观看地震自救视频,巩固自救方法

  师:小朋友们假如我们遭遇了地震我们该怎么办?(讨论、交流回答)地震时能冲出房屋,能靠近窗户吗?

  教师:地震时要远离楼房、树木、电线杆、高大建筑、地窖、隧道、地下通道。

  四、判断图片对错(根据地震逃生图片,巩固自救方法)

  结束部分:

  地震演习(加深认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小花猫的教案12

  活动目的:

  1、幼儿能够跟着音乐学会游戏

  2、了解猫的一些特征

  3、复习游戏“小鱼,小鱼哪里游”

  活动准备:猫的头饰、地毯、课前幼儿学会歌曲“老花猫和小花猫”

  活动过程:

  1、律动:“猪八戒"

  2、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样东西(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听——喵喵喵)小朋友,这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呀?对了,这是猫叫的声音出示头饰“猫”,老师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学学“它”的叫声,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猫叫好吗?幼儿学会叫了以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在地毯上做猫的一些动作,如:爬、伸懒腰、滚、玩皮球等。幼儿可以地毯上充分的发挥。

  3、复习歌曲: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唱边跳“老花猫和小花猫”

  4、游戏:老花猫和小花猫规则:幼儿与老师一起唱前段,教师当猫妈妈,唱到歌词:“找个地主躲躲好,妈妈就来找时“幼儿蹲下去,猫妈妈找小猫,当妈妈找到小猫以后,其它的.小猫都站起来,叫喵喵喵(告诉猫妈妈你在什么地方躲着的)复习游戏:小鱼小鱼哪里游教师接着说:“哎呀,我的肚子可真饿呀,孩子们你们的肚子饿了吗?我们去找找吃的吧,(进行游戏)现在我们把小手拉起来,我们请几位愿意的小朋友当作小鱼,请一位教师当“鱼妈妈”其它的当作猫,我带着小猫来到小河边,手拉手做成一个鱼网,游戏开始:念儿歌:小猫说:“小鱼小鱼哪里游戏,你要游到哪里去?小鱼说:“我要游戏到外面去”

  小猫说:“想要出去不容易”(此时,小猫全都蹲下去,小鱼就开始向外游。小鱼游出去时,不能从小猫的手上跳过去,只能从小猫的手下边钻出去)最后,小猫拉成圆圈一起往圈内走,(表示收鱼网)一起把鱼捞上岸,大家一起分享吃鱼。游戏结束。

  5、结束部份:猫妈妈说:“孩子们,吃饱了没有?(如幼儿说没有吃饱,教师可再进行一次游戏,如幼儿说吃饱了,妈妈就说我也吃饱了)现在我们也回家吧!!!!(幼儿走出教室)

  附:

  1=C 2/4

  53|53|1-|53|53|1-|66|66|53|5-|66

  许多小花猫 喵 喵 叫 今天我们真高兴 要和

  一只老花猫 喵 喵 叫 我的小猫在哪里 一会

  66|53|5-|12|34|55|6-|54|32|1-||

  妈妈做游戏 找个地方躲躲好 妈妈就来找

  妈妈就来找 找呀找呀找找找 小猫找到了

小花猫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读好课文中的反问句、感叹句。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学课文,理解“汗淋淋、凉快”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出汗的科学常识。

  4.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对科学勇于实践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出汗的科学常识。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复习旧知。

  1、师:(出示小花猫图)看,小花猫又和大家见面了,快和它打打招呼吧!小花猫,你好!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18课,来,大声地读出课题吧!

  2、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谁知道小花猫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呀?(生:小花猫发现自己没汗。)

  3、师:是呀,它怎么没汗呢?还记得小花猫为了找汗,去问了谁吗?指名说。师按顺序贴动物图片到黑板上。

  4、师:这节课想和小花猫一块去找汗吗?好,我们现在就出发。

  5、师:瞧,小花猫走到小河边,一群字宝宝挡住了它,(出示田字格生字)谁能带着大家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小花猫就能过河了!(指名领读)

  (指导字音:“牛”鼻音,“身”翘舌音,“马、体、吐”第三声,“舌”翘舌音)

  6、师:你们真是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小花猫继续往前走,又有座词语山挡住了它,大家还能帮助它吗?(出示词语:奇怪、凉快、打滚、他俩、摸摸鼻子、舔舔全身、翻开脚掌)指名读。(指导生词:“凉快”读轻声,“打滚”读儿化音,“他俩”这里的“俩”的发音)

  7、来,我们一块来读。

  二、情境感悟,对话朗读。

  (一)学习二、三自然段。

  1、师:(出现小花猫与老牛图片)翻过了词语山,看,小花猫找到了老牛,假如你是小花猫,你会怎样问老牛呢?(生:老牛,您好,我怎么没汗呢?)

  2、哦,不知道老牛会怎样回答,请大家翻开课本100页,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读一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

  3、师:老牛是怎么回答的?

  4、师:你真会读书。(出示“汗嘛,在鼻子上。”)

  5、听老师来读读老牛的话。

  6、师:谁也想来学学老牛说话?

  生:汗嘛,在鼻子上。

  7、师:你读得不错,可有点像小牛。老牛的声音还要粗一点。

  8、再指名读。你读得真像老牛,如果带点动作读就更像老牛了。

  9、师:这回特别像老牛。现在我就请大家来演老牛,我来演小花猫,问问大家。

  师:老牛,您好,请问汗在哪呀?

  生(齐声读):汗嘛,在鼻子上。

  10、除了从老牛说的话知道他的汗在鼻子上,你还从哪里知道老牛的汗在鼻子上?

  11、哦!你看,老牛的鼻子上正流着汗呢!天气可真热呀---

  12、师(伸出大拇指表扬):仔细看看老牛鼻子上的汗多不多呀?(指导看图)

  13、师:老牛最勤快了,它一定是刚干完活,鼻子上的汗不停地往下淌,能用书上的.一个

  词语来形容老牛的鼻子吗?(汗淋淋)

  14、师:你们真会读书,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

  15、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句子:老牛说:汗嘛,在鼻子上。把这两个句子读一读,说一说有什么发现?你喜欢哪一句?(是啊!老牛的汗就在鼻子上,不在其他的地方,写得多具体

  16、喜欢勤劳的老牛吗?谁来戴上老牛的头饰,配上动作读一读老牛说的话?

  (1、老师来读旁白,另一学生读

  2、谁来读老师刚刚读的旁白,哪一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老牛的话?

  3、全班一起读)

  17、听了老牛的话,小花猫是怎么做的呢?(小花猫也摸了摸自已的鼻子,没汗),谁能学学小花猫的动作?指名做动作。

  18、师:看来,你没有光听老牛的话,还亲自试了试,做得好!这一试,小花猫发现了什么?(自己的鼻子上没汗!)咦!这是怎么回事呢?(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谁能读读这句话?(指多名学生读)

  (生1读)师评:小花猫走了那么远的路,费了那么大的劲,还是没找到汗,难道你不失望吗?请你再读。多失望啊!

  (生2读)师评:我听出小花猫好奇的心情。

  (生3读)师:哦,小花猫有点难过了。

  19、看来,小花猫在老牛这里还是没找到汗。下面咱们来合作读读2、3段。谁当老牛?谁

  当小花猫,只做动作?(戴头饰)我们一起来读旁白。(师生合作读2、3段)

  (二)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小花猫找汗的决心可大啦,在老牛这儿没有找到汗,接着,它又去找小马和小狗帮忙。(出示小花猫与小马、小狗的画面)小马、小狗又是怎么说的呢?赶紧自由地读读四、五、六自然段吧,边读边画出小马、小狗说的话。

  2、小马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说。

  3、指导看图,瞧,小马全身是汗,它正呆在什么地方呀?(凉快的地方)

  4、你觉得哪些地方会很凉快?引导说“凉快的(……)”

  5、小马觉得草地凉快,它正在那儿干什么呀?(打滚)

  6、谁能模仿打滚的样子?(让一名学生上台表演小马的动作)你做得可真像啊!来,谁来读读小马的话吧?

  (戴头饰)

  评:①真是匹可爱的小马!

  ②为什么要打滚呢?

  ③谁再来读一读?

  打个滚真舒服、真凉快呀!

  7、小花猫舔舔全身,没汗!它又去问小狗,小狗又是怎么说的呢?继续交流。

  8、小狗在干嘛呢?

  来!见过小狗乘凉的吗?学一学?

  看来实在是太热了,小狗的舌头上满是汗。

  8、你真会读书,现在呀,老师请男生扮演小狗,女生扮演小马,老师读旁白。

  (三)学习七、八、九、十自然段。

  1、小花猫看不清自己的舌头,就请小猪看。谁愿意当小猪帮帮它?请你来读第八自然段。

  2、师:如果笑着读,会更象小猪呢!

  3、你们听!(师范读八自然段)

  4、师:大家想演小猪吗?好,你们来演小猪,我来演小花猫问问你们。

  师:小猪你好,快看看我的汗在舌头上吗?

  生(齐声读):你又不是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

  5、师(一副着急的表情):哎,我的汗到底在哪呢?(出示9、10自然段)大家快读读9、10自然段,帮我找找答案吧。

  6、师:孩子们,把你找到的答案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7、师(环视全班后):聪明的孩子们,小花猫的汗到底在哪儿呢?

  生(异口同声回答):小花猫的汗在脚掌里。

  8、师:小花猫走了这么多路,问了这么多朋友,终于找到自己的汗,瞧它多高兴呀!(指导看图)哪两名小朋友愿意来当小花猫和小猪,高兴地读读这句话?(出示句子)

  9、让我们一起高兴地读读第十自然段吧。师引读。

  三、分角色读,加深理解。

  1、师:多有趣故事呀!你们想记住这个故事吗?(生:想!)

  2、那就赶快在分角色读读课文吧!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学生自由分角色读课文,演一演,小花猫,老牛、小马、小狗、小猪,其他同学读旁白))(戴上头饰)

  四、连线游戏,总结升华。

  1、大家读得真好!我想出个题目考考大家,看谁最聪明,(出示课后习题二)连线,读一读.2、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动物出汗的科学常识,还认识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猫,从它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呢?生自由说。

  3、看来,这节课,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其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只要我们像小花猫一样,不懂就问,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奥秘(补充板书)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课文学了这么半天,有两个生字宝宝都快等不急了,让我们大声地喊出它们的名字吧!(出示生字:舌、原)

  2、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们呢?想好了吗?那我就来出个谜语考考大家:“小白站在工厂里,”是什么字?真会动脑筋。“原”字里头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偏旁,叫做“厂字旁”。

  3、怎样记住“舌”呢?生:上面一个“千”,下面一个“口”字,(师评:你是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的,真不错!)

  4、下面,我给大家范写“原”字。(师范写,讲解书写要领:“原”字半包围结构,先写厂,再写里面的白,注意,白要写得稍微扁一些,下面小字,也要写扁一些。)

  5、你们能像我这样一笔一画地把字写好吗?赶紧在书上描一描,写一写吧。写字的时候要注意“三个一”哦。师巡视指导。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第18课《小花猫找汗》,希望你们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听,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上网或看书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出汗的知识。

  板书设计:

  老牛图

  汗在鼻子上

  小马图

  汗在身上

  不懂就问

小花猫的教案14

  目标:

  1、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歌。

  2、能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以表现歌曲的诙谐有趣。

  3、能在歌唱过程中等待和正确地表现出前奏、间奏和尾奏。

  4、能创造性地进行歌表演

  环境材料:手偶、录音带、录音机

  指导重点:

  1、指导幼儿唱准休止符和符点音符。

  2、提醒幼儿在间奏处等待,并想象间奏处的情节,如模仿小老鼠偷食吃,小老鼠吃饱了在跳舞等。

  3、启发幼儿想象老鼠贼头贼脑的动作,动作应轻、慢、小,并模仿小老鼠惊慌失措的的神态。

  4、提醒幼儿玩游戏时要自找空间,不互相挤撞。

  一、律动入室

  二、学新儿歌《小老鼠和小花猫》

  过程:

  (一)、出示手偶,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儿歌,让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并根据词意创造性地边念边做动作。

  (二)、学唱新歌:1、教师范唱歌曲。2、幼儿跟伴奏学唱新歌。

  (三)、幼儿边唱歌,边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三、游戏《小老鼠和小花猫》

小花猫的教案15

  音乐分析:

  1、音乐情感:轻松、愉快、活泼,调皮逗趣的小花猫游戏画面。

  2、音乐知识点:两段体结构,四二拍子,每一段有2次重复,第一乐段以平稳的断奏,音形连贯,体现"小花猫"活泼、愉快自在的形象。第二段音乐稍起伏,连贯,圆滑奏,体现"小花猫"聪明伶俐、调皮可爱的场面。圆滑奏共有4处。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活动,感受音乐活动中的乐趣。

  2、学唱歌曲,感应圆滑和断奏,进行角色的扮演。

  3、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教学准备:

  1、小花猫图片、挂图P1、

  2、铃鼓、圆舞板、呼啦圈一份

  3、CD播放机,音乐光盘

  活动对形:

  半圆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感应圆滑奏

  2、难点:能伴随音乐表现歌曲的弹跳和圆滑

  教学过程:

  一、暖身活动,初步感应圆滑和断奏。

  1、出示小花猫图片,引起孩子兴趣,"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花猫走路吧!"

  2、老师手持铃鼓,拍(断奏):跳跃;摇(圆滑奏):轻声走。

  二、故事引导:

  "河马医生开了一家诊所,他有好多治病的秘密武器,所以他的诊所里总是挤满了病人,看看都有谁来看病呢?"(指图让幼儿看图回答)"小花猫也来看病了,她浑身发痒,难过得不得了,河马医生用放大镜一看,哇!原来小花猫身上有好多的跳蚤!"

  三、小花猫的律动。

  "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听听歌曲里的小花猫在做什么?"

  1、第一遍欣赏歌曲,幼儿安静倾听。

  提问:刚才听到小花猫在做什么?

  2、肢体律动,再次完整感受歌曲。

  3、这首歌曲分两段,第一段和第二段说的什么内容。引导幼儿讨论。

  4、老师小结幼儿回答的内容,并整理成歌词,朗诵给幼儿听。

  5、幼儿学唱歌曲,坐在位置上根据歌词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6、启发幼儿唱第一段时轻松、活泼来演唱,第二段用连贯、下滑音行来演唱。表现小花猫活灵活现的真实形象。

  7、幼儿边唱歌曲,边起来做动作。(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花猫)第一段断奏:学猫步左右轻跳,尾局的音效做小花猫伸懒腰。

  第二段圆滑:学小猫走路,并于"喵喵"时做嘴巴两旁抓胡子。

  8、两人一组第一段断奏:两人牵手,做小猫左右轻跳。

  第二段圆滑:两人面对面,学小猫舔爪子,抓耳朵等,启发创意各种小猫动作,可以鼓励幼儿团结友爱,互相作蹭背抓痒。

  四、角色扮演活动。

  老师:小花猫身上的跳蚤太多了,真难受,怎么办呢?我们要捉掉这些讨厌的小跳蚤。

  1、小花猫捉跳蚤(幼儿分男女两组)女生站中间拿呼啦圈围成内圈,面向外站扮演小花猫。

  2、男生围圈面向小花猫站扮演跳蚤。外圈跳蚤要逆时针不停地跳。

  第一段:女生站中间做小花猫的动作,外圈的跳蚤围着小花猫做小跳动作,并眼看着小花猫。

  第二段:女生花猫唱"猫咪猫咪",男生跳蚤唱"喵-喵-"音乐结束处:花猫抓用呼啦圈套住跳蚤。

  五、乐器感应:

  老师:我们捉住了好多跳蚤好高兴呀!我们来庆祝一下吧,现在请出我们的小乐器。

  铃鼓小花猫:第一段边唱边敲节奏,结尾音效做摇奏。

  第二段唱"喵喵"时刮奏铃鼓鼓面模仿猫叫。

  圆舞板跳蚤:间奏做打拍子。

  3、幼儿分成两组,听音乐取铃鼓、圆舞板。

  4、听音乐站起来进行演奏,看老师指挥。

  六、结束结束"小花猫,我们一起去户外晒晒太阳吧!"

  教学反思:

  蓝天班的幼儿较活泼,幼儿学习语言的欲望强烈,表现欲很强。他们学习回答问题,学习用语言提出请求,学习叙述事件,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听故事。正因为如此,故事表演对他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在本次语言教学过程的开始,我采用了故事表演的方法进行导入:“喵喵”谁来了?小花猫来了,今天它要给我们讲个好听的故事。以故事表演的方式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故事中的内容能吸引他们的.小耳朵。在这一个环节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幼儿好模仿,容易进入游戏角色的特点,是故事表演能取得很好的语言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游戏小花猫”让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幼儿通过故事表演,一边表演一边朗诵儿歌,真是形象又贴切。用肢体生动的描绘了小花猫抓老鼠的情景。但同时我发现在表演小花猫儿歌的过程中部分幼儿不能专心表演,精力不集中。

  通过这次儿歌的教学活动我反思到:作为新教师要具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同时还要学会利用语言的时机。就如本次的教学中我应该在学生在表演时还有发出其他声音时给出提示:如果小朋友们再讲话的话,小花猫也就不出来和小朋友们见面了,我们要安安静静地观察小花猫。这个时候学生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应该马上改正安安静静地。因此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要善于用自己的语言感染你身边的孩子。

  小百科:猫,属于猫科动物,分家猫、野猫,是全世界家庭中较为广泛的宠物。家猫的祖先据推测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猫,波斯的波斯猫,已经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样完全地被驯化)。

《小花猫的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花猫的教案】相关文章:

《小花猫》教案(精选32篇)02-08

《小花猫》教案(精选10篇)03-29

大班教案《小花猫找快乐》反思05-31

小花猫11-07

《小花猫和小老鼠》音乐教案(精选8篇)12-01

我家的小花猫10-03

我的小花猫04-05

(精选)小花猫作文11-26

小花猫作文07-08

小花猫的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花猫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花猫的教案

小花猫的教案1

  设计意图:

  幼儿的语言能力,包括准确清晰的发音、掌握一定的数量词汇、正确连贯的口语表达等。因此,我通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把语言活动设计成游戏的形式,并结合图标来学习儿歌。更有效的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学习。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学会念儿歌。

  2、通过玩猫捉老鼠的游戏,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白黑纸一张、月亮和太阳、睡觉猫和捉老鼠的猫、图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课题

  1、出示黑白纸

  2、出示太阳月亮

  3、出示睡觉猫和捉老鼠的猫

  4、它们有什么不同?

  二、出示图谱,教师念儿歌

  1、教师边看图边念儿歌

  2、幼儿学儿歌

  三、游戏(小花猫捉老鼠)

  1、讲解游戏规则

  2、开始游戏

  3、教师带小花猫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室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交往。在本课内容中,通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语言讲述内容和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当众表达,在讲述中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

小花猫的教案2

  设计意图:

  根据本班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最近发展区,我选择了小班数学匹配《小花猫请客》这则教学活动,希望在这节活动中,通过故事的引导,让孩子知道,小羊、小猴、小鸡和小花猫等动物的生活习性,并引导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拓展活动,增加孩子的知识量,拓展孩子的视野,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活动目标:

  1. 通过故事引导幼儿,知道小羊、小猴、小鸡、和小花猫这几种小动物爱吃什么。 2. 在操作活动中,指导幼儿进行正确的食物匹配。活动重点:通过故事的引导幼儿,知道小动物们爱吃什么。活动难点:知道幼儿在操作活动中进行正确的食物匹配。活动准备:图片 幼儿操作材料 音乐

  活动过程:

  一、 组织幼儿伴随音乐进入活动场地

  二、 导语:“今天有一位小动物要请客,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呢?幼儿们猜猜

  1、 教师出示画面圆桌和小花猫。我们想想他会请那些好朋友呢?幼儿说一说

  2、 教师出示小羊、小鸡、小猴,我们来向小动物们问声好。

  3、 小花猫给他的好朋友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让我们看看都有什么好吃的,出示,青草、小虫、香蕉、和老鼠分别摆在不是一一对应的地方。小花猫很有礼貌的说: “谢谢大家来我家做客,这是我为你们准备的好吃到,请你们吃吧!咦,小羊怎么不吃呀,来我们来听一听小羊说什么?请幼儿说一说小羊吃什么,然后,把青草放在小羊的面前,小羊很有礼貌的说谢谢小花猫,接着让幼儿说说小鸡吃什么,小猴吃什么,然后进行一一的对应。

  三、 幼儿操作活动

  1、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许多的好吃的,请你把好吃的的送给小动物们。 2、活动评价,请幼儿把作业将给后面听课的老师听。

  四、活动结束组织幼儿离开活动室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首先设计的教学通过故事的导入,一颜色鲜艳的图画展现在小班的幼儿眼前,小班幼儿的十分的感兴趣,听得十分的认真,但大部分幼儿在遇到问题是喜欢直接回答,不动脑经,个别幼儿还是比较聪明的,喜欢思考问题和提问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也比前一个月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第三教学环节中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强,刚开始幼儿还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公开教学,显然还比较陌生,通过教师的鼓励幼儿豁然开朗,纷纷动手操作,操作的结果令我比较满意,还有个别的幼儿还要再次练习。通过这次的活动幼儿的常规习惯比较好。 我正在引导孩子进行食物匹配 我在引导孩子动手做食物匹配作业

小花猫的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诙谐、有趣的风格。

  2、初步了解间奏,能在唱歌的过程中等待和正确地表现间奏的动作。

  3.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纸偶(老鼠)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发兴趣

  出示纸偶:“吱吱吱,吱吱吱”谁来了?(小老鼠)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只小老鼠长的什么样?

  (二)1.学唱歌曲第一段

  (1)谁来说说这只小老鼠长得什么样?(边根据幼儿回答,边出示图谱)念三遍,中间可以请小朋友指图谱

  (2)呀!原来这只小老鼠想出来干什么?(偷东西吃)有没有被老鼠发现?(没有)他心里肯定怎么样?(很高兴、很神气)边做动作边唱(3遍)

  2、学唱歌曲第二段

  (1)小老鼠最怕谁呀?(小花猫)

  (2)听到小花猫的叫声小老鼠会怎样?(念三遍)

  (3)刚才小老鼠还很神气的,一眨眼功夫却灰溜溜的逃走了,可真滑稽呀!(唱三遍)

  (三)初步感受间奏

  (1)刚才我们唱了谁和谁的歌?(小老鼠和小花猫)下面我们把俩段连起来唱一唱。

  (2)刚才老师除了唱歌还刚什么了?(跳舞)

  那 老师是在唱完什么的`时候开始跳舞的呢?

  对,这里是给小朋友休息一下,为唱小花猫作准备的,这里小朋友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我们把这一段叫作间奏(幼儿说一边)

  (3)全体幼儿齐唱一遍,间奏时小朋友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四)延伸活动

  我们一起到草地上玩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小花猫的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折纸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折小猫的基本步骤。

  2、能够完整的折出小狗头,并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为小猫添画。

  3、对折纸活动感兴趣,感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折纸活动的基本要求和折小猫的基本步骤。

  活动难点:对折纸活动感兴趣,感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正方形的纸若干、贴有折叠狗头组合成的范例、油画棒,白纸、老师范例小猫一只浆糊若干。

  2、经验准备:对小猫的特征有一定的认识。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范例,激发幼儿折纸的兴趣。

  师:(出示范例)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介绍一个新朋友,小朋友看它是谁呀?(小猫)小猫怎么叫呢?我们来学学小猫叫。小猫说它很喜欢大家,想跟每一位小朋友做朋友。小朋友们跟着老师来学学制作一个小猫当朋友怎么样?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边提问边讲解折纸的基本要求和小猫的制作方法,并进行演示。也可以通过图片让幼儿观察小猫的形状特点,让幼儿思考接下来的折纸步骤。

  2、分步讲解:

  ①将正方形折纸沿着虚线和箭头折成三角形

  ②将大三角形按照中心线折成小三角形并展开

  ③按照图示 沿着虚线以此进行翻折,完成作品。

  3、添画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儿歌《小花猫》让幼儿对小猫有一个外形的.基本认知,然后进行提问,小猫上还缺少什么部位?引导和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画笔对折纸进行添画。

  4。作品展示: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并试着评价。老师可以对幼儿进行分组,小组之间互相点评和展示。老师可以适当的给一些鼓励的语言如:“你真棒,小猫可以和你做最好的朋友哦”

  (三)结束部分:

  游戏:“小猫连连看”

  教师用电子屏幕播放出flash游戏“小猫连连看”,将幼儿分成四小组,每一组幼儿观察大屏幕上呈现的所有的图片,依次翻开两张图片,如果看到的小猫颜色一致时,两张图片即消失,如果不一致,两张图片重新翻回去,幼儿需要再次翻开两张,直至相同为止,最终看哪一组将所有图片连成的又快又好。

  (四)活动延伸:请幼儿到表演区模仿小猫。“小朋友谁是小猫的好朋友啊?我们一起模仿猫走路的样子找到我们的好朋友吧!”

小花猫的教案5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知道正确的进餐方法。

  2、愿意学习自己吃饭,不要别人喂。

  活动准备:

  1、小花猫头饰,小碗,小勺, 小玩具:青菜,鱼,虾。

  2、教师练习独自表演儿歌《小花猫自己吃饭》。

  活动过程:

  1、观看情景表演,引出主题。

  教师戴上小花猫头饰,表演儿歌《小花猫自己吃饭》。 教师:刚才你看见了什么?桌子上有什么菜?小花猫是怎样吃饭的

  2、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谈:你自己 会吃饭吗?

  在家里,你是怎样吃饭的?在幼儿园,你又是怎样吃饭的?鼓励幼儿在家里要和在幼儿园一样,做个自己吃饭的.好孩子。

  3、组织小朋友讨论:

  如果在家里,爸爸妈妈要喂你,怎么办?启发幼儿对大人说:宝宝长大了,我会自己吃饭? 我们小朋友吃饭时,应该怎么做?了解正确的吃饭方法,知道小朋友吃饭要坐端正,扶着碗,拿好勺,一口一口地吃饭,不能边跑边吃,也不能饭在嘴里不咬。

  4、欣赏儿歌《小花猫自己吃饭》

  活动建议: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学习念儿歌《小花猫自己吃饭》

  2.在餐前,可经常带领幼儿念此儿歌,教育幼儿自己吃饭。

  儿歌:

  小花猫,吃饭了。扶好碗,拿好勺,?吃青菜,吃鱼虾。吃的香,吃的饱。

小花猫的教案6

  活动目标

  1、在音乐的伴奏下,愿意跟着教师学做小猫的表演动作。

  2、有爱整洁、爱美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尾巴人手一份。

  2、课前学习歌曲《小花猫照镜子》。

  活动过程

  活动一开始,我先让幼儿对着镜子照一照,看一看,并随意做一些动作,感受镜子反照的有趣性。等老师的舞蹈动作一表演完,各种姿态的“小花猫”出来了,幼儿条件反射地做出了相应的动作,有的将手指五指半屈学猫爪,有的在脸上来回地瘙痒着……姿态万千,正感受着小花猫的优美动作展现。学习舞蹈的同时,幼儿很认真地跟着老师学习每一个动作,认真地观察着动作的变化性,跟着老师的乐曲的节奏做好每一个动作。“老师,小花猫也会这样。”“还有这样。”……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他们还不时地做出多种不一样的动作,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增加了活动气氛。最后,每只小花猫在音乐的.伴奏下,开心、欢快地舞蹈着,在舞蹈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小花猫是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它的许多生活习性幼儿都能逼真地模仿出来,小班幼儿的舞蹈动作要求也不高,因此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很积极,兴趣也很高,学得也很快,对动作的掌握也较完整。通过他们熟悉的动物动作模仿,来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但由于他们受年龄的限制,在动作连续表现这一技巧上掌握还不够。

  建议措施

  多相关舞蹈资料,引导幼儿通过日常的观察,逼真、有趣地模仿进一步地激发对舞蹈的兴趣,培养动作的连贯性。

小花猫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 在读文的过程中,认识本课生字10个。在教学中,通过老师的范写重点指导“瞪”的笔顺;重点指导学生读准“尊重、瞪”的读音。

  2. 重点指导朗读两次描写小花猫照镜子的有关语句,使学生在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

  3. 初步懂得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的道理。并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了解该怎样尊重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出示镜子实物)

  师:这是什么?(指述)

  jìng

  2、在实物镜子的反面上出示:镜

  学习“镜”:(1)指名读准字音,开火车读字,齐读。

  (2)师:来,用最简单的方法记住“镜”。(指述)

  师:看,这面镜子多漂亮呀,有的镜子的边框还是金属做的呢!照照看,你们看到了什么?

  (老师手拿镜子走进学生中,让学生照照镜子,老师可随机作些点评。)

  3、师:今天学的课文中,照镜子的主角是一只可爱的小花猫。小花猫照镜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4、(出示课题)

  30、小花猫照镜子

  师:让我们开开心心来学课文。(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环节。

  师:现在,请你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这些词语可要读读准啊。

  出示:nùchōng jù liè huǒbàn zūnzhòng dèng dīng

  怒气冲冲剧烈小伙伴尊重瞪盯

  语重心长和和气气笑眯眯

  (2)学生自读课文。

  (3)小组内交流读词。

  (4)师:老师要表扬你们的学习态度,个个读得很认真。让我们开火车把这些词读读准。

  (5)开火车读词,男、女生对读,齐读。

  (重点指导读好“尊重、瞪”。)

  (6)师:看老师写个“瞪”,你们可要瞪大眼睛仔细看,认真记啊!

  (学生看老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瞪”。)

  师:刚才,大家读通了课文,说说小花猫照镜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指名交流)

  学习课文。

  师:下面,老师要请大家看三幅画,仔细看,小花猫是怎么照镜子的。

  (三幅画,一幅一幅出来——三幅画在一起)

  师:仔细观察,图上的小花猫怎么样,课文中是怎么介绍图上的内容的呢,找到句子,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学生读文、找句子、读给同桌听。

  (老师注重评讲学生尊重同学,别人读,听得很仔细。)

  师:把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交流的时候,一幅一幅出示图画,与图对应,出示句子。)

  [老师的评价着重:不但找对了句子,而且把字音读准了。]

  [图1] 一只小花猫,走到一面镜子前,看见里面也有一只小花猫,正瞪着大眼睛盯着他。这使小花猫有点不高兴了。“你是谁?干吗老盯着我!”小花猫怒气冲冲地问。谁知镜子里的那只小花猫也张着大嘴,怒气冲冲地说着什么。

  [图2]他弓起背,瞪圆了眼,“喵——喵——”大叫两声,扑了过去。不料,那只小花猫也十分生气地向他扑过来。

  [图3] 小花猫回到镜子前,笑眯眯地说:“喵——喵——你好!”咦?镜子里的`小花猫也不生气了,也笑眯眯地对着他。

  师:找得好,细细地读一读这三段话,把里面的生字读读准,记记牢,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学生自读。

  老师引读。

  (三段话中生字颜色变红——小花猫的句子黑色,镜中猫的句子变红。三段话,先一段段出示,再一起出示。)

  师:一只小花猫,走到镜子前——学生读

  小花猫看见镜子里的小花猫这么不友好,有点不高兴了。

  “你是谁?干吗老盯着我!”小花猫怒气冲冲地问。————学生读

  这下小花猫越发生气了,他弓起背,瞪圆了眼,“喵——喵——”大叫两声,扑了过去。——学生读

  后来,小花猫听了妈妈的话,回到镜子前,笑眯眯地说:

  “喵——喵——你好!”——学生读

  师:拿起书,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分角色来读一读写小花猫和镜中小花猫的句子。这次不但要做到不加字,不漏字,而且要把句子读读通。

  指读——全班分角色再读句。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只小花猫怎么做,镜中的小花猫也怎么做。

  (板书)也

  10、老师引读板书:

  小花猫 镜中的小花猫

  瞪 盯 瞪 盯

  怒气冲冲地问 怒气冲冲地说着什么

  弓起背瞪圆了眼扑 十分生气 扑

  笑眯眯 笑眯眯

  (板书中的“瞪、盯”老师可以板书示范,继续渗透笔顺。)

  11、师:从小花猫照镜子这件事中,你知道了什么?(指述)

  这个道理,你们明白了,小花猫也明白了——

  (出示)

  妈妈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记住,要想别人尊重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

  指名学生范读或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记。

  指名学生学老师的样子读句。

  齐读。

  12、师:学了课文,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道理变色)。

  (学生读。)

  说说怎样做才是尊重别人呢?

  (指名交流,出示有关的句子)

  得到帮助说谢谢,对人说话要和气。

  同学发言认真听,师长教导要牢记。

  善意帮助不嘲笑,互相尊重记在心。

  (指读儿歌——齐读儿歌

  )

  四、创设情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强化明理。

  放动画(向老师问好)

  师:对师长有礼貌就是尊重师长的表现。

  出示图画(得到帮助会感谢)

  师:看,在这样的情况下,小猫在懂得了尊重别人的道理后,会怎么做呢?仔细看图,找你的同桌,演一演,说一说。

  (同桌表演,指名交流)

  师:表演地真好,在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向别人表示感谢,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出示图画(对客人有礼貌)

  师:再来看,客人来了,小猫会怎么做,怎么说?仔细看图,演一演,说一说。

  (指名与老师配合着演。)

  师:对人态度和和气气,这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

  出示图画(帮助别人)

  师:瞧,一只小猫摔交了,小花猫会怎么说,怎么做,展开想象,找到你的小伙伴再来演一演,把他说的和做的演出来。

  (学生自演,指名交流)

  师:刚才,你们都演地非常好,通过你们的表演,让大家知道了什么是“尊重”。

  (出示“尊重”和三幅画)

  老师指图引述:

  (出示)得到帮助说谢谢

  对人说话要和气

  善意帮助不嘲笑……

  师:这都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其实尊重别人的表现还有很多,很多。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就像是在照镜子,记住,要想别人尊重自己,——

  (学生说)首先要尊重别人。

小花猫的教案8

  活动目标:

  1. 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知道正确的进餐方法。

  2. 愿意学习自己吃饭,不要别人喂。

  3.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 小花猫头饰,小碗,小勺,小玩具:青菜,鱼,虾。

  2. 教师练习独自表演儿歌《小花猫自己吃饭》。

  活动过程:

  1.观看情景表演,引出主题. 教师戴上小花猫头饰,表演儿歌《小花猫自己吃饭》。

  教师:刚才你看见了什么?桌子上有什么菜?小花猫是怎样吃饭的.?

  2.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谈:你自己会吃饭吗?在家里,你是怎样吃饭的?在幼儿园,你又是怎样吃饭的?鼓励幼儿在家里要和在幼儿园一样,做个自己吃饭的好孩子。

  3.组织小朋友讨论:

  如果在家里,爸爸妈妈要喂你,怎么办?启发幼儿对大人说:宝宝长大了,我会自己吃饭。

  我们小朋友吃饭时,应该怎么做?了解正确的吃饭方法,知道小朋友吃饭要坐端正,扶着碗,拿好勺,一口一口地吃饭,不能边跑边吃,也不能饭在嘴里不咬。

  4.欣赏儿歌《小花猫自己吃饭》

  活动建议: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学习念儿歌《小花猫自己吃饭》。

  在餐前,可经常带领幼儿念此儿歌,教育幼儿自己吃饭.

  儿歌:

  小花猫,吃饭了.

  扶好碗,拿好勺,

  吃青菜,吃鱼虾.

  吃的香,吃的饱.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适合在幼儿园吃饭的时候进行。在表演自己吃饭的时候,教师应在旁指导告诉幼儿怎样正确吃饭。并教育幼儿珍惜粮食,使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

小花猫的教案9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猫的外形特征,并了解猫的生活习性。

  2、喜欢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3、愿意复述和表演儿歌的内容。

  4、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不同款式的猫粮。

  有关猫的图片或影片。

  有猫叫声的'音乐。

  《小花猫洗澡》儿歌。

  活动过程

  1、请家中养了猫的幼儿介绍猫的生活习性,例如:

  猫吃什么食物?(教师可向幼儿出示猫粮。)

  它最喜欢做什么?

  它怎样清洁身体?

  你和家人会怎样照顾它?

  它生病时怎么办?

  2、与幼儿一起欣赏有关猫的图片和影片,引导幼儿观察猫的动作及外形特征。可强调猫脚有肉垫,因此在跳动时不会发出声音。

  3、播放有猫叫声的音乐,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小猫,模仿猫叫、洗脸和清洁身体等动作。

  4、出示《小花猫洗澡》儿歌,教师边做动作边完整的示范朗诵儿歌。

  师:小花猫在洗澡好高兴,唱起了好听的儿歌《小花猫洗澡》。

  5、请幼儿想象自己是小花猫,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边做动作边学说儿歌。

  教师小结

  附:小花猫洗澡

  小花猫,爱干净,洗洗脸,洗洗脚,不用水,真方便,洗干净,去睡觉。

小花猫的教案10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中数量的递增递减,体验游戏化歌唱的乐趣

  2、能准确的唱出准音高,并加以动作

  3、能愉快的歌唱,积极地参与和同伴进行音乐游戏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问好歌

  教具:

  三只小猫和生日会场景。幼儿猫挂饰人手一只猫

  活动过程:

  1。问好歌,导入课题教师:还记得我是谁吗?

  我们用音乐来问问好吧!小朋友你好,林老师你好!

  小狗也要和你们打招呼,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

  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嘎小青蛙,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2。滑雪场场景,讲音乐故事

  (1)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都传到了这家了!咦?今天有谁要过生日?是谁呢?大家好?我是小猫,今天是我的生日。看到你们我非常开心,一起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和我一起唱歌吧!一只小猫叫,喵喵喵喵叫。这时,叮咚。谁来了呢?这时门开了,原来他另一个好朋友也来了。他们唱着跳着,小猫说不早了我家住的太远了我要回家了。走掉了一只,变成两只了。蓝猫的妈妈喊他了,我要回家了再见!走掉了一只,变成一只了。

  (2):教师提问故事说完了,这里面有谁啊?

  小花猫是一起去他家的吗?怎么去的.?

  后来发生了怎么?

  他们是一起回家的吗?

  我们一起完整的把这首歌听一遍

  3。利用手指做游戏,唱歌

  师:我们小朋友身体里面就住了一个小花猫?猜猜看在哪?

  我一二三变变变,咦?大家好我是小花猫。你们有吗?

  看看我是怎么用我的小手变故事的?但必须要有好听的歌曲但是没有人帮我唱怎么办?你们帮帮我用好听的身音唱好不好?

  谢谢你们刚刚帮我唱歌,我的故事真成功。你们会不会,我是怎么变得?

  一起来变一变唱一唱。

  4。音乐游戏:幼儿三人一组,进行游戏表演

  5。今天我们给谁过生日的?(小猫)我们还可以给说过生日?走吧我们一起个小狗过生日。

小花猫的教案11

  教学目标

  ①幼儿了解地震的一般现象。

  ②幼儿能够掌握基本的地震自救方法。

  教学重点

  幼儿学会在地震中自救。

  教学难点

  了解地震的严重危害性,加强自我防范意识。

  教学准备

  地震相关图片、儿歌《小花猫遭遇地震》、地震自救视频。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引起兴趣。

  出示地震时,房屋倒塌的图片

  师:小朋友们,我们的`房子、桌子都害怕的开始发抖了,你们猜猜谁来啦?

  师:地震来了会发生些什么呢?

  教师:地震来了,房屋倒塌,森林着火,海啸,山体滑坡,人员伤亡。

  二、故事儿歌,学自救

  1、听故事《小花猫遭遇地震》

  师:地震来了,万物都倾倒了,小花猫急的呀,跳上了床,小朋友们想想这是一个好办法吗?我们一起来为小花猫想办法!

  教师:①地震时,不要惊慌;②在室内时躲到桌子下面,床底下,墙角边;③在室外时跑到空旷的地方。

  2、跟读,朗诵儿歌《小花猫遭遇地震》加深印象。

  三、观看地震自救视频,巩固自救方法

  师:小朋友们假如我们遭遇了地震我们该怎么办?(讨论、交流回答)地震时能冲出房屋,能靠近窗户吗?

  教师:地震时要远离楼房、树木、电线杆、高大建筑、地窖、隧道、地下通道。

  四、判断图片对错(根据地震逃生图片,巩固自救方法)

  结束部分:

  地震演习(加深认识,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小花猫的教案12

  活动目的:

  1、幼儿能够跟着音乐学会游戏

  2、了解猫的一些特征

  3、复习游戏“小鱼,小鱼哪里游”

  活动准备:猫的头饰、地毯、课前幼儿学会歌曲“老花猫和小花猫”

  活动过程:

  1、律动:“猪八戒"

  2、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样东西(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听——喵喵喵)小朋友,这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呀?对了,这是猫叫的声音出示头饰“猫”,老师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学学“它”的叫声,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猫叫好吗?幼儿学会叫了以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在地毯上做猫的一些动作,如:爬、伸懒腰、滚、玩皮球等。幼儿可以地毯上充分的发挥。

  3、复习歌曲: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唱边跳“老花猫和小花猫”

  4、游戏:老花猫和小花猫规则:幼儿与老师一起唱前段,教师当猫妈妈,唱到歌词:“找个地主躲躲好,妈妈就来找时“幼儿蹲下去,猫妈妈找小猫,当妈妈找到小猫以后,其它的.小猫都站起来,叫喵喵喵(告诉猫妈妈你在什么地方躲着的)复习游戏:小鱼小鱼哪里游教师接着说:“哎呀,我的肚子可真饿呀,孩子们你们的肚子饿了吗?我们去找找吃的吧,(进行游戏)现在我们把小手拉起来,我们请几位愿意的小朋友当作小鱼,请一位教师当“鱼妈妈”其它的当作猫,我带着小猫来到小河边,手拉手做成一个鱼网,游戏开始:念儿歌:小猫说:“小鱼小鱼哪里游戏,你要游到哪里去?小鱼说:“我要游戏到外面去”

  小猫说:“想要出去不容易”(此时,小猫全都蹲下去,小鱼就开始向外游。小鱼游出去时,不能从小猫的手上跳过去,只能从小猫的手下边钻出去)最后,小猫拉成圆圈一起往圈内走,(表示收鱼网)一起把鱼捞上岸,大家一起分享吃鱼。游戏结束。

  5、结束部份:猫妈妈说:“孩子们,吃饱了没有?(如幼儿说没有吃饱,教师可再进行一次游戏,如幼儿说吃饱了,妈妈就说我也吃饱了)现在我们也回家吧!!!!(幼儿走出教室)

  附:

  1=C 2/4

  53|53|1-|53|53|1-|66|66|53|5-|66

  许多小花猫 喵 喵 叫 今天我们真高兴 要和

  一只老花猫 喵 喵 叫 我的小猫在哪里 一会

  66|53|5-|12|34|55|6-|54|32|1-||

  妈妈做游戏 找个地方躲躲好 妈妈就来找

  妈妈就来找 找呀找呀找找找 小猫找到了

小花猫的教案13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读好课文中的反问句、感叹句。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学课文,理解“汗淋淋、凉快”等词语的意思。

  3.通过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出汗的科学常识。

  4.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对科学勇于实践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读课文,了解一些动物出汗的科学常识。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复习旧知。

  1、师:(出示小花猫图)看,小花猫又和大家见面了,快和它打打招呼吧!小花猫,你好!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18课,来,大声地读出课题吧!

  2、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第一自然段,谁知道小花猫发现了一个什么问题呀?(生:小花猫发现自己没汗。)

  3、师:是呀,它怎么没汗呢?还记得小花猫为了找汗,去问了谁吗?指名说。师按顺序贴动物图片到黑板上。

  4、师:这节课想和小花猫一块去找汗吗?好,我们现在就出发。

  5、师:瞧,小花猫走到小河边,一群字宝宝挡住了它,(出示田字格生字)谁能带着大家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小花猫就能过河了!(指名领读)

  (指导字音:“牛”鼻音,“身”翘舌音,“马、体、吐”第三声,“舌”翘舌音)

  6、师:你们真是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小花猫继续往前走,又有座词语山挡住了它,大家还能帮助它吗?(出示词语:奇怪、凉快、打滚、他俩、摸摸鼻子、舔舔全身、翻开脚掌)指名读。(指导生词:“凉快”读轻声,“打滚”读儿化音,“他俩”这里的“俩”的发音)

  7、来,我们一块来读。

  二、情境感悟,对话朗读。

  (一)学习二、三自然段。

  1、师:(出现小花猫与老牛图片)翻过了词语山,看,小花猫找到了老牛,假如你是小花猫,你会怎样问老牛呢?(生:老牛,您好,我怎么没汗呢?)

  2、哦,不知道老牛会怎样回答,请大家翻开课本100页,带着这个问题自由地读一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

  3、师:老牛是怎么回答的?

  4、师:你真会读书。(出示“汗嘛,在鼻子上。”)

  5、听老师来读读老牛的话。

  6、师:谁也想来学学老牛说话?

  生:汗嘛,在鼻子上。

  7、师:你读得不错,可有点像小牛。老牛的声音还要粗一点。

  8、再指名读。你读得真像老牛,如果带点动作读就更像老牛了。

  9、师:这回特别像老牛。现在我就请大家来演老牛,我来演小花猫,问问大家。

  师:老牛,您好,请问汗在哪呀?

  生(齐声读):汗嘛,在鼻子上。

  10、除了从老牛说的话知道他的汗在鼻子上,你还从哪里知道老牛的汗在鼻子上?

  11、哦!你看,老牛的鼻子上正流着汗呢!天气可真热呀---

  12、师(伸出大拇指表扬):仔细看看老牛鼻子上的汗多不多呀?(指导看图)

  13、师:老牛最勤快了,它一定是刚干完活,鼻子上的汗不停地往下淌,能用书上的.一个

  词语来形容老牛的鼻子吗?(汗淋淋)

  14、师:你们真会读书,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词。

  15、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句子:老牛说:汗嘛,在鼻子上。把这两个句子读一读,说一说有什么发现?你喜欢哪一句?(是啊!老牛的汗就在鼻子上,不在其他的地方,写得多具体

  16、喜欢勤劳的老牛吗?谁来戴上老牛的头饰,配上动作读一读老牛说的话?

  (1、老师来读旁白,另一学生读

  2、谁来读老师刚刚读的旁白,哪一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老牛的话?

  3、全班一起读)

  17、听了老牛的话,小花猫是怎么做的呢?(小花猫也摸了摸自已的鼻子,没汗),谁能学学小花猫的动作?指名做动作。

  18、师:看来,你没有光听老牛的话,还亲自试了试,做得好!这一试,小花猫发现了什么?(自己的鼻子上没汗!)咦!这是怎么回事呢?(出示第三自然段第一句)谁能读读这句话?(指多名学生读)

  (生1读)师评:小花猫走了那么远的路,费了那么大的劲,还是没找到汗,难道你不失望吗?请你再读。多失望啊!

  (生2读)师评:我听出小花猫好奇的心情。

  (生3读)师:哦,小花猫有点难过了。

  19、看来,小花猫在老牛这里还是没找到汗。下面咱们来合作读读2、3段。谁当老牛?谁

  当小花猫,只做动作?(戴头饰)我们一起来读旁白。(师生合作读2、3段)

  (二)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小花猫找汗的决心可大啦,在老牛这儿没有找到汗,接着,它又去找小马和小狗帮忙。(出示小花猫与小马、小狗的画面)小马、小狗又是怎么说的呢?赶紧自由地读读四、五、六自然段吧,边读边画出小马、小狗说的话。

  2、小马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说。

  3、指导看图,瞧,小马全身是汗,它正呆在什么地方呀?(凉快的地方)

  4、你觉得哪些地方会很凉快?引导说“凉快的(……)”

  5、小马觉得草地凉快,它正在那儿干什么呀?(打滚)

  6、谁能模仿打滚的样子?(让一名学生上台表演小马的动作)你做得可真像啊!来,谁来读读小马的话吧?

  (戴头饰)

  评:①真是匹可爱的小马!

  ②为什么要打滚呢?

  ③谁再来读一读?

  打个滚真舒服、真凉快呀!

  7、小花猫舔舔全身,没汗!它又去问小狗,小狗又是怎么说的呢?继续交流。

  8、小狗在干嘛呢?

  来!见过小狗乘凉的吗?学一学?

  看来实在是太热了,小狗的舌头上满是汗。

  8、你真会读书,现在呀,老师请男生扮演小狗,女生扮演小马,老师读旁白。

  (三)学习七、八、九、十自然段。

  1、小花猫看不清自己的舌头,就请小猪看。谁愿意当小猪帮帮它?请你来读第八自然段。

  2、师:如果笑着读,会更象小猪呢!

  3、你们听!(师范读八自然段)

  4、师:大家想演小猪吗?好,你们来演小猪,我来演小花猫问问你们。

  师:小猪你好,快看看我的汗在舌头上吗?

  生(齐声读):你又不是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

  5、师(一副着急的表情):哎,我的汗到底在哪呢?(出示9、10自然段)大家快读读9、10自然段,帮我找找答案吧。

  6、师:孩子们,把你找到的答案和同桌交流一下吧。

  7、师(环视全班后):聪明的孩子们,小花猫的汗到底在哪儿呢?

  生(异口同声回答):小花猫的汗在脚掌里。

  8、师:小花猫走了这么多路,问了这么多朋友,终于找到自己的汗,瞧它多高兴呀!(指导看图)哪两名小朋友愿意来当小花猫和小猪,高兴地读读这句话?(出示句子)

  9、让我们一起高兴地读读第十自然段吧。师引读。

  三、分角色读,加深理解。

  1、师:多有趣故事呀!你们想记住这个故事吗?(生:想!)

  2、那就赶快在分角色读读课文吧!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学生自由分角色读课文,演一演,小花猫,老牛、小马、小狗、小猪,其他同学读旁白))(戴上头饰)

  四、连线游戏,总结升华。

  1、大家读得真好!我想出个题目考考大家,看谁最聪明,(出示课后习题二)连线,读一读.2、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动物出汗的科学常识,还认识了一只可爱的小花猫,从它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呢?生自由说。

  3、看来,这节课,大家的收获可真不小。其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只要我们像小花猫一样,不懂就问,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奥秘(补充板书)

  五、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课文学了这么半天,有两个生字宝宝都快等不急了,让我们大声地喊出它们的名字吧!(出示生字:舌、原)

  2、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们呢?想好了吗?那我就来出个谜语考考大家:“小白站在工厂里,”是什么字?真会动脑筋。“原”字里头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偏旁,叫做“厂字旁”。

  3、怎样记住“舌”呢?生:上面一个“千”,下面一个“口”字,(师评:你是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的,真不错!)

  4、下面,我给大家范写“原”字。(师范写,讲解书写要领:“原”字半包围结构,先写厂,再写里面的白,注意,白要写得稍微扁一些,下面小字,也要写扁一些。)

  5、你们能像我这样一笔一画地把字写好吗?赶紧在书上描一描,写一写吧。写字的时候要注意“三个一”哦。师巡视指导。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第18课《小花猫找汗》,希望你们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听,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上网或看书了解更多关于动物出汗的知识。

  板书设计:

  老牛图

  汗在鼻子上

  小马图

  汗在身上

  不懂就问

小花猫的教案14

  目标:

  1、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歌。

  2、能唱准歌曲中的附点音符和休止符,以表现歌曲的诙谐有趣。

  3、能在歌唱过程中等待和正确地表现出前奏、间奏和尾奏。

  4、能创造性地进行歌表演

  环境材料:手偶、录音带、录音机

  指导重点:

  1、指导幼儿唱准休止符和符点音符。

  2、提醒幼儿在间奏处等待,并想象间奏处的情节,如模仿小老鼠偷食吃,小老鼠吃饱了在跳舞等。

  3、启发幼儿想象老鼠贼头贼脑的动作,动作应轻、慢、小,并模仿小老鼠惊慌失措的的神态。

  4、提醒幼儿玩游戏时要自找空间,不互相挤撞。

  一、律动入室

  二、学新儿歌《小老鼠和小花猫》

  过程:

  (一)、出示手偶,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儿歌,让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并根据词意创造性地边念边做动作。

  (二)、学唱新歌:1、教师范唱歌曲。2、幼儿跟伴奏学唱新歌。

  (三)、幼儿边唱歌,边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三、游戏《小老鼠和小花猫》

小花猫的教案15

  音乐分析:

  1、音乐情感:轻松、愉快、活泼,调皮逗趣的小花猫游戏画面。

  2、音乐知识点:两段体结构,四二拍子,每一段有2次重复,第一乐段以平稳的断奏,音形连贯,体现"小花猫"活泼、愉快自在的形象。第二段音乐稍起伏,连贯,圆滑奏,体现"小花猫"聪明伶俐、调皮可爱的场面。圆滑奏共有4处。

  教学目标:

  1、能积极参与活动,感受音乐活动中的乐趣。

  2、学唱歌曲,感应圆滑和断奏,进行角色的扮演。

  3、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教学准备:

  1、小花猫图片、挂图P1、

  2、铃鼓、圆舞板、呼啦圈一份

  3、CD播放机,音乐光盘

  活动对形:

  半圆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感应圆滑奏

  2、难点:能伴随音乐表现歌曲的弹跳和圆滑

  教学过程:

  一、暖身活动,初步感应圆滑和断奏。

  1、出示小花猫图片,引起孩子兴趣,"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花猫走路吧!"

  2、老师手持铃鼓,拍(断奏):跳跃;摇(圆滑奏):轻声走。

  二、故事引导:

  "河马医生开了一家诊所,他有好多治病的秘密武器,所以他的诊所里总是挤满了病人,看看都有谁来看病呢?"(指图让幼儿看图回答)"小花猫也来看病了,她浑身发痒,难过得不得了,河马医生用放大镜一看,哇!原来小花猫身上有好多的跳蚤!"

  三、小花猫的律动。

  "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听听歌曲里的小花猫在做什么?"

  1、第一遍欣赏歌曲,幼儿安静倾听。

  提问:刚才听到小花猫在做什么?

  2、肢体律动,再次完整感受歌曲。

  3、这首歌曲分两段,第一段和第二段说的什么内容。引导幼儿讨论。

  4、老师小结幼儿回答的内容,并整理成歌词,朗诵给幼儿听。

  5、幼儿学唱歌曲,坐在位置上根据歌词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6、启发幼儿唱第一段时轻松、活泼来演唱,第二段用连贯、下滑音行来演唱。表现小花猫活灵活现的真实形象。

  7、幼儿边唱歌曲,边起来做动作。(我们一起来学学小花猫)第一段断奏:学猫步左右轻跳,尾局的音效做小花猫伸懒腰。

  第二段圆滑:学小猫走路,并于"喵喵"时做嘴巴两旁抓胡子。

  8、两人一组第一段断奏:两人牵手,做小猫左右轻跳。

  第二段圆滑:两人面对面,学小猫舔爪子,抓耳朵等,启发创意各种小猫动作,可以鼓励幼儿团结友爱,互相作蹭背抓痒。

  四、角色扮演活动。

  老师:小花猫身上的跳蚤太多了,真难受,怎么办呢?我们要捉掉这些讨厌的小跳蚤。

  1、小花猫捉跳蚤(幼儿分男女两组)女生站中间拿呼啦圈围成内圈,面向外站扮演小花猫。

  2、男生围圈面向小花猫站扮演跳蚤。外圈跳蚤要逆时针不停地跳。

  第一段:女生站中间做小花猫的动作,外圈的跳蚤围着小花猫做小跳动作,并眼看着小花猫。

  第二段:女生花猫唱"猫咪猫咪",男生跳蚤唱"喵-喵-"音乐结束处:花猫抓用呼啦圈套住跳蚤。

  五、乐器感应:

  老师:我们捉住了好多跳蚤好高兴呀!我们来庆祝一下吧,现在请出我们的小乐器。

  铃鼓小花猫:第一段边唱边敲节奏,结尾音效做摇奏。

  第二段唱"喵喵"时刮奏铃鼓鼓面模仿猫叫。

  圆舞板跳蚤:间奏做打拍子。

  3、幼儿分成两组,听音乐取铃鼓、圆舞板。

  4、听音乐站起来进行演奏,看老师指挥。

  六、结束结束"小花猫,我们一起去户外晒晒太阳吧!"

  教学反思:

  蓝天班的幼儿较活泼,幼儿学习语言的欲望强烈,表现欲很强。他们学习回答问题,学习用语言提出请求,学习叙述事件,喜欢一遍又一遍地听故事。正因为如此,故事表演对他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在本次语言教学过程的开始,我采用了故事表演的方法进行导入:“喵喵”谁来了?小花猫来了,今天它要给我们讲个好听的故事。以故事表演的方式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故事中的内容能吸引他们的.小耳朵。在这一个环节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幼儿好模仿,容易进入游戏角色的特点,是故事表演能取得很好的语言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游戏小花猫”让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幼儿通过故事表演,一边表演一边朗诵儿歌,真是形象又贴切。用肢体生动的描绘了小花猫抓老鼠的情景。但同时我发现在表演小花猫儿歌的过程中部分幼儿不能专心表演,精力不集中。

  通过这次儿歌的教学活动我反思到:作为新教师要具备生动形象的语言的同时还要学会利用语言的时机。就如本次的教学中我应该在学生在表演时还有发出其他声音时给出提示:如果小朋友们再讲话的话,小花猫也就不出来和小朋友们见面了,我们要安安静静地观察小花猫。这个时候学生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应该马上改正安安静静地。因此我们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要善于用自己的语言感染你身边的孩子。

  小百科:猫,属于猫科动物,分家猫、野猫,是全世界家庭中较为广泛的宠物。家猫的祖先据推测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猫,波斯的波斯猫,已经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样完全地被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