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的:探索使用各种方法使冰糖溶解得快些。
教学重点:学习使用各种方法让冰糖溶解得快点。
课前准备:冰糖,水(温水,热水)搅拌器(筷子,汤勺)玻璃杯,小锤子,干净布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以猜想活动引入主题。
1、教师出示冰糖,提出问题:
T:上次活动小朋友得出冰糖比白糖溶解得慢,为什么它溶得慢呢?
C:"因为冰糖是一块块的"
"冰糖比白糖大"
"冰糖硬硬的"
"白糖是一粒粒小小的所以就溶解得快"
……
T:小朋友想想用什
么方法能让冰糖也溶得快起来呢?
C:"把冰糖变得像白糖一样小就溶得快了"
"对,把它打碎,变小小的"
"我用热的水,冰糖就能很快的溶了,我妈妈就是这样做的"
"还可以把冰糖水拿去煮,它就溶得快"
……
2、小朋友自由发言,提出自己的猜想,并把想出的方法和所用的工具画出来。
二、幼儿分组实验,老师参与到实验中,鼓励幼儿大胆使用自己想出的方法和工具。
T:小朋友都想出用各种方法来让冰糖快些溶解,那到底行不行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幼儿分组实验,老师观察并记录幼儿实验的方法,工具,语言,步骤及记录,随机指导幼儿。
三、幼儿互相交流,讲述实验的结果和方法。
活动感想:溶解的主题很受小朋友的喜欢,因为实验中溶解的物体不断的发生变化,不断的变小,变细,消失,甚至会起泡泡,这引起了幼儿探索的'兴趣,为了让幼儿更直接明了的观察到溶解的现象,实验选择透明的器皿,让幼儿一目了然看到溶解的过程,并选择较易溶解和溶解速度对比强烈的材料进行实验。有效的帮助幼儿掌握理解溶解的有关知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纸质的花在水里开花的不同现象和纸张的吸水性有关。
2、通过猜测、尝试、分析、表达的方法,发现纸花在水里开花的原因。
3、积极投入探究活动,对纸质花在水里开花的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知道树上、草上长出的花朵都会开。
物质准备:
面巾纸、手工纸、白纸、报纸、锡箔纸做成的小花;每桌上备有大水盆。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了解不同纸质花在水里开花的不同现象和纸张的吸水性有关。
活动难点:
能从纸质的不同猜测、分析、推断影响纸花在水里开花的原因。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设置悬念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感知不同纸花在水里开花的现象
(一)观察白纸花在水里开花的现象
1.提问:这是一张普通的白纸,用它做成的花,能开吗?
2.教师演示纸花开花,幼儿观察。
3.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二)探索不同纸质的花在水里的开花现象。
1.介绍各种材料。
提问:除了白纸,小朋友们还只知道哪些不同的纸呢?
2.教师随幼儿讲述出示不同的'纸并把各种纸贴到记录表上。
3.幼儿猜测不同纸质的花在水中能否开花。
4.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幼儿第一次操作。
5.师幼讨论:你发现哪些花开了?哪些没有开?为什么?
教师小结:有的纸花在水里能开,有的不能开。这和纸能不能吸水有关,吸水太快了会烂掉,不吸水就开不了。
(三)感知纸花开的快慢和纸的吸水快慢有关。
1.提问:这些纸花是同时开放的吗?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示范规范操作动作。
3.幼儿第二次操作,教师一旁观察指导。
4.交流:哪种纸花开的最快?哪种纸花开的最慢?为什么?
教师小结:不同纸的吸水快慢是不一样的。吸水快开得就快,吸水慢开得也慢。
三、结束延伸
我们的花开的真漂亮呀!生活中还有一些些纸,比如牛皮纸、玻璃纸等等,小朋友可以仔细找一找还有那些纸,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一做,看一看它们做的小花能不能开,好吗?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吃不完的食品不封口会还潮、变质。
2、通过尝试操作,学习几种简单的封口办法,在实验中比较发现最好的封口方法,并用标记作记录。
3、感知科技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只已开封的食品包装袋(如:暑片的包装袋)保鲜袋,毛线、双面胶、塑料夹、封口夹、五角星若干。
2、一袋已开袋的饼干,大记录表一张。
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导入。
出示已开袋的食品,提问:
(1)食品吃不完,就这样放着,过几天吃感觉会怎样呢?
(2)为什么吃上去不香了?
2、幼儿讨论交流。
请大家讨论一下,可以怎么办让食品吃上去还是香香的`?
3、幼儿实践交流。
师:刚才你们想了很多办法,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去试一试。
师:你的袋口封住了吗?,你是怎样封住袋口的?
4、实验比较记录。
(1)师:小朋友刚才都试了用不同的方法封住袋口,你觉得用什么办法最方便,封口封得最牢?我们来做个实验。
(2)幼儿实验,将保鲜袋装满空气后封口,看哪种方法不漏气。
(3)进行记录,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下贴一个五角星。
(4)师小结:随着科技的进步,科学家们发明的产品越来越先进,就象这个食品封口夹,夹起来很方便,而且很密封。
5、拓展生活经验
师:生活中我们除了没吃完的食品要封口,还有什么时候塑料袋也要封口?可以怎样封口?下次,我们小朋友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将塑料袋封口。
四、活动延伸
继续探索其它为塑料袋封口的方法。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思路:区域工作时我班大部分孩子被纸杯吸引,他们把纸杯变成机器人,又把纸杯变成很多东西,我看到孩子们对纸杯变化那么感兴趣。所以设计这节活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想象进一步探索纸杯的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探索用各种方式或使用各种辅助材料是纸杯变化。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1、用纸杯接一杯水喝,问:我刚才干什么了?用什么喝的水?
2、纸杯除了喝水还能干什么呢?
3、幼儿操作,教师引导。
4、评析。
5、教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可变的东西,只要我们爱动脑子,一定会让更多可变得垃圾变得有用。
中班科学活动——会“走”的盒子
一、活动题目
会“走”的盒子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制作会“走”的盒子,懂得废旧物品可以加工成有用的物品。
2、幼儿通过操作感知橡皮筋的弹性,学会简单制作玩具的技能。
3、幼儿通过实验记录,加深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养成关心科学、好奇、好问,乐于
尝试的好习惯。
三、适用对象
4~5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橡筋、小棒、橡皮泥、吸管、纸盒、绳子、曲别针、录音机、酸奶盒。
五、活动过程
引入: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随意地走入教室。教师提问小动物是怎样走路的。幼儿讨论各种各样动物行走的样子。
教师出示一个会“走”的纸盒,提问:这个纸盒怎么会自己“走”呢?看一看,纸盒里有什么秘密?
(1)纸盒里有橡筋。
(2)纸盒里还有橡皮泥和曲别针。
做会“走”的纸盒。
选用橡筋一根,用橡皮泥裹住橡筋的中间,捏成一个小圆球,圆球表面要光滑。将带有橡皮泥的橡筋两端,分别穿入纸杯口两边的小孔里,分别用曲别针固定橡筋。用手转动橡皮泥将橡筋拧紧,放在地上,纸盒就会“走”起来了。
想一想,说一说。
(1)橡筋拧紧了,一松纸盒就走了。
(2)橡筋有弹性。
(3)像我的弹弓一样,一拉就将橡皮泥弹走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小流星
设计意图
在晴朗的夜空,孩子们会看见许多行星。在他们的眼里,星星是有生命的,因为他们发现星星总在不断地眨眼睛。他们偶尔也会发现一颗流星从天边划过,留下长长的一道印痕。这些星星想干什么呢?此活动旨在让孩子们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拓展孩子们的想象空间。
活动目标
1、 了解有关流星、陨石的指示,理解故事内容。
2、 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3、 提高角色表演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观察夜空的流星。
2、 收集陨石的图片。
3、 故事挂图、配乐故事。
过程建议
1、 回忆对夜空及流星的`观察,说说自己对夜空的想象。
2、 听配乐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看图听故事,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小星星为什么想去地球?月亮婆婆和白云姐姐为什么不让他去?小星星是怎样做的?小星星到了地球上,他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
4、 听故事,学习故事中的词、句。
月亮婆婆说,地球是个怎样的地方?
小星星想到地球上去生活,月亮婆婆是怎样说的?
小星星对白云姐姐说了什么?白云姐姐又是怎么说的呢?
5、 表演故事。
延伸提示
1、 绘画:小流星和他的朋友们。
2、 绘画:神秘的夜空。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2-28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8-23
科学教案幼儿园中班范文12-22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7-23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方案12-28
幼儿园中班《我们的鼻子》科学教案02-26
【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01-09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01-17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推荐】01-18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优秀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