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4-07-05 12:23:03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2篇)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2篇)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2、了解人类为应对自然灾害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采取的预防和预报措施。

  3、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英勇抗灾的可贵品质,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救互救的方法。

  教学时间

  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同学们,如果我们关注新闻报道,就会发现,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瘟疫……它们像凶残的魔鬼,肆虐地摧毁人类的家园,甚至会奔走人们宝贵的生命。那么当灾害降临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做呢?

  二、教学活动

  活动准备: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围绕一种自然灾害展开专题研究。

  活动一:地震灾害

  1、让学生用文字描述或图片展览的方式介绍地震发生时会出现的情况。

  2、地震大事记及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先让学生借助资料,用列表的方式编写地震大事记,然后用表格或图片等方式对资料进行归纳和数字统计。

  (2)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事例、亲历者笔记等,感受地震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创伤。

  3、指导学生阅读《地震带分布图》,看看哪些地区易发生地震、自己的家乡是否位于地震带上。

  活动二:洪水灾害

  1、引导学生阅读《河流分布图》,让学生通过地图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河流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有重大洪灾隐患的国家。

  2、教师可参与“资料库”,或收集有关资料,展示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洪水灾害,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洪水频发的国家,以及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

  3、在认识洪灾危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分析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除客观原因外,人为对植被、河道的破坏是重要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大自然不可抗拒的一面,产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4、除此这外,学生还可以说说其他常见的自然灾害。老师可展示课本P39图片,让学生对教材中提到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有一个初步认识。

  活动三:调查家乡的自然灾害

  1、让学生说一说本地存在哪些自然灾害,其中频繁发生或造成严重损失的自然灾害有哪些。教师确定几种自然灾害作为学生调查的问题。

  2、指导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名成员担任组长。根据课本P40的调查提纲,指导学生开展调查活动。

  (1)确定调查内容。调查哪种自然灾害?灾害发生的时间、表现和危害有哪些?本地采取了哪些防灾和抗灾的措施?

  (2)确定调查方法和组内的分工合作。谁负责访问?谁负责查找图片和文字资料?谁负责到实地进行考察?

  (3)对调查得来的资料进行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或填写调查表。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诚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诚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

  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3、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

  (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为什么样的人?

  (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

  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看看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他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

  1、课件出示第九页的.案例。

  2、讨论:

  (1)仅仅是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机会),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信看的这么重要?

  (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

  3、小结

  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会因为不被社会承认,他的才学机敏无法展现,金钱荣誉无法获得,可见诚信是人立足与社会的根本,正如孔子所说的(出示孔子的话)——人无信不立。

  五、作业

  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六、板书设计

  诚信是金

  人无信不立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

  3、体验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乐趣。

  教学重点:

  1、了解伙伴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

  2、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学交往。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恰当的'行为和方式与同学交往。

  教学过程:

  (一)平等对话,走进“友谊之树”。

  1、导入。你和小伙伴一起学习,有什么感觉?

  2、将一棵“大树”贴在黑板的正中,并写上“友谊之树”。

  3、请学生说说和伙伴之间曾发生过哪些美好的事情?

  (二)真实体验,拯救“友谊之树”。

  1、实话实说,直面矛盾

  (1)(板书课题:学会友好相处)小品表演。

  (2)请学生说说曾经与伙伴闹过的矛盾。

  (3)请大家讨论,他们的矛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让学生将自己组讨论的要点写在剪成的黄叶、坏苹果形状的纸上,再让学生把他们贴在友谊之上。

  2、真情对对碰,化解矛盾

  (1)拯救友谊之树。

  请各小组选一个案例,先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确方法,然后将解决办法写在“绿叶”、“红苹果”上。

  (2)出示课前调查情况,让学生讨论解决。

  (三)情感升华,互送友谊卡。

  1、教师。

  2、念卡、送卡。配音乐《永远的朋友》。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 感受诚信在社会中的作用。

  2、 认识并且思考诚信的“代价”与“回报”。

  教学准备:

  教师在非正式场合了解学生对诚信的态度。

  教学活动:

  一、导入

  1、教师朗读教科书第4页的课文。

  2、请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案例分析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故事,分别进行讨论: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为诚信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且给予知道帮助。

  3、教师要特别帮助学生整理分析的`结果,按照“代价”和“回报”分别列出观点。

  三、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介绍分析结果。教师在黑板上记下各组发言的要点。

  四、教师总结

  1、坚持诚信,经常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也会得到回报。怎样看待这些代价和回报呢?刚才同学们进行了很好的讨论,我们总结一下。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再请学生就最后“进一步的思考”展开短暂的讨论。

  3、布置家庭作业。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访问学校中的工作人员,知道学校的组织结构,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

  (二)能力目标

  能够具有初步的交往能力,多种形式的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调查和体验活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尊敬老师、尊重学校里工作人员的劳动。

  教学建议

  1.辛勤工作的园丁们

  (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学校里有许多位教师,有些教过我们,我们已经认识了,有些与我们没有直接的接触,但是一直为我 们默默的工作着,启发学生要注意在采访中留心发现,还可通过一些素材资料(如:让同学们欣赏视频“老师和同学”、“在老师身边”;欣赏图片“备课”、“老 师”、“老师关心我们”、“老师和学生一起游戏”、“老师送学生衣服”、“老师照顾学生”、“老师指导学生吹号”、“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批改作业 (一)”、“批改作业(二)”、“上课”;还可让同学们欣赏音频“每当走过老师窗前”。)进行教育。采访可以利用课上的时间,也可以利用自习的时间。课上 进行采访时要注意安静,不要影响其他班的正常教学活动。

  (2)在访问前教师与学生一起制订采访提纲,因为这种学习方式以后还会运用。事先设计好采访提纲是非常重要的,不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要先考虑 好问什么问题?怎么问?对人物的采访要注意什么礼貌?访问的技巧是什么?比如:一定要在校长和教师闲下来的时候采访,不要打扰他们的正常工作。

  (3)分小组进行采访,每个小组最好对采访的对象进行分工。也可以每个小组都去采访一个人,采访的内容可能会有差别,回来后大家交流,分享采访的结果。

  (4)大家交流时注意让学生将看到的和想到的说出来,鼓励有与其它小组不同的内容和感受,大家研讨采访后的感受有哪些?师生之间应该怎样相互理解?

  (5)鼓励每个小组或每位同学将自己采访后最深刻的感受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然后写在教材留白的位置上。引导学生讲一讲老师关心我们,我们关心老师的事例,

  2.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

  (1)教材通过学生给老师写信,写作文的形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情,从中体现出师生之间的民主和谐的关系。教师可利用教科书上的范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师生关系。可以讲讲与老师之间发生的最难忘的一件事,可以让学生写篇小短文,写写上学几年来的感受等。

  (2)学生采访后一定有许多感想,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教师的情感。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对教师的感情。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式最能表达对教师的感激之情?

  (3)由学生自己选择他们比较擅长的`方式,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绘画组成一组;做手工贺卡的组成一组;使用电脑做贺卡的也可以编成一组。

  (4)除了教材上提示的范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比如:农村地区的学生可以采一束野花送给教师,或为教师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等。

  (5)最后将学生们创作的作品做一期墙报,全部展示出来,请全班同学和任课教师进行评价,对有创意的做法,要给予适当的激励。也可以由学生们自己进行评价,给他们认为最得意的作品贴上红花。

  主题教学思路

  在人们的心中,人民教师是光荣的,教师的职业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诲,但学生很少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通 过学生在学校访问为自己辛勤工作的老师们,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从心里感激老师为他们付出的劳动。在学生们的眼里,在学校工作的老师不论是后勤服务,或是 从事事务工作的员工,都是老师,因此教材没有将这些人排除在教师之外,统称为老师,但主要是指做教学工作的各科教师。

  最后通过学生祝福教师的活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学生对教师的爱,增进师生的感情。

  教材分析

  (一)本课内容结构分析

  第56页的几幅图片,反映了老师们辛勤工作的情景。老师在讲授文化课;大队辅导员在带领同学宣誓;老师指导学生做各种制作;教师在认真地批改作业。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关于教师的格言、教师节的来历、教师的工作得到了全社会的尊重和支持等。

  第57页的图片,表现了教师辅导学生跳舞;教师在与同学沟通;教师做同学的思想工作,教师带同学到大自然中观察植物,引导学生要友爱。

  第58页的图片,呈现的是学生采访老师们工作的情景,校长对教师工作的介绍;卫生老师在为受伤同学包扎伤口;图书室的老师为同学们借阅图书;传达室的老大爷和同学们热情打招呼。、图片内容反映了辛勤为学校工作的老师们的工作特点和他们的责任。

  第59页的图片,通过一个学生写的一篇小文章,说明老师爱学生,表达了教师与学生朴素的情感。教师注意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性格内向的学生,使学生在不喜欢数学课的情况下,对数学产生兴趣并取得好成绩。

  第60页的图片,通过学生给老师写信和信中对老师的描写,说明学生爱老师,喜欢老师,师生情谊不因时空的变化而淡化,体现了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

  第61——62页的图片,表现了学生通过访问后,表达对教师的祝福,学生们一起商量为老师们做些什么?有的同学要做贺卡;有的同学要为教师画像;有的学 生要为教师点歌;有的学生要为教师发电子贺卡;有的学生在贺卡上写出自己的心里话。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教师的爱,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引导 学生明白教师只喜欢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因为它是同学们用心做出来的,最能表达感情,教师是拒绝收花钱买的礼品的。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对学校环境和学校里工作的老师不能是一种简单的认识,应该提高到师生关系的层面上,老师对学生充满了爱,学生对教师充满了感激。师生关系 可以从很多方面得到体现。在人们的心中,人民教师是光荣的,教师的职业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教诲,但学生很少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因 此让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辛苦,从心里感激老师为他们付出的劳动。懂得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准备

  1.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一些老师关心学生、辛劳工作等素材资料。

  2.让学生课前准备好彩纸、水彩笔、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为做贺卡做准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老师爱学生,为学生成长辛勤工作着,激发学生热爱老师之情。

  教学难点

  使学生尊敬老师、尊重学校里工作人员的劳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是谁像花园里的园丁一样,不仅教我们学知识,还引导我们如何做人呢?

  学生:(略)

  老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两年多来,老师就像园丁,像妈妈一样,不仅教我们学知识,还引导我们如何做人。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同学们好比是祖国的花朵,老师就是辛勤工作,培育你们的园丁。(过渡)

  【讲授新课】

  一、辛勤工作的园丁(板书)

  老师: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第五十六页和五十七页的图片,图上画的都是什么人?她们在做什么呢?

  学生:(略)

  老师:图上画的是老师辛勤工作的场景,她们教我们知识,给我们批改作业,教我们做人,带我们了解大自然,教师就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都有哪些老师呢?大家来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有数学老师、语文老师、体育老师、音乐老师、科学老师和品德老师等等。她们是怎样辛勤培育我们的呢?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老师和同学”、“在老师身边”;欣赏图片“备课”、“老师”、“老师关心我们”、“老师和学生一起游戏”、“老师送学生衣服”、 “老师照顾学生”、“老师指导学生吹号”、“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批改作业(一)”、“批改作业(二)”、“上课”;还可让同学们欣赏音频“每当走过老 师窗前”。)

  老师:我们的老师好吗?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学生:(略)

  老师:如果老师不那么做的话,我们就不会获得更多的知识,就不能在学校中愉快的生活,大家说是不是呢?

  学生:(略)

  老师:大家还知道哪些老师关心同学,辛劳工作的故事呢?给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略)

  老师:学校里的各位老师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许多辛勤的劳动,为了让我们更清楚老师的工作情况,让我们去访问他们吧!

  学生:(略)

  (可以让同学们访问老师早上几点到校、晚上几点离校?老师在什么时间备课、批改作业?老师一天上课的时间是多少等等,回来让同学们交流,分享采访的结果,然后把自己采访后最深刻的感受写下来。)

  老师:老师的工作是辛苦,为了我们的进步她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老师爱我们,我们也应该爱老师。(过渡)

  二、老师爱我们,我们爱老师(板书)

  老师:我们打开课本第五十九页,大家读一读同学们写的作文,然后说一说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略)

  老师:从作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师对学生的爱,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之情,你知道哪些老师爱你的事迹呢?你又是怎么样爱自己老师的?大家讨论一下,然后说一说。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视频“老师好”;欣赏图片“爱老师(一)”、“爱老师(二)”、“不打扰老师工作”;欣赏音频“老师你早”。)

  老师:我们该怎样爱我们的老师呢?我们做个游戏好吗?

  学生:(略)

  (给同学们创设以下情景:1.老师上课讲课时我们应该怎样做;2.同学犯了错误接受老师教导时应该怎样做;3.在校外遇到老师又该怎样做;然后让同学们分组讨论,以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老师:国家和人们为了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专门给教师定了一个节日,你们知道是哪天吗?

  学生:(略)

  老师:对,教师节是每年的9月10日,这一天有好多的同学,以各种形式表达对老师的谢意,你们打算怎么做呢?我们先看看课本第六十一页和六十二页的同学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略)

  (让同学们欣赏图片“给老师献花”、“教师节”、“教师节快乐”、“教师节送贺卡”、“教师节送祝福”、“庆教师节”。)

  老师:大家说了好多的方式和方法,有的说通过好好学习、认真完成作业、改正缺点等形式来表达,有的说要送老师一件小礼物等等,下面我们再看课本第十一页,看同学们是怎么做的?

  学生:(略)

  老师:下面我们就来亲手为老师做一张贺卡吧!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最后,指导同学们做贺卡。)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工作的辛苦和对学生的爱,从而激发了他们尊师、爱师的情感。还让同学知道了9月10日是教师节,懂得了对老师有礼貌,听从老师的教导是爱老师的表现。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6

  一、教材分析

  《学校里的规则》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课文。在学校生活中,每个人都必须遵守规则,它是社会安定的保证,又是人们日常学习、生活正常进行的前提与基础。本课让学生感受到作为学校的一员,在学校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好孩子。课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学校生活都有哪些规则。第二部分要求学生理解在学校生活中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第三部分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班级公约。本节课只讲授第一、二部分,第三部分作为下节课的重点进行讲授。

  这一课属于第一单元《做守规则的人》,学校是儿童最主要的生活空间,同时学校也提供了儿童道德发展和社会性成长所需要的同伴关系和学校生活环境,所以教学的重点在于学校生活。

  二、设计理念

  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等等。”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贯穿始终,以儿童由近及远的社会生活环境,学习有关社会生活的常识,感受社会的美好,了解社会生活的规范,掌握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并且这些内容要求随着儿童生活范围的逐步扩大而呈现出一种同心圆放大的趋势。道德存在于生活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只有教育的内容是适合于学生需要和可能的,是最基础的教育方式,是生动活泼,他们乐于接受的,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目标

  制定学习目标的时候,做到“小、近、实”,从儿童的实际出发,以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为起点,考虑到儿童的差异性,贴近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学校生活,指儿童所处的学校、班级等。根据儿童和教材的结合点,有所侧重,有所针对,有所舍弃,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2、通过幻灯图片演示,懂得为什么会有这些规则。

  3、能够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规则和学校纪律,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好孩子。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知道学校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2、明白学校生活中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难点: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为了突出重点,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通过课前调查,课中交流,学生了解到学校、班级的学校生活中有许多规则。通过寻找学校生活中有没有缺少规则、规则不完善、有了规则同学们不遵守的方面,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制定详细的规则,切实指导学生的行动,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突破教学难点。

  五、教法、学法

  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体验————探究这一新理念,以学生活动体验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规则的调查,探究人们制定规则的原因,知道规则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加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立足于求真、求实。课堂教学中引入游戏、讨论、交流、合作制定规则等多样的教学方式,为目标服务,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少一些说教,多一些体验,注重探究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充分挖掘教育资源,达成预设目标,追求实实在在的效果。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课前调查————课中体验————课后延伸”的学习方法,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中有实际的感受、真实的领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做个自觉遵守规则的好孩子。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幻灯片演示————“丢手绢”游戏,让学生通过观察与联系自己平时的游戏方法,说一说规则是什么。

  提问:没有规则游戏能进行吗?

  小结:看来规则真的挺重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体验,就会发现学校里有很多规则。各种规则与制度的制定,都是为了让我们在学校了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揭示本课课题:学校里的规则

  (二)、学校里的规则

  1、观察、汇总

  引导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回忆或者观察:在我们的学校生活中,同学们都要遵守哪些规则,这些规则的执行情况是由谁来负责监督和检查的。幻灯片演示,通过图片的观察与整理,了解学校都有哪些规则。

  2、调查、分析

  指导学生了解学校里还有哪些规则。(出示幻灯片)帮助学生知道,学校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则,时时都有规则。

  3、探究和思考:

  学校里的这样那样的规则都是由谁制定的?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呢?不妨设计如下的问题来组织学生讨论:

  1、我们希望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读书学习?为什么?这样的环境靠什么来营造呢?

  2、在学习之余,我们要进行各种活动,活动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如何能保证活《安全地进行呢?老师一般会在我们活动之前提出哪些要求?这些要求其实就是什么?

  3、运动会上,有的同学参加了项目,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请他们谈一谈比赛时要遵守哪些规则?为什么要有这些规则?如果没有呢?

  4、除此之外,你还感受到了规则的哪些作用?

  5、你感到规则对自己的约束了吗?对此你是怎么看的?你认为这些约束对自身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6、如果学校里没有规则会有什么后果?你喜欢这种后果吗?为什么?

  通过充分的讨论,引导学生认识规则的意义,从心里真正接纳规则,而不觉得规则是一种束缚。

  4、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一步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指导学生明确新时期小学生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

  5、结束语:

  播放《祝你平安》,总结:学校处处有规则,只有自觉遵守规则,我们才能像小树一样在阳光雨露中茁壮成长,我们才会生活得健康快乐。平安是福,祝同学们一生平安。

  6、实践:

  制定我们的班规(课下探讨、酝酿,下节课汇总整理)

  这节课努力将儿童的真实生活通过一定手段进行重组,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教学反思

  《学校里的规则》是人教课标实验版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做守规则的人》中的内容。我围绕本课的内容,根据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了六个活动环节,整个过程以活动为素材,注重了活动的目的性、灵活性、自主性、实效性、升华性和延伸性,同时在活动的教程中注重了课堂评价,激发了儿童的发展及激活了课堂。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体现三个“关注”、两个“体现”。即一关注儿童的生活和体验,让课堂贴近生活;二关注儿童的参与和实践;三关注课堂的动态。两个“体现”即一体现课程内容的开放性;二体现课堂活动方式的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7

  知识目标:

  让学生懂得,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并不全是来自于灾害本身,部分原因是由于人们的慌乱和对灾害来临时自救知识的匮乏造成,因此应该学会一些灾害自救互救的常识。

  能力目标:

  使学生掌握自救互救的常识和技巧。

  情感目标:

  使学生认识到虽然自然灾害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和痛苦,但人们相互救助的温情可以减轻灾区人们的伤痛,意识到灾害无情人有情。

  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在面临灾害时,如何进行自救互救的常识和技巧。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到面对自然灾害时,从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人民解放军的救助、人民群众的救助等不同方面,感受到灾害无情人有情。

  活动准备

  1、学生搜集在面对灾害时采取的自救方法。

  2、调查身边的人参加过哪些捐助爱心的活动。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活动一:可怕的自然灾害

  (活动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是巨大的,意识到面对灾害时,应该学会自救)

  1、师:地球上常常会发生哪些自然灾害呢?

  生:地震、洪水、泥石流、台风、雪灾、火山爆发、海啸……

  师:这些灾害是大自然中的不可避免的,让我们再来的感受下这些可怕的自然灾害吧!课件出示————自然灾害图片。

  2、师:看见我们美好的家园就这样破坏、生命瞬间消失,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好大啊!

  生2:这些自然灾害好可怕!

  3、师:我这还搜集到这样一条新闻报道,出示课件————统计。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段文字,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生1:地震的破坏力很大!

  生2:我发现在自然灾害面前应该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逃生,这样会安全一些。

  4、引入课题。

  师:对,逃生是人的本能,怎样逃生才是最正确、合理的呢,如何将伤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想了解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灾害中的救助》。课件出示————课题

  活动二:灾害中的自救

  (活动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科学的自救方法)

  洪水

  1、了解武汉的所在位置。师: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过的洪水方面的地图吗?出示课件————显示中国江河分布地图。(显示武汉地区)

  师:找到武汉所在地。从这幅地图中你认为我们这儿最易发生什么自然灾害?

  生:洪水。

  2、师:咱们武汉是江城,洪水的多发地带,当你们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发生了这样一场特大洪水。相机出示课件————98洪水,了解自己的家乡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带。

  (解说:19xx年的夏季,暴雨一场接着一场,长江里的水瞬间变成一条暴怒的巨龙,冲破堤坝,淹没农田、村庄,冲毁道路桥梁,许多孩子一下子失去了自己的亲人变成孤儿,泪水、血水交织在一起)

  3、师:同学们,假设我们遇到了这样的洪水,我们该怎么办?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做个试验。相信这个试验能给你启示。

  (课件————播放紧张音乐)假设洪水来了:请两组同学上台做实验,其他同学观察。

  采访逃生最快的小组同学,请问你们的经验是什么?

  生1:我们一个个的出来,不拥挤

  生2:女士优先

  生3:不能慌张

  4、师: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的灾害,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冷静的心态,这是很重要的。

  5、师:安全疏散后,我们往哪里跑呢?

  出示课件————讨论:假如洪水来临时,往哪里跑最安全?(有时间逃跑)

  生1:高处跑

  生2:比方说屋顶、山坡、大树等等

  师:出示课件————假如洪水已经来了,我们来不及撤离?又该怎么办呢?

  生1:抓住逃生的悬浮物品

  生2:制作逃生筏

  生3:等待救援,带好简易食品

  6、师:同学们的方法,很科学又合理,让我们再来听听主持人的一些逃生好建议吧!出示课件————洪水自救。

  地震

  1、联系身边的例子,引入地震自救方法讨论。

  师:虽然我们本地区容易发洪水,其它灾害比较少发生,可我们总有出门的时候啊,我的爸爸在去年出差的时候,就差点遇上了汶川地震,当时由于一些改乘飞机了,想起来真是让人感到后怕!我也为爸爸感到幸运,不过想,假设要是真遇到了该怎么办呢?

  2、小测试:师:假设遇上了地震怎么办呢?我们一起来测测吧!检测地震自救安全系数,看谁的方法最合理、最科学,自救安全系数最高。

  A、卡片抽取题目检验。(指名学生代表大家抽取地震发生时的所在位置)

  B、快速选题,说出选择道理。

  情景一:高层楼房

  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正处在……,怎样逃生?(小组讨论交流)。

  生1:不能坐电梯,躲到空间跨度小的地方

  生2:保护好头部

  生3:关掉煤气、电源

  生4:可以躲进厨房

  生5:保持冷静,在余震过后,迅速撤离

  情景二:公共场所

  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正处在教室、^电.影院、商场、体育馆……,(请某以小组同学模拟示范,其他小组同学观看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同学作为地震自救^专~家,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应该怎样做?

  生1:我认为应该可以躲在坚硬的桌子下面

  生2:我觉得应该远离天花板上垂吊的物品

  生3:保护头部是对的

  生4:躲到空间跨度小的地方

  ……

  情景三:室外(大家一起交流)

  师:当地震来临时,我们正处在室外,又该怎么做?才能将伤亡程度降至最低?

  生1:保护头部

  生2:跑到空旷的地方去

  生3:远离高层建筑物

  生4:远离危险地区如:加油站、炼油厂……

  3、小结。

  师:如果发生地震了,应该学会根据当时所处的场所和情境,采取相应措施,把我们的伤亡程度降至最低。

  4、师:就拿汶川地震来说,在救援过程中就出现这样的生命奇迹。请看这样一组数据,课件出示————汶川地震100小时生命奇迹

  师:100小时:1人获救

  117小时:1人获救

  148小时:2人获救

  164小时:1人获救

  179小时:1人获救

  ……

  216小时:1人获救

  266小时后:80岁的老人,从废墟中解救出来

  5、师:刚听到你们的.感叹声一阵一阵,甚至还为他们鼓掌,这是为什么啊?

  生1:没有想到这么久了还有人活着,真是生命奇迹啊!

  生2:我为他们感到高兴,拥有了人生最宝贵的生命!

  生3:真不简单……

  6、师:假设你被困住了试想一天后,你会怎样?3天后呢?5天过去了,此时的你又会怎样呢?

  生1:一天后,我感到很害怕,想有人来救我,又怕没有人来救,心里很恐惧

  生2:三天后,我会觉得没有救我的希望了,我要放弃我的生命了

  生3:五天后,唉!我想我的生命要终结,我放弃我的生命

  7、师:这种情况下人的生命信念最为脆弱,可你们看看他们却坚强的活着,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生2:我们一定要坚守生命信念,才能赢得宝贵的生命

  生3:不管怎样,都不能放弃生命,要勇敢的活下去!

  8、小结。

  师:说的真好,在特殊情况下,我们坚守生命信念,才有生的希望,同时,我们国家、政府也不会放弃、不会抛弃这些受灾地区的人,虽然灾害是无情,但人是有情的。

  活动三:灾害无情人有情

  (活动设计意图:使学生知道当灾害降临的时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意识到灾害无情人有情)

  1、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下汶川地震的感人事情吧!出示课件————感动中国音频图片。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呢?

  生1:我感动的流泪了,除了感动只有感动!

  生2(含着眼泪):我觉得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国家的每个人都会去帮助受灾的人,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解放军叔叔尽全力帮助受灾地区的人,真让人感动。

  生3:我也很感动,我想对灾区的朋友们说,虽然你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但是困难是暂时的,我们中国13亿人,都会来帮助你们,你们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

  师:我的感受和大家一样,感动中国,感动常在。当灾难降临在我们面前,国家^领`导人送来了真切的关怀和问候,让我们感到心里很踏实,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我们的解放军叔叔,他们的来到让我们心里感受到很安全,全国人民互帮互助,他们的行动让我们感受到心里暖暖的,共筑中国友好大家庭。

  2、师:我们不能仅仅沉默、难受,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你们看我们华师附小的老师和学生也积极参加了献爱心活动。课件出示————华师附小献爱心活动回忆一下,我们是不是也参与了捐赠活动呢?

  生1:我参加了捐书活动

  生2:我参加了捐钱活动

  生3:我将衣服捐给了灾区的小朋友

  3、师:当你和身边的人在为受到自然灾害的人们捐款捐物时,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他们

  生2:我将自己的零花钱捐给他们,我认为很值得

  生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觉得捐款捐物时我心情很激动,希望能够去帮助他们战胜困难

  4、小结。

  师:虽然自然灾害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和痛苦,当我们相互救助的温情可以减轻灾区人们的伤痛。灾害无情人有情。这不仅还让我想起温总理说过的一句话:课件出示————温总理说过:

  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

  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

  师:现在我们要说:

  一点很小的善心,乘以13亿,都会变成爱的海洋;

  一个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5、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还小,以后有可能会在祖国各地工作,也许走到更远到世界上的某一个国家,我们无法避免这些自然灾害,当我们面对自然灾害时,只要我们保持冷静的心态、学会科学的自救方法、拥有坚定的生命信念,在党和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人民群众的帮助下,没有战胜不了困难。大家说是不是?

  生(坚定有力的齐答):是!

  6、拓展。有兴趣的话可以回家为自己制作一个灾害自救手册。出示课件————灾害自救手册。

  板书:

  灾害中的救助

  冷静的心态

  灾害无情

  科学的方法

  人有情

  坚定的信念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己对毕业典礼的设计和准备,初步了解组织学校活动的程序,初步具备设计班级、学校活动的能力。

  2、亲身体验对小学生涯的回顾,总结和惜别,具备中小学过渡时应有的心理准备。唤起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激发同学胸怀理想、展望未来的豪情。

  课前准备

  1、往届毕业典礼资料。

  2、中学毕业典礼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播放一段以往的毕业典礼录像。

  教学互动一

  请同学针对录像提问,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教学互动二

  组织同学评价所看到的录像中包含了哪些道理。

  教学互动三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上提供的三个小学毕业典礼的场景。

  教学互动四

  1、请同学自己谈谈喜欢这样的毕业典礼形式吗?还有没有听说过其他形式的毕业典礼?

  2、同学们自己设计毕业典礼,有好的创意吗?

  结束过程

  征集下节课上交的毕业典礼的'主持人串词和方案。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1、老师充分阅读并仔细评价学生上交的毕业典礼方案,选择其中比较优秀的2-3个。

  2、选出班级模拟毕业典礼的主持人。

  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根据你们的方案模拟我们的毕业典礼。

  教学互动一

  1、分别选择2-3个班级中较好的方案,进行毕业典礼活动的模拟。

  2、组织同学分组讨论、比较、修改,整合出比较完善的方案交给学校待选。

  教学互动二

  师:毕业在即,同学们是不是对同学之间的友情还很眷恋?是不是对老师、对母校有所很多话要说?大家交流一下。

  教学互动三

  组织学生朗读课本上的“历史资料”,并请几位同学说说读后的感受。

  结束过程

  在课本的留白处写上自己的毕业赠言。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人类唯一的家园》。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六年级的学生已经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利用现代化媒体的传播,对地球环境的现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他们知道人类登月和探求火星生命起源的科学事例,而且对这类事例比较感兴趣,可以利用自己的方式来查找需要的学习资料。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学生可以通过查找人类登月和探索火星的相关学习资料,使自己对这两类事例有更深的了解。结合课本中介绍的内容,学生可能对人类探索宇宙的行为更加感兴趣。在了解了“生物圈2号”的实验后,学生可能会感受到人类对现有地球环境的破坏并对此感到惋惜。这对于提升学生对地球母亲的赞美之情。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充分感受人类努力探求另一个生存环境的过程,从中体会到自己所生活的地球是独一无二的。教学难点是,了解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理解只有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在突破教学重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课本中提到的事例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事例,应该抓住这几个事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了解,从中体会那些为科学实践和探索而牺牲的英雄们的可贵精神,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有的学生可能找不到与课本事例相关的资料,教师有必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查找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为学生认知的一个补充。最后一个环节“赞美地球”,可以在第二个话题的教学中完成,也可以单独成为一课时的活动内容。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首先以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为出发点,让学生了解人类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探索行为;其次从对其他星球与地球生存条件的系数比较中,让学生感受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怎样的;再次用“生物圈试验”让学生知道科学家为人类创造另一个生存的家园而做出的努力,从实验的失败中体会人类探求其他生存空间的艰难,从而激发学生对自己生活的地球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第一课时:了解人类探测月球和火星的知识、延伸话题,向宇航员致敬、比较月球、火星与地球的情况,得出结论。

  第二课时:了解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赞美我们的地球母亲。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科学家正在为创造人类生活的另一个家园而做出努力,感受地球是目前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学会珍惜现有的生活环境。

  能力目标:在对地球、月球和火星的生存环境进行对比的过程中,得出地球是目前人类生活的最佳选择。

  知识目标:知道地球母亲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虽然科学家在其他星球上进行了艰难的探索,但仍没找到比地球更合适的人类居住地。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感受人类努力探求另一个生存环境的过程,从中体会到自己所生活的地球是独一无二的。

  教学难点

  了解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理解只有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和查找人类探索月球和火星的相关图片与文字资料,也可以制作成CAI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并了解人类对哪些星球进行了探索,了解美国“生物图2号”实验。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46—P47页内容,话题为“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的努力”。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48—P49页内容,话题为“‘生物圈2号’的启示”。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了解人类探测月球和火星的知识

  1.学生看课文中登月的内容,思考:读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话,你有什么感想?

  2.了解人类探测火星的知识。

  3.小结:科学家们为了给人类开辟一个新的生存空间,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们为探索而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对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设计意图:充分感受登月是人类科学进步史上的一大创举,体会登月的伟大意义。】

  活动二延伸话题,向宇航员致敬

  1.师:你还知道哪些人类探索星球的行动?知道哪些宇航员?(师生交流介绍课前收集的资料。)

  2.师:你想对这些宇航员说什么?齐读格里索姆的话。

  3.小结:向那些为科学实践和探索而牺牲的英雄致敬。这是对科学探索精神的敬意,对不畏艰难求知精神的敬意,对人类追求科学进步精神的敬意!

  【设计意图:从登月事例入手,让学生去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星球的事例,从中感受人类对新的生存空间的'探索过程,体会科学家们不畏艰难、不断求知、追求科学进步的伟大精神。】

  活动三比较月球、火星与地球的情况,得出结论

  1.师:宇航员为寻找另一个地球付出了努力,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那他们发现了什么呢?学习第47页的内容。

  2.师宇航员们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让我们将月球、火星上的情况与地球作比较,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3.小结:地球提供了生命需要的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它是适合我们生活的家园。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所需要的条件,从而体会地球是人类目前最适合居住的地方。】

  板书设计

  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的努力

  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

  “勇气号”火星车探索火星

  第二课时

  活动一了解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

  1.学生阅读课本48页,了解美国“生物圈2号”实验。

  2.师:从“生物圈2号”的实验中,你有什么感受?

  3.师补充介绍日本进行制造“迷你地球”的实验。

  4。 师:你有什么感想?

  5.小结:为了人类能有另一个生存的空间,科学家们做出了各种努力,可均以失败告终。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各国科学家为人类创建第二个家园所做出的努力,感知为人类创设一个新的生存空间是十分不易的事。】

  活动二赞美我们的地球母亲

  1.师:你知道地球母亲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哪些必需的资源吗?小组内交流。

  2.师:想一想:如果没有了这些资源,我们人类会怎样呢?

  3.师:为我们的地球母亲写一首赞歌吧!

  4.小结: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母亲无私地养育着万物,让我们来赞美地球母亲吧!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地球的伟大,从内心深处发出要保护好地球的意愿。】

  板书设计

  “生物圈2号”的启示

  “生物圈2号” “迷你地球”

  失败

  只有一个地球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要求:

  知道两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到热爱和平、向往和平,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二、教学重点:

  知道两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三、教学难点: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人民必胜。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收集一些反映战争的图片和事例。

  2、学生课前查阅一些有关战争的资料,收集二战中法西斯野蛮残暴的行径及战争中英雄的小故事。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谈话:从古到今,人类社会经常爆发战争,其中全球性的世界大战曾发生过几次?哪几次?

  让我们把时间退回到20世纪初,共同来回顾那段让人不堪回首的历史。

  2、教师播放或讲述两次世界大战的有关情况。

  同学们,这就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真实情况,这两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爆发,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灾难呢,下面我们分组来探究。

  出示思考题:

  (1)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实质的原因是由于帝国主义之间的殖民地矛盾而引发的,直接原因是1914年的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二战的爆发有其社会根源,那就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激化了国内外的矛盾。)

  (2)两次世界大战涉及了哪些国家和地区?

  (3)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如何?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3、学生根据各自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组探究,教师适度进行指导。

  4、全班交流探究的结果。

  (1)在学生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哪些地方表明战争异常残酷,双方在战争中使用了什么新武器,为什么说一战是人类空前的灾难?

  (2)在学生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讲一讲,说一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哪些重要的战役和历史事件。

  (3)根据交流情况将两次世界大战情况制成结果对比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有38个国家、15亿人被卷入了战争。战争中死亡人数达1000多万,受伤人数达2000多万,所有参战国的战争费用共达34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战争从1939年打到1945年,先后有61个国家,20亿以上的人卷入了这场战争。军队和平民的伤亡约1亿多人;军费消耗约11170亿美元。遭成的经济损失远远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达到了难以计算的程度

  5、小结: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我们不能忘记住历史,不能让历史的的悲剧重演。

  板书设计:

  战争

  使许多人

  家破人亡

  使生态环境恶化

  使健全的人肢残臂断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和文化的多样性,热爱自己生活的家乡,对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有探究兴趣,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名胜古迹,感受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具有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家乡的位置、历史、名胜等。

  [教学难点]:收集、整理、分析历史名胜的资料,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等。

  学生活动设计

  收集家乡附近的'名胜古迹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让大家欣赏中国政区图)

  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像一个反着的大问号是哪一个省吗?

  教师 没错!这就是我们河北省的地图,河北是我们的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同时它又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省份,你对她的了解有多少呢?

  过渡 那么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了解认识一下我们可爱的家乡————河北。

  【讲授新课】

  板书 一、燕赵大地我的家乡

  教师 同学们,一说起我们的家乡————河北的时候,人们总喜欢用“燕赵大地”来形容,当你听到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呢?你了解自己的家乡吗?

  教师 现在让们打开课本第二页,看看战国时期是那两个国家位于我们家乡的版图上。

  讲述 我们河北省简称“冀”,又以“燕赵”代称。这些名称研究起来,都有一定的含义和来源。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们家乡名字的来历呢?

  讲述 战国时期,有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诸侯国,七国争夺霸业。燕国、赵国位于现在河北省的北部和南部,所以后来就将燕赵作为河北省的代称。

  提问 我们的家乡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到了现在,我们的家乡又成了什么样子呢?

  展示 河北政区图。

  讲述 大家看到了现在河北的政区图,渤海被揽在我们家乡的怀中,而且北京市和天津市镶嵌在中部和东部,有着重要的地理位置。

  介绍 河北省的地理概况:面积19万平方千米,人口6569万,有汉、满、回、蒙古、朝鲜等50多个民族,省会是石家庄。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珍稀动植物众多,野生动物约有500多种,植物中仅药用植物就有1000余种。

  提问 我们的家乡资源丰富,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河北省的情况呢?

  承接 我们的家乡不但位置重要,资源丰富,而且历史悠久,让我们来看看家乡的总体介绍。

  教师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名胜古迹。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家乡的美丽瑰宝。

  板书 二、家乡的名胜古迹

  活动 下面大家从课本第3页开始看,去图中找一找,我省都有哪些名胜。然后说一说。

  学生活动。

  过渡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好多名胜风景区,现在我们就来详细的说说他们的历史吧!

  承接 这些只不过是家乡名胜古迹中很少的一部分,下面我们来欣赏更多的家乡风景和名胜。

  活动 请你阅读教材P.6-7的主要内容,了解这些名胜古迹得概况。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本主题的学习内容,由“燕赵大地我的家乡”、“家乡的名胜古迹”两个小主题组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位置,家乡的历史,家乡的物产资源和名胜古迹等,主要是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的了解,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乡附近的名胜古迹。在了解名胜古迹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我们居住的这块美丽的土地,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在创造灿烂文明的过程中,在我们家乡的这块土地上,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爱家乡,爱祖国。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了解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物产,从中体会家乡的可爱,进一步增进对家乡的热爱。

  教材简析:

  本课的主题是认识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物产,从中体会家乡的可爱,进一步增进对家乡的热爱,内容设计主要以为“手拉手活动”的小伙伴做导游为主线,开展系列活动。从口头上夸奖家乡是纸上谈兵,所以要引导学生在各个活动中更好地认识家乡,了解家乡,更加热爱家乡。

  学情分析:

  因为本课的.活动涉及大量的家乡景物资料,因此课前一定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调查搜集资料。对以往一知半解的东西加以消化健全。有的同学或许会认为自己家乡没有名山大川就是没有景物,课上要告知他们:家乡所有取得的成绩都是值得自豪的,家乡人民津津乐道的地方、事物就是我们的特色。我们的家乡不仅是张家港,更大范围是苏州市。

  课前准备:

  1、了解家乡的景物,搜集图片或拍摄照片

  2、了解家乡名菜,搜集家乡的特产

  3、准备办小报的材料

  课时:

  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谢老师高兴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的手拉手伙伴就要到我们家乡来了。

  2、那么,他们来做客,我们该做点什么呢?

  3、生答,师小结:对,我们要向他们介绍我们的家乡,带他们游览,你准备好了吗?

  二:活动:小导游带你一日游

  1、谁能告诉客人们,我们家乡有那些地方值得去一去?

  学生可以边出示相关图片、照片来介绍

  (鉴真东渡纪念馆、香山、双山生态岛、凤凰桃花园、步行街、暨阳湖、妙桥羊毛衫市场、世纪广场、港口等)

  师:是呀,我们的家乡十分美丽,有许多地方都令人流连忘返,但是,这些小客人只能在张家港呆一天,我们该怎样安排行程呢?下来学一下旅行社的安排

  出示

  时间内容

  7:00~9:00从学校坐车岛景点

  9:00~11:30游览中甸风景区

  11:30~12:30在中甸用午餐

  12:30~1:30游上跳虎

  1:30~2:30游中跳虎

  2:30~3:30游下跳虎

  4:30反回上跳虎

  4:30~6:30返回学校

  2、小组讨论,他们的安排给了你启发了吗?

  3、小组决定一日游路线,交流

  4、总结:对,在确定旅游路线时,我们先要确定去哪几个地方,然后想想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最后才能决定。

  三:尝尝我的家乡菜

  1、同学们,一日游览结束了,该请小客人吃饭了。拿什么菜来招待他们呢?

  2、介绍家乡的特色菜(高庄豆腐干、长江刀鱼、白虾、桥丁鱼、蟛蜞等)

  3、这么多的美味,十分诱人,家乡的美味真多呀。著名作家周作人曾经写过这么一篇文章《故乡的野菜》,一起来看一下

  4、师:这个菜也是我们家乡的特色菜呢,每到春天,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会出现凉拌荠菜,据说可以清火明目。

  5、同学们,回家后可要好好灵犀手艺,否则,小客人到你家,你可拿不出东西来招待的。

  四:家乡特产送给你

  1、同学们,小伙伴难得到我们家乡来,现在,一天的安排结束了,该送小伙伴回家了,作为东道主,我们不能让他们空手回去,那怎么办呢?

  2、小结:对,我们可以送他们一点家乡特产。让他们带回去给其他的小伙伴尝尝,那,有什么可以让他们带回去?

  3、讨论,师点拨:无锡有泥人,太仓有肉松、我们苏州有什么?

  4、小结:可以带高庄豆腐干、苏州刺绣、拖炉饼等好多东西呢!

  五:总结

  同学们,我们家乡虽然不大,但人杰地灵、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我们可以请小伙伴多来我们这里游玩,多了解我们家乡。可可后我们要多搜集家乡的资料,办成小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们这里。

  板书:

  景色美

  菜美味

  特产多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安全的生活”中的第三课“当危险发生的时候”

  【教材简析】

  “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是第二单元“安全的生活”第三课“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所讨论的第一个小话题。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系统的全面接触到安全意识的教育,因此意义重大,而正确处理火患发生又是安全教育中最实用也最为重要的一环,学生学习的成果将可能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生活乃至生命。

  【设计总述】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围绕:在火灾发生时,你该怎么办?拨打火警119;火场逃生方法;灭火方法探究;根据你所了解的现实生活,请你设计出当危险发生时,你怎样逃生。要求学生学习消防知识,详细了解对危险发生时的处理方法,知道当危险发生的时候要机智、勇敢,不慌张,不蛮干。第一环节的案例再现,使学生直观的感受灾难的恐怖,运用媒体资源把空洞的说教变成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手段,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中得到启发,受到深刻的教育。活动一和活动二:“119怎么打”以学生模拟场景和归纳总结打119电话的方法,引导孩子在火灾发生的时候能正确、及时地报火警。而在“智慧共享,学习逃生方法”中,以收集、讨论、选择的活动方式,教会学生冷静、沉着、机智、勇敢地面对火灾。最后的师生模拟安全撤离,既是对前面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练习,变“纸上谈兵”为“实践运用”,把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教学目标】

  1.学习消防知识,详细了解对火灾的处理方法(如拨打火警119、火场逃生等),为生活动所需掌握的安全常识提出必要的理论指导。

  2.知道当火患发生的时候要机智、勇敢、不慌张、不蛮干。

  3.培养学生的安全防患意识,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身边发生的火患。

  4.拓展在自然灭害来临时的,应变能力;感悟大自然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分析】

  1、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危险,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

  2、模拟实践,灵活应对火情,提高自救能力。

  【教具准备】

  1、关于火灾与地震的视频资料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关于火灾发生时自救和灭火的小常识。

  【教学过程】

  过渡:家人的关怀,同学的友情,多彩的活动,让我们感受到快乐与幸福。可是,一场意外却足以改变许多人的生活————

  一、案例再现

  (播放一段火势蔓延、浓烟滚滚的情境画面)。我严肃地问大家:“如果我们身处火场,周围已经烟雾弥漫,应该怎样防烟呛呢?”

  1.观看资料片,感悟自然界给人类带来的恐惧。

  2.吉林中百2.15特大火灾事故电路漏电,伤亡惨重!

  20xx年2月15日,吉林省吉林市中百商厦发生特大火灾,火灾造成53人死亡,71人受伤,其中重伤13人。初步调查结果为电路漏电引起火灾。

  3、看到这里,你想说什么?

  (生交流)

  是啊,火灾令人恐惧,损失让人痛心。以上案例确实让人们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同学们,让我们试想一下:当危险发生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呢?

  2、反思原因,引起共鸣。

  看到这一切,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过渡:正像你们所说的,居安思危,防患未然,是多么重要。那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火灾的隐患呢?

  (设计意图:设计本环节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种灾难现场,使学生更好的贴近现实环境,直观的感受灾难的恐怖,运用媒体资源把空洞的说教变成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手段,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中得到启发,受到深刻的教育。在凝重的音乐声中,在深沉的话语中,在触目惊心的画面中,学生的神情是沉重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为下面环节的学习打下伏笔。)

  二、课堂活动

  (设计意图:设计本环节是为了给学生身临其境,亲身感受危险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逃生。)

  1、创设情境,模拟演练

  今天,就让我们在这里做一个大胆的假想。假如在上课时发生火灾,我们该怎么办?(警报响起:着火啦着火啦,大家快逃啊!)

  (设计意图:儿童的生活经验是课程的基础,在缺少现实生活经验的情况下,模拟活动是一个合适的连接点,儿童只有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在突然而至的紧张气氛中,学生的反应是真实的,这样的体验,为下一环节的讨论交流做好了铺垫。)

  活动一:小组讨论: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当火灾或地震发生的时候你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交流)

  活动二:情景模拟:当火灾发生时,怎样的拨打电话119?

  冬冬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一天,他家就发生了这样的意外……

  (例:冬冬家发生火灾的情形:冬冬家住在5楼,一天傍晚,爸爸、妈妈都没有下班,冬冬一个人在家里写作业。写着写着,突然闻到了一股烟味,打开门一看,发现楼道里已经浓烟弥漫。)

  谁来帮帮冬冬呢?生自由地说。(师评价学生:真棒,想到了迅速地保护自己;了不起,看到火这样大,想到冬冬是个小孩,他应该先报火警。)

  对,当火灾发生的时候,我们应迅速报警、灭火与逃生,由于我们年纪小,自我保护的能力还不足,所以当我们面对火灾时首要的就是报火警,不让小火变成大火,小灾变成大灾!

  (适时引出火警电话。)

  119,怎么打?(让学生学会正确、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

  适时指导学生知道打火警119的方法。

  师生互动演练

  你会报火警吗?想一想报火警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①.报警内容清楚、明了:⊙家庭住址⊙电话⊙起火原因⊙火势。

  (学生评价。)

  ②.现在,你能正确拨打火警119了吗?假设你家现在着火了,你该怎样打火警电话呢?这样吧,我们先练习练习,一会儿我们请几位同学来试试看,比比谁报警最快、最清楚。

  (生先自由练习,然后师生模拟场景,进行比赛。)

  孩子们,现在我来做消防队员,你们向我打进电话报警,行吗?

  (评价:你真能干,内容清楚,在几秒之内清楚地把火灾情况告诉了消防队员叔叔,了不起!你真棒,很会节约时间,清楚、严肃地报了火警,真是好样的!)

  ③.同学们,遇到火灾你首先应该拨打119火警电话,但火警电话能随意拨打吗?(不能。)老师提醒大家注意:119可不能随意拨打!)

  (设计意图:学生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小组合作讨论中积极参与,相互启发,点燃了智慧的火花,生成新的课程资源,促进知识的内化,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提高了品德教育的实效。)

  2、智慧共享,学习逃生方法

  如果你处在这种环境中,或你们小组处在这种环境中,如何逃生?

  小组交流,师配合

  ①生出示收集的资料,交流:(1.绳索自救法;2.匍匐前进法;3.毛巾捂鼻法;4.棉被护身法;5.毛毯隔火法;6.被单拧结法;7.跳楼求生法;8.管线下滑法;9.竹竿插地法;10.攀爬避火法;11.楼梯转移法;12.卫生间避难法;13.火场呼救法;14.逆风疏散法;15.“搭桥”逃生法。)

  ②全班评议交流:同学们,你们的方法真好,真是发挥了各自的聪明才智,冷静勇敢地替冬冬想好了办法。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的火灾会在不同情况、不同环境下发生,你还知道哪些适合于不同情况、不同条件下的逃生方法呢?

  (学生针对各种具体的情况交流各自的看法。)

  3、学以致用,安全撤离

  假如,当警报再一次响起的.时候,你会更安全更快速地撤离吗?我们来试一试。准备————开始!师生撤离教室。

  (设计意图:在课堂学习交流的基础上,再次模拟安全撤离,既是对前面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练习,变“纸上谈兵”为“实践运用”,把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三、全课小结

  同学们,在生活当中,我们应防患于未然;但当无情的火患发生的时候,当危险发生的时候,大家应该沉着、冷静、机智、勇敢,还应根据不同的危险发生情况,进行自救和逃生

  【教学反思】

  这是一堂综合性较强的品德课,常识性的知识比较多,但是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如果上得成功,会对学生的健康与发展起到指导作用;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是纸上谈兵,泛泛而谈,缺少实际的指导意义。所以,如何恰当地运用教学活动资源,成为上好这节课的关键所在。因此,围绕这堂课,教师积极开发和运用各种有效资源,力图使课堂教学做到真实、落实,有效地吸引学生,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

  一、巧用媒体资源,激发学生情感

  《品德与社会》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尽可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媒体以其声、形、色等特点,创设情境,提供形象的教学环境。它能够缩短时间与空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直观的教学情境中受到情绪的感染,激发内在的情感。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对于火灾造成的伤害,他们虽然能够说,但是难以产生深刻的体会,也就难以产生“防患未然、学习自救”的强烈需求。这样会使课堂的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于是,我收集了吉林中百2.15特大火灾事故的案例录像,各种火灾造成的家破人亡的录像场景,把它们制作成课件播放。在凝重的音乐声中,在深沉的话语中,在触目惊心的画面中,学生的神情是沉重的,他们的心被揪了起来,心灵被深深震撼了,可见,适当的媒体资源把空洞的说教变成激发学习内驱力的有效手段,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参与中得到启发,受到深刻的教育。

  二、灵活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演中解决生活问题

  利用发生在和他们同年级的小学生冬冬身边的是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演示,在演示中发现问题,从而想出办法解决问题。教师不受教案框死,灵活、机智的联系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挖掘潜在的危险,使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不同程度的危险,要学会远离危险,减少危险的发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所选取的生活情景,贴近学生生活,切入实际,因此学生表演起来大胆、无拘束感,既有师生的互动,又有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也真正的发挥了指导者、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努力创设了一种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三、用好教材,并还原于生活

  教材作为联结师生活动的媒介,教师没有被教材所限制、局限,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本地的具体情况出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还原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了实效性、生动性,更易让学生产生共鸣,达到教学的目的。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14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家乡的历史。

  2、知道近代家乡以来著名的人物及重大事件。

  3、知道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4、掌握几种简单搜集资料的方法和调查的方法。

  二、设计思路

  本课承接上三课的思路,从家乡的自然景观、人为风情,延伸到认识和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变化,从而在设计思路上与前三课一气呵成,使学生对养育自己成长的家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人数和了解,进一步萌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并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三、教学活动

  活动准备在;

  1、 让学生课前通过各种形式收集有关教学历史及名人的资料。

  2、 让学生分组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教学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3、 让学生搜集家中不同历史时期的照片。

  活动一 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

  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故事,树立发愤图强的爱国志向。教师要注意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此活动可以结合少先队进行。

  活动二 故事会

  让同学们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家乡名人的故事通过故事会的形式向大家讲述出来,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奋发向上的激情。

  活动三 老照片和新照片

  让学生将搜集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新老照片向同学们展示出来,并说说其中的故事,由此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家乡所取得的成就。

  活动四 我为家乡绘新图

  要求同学们或为家乡做一件小事,或设计一句广告词,或画一副宣传画,以此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将自己的作品在全班同学目前展示出来,说说自己的创意。选出学生中最具创意的作品,也可以将学生的作品做成一个小型展览。

  四、活动实施建议

  1、此课的教学要求教师一定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要重在启发学生感受改革开放以来家乡所取得的成就,萌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自由的空间和氛围,让学生自由发挥,将自己的所想所感表达出来,教师只作适当的引导。

  3、在调查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挥团体合作精神,做好分工合作,从而保证全面、准确的资料信息的获得。

  五、教学评价

  1、知道家乡的历史和历史上的名人及其简单的事迹。

  2、能够说出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3、知道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获得资料的不同途径及手段。

  4、具有初步表达自己创意的能力。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1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风靡世界的“中国制造”》。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我们的孩子所处的环境较好,生活在比较开放、进步的环境中,接触到进、出口商品的机会也较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在直观上有一定了解。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来看,孩子们难以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各方面入手,去了解中国的发展,感受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问题。

  因此,针对这种实际情况,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同时体会国际贸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是知道我国在贸易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和问题,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

  在突破教学重难点时,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数据图表等,介绍中国商品进出口情况,提升学生的自豪感。还可多引导学生关注有关新闻和报道等,让学生明白中外之间的交流是多层面的,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并日趋频繁,使其真实感受到这种密切的联系。

  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我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让课堂符合生活实际,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如:采取讨论交流、做游戏、策划方案PK、情境表演等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经验,逐步提高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第一课时:“洋”名字的来历、找找家中的“中国造”、中国制造的“第一”、 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第二课时: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世界加工厂”、 小小智囊团。

  第三课时:我们身边的进口商品、丰富多样的国际交流舞台。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知识目标:了解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贸易领域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感受祖国的进步与发展,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能力目标:探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及面临的突出问题。培养学生辩证地,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同时体会国际贸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知道我国在贸易领域中取得的成就和问题,从开放、多元、国际化的社会发展趋势认识和关注中国的发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CAI、世界地图、红旗标签;每组发一张小型世界地图、白纸;

  收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个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收集并制作近年中国的有关进口和出口商品一展表;广交会和世博会的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带“洋”子物品的相关资料;利用多种渠道调查中国(包括本地)产品出口情况,在地图上找到所销往的国家或地区;彩笔;收集关于广交会和世博会的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14-P15页内容,话题为《从“洋”货到“中国制造”》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16页内容,话题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17-P18,话题为《从广交会到世博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洋”名字的'来历

  1.(课件:出示《曾祖奶奶的“洋胰子”》)师:你还知道哪些带“洋”字的物品?(学生交流找到的物品名,教师将写有物品名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2.师:看到这一个个带“洋”字头的物品名,你有什么疑问产生?

  3.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归纳:(1)这些物品是什么?(2)为什么都带“洋”字?(3)现在我们用的是什么?

  洋炉:西式火炉。以煤作燃料,设置铁皮烟筒散发热量并通烟于室外。

  洋龙:旧指水龙。引水救火的工具;

  洋行:外国的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也指专跟外国商人做买卖的商行。

  洋装:西服。

  洋纸:旧时指从国外进口的纸张。

  洋片:即西洋景。一种民间文娱活动装置。把若干幅画片左右推动,周而复始,观众从凸透镜中看放大的画面。画片大多是西洋画,故称洋片。

  洋面:指机制面粉。

  洋马儿:自行车

  4.为什么这些被中国老百姓普遍使用的物品名都带“洋”字?

  5.小结:说明了旧中国的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大多数东西都不能自己造,只能依赖外国进口的,所以带上了“洋’字。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带“洋”字的物品,让学生了解到旧中国的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大多数东西都不能自己造,只能依赖外国进口的】

  活动二找找家中的“中国造”

  1.师:现在我们的生活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课前我们同学们都就自己家里的家用电器等生活用品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在请同学们来谈谈他们是哪里制造的。

  2.学生们交流发言,教师相机板书

  3.师:从同学们们的发言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小结:是呀,如今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产品,我们国家都能自己制造。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到如今我们生活中的产品,中国自己能够制造】

  活动三中国制造的“第一”

  1.(课件:出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出厂的情景。)师:从人们欢天喜地的表情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补充相关的数据:1955年 第一款“五一”牌国产手表、1956年 第一架“七一”国产照相机、1956年 第一台“雪花”牌冰箱)

  3.小结: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工业实现了“零”的突破。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历史,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实现零突破时的喜悦与振奋由中国自己制造的工业产品从无到有。】

  活动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

  1.师:中国工业迅速发展,各类由中国自己制造的工业产品从无到有,一位美国记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今年每一棵圣诞树下都可能有一个“中国制造”的玩具。(见教材p15文字)读了这段文字,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3.师:中国产品到海外已经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据你们调查了解,我们武汉乃至整个中国,哪些产品走出国门,远销海外?

  4.比赛:请大家把你知道的和小组同学交流,然后分工合作,把远销海外的中国产品写在卡纸上,在这些产品销往的国家地区在地图上标出来。看哪个组了解得深入,合作得好,时间5分钟。

  5.小组汇报:展示产品;把出口地区贴上红旗,组长汇报。

  6.师:看,这是的远销海外的中国产品,这是产品销售的地区,还有同学的介绍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1)种类多。

  师:哪些类?(板书)

  师:小到零食、针线,大到汽车、造船,五花八门,各种各样。

  (2)分布广。

  师:周边的—消费水平较高的北美、欧洲;弹丸小国—超级大国。

  (3)受欢迎。

  学生探究:据你所知,为什么这些中国产品会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

  7.师:适宜的价格、过硬的质量、民族的特色,满足五湖四海千千万万人们的需要。这是我们现在的出口产品。中国产品到海外;不仅满足自己,还出口满足世界的需要,祖国进步了。为什么这些“中国制造”的产品会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

  8.小结:改革开放各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生机,打开国门后的中国经济、科学技术发展迅猛。

  【设计意图:通过书上的资料和调查了解,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产品到海外;不仅满足自己,还出口满足世界的需要,祖国经济发展迅速。】

  板书设计

  从“洋”货到“中国制造”

  洋胰子 洋火 洋油 ……

  农产品 工业 轻工业高科技

  中国制造

  第二课时

  活动一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

  1.(课件:播放CCTV《社会纪录》节目——《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内容梗概:美国的一名普通家庭主妇在圣诞节发现家里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产品。于是她家开始了为期一年的抵制中国产品的活动。最后她发现这样生活变得很麻烦。)

  2.师:看到这儿你有什么感受?

  3.小结:是呀,现在中国不光能制造自己的所需品,中国制造的很多东西也开始风靡世界了。就拿2004年来说吧,中国对外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日本,取得这样的成就是非常了不起的。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孩子们感受到中国制造已经风靡世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了。】

  活动二 “世界加工厂”

  1.师:目前世界上30%的产品都是“made in china”。 但美国《商业周刊》评选出的世界品牌前200位中没有一个品牌来自中国。(课件:出示:2006年度全球最具价值的100强品牌排行榜中,美国占了53位,欧洲占了37位,剩下的就是日本和韩国,一共占了10位,都是都市发达国家。我们国家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进入100强的排行榜里,还没有我们的品牌。)

  2.师:目前贴牌生产在我国外贸出口中仍占有很大比重。这样贴牌生产中我们的利润又是多少呢?(课件:出示新闻《德国人靠脑力赚钱 浙江人靠体力赚钱》)

  3.师:看了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感受?

  4.师:龙永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在大家都在说中国是世界的工厂,实际上中国只是世界的一个车间”。结合你们所了解的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5.小结:目前我国还缺少自主的世界知名品牌,所以我们不得不让产品利润中的大部分被外国品牌商拿走。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供料和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进一步让孩子们知道目前我国对外贸易的突出问题是,缺少自主的世界知名品牌,主要做来料加工,故有世界工厂甚至车间之说。】

  活动三 小小智囊团

  1.角色扮演:假如你是国家商务部长的智囊团成员,面对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处境,你将向商务部长提什么建议?

  2.学生交流。

  (1)不断创新,创造自己的品牌。

  师:我们国家现在也有很多品牌在国际上享誉盛名,受到了国际用户的好评。(例如联想,海尔)

  (2)发展科技

  师补充:一张光盘只需要一元钱,可是当它加工成以下商品时,价格却有了很大的变化,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看看发现了什么!(出示教材16面的内容)

  3.师:看来商品的科技的含量越高,价格就越高,就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4.小结: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不是终点,我们还有很远的路要走。我们相信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一定能不断创新,使我国从贸易大国成为贸易强国。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学生站在“决策者”的高度,慎重地“参与”国家大计,寻求解决突出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板书设计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

  科技引领 不断创新 创自主品牌

  第三课时

  活动一我们身边的进口商品

  1.师:在旧中国,列强用坚船利炮强迫我们接受他们的商品。如今我们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互通有无。老师这有这样的一张表。(课件:出示17面的表)从这些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

  2.师:数据令人激动,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中国产品走出国门外,更多的外国产品也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3师:课前我们对我们身边的进口商品进行了调查,说说你身边有哪些进口的商品,它对你的生活有怎样的影响呢?

  4.小结:这些的进口商品,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加大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

  【设计意图:首先孩子们通过表格中的数据直观感受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接着从孩子们的生活入手,探寻生活中的进口商品,感受它们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活动二丰富多样的国际交流舞台

  1.师:中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的数字令人欣喜,在这些数字背后,我们国家也寻求了很多途径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广交会就是其中的一个途径。

  2.(课件:出示广交会壮观的场面)教师介绍广交会。

  3.师:像这样的国际性的交流途径还有哪些呢?

  4.学生自主交流。(用文字、图片等多种方式介绍)

  5.重点了解世博会。可让学生自由介绍世博会的历史,相机老师补充录像,

  回放历史。

  (1)(课件:播放上海申博成功的画面)师:你从录象中人们表情和话语看出当时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这么开心呢?

  (2)师:真是太振奋人心了!上海申博成功了却了多少中国人民的心愿啊! 2010年世博会要在上海举行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你对上海世博会了解多少呢?课前老师请大家通过各种途径去查询,在小组里交流你们所查询到的信息。

  (3)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6.小结:对啊,世博会将会全方位展示我国和世界各国的成就,让中国更了解世界,也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同时通过它,中国将以更开放的姿态融入世界。

  【设计意图:孩子们通过课前资料的交流,逐步感受到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寻求共同发展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板书设计

  从广交会到世博会

  寻求共同发展

  中国———世界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16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了解我国经济、人才、科技等在国际交流中的作用,使学生体会我国在世界发展中的重要性;通过了解未来世界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为迎接挑战而努力学习的斗志。

  (二)能力目标

  通过老章在美国购物的模拟活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通过收集有关我国产品资料,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知道我国经济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我国闻名于世界的品牌和工业产品。

  教学重难点:

  1.知道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额快速增长。

  2.体会国际贸易往来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3.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学习准备:

  1.收集有关中国产品(工业品、农产品、科技产品等等)出口销售的文字图片资料。

  2.收集家乡所在地生产的出口产品的有关资料。

  3.了解你所接触到的外国人使用中国产品的`情况。

  教学过程:

  1.导入:过去我们出口的大多是农产品,现在很多高科技产品也飘洋过海了!你知道有哪些产品吗?

  2.交流:学生分组交流调查家中电器和各种车辆的品牌和产地,并交流调查的感受,使学生体会到家里的电器和各种车辆越来越多,这些都是中国制造的。

  了解这些产品上的英文字母MADE IN CHINA的意思,以及为什么在中国的产品上印上这些英文字母。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针对我国目前出口的高科技产品展开讨论。)

  3.在学生充分讨论基础上,教师运用实例(参见“精品课件”),介绍我国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或产品销往世界各地的情况。

  思考: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产品走向了世界,说明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自己的体会。)

  4.学习自编自演话剧(老章在美国给家人买礼物、加拿大教师马龙在加拿大一天的生活)。

  提问:看到中国制造的产品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欢,你心情如何?

  5.再次通过图片或文字资料,向学生讲授我国与世界各国之间进行经济、信息、人才、科技的交流。

  通过介绍,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到: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6.小结。为了迎接未来世界的挑战,我们能做些什么?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17

  教学目标:

  1、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上)教案--请你相信我。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2、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 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2、让学生知道言而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来不悦,失去别人的信任。

  3、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相关的故事和格言。

  2、老师准备课件创设情境。

  课时划分: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诚信的人,这节课我们来谈谈什么样的人是信得过的人?教师板书:我信得过

  二、课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学生观看。

  看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小结引入下一环节:是啊,刚才你们看到的小朋友都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吧。

  三、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的内涵

  1、说一说:回忆在自己的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是信任的人?举例说说为什么值得你信任。

  引导学生说出信任的原因多样化:比如坦率、有借有还、说话算话、诚实、不撒谎……

  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朋好友等。

  2、 填一填 :通过提供的范例和讨论,完成填写。

  我信得过的人

  姓 名

  我信任他的原因

  3、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4、全班汇报:相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5、小结,理解信任的内涵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6、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诚信的内涵的?

  四、自我反思

  1、我是一个能得到别人信任的人吗?

  2、反思: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如何改进?体会待人真诚才能取信于人的道理。

  五、总结

  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板书设计: 我信得过他的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谁能说说诚信是什么意思?它都包含了哪些含义?

  2、教师导语:要是有人不诚不信,你的感受如何呀?我们进入这节课的话题《当朋友失信时》。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也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对你说了一些话,事后发现是假的;有些人向你做了承诺,可是没有兑现;有的人当面说你的好话,可是背后……每当遇到这样的事,你的感受是怎样的呢?

  1、请几名同学模拟表演,然后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想法来。(让大家感受由于一些人对自己不讲诚信,给自己带来的不快和伤害。)

  2、活动:悄悄话信箱

  A、把你遇到的`类似的事情和当时自己的心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这个人的看法写出来,不写姓名,放进“悄悄话”信箱。(悄悄话,要注意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只是让学生讨论事实,不要点出人名,不给有过不诚信行为的学生造成心理压力。)

  B、指名随机抽取一份悄悄话读一读,然后谈谈自己从中受到的启发。其余同学比照自己,看看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引起学生对自己遇到的不诚不信对待的共鸣;引起学生对自己不诚不信的言行的反思,从而获得“己所不欲,勿施与人”体会。)

  C、教师随机抽取阅读,谈自己的心情和感受。相机送出对同学们的“悄悄话”,并板书。

  三、课堂小结

  1、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2、“诚信”重要吗?自己应该怎么做?

  四、课外阅读

  找一找古今中外的名人有关“诚信” 的故事或者格言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

  朋友失信当时

  悄悄话:

  诚信是人不可缺少的东西。

  第三课时

  一、揭示主题

  这里是诚信的乐园,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没有猜疑,没有欺骗,人与人之间互相信任,真诚相待。来,快进入“诚信乐园”吧!

  二、启发想象

  请大家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描绘生活在一个人人讲诚信的“诚信乐园”里,人们之间会怎样的生活和交往?

  想像人们生活充满乐欢笑;大家互相帮助,团结向上;到处是鲜花和笑脸…… (通过学生的交流,使学生对“诚信乐园”产生向往之情。)

  三、小组交流讨论

  1、怎样做才是讲诚信?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走进“诚信乐园”?

  2、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全班共同拟订进入“诚信乐园”的条件。

  四、反思行为

  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进入“诚信乐园“,我们就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做个诚实守信的人。你觉得自己能进入“诚信乐园”吗?哪些条件还不具备?以后怎么做?

  生汇报:例:答应的事情,我会……

  五、制作诚信卡

  1、根据入园条件,想一想自己是否能进入“诚信乐园”,并根据自己的情况,每人制作一张“诚信卡”,在上面写上自己的承诺。

  2、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制作的“诚信卡”。

  六、拓展延伸。

  每天查一查自己的承诺是不是做到了,并把自己履行的情况记录在卡上。每周末,凭着这张卡进入“诚信乐园”的人,都将被授予“诚信园民”的称号。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18

  教学目标:

  1、借助他人的评价,帮助学生客观、全面地认识自我。

  2、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他人的意见,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

  3、让学生知道自己的缺点与不足,并愿意改正。

  教学重点:

  认识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教学难点:

  学会真诚地和别人交流,把表扬当作提醒,不断地完善自己,懂得用宽容、乐观的心态去感受别人的目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情导入

  同学们,老师有一件事情想请你帮忙,好吗?我们认识了这几天,你们对我有什么印象,你们能不能送给老师几句真诚赞美的话?

  二、以他人为镜,提升自我认识

  1、第一面镜子:家长

  在小组内交流父母写给自己的话,可以大声读,也可以交换看。了解自己在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2、第二面镜子:同学

  (1)阅读教材中的.活动提示,组织学生讨论活动中要注意的事项。

  (2)学生分组开展“我是谁”的游戏,老师参与小组活动。

  3、说说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三、活动拓展

  1、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可以做我们的镜子。

  2、准备三张小纸条,找三个你认为了解你的同学,把纸条给他们,让他们写下他们眼中的你。最好能说明评价的理由。

  3、学生记录下别人的评价,并表明自己对别人评价的态度。

  4、学生自我评价,填写“同学眼中的我”一栏。

  5、小组交流“同学眼中的我”。

  6、教师总结:通过别人的评价,我们可以发现每个人都各有特点。别人的评价你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鼓励学生不断以人为鉴,完善自己。

  四、实践园地

  1、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相关的人。

  2、教师可当堂或事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加以下面积极的评价,完成“老师眼中的我”一栏。

  3、可让学生提前或在课后通过对家庭成员的采访,完成其他填写内容。

  4、学生对教师或其他家庭成员的评价发表自己的意见。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1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第2 课《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及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物及事迹,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活动,学会一些调查了解、实地考察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唤起学生对爱乡的自豪感。体会、感受家乡乃至社会的发展变化。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及为家乡的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物及事迹,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

  通过调查活动,学会一些调查了解、实地考察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调查记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今天请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他是谁呢?大家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翟志刚)对,他叫翟志刚,我们的航天英雄,他的家乡就在我们黑龙江,黑龙江是我们共同的家乡。(板书:家乡)

  二、家乡的美景

  1、同学们,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熟悉的家乡,你是否留意过家乡的美景。下面,就让老师带领大家去转一转,去欣赏一下家乡的美景。(板书:的美景)

  2、出示课件(家乡的风景图片)。

  3、看到家乡这些美丽的景色,你有什么要说的?

  4、学生谈感受。

  二、家乡的人

  如此美丽的城市,如此美丽的家乡,离不开从古至今、各行各业家乡人的共同努力。黑龙江人杰地灵,是许多名人的故乡。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去领略他们的风采。(板书:家乡的人)

  1、名人推荐活动。

  请同学们将课前收集的名人资料,以小组为单们,推荐最值得我骄傲的黑龙江人。

  2、小组合作。

  3、小组汇报。

  4、美丽的松花江水孕育了无数的`黑龙江名人,他们是我们家乡的骄傲,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他们同样是我们家乡人的骄傲。

  5、出示课件(平凡的人)。

  三、争做合格的家乡人。

  1、家乡的光荣榜里充满了我们对他们的敬意,他们是我们生活里一颗颗闪亮的明星,历史的长河里还有许多的明星,未来也还会有更多的明星出现在光荣榜里。作为家乡的小主人,你们能为家乡的建设做些什么呢?

  2、学生自由发言。

  3、小结:听到你们的话语,老师感到很欣慰,因为你们是家乡希望的曙光,家乡的光荣榜将来一定会写下你们光辉的一页。

  四、课外延伸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课后,请大家把自己的理想写在作业本上,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畅谈我们的理想。

  板书设计:

  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20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对于古代文明留给现代社会的标志性遗迹或遗物,是有所了解,或耳熟能详,如一提到埃及,关于金字塔及木乃伊等,都能说上一些,但是除个别学生有兴趣外,多数学生对古代文明中的智慧和神奇深入了解不多。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学生都喜欢探究神秘的内容,六年级学生也有探究的条件,如相关书籍及网络上都能搜集到大量的资料,学生也有一定的整理的能力。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知道古埃及、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就。教学难点是:探索文明古国产生与自然环境,尤其是与大河之间的关系。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古代文明在许多方面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注意在学习内容上忌求多求全,蜻蜓点水,所得有限,另一方面,注意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引导学生能就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作深入了解,在探讨的过程中,相互促进相互学习。教师牢牢把握住兴趣这根线索。通过诸如“金字塔在什么神奇的地方,还有哪些谜团至今人类还未解开”等问题,调动和指导好学生的探究学习。

  设计思路

  品德课程中的历史教学要关注学生历史知识的习得,还要建构这些知识的品德意义。本课教学紧紧抓住“伟大”这个题眼,以“神奇”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古代文明遗迹及遗物神奇之处,体会文明也就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这种智慧影响整个人类发展的轨迹,即使到现代社会仍然充满意义,我们在欣赏这些文明,也在学习这些文明,心中充满崇敬之情。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钦佩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就,感受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

  能力目标:掌握从多种途径了解人类文明成就等事物的方法,具有探究人类文明成就的浓厚兴趣。养成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和同伴交流看法、达成共识的习惯。

  知识目标:根据学习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了解古巴比伦文明。探索文明古国产生与自然环境,尤其是与大河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知道古埃及、古希腊文明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

  探索文明古国产生与自然环境,尤其是与大河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古埃及及希腊文明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指导学生完成资料搜集与整理

  学生准备:利用图书及网络对古埃及等文明古国、以及希腊文明感兴趣的问题作专项搜集及介绍。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74-P76 P79-P81内容,话题为“文明古国的瑕想”“爱琴海上的回声”。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77-P78页内容,话题为“母亲河与文明古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文明古国的瑕想

  1、 课件展示尼罗河风光。导游阿卜杜拉带领大家沿着尼罗河走进古埃及。

  2、 师:古埃及人为什么赞美尼罗河?

  3、古埃及文明的巨大成就

  (1)埃及的农业和数学

  师: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埃及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还带来了哪些问题,对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

  (2)埃及的建筑艺术

  师:现代人提起埃及,首先会想到什么?课件展示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学生介绍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

  小结:它们是埃及人民创造性劳动的结晶,体现了古埃及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现在,人们到埃及去旅游就是去领略人类在几千年前创造的灿烂文化。

  (3)古埃及历法

  师生交流:元旦是依据什么历法确立的新年,这种历法是依据什么制定的?(教师介绍:现行历法是公历,它是以太阳运行周期作为制定依据的,早在几千年前的埃及已出现。)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75面,分析:太阳历是怎样产生的,对世界有哪些影响?

  教师介绍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等,这些节日依据农历确立的。引导学生归纳:全世界通用的是公历,中国仍然同时使用农历,其他国家也曾经制定并使用了不同的历法。

  (4)古埃及象形文字

  课件展示图片,师:猜一猜它是什么。

  师:这种象图画的东西就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后来演变成了埃及现行文字。这种文字已被成功破译,是我们对古埃及历史了解得非常清楚。

  (5)木乃伊

  课件展示木乃伊图片。学生介绍木乃伊的情况。

  师:木乃伊的制作反映了古埃及人高超的医学技术,也反映了古人长生不老的宗教信仰。

  4、师:埃及是一个与中国有着同样古老文明的国家,我们来看看这两个文明古国的辉煌成就吧!(完成P、76页表格)

  5、小结:(开罗街景,配音朗诵):站在尼罗河边,我们浮想联翩,就象是坐上了穿越埃及几千年文明的时空飞船,感受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当你走在开罗的大街上,面对遍布街头的广告牌、商店和超级市场,你又会感道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气息。这就是开罗,这就是埃及,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在这里融合。古老的埃及正走向繁荣和兴盛。

  【设计意图:课件出示了大量的资料,图片,视频等等,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们在大量的资料中感受古代文明的魅力。并且打破了课与课之间的界限。】

  活动二爱琴海上的回声

  1、发现爱情海的声音

  (1)多媒体展示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师:知道这个故事的来源吗?你还读过《伊索寓言》里的哪些故事?

  (2)(多媒体展示爱琴海图片)师:在四千年前的欧洲南部,新的文明中心在希腊爱琴海地区产生了。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之源。没有希腊,无法想象欧洲文明会是什么样子。今日西方世界无处不遗留着希腊文明的痕迹,以至有“言必称希腊”的说法。今天就由同学们带我去领略一下爱琴海的风情和古希腊文明。

  2、 倾听爱情海的声音:学生分组活动,探究古希腊文明

  第一组:伊索寓言和神话传说。

  第二组:追求科学的声音

  第三组:坚持真理的声音

  第四组:公民的声音

  第五组:运动员的声音

  (1)组内交流:组内同学将平时和课前收集整理的与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所见所闻在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各小组代表面向全班,将本组学习成果向全班同学汇报,其他小组同学可以进行补充。

  3、师::你认为古代文明对现代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4、小结:蔚蓝的爱琴海边涛声依旧,希腊的一山一水都闪烁着人类的光辉。今日的西方世界无处不遗留着希腊文明的痕迹。希腊文化是西方文明之源。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龟兔赛跑》,引出《伊索寓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本课的教学要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相应的品德,这里主要采取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探究自主体验】

  板书设计

  寻访伟大的古代文明

  文明古国的瑕想——古埃及(金字塔、木乃伊、历法、文字)

  爱琴海上的回声——希腊文明(追求科学、坚持真理、自由民主、追求和平)

  第二课时

  活动一 走进古巴比伦

  1、课件展示:空中花园想象图。让我们一同走进古巴比伦。

  2、 小组交流分析收集的资料,如古巴比伦的农业、文字、历法、汉谟拉比法典、社会生活状况和建筑艺术。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根据学习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了解古巴比伦文明,从而掌握从多种途径了解人类文明成就等事物的方法,具有探究人类文明成就的浓厚兴趣。养成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和同伴交流看法、达成共识的习惯。 】

  活动二 母亲河与文明古国

  1、 出示四大文明古国早期文明遗址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强调指出这些古老文明诞生的自然具体条件有相似点,你发现了什么?

  2、 根据课本提示,探讨人类早期文明往往出现在大河流域的原因。鼓励学生从各方面探寻原因。课堂交流:小组代表汇报探讨成果、

  (1)大河可以提供人类生存引用的淡水。

  (2)人类早期改造自然能力较弱,往往在自然条件好的地区生存。

  (3)大河流域的水、土壤和气候条件较好,动植物种类丰富,有利于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

  3、小结:母亲河用他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用他的勤劳和智慧培育了远古文明。人民对他的赞美是我无法形容的,还是来听一听《长江之歌》,感受一下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找出文明古国诞生地的共同之处。了解人类生存与河流的关系。通过学生交流讨论总结出,生存必不可少,河流冲击的泥沙土地肥沃,可以种植多种作物和养殖动物,食物充足等等。让学生们在大量的资料中感受“母亲河”的魅力。】

  板书设计

  母亲河与文明古国

  尼罗河——古埃及

  幼发拉底河——古巴比伦

  印度河 ——古印度

  长江、黄河——中国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21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通过了解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要为人类造福。

  2、行为与习惯

  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将学科、爱科学的热情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怀着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认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的利与弊,并对科学技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能持有正确的态度。

  3、知识与技能

  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关注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科学技术的了解,培养学生对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通过辩论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4、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关注周围的生活和收集有关科技资料,认识到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世界,让学生通过辩论赛、故事会等活动,认识到科学技术既能造福人类,也会危害人类,我们应正确对待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请同学观察周围的生活,看看我们的衣食住行中有哪些科技产品,收集有关资料,对这些科技产品作大致了解。

  2、请同学访问父母或者亲朋好友,了解以前生活中的日常物品和现在有哪些不同。

  3、收集一些科学家成长经历的小故事。

  导入播放录像,请同学观看神舟五号载入飞船成功的场面。

  师:同学们,我们刚刚看到的是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的场面,也看到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叔叔从太空中凯旋归来,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振奋与自豪,这说明我国的航天事业的发展已经处于世界前列了,想一想,为什么我国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这要归功于我国科学家的奋发努力和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同样,我们在生活中也感受到科学技术带来的好处。

  教学互动一(衣)

  1、教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吴家嘴村小学六(2)班的讨论会,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扮演五依蒙和朱爱先两位同学,进行发言,先说说衣服与科技的关系。

  2、再请班级同学根据已收集的资料对王依蒙同学的'发言进行反驳。

  3、教师可以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些服装上的商标牌展示给大家看,让大家看看服装的面料成分是什么,其中包含着哪些科技成分。

  4、请同学扮演科学家,充满自豪感地为介绍智能服装。

  教学互动二(食)

  1、教师请同学说说今天家里吃了什么饭菜,再请同学说说这些饭菜和科技有无关系,有怎样的关系,例如所吃的蔬菜是大棚蔬菜,米饭是杂交水稻生产的,一些肉类食品是养殖加工生产的等。

  2、教师为同学介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和安藤百福发明方便面的故事,并让大家谈谈感受。

  3、请同学根据所收集的资料,说说食品生产中还有哪些科技发明。例如罐头的发明、杂交水果的培植等。

  教学互动三(住、行)

  1、教师给学生展示摩天大楼和磁悬浮列车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我们的居住与出行和科技有什么样的关系。

  2、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观察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技术先进的建筑和交通工具。

  3、教师为学生介绍磁悬浮列车。

  4、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跨越时空的来信”,想像未来的交通工具是怎样的。

  教学互动四

  1、将学生分成四个组,就“衣食住行”每组就某一方面来谈。

  2、再请每组同学设想一下50年以后我们的衣食住行将会是怎样的,请每组派代表上台来发言。

  教学互动五:“开心词典”

  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我发现同学们都对科技发明很感兴趣,现在我们就来个班级“开心词典”看看对我们生活中的科技发明知道多少。

  1、教师将每组设立为一个答题组,并宣布答题规则,题目分必答题和抢答题,必答题答错不扣分,抢答题错扣分,教师可以请同学上来担任分数记录员。

  2、教师宣布题目,题目可以涉及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科技发明,例如,电灯的发明人是谁,贝尔发明了什么等,题目的形式可以多样,由教师自己把握。

  3、比赛结束,教师宣布各组的得分情况,并评出名次,对取得较好的组给予鼓励。

  教学互动六

  1、请同学将课前准备好的一些科学家、发明家的成长故事讲给大家听,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讲故事时尽量绘声绘色,让其他同学能听到饶有兴趣。

  2、听完故事,教师请学生说一说这些科学家、发明家都有哪些优秀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通过这些科学家、发明家的成长经历,激发学生崇高科学的精神和态度。

  教学互动七

  1、教师给大家介绍电脑的发明及其发展的历史,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电脑不断地更新换代。

  2、教师给学生播放动画片片段,问学生是否喜爱这些动画片,知道动画片是怎样制作的吗?在同学们的踊跃发言后,告诉他们现在的动画片都是通过电脑动画技术制作而成的,画面精美,视觉效果好,所以无论大人孩子都爱看。

  3、分组讨论电脑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作用,请学生说一说,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不要仅限于电脑网络的作用,引民生关注我们周围的生活,想想电脑还用在了哪里,例如,陪妈妈去银行,看到柜台里的叔叔阿姨在使用电脑办理业务,使学生认识到现今电脑技术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

  4、根据刚刚大家的讨论,让学生认真填写课文第87页中的问题。

  教学互动八

  科学技术和我们小学生生活、学习有哪些关系呢?让学生思考。

  结束过程

  师:看来,科技确实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与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相信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1、收集科技产品带来的环境污染的有关资料。

  2、准备原子弹爆炸后的情景的音像资料。

  4、准备核电站的图片资料。

  5、教师准备克隆人的漫画或者其他图片资料。请学生收集克隆技术的有关资料。

  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看过有关机器人的电影吗?有说说你看过的有哪些片吗?

  师:这些影片都讲了些什么?

  教师总结:看来大家对这类影片还蛮感兴趣的,这些影片大多都是讲科技的发展使机器人具有超凡的智能,在未来要征服了人类,甚至要毁灭地球。虽然这些影片是科幻片,内容都是虚构的,但也反映了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担忧,看来,科学技术也有让人烦恼的一面啊。

  教学互动一

  1、教师请学生感情地朗读课本中《暑假真长》的材料。

  2、教师让学生体会韩乐同学的感受,说一说你是怎样度过暑假的,是不是也和韩乐一样感到寂寞。

  3、教师告诉学生长时间在家里看电视,上网不利于身以健康。建议学生多到户外,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

  教学互动二

  1、教师请学生谈谈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医疗水平也提高了,但为什么得癌症的人却比以前多了。

  2、教师请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说说化肥、农药、汽车、建筑材料等科技产品对环境造成了哪些污染,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危害。

  3、请学生说说除了上述的科技产品以外,还有哪些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教学互动三

  1、教师请学生以科学家理查德·费曼的口吻朗读《科学的价值》。

  请学生说说理查德·费曼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忧,他是“杞人忧天”吗?

  2、教师播放原子弹爆炸后的情景录像材料。

  3、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广岛就像一股烟似的眨眼间就消失了”。

  4、向学生展示受到贫铀弹辐射的伊拉克儿童的照片。

  5、请学生谈谈如果发生核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哪些灾难。

  6、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英国诗人拜伦《黑暗》中的一段诗句:

  我做了一个梦,又不全是梦;

  明媚的太阳突然无影无踪,

  黯然失色的群星在漆黑的茫茫宇宙中游荡,

  冰冷昏暗的地球虚悬在没有月色的天空。

  黎明来而复去,

  白昼从不降临;

  人们在恐惧和孤寂中冷漠无情,

  亿万颗凄凉的心都在为自己的祈祷光明。

  师:这种景象可怕吗?这段诗句是一名科学家在描述“核冬天”来临时的景像所引用的。

  7、教师给学生介绍何谓“核冬天”,它会给地球带来怎样的灾难。

  8、师:既然核武器这样可怕,为什么那么多的国家还渴望拥有它呢?应不应该全面禁止生产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呢,请学生谈谈,对待核武器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9、教师向学生展示核电站的图片。

  10、师:核武器具有那么大的杀伤力是利用了核能,而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核电站也是利用了核能,它们的不同之处就在:核武器会给人们带来灾难,造成生灵涂炭,而核电站为人们提供了电能,为人类造福。

  教学互动四

  教师给大家展示“克隆人”的笑话图片。(出示课件)

  师:看到旁边又冒出了另一个自己,小婴儿也不知所措了,“哦,上帝啊,我被克隆了!”

  师:克隆技术到底带给我们的是喜还是忧呢?

  1、教师请学生看课本中的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图片,向学生简要介绍克隆技术及其发展。

  请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说说克隆技术在哪些方面可以为人类造福。

  2、师:虽然克隆技术在很多方面造福人类,但有人设想甚至尝试克隆人,却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讨论。

  请学生朗读《“夏娃”诞生》。

  师:看来克隆人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你赞成克隆人还是反对克隆人呢?请学生互相交流。

  3、组织“要不要克隆人”的辩论会。

  师:这次的辩论会上,双方同学都表现得很好,都能有理有据地表明了各自的观点,通过这次的辩论,大家应该认识到,克隆人的出现将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麻烦,我们应该反对克隆人,但是同时,我们应支持冶疗性的克隆研究,并加强对治疗性克隆研究的管理和控制,确保人类的尊严和国际公认的生命伦理原则不受损害。

  4、教师向学生展示漫画《克隆人》

  请学生朗读“联合国通过禁止克隆人宣言”。

  全班同学合作,写一封“反对克隆人”的倡议书,并在课后贴在班级墙报中。

  结束过程

  1、师:看来科学技术带来的烦恼还不少呢,同学们想想还有哪些科学技术会给人们带来烦恼,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讨论。

  2、教师在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克隆技术的资料,准备辩论会。

  师: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可见,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我们应该利用它为人类造福。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22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热爱祖国的传统节日,感受浓浓的亲情与全家,团聚的幸福,关爱家人。

  2、在尊老、敬老的节日里获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好体验,以实际行动关心老人、尊敬老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知识以及不同民族、地区过中秋节的习俗。

  2、在敬老的节日里以实际行动关心老人、尊敬老人。知道平时该如何关心老人。

  德育目标:

  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尊敬老人、帮助老人。

  教学用具:

  课件、录音机、音乐磁带、多媒体演示操作台、实物投影仪、挂历、祝福纸条数张、小白球、小星星数颗、一张中国地图、描写月亮的诗歌(实物投影)、一些月饼、扮演老人的服装、生日蛋糕、老花镜等。

  学生课前准备:

  (1)了解秋天的节日有那些?搜集描写中秋或月亮的诗歌。课前通过听家长讲、看书或看电视等了解有关中秋节或月亮的传统故事以及中秋节的习俗等。

  (2)学生调查:

  A、通过问大人或查资料,了解重阳节的含义及风俗。

  B、社会上尊老、敬老的活动有哪些?

  C、老人节这一天自己家周围(社区)、开展哪些敬老活动。

  D、了解身边老人的需要。

  教学过程:

  一、月儿圆,人团圆

  1、教学引入:

  (1)、进入秋季,我们迎来了秋高气爽,获得了五谷丰登,也迎来了一个秋天的节日。请同学们观看动画,告诉大家这是什么节日,好吗?

  (2)、出示课件:玉兔吹喇叭,爷爷打月饼,辅以歌曲《月饼歌》。

  歌词: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呀!一块月饼一片情呀!引出中秋节。

  (3)、出示挂历找到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即为中秋节。

  (4)、教师讲中秋节的起源。(八月十五日是秋天的正中,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这一天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还要亮,所以又叫做“月夕”或“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地与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2、讲授新课:

  (1)、请学生讲自己知道的有关中秋节或月亮的传说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如果学生讲不出,教师则播放嫦娥奔月的动画)并同时解释,中秋节这天为什么要吃月饼的原因。或朗诵有关写中秋节或月亮的诗歌,引导学生感受中秋节的美好。

  (2)、学生交流各自过中秋节的活动和心情,并且讲一讲各地有代表性的习俗。教师可以做适当补充。(香港的舞火龙、北京兔儿爷、傣族的拜月等)

  (3)、一边请学生观看中秋节的图片,一边读思乡的信件。老师讲一讲海峡两岸的亲人互相思念、盼望团圆的故事和驻岛官兵思念亲人的故事,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

  (4)、欣赏各式月饼(课件)

  (5)、学生一边分吃月饼,一边送出自己的祝福。教师送给每个学生一个形状象月亮的白色小球,请学生打开小球,即可看到小球内纸条上的中秋祝福。在请学生说说自己接受祝福的感受。并把祝福写在小星星上送给同学或贴在黑板上。黑板上的板书即刻完成。圆圆的月亮上写着“中秋节”三个字。在其周围贴满了写着祝福的小星星,一幅人文星月图出现在师生面前。

  (6)、中秋节是全家团圆,合家欢聚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老师应提醒学生不要忘了向远方的亲人表达节日的祝福。

  二、重阳节、敬老人

  1、教学引入

  提问激趣:同学们,你们家中有老人吗?你喜欢他们吗?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年轻时是做什么工作的?他们现在怎么样?(学生回答,老师深入),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知道老人节吗?老人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是一年中的哪一天呢?“遥知兄弟登高出,遍插茱萸少一人”说的就是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 ,又叫老人节。(播放课件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讲授新课

  (1)、请学生说一说重阳节的含义和风俗。(老师讲解重阳节的意义,各地重阳节的习俗。今天的重阳节有了新的含义,19xx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的9月9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2)、讨论:人们是怎样为老人们过节的?结合课本的画面说说“老人节”这天,你准备为老人做些什么?

  (3)、结合课前调查,说说老人需要哪些帮助?学生汇报自己调查到的社会上的敬老尊老的活动。(组织老年人旅游团、社区举办夕阳红歌会、单位举办老年人画展。)

  (4)、小组讨论:说说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

  (5)、表演“敬老院里欢乐多”小品。(表演和老人相处,为老人服务的情景。)

  (6)、敬老尊老有许多不同的方式,做一张祝福卡片,把你想对爷爷、奶奶说的祝福写上去,相信老人们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三、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了秋天里的传统节日,感受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亲情和幸福。重阳节让我们知道重视亲情,关心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感谢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给予我们的一切,热爱生活,积极进取。最后让我们合唱歌曲《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

  教学反思:

  对于节日这主面的知识学生知道的不是很多,他们只知道一些放假的节日,对于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了解很少。但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很多,感受到中秋节的美好,进而滋生关爱他人的情感。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2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组织机构、发展变化、校风校训等。

  2、使学生感受校园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亲切感和自豪感。

  3、通过组织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着为学校做力所能及的事,增强主人翁意识。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播放课件——校园新貌。

  2、师:看了片子,你想说点什么,问点什么?家乡的学校以前是什么样的?它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二、交流见闻

  师:这么大,这么美的学校以前是什么样的呢?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课前同学们分组开展了“家乡学校变化大”的调查活动,搜集了相关的资料,下面我们来交流交流吧。同学们,你们调查了哪些学校?

  学生回答,教师贴彩纸。

  1、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教师巡视。

  2、小组推选几个代表上台介绍交流的情况,展示新旧照片、过去与现在的'师生人数、教学设施等资料,然后贴在彩纸上。

  3、师:在调查的过程中,同学们都感受到家乡学校的变化:规模变得更大、环境变得更美、设施更富有现代化的气息。其实,家乡学校的变化不仅仅表现在学校过去和现在的不同面貌上,它的家族里还出现了许多新的面孔呢!请同学们翻开教科书,看看都有哪些类型的学校出现呢?

  三、解决疑问、激发情感、指导行动

  1、在调查的过程中,同学们问道,家乡的学校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课前,同学们当了小记者,采访了老师、领导以及自己的爸爸妈妈,现在就请同学们整理收集到的材料,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整理收集到的信息,讨论交流。

  3、教师小结:家乡的学校越变越美丽,是因为全社会对学校的支持,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同学们,我们是学校的小主人,为了学校的明天更美好,你有什么样的设想和建议呢?你能为学校做点什么呢?下面我们每个同学都来当当“小小设计师”。

  (1)小组讨论讨论。

  (2)全班交流各组的设想和建议?

  (3)采访学校的校长,请他谈谈感受,发表看法。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24

  教学目标:

  1、感受与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2、了解怎样才能成为朋友,朋友之间应该是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3、体会真诚相待、互相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同学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2、体会真诚相待、互相理解、讲信用的可贵。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组图片,一起欣赏!

  播放歌曲《校园的早晨》并配有学校生活的图片!

  师:看到这些画面,你想起了些什么?

  生:我想起了同学们在一块学习、一起游戏的场面!我想起了同学们在一块度过的美好时光!

  师:明亮的教室里我们同窗共读,美丽的校园内我们一起活动,如花的岁月里我们共同成长!同学之间总是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我和我的同学》这个话题!板书课题

  二、激情

  师:三年来,我们每天一起学习,一起做游戏,肯定有很多很多的故事,有趣的、难忘的、让你倍受感动的或者不愉快的!说出来和大家一块分享一下!

  指生交流,师及时小结点评。

  三、明理

  1、讲一讲

  师:是啊!同学之间充满了欢乐,充满了生机,但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看看这几位同学之间又遇到了些什么情况?

  出示课文中的短片!

  师:小组讨论一下,视频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伤心事?如果你是当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说怎样做呢?(学生小组交流,老师指导)

  学生汇报交流:

  师:想说一说的同学请举手?

  生:同桌让她靠边靠边,这样做不对,太霸道了

  师:如果你是这位女同学你心情怎样?

  生:(伤心)

  师:为什么伤心?

  生:同学之间这样做太霸道,感觉被欺负了,心理很委屈

  师: 你想对这位男同学说些什么?

  生:同学之间应该相互谦让,互相尊重

  师:肺腑之言!赞同她的想法的请鼓掌!

  2、演一演

  师:第二幅图片中的小朋友遇到了什么伤心事?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

  生:学生汇报!别人给他起外号了!

  师:刚才在讨论的时候,有个小组的同学说想给大家演一演第二幅图片,是不是?(询问学生,准备好了吗?你们分好工了吗)掌声有请!好,开始吧!

  学生甲:眼镜,过来! 学生乙:又有人叫我眼镜了,真伤心,你-----你------你怎么能这样叫我呢?学生丙:是啊!你这样给别人起外号是不文明的!学生甲:我就喜欢这样叫!怎么了?学生丙乙:我们告老师去,走!

  师:请留步,我来采访一下这位带眼睛的同学,听到别人给你起外号的时候,什么心情?

  生:很伤心很难过。

  师:老师看你很生气很伤心。为什么伤心?

  生:自尊心被伤害。

  师:人最怕的就是伤了心啊!刚才的同学去告老师了,大家认为遇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呢?咱们再来表演一下好不好?

  学生甲:眼镜,过来! 学生乙:你不可以这样叫我!你这样不尊重人!我要是叫你小胖墩,你会高兴吗?学生丙:是啊!我们都是同学,应该相互尊重!老师不是说过吗: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学生甲:低下头,抬起头,说:“我-----我错了,我向你们道歉!我保证,再也不会起外号了,你能原谅我吗!学生乙:没关系,我会原谅你的,谁让我们是同学呢!学生丙:走,我们一起去玩!

  师:掌声送给他们!简直就是天生的小演员!为什么第二组的同学就没有造成矛盾呢?

  生:因为第二组的同学懂得相互尊重的道理,懂得相互宽容!师:你不仅会听课,而且还会总结,真聪明!

  四:导行

  1、学做调解员

  师总结:看来,相互尊重、相互谦让、学会宽容真的是处理同学间矛盾的'好法宝!看。体育课后,同学们口渴难耐,拿杯子喝水的匆忙中,一位同学碰掉了另一位同学的铅笔盒,出示录像。

  师:哪位小组的调解员,帮他们调解一下之间的矛盾?

  生: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包容,两个人都不应该斤斤计较,本来很小的一件事,只要相互谦让一下,同学之间没有过不去的砍,只要相互谦让一下,凡事就会烟消云散!

  师:这位调节员能从两个人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好!

  生:同学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谦让!这样我们的校园才会更加美好!

  师:能用到学过的道理调节矛盾,真棒!

  生:两位同学都有错,都应该相互道歉,这样的话才能解决问题。

  师:这位调节员做的公平公正!

  师:听了大家的调解,后来两个人怎么样了呢?

  生:看大屏幕,两个人握手言和,相互拥抱!我们还是好同学,好朋友!

  师:今天,他们两个也坐在我们教室,有请两位上台

  师:老师想经历了这次小小的风波,你们肯定对友情、对同学之情有了更深的认识,谈谈你的感受!现在想说些什么?

  生:作为同学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友好,这样才能成为好同学,好朋友。

  师:还想对彼此说写什么吗?

  生:我会珍惜我们之间的这分友情的,相信我们的友谊会比蜜甜,比酒香!

  师:还等什么?掌声送给他们!

  2、说出自己的故事

  师:其实,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课前老师了解到同学们之间也有过误会,也有过矛盾!想想你和同学们之间有过哪些不愉快,用什么方法解决的?你现在想对他说些什么?没有解决就趁这个机会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学生交流,师及时小结。

  3、辨析图例---法官判案

  小小法官来判案,哪个小组的法官会推断?我们来做快乐的小法官!看看他们做的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哪个小组的同学先举手,谁就先说。出示图片。对的打上笑脸,错的出示哭脸!

  这一回,哪个小组的法官最聪明?

  师:今天,老师听了很多的故事,同学们浓浓的情谊感动着我,送上一首小诗:《友谊》

  友谊

  友谊,就像花香,

  在灿烂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芬芳。

  友谊,就像小草,

  在暴风雨中,显得特别坚强。

  谁说友谊只能在温室里培养,

  真正的友谊,经得起

  任何风浪------总结:相互宽容,相互理解,相互谦让,这都是我们同学之间的一种爱。我们不仅要把这种爱送给同学,更要送给所有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班集体会更有凝聚力,我们的学校会更加可爱,我们的生活才处处重满阳光!祝同学们友谊地久天长!

  五、板书设计:

  我和我的同学

  相互宽容 相互谦让

  相互尊重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25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长辈操持家务、养育自己的辛苦,要感激、孝敬他们。

  2、初步养成尊重、理解、孝敬父母的良好行为习惯。

  3、学会与父母谈心和撰写爱心留言条。

  教学重点:

  学习从多角度理解和体谅父母,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愿意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爸爸妈妈分忧。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和爸爸妈妈谈心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小品表演:一男生一女生背着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男生很不高兴的样子。女孩跑上去关心地问:“什么事不开心?”男生边走边沮丧地答:“今天早上妈妈不给我签字”。“为什么?”“她说我作业做得太慢”。“那你怎么做的?”“我就赌气跑出来了”。(两人边谈边走向座位)女生向全班同学求援:“这个问题请大家帮帮忙吧。”

  2、同学们自由交流后,相机揭题:与爸爸妈妈有冲突,可以跟他们谈心,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心平气和地解决,千万不能赌气。

  二、再次讨论,感悟要领

  1、出示课本内容:“我的心事”(听录音)。

  2、提向:假如你是滔滔,你会怎样做?先小组活动,进行角色扮演:一人当爸爸,一人当滔滔,父子好好地谈谈心(角色可互换)。再汇报交流,请你把老师当爸爸,谈谈你的想法。

  3、你知道爸爸对你有多大的期望吗?出示教科书范例:《画笔的`故事》(听录音)。

  4、师:当年奶奶希望爸爸好好学习,这也是爸爸对孩子滔滔的希望啊。

  三、合作交流,领悟深化

  师:在家里你有什么心事?请你写在小纸条上,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人说出自己的心事,其他三人帮他出主意,可以说说该怎样与父母谈心,最后全班交流。

  四、活动体验,明理导行

  1、你想成为孝敬之星吗?下面我们就要开展这样一次活动,首先请大家汇报课前一周的调查情况。学生自由交流,调查内容或调查小报告可以展示出来,随机选择几个相对集中的问题进行活动,例如:爸爸老抽烟,爸爸、妈妈吵架了,爸爸生病了,妈妈下岗了。

  2、小组模拟活动:各小组白选(或自定)一个内容,分角色进行摸拟表演活动。

  3、选两个小组上台表演。

  4、师总结:今天,我们通过活动,知道了平时在家里要多和父母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对自己的期望,也要把自己的一些愿望及时告诉他们,做到心灵相通。

  第二课时 爱心留言条

  一、榜样引领,学习撰写“爱心留言条”

  二、作品展示,初步领悟

  1、请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己写的和收集到的“爱心留言条”:读一读,评一评,议一议,改一改。

  2、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汇报,并说一说与“爱心留言条”有关的趣事。

  3、师总结:看来大家对“爱心留言条”已不陌生,它确实是我们家庭生活中的调味剂,利用好它,会使我们的家庭更温暖。

  三、活动体验,深化主题

  1、比一比,看谁的“爱心留言条”写得好。

  请你根据以下内容写:

  (1)小丽的奶奶生病住院了,请你代小丽写一份“爱心留言条”。

  (2)星期二下午学校要放学晚一点,请你中午给爸爸妈妈写一份“爱心留言条”,免得他们担心。

  2、比赛开始,限时5分钟。

  3、展示同学们的作品,评出前八名。

  4、如果有时间还可以设计更新颖、更漂亮的“爱心留言条”,别出心裁地把它放在父母能找到又有些意外的地方,给他们一份惊喜,效果必将出人意料。

  四、主题拓展,延伸导航

  1、师:其实孝敬父母的方法还有很多,谈心、撰写爱心留言条之外,还可以怎样做?说一句知心话,送一张爱心卡,画一幅画,写一首小诗,生活中给父母夹菜、倒茶、让座、捶背、学习上主动自觉,与父母一起写爱心日记等都是孝敬父母的好方法。

  2、出示《游子吟》,齐声吟诵。

  议一议:哪一句最能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请摘抄下来。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26

  教学目标:

  1、以音乐为内容,用东西方相对比的方法,初步了解人类主要文明成果。

  2、培养学生鉴赏艺术的兴趣和能力,开阔学生了解世界的视野。

  3、教育学生热爱人类文明成果。

  教学的重点:

  以音乐、舞蹈为内容,用东西方相对比的方法,初步了解人类主要文明成果。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鉴赏艺术的兴趣和能力,开阔学生了解世界的视野。

  一、揭示活动主题

  在前面的几节课中,我们欣赏了东西方的绘画、建筑、雕塑艺术,这节课我们走进东西方的音乐殿堂,感受其中的独特魅力。(板书: 东西方的音乐)

  二、欣赏名曲,感受魅力

  师: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可以分为传统音乐、宗教音乐、民间音乐等。(出示课件)

  师:音乐没有国界,好的音乐作品能给全世界人们带来美的享受,你们听过哪些世界名曲呢?

  学生自由说

  师:现在我就来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师:听到刚开始四个强有力的音符了吗?这就是命运敲门的声音,因此这部作品叫命运交响曲。知道贝多芬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这首曲子吗?

  生:根据自己了解的内容说,可以师生互相补充

  师:当你面对命运的考验时,听到这首曲子会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回答

  师:我们所有的人都应该向贝多芬学习,勇于面对困难,笑对人生。

  师:你们听过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吗?你们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故事吗?

  学生讲故事

  师:这样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出示课件)我国的.作曲家陈钢、何占豪在1958年用音乐的形式把它演绎出来。全曲约26分钟,以“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为主要内容。现在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小段,听听它所表现的是哪一部分的内容?

  生:说说表现的内容

  师:这部作品在向我们诉说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传奇。

  师:除了这首名曲外,你们知道中国的十大古典名曲吗?

  生:汇报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学生汇报《高山流水》时,师适时点拨:希望同学们也能在学习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知音。

  师:我们共同欣赏其中的一首名曲――《春江花月夜》,并请两位同学朗诵张若虚的唐诗《春江花月夜》。(出示课件)

  三、了解乐器与乐队,现场演奏

  师:大家都知道,这些音乐是要用乐器来演奏的,老师考考大家,认识这四种乐器吗?生看37页图片,说乐器名字

  师:你们都学过什么乐器?这种乐器有什么特点?

  生: 自由回答

  师:请两名同学用长笛为我们演奏古典名曲《渔舟唱晚》。

  生:点评两名同学的表演。

  师:现场采访两名同学:你们每天练多长时间?遇到困难怎么克服的?师小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这种对艺术执着的精神。

  师:刚才的这首曲子你们在哪儿听过?

  生: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片头曲。

  师:好的音乐可能每天伴随着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发现我们身边好的音乐作品。

  师:你们知道交响乐队中都有哪些乐器吗?

  生:介绍交响乐队的组成。

  师:欣赏交响乐《春节序曲》,在观看时找到四个组成部分。

  师:从这部明快而热烈的交响乐中,你们都感受到春节来到时,人们怎样的心情?

  四:畅谈流行音乐

  师:你们都喜欢什么音乐?喜欢谁的歌?

  生:畅所欲言

  生:现场演唱

  师:他是你的偶像吗?为什么?

  师小结:追星是正常的。我们可以学习明星身上积极向上的一面,学习他们为艺术而付出汗水、泪水的执着的精神,但不要盲目追星。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在东西方的音乐殿堂中欣赏了这么多经典、优秀的音乐作品,那么同学们想一想:音乐是通过什么让人们得到美的享受?

  生:自由回答

  师板书:

  音符

  教师寄语: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会欣赏更多的东西方音乐,让优美的音乐陪伴我们每一天。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27

  教学目标:

  1、知道人的一生总会遇到挫折和困难,并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

  2、了解克服困难的途径,掌握正确的解决方法。

  3、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做生活中的勇士。

  教学重点:

  懂得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了解克服困难的途径,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做生活中的勇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白纸、白板笔。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触动心灵

  师:同学们,你们是勇敢的孩子吗?

  生:是。

  师:在课堂上,你的勇敢应表现在哪?

  生:积极发言、声音洪亮、认真听讲……

  师:老师相信你们会是课堂上的勇士,那现在我们就来一场勇士对勇士的较量。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是关于一个住在公厕的小女孩的故事。【播放视频:住在公厕的女孩】

  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有怎样的感受?

  生:谭佳文生活的很困难……

  师:你认为谭佳文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她是一个乐观、坚强的人,因为即使生活困难,她的脸上也常常挂着笑容;她是一个勇敢、独立的人,因为她六岁起就开始自己上下学……

  师:你想对谭佳文说点什么?

  生:我要向她学习勇敢乐观地面对困难……

  师:(小结)你们说得真好!我相信小佳文听了你们的话会更加有勇气,努力并快乐地生活着。也正是因为小佳文这一张至真、至善、至纯、至美的笑脸感动了许多人,也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与小佳文相比,我们是幸运的。我们能够住在温暖的大房子里贪婪地享受着父母给予我们的爱;能够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轻松地学习着老师传授给我们的知识。但是,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困难、挫折、痛苦、失望与我们不期而遇时,我们该怎样面对呢?我们能否像小佳文一样勇敢、坚强,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如何做生活中的勇士。

  【板书课题:做生活中的勇士】

  二、创设情境点题明理

  1、游戏激趣

  师: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有一张白纸,现在就请同学们拿起笔跟随老师画一幅神奇的生活写真画。我们手中的白纸犹如我们天真无邪的小脸,而笔下的线条代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当这些困难从四面八方向我们蜂拥而至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很大的压力,于是我们的小脸开始变形了。请问,同学们,在我们无法改变现状的前提下,怎样使这样一张难看的脸重新恢复昔日的阳光呢?

  生:(自己思考)指名到前面集体演示。

  师:(边旋转自己的画边带领同学们一起做一遍)把手中的画旋转180度哭脸就会变成笑脸。

  师:通过这个游戏,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思考,也许会有好的结果。

  2、引情入境

  师:总结得恰到好处。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思考。那应该怎样思考呢?

  生:向好的方面想、积极乐观、应勇敢面对……

  师:(小结)我们应该乐观积极地面对困难,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希望;如果我们消极地面对困难,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失去希望。

  【板书:乐观——充满希望消极——失去希望】

  师:既然同学们都懂得了乐观面对困难,生活就会充满希望的道理。那我们就走进书中38、39页的情境中,选择你喜欢的情境说一说,当你遇到此种情况时,你会如何选择?为什么?(并及时追问)真实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种问题吗?你又是怎样解决的?还有其他的解决方式吗?

  生:(指名回答)……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都学会了乐观地面对问题,而且针对一个困难或问题可以寻求多种的解决方式,这更是难得的。你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相信生活也会善待你们。如果你还有难事、烦心事没有解决或有战胜困难的经验,请大家在课余时间与你的好朋友交流一下,成为你们之间的秘密吧。

  三、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师:到现在为止,老师忍不住想问问你们:还害怕困难吗?

  生:(齐)不怕。

  师:为什么?

  生:因为我们学会了用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我们的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师:老师相信你们学会了,而且还会努力做到,你们就是生活中的勇士。那么,小勇士们,作为胜利者的你们想对困难说句话吗?

  生:想。

  师:现在,我们就以“开火车”的形式说一说你的心里话。

  生:(指名说)……

  师:你们真是博学多才,既有名人名言又有自己感悟的道理,相信未来的路你们会走得更精彩。其实,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和我们一样的小勇士,你知道关于他们战胜困难的小故事吗?与大家分享一下。

  生1:我与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关于“司马光警枕读书”的故事……

  师:她向我们介绍的是一则学习的励志故事,司马光能时刻警醒自己,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他确实是生活中的勇士。还有哪个故事能说明司马光是生活中的勇士?

  生2: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师:给大家讲讲。

  生:我给大家讲的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师:司马光确实是个勇敢的孩子。你还知道哪些我们身边的小勇士的故事?

  生: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汶川地震时“自救、救人”的少年的故事……

  师:故事中的同学真的很让我们佩服。其实,汶川地震时不仅有英勇救人的少年,也有为了救学生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老师,还有无数的自愿者奔赴灾区,为了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付出了辛苦,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勇士。今天,老师想让同学们认识一群特殊的人,欣赏他们是如何描绘自己的传奇人生的'。

  【播放视频:残疾人励志短片】

  解说:

  有这样一群人

  命运的捉弄

  使他们丧失了部分肢体的功能

  有这样一群人

  身体的不完整

  让他们错过了许多人生的精彩

  但是

  生理上的缺陷并不能阻止心理的远行

  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心并没有因为身体的残疾而减少一分

  张海迪说过

  越是残疾越要美丽

  当身体的不健全让他们不能和常人一样舞出美丽身影的时候

  因为心怀着对生活最深切的热爱

  他们在逆境中

  用自尊的人格和坚强的心灵写下更为灿烂的一笔

  即使失去了太多

  但是

  要还拥有自尊的生命

  就仍然可以奏响人生的最强音

  四、总结

  师:同学们,当我们面对这样的一群人,我们不禁会忍不住高呼:“他们就是生活中真正的勇士”。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所锻造的勇敢、坚毅、刚强的民族脊梁,不正是在我们这一代身上绵延伸长。亲爱的同学们,学会积极乐观地面对困难,才能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让我们一起【师生齐说:做生活中的勇士,挺起民族的脊梁!】

  教学反思:

  《做生活中的勇士》这节课师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而遇到困难时应如何对待,并培养学生敢想敢为,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生活的积极态度,从而真正成为生活的勇士。

  本节课我注意分析学生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新闻热点激情,让同学们感受到幸福并不一定是高品质的生活,有时勇敢地面对生活,战胜生活中的困难,也是令人羡慕的幸福;游戏激趣,让同学们在画和旋转的过程中明白换个角度就会看到不同的结果,当然学会换角度思考才是聪明人的作为;情境明理,让同学们承上游戏环节起下点题明理,【即:乐观积极地面对困难,生活就会充满希望,反之,则会失去希望。】再通过书中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交流思想,深切地感悟到原来遇到困难并不可怕,会有许多的方法克服困难,从而战胜困难,收获成功的喜悦;成语、故事接龙,让同学们分享成长的心声和快乐,炫耀勇士的风采;视频融情,让同学们看到肢体不健全的这样一群人仍然能如此坚强的生活,更加激励他们爱生活的情感,更有信心坚定地走好未来的路。

  课堂中,这些环节紧紧相扣,一路牵引着学生们由无知到朦胧再到明理最后升华情感,使这些笼罩在幸福中的孩子们心底萌生出努力学习,努力生活,长大做一个有用的人的远大志向。由此,作为教师的我倍感欣慰,我也更坚定了自己的选择,无愧“园丁”的美誉。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有失误的地方,因为我的语速有点快,可能会顾忌不到每个学生的反应,使个别学生理解不透。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做到语速放慢,照顾到每个学生。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28

  【教材分析】

  《伸出爱的手》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关心你、爱护他》的第二个主题,整个单元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第一课时《走进残疾人》教学意在让学生了解残疾人生活的不易,了解他们对待生活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从而盟生关爱残疾人、关爱有困难的人的想法,并能走近、尊重、关爱残疾人,把爱推及社会对需要帮助的人献出爱心。本节以孩子们在参与体验的活动中感悟为教育方针,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知识的形成,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发现、总结,以达到学生主动发展的宗旨。

  【学情分析】

  当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较优越,生活在被父母宠爱的环境里,自我中心的意识较强。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容易体会到由于残疾而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和困难,同时由于学生年龄小,缺乏关心爱护弱势群体的意识。因此两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开展一系列模拟活动,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发现,引导学生概括、总结,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爱心,关爱残疾人,关爱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设计思路】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两位教师进行了以“走进----尊重----关爱”残疾人为主线,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品的来源与生活,知道生活,高于生活的基本精神。主观上希望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更符合学生实际,和更有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课两位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将目标锁定在“了解残疾人、理解残疾人、关爱残疾人”这三个环节上。通过引导学生角色体验,亲历残疾人,让学生首先了解残疾人,进而去理解残疾人在生活中的诸多不方便,能从他们身上学到身残志坚的品质和精神力量。从初步了解,进一步了解,再到深刻的了解后拓展生成新的主题——除此之外,谈谈自己熟悉的残疾人或所遇到的残疾人。感受到现实生活中需要我们帮助的弱势群体还有很多,由此引发学生关爱社会、关爱弱势群体的情感,而后为这种关爱要怎样做出行动。整节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回归到生活中感受残疾人不容易、不方便,但是,他们也有生存的尊严和权利,进而让学生自觉地去关爱残疾人。关爱残疾人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残疾人也需要人们的关心和帮助。

  2、懂得做人应该有爱心和同情心,懂得怎样去关心和帮助残疾人。

  过程与方法:

  1、体验残疾人的生活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情感与态度:

  1、体会残疾人在生活中的不便和困难,以及他们为克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

  2、愿意关心和帮助残疾人,尊重他们的劳动和生活。

  行为与习惯:

  1、做人要有同情心和爱心,关心爱护残疾人。

  2、不讥笑捉弄残疾人,努力做到尊重并尽力帮助残疾人。

  【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残疾人的生活,并由此产生对残疾人的尊重、理解和友爱。 难点:增强学生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情感。

  【教学解析】:

  教师在设计《走近残疾人》一课教学中为了提高课堂实效,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和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深刻地体验到了残疾人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不便,残疾人为达到目的较常人更多的付出,也增进儿童了对残疾人的同情心和爱心。这种情境教学法,注重让学生在走近残疾人生活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进行有目的的交流、探究活动,从而获得思想的升华。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为了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贴近学生生活事例的情景模拟,能激发相应的环境气氛,使学生受到情绪上的感染。因此,教学一开始杨丽莉老师用手语和同学们沟通,并让学生到前体会残疾人的生活。把学生带入残疾人的生活中,引出盲人、残疾人,而后让学生说说在你们身边也有一些残疾人,你了解他们吗?今天,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走近残疾人的世界,去看看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引出课题《走近残疾人》

  二、指导体验,引导发现。

  生动的情景模拟、亲身的体验,旨在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能从体验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残疾人的不易,情感产生共鸣,心灵受到震撼。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两位教师充分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体验聋哑人渴望说话的感受。体验肢残者:让学生一手背后、单手穿上衣服、扣好扣子等活动目的是体验残疾人生活的不便。模拟体验后,教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起初,学生们有可能感到活动有趣,发笑不止,但随着体验活动的进展,学生们就会感到在他们看来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残疾人却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完成,感受到残疾人生活的困难。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残疾人生活得不容易;这时过渡到“尊重残疾人”这部分内容,进一步感受他们的同龄残疾人生活、学习过程的艰辛,引发他们的爱心、同情心。

  三、整体感悟,产生同情

  为了使本课的教学掀起了高潮,实现教师情感、学生情感和文本所要表达情感的`共振。两位教师都精心选择的几位自强不息的残疾人代表,通过多媒体播放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心。使学生对残疾人的认识、体验逐步深刻,学生感受到残疾人身残志坚的精神;接着展示残疾人优秀的运动员介绍,随后,教师适时地让学生观看有关残疾人(张海迪、何军权、北川的折翅芭蕾女孩李月等的资料)自强不息的先进事迹。通过“走近残疾人”、“体验残疾人生活”等环节的活动,感受残疾人身残志坚、勇当生活强者的顽强意志。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极大的触动,从而加深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关爱。 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观看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图片使学生了解残疾人,感悟出残疾人在生活上的不容易,利用视频制造情境,这些是平时生活中孩子们看不到的,使他们了解到残疾人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使孩子们萌发对残疾人的同情心。

  四、感悟提高,拓展升华

  教学时王春宇教师设计播放《千手观音》,问:你知道这些美丽的舞蹈演员的故事吗?在没有音乐的无声的世界里,这些聋哑姐姐要练好这么绝美的舞蹈,该付出多少艰辛啊!播放残疾人舞蹈,说出在他们的背后还有很多的人帮助,比如说她们的手语教师、舞蹈教练等等,舞蹈的震撼效果,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残疾人群体的力量,和残疾人的了不起!他们用生命真心的拥抱生活,也让自己的生命美丽起来

  是的,他们的不幸让我们同情,他们的坚强更是让我们敬佩!多么不容易啊,正因为这样,他们更需要大家的尊重,需要我们的关爱。怎样帮助他们?同学们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这样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情感的投入与引发。课件《千手观音》录像的播放,在自主探究中开展教育活动。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教材现有资源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残疾人生活的诸多不便和困难,进一步明确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残疾人。体现了自主探究学习、自我教育的理念。也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残疾人的敬佩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只有源于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这种学习获得的知识最直接,最有效。这种参与活动也在潜移默化、层层递进中降低了知识的难度,有效的突破了难点,突出了对重点知识的掌握。通过学生回答,引出残疾人虽然身有残疾,但却有着美好幸福的人生。人生与残疾毫无关系。使他们从对残疾人的同情转化为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

  对这些残疾人,党和政府又会怎样关爱他们呢?王春宇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有关残疾人的专用的公共设施,国家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我们还可以为他们做点什么呢?说说助残知识,并体会社会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

  杨丽莉教师课件播放《让世界充满爱》命运对他们是残酷的,可是身残志坚的他们却能用一个健康、完整的心灵去拥抱这个色彩斑澜的世界,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向他们投去我们的支持、鼓励吧!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伸出温暖的手,献出自己的爱心,将这世界变成爱的乐园,让我们在爱的呼唤中行动起来,奉献我们的爱,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乐,让世界更加灿烂美好。我们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参与爱心活动,尽你我所能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利用音效的作用,以一曲动人的旋律做衬托,改变了以往的一问一答式的课堂小结和拓展延伸,而变为教师的祝福和希望。升华本课的主题,体现了品德课的人文性。

  同学们,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表现。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伸出温暖的手,献出自己的爱心,将这世界变成爱的乐园,让我们在爱的呼唤中我们行动起来,奉献我们的爱,让他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快乐,让世界更加灿烂美好。

  我相信这样的教学,两位教师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不同的类型的体验活动中,学生不仅用眼睛仔细观察,用耳朵认真倾听,用身体亲身经历,而且至始至终在老师的引导下表达着自己的体验。这种现实儿童与文本儿童的对话,健全儿童与残疾儿童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促进儿童对已有生活经验进行整理、反思与提升,帮助儿童形成认识、激发情感,使儿童了获得新的发展,体现了本课程发展观。

  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参与社会、还能教会学生做人。这就是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这样就达到学生了解、理解、尊重、关爱残疾人的教学目标。总之,教学中教师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选择生活中的例子,设计生活化的活动。以生活为起点。活动设计从儿童生活出发因而体会更深刻、更真实。这些都使课堂充满了亲和力,形成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落实了预设的实效点。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29

  【教学目标】

  1、熟悉老师和同学,进行人际交往和合群能力的练习。

  2、消除与人交往的陌生感。表现对老师、同学的喜爱。

  3、增进师生之间、生与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锻炼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和表达情感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小兔贝贝卡通图;

  (3)《找朋友》《歌声与微笑》歌曲录音;

  (4)奖励卡片若干张。

  2、学生准备:

  (1)自我介绍时的资料准备;

  (2)自己的才艺表演。

  【教学过程】

  一、猜猜看

  师:同学们,咱们的小顾问贝贝上节课和大家玩得特别开心,听说今天咱们在这里上课,贝贝一大早就来了,还给大家带来了好多的小礼物,猜一猜都带来了什么?

  (学生自由猜。)

  师:老师请大家闭上明亮的眼睛,我喊“一、二、三”,马上揭晓答案。

  这可不是普通的花篮,里面有可爱的笑脸、美丽的花朵……有信心的.小朋友一定会得到它。

  师:对了,我听贝贝说你们已经是好朋友了,真的吗?

  师:我也特别爱交朋友,以后可不可以把我也算作你们的朋友?

  师:从现在起我和你们就是新朋友了。

  (上课伊始,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创新的思维空间)

  二、比一比,看谁认识的朋友多

  师:我虽然已经和大家成了朋友,可是有好多小朋友的名字还叫不出来呢,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叫得出来?师:那我们现在就来比一比吧,看谁认识的朋友多。

  1、戴头饰、找朋友。(此活动设计根据低年级儿童好奇好动的特点,让他们戴上可爱的动物头饰去找朋友。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下面的学习活动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把不同形状的头饰放在台前,让学生自己选。注意组织有序。相同形状的两位学生为一组。一个试着按座位的顺序说出开学以来,自己认识的班上同学的名字,另一个帮助计数。

  2、小组赛。选一组学生到台上示范。以小组为单位比赛,师注意记数。

  3、颁奖。给表现好的学生奖励,设立冠军奖。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只有合作才会取得成功。)

  (此活动设计尊重儿童已有的生活体验。学生开学仅一个月,认识的同学有限,这时,小组合作,一个喊小伙伴的名字,一个数数。然后比比,看谁认识的朋友多,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加深了了解,增进了友谊。同时倡导合作,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游戏──找朋友

  师:真不简单,一口气能说出这么多小朋友的名字,已经很不错了。就算你现在不能喊出周围小朋友的名字也没关系的,因为下面就有机会和大家重新认识了。

  1、放“找朋友”的音乐,大家开始游戏。

  2、找到朋友后,握手作自我介绍。

  四、小记者采访

  师:(过渡)我觉得仅仅叫出名字还不够,我们还可以让小朋友们更多、更好地相互了解,比如,知道同学的年龄、爱好、父母在什么地方工作等等,尤其是可以和平时不太熟悉的小伙伴多一些接触,多一些了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讨论。)

  1、看过电视上的记者采访吗?采访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学生交流。)

  师总结:

  (1)采访时,首先要有礼貌,向别人作自我介绍,要勇敢、大方。

  (2)想好采访的内容,可以采访同学的爱好、特长,也可以请他介绍自己的家庭。

  (3)在别人采访时,我们应该安静专心地听,这也是有礼貌的行为。

  2、学生之间互相采访。

  (师引导学生注意礼貌。)

  3、选代表上台采访,师做采访助理,适时引导。

  五、怎样交朋友

  师:看来咱们班的小朋友个个多才多艺,而且从刚才的交谈中也不难看出你们都特别懂礼貌,特别友好。这不,明明遇到了小麻烦,想请大家帮个忙,不知道大家愿不愿意。

  1、课件演示课本19页的插图。

  讨论:大家为什么不喜欢他呢?假如你在他身边,你想对他说什么?

  做个什么样的孩子才能让大家喜欢你呢?你们想做什么样的孩子?

  (自由讨论,发言。)

  2、小结: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班级,同学们之间应该互相谦让,互相关心,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大家欢迎的小伙伴。

  六、唱一唱,拥有朋友真快乐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跟大家在一起玩得怎么样?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有什么感受?

  总结:

  是啊,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特别地开心,特别地快乐,也特别的幸福。我也特别开心,认识了这么多新朋友,我觉得和你们在一起真快乐。让我们在歌声和微笑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30

  教学目标:

  1、态度:通过感受朋友给彼此带来的快乐和帮助,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学会珍视朋友之间的友谊。

  2、能力:培养学生的收集、整理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3、知识:能区别哪些行为和做法是有益于朋友之间的友谊的,哪些行为和做法会损害朋友之间的友谊,并懂得朋友之间的友谊是建立在真诚、关爱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教学准备:

  1、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2、关于《友谊地久天长》和《朋友》的音乐。

  3、学生搜集一些好朋友的照片或物品,以及古今中外表现朋友之间友好情谊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吗?(生:喜欢)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首歌曲(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

  师:歌曲欣赏完了,谁说一说这首歌的主题是什么?生:是说朋友的一首歌曲。

  生:这首歌的主题是友谊地久天长。

  生:我来补充。这首歌是讲朋友之间的友谊地久天长。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平时喜欢交朋友吗?生:喜欢(几乎全班学生同时答出)。师追问:你们为什么喜欢交朋友?

  生:有朋友挺好!可以一起玩耍,一起写作业。生:生活中不能没有朋友。生:有朋友是件开心的事。

  生:有朋友我就什么事也不怕了……

  2、师小结: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喜欢交朋友的原因。是啊!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很多挥之不去的人:我们离不开亲人的关怀照顾;离不开老师的关心培养;但更多的还是来自朋友的帮助、扶持,他们总是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给我们以无私的关怀。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朋友之间”的故事。(板书课题:朋友之间)

  设计意图:通过歌曲的播放,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使学生从歌词中初步了解、体验朋友之间的友谊。

  二、趣味活动,解读主题。活动一:好朋友推介会师:当老师把“朋友之间”这几个字写在黑板上时,很多同学的心中一定涌出许多温暖与快乐、激动与复杂的情感,请大家带着你自己对“朋友”的感受,闭上眼睛,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和朋友之间是如何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有矛盾时又是怎样面对的,你们之间有哪些难忘的故事。(可以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1、介绍好朋友师:大家一定都有很多的朋友,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最好的朋友,也可以讲一讲你和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好吗?

  生:我和张萌是好朋友。我的数学成绩不太好,她经常帮助我,给我讲数学难题,使我的数学成绩提高很快。

  生:我的好朋友是王扬。放学后我们经常在一起踢足球、打篮球,他的球技特别高,是我校的运动员,我特别佩服他。生:(拿出一张照片)这是我和刘小敏的合影。我们两家是邻居,也是很要好的朋友,去年她全家随爸爸去了西藏,我很想念她。

  生:我和同桌刘梅是好朋友。我们给大家做一个小游戏,看一看我们俩配合得默契吗?(两人模仿幸运52里的场景:一人比划一人猜的游戏) ……

  设计意图:通过召开“好朋友推介会”,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好朋友交往中的难忘的事情,进而再次感受朋友的重要性。

  2、把朋友比作——

  师:同学们,听了大家的介绍,看了你们的展示,我真真切切地感觉到:有朋友真的很快乐,有朋友真好!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你的朋友像什么?(可以给出图片供学生选择:如太阳、伞、书、围巾、开心果、大海、星星等,如果没有合适的,也可以自己想象)对你有哪些帮助呢?

  生:我认为朋友就像一面镜子,他能在我有缺点的时候及时地指点我,帮助我。生:朋友就像太阳,当我有困难的时候给我送来温暖。生:朋友就像一把伞,他能替我遮风挡雨。

  生:我认为朋友就像一本书,我每天读着它,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永远都读不完。生:我把朋友比作开心果,他在我不开心的时候总是给我带来快乐。生:像大海、星星、一杯清水、……

  师:有朋友真的很好,他就像一首小诗,让我们用心去品味拥有朋友的快乐吧。出示:(在音乐《秋日的私语》的伴奏中,师生共同读下面的诗)朋友是站在窗前欣赏冬日飘零的雪花时手中捧着的一杯热茶;朋友是收获季节里陶醉在秋日私语中的那杯美酒;朋友是走在夏日大雨滂沱中时手里撑着的一把雨伞;朋友是春日来临时吹开心中冬日郁闷的那一缕春风;朋友是我们一生中快乐或忧伤时的希望与寄托。朋友是我们疲惫时依靠的一棵大树;朋友是我们搏击海浪时的一叶扁舟;朋友是我们登高远眺时的一架云梯;朋友是我们卧病在床时的一声问候;……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让学生谈出自己对朋友的真心感受,抒发真情实感。活动二:让友谊之树长青

  1、朋友之间如何相处

  师:朋友之间相处融洽,会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乐趣。但是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好多问题,比如一些不好的做法和行为,不仅会给朋友带来烦恼,还会伤害朋友之间的友谊。在你和朋友相处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不愉快的事呢?学生自主交流

  生:我和小明、王朋、李悦是好朋友。一次他们看到我和其他小朋友玩,结果,他们三个就说:你要再和他们去玩,我们就不和你做朋友了,我很苦恼,难道我就不能和别人做朋友了吗?

  生:有一次体育课,我们男同学在踢足球,因为刚下了大雨,路特别滑,我一不小心,就被一个同学拌了一下,我想报复他,可是我回头一看,啊!怎么是我的好朋友把我拌了呢?我感到很吃惊。

  设计意图:此环节结合学生自身经历,通过剖析朋友之间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例,消除学生对朋友可能产生的'误会,从而使朋友之间的友谊更加牢固。

  2、出示友谊树(将课本12页的友谊树提前画在纸上粘贴在黑板上)

  师: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就需要彼此付出真心,用心去浇灌,去呵护。朋友之间的友谊如同一棵友谊树,有些行为像阳光、雨露一样滋润着友谊树茁壮成长,使它枝繁叶茂,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而有些行为则像毛毛虫一样,侵蚀我们的友谊树。你认为这些行为分别有哪些?把它们填写在树上的相应位置。方式:先小组讨论,再班内交流。

  1组:我组认为影响朋友之间友谊的行为有欺骗的做法。(生填写:欺骗) 2组:有时朋友之间有了矛盾,不主动承认错误,不主动道歉。(生填写:不主动承认错误) 3组:有的人背后说朋友,好朋友有了缺点就应该当面提出。(填写:背后说坏话) 4组:有的朋友之间互相请客吃饭、同学过生日时送贵重的礼物、互相攀比……

  师:针对上述存在问题,你认为朋友之间应该如何真正相处?并将学生提出的好建议写出来贴在“友谊树”上。

  生:朋友之间应该经常进行心灵的沟通(师板书:沟通)

  生:在朋友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对方度过难关,战胜困难。(板书:援助,帮助)

  生:朋友之间有了矛盾,要多宽容,多理解。(板书:宽容、理解)生:我来补充。朋友之间要讲奉献,不要斤斤计较。(板书:奉献)生:当朋友心情沮丧的时候,当朋友灰心失望的时候,要以诚相待。(板书:真诚待人)生:要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使它天长地久。(板书:珍惜)

  3、教师小结:朋友之间,重在诚信,贵在理解,胸怀坦荡,志同道合。只有这样,友谊之树才能茁壮成长。

  设计意图:以小组的形式列举了侵蚀朋友之间友谊的不同行为,并找出相应的有利于增进友谊的解决对策,帮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活动三:拓宽主题——理解“真正的朋友”

  1、资料共享,提升理解

  师:说起朋友之间,古今中外有许多好朋友的典范,可以说“真正的朋友”能影响你的一生。灯片出示: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达40年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伟大的革命友谊。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

  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朋友之间友好情深的故事呢?

  生:我从网上查到了“鲍叔牙与管仲的故事”,知道了鲍叔牙不怕被别人误会,三番五次地帮助管仲,最后管仲终于帮助齐桓公成就了大业。

  生:我从《赠汪伦》这首古诗中了解到了李白和汪伦之间的友谊。生:我在上网查资料时知道了李白和孟浩然的友谊是非常密切的。

  生:我在学《负荆请罪》这篇课文时,知道了廉颇和蔺相如的负荆之交。生:我从《三国演义》中知道了关羽、张飞和刘备的桃园三结义。 ……

  设计意图:用古今中外名人的典型事例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既拓宽了主题,又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2、读故事,明道理——深化感悟

  师: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时刻伴随着朋友的帮助、扶持、纠正。请听故事“朋友”(多媒体图出示:课本13页《胖子和瘦子》)思考:

  (1)文章的题目“朋友”为什么加引号?胖子和瘦子的友谊为什么经不起考验?他们是真正的友谊吗?

  生:加引号的“朋友”是带有贬义的意思,是表面上的好朋友,不是真正的朋友。生:胖子和瘦子的友谊不是真正的友谊,是虚伪的。

  (2)读了这个故事,你对“朋友”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真正的朋友都是相互关心、互相扶持,危难之处显身手。

  师:富兰克林曾说过这样的话:“最能施惠于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悦的谈话,同情的流露,纯真的赞美。”请结合自己或别人的实例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给予朋友的不是金钱和物质上的帮助,有时友好亲切的态度,一次愉快的交谈,有困难时一句真诚的问候,取得成绩时流露出的赞美之情等一切的一切。都会一同分享,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生:我认为朋友之间会一起学习,一起游戏,共同完成学业。不论你现在处境如何,你的朋友都会在你的身边。当你失败时,他会给你雪中送炭,嘘寒问暖。当你成功时,他会送给你一个淡淡的微笑,以祝贺你获得成功。所以,我们更加需要珍惜友谊。

  生:友谊是世上最纯洁的东西。而在这里,我要向大家讲一讲肖邦与他的朋友佩尔斯互相珍惜友谊的故事。肖邦离开了祖国波兰,去了维也纳,在路上,肖邦的哮喘病又复发了,这时,他的朋友佩尔斯来了,他把自己当成了肖邦的亲人,尽全力照顾他。佩尔斯这种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他就是这样珍惜友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故事或案例的分析和研讨中提高对“朋友”的认识,提升学生对朋友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

  三、谈谈收获,升华主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的感受,谁来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

  师:说的真好!朋友一生一起走,一声朋友你会懂。相信我们今天的交流,将会在你们未来的路上,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笔财富,希望大家好好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善待朋友,和朋友真诚相处。

  最后老师想用周华健的歌结束我们这节课的学习交流。师生同唱《朋友》(播放《朋友》的音乐)

  设计意图:师生以《朋友》这首歌结束,与导入环节相呼应,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达到凸显主题的目的。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3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最重要的课外读物

  2、情感目标:通过今昔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

  3、行为目标:增强读书兴趣,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小人书是过去孩子们最重要的课外读物、

  2、教学难点:通过今昔读物的对比,体会历史的发展

  教学过程预设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打出课本插图,激趣导入

  2、检查学生搜集长辈们过去用过的学习和生活用品的情况

  1、学生说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2、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资料交流,如小人书、了解学生的搜集情况,初步感受长辈们过去的生活

  二、介绍小人书

  1、开展"家庭寻宝"活动,你如何找到的

  2、引导学生体验活动,

  小组阅读小人书、3、从小人书中发现了什么,书中讲了什么故事

  1、学生上台介绍小人书的来源

  2、小组阅读小人书

  3、汇报交流书中故事

  通过介绍小人书,体会长辈们过去的读书生活,增强读书兴趣

  三、给小人书分类

  1、引导学生读第37页的课文,说说妈妈收藏的小人书是如何分类的

  2、引导学生将搜集到的小人书也进行分类

  3、小组活动:

  1、小组交流汇报

  2、介绍小人书的分类情况

  3、谈体会

  通过交流小人书的分类,从不同方面了解家乡的故事、体会小人书虽"小",却可以发现一个大世界、四,今昔读物对比

  1、讨论:这些旧的小人书和你们今天读的书有什么异同

  2、为什么过去的孩子们特别喜欢小人书

  3、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1、讨论交流

  2、谈感想收获、通过今昔读物对比,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

  板书设计:

  "家庭寻宝"中的发现

  小人书→ "小"→大世界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 篇3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第十一册第7课《话说地球》。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地球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和丰富,但大多数人往往沉醉于自己熟悉的小环境当中,对地球的认识也可谓是“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身在此球中”。因此就让学生通过学习去全面、整体的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感受地球的神奇、可爱和人类对地球无尽探索过程中的艰辛与执著,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对自然、对社会探索无止境,未来靠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地球的探索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一定的查找资料的能力,能从各种媒体上了解到目前我们生存的美丽的地球,对于地球有一定的认知,但他们对地球已有的认知是零散、片面的,对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知之甚少。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主要的地形和海陆分布,引导学生收集地球地貌的有关信息,与同学交流,感受地球的美丽。教学难点是: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著。

  在突破教学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尤其是在地球的地貌上的全面观察,学生对地球的认知很零散,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层层递进和整体的把握,从而让学生真正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主要的地形和海陆分布,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著。

  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我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依据他们的认知特点,整合教学资源,用观看视频和图片、调查与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地球是球体,了解主要的地形和海陆分布,让学生感知地球两极的严寒、干燥、风暴、生物等自然情况,为了解人类对两极的探索作好铺垫。并从中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著。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地球的神奇、可爱以及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着。

  能力目标: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收集整理信息,与同学合作交流。

  知识目标:知道地球是球体,了解主要的地形和海陆分布。

  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及主要的地形和海陆分布,引导学生收集地球地貌的有关信息,与同学交流,感受地球的神奇、可爱。

  教学难点

  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地球仪。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收集地球地貌的资料或图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44-P46页内容,话题为“从‘天圆地方’说起”。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47-P49页内容,话题为“看看地球的表面”。

  第三课时完成教材P50-P51页内容,话题为“到两极去探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谜语导入,感知地球

  1、课件出示谜面:形状圆圆像太阳,自己不能发光亮,青山绿水花儿美,它是生命的故乡。大家猜,它是哪个星球?

  2、师:对这个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星球,你有哪些了解?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嘛?板书:话说地球

  【设计意图:通过谜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学生的交流,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活动二认识地球的形状

  1、师:大家对地球方方面面的了解真不少,但我发现,大家对地球的形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地球是个球体。然而,古代的人是这样认为的吗?出示“天圆地方”,你认为他们当时的认识有道理吗?

  2.师:地是平的,像一个大托盘,被巨大的半球形天穹罩着,这些表面的现象让“天圆地方”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但也正如大家所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接触到的事实越来越多,有些现象引起了人们深入思考,渐渐对“天圆地方”的结论产生了怀疑,对地球的形状提出了新的观点。

  3、学生交流:什么样的现象会让古代人对“天圆地方”产生怀疑?他们又是如何用当时现有的条件去证明“地球是球体”这样的猜想呢?

  4、供料学习“月食推想”、“环球航行”(提供的资料应重点呈现探索的艰辛与卓越)

  5、后来古代的人们是如何去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请大家认真读一读相关资料,下面有一个表格,请同学们补充完整。

  时间

  人物

  现象

  猜想

  付出的努力

  结论

  6.师:其实地球是球形这一概念最先是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的。以后,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面出现的地影是圆形的,给出了地球是球形的第一个科学证据。16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仑领导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确实是球形的。环球航行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要有着超于常人的毅力和执着,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航海家麦哲伦首次航行的故事。(多媒体展示)

  7、学生交流:在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过程中,还有哪些人物或者事例打动了你?

  8、师:是啊,“天圆地方”的时代,是人们不识地球真面目,只缘生在地球上的'片面认识,而“地球是球体”这一重大发现靠的是人类观察思考后的大胆猜想,挑战共识,靠的是超于常人的毅力和执着,异常艰辛的努力过程。最终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飞向太空,终于能从太空观察地球了!看,这是人造地球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宇航员是谁?他看到地球真面目后发出了什么感叹!

  9、师:现在我们有能力,有发达的科技让我们从远处去俯瞰我们的蓝色椭圆形地球,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辛,人类为之付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现在我们一起去看一看第一次人类飞天看地球的过程,(多媒体)同学们,你们看了有什么想说的?

  10、小结:是啊,对地球的探索是艰辛而无止境的,但我们人类更是伟大的,一直以来人类对地球都进行着艰苦卓越的研究,只要我们有着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我们将会发现地球更多的奥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由古至今的学习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让学生感觉到人类对地球的不断探索,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逐步去揭开地球神秘面纱。】

  活动三 课外拓展

  1、人类不断探索地球,发现了地球的很多奥秘,但也有很多未解之谜,你们知道有哪些吗?。

  2、小结:地球探索的过程由古至今,由外国到中国,人类一直在努力探寻,地球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如“失踪”的大西洲 、北纬30度线上的“死亡区域” 、罗布泊之谜 、海底金字塔之谜 、消失在太平洋中的古大陆 、古人是否还活在百幕大海底 、日本人谈虎色变的死亡之海 、百幕大魔鬼区域水下早外星人的基地,我相信通过同学们以及以后人类的努力,我们都能找到答案。

  【设计意图:最后结尾可以收集地球未解之谜,给予学生一种展望与期待让同学们知道人们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人类对自然、对社会探索无止境,未来靠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板书设计

  话说地球

  天圆地方

  球体

  第二课时

  活动一 合作探究,知道地球地貌

  1.师:我们现在都知道地球是一个蓝色的椭圆形大球,出示多媒体(没有经纬线标识的地球)看一看,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海洋与陆地从颜色上你发现了什么?

  2.课件出示"海陆面积比较图"。师:地球表面大约有70%的地方被海洋覆盖,而高出海平面的陆地只占了地球表面积的约30%。所以我们的地球是由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组成。

  3.师:除了蓝色还有什么颜色?分别代表什么?

  【设计意图:教学中,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讨论中,让孩子们明白地球海陆分布的特点是:“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活动二 了解七大洲、四大洋。

  1、师:出示地球仪,除了刚才我们发现的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你还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发现穿插经纬线的定义,作用等)

  2、师:地壳的运动导致板块的分裂,根据不同的板块分成了大洲,在研究地球时,为了方便找到论述它们的位置,于是产生了以上的名词,并非地球本身所具有,这也利于人们对地球的不断研究与探索。

  3.师:全球分成了七大块,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七大洲,你能在地球以上找到它们吗?课件出示:东西半球图。师逐个点击七大洲

  4.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它们的名字,并说说你们从地图上显示的地形发现了什么?(相机补充:非洲有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大洋州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它就是由许多岛屿组成的;南北美洲就像一对姐妹紧紧相连在一起,人们通常把它们称为美洲;亚洲有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南极洲的视频。)来到亚洲你会想到什么?

  5、出示平原地形图,学生通过讨论,小组派出代表图文介绍平原地形时,可以结合我们的家乡说说他感受到的这一地形的特征。(一马平川)

  6.师:通过我们的探究发现,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洲面积的四分之三,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看来,各个洲都有自己的特点。甚至每一个小的地形区域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地球的表面可真丰富啊!

  7.快速识记七大洲。

  8、师:你们一下子记住了七大洲,那我们知道地球表面是由七大洲四大洋组成的,下面我们就去地球仪上找四大洋。(出示世界地图,认识四大洋。)

  9、我们将上一节课所学知识联系起来,麦哲伦的环球旅行经过了那些大洋?这说明了陆地是被海洋围绕,海洋连接成了一片。

  10、了解了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完成填图游戏。了解它们各自的地理位置。出示四大洋面积比较图,比较四大洋大小。哪个洋最大?哪个洋最小?

  【设计意图:围绕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认识基础,给他们提供较大的时间和空间。从看图感知到了解分布,再到填图记忆。这样,通过自主活动获得认识发展,技能巩固,显然优于纸上谈兵式的空洞说教。】

  活动三 感受地球的美丽

  1、用多媒体将图片展示给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例如皑皑的雪原、秀丽的群山、深邃的峡谷、广袤的平原、富饶的盆地、苍凉的沙漠、郁郁葱葱的森林高大连绵的山脉……)

  2、学生自由说说你看到了那些地貌?

  3、布置课后作业:以“地球地貌世界之最”为主题,收集文字和图片资料,办一期小报。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主要是在学生课前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师生的对话交流,让学生了解地球丰富的地表形态。学生的积极性较高,参与面较广,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中,进一步感受地球的可爱和美丽。】

  板书设计。

  看看地球表面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七大洲 四大洋

  丰富的地表

  第三课时

  活动导入

  1、师:谁能在地球仪上指出南极和北极?一说起南极和北极地区,你会想到什么?教师可以相机板书。那被冰雪终年覆盖的地方,是怎样的一个世界呢?

  2、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让我们去那里看一看,感受与众不同的自然条件吧!出示多媒体。

  活动一了解两极的特点

  1、师:看了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

  2、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两极地区的主要特点:干燥之极、寒冷之极、风暴之极。

  3、教师出示一组科学数据图,让学生自己发现,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干燥(年降雨量小)、严寒(有零下94、5摄氏度的低温;热水泼出去结成冰)、风暴(把200千克的大石头吹得满地乱滚),体会两极地区恶劣自然条件。

  4、师:两极地区尽管自然条件如此恶劣,居然还有动物在此安居乐业,请举出几种动物。

  5、师:动物在南极和北极地区生活,那里有人居住吗?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说说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6、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还有这样的生命存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7、小结:是啊,同学们的好奇也正是科学家们的好奇,他们用着坚强的毅力去探寻地球未知的奥秘。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收集资料的交流和数据的比较,让学生充分了解两极的三个之最,体会两极环境的恶劣。】

  活动二人类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

  1、师:如果你是科考队员,你会做哪些心理、物力上准备?

  2、师:你认为会遇到哪些困难?

  3、多媒体展示科学家们遇到的困难和怎么克服困难。罗尔德·阿蒙森的故事、“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6名成员历时7个多月, 跋涉5984公里,终于到达了前苏联和平站……

  4、师:遇到这样多的困难,人类为什么还要不畏艰辛进行这样的探险考察?(板书:目的?)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到两极探险会遇到的困难和科学家们执着的精神】

  活动三信息交流。

  1、师:北极和南极是探索自然界本来面目,研究地球过去、现在、和将来最理想的天然实验室。尽管充满了艰难和危险甚至牺牲,却阻挡不住人类探索的步伐。

  2、师:你还知道哪些探索南极和北极的故事呢?推选优秀代表讲讲他收集到的故事,进一步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著。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和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深刻感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与探索的艰辛与执著,并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板书设计

  干燥之极

  到两极去探险 风暴之极

  寒冷之极

  艰辛 执著——目的?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设计11-11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优秀05-26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03-24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03-20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06-22

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15篇03-24

品德教学设计12-20

《品德与社会》教学反思04-05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设计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