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1-07-30 14:32:4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数学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数学教学设计1

  一、设计思想

  新课程将致力于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困难。本课要让学生经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用数学"在前面已经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知识没有用标题的形式明确给出。在这里出现"用数学"的标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是为了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自觉性。第七题是用"停车场"的画面展开的,描述了停车场上已经停放了9辆汽车,同时还有6辆车正在开进停车场,要解决的是"现有几辆车"的问题。这类问题,学生首次接触,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复习重点是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复习难点是文字信息的处理,依靠关联词语理清解题思路。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图给出的资源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但对于捕捉文字信息尚有困难。因此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教师须指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挖掘出形象图外的信息资源,学会解答用比较抽象的文字表示条件和问题的题目。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3、创设情境,在游戏中感知数学,在数学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信息解决问题的意识。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复习"用数学"第117页第7题时教师出示没有文字的情境图,让学生自己观察,并说出发现了什么。也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接着出示图中两为小朋友的对话,理解"又开来了6辆"这话的含义,告诉学生,图上开来的汽车没有画出来,应该根据图上小朋友告诉我们的条件来解决问题。

  七、课前准备

  课件:停车场情境图,堆雪人图和妈妈儿子对话图。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指名口算

  10-7 5-4 6-2 7-3 8-0 18-10

  17-7 18-5 2+13 4+10 6+9 27-20

  8+5 0+0 15+4 5-5 5+7 20+9

  2、填未知数

  (1)6+( )=11 14-( )=10

  讨论:,括号里该填几?怎么想?指名回答。

  (2)练习

  9+( )=13 8+( )=15 12-( )=2

  5-( )=4 7-( )=1 ( )+7=14

  学生做完后,问是怎样想的。

  (二)创设情景

  1、出示书上第117页的第7题。

  (1) 学生观察,分组讨论,说说发现了什么?

  (2) 引导学生思考: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 问:为什么开来的汽车有一辆没有画完整?看着这幅图,你能准确地说出又开来几辆汽车吗?

  (4) 引导学生看书中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5) 问:现在有几辆车?你会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9+6=15(辆)

  (6) 问:如果把"又开来了6辆"这句话去掉,让你们说又开来了几辆,你们会解答吗?四人小组说一说,然后派代表说。

  (三)巩固练习新题

  出示"堆雪人图",书上第121页第11题。

  问:你们喜欢堆雪人吗?

  分组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要求口头编出一道应用题。)

  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吗?

  列出算式,一人板演,其余在书上完成,并说一说为什么?

  2、出示"对话图",书上第121页第12题。

  (1) 分组讨论,说一说图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 引导学生看图,结合文字理解内容。

  (3) 根据问题列式计算,并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4) 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知识方面的问题?

  (四)教师总结

  1、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用数学",大家能够根据图上的意思解答问题了。现在老师出一道题目,你还会做吗?(出示下题)

  2、从你们身边的事物中找一找,根据"9+7"的算式,提出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想一想,怎么编?可以与同伴交流,也可以与老师、爸爸妈妈讨论,看谁编得好。

  九、板书设计

  十、作业设计

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口算在实际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并掌握一个因数是整百数的乘法口算,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

  二、探究新知

  把整百数看成几个百,和另一个因数相乘,得多少个百,在得数后面添上两个0。

  三、尝试练习

  整百数的乘法口算和整十数的乘法口算有什么异同点?

  四、分层练习

  练习十一的第1-3题。

  五、作业:

  练习十一的第4、5题。

  课题二用两位数乘的乘法估算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掌握两、三位数乘两闰数的乘法估算。

  3.能利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谁能说说上节课我们学

  习了哪些知识?

  口算:28×8

  89×9

  312×7

  498×6

  22×9

  说一说口算的简便方法。

  二、探究新知

  把本题的估算和前面的一位数乘法的估算作比较,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三、尝试练习:完成第46页做一做。

  四、分层练习

  1.估算下面各题

  79×5602×4

  87×9

  188×2

  2.写出下面估算结果。

  12×4232×5184×6293×53

  五、作业:练习十二第1-3题。

  课题三除法口算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口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口算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下面各题,看谁算得快。

  200÷50

  280÷70

  3600÷90

  450÷50

  2.仔细观察下面两个算式与上面的题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500÷100

  2400÷100

  二、探究新知

  1.探究500÷100怎样口算?

  2.教学例5。

  3.归纳:怎样口算除数是整百数的除法?哪种方法最方便?

  三、分层练习

  1.仔细观察下面左边的算式可以看成右边的哪个算式?用线连起来。

  800÷100

  6÷2

  600÷200

  15÷3

  2800÷70030÷6

  1500÷3008÷1

  3000÷60028÷7

  2.做练习十三的第1、2题。

  四、作业:练习十三的第3-5题。

数学教学设计3

  一、设计理念

  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做到: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相关的问题,并以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小组汇报等学习方式解决问题,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中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利用大连旅游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景让学生发现旅游中的数学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并在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计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对课程的开发

  为了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上力求做到:

  1、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丰富多彩的精美图片,让学生欣赏美丽动人的大连风光,为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2、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旅游活动情景,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以学生为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四、教学流程的构思

  1、活用资源、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上课伊始,我就利用海旅游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主动和学生交流沟通,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呈现丰富多彩的大连风光,为本课的学习创设一种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主参与到模拟旅游的活动中,积极为旅游前的准备工作出谋献策,并引导学生发现与本次旅游相关的问题,如:参加这样的集体旅游应考虑好哪些方面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很自然地提出应考虑安全、租车、租房、吃饭、门票等问题。

  2、创设情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这是本课的中心环节,《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以学生为本,模拟生活实际,逐一创设、租房、租车吃饭、门票4个活动情境,去大连那么远的地方,学生首先考虑的是租房问题,所以我创设租房情境,在设计租房方案前向学生设计了这个问题:租房要考虑好哪些方面的问题?旨在提醒学生讨论设计方案,要联系生活实际,弄清男、女生人数各是多少及各种房间的价格。使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总结出怎么样租房最合算以上这一环节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悟到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掌握到一定的生活技能。

  3、反思交流、形成技能、感受快乐

  全课总结时问学生:“在这次的模拟旅游的活动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反思交流中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懂得数学的真价值,从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形成技能,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五、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

  生:答

  师:老师也很喜欢旅游,祖国的山山水水神奇秀美,蕴藏着好多知识,在旅游中,老师还发现会遇到好多数学问题呢

  师:这节课王老师就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出示课件),你们知道这是哪?

  生:大连

  师:想去吗?

  生:想去

  师:可是要去大连这么远的地方,我们不能说去就去,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请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都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生:随意回答

  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们打算怎么去?

  生:做火车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车票,请你仔细观察,在车票上你能读到哪些信息?

  生:哈尔滨开往大连的车票,起车时间为9:00

  师:大家观察的真仔细。现在就请大家带上车票和老师一起踏上哈尔滨开往大连的火车吧。(出示课件,播放信息)

  师:在列车员的介绍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晚九点从哈尔滨发车,第二天早上六点到达大连站,列车每小时行驶103千米

  师:那你能不能利用你得到的信息算一算我们从哈尔滨到大连需要坐多长时间的火车?

  生:九个小时

  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晚九点到早九点经过十二个小时,再减去三个小时就是九个小时

  师:你的回答真不错。我们需要坐这么久的火车,大家想不想知道从哈尔滨到大连到底有多远呢?现在就请你拿出练习本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师:你是怎么样计算的?

  生:103*7=927

  师:同学们的回答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听听列车员的回答。(播放课件)

  师:大连站到了(播放课件)

  师:坐了这么久的火车,你们一定很累了是吧?现在你们最想做的是什么?

  生:找个地方休息

  师:好,现在王老师就带大家找住的地方好不好?

  生:好

  师(播放课件)来到旅店,你看到哪些信息:

  生:4人间80元,3人间66元

  师:由于我们人数太多,只能安排13名男生和11名女生住在旅店的一层,既然是租房,我们就要考虑怎样租房合算,你们对合算这个词是怎么理解的呢?

  生:合算就是便宜

  师:你的理解没有错,那么我们就先来讨论一下男生的租房方案,看一看男生怎样租房最合算,好不好?

  师:在考虑男生租房问题之前啊,王老师先请同学们看一个表格,(课件)仔细观察一下,你能不能读懂表格?

  生:(说明表格的意思)

  师:理解了表格的意思,现在就请同学们结合这个表格在小组内设计一下男生的租房方案,注意思考,男生怎样租房最合算

  生:小组讨论

  师:现在请小组派大表汇报一下你们设计的租房方案

  生:汇报方案

  师: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合算?

  生:第四种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最便宜

  师:请大家再结合表格考虑一下,为什么这么多种方案,只有这种方案最便宜?

  生:因为它正好住满了13人,没有空床位

  师:也就是说,因为它正好住满了13人,没有空床位,所以它的价钱最便宜,也就最合算,是吗?

  生:是

  师:同学们的回答很有道理,现在你们知道怎样租房最合算了吗?

  生:只要没有空床位就可以了

  师:好,知道了这个道理,现在就请你用最快的速度来设计一下女生怎样租房最合算,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在小组内完成。

  生:思考

  师:你认为怎样设计女生的租房方案最合算?

  生:租两个4人间,一个3人间最合算

  师:为什么这样设计

  生:因为它正好住满了11人,没有空床位,所以它最合算

  师:同学们可聪明,通过自己的努力就设计出了男生和女生的租房方案,那剩下的15名男生和18名女生怎样租房最合算?请男女生分别进行设计

  生:小组合作设计方案

  师:那么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

  生:谈收获

  师:是啊,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细心去观察,大胆去探索,努力去解决,一节课短短四十分钟时间远远不够我们欣赏大连的美景,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我们的大连之旅,最后,让我们一起提前来欣赏一下大连的美丽风光,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结束这四十分钟的旅行。

数学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奥运会知识,体验学习乐趣,总结学习方法,学生从而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境界。

  教学重点:运用知识解决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数学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灵活解决问题和位置的猜测。

  教学方法:观察、发现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温故互查

  1、搜集有关奥运的数学信息,并与同学习小组的同学交流。

  2、应用所学的知识,试着解决奥运会上的“射击项目”的数学问题。小组合作完成。

  二、情景导入 呈现目标

  同学们,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我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五星红旗在奥运的赛场上徐徐升起,当嘹亮的国歌声在你耳边响起,作为一名中国人你们激动吗……”出示主题图,引入新课,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1、做课本第79页的“田径项目”中的数学问题,并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2、想一想刘翔用的时间少了多少秒?

  3、小组汇报交流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有什么收获? 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五、当堂训练

  完成80页“跳水”“射击”中的数学问题。

  独立做,最后小组内订正。个别题全班解决。

  六、知识拓展

  下面是校达标运动会上50米短跑男生成绩记录表。 姓名 李明 胡军 郑浩 王乐乐 陆兵

  成绩(秒) 9.23 8.98 9.019.11 9.05

  (1)、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2)、和你好朋友比赛一下,并记录下来。

数学教学设计5

  1.教学内容解析

  教学内容主要指“课标”的“内容标准”中所规定的数学知识及其由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教学内容解析的目的是准确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做到教学的准、精、简。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内容解析要做到:

  (1)正确阐述教学内容的内涵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阐明其核心,明确教学重点;

  (2)正确区分教学内容的知识类型(如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等);

  (3)正确阐述当前教学内容的上位知识、下位知识,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

  (4)从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角度分析内容所蕴含的思维教学资源和价值观教育资源。

  2.教学目标设置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和安排师生活动方式的依据,是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的依据。清晰而具体化的目标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要做到:

  (1)正确体现“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在“课标”的“总体目标”和“内容与要求”的指导下,设置并陈述课堂教学目标;

  (2)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

  (3)目标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避免抽象、空洞;

  (4)要用清晰的语言表述学生在学习后会进行哪些判断,会做哪些事,掌握哪些技能,或会分析、解决什么问题等等。

  (5)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具体内容,避免泛化。

  3.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学情分析的核心是学习条件分析。学习条件主要指学习当前内容所需要具备的内部条件(学生自身的条件)和外部条件。学习条件的分析是确定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材料的前提。鉴于学习条件(例如,内部条件包括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复杂性,本标准着重强调如下要求:

  (1)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基础(包括日常生活经验、已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等);

  (2)分析达成教学目标所需要具备的认知基础;

  (3)确定“已有的基础”和“需要的基础”之间的差异,分析哪些差距可以由学生通过努力自己消除,哪些差距需要在教师帮助下消除;

  (4)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教学难点,并分析突破难点的策略。

  4.教学策略分析

  教学策略是指在设定教学目标后,依据已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为解决教学问题而选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策略分析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从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教学策略分析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并做到具体且针对性强:

  (1)对如何从学与教的现实出发选择和组织教学材料的分析;

  (2)对如何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情况选择教学方法的分析;

  (3)对如何围绕教学重点,依据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的思维规律,

  设计“问题串”以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的分析;

  (4)对如何为不同认知基础的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和适当帮助的分析;

  (5)对如何提供学生学习反馈的分析。

  5.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数学学习活动,包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实践两个方面。从操作层面看,教学过程就是由教师安排和指导的学生数学学习的活动步骤和方式。教学过程的设计要注意说清设计意图。

  对教学过程的要求是:

  (1)根据不同知识类型学习过程安排教学步骤,包括:引入课题、明确学习目标,调动学生已有相关知识和学习兴趣,呈现有组织的学习材料,引导学生开展主动理解、探索知识的数学思维活动,通过练习促进知识向技能的转化,提供应用性情境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等;

  (2)正确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核心内容及其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保持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易错、易混淆的问题有计划地再现和纠正,使知识(特别是数学思想方法)得到螺旋式的巩固和提高;

  (3)学生活动合理有效,教师指导恰时恰点: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使学生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全体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思考;

  (4)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机智运用反馈调节机制,根据课堂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通过观察、提问和练习等及时发现学习困难并准确判断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补救教学,为学生提供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

  (5)设计的练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既起到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查漏补缺的作用,又在帮助学生领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6)恰当运用学习评价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精神状态;

  (7)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学习的需要,恰当选择和运用包括教育技术在内的教学媒体,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以更好地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本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的坐标的意义,会用坐标表示点,能画出点的坐标位

  2、渗透对应关系,提高学生的数感.

  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点的坐标.

  难点:正确画坐标和找对应点.

  一.利用已有知识,引入

  1.如图,怎样说明数轴上点A和点B的位置,

  2.根 据下图,你能正确说出各个象棋子的位置吗?

  二.明确概念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为y轴或纵轴,正方向;两个坐标轴的交点为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点的坐标:我们用一对有序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这对数叫坐标。表示方 法为(a,b).a是点对应横轴上的数值,b是点在纵轴上对 应的数值。

  例1写 出图中A、B、C、D点的坐标。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平面被坐标轴分成四部分,

  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

  你能说出例 1中各点在第几象限吗?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A(3,4);B(-1,2);C(-3 ,-2);D(2,-2)

  问题1:各象限点的坐标有什么特征?练习:教 材43页:练习1,2。

  三.深入探索

  识别坐标和点的位置关系,以及由坐标判断两点的关系以及两点所确定的直线的位置关系。

  四、巩固练习:教材44页习题6.1——第1题;教材45页—— 第2,4,5,6。

  五、课堂小结

  1.平面直角坐标系;2.点 的坐标及其表示;3.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4.坐标的简单应用

  六、作业布置:课本P45第3题

数学教学设计7

  为了总结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十年实验的经验,交流江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探索改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以推动教材的进一步完善和数学课程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不断深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决定举办“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教学设计应围绕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突出教材自身特色,体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善于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组织学习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合理选择、有效运用不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努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数学思考,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设计文稿包括“教学内容”“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资料链接”七个部分。其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部分必不可少。“教材简析”可简要分析相关内容在相应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处理的意图和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主要的教学策略,字数一般在500之内。“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忌空话套话。“教学过程”是文稿的主体。教学过程应翔实、具体,不仅要有教学程序的叙述,更要有教学重、难点的具体教学处理,以及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预测和相应的教学应对措施;设计的学习活动应力求新颖、层次清晰,富有启发性和数学思想内涵。对教学过程必须所作的“说明”不求多、求全,最多选择3~5个关键环节,结合具体教学安排简述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依据,以及这样的安排对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积累经验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资料链接”主要是指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数学史料、名题趣题,以及它们在社会、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等,字数一般在500之内。教学设计的叙述主要采用“谈话”“引导”“启发”等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而不是师生对话的形式。

  设计内容不仅包括新授课,而且包括练习课、复习课。将分别确定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的一、二、三等奖的不同比例名额,进行评选,颁发证书并择优发表。

数学教学设计8

  数学教学设计是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与学的问题,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成长而设计的一套系统过程。它是课堂教学的蓝本,是落实教学理念和指导教学行为的方案,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中学数学教学设计是一门科学,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依据课程内容、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策划师生学习互动活动;它也是一门艺术,必须融人设计者的丰富经验,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生成的可能,设计出有效解决数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强化基础学情分析找准教学设计的落脚点

  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学设计的其他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是教学内容分析的依据,是教学策略选择和教学活动设计的落脚点,学情分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

  1,学生的知识储备。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学生在学习新知时,一般会受到旧知的影响,在旧知的基础上,认识新知,重构知识网络。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前,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背景进行有效分析,包括对学生已具备的有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的分析,还要对不利于新知识获得的旧知的分析。因此,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设计富有情趣和针对性的数学教学活动。

  2.学生的思维能力。埃德.拉宾诺威克兹在《思维.学习.教学》一书中说:“作为教师,我们教儿童。既然我们教儿童,那我们就要了解儿童怎样思维,儿童怎样学习。”许多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往往关注的是“怎样教”,而忽视学生“怎样学”。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注重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关注、分析学生已具有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使教学设计与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效对接。另外,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的分析也是不能忽视的内容。

  3.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判断提供了理论基础及基本思路,准确地判断学生的起始数学素养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仅在于掌握多少数学知识,也不在于能解决多少道数学难题,而是关注他们能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进一步学习研究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各个学生的能力差异,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不能过高,也不能降低教学要求,要做到因材施教,使设计的教学内容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习数学的能力,加强学法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找准教学设计的基本点

  优化教学内容,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对教材进行整合、开发、创新处理,以分散教材的难度,减缓知识的坡度,使教学内容更趋于合理,让教材的教育教学功能得到充分体现,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1.处理好四维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确立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维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不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的了解,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是四维目标,只是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总体目标,不是每节课设计的具体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进行分解、细化,生成具有导向性的具体目标。

  2.设计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方向。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技能,还包括数学思考、解决问题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要求。对目标的不同理解会形成不同的教学设计,从而形成不同水平的课堂教学。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时,要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内容。在设计中要做到重“知识”,也要重“技能”;重“过程”也要重“方法”;还要重“情感、态度、价值观”,注意“三维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3.组织好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一种依据,是学生从事数学活动、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资源。教材内容是一个静止的知识库,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完全吻合。有效地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设计前教者要分析教材的编写特点,领会编者的意图,把握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知识的呈现顺序,即先出现什么,再出现什么。要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在设计相应的练习时,要加强练习题的针对性、有层次性,真正达到知识的形成、巩固与应用的目的。所以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大胆取舍教材内容,可打破章节顺序,进行有选择的、科学的再创造、再加工,合理优化教材结构。

  三、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找准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师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逐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不停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动手实践。动手实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用外显的动作来驱动内在的思维活动,从中感悟、理解知识的形成,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教材特点、学生年龄特征,恰当地运用直观操作,师生互动,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自主探究。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探究性学习应成为课堂教学实施创新学习的重点。对于教材中那些后继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本来就应是主动地构建知识的过程。创设有效的探索场,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索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开发,要勇于创新,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情况下,不断创设行之有效的探索场。当然,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在不同教学阶段创设不同的探索场,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证明,经常创设不同的探索场,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合作交流。当今时代科学研究的主要方式是集体研究,通常组建研究小组,按一定的方案,合作有序地研究并最终达到研究的目的。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动,尤其是生生互动,对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要合理设计合作交流活动,当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某个问题遇到困难,需要他人帮助时,主要在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处,在知识易混淆处,在概念、公式、规律的探索与归纳的过程中,而且要对合作交流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加以预测与估计,为它们预设好通道,预留足时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课堂教学流程找准教学设计的着力点

  教无定法,但要得法。任何新知的教学都要通过一定的教学程序来实现。教学程序应体现所教知识的特点,并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显然,教学程序应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率,必须优化教学程序,可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弹性化的教学设计。叶澜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课的动态生成,要求教学方案的设计应“着眼于整体,立足于个体,致力于主体”,重在大环节的策划上,让过程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弹性,为学生参与留出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改变过去课堂活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着老师转的格局,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大胆质疑,让师生在互动中实现智慧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和心灵的沟通,使课堂成为一个有丰富内涵的个性舞台。

  开放式的教学设计,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单调、生硬的一面。组织开放性教学,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供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开放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在探索中成长。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人为本的教学设计,要优化课堂导入,重视诱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过程设计中,要注意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快乐的身心交流中学习、成长。设计的评价过程,要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一种“润滑剂”。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开展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数学教学设计9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复习: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他是谁呢?(课间出示喜羊羊)看看他给我们出了什么题目?

  (1)列竖式计算:小明家订牛奶,每月28元,定半年要用多少钱?

  (2)口算:

  11x3=24x2=43x20=13x30=

  13x2=24x10=12x4=40x20=

  2、(课间出示教材情境图)星期天,小丽和妈妈去逛书店,她们看中了一套图书,你了解到这套图书的哪些信息?(看图回答)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自由提问)要想求出“一共要付多少钱”怎样列算式?(板书算式:24x12)3、引导观察:24x12和以前学过的'题目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引导口算:24x12的结果到底是多少呢?这是个新问题,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看看能不能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计算出结果来?

  2、展示交流:你是怎么算的?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板书不同的算法)

  3、引导笔算:刚才同学们都是用口算的方法求出了24x12的结果。我们能不能像两位数乘一位数这样列竖式计算出结果来呢?(板书竖式)同学们看,老师在列竖式时注意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相同数位对齐)该怎样计算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动脑想一想,再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研究,讨论讨论。看哪个小组最先想出算法,哪个小组想出的办法好。

  4、展示交流:(请两个小组板演)有两个小组已经把他们的算法写到了黑板上,我们来看看他们是怎么算的。其他同学要认真听,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有听不懂的地方可以提问。

  引导板演的学生讲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5、探究简便写法:

  引导观察:这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明确:第二步积的书写方法不同,其他都一样。)

  引导质疑:第二步的结果是24吗?为什么不和48对齐?24表示的是多少?为什么不写0呢?

  6、复述算理:同学们真了不起,不用老师教,自己就学会了列竖式计算24x12,每个同学都再说一遍,我们是怎么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三、归纳概括,总结方法。

  1、刚才,同学们想出了口算和笔算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计算24x12的积,在这两种算法中,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2、看来,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还是用竖式计算更清晰、方便。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它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那么,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到底应该怎样算呢?你能根据24x12的计算过程,总结一下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吗?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伙伴说一说,看谁说的最清楚。

  3、教师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通常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计算时要注意,用十位上的数去乘时,积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

  四、拓展练习,巩固算法。

  1、喜羊羊给我们出了4道题目,请你任选一道,列竖式计算。找两名同学到黑板上计算。

  23x1333x3143x1211x25

  集体订正,请板演同学讲算理。

  2、喜羊羊、懒羊羊和灰太狼进行了一次计算比赛,村长请你当评委,看看他们算算对了,谁算错了,错在哪。

  3、有一天,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慢羊羊和沸羊羊买了相同的鞋子,当他们把鞋子放一起的时候,却分不清谁是谁的了,你能帮他们分一分吗?

数学教学设计10

  教学要求: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⒉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⒊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问疑:

  ⒈小朋友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因为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别人掌声你心情怎样?你为别人鼓过掌吗?

  为什么为别人鼓掌呢?

  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

  ⒊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

  ⒈请小朋友带到刚才的问题认真的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生字表。

  ⒉请同学读课后生字,注意看清字音、读准字音。

  反馈检查。重点读好下列字音。

  ⒊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同学们记组它。

  反馈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

  ⒋看一看下面词语你会不会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⒌下面请同学们在读课文,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反馈检查,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⒍读过课文,请小朋友一边读课文,一边画出不懂的词语。

  ⒎理解词语。

  ⒏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读准生字、词语的读音,课文也读的正确、流利了。

  大家还要通过认真读书,读懂了一些词语。大家学的很好。课后还要练习读出感情来。

  三、描红生字

  ⒈读准课后要描红的生字。

  ⒉播放轻音乐,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⒈请小朋友自己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英神态、动作变化的句子。

  ⒉分小组讨论:从这些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⒊班级反馈,指导朗读。

  ⑴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个叫晓英的同学,他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地一角。

  ①指导学生运用"因为……所以……"地句式,说说小英为什么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地一角在。

  ②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小英因为身有残疾非常自卑。

  ③练习朗读体会小英自卑地原因。

  ⑵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的小朋友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①小英为什么把头低了下去?

  ②练习朗读,体会小英自卑的原因。

  ⑶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红了?

  ①讨论让学生明白:"犹豫""慢吞吞"是小英不愿意让人看到他的样子。"眼圈红了"说明小英

  觉得自己的自尊受到了伤害。

  ②练习朗读体会小英的复杂的心情。

  ⑷那掌声使小英感动的流下了眼泪。

  ①讨论让学生明白:同学们的掌声使小英感到了大家的关心和鼓励,她激动的流下了眼泪。

  ②练习朗读体会小英感激的心情。

  ⑸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地掌声下微笑着走下了讲台。

  ①讨论让学生明白:②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是感谢同学们的热情鼓励。

  ②练习朗读。

  ⑹他不在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见了学校的舞蹈房……

  ①联系小英来信中的话交流,小英为什么有这些变化?

  ②练习朗读。

  ⒋有感情的朗读第1~6自然段,说说小英的变化中,你想到了什么?

  ⒌最后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理解的?

  三、总结全文:

  ⒈听课文录音。

  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⒊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难时,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

  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四、作业

  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⒉完成《习字册》上的书写练习。

数学教学设计11

  课题:二元一次方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新闻链接:桐乡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 880.

  2.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 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做一做: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①小明去看望奶奶,买了5 kg苹果和3 kg梨共花去23元,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设苹果的单价x元/kg , 梨的单价y元/kg ;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可得方程: .

  (2)课本P80练习2. 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

  合作学习:

  活动背景爱心满人间——记求是中学“学雷锋、关爱老人”志愿者活动.

  问题:参加活动的36名志愿者,分为劳动组和文艺组,其中劳动组每组3人,文艺组每组6人.

  团支书拟安排8个劳动组,2个文艺组,单从人数上考虑,此方案是否可行? 为什么? 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两边有没有相等? 由学生检验得出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两边相等.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并提出注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书写方法.

  试一试:

  检验下列各组数是不是方程2x=y+1的解:

  ①??x?4,

  ?y?3,②??x?2.5,

  ?y?4,③??x??6,

  ?y??13.

  ②③是方程的解,每个学生再找出方程的一个解,引导学生得到结论:一般情况下,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

  3.合作学习:

  给定方程x+2y=8,男同学给出y(x取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的值,女同学马上给出对应的x的值; 接下来男女同学互换.(比一比哪位同学反应快)请算的最快最准确的同学讲他的计算方法.提问:给出x的值,计算y的值时,y的系数为多少时,计算y最为简便?

  出示例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 x+2y=8.

  (1)用关于y的代数式表示x;

  (2)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

  (3)求当x= 2,0,-3时,对应的y的值,并写出方程x+2y=8的三个解.

  (当用含x的一次式来表示y后,再请同学做游戏,让同学体会一下计算的速度是否要快)

  4.课堂练习: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变形为y= 当x=2时,y= ;

  (3) 已知 ??x?2,

  ?y?1是关于x,y的方程2x+ay=5的一个解,则a= .

  5.你能解决吗?

  小红到邮局给远在农村的爷爷寄挂号信,需要邮资3元8角.小红有票额为6角和8角的邮票若干张,问各需要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说说你的方案.

  6.课堂小结: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书写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

  (3)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7.布置作业:(1)教材P82; (2)作业本.

  教学设计意图:

  依照课程标准,通过分析教材中教学情境设计和例习题安排的意图,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制订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的设计始终围绕这教学重点和难点展开.

  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创设了教学情境:关心老人,突出情感主线,并贯穿整个教学. 并对教学

  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补充和加工等,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所选择的例习题都体现实际问题数学化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这两个方面的设计贯穿整堂课,把知识内容和情感体验自然连贯起来.

  其次,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体现了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几个合作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去接触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生生间的相互评价,关注学生对解题思路回顾能力的培养.

  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教学中,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的方法,使得学生加深印象. 在突破难点的设计上,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选题时,通过降低例题的难度,使学生迅速掌握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字母的方法,体会运用这种方法的可使求二元一次方程求解更简便.

数学教学设计12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6~37页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用数学。在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学生状况分析

  由于本班学生都处在农村,受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影响,大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旅游过,这就导致学生对本次实践活动比较抽象、造成学生不同的思维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所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的特点,力求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活的气息和挑战性,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主动探索的氛围和空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旅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初步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和评价意识,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在活动中感悟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情感。

  五、教学重点: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六、教学难点:感悟举一反三的解决方法

  七、教具准备:课 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马上快到五一了,你们打算和家长一起外出旅游吗?你们都去过那些地方?有什么好风景?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让我们共同分享。 师: 看来同学们都很喜欢旅游,说起旅游大家兴趣这么浓,老师也很喜欢旅游,祖国的山山水水神奇秀美,蕴藏着好多知识,在旅游中,老师还发现会遇到好多数学问题呢!旅游中到底有哪些数学问题,这节课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探讨旅游中的数学知识。(板书:旅游中的数学)

  二、模拟旅游、合作探究

  师:你们现在最想去哪旅游呀?(北京)可是要去北京这么远的地方,我们不能说去就去,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考虑,请大家仔细想一想,我们都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师:是啊,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看怎么样租车去最省钱?

  多媒体播放旅游情境图,并说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一)探究如何租车

  1、生设计租车方案

  2、汇报租车方案

  预设可能出现的情况:

  3、引导学生选出最佳租车方案

  师: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出了这么多的租车方案,真了不起!这么多种方案,你愿意选择哪种方案?说说理由。

  师:你认为哪种方案最合算? 为什么?

  (二)介绍菜单

  同学们,解决完了租车的问题,接下来是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吃饭问题。尽管是出门在外,我们可不要亏待了自己的肚子。为此,我特地提前做了调查。同学们请看,(多媒体出示37页快餐店图片)这就是一家快餐店的菜单。

  师:请一位同学扮演服务员向顾客介绍本店的菜单,谁想试一试? 师:通过刚才两位同学的介绍,你发现什么?

  (三)合理点菜

  1、师:本店的第一位顾客就是老师。老师点什么

  呢?共花多少钱?请大家都来帮我想一想,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1)师:假如你们一家人到本店吃饭,你们想吃什么?共花多少钱?请大家设计一个最合理的方案。

  (2)学生设计消费方案,并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汇报。

  (四)合理配菜

  1、师:同学们,现在本店隆重向大家推出了20元三菜一汤并赠米饭的活动,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怎样配菜?怎样配菜才合理呢?请大家想一想,在小组内设计出一种合理的配菜方案。

  2、学生小组交流,设计方案。

  3、汇报。

  三、反思交流、感受快乐

  师:同学们,今天的旅游活动很顺利愉快,你们有什么感想?有什么收获吗?

  1.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

  2.旅游中除了学会计算,节约费用,还要注意安全、卫生、健康、文明等等。

  四、活动延伸、设计旅游计划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共同解决了旅游中许多问题,你们真棒!其实旅游中还有其它的问题,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旅游计划,下节课再全班交流。

  教学反思:

  这节课,使我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经验来构建新知识,那么,数学课堂将会变得更精彩并富有活力。

  1.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这节课中,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丰富学生学习的资源。比如:由学生自己来充当服务员,介绍菜单,让学生发现现实情境中的基本信息,也就是以往课堂中所说的条件。这样,使数学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重复再现,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了具体的情境中。通过学生的发现交流,让学生体验到应用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能正确描述生活中的现象,体现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同时也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2.拓展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应用实践的机会

  在合理点菜这个环节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因此,学生争先恐后地想为老师点菜,还说出了一些理由,比如:因为哪些有营养,还有哪些是老师喜欢吃的,还有的理由是哪些菜便宜一些等等,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之中,体会到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当学生解决了为老师点菜的问题后,再提出“当你一家来吃饭时,怎样点菜最合理呢?”,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思考,实际上也是让学生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思考问题,然后合理做出决策的过程,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3.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认识到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差异,还注意到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比如:在课的最后,设计让学生自己总结收获和感受这个活动,有利于知识的梳理,也便于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更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学生一个评价他人和自我评价的机会,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反思的好习惯。我认为,差异不仅仅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的前提,只要我们能给每个学生一个展示自我和反思自我的机会,我相信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会得到不同的发展。

  六、案例点评

  这节课体现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必然联系。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比单纯地做几道计算题更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活跃课堂气氛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和谐关系的基础是相互信任。在课的开始,教师通过和学生的谈话交流,创设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让学生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在本节课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参与者,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种宽松愉悦的氛围中,经历独立思考、合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参与是积极的,思维是活跃的,特别是在扮演各种角色的活动中,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效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使每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也培养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此外,在这节课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比如:在“合理点菜”这个环节中,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理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体现教师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材料和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愉悦。再比如:“合理配菜”这个活动,在学生的互相交流中,一个个合理的配菜方案产生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也达到了高潮。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体验,增长知识和才干。

数学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第106~10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

  2、通过让学生自主调查、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3、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分析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自主调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出自己喜欢的校园。

  教材分析:

  在学生学习了位置与方向、面积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设计校园”的实践活动。通过设计学生熟悉的环境──“校园”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学生已经学习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爱学校的良好情感。教材以重新设计校园为主题,从收集信息、分析信息、设计方案三个方面安排了整个实践活动。

  1、调查本学校和其他学校都有什么是学生收集信息和比较信息的过程,教材中通过画出整个校园的直观图来表现学生所收集的本学校的所有信息,为下面重新设计新校园打下了基础。比较信息是比较本学校和其他学校的具体情况,为设计新校园提供了更全面的信息,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收集和选择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

  2、讨论学校应添设什么是分析信息的活动,教材展示了小组学生以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教材的讨论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一是根据学生自己或教师的日常需要,二是与其他学校相比较。教材中具体举了四个例子,如操场应该扩大、操场旁边应有一个厕所,应该给老师准备一个车棚,希望有一些乒乓球台等。当然,教材中提到的仅是一些范例,实际讨论不必限制在这些方面,可以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及自己的需求加以分析与设计。这个讨论交流过程可让学生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设计新校园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设计新校园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综合调查和分析的结果,以及本校园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这里要涉及到一些需要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的问题──场地面积的大小,添设项目的形状和大小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去进行实际测量,在教材的例子中对此进行了提示。除了教材提示的乒乓球台是否能够放得下的问题外,还会有其他的问题,如足球场上或操场上的铺草皮、羽毛球场、为低年级开设游戏区等问题。

  4、“展示各小组的设计”。组织数学实践活动除了要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学习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这一点在本实践活动中体现为设计新校园后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比较和交流,让学生找到本组和其他组设计的优缺点,体验学生之间的鼓励与赞美,获得同学的认同,同时也认同别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

  教学课型:活动课(设计、讨论)

  教具准备:

  某校校园平面图、本校校园平面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关方位的知识,请同学们想一下我们一共认识了几个方位?(8个)哪个同学愿意起来具体说一下?其他同学用手指一下好吗?

  2、这是我们生活中的方位,但在地图上我们通常按什么规律来确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电脑展示某校校园平面示意图

  ⑴老师这里有一幅某校校园的平面示意图,谁想说说这个校园的各个方位建筑物或教学设施?(指名答)

  ⑵这个校园设计得漂亮吗?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⑶如果能在设计漂亮、合理的学校里面学习,你们会有什么感想呢?你们想不想也自己设计校园呢?今天我们就自己来设计校园。(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一是复习前面所学知识,唤醒学生的已有记忆,为新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二是以某校校园平面图为例,让学生谈想法、提建议,激发学生设计学校的图纸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调查汇报

  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调查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哪些教学设施(板书:调查),你们完成了吗?谁来说说?(多指几名同学说)

  (设计意图:调查本校和其他学校都有什么,是学生收集信息和比较信息的过程。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收集和选择所需要的信息的方法)

  2、出示本校校园平面示意图

  这是我们学校的平面示意图,哪位同学愿意起来用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一下?(指名说)

  3、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你觉得我们学校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的?必须添置哪些设备等?

  (学生独立思考)

  4、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好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讨论:(大屏幕出示)

  (1)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

  (2)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

  (3)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

  (4)你还有哪些设想?

  5、集体汇报交流。(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表本组的意见,教师可以鼓励性的评价,并对全体的意见予以总结。)

  (设计意图:这个讨论交流的过程可让学生体验分析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的能力。)6、小组合作,设计新校园。

  同学们的想法真不错。下面就请各小组在给定的白纸上总结出本组的最后计划,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新校园,要求每个小组分好记录、监督、绘图的人员。(学生合作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学生熟悉的环境—“校园”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已经学习的有关知识,让学生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爱学校的良好情感。)

  7、展示各小组的设计。

  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介绍自己设计的校园示意图,其它小组进行评价,找出每幅新校园图的优缺点。(利用学过的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八个方位来描述。)

  8、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同学们真棒!能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板书:分析)用你们小组的智慧设计出了自己喜欢的学校,真可称之为小设计师了,老师一定会把你们的想法传达给校长,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你们的设计将会被采用。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之间的比较和交流,让学生找到本组和其它组设计的优缺点,体验学生之间的鼓励与赞美,获得同学的认同,同时也认同别人,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三、回顾整理,总结提升:

  同学们,通过这节活动课,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都跟数学有关,如设计校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思考,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认真分析,一定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出自己满意的校园。

  四、作业布置

  自己设计一幅未来的现代化学校平面图。

  板书设计:设计学校

  小学校园平面设计图

  调查

数学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公式并能运用其进行熟练计算.

  2.培养学生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

  3.通过例题和习题,训练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4.渗透公式自向运用与逆向运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思维观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和应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

  2.难点

  理解和应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及作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

  三、教学过程

  1.创造情境、复习导入

  (l)幂的运算性质是什么?请用式子表示.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①69600

  ②-5746

  (3)计算:①

  ②

  ③

  2.导向深入,揭示规律

  由此我们规定

  规律一: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同底数幂扫除,若被除式的指数小于除式的指数,

  例如:

  可仿照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来计算,得

  由此我们规定

  一般我们规定

  规律二: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p是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次幂的倒数.

  3.尝试反馈.理解新知

  例1计算:(1)(2)

  (3)

  (4)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例2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1)

  (2)

  解:(1)

  (2)

  练习:P141 1,2.

  例3把100、1、0.1、0.01、0.0001写成10的幂的形式.

  由学生归纳得出:①大于1的整数的位数减1等于10的幂的指数.②小于1的纯小数,连续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的0)等于10的幂的指数的绝对值.

  问:把0.000007写成只有一个整数位的数与10的幂的积的形式.

  解:

  像上面这样,我们也可以把绝对值小于1的数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

  例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0.008、0.000016、0.0000000125

  解:

  例5地球的质量约是 吨,木星的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318倍,木星的质量约是多少吨?(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

  (吨)

  答:木星的质量约是 吨.

  练习:P1421,2.

  四总结、扩展

  1.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规律:

  (1)绝对值较大的数,n是非负整数,n=原数的整数部分位数减1.

  (2)绝对值较小的数,n为一个负整数,原数中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所有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零)

  五、布置作业

  P143A组4,5,6;B组1,2,3,4.

  参考答案

  略.

  六、板书设计

  投影幕

  引入:

  例2

  例4

  例3

  例5

  例1

  练习

  练习

数学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第一层:认识并会看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班上有待提高型(约占总数的15% )的学生能达到。

  第二层:用比较的方法发现并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有较强的解读信息、重组信息的能力。发展型60%的学生能达成。

  第三层:对扇形统计图的绘法有所了解。不仅只关注统计结果,更要在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超前型25%的学生能达成。

  第四层:德育教育:通过调查学生体重,教育学生要养成合理饮食、坚持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同时还要教育学生热爱祖国。

  教学重难点:比较发现扇形统计图的优点。

  教学过程:

  一、呈现信息,提出问题。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肥胖在我国正在逐渐成为一种突出的流行病,而且在青少年人群中尤为突出。明明对五年级一班学生的体重情况进行了调查。数据如下表:

  体重类型营养不良较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肥胖人数5,7,13,3,4占总人数的百分比15.6%,21.9%,40.6%,9.4%,12.5%,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从中明白什么?

  二、描述数据,分析数据,认识扇形统计图

  1、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全员参与)

  师:不同体重类型的人数情况怎样呢?怎样能看得更清楚呢?

  生: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师:那就自行操作完成吧。

  生:操作。

  师:谁上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这样整理有哪些优点?

  生:很清楚直观表示出每种体重类型各有多少人。

  师:怎样能表示出每种体重类型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这需要用一种新的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2、介绍扇形统计图的绘法。(超前型学生简要了解)

  师:扇形统计图的绘法虽然不需要大家掌握,但最起码要知道是怎么回事。绘制扇形统计图时,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各扇形大小的确定是根据圆心角的度数。

  3、引导学生从扇形统计图发现信息。(全员参与)

  师:仔细观察扇形统计图,从中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呢?

  生:回答。

  4、对比发现。(发展型学生)

  师:比较两种统计图,你有什么话要说?

  生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生2: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总数的关系。

  师:那能说说扇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吗?

  生:能清楚表示各部分与总数的关系。

  师:在具体情况中应该怎样选择用哪种统计图呢?

  生:要表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用扇形统计图。

  师:实际应用时看来要根据需要灵活合理选择统计图。

  (德育教育):通过列表法整理数据,学生了解到有一大半学生身体不够健康,从而教育学生要合理饮食,加强锻炼,以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同时,告诉学生现在初中考高中,无论是超出或低于正常体重,差1斤减1分。

  三、自主练习,巩固内化。

  1、全员参与:书105页第1题。让学生先自己阅读统计图,然后与同伴说一说发现了哪些信息。交流时重点说说各部分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使学生对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有简单了解。教育学生:我国有56个民族,我们是一个大家庭,加强民族团结尤为重要(第一个扇形图)。

  通过观察扇形图,教育学生我们现在所处的年龄段占我国人口很大的比重,所以我们肩负重任,应该努力学习,将来为祖国建设做贡献。

  2、独立解决第2 、 3题。

  3、第4题,先让学生说说各部分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再让学生对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所占的百分比分别进行比较,明确百分比大的其含量就高。

  4、第5题分层练习:出示扇形统计图后,问题分三个层次出现:

  一层:如果五年级共有400名学生,你能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二层:如果喜欢排球运动的有30人,你能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三层:如果喜欢篮球和足球的共有120人,你能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出来吗?

  你自行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题目进行解答。

  小结:无论选择哪层题,从计算结果上看,你认为学校应该组织哪种球类比赛?理由是什么?

  四、全课小结,分层布置作业。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发现?课后请同学们找找扇形统计图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有能力的同学找找三种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对比分析其理由。

  设计:xx

  执教:xx

  五、教学后记:

  多数同学对扇形统计图不是很陌生,基本达成了预定目标。班上有待提高型15%的学生能认识并会看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发展型60%的学生能用比较的方法发现并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有较强的解读信息、重组信息的能力。超前型25%的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的绘法有所了解。不仅只关注统计结果,而且在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实事求是、严谨科学的态度。除个别学生的表述不够流利完整,对意义的理解还是比较到位。更为重要的是我充分利用书中教材,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品德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数学教学设计(通用15篇)】相关文章:

1.数学教学设计汇编15篇

2.《数学广角》教学设计(15篇)

3.数学《可能性》教学设计

4.幼儿中班数学教学设计

5.数学教学设计:《连除应用题》

6.《数学广角》教学设计(合集15篇)

7.小学数学《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8.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设计

9.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