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4-10-14 06:31:07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教学设计【推荐】

数学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数是幼儿早期数学概念发展的重要基础,中班幼儿是通过实际操作感知数的形成的。本次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创设“鸟儿舞会”游戏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在有趣的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8添上1是9理解9的形成,学会点数9以内的物体并说出总数,指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 学习9的的形成,知道8添1是9,能手口一致点数9以内的物体。

  2. 理解9的实际意义,正确认读数字9 。

  3. 愿意帮助别人,接受任务并能努力完成。

  活动准备:

  1. 教师自制课件。

  2. 三角形、正方形卡片人手各9张。

  活动过程:

  1. 播放课件,引导幼儿观看“鸟儿舞会”入场式,复习8以内的数。

  提问:舞会上入场的鸟儿有几只?小喜鹊也飞来了,现在一共有几只?小鸟们分别在哪个入口呢?引导幼儿点数小鸟衣服上的图案,帮它们找到相应的.入口。

  2. 播放课件,幼儿观看“鸟儿舞会”颁奖的场景,初步学习9的形成。

  教师导语:小喜鹊的奖品藏在房间中,它需要闯过不同的关卡才能得到奖品,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小喜鹊吧。

  (1)出示数字8,小喜鹊要拿出相应数量的正方形卡片,一一对应摆在三角形卡片下面,比较说出两种卡片谁多、谁少,怎样变成一样多。引导幼儿用添上一个或去掉一个的方法变成一样多。

  (2)关卡二——寻找宝箱:有8把钥匙,小喜鹊要打开9扇带锁的门,才能找到藏在房间中的奖品,怎么办?引导幼儿找到另外1把钥匙,打开带锁的门,帮小喜鹊拿到奖品。

  3. 创设“鸟儿舞会”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巩固9以内数的点数。组织幼儿玩“抱团”游戏:幼儿扮演小动物,在场地上自由舞蹈、玩耍,教师说出抱团的人数,幼儿找到相应数量的朋友抱成一团。例如:教师说“9人抱团”,幼儿寻找朋友,9个人抱成一团。

  活动结束:播放舞会音乐,幼儿快乐舞蹈。

数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加深对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能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积累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综合运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解决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相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你知道图形变换的方式有哪些吗?

  2.导入练习。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变换方式来解决“练习一”中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图形的平移。

  (1)提问:什么是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平移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一”第1、2、9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交流,集体讲评。

  第2题:平移的距离是平移这节内容的难点,要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确定平移的距离。

  第9题:是需要进行两次平移的练习,是在教材例题1的基础上的提高。要让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平移。

  2.图形的旋转。

  (1)提问:什么是图形的旋转?图形的旋转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7、8、9页“练习一”第3、4、7、11题。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汇报交流、集体讲评。

  第3题:考查学生对旋转的中心点和方向的认识。

  第4题: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

  第7题:画角。角是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引导学生明确画角也要运用旋转的知识。

  第11题:第一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90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90;第二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时针旋转90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逆时针旋转90;第三组图形,把左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逆)时针旋转180或把右边图形绕两个图形的连接点顺(逆)时针旋转180。

  3.图形的轴对称。

  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一”第5、6、12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讲评、订正。

  第5题:引导学生认识到: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边就有几条对称轴。

  第6题:让学生说说画图的过程,强调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要相等。

  2.完成教材第8、9页“练习一”第8、10、13题。

  如果课堂时间不够,也可以安排学生课后完成。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轴对称,教学,数学,教师,空间

数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点:

  通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公分母的方法.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揭示矛盾

  1,求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求的[课件1]

  8和99和275和66和812和1810和15

  2,口答.[课件2]

  3/4=( )/83/4=9/( )3/4=( )/243/4=( )/20

  3,把1/3和1/5化成分母都是15的分数.[课件3]

  习后提问:A,说一说该题中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B,分母15与原分母3和5是什么关系

  C,由异分母分数到同分母分数,这个转化过程是依据什么来实现的

  4,揭示课题:通分

  二,探究新知,激发思维

  认识公分母和通分的意义.

  (1)教学P115.例3:比较3/4和5/6的大小

  ①提问:A,3/4和5/6能直接比它们的大小吗想想用什么办法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

  B,想一想:"相同的分母"与4和6有什么关系

  ②试一试把它们化为同分母分数.

  观察学生的几个算式,有没有达到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目的

  ③反馈讨论:对比一下,"相同分母"选哪个数比较好为什么

  ④小结:我们在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时,首先选定的"相同分母"我们称为公分母.一般我们选已知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它们的公分母.

  板述: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2)我们从下面的图中看一看,通分前后的两个分数,什么发生变化了什么没有发生变化[课件4]

  (通分并没有改变分数的大小,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使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了,这样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

  2,教学通分的方法.

  (1)教学P116.例4:把下面每组数的`两个分数通分.

  2/3和5/71/6和7/12

  讨论:A,想想:要把这两组分数分别通分,第一步要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

  B,说说公分母21是怎样确定的公分母12是怎样确定的

  C,能说一说通分的一般方法吗

  板书:通分的一般方法是: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把下面两组分数通分.[课件5]

  9/10和8/153/8和5/12

  D,请再说一说通分过程分几步每步做什么

  ※口答填空.[课件5]

  三,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1,说出下面每组分数的公分母.[课件7]

  1/4和2/32/3和5/63/8和5/65/12和5/48

  2,P117.1

  3,P117.3

  四,课堂小结,抽象概括

  什么叫通分通分的一般方法

  五,家作

  P117.2,4

  板书设计:通分的意义及方法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通分。

数学教学设计4

  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

  教学重点:

  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什么是比?什么叫比值?怎样求比值?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

  3/4:1/8

  4.5:2.7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情境图。(不出现国旗长、宽数据)

  ①说一说各幅图的'情景。

  ②图中有什么相同之处?

  (2)这几面国旗的形状一样,但长和宽却各不相同。请大家算一算它们长和宽的比,看看能发现什么?

  (3)(指教室里的国旗)这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60:40=3/2

  操场上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是多少?与这面国旗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长、宽比值。

  2.4:1.6=3/2

  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板书:2.4:1.6=60:40

  也可以写成:2.4/1.6.=60/40

  (4)找比例。

  师:在这四面国旗的尺寸中,你还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组成等式?

  如:5:10/3=15:10

  5:10/3=2.4:1.6

  15?10=2.4/1.6

  15/10=60/40

  (5)什么是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6)1:2是是比例吗?你能把它组成一个比例吗?

  (7)完成教材“做一做”。

  第1题。

  什么样的比可以组成比例?

  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说一说你是怎么找的。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检验各自所写的比例。

  第2题。

  学生独立写比例,看谁写得多。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写的,一共可以写多少个不同的比例。

  3.课堂小结。

  (1)什么叫做比例?

  (2)一个比例式可以改写成几个不同的比例式?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文练习六第1~3题。

数学教学设计5

  教学重点:

  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认识等比数列是反映自然规律的重要数列模型之一,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遇到具体问题时,抽象出数列的.模型和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3、等差数列的性质。

  二、讲授新课

  引入:

  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2、细胞分裂模型

  3、计算机病毒的传播

  由学生通过类比,归纳,猜想,发现等比数列的特点

  进而让学生通过用递推公式描述等比数列。

  让学生回忆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过程然后类比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注意:

  1、公比q是任意一个常数,不仅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2、当首项等于0时,数列都是0。当公比为0时,数列也都是0。

  所以首项和公比都不可以是0。

  3、当公比q=1时,数列是怎么样的,当公比q大于1,公比q小于1时数列是怎么样的?

  4、以及等比数列和指数函数的关系

  5、是后一项比前一项。

  列:1,2,(略)

  小结: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59练习1,2,3,题

  2、作业:P60习题1,4

数学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 第44-45页 “乘车”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景活动中,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掌握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结合具体情景,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经历与他人交流多种算法的过程。

  教学具: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练习:

  5+3 6-4 8-4 9+0 6+4 10-5 9-3 2+8 5+4 3+4

  2、编数学问题:

  (1)加法。

  例如:我有3枝铅笔,又买了2枝铅笔。一共有几枝铅笔?

  3+2=5(枝)

  (2)减法。

  例如:原有7个苹果,吃了3个,还剩几个?

  7-3=4(个)

  二、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你们都坐过公共汽车,注意公共汽车到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车会停下,有人下车,有人上车)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乘车”的游戏,好不好?

  板书:乘车

  三、探究新知:

  (一)活动一:学习连加

  请学生表演:

  车上原有2人,上来3人,又上来了2人。

  当学生表演完“—”时,让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人?并列式:2+3当表演全结束时,让学生根据表演编一个数学问题。

  车上原有2人,上来3人,又上来了2人,现在汽车上有几人?

  列式:2+3+2=7(人) 取名字:连加

  (二)活动二:学习连减

  请学生表演:车上原由7人,下车3人,又下车2人。

  让学生根据表演编一个数学问题:

  车上原由7人,下车3人,又下车2人,还剩几人?

  列式:7-3-2=2(人) 取名字:连减

  (三)活动三:加减混合

  请学生表演:车上原有5人,下去4人,又上来3人。

  让学生根据表演编一个数学问题:

  车上原有5人,下去4人,又上来3人。现在车上有几人?

  列式:5-4+3=4(人) 取名字:加减混合

  四、巩固练习:

数学教学设计7

  《有理数的惩罚》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小学已经学习过非负有理数的四则运算以及运算律。在本章的前面几节课中,又学习了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的有关概念,并掌握了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及其混和运算的方法,学会了由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备了学习有理数乘法的知识技能基础。

  2、学生的活动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历了探索加法运算法则的活动,并且通过观察"水位的变化",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从而获得了较为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曾经历了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的过程,具有了合作和探索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教科书基于学生已掌握了有理数加法、减法运算法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节课的具体学习任务:发现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了解倒数的概念,会进行有理数的运算。

  本节课的数学目标是: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观察、归纳、猜想、验证能力;

  2、学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掌握确定多个不等于零的有理数相乘的积的符号方法以及有一个数为零积是零的情况: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环节:第一环节:问题情境,引入新课;第二环节:探索猜想,发现结论;第三环节:验证明确结论;第四环节:运用巩固,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观察教科书给出的图片,分析教科书提出的问题,弄清题意,明确已知是什么,所求是什么,让学生讨论思考如何解答。

  (2)如果用正号表示水位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下降,讨论四天后,甲水库水位的变化量的表示法和乙水库水位变化量的表示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感受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算法多样化,并从第二种算法中得到算式3+3+3+3=3×4=12(厘米);(-3)+(-3)+(-3)+(-3)=(-3)×4=-12(厘米)从而引出课题:有理数的乘法。

  第二环节:探索猜想,发现结论

  问题:(1)由课题引入中知道:4个-3相加等于-12,可以写成算式

  (-3×4)=-12,那么下列一组算式的结果应该如何计算?请同学们思考:

  (-3)×3=_____;

  (-3)×2=_____;

  (-3)×1=_____;

  (-3)×0=_____。

  (2)当同学们写出结果并说明道理时,让学生通过观察这组算式等号两边的特点去发现积的变化规律,然后再出示一组算式猜想其积的结果:

  (-3)×(-1)=_____;

  (-3)×(-2)=_____;

  (-3)×(-3)=_____;

  (-3)×(-4)=_____。

  教前设计意图:以算式求解和探究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观察思考,从负数与非负数相乘的一组算式中发现规律后,猜想负数与负数相乘的积是多少,通过对两组算式的观察,归纳,概括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用语言表述之,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猜想能力,能力和表述能力。

  教后事项:(1)本环节的设计理念是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亲身经历感受乘法法则的发现过程,并在合作交流中互相补充,完善结论。但在实际过程中,学生对结论的表述有困难,或者表达不准确,不全面,对于这些问题,不能求全责备,而应循循善诱,顺势引导,帮助学生尽可能简练准确的表述,也不要担心时间不足而代替学生直接表述法则。

  (2)展示两组算式时,注意板书艺术,把算式竖排,并对齐书写,这样易于学生观察特点,发现规律。

  第三环节:验证明确结论

  问题:针对上一环节探究发现的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积仍为零。进行验证活动,出示一组算式由学生完成。

  4×(-4)=_____;

  4×(-3)=_____;

  4×(-2)=_____;

  4×(-1)=_____;

  (—4)×0=_____;

  (—4)×1=_____;

  (—4)×2=_____;

  (—4)×(-1)=_____;

  (—4)×(-2)=_____。

  教前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合情推理的必要环节,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从特例归纳得到的结论不一定适合

  一般情况,所以要加以验证和证明它的正确性。同时,验证的过程本身就是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练习和熟悉过程。

  教后反思事项:(1)教科书中没有这个环节的要求,但在教学中应该设计这个环节,确实让学生体验经历验证过程。

  (2)本环节的重点是验证乘法法则的正确性而不是运用乘法法则计算。所以在验证过程中,既要用乘法法则计算,又要加法法则计算,真正体现验证的作用和过程。

  (3)在用乘法法则计算时,要注意其运算步骤与加法运算一样,都是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进行绝对值的运算。另外还应注意:法则中的“同号得正,异号得负”是专指“两数相乘而言的,”不可以运用到加法运算中去。

  第四环节:运用巩固,练习提高

  活动内容:

  (1)1。计算:

  ⑴(-4)×5; ⑵(5-)×(-7);

  ⑶(-3÷8)×(-8÷3);⑷(-3)×(-1÷3);

  (2)2。计算:

  ⑴(-4)×5×(-0。25); ⑵(-3÷5)×(-5÷6)×(-2);

  3。“议一议”:几个有理数相乘,因数都不为零时,积的符号怎样确定?有一个因数为零时,积是多少?

  (4)计算:

  ⑴(-8)×21÷4 ; ⑵4÷5×(-25÷6)×(-7÷10);

  ⑶2÷3×(-5÷4); ⑷(-24÷13)×(-16÷7)×0×4÷3;

  ⑸5÷4×(-1。2)×(-1÷9); ⑹(-3÷7)×(-1÷2)×(-8÷15)。

  教前设计意图: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巩固和运用,练习和提高.

  教后反思事项:(1)学生先自主尝试解决,全班交流,教师点拨要注意格式规范,一开始对每一步运算应注明理由,运算熟练后,可不要求书写每一步的理由;

  (2)例2讲解之后,要启发学生完成"议一议"的内容,鼓励学生通过对例2的运算结果观察分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学生有困难时,教师可设置如下一组算式让学生计算后观察发现规律,而不应代替学生完成这个任务。

  (-1)×2×3×4=_____;

  (-1)×(-2)×3×4=_____;

  (-1)×(-2)×(-3)×4=_____;

  (-1)×(-2)×(-3)×(-4)=_____;

  (-1)×(-2)×(-3)×(-4)×0=_____。

  通过对以上算式的计算和观察,学生不难得出结论:多个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的符号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的符号为正。只要有一个数为零,积就为零。当然这段语言,不需要让学习背诵,只要理解会用即可。

  第五环节:感悟反思课堂小结

  问题

  1.本节课大家学会了什么?

  2.有理数乘法法则如何叙述?”

  3.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采用了什么方法?

  4.你的困惑是什么

  教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励学生展示自我。

  教后反思事项:学生小结时,可能会有语言表达障碍或表达不流畅,但只要不影响运算的正确性,则不必强调准确记忆,而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同时教师可用准确的语言适时的加以点拨。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巩固作业:教科书知识技能1、2;问题解决1;联系扩广1

  预习作业;略

  四、教学反思:

  1、设计条理的问题串,使观察、猜想、验证水到渠成

  2、相信学生的探索能力。本节课的内容适合学生探索,只要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具有能力探索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不需要教师代替,也不能代替。

  3、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弥补课堂时间的不足,但绝不能代替必要的板书。

数学教学设计8

  【教材简析】斜面是最简单的机械之一。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斜面来达到省力的目的。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而且跟斜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教材安排的这次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获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发现斜面与地面成怎样的角度时,圆柱形物体可以滚得远一些。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实践活动课28-29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将圆柱形物体在不同角度的斜坡上滚一滚,比较什么角度下滚得最远,来了解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而且跟斜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并了解在哪种角度下圆柱形物体滚得最远。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交流等活动,了解在何角度下圆柱形物体滚得最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而且跟斜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并了解在何角度下圆柱形物体滚得最远。

  [教学难点] 如何使实验更精确,并对实验的结果及时总结、归纳。

  [教具学具] 木板、圆柱形物体、卷尺、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一个人怎样把一头大象运到卡车上?

  认可学生各种有创意的回答,认识到用搭斜坡的方法省钱又省力!

  教师引入: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斜面来达到省力的目的。

  出示情境图:怎样把油桶从卡车上搬下来?怎样把砍伐的木头从山上运下来?(通过讨论后得出:利用斜坡省力又经济,工人叔叔们平时就是这样做的!)

  引导观察:这些可以滚动的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

  进一步思考:物体从斜坡上滚下来,滚动的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自由猜测:物体的重量、滚动的高度、斜坡与地面的角度、地面的光滑度斜坡的长度……

  教师小结,引入新课:影响滚动距离的因素有很多,今天,我们就选其中的一个方面来研究: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斜面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呢?(课件出示)(板书课题:怎样滚得远)

  [设计说明:斜面在生活中运用得较广泛,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推测圆柱体物体滚动的距离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我们只有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得出的数据才有比较的.意义,本节课只研究其中一个方面,斜面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

  二、合作实验,探求结论

  1、猜想

  教师提问:你认为斜坡的角度大一些滚得远,还是小一些滚得远呢?(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课件出示:现在有30度、45度、60度三个不同的斜坡,它们是用同样的木板搭成。现把同样的物体从这三个斜坡上滚下来,你认为哪种斜坡可以使物体滚得最远?

  (教师)让学生先猜想,再说说这样猜想的理由)

  进一步引导: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如何验证?(揭示做实验是验证猜想的好方法)

  我们先来看看实验的步骤和要求!

  2、实验

  (1) 实验步骤(看课本图片)

  教师提问: 你能说说做这样的实验需要那些步骤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清第一步是干什么?接着又干什么?

  教师总结:这些步骤可以概括:搭一搭、滚一滚、量一量

  一共需要几个人做实验?怎么分配任务?(看小组实验照片)

  2人搭木板,1人滚,2人测量,1人记录

  (2) 操作示范

  为了更好的指导大家实验,老师示范一下30度斜坡的实验过程,由于场地不够,后面的同学看不清,请看老师实验的实况录像。(播放课件)

  实验操作需要科学和严谨,否则,实验的结果将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你认为有那些细节需要注意?(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搭:斜面平稳、角度调准)

  (滚:轻放顶端、自由下滑)

  (量:底端测量、拉成直线)

  45度和60度的实验也是按照同样的方法和步骤。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了许多圆柱形物体。今天,为了使实验的数据更具有可比性,我们同一组的同学采用同一种物体做实验。实验中还会出现许多意外的状况,各小组要在组长的带领下,合理分工,团结合作,勇于解决问题,一定要使实验的结果真实、可信。

  到底哪种度数的斜坡滚得远,这个谜底由大家来揭开吧!

  (3)各小组学生分别做30度、45度和60度角的斜坡实验

  有了刚才的实验指导,这次可以放手给学生自主实验,老师观察指导,对个别有困难的组员给予及时帮助。

  3、结论

  (1)小组汇报:

  同一坡度,每次测量的数据一样吗?

  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数,你发现了什么?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在小组取得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通过比较、分析,获得结论,感受用实验方法研究问题的合理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斜坡的角度为45度时,圆柱形物体从上面滚下来的距离最远。

  (2)教师总结:(课件出示)

  (3)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研究了三种度数的斜面,得出斜坡的角度为45度时物体滚得最远!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斜坡,有没有比45度斜坡滚得更远的呢,我们还需进一步研究。局限于试验场地和实验次数,我们只能得出斜坡大约是45度时,物体滚动得较远。

  我们想知道到底多少度才能使物体滚得最远的呢?还可以从哪些角度研究?(30—45,45—60)

  课后请对其它角度的斜坡进行实验,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

  [设计说明:提供三种角度的斜坡,哪种斜坡可以使物体滚动得更远,先放手让学生去猜想,再引导他们想办法验证猜想。课堂留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比较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联系实际,指导应用

  生活中处处隐藏着斜面,斜面的角度也各有不同。

  1、楼梯(将课本“你知道吗?”改换形式)

  王叔叔家要装修,该选哪一种楼梯呢?(同样高度,平缓的楼梯占地面积要大,较陡的楼梯占地面积要小)

  2、桥图

  观察和比较:为了方便行人,桥的坡度要小一些。

  3、滑雪图

  观察和比较:山的坡度要选得适中一点。

  [设计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楼梯、桥、山坡都是斜坡的实际应用,使学生明白根据不同用途选择合适的斜坡就行了,不考虑具体角度。]

  四、活动总结,教师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

  怎样滚得远

  猜想30度 45度60度

  验证 搭——滚——量

  结论45度时滚得最远

数学教学设计9

  一、背景

  新课标要求,应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学会从具体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用各种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的解答、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些多数教师都注意到了,但要做好,还有一定难度。

  二、教学片段

  在刚过去的这个学期,我上了一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出示例题: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高高地跷起。猜猜看,小宝的体重约多少千克?

  我问学生:“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先看看题,一会请同学复述一下。”学生复述后,基本已经熟悉了题目。我接着让学生思考:他们三人坐了几次跷跷板?第一次坐时情况怎样?第二次呢?学生议论了一会儿,自主发言,很快发现本题中存在的两种文字形式的不等关系: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一副哑铃重量

  我引导:你还能怎么判断小宝体重?学生安静了几分钟后,开始议论。一学生举手了:“可以列不等式组。”我给出提示:“小宝的体重应该同时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怎么把这个意思表达成数学式子呢?”这时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都抢着回答,

  我注意到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紧锁眉头,便让他发言:“可以设小宝的'体重为x千克,能列出两个不等式。可是接下来我就不知道了。”我听了心中一动,意识到这应是思想渗透的好机会,便解释说:“我们在初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解决,比方说前面列方程组”不等我说完,学生都齐声答:“列不等式组。”全班12小组积极投入到解题活动中了。5分钟后,我请学生板演,自己下去巡查、指导,发现学生的解题思路都很清楚,只是部分学生对答案的表达不够准确。于是提议学生说说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分几步,应注意什么。此时学生也基本上形成了对不等式方法的完整认识。我便出示拓展应用课件:

  一次考试共25道选择题,做对一道得4分,做错一道减2分,不做得0分。若小明想确保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那么他至少要做对多少题?

  设置这道题,既有调查本节课效果的意图,也想巩固拓展一下学生的思维。没料到相当多学生对“至少”一词理解不准确,导致失误。这正好让我们的“本课小结”填补了一个空白——弄清题目中描述数量关系的关键词才是解题的关键。

  三、反思

  本节课讲完后,我感到一丝欣慰,看到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学习劲头,突然领悟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至关重要,成功的教学,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能帮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本节课我有几个深刻的感受:

  1、在课前准备的时候,我就觉得不等式组的应用是个难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几个台阶,这也正好符合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2、例题贴近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有采用了更亲近的教学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采取灵活适宜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教学才更加有效。

  4、学生在学习后,确实感受到“不等式的方法”就像方程的方法一样是从字母表示数开始研究解决的。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零指数幂和负指数幂公式并能运用其进行熟练计算.

  2.培养学生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

  3.通过例题和习题,训练学生综合解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4.渗透公式自向运用与逆向运用的辩证统一的数学思维观点.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理解和应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

  2.难点

  理解和应用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及作用,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

  三、教学过程

  1.创造情境、复习导入

  (l)幂的运算性质是什么?请用式子表示.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①69600

  ②-5746

  (3)计算:①

  ②

  ③

  2.导向深入,揭示规律

  由此我们规定

  规律一: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同底数幂扫除,若被除式的指数小于除式的指数,

  例如:

  可仿照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来计算,得

  由此我们规定

  一般我们规定

  规律二: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p(p是正整数)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次幂的倒数.

  3.尝试反馈.理解新知

  例1计算:(1)(2)

  (3)

  (4)

  解:(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例2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1)

  (2)

  解:(1)

  (2)

  练习:P141 1,2.

  例3把100、1、0.1、0.01、0.0001写成10的幂的形式.

  由学生归纳得出:①大于1的整数的位数减1等于10的幂的指数.②小于1的纯小数,连续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的0)等于10的幂的指数的绝对值.

  问:把0.000007写成只有一个整数位的数与10的幂的积的形式.

  解:

  像上面这样,我们也可以把绝对值小于1的数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

  例4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0.008、0.000016、0.0000000125

  解:

  例5地球的质量约是 吨,木星的质量约是地球质量的.318倍,木星的质量约是多少吨?(保留2位有效数字)

  解:

  (吨)

  答:木星的质量约是 吨.

  练习:P1421,2.

  四总结、扩展

  1.负整数指数幂的性质: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规律:

  (1)绝对值较大的数,n是非负整数,n=原数的整数部分位数减1.

  (2)绝对值较小的数,n为一个负整数,原数中第一个非零数字前面所有零的个数.(包括小数点前面的零)

  五、布置作业

  P143A组4,5,6;B组1,2,3,4.

  参考答案

  略.

  六、板书设计

  投影幕

  引入:

  例2

  例4

  例3

  例5

  例1

  练习

  练习

数学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生活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位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初步感知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能识别小数,会读、会写小数。

  3、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读写小数,并理解小数的含义。

  2、难点: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三、教学具:

多媒体课件、直尺、练习卷。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我们来读几个以前学过的整数。(生读498、205、860,读完后贴在黑板上)

  (二)情境引入

  师:小明邀请我们和他一起去逛超市,一起来看看吧!(出示88页主题图)

  (三)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小数。

  2、认识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小数有几部分组成?(3部分)哪3部分?(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3、读小数。

  师:这些小数怎样读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指5。98)这个小数读作五点九八。一起来读一读。(生读两遍)

  师:(指0。85)这个小数读作什么?谁来领大家读一读?(指一名学生读,然后其他学生一起跟读)

  师:(指2。60)把这个小数读给你的同伴听一听,然后把它的读法写一写,写的时候先把2。60抄下来,然后写读作什么。(实投)

  师:(498、205、860)谁给这些整数添上小数点把它变成小数?

  师:(找3名同学都添上小数点,其他同学来读)一起读读这个小数。

  4、写小数。

  5、课中小结。

  师:我们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也会读、写小数了,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6、小数的意义。

  (1)(出示米尺)1分米

  板书:1分米=米=0。1米

  (指0。7米)如果以米作单位,小数点后面的7表示什么?(7分米)

  (2)教学厘米

  6、学生理解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

  师:0。1、0。3小数部分有几个数字?(1个)0。01、0。03、0。18小数部分有几个数字?(2个)

  师:像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的小数是一位小数,小数部分有两个数字的是两位小数。

  师:你们观察一下,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能写成一位小数?分数是多少的分数能写成两位小数?(学生观察得出结论)

  7、解决问题

  师:到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关于小数的知识了,你能不能帮助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呢?(课件出示:1米65厘米=()米)我的身高用小数来表示是多少米?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四)巩固练习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不错,老师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五)课后小结

数学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个体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养成勤动脑,乐思考、巧运用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诊断

  “集合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第一课时,是小学阶段集合思想教学。集合思想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以往的题型中有过接触,只是无意识形成一些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本节课所要学的是含有重复部分的集合图,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教材中的例1通过统计表的方式列出参加踢毽子比赛和跳绳比赛的学生名单,而总人数并不是这两项参赛的人数之和,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教材中是利用集合图(韦恩图)把这两项比赛人数的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教材要求只是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去初步体会集合思想,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后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对于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适度让学生亲历集合图的形成过程,不必拔高要求,引导学生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培养学生应用集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集合思想的奇妙与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白板、练习题卡

  五、教学过程

  (一)巧用对比,初悟“重复”

  1.观察与比较(课件出示图片)

  第一组;父与子

  (1)提出问题:有2个爸爸2个儿子,一共有几个人?怎样列式计算?

  第一种:无重复情况。

  黄明,他的爸爸黄伟光。李玉,他的爸爸李文华。

  预设:列式一:2+2=4(人)

  第二种:有重复情况。

  汪聪,他的爸爸汪立成,汪立成的爸爸汪华东。

  列式二:2+2=4(人)4-1=3(人)

  师追问:为什么减1?

  第二组:小棒拼三角形

  (1)3根小棒拼成的一个三角形。

  (2)提出问题:摆2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

  预设:可能会说6根,表示3+3=6(根)

  还可能会说5根,表示3+3-1=5(根)

  图片出示有重复情况的2个三角形。

  教师追问:根据图中摆的方法,哪种列式是正确的?为啥要减1?

  2.思考与发现

  (课件出示)把2组有重复情况的图片放在一起。

  (1)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想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突出:

  (1)“重叠”或“重复”一词;

  (2)列式中“减1”的意义;

  (3)能用表达逻辑关系的语言“既…又…”和“或”说出这两个关于重复现象的问题;

  (4)师生小结,得出:图片1中有个人既是爸爸又是儿子,他的身份重复了;三角形中有1根小棒是公共边,重复使用了,既是左边三角形的一条边,又是右边三角形的一条边。

  教师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研究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设计2组简单实例,既有生活中的问题又有数学中的重叠问题,不同角度的对比,共同的理解方法,都从简单数据入手,让学生在计算总数时都不能用直接相加的方法求出总数,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唤醒探究热情,也让学生初识重复问题的基本含义。

  (二)善用例题,引入新课

  1.情境引入(课件出示“通知”)

  (1)了解信息,提出问题

  你认为三(1)班要选拔多少名同学参加这两项比赛?

  让学生尝试回答参加比赛的`总人数。

  (2)出示名单,引发认知冲突

  课件出示三(1)班参赛学生的名单的统计表,让学生观察。

  2.观察名单,验证人数,初悟“重复”

  问题:仔细观察过这份报名表,你有什么发现?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发现有参加两个项目的同学,从而得出“重复”或相近的意思。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熟悉情境引入,通过具体情况引发矛盾冲突,提出问题,“在参加人数数据较多的情况下,发现重复的人数”,找准教学的起点,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

  (三)合作探究,体验过程

  1.策略分析

  谈话:你能从这份报名表中一眼就看出有几位同学参加两项比赛?

  让学生意识到如果能直观看出重复的同学就不会计算错误的问题,激发学生想重新整理名单的欲望。

  借助学具,小组合作,同学间相互交流。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要解决重叠问题,就要清楚看出重复部分的数量,从而引发学生操作意识,这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整理,在小组合作中完成。

  2.探究方法

  (1)选出几种不同作品展示,理解分析不同整理方法。

  预设: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交流不同思想,比较各自的优缺点。

  (3)引入韦恩图(集合图),了解集合图中的各标题含义,进行填写。

  课件出示:

  (4)介绍韦恩,拓宽视野

  课件出示:在数学中,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以及用以表示集合之间关系。这种图称为维恩图(也叫文氏图),是由英国数学家叫维恩发明创造的, 维恩图常用来研究表示数学中的“集合问题”,也叫集合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历整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合作、思考、交流、比较等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体现重复部分怎样做到既直观又美观,还能表示每部分的内容。结合各小组展示的优点,引出韦恩图,让学生了解韦恩图的同时,又体会到数学文化的底蕴。

  3.辩论感悟

  谈话:现在用维恩图来表示各项参赛的人数,与之前的表格比较,它有哪些优点?

  让学生感悟集合图能直观看出参加各项运动的人数,尤其是重复参加两项比赛人数的部分很清楚。

  4.据图列式,运用集合图

  谈话:你了解图中各部分的意义吗?

  (1)课件演示各部分,让学生比较正确表述各部分的意义。

  (2)利用数据,列式计算出该班参加比赛的人数。

  指名学生计算,反馈交流,理解各算式的意义。

  可能会出现:8+9-3=14(人);6+3+5=14(人);8-3+9=14(人)9+5=14(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的意义,并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不同的策略中感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

  5.变式练习,内化集合思想课件出示:三(2)参加运动会学生名单(学号表示),根据信息填写集合图中。

  教师在引导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先填写哪部分,再填写哪部分会更好些。

  请学生板演,汇报填写的策略,看图理解各部分的意义,计算三(2)班参加比赛的总人数。

  师生小结。【设计意图】变式练习是让学生从集合图中会看信息,到会填写集合图的一个数学思想的延伸,也是解决重复问题的关键,是为学生以后解决此类问题打好基础。

  (四)巩固应用,建构模型

  1.基础性练习

  (1)完成教材上105页“做一做”第1题.

  指导学生把动物的序号填进合适的图中,并请学生说说集合图中各部分的意义

  2.趣味性练习

  3.拓展性练习

  估计三(3)班可能有多少同学参加比赛。

  讨论:根据学校要求,每班要选拔9人参加跳绳,8人参加踢毽子比赛,你觉得三(3)班可能会选拔多少人?

  判断:参赛的同学最多有17人。( )参赛的同学最少有 8人。( )

  小组讨论,全班分析,得出:参赛同学最多是17人,没有人重复;最少有9人,其中8人重复。

  【设计意图】设计一组由梯度的练习,从简单应用到开放,从正向思维到逆向思维,既链接所学知识资源,又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拓展。这样的练习设计不仅能让学生结合集合思想进行分析,还能结合可能性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全课总结,呼应课题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用集合图来解决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这是一种数学思想,叫集合思想。(板书:集合)今天我们利用集合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上能多观察、勤思考,探寻更多的数学奥秘。

数学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什么叫解比例,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解比例。(板书课题)

  二、新课

  1、自学解比例。

  (1)学生自学教材35页的解比例。

  (2)学生交流解比例的意义。

  (3)教师归纳:(出示课件)

  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

  出示例2。

  (1)学生读题,理解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

  (2)学生试着解答此题,一名学生演板。

  (3)师生共评。

  (4)归纳用比例解应用题的方法:

  A.设出题目中要求的未知量为x;

  B.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

  C.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数学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可爱的小猫

  教学目标

  1、通过给小明过生日这个故事情节,

  2、通过小组合作,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零的减法算式。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减法得数是零的`含义。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造情境

  (一)出示图片:生日图1

  教师谈话:今天是10月12日,是小明的生日,很多小朋友都给他过生日来了,小明不仅准备了生日蛋糕,还准备了小朋友们爱吃的东西.他知道小朋友们最爱吃的是鱼,于是,他就去河里钓了一兜鱼,(出示图片:生日图2)回到家中,把鱼倒进了盆里。(出示图片:生日图3)。

  活动二:观察思考学习新知识

  (一)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们猜想到什么?

  (二)根据盆里鱼的条数和小猫吃的鱼,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看哪个组列的算式多,并说一说每个算式的意思。

  (三)小结:我们通过猜想画面的意思列出了这么多的算式,那么这些算式都是减法算式,利用减法我们解决了还剩下多少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你们善于思考问题的结果。

  (四)教师:每一组同学都有×-×=0这个算式,这个算式表示盆里没有一条鱼了.这时,小明又急又气,只好让爸爸、妈妈到超市再买几条鱼。(出示图片:生日图4)

  (五)教师谈话:这时小明和小朋友们下楼做游戏去了。(出示图片:套圈图)

  (出示图片:吹泡泡)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在这些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我们在玩游戏中也学到了一些数学知识,可见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活动三:结合实际巩固启发思维

  (一)小朋友们正玩的高兴的时候,这时爸爸妈妈把美味餐准备好了,招呼小朋友们上楼吃饭。

  (二)老师:我们为小明唱一首生日快乐歌吧!(出示图片:数学故事)

  从这幅画面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本课总结: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高兴!你们一样高兴,因为通过给小明过生日,我们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能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猫

数学教学设计15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了解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各种连接方法,萌发探索兴趣。

  2、发挥想像力、创造力,并能完整地表达。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趣味练习:

  连接商店职业和物品的连接活动过程

  一、感受连接

  1、音乐游戏:找朋友教师: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看看谁能找到好朋友,好不好?

  2、游戏结束教师:我知道谁和谁是好朋友了,因为你们两个拉起手来了,连接在一起了。

  二、尝试连接

  1.课件:

  连接商店水果店

  新鲜的水果蔬菜海产店

  青蛙玩具店玩具店

  海产品鱼服装店

  时尚鞋店鞋店

  自选超市自选超市

  儿童服饰专卖店

  2.教师: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能帮它们连一连吗?

  3.幼儿尝试用连接,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三、经验交流

  1.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

  (让幼儿分别说说自己的连接方法。)

  2.出示两个纸环,请幼儿想办法连接。

  (让幼儿说说是用什么办法连接的。)

  3.生活中把两种物品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很多,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可以粘贴,串,钉,套,夹,挂等等。)

  四、探索操作

  1、让幼儿分别找两样物品。

  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连接方法。

  2、请幼儿发挥想像,将物品连接起来。

  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提示和帮助。

  五、展示作品幼儿介绍自己的连接作品,分享成功的快乐。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的安排,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儿观察老师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一直很安静很认真地看着实验过程。给幼儿提供感性经验,幼儿在直观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讲述实验的过程。

【数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5

《数学》教学设计06-27

数学教学设计08-12

数学教学设计05-09

数学教学设计06-12

小学数学教学教学设计04-17

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3-07

数学教学设计【热门】06-17

【推荐】数学教学设计06-14

数学教学设计【荐】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