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能正确地分析归一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这类应用题的解答规律;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归一应用题。
2.培养学生学会有条理有根据的进行思考,提高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训练学生养成认真审题、动脑分析、仔细检验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归一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教学难点
线段图的画法及检验方法。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课前,可以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各自所用的学习用品的价钱)
1.教师:我想买些学习用品做奖品,但是不知道哪种好,价钱又合适。正好同学们做了调查,谁愿意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如:这种钢笔很好用,每支8元。
师问:我要卖6支,需要多少钱?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数量关系?
列式:8×6=48(元)单价×数量=总价
2.教师:刚才我看到××的铅笔很好看,他告诉我买这3支铅笔共花了4元5角,我想买这样的10支,要花多少钱呢?
此时,学生可能会答出也可能答不出.如果有答对的,请他说说是怎样算的;如果没有,教师则问:要想知道10支这样的铅笔要花多少钱,就要先求出什么?(单价)
根据哪一数量关系求单价?(总价 ÷ 数量 = 单价)
3.教师导入:生活中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样的问题.
二、尝试讨论,学习新知.
1.出示例3:学校买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要用多少元?
(1)请学生自由出声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小组讨论:尝试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并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
(3)教师提问:“照这样计算”是什么意思?按照题目的意思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各组汇报,全班重点围绕“线段图的画法”、“照这样计算”的含义展开讨论:
“照这样计算”即按照3个书架是75元这样的单价去计算5个书架的价钱.每个书架就是75÷3=25(元)
(5)按照刚才的思路解题.
a.每个书架多少元?
75 ÷ 3 = 25(元)
b.买5个要用多少元?
25 × 5 = 125(元)
教师让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并订正:75÷3×
5 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请检验这道题.
教师指名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第三个条件改为“ 6个、9个、12个”,问题不变,仍求要用多少元?怎样列式?为什么?
2.将第三个条件改为“200元”,问题改为“可以买多少个书架?”成为例4.
出示例4:学校买了3个书架,一共用7 5元.照这样计算,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让学生独立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重点讨论:线段图应该怎样改?这道题要先求什么?
③学生独立解题.
a.每个书架多少元?
75÷3=25(元)
b.200元可以买多少个书架?
200÷25=8(个)
④共同讨论:怎样列综合算式?为什么要给75+3加上小括号?
200 ÷(75 ÷ 3)
⑤教师提问:这道题怎样检验?
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是什么?改为“400元”、“800元”、“1000元”,问题不变,应该怎样列式?
3.请同学们自己试做下面两道题。
①一辆汽车2小时行70千米.照这样计算,7小时行多少千米?
②一台磨面机5小时磨小麦250千克.照这样计算,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
订正:
①a.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0 ÷ 2 = 35(千米)
b.7小时行多少千米?
35 × 7 = 245(千米) 70 ÷ 2 × 7
②a.每小时磨小麦多少千克?
250 ÷ 5 = 50(千克)
b.磨1750千克小麦需要几小时?
1750 ÷ 50 = 35(时) 1750 ÷(250 ÷ 5)
请学生分别说说各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
教师提问:比较例
3、例4和试做(3),每两道题之间的相同地方是什么?不同地方是什么?解题思路上有什么相同地方?
使学生明确:从应用题的结构上看,前两个条件相同(给出了总数量和份数),都有“照这样计算”的语句,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从解题思路上看,第一步都要求出单位数量(即每份数是多少、单价、速度等),教师点题,出示课题:归一应用题.
三、巩固练习,发展思维.
1.独立分析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先求什么,再列综合算式.
①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看多少页?
②小林看一本故事书,3天看了24页.照这样计算,全书128页,多少天可以看完?
2.在正确的算式后面画“√”,并说出为什么.
①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家离学校720米,要走多少分钟?
A.300 ÷ 5 × 720 B.720 ÷(300 ÷ 5)
C.720 ÷ 5 ÷ 300 D.720 ÷ 300 ÷ 5
②小明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从家到学校要走 15分钟,他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A.300 × 5 × 15 B.300 ×(15 ÷ 5) C.300 ÷ 5 × 1
5 (3)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下面的应用题。
某食堂4天用大米800千克,照这样计算,1600千克大米够吃几天?
四、课堂小结,质疑问难.
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应用题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解题的思路是什么?解题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三年级同学在校办工厂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样计算,12个同学一共可以糊多少个纸盒?
2.三年级同学在校办工厂劳动,5个同学糊了35个纸盒.照这样计算,要糊154个纸盒需要多少个同学?
教学反思:
“归一问题”实际上是数量间成正比例关系的问题。这种问题通常用算术方法解答比较简单。同学掌握了算术解法,可以巩固前面学过的常见数量关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函数打下初步基础,也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归一问题做了准备。归一问题是在除法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键是先用除法求出“单位数量”是多少,然后把它作为固定不变的数量(题里一般都说明“照这样计算”),进行推算。
一种类型是求出单位数量是多少后,再求几个这样的单位数量是多少;第二种类型是求出单位数量是多少后,再求有几个这样的单位。在教学这种应用题时,小标题只要求同学口述,不必写出来。通过例题,使同学弄清怎样利用线段图把已知条件和问题表示出来。在第五册是老师和同学一起利用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这里开始训练同学独立画线段图,为今后借助线段图这种直观手段进一步学习更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根据归一题的特点,用两条线段表示较清楚。如第一题,第一条线段先表示出3个书架一共用75元。第二条线段再表示5个书架用多少元。两条线段中,要用同样长的线段表示每个书架的单价。教材中突出引导同学想,要求5个书架用多少元要先算什么,弄清解答归一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在这里具体地说是单价)。例8先分步列式解答,然后再列综合 算式解答。这是为了能跟线段图配合,便于同学分析数量关系。以后应使同学既会用分步列式解答,又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但同学做题时除了有指定要求的以外,不限制同学必需用哪一种方法解答。
第二题仍是买书架的问题,以便于同第一题的数量关系和解法进行比较。通过线段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前两个条件完全相同,只是第三个条件和问题不同。因此解答这种 应用题的关键也是先求出单位数量(单价)。这样就可以使同学更好地掌握这种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在做完两道题之后,引导同学对两个例题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 一起点,使同学弄清它们的前两个条件相同,明确解题的关键都是先求出单位数量。
在“做一做”里,让同学仿照例题的解答方法独立完成,使同学熟悉这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为了突出解答两种归一题的第一步都要先算出“单位数量”,教材的编排注意把两种题对比出现(如第7、9、10题)。第8题通过表格形式 渗透函数思想,使同学通过解答初步体会到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另外,还注意带着复习已学的两步应用题、口算以和混合运算等内容。 “归一问题”实际上是数量间成正比例关系的问题。这种问题通常用算术方法解答比较简单。同学掌握了算术解法,可以巩固前面学过的常见数量关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函数打下初步基础,也为以后学习较复杂的归一问题做了准备。归一问题是在除法简单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关键是先用除法求出“单位数量”是多少,然后把它作为固定不变的数量(题里一般都说明“照这样计算”),进行推算。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4页“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能运用比的意_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具准备】
CAI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2、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
(2)记录分配的过程。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大班:小班
3个:2个
6个:4个
30个:20个
…… ……
2、出示题目:如果有140个橘子,按照3:2又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
(3)比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们的共同点。
方法一:
大班:小班
30个:20个
30个:20个
…… ……
方法二:画图
140个
方法三:列式
3+2=5
140× = 84(个)
140× = 56 (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还会出现用整数方法来列式计算的。)
3、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
三、巩固新知。
完成课本第55页:
1、独立试做:试一试
2、独立试做练一练的1题、2题,3题抢答,并说明理由。
四、知识拓展:数学故事。(共同探讨方法)
五、总结:
1、学生看书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2、提出自己还有些疑惑的问题。
六、【板书】
比的应用
3+2=5
140× = 84(个)
140× = 56 (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提供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这一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不断调整一次分配的数量,不断的产生新的解题的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的意义。
有上面小组合作的经验与发现,这次可以操作、画图、列式等不同的方法来分,从实践中发现规律,理解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能及时的发现不懂的,理解不好的问题,便于及时处理。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3
一、教材分析
《比例的应用》为全日制聋校数学第十五册第一单元的第三部分内容,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从构建上更注重学生技能的养成和知识的运用。把通过三个相关联的量求第四个量的运算,用方程的方法呈现为比例的形式,这样从视觉上更附和了聋生的认识特点,同时也把复杂的等量关系更清晰的更简单的体现在比例的内容里。让学生轻松的理解比例就是在等号两边表示两组相等的比。这样的方法也是比例应用题的一大特点。同时更有助于学生从理论知识到技能操作的转变,使新课程理念融入于特教课堂。
二、教学方法
情趣导入法、总结法、问题导入法及指导法。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应用题中比例的意义,并根据比例的性质解决应用问题。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对应用题中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分析并确定数量关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求解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自主探索的求知欲。
4、缺陷补偿: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积累语言发展思维。重点:利用比例的意义确定等量关系。难点:数量间的运算关系。
四、教学流程:
1、兴趣入题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毕业后未来的生活呢?现在我请大家为自己的将来设想一下,你准备做什么呢?”。
2、初探新知
出示根据学生的理想加工的题例。
董健昕同学经营一服装店,卖3件衣服可以盈利150元,按这样的收入计算,每月卖出80件可以盈利多少元?
让学生运用“三步”解题法,分析问题。
1看
已知条件包括:3件、盈利150元、80件求知条件:盈利多少元?
2找
从名数看包括四种数量:件数、盈利总额、件数、盈利总额。且四种数量是两两重复的。
确定数量关系:总额与件数间的关系是除法,进一步确定比例关系,总额:件数=总额:件数。
等号左边的总额为150元,件数为3件,等号的右边总额为?,件数为80件。
3解
解:设盈利?元。 150:3=?:80 3?=150×80?=150×80÷3?=4000答:可以盈利4000元。
巩固方法:
出示文本中的例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驶5小时。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多少千米?
让邻座的学生间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数量及数量间的关系并求解。
即时小结:
比例的形式就是:比=比,应用题中的比例即为:左边的数量关系等于右边数量关系。如何利用比例来解应用题就是看是否有两两相对的数量,并确定对应的数量间是否存在正、反比例关系。让学生从抽象到直观的掌握方法。
课业布置:
紧扣学生的理想出示题例二:职业课上,每天做8面国旗,要10天完成,如果每天做10面要几天完成呢?
板书设计:
比例的应用
1看:(已知:3件、盈利150元、80件)(未知:盈利?元?)2找:(总额:件数=总额:件数)3解
解:设盈利?元。 150:3=?:80 3?=150×80?=4000答:可以盈利4000元。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4
设计思路:
本节课在谈话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背景中让学生亲身感受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对例题进行探索,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释应用中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体验解题的多样化,初步形成验证与反思的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教学内容:
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结构特点。
2、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探索精神的养成。
教学重点:
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步骤。
教学难点:
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价值
1、师:同学们,大家平时放过东西吗?
2、请大家分一分彩旗吧。(课件:植树节到了,学校准备了60棵树苗,要把它发给六一班和六二班栽植,已知两个班人数相等,如何分比较合理?)
注:学生一般会按平均分的方法解答,教师就可追问:这样分配的方法,我们以前学过,叫什么分法呢?
3、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配的,而是按不同量来进行分配的。
注:教师用谈话的方式,以两班分配植树任务的事情为事例,分步呈现问题情境,让学生根据有关信息发表见解,体会平均分只是一种分配方法,在现实生活中还需要更为合理的分配方式。这样结合旧知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二、探究教学
1、探究例题
(1)呈现例题,根据学生的建议,共同完成例1
师:植树节到了,学校准备了60棵树苗,按3:2的比例分给六一班和六二班栽植,两个班各应栽多少棵?
(2)分析题意:按3:2的比例分给两个班栽植告诉我们那些数学信息?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结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解题方法
第一种:60÷(2+3)=12(棵) 12×3=36(棵) 12×2=24(棵)
第二种:2+3=5
60×3/5=36(棵) 60×2/5=24(棵)
注: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上两种解法,对于学生以前学过的归一问题的解法,老师应给予肯定。而重点放在分数乘法的意义来解答的`方法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2、揭示课题
师: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我们通常把这种分配方式叫做按比例分配。
3、思考:如何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呢?
讨论:按比例分配问题有什么特点?用按比例分配方法解决实际是要注意什么呢?
指导学生检验不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小结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将感性的解题经验归纳,深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关键是被分的总数和分配的比,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巩固练习教材做一做。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1、教材的编排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点,既是数学知识的生长点,又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发展点,它们用承上启下的作用。按比例分配问题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又有它独特的价值。在谈话导入环节中,设问如何分配植树任务才合理?引发学习的思维,发现平均分之外的另一种分配方法(按比例分配),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2、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及时反思十分必要。教学中先是观察分析这类题型的结构,并讨论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和步骤。接着引导学生归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规律,并反思遇到不同的问题,应选择哪种方法比较合适。这样在回顾反思中理清思路,不断提升思维的层次。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社会各领域的具体例子,理解控制的涵义及其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注意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控制的作用。
3.激发学生了解控制,研究控制的兴趣与热情。
4.理解控制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控制的涵义。
教学难点:
理解控制的涵义。
教学过程:
引入:
提出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引导学生重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做好会考的复习准备。
[录像]通过卓别林的《城市之光》录像片段,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
一、控制是普遍存在。
用一些典型的、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控制是普遍存在,对控制有初步的认识,打破其神秘感。
现代社会中的例子:
生产、生活中的例子
古代社会中的例子:
案例1:大禹治水
请学生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问题:大禹治水过程中,通过什么手段实现治理好水患的目的?
通过“疏通河道,泄洪为主” 手段实现治理好水患的目的。
案例2:木牛流马
请学生讲述《木牛流马》的故事:“(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
据研究:木牛和流马是汉代独轮手推车的两种改进设计,通过改进使人的负重有所减轻。木牛是一种轮子稍小一些的独轮手推车,载重大,前由人拉、后由人推,运行较慢;流马载重小,轮子稍大一些,由一人推,运行速度很快。诸葛亮所说“木牛流马”应是比喻它们运行的灵便程度和载重量的大小:木牛行动较笨而慢,像牛;流马行动敏捷而快,像马。不是说它们外形像牛像马。
目的:帮助军队运送战略物资。
案例3:希罗自动门
希罗自动门的相关材料见教参P66或江苏版P107。
希罗自动门说明了什么道理?
道理是:利用气压和液压动力装置,实现自动开门、关门。
总结:事物发展的结果可能是人们预先期望的,也可能与预期的目标不相符,甚至是不希望得到的。如果人们想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就必须运用适当的手段来实现。
那么,运用什么手段来实现呢?
(引入控制的概念)
二、控制的涵义
控制是根据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方向发展的行为和过程。
结合事例(用音乐喷泉的事例),重点阐明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采取什么控制手段。
课本马上行动
控制事例
控制的对象
控制的目的
控制的手段
电风扇扇叶转速快慢的控制
电风扇
调节速度
换档
音响的音量控制
音响
音量的调节
旋钮
燃气热水器温度的控制
热水器
调节出水口温度的高低
改变燃气火头的大小
用喷雾器喷洒农药
喷雾器
给庄稼治病
操作喷雾器的手柄
[探究活动]
请同学们说说你在生活学习中所见到的应用控制的事例。
如:
学校:学校的音乐铃声、多媒体教学系统、足球场草地自动喷淋系统、体育馆的自动伸缩坐椅等。
家庭:冰箱、电饭煲、微波炉等。
社会:交通信号灯、电子警察、电梯、程控电话交换机等
三、控制的分类
从控制过程中人工干预的情形来分:
人工控制:人工纺纱、普通自来水龙头,旋转按钮打开电灯、驾驶汽车等;
自动控制:数控机床、饮料自动装罐生产线、花房恒温控制、十字路口红绿灯的转换等
按照执行部件的不同,控制分为:机械控制、气动控制、液压控制、电子控制等
对于自动控制
按控制方式分为:开环控制、闭环控制和复合控制。
3、控制的应用
控制的应用自古就有,并在近代得到迅速发展,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通过事例说明控制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应用。
案例1:汽车自动化生产线。
案例2:农业现代化设施。
案例3:现代网络家电。
小结与练习:
1、控制是普遍存在。要求学生能列举事例。
2、控制的涵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好其控制的涵义。
3、控制的应用。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6
教学分析:
按比例分配的练习。
学情分析:
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教学目标:
能运用比的意_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策略:
练习、反思、总结。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一)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二)学校有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120个,小足球和小篮球个数的比是3比5。学校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各多少个?
把250按2比3分配,部分数各是多少
二、变式练习
1.被减数是36,减数与差的比是4比5,减数是多少?差是多少?
2.有一种药水,按药液与水的比为1比5000配制而成。用这样的药液0.5千克,可配制这样的药水多少千克?
教学反思:
提高练习的灵活度,以及练习的形式。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比例尺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平面图的`比例尺,能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用比例尺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过程:
一、导入(略)
二、探索新知
1、教学比例尺的意义
(1)、教师讲解:因为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时,经常要用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给它起一个名字叫做“比例尺”。(板书)
(2)、教师指导学生看教科书,让学生说出它们的比例尺各是多少,表示什么意思。
(3)、教师指出:比例尺与一般的尺不同,这是一个比,不应带计量单位。
2、线段比例尺与数值比例尺的改写。出示例1:把教材第49页线段比例尺改写数值比例尺。
(1)、说一说方法。
(2)、改写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50㎞=1㎝:5000000㎝ =1:5000000
3、教学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教学例2出示例2,指名读题,并说出题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教师板书解答过程
解:设地铁1号线的实际距离为Xcm。 10:x=1:500000 X=500000×10 X=5000000 5000000㎝=50㎞巩固练习。做第52页的“做一做”。指名做,集体订正。
三、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册》第19页的练习。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8
一、教材分析
本节《浮力的应用》是在学习了上节《浮力》,知道浮力的产生及其大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物体浮沉的条件,知道物体浮沉条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是如何改变浮力或重力,来实现浮沉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就在我身边,初步学会用浮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较扎实,已经学习了系统的力学基础知识,刚学过浮力产生的原因及阿基米德原理,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知识面广,学习习惯较好,自学能力较强。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应用实验归纳总结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随着实验的总结、拓展,真正发挥了学生的正常思维潜能,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探究,搜集整理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设计思路
根据浮力知识的教学分解,本节教学的知识要点:一是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是浮沉条件的应用。知识本身的难度并不算大,但贯穿在从如何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去理解浮力的应用事例这个分析过程要求较高,是进行本节教学的关键,为此,本节教学的策略设计是:从观察、分析、比较物体的浮沉情况→认识物体的浮沉条件(受力条件和密度条件)→调节浮力与重力的大小关系→理解浮力的应用(轮船、潜水艇、气球和飞艇、选种诸方面的应用)。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知道浮力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的;
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知道轮船、潜水艇、气球、飞艇的工作原理。
六、教学难点:理解改变物体所受的重力与浮力的关系,能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七、教学仪器:烧杯、水、体积相同的蜡块和铁块、两个铁罐子、沙子、潜水艇模型、热气球模型、多媒体课件。
八、教学流程:
(一)新课引入
[演示]:1.出示铁块和蜡块让学生观察发现它们体积相等。
2.将体积相同的铁块和蜡块同时浸没在水中后松手。
[现象]:铁块沉入杯底而蜡块上浮最终浮在水面。
[提问]:1.浸没在水中的铁块、蜡块(松手后)各受到什么力?
(浮力、重力)
2.铁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相等吗?
(相等。因为V排相等,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相等。)
3.既然铁块和蜡块受到的F浮相同,为什么松手后铁块沉底而蜡块上浮?
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什么呢?
[讲解]:物体的浮沉条件:
分析蜡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蜡块所受到的F浮>G蜡,所以蜡块上浮。当蜡块逐渐露出水面,V排减小,浮力减小,当F浮= G物时,蜡块最终漂浮在水面。即:F浮>G物上浮,最终漂浮。
分析铁块:松手后,浸没在水中的铁块所受到的F浮<G铁,铁块下沉。到达容器底部后,铁块受到F浮、G铁和F支,三力平衡,静止在容器底,我们说铁块沉底。即:F浮<G物下沉,最终沉底。
若一个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F浮=G物,受力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我们说物体悬浮在液体中。即:F浮=G物,最终悬浮。
总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浸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所受F浮与G物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1.讨论:
(1)木材能漂浮在水面,其原因是什么?
(2)把一根木头挖成空心,做成独木舟后,其重力怎么变化?它可载货物的多少怎么变化?重力变小,可以装载的货物变多。
[指出]:从浮力的角度看,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增大了可利用的浮力,而且这种古老的“空心”办法,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
[质疑]:密度比水大的下沉的'物体有没有办法让它上浮或漂浮呢?
2.实验:
两个外形相同的铁罐子,一个空心,一个装满沙;同时按入水中,松手后实心的下沉,空心的上浮最终漂浮。
[质疑]:(1)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空心的铁罐子为什么能漂浮呢?可能是因为什么呢?
(因为它是空心的,F浮>G物,所以能上浮,最终能漂浮。)
(2)要想让实心的铁罐子也漂浮,可以怎么办呢?
(把沙取出来,变成空心的。)
(3)大家的想法是如何调节的铁罐子的浮沉的呢?
(F浮不变,挖空使G物变小,当F浮>G物,铁罐子自然就浮起来了。)
[指出]:上述实验告诉我们采用“空心”的办法,不仅可以增大漂浮物体可利用的浮力,还可以使下沉的物体变得上浮或漂浮。
3.应用
轮船
(1)原理:采用把物体做成“空心”的办法来增大浮力,使浮力等于船和货物的总重来实现漂浮。
(2)排水量:满载时,船排开的水的质量。
即:排水量=m船+m货
[质疑]:1.轮船从河水驶入海里,它的重力变不变?它受到的浮力变大、变小还是不变?(不变,始终漂浮)
2.它排开的液体的质量变不变?(不变)
3.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变不变?
(变,ρ海水>ρ水,所以V排海水<V排水)
4.它是沉下一些,还是浮起一些?(V排变小了,所以上浮一些)
[强调]:同一条船在河里和海里时,所受浮力相同,但它排开的河水和海水的体积不同。因此,它的吃水深度不同。
潜水艇
[学生实验]:
潜水艇能潜入水下航行,进行侦查和袭击,是一种很重要的军事舰艇。它是怎么工作的呢?我们用打吊瓶用的小塑料管来模拟潜水艇。请同学们利用和塑料管连接的细管给塑料管吹气或吸气。
现象:吸气时,水逐渐进入管中,管子下沉;吹气时,管中的水被排出,管子上浮;
[质疑]:(1)小塑料管浸没在水中所受F浮是否变化?
(塑料管形变很小,V排基本不变,所以可以认为F浮不变)。
(2)那它是怎样上浮或下沉的呢?
(吹气时,水从管子中排出,重力变小,F浮>G物,所以上浮;吸气时,水进入管子,重力变大,F浮<G物,所以下沉)
[讲解]:潜水艇两侧有水舱,当水舱中充水时,潜水艇加重,就逐渐潜入水中;当水舱充水使艇重等于同体积水重时,潜水艇就可悬浮在水中;当压缩空气使水舱中的水排出一部分时,潜水艇变轻,就可上浮了。
潜水艇:
原理: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在水中的浮沉。
[强调]:潜水艇在浸没在水下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相同。
气球和飞艇
[演示]:“热气球”的实验。
[质疑]:酒精燃烧后袋内空气密度怎样变化?
原理:ρ气<ρ空气,使它受到的F浮>G物而升空。
[讨论]:要使充了氦气、升到空中的气球落回地面,你们能想出什么办法?要使热气球落回地面,有什么办法?(放气或停止加热)
其他应用
密度计、盐水选种等。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9
一、本单元的基础知识
本单元是学生在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相关问题,初步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会解决简单的百分数的问题,掌握了一些解决百分数的基本技巧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二、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P87~99本单元教材内容包括百分数的应用,进一步运用方程解决有关百分数问题。
三、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以及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本单元重难点
1.教学重点: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五、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正确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而且在分数混合运算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谁比谁多(少)”也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如何用画图的方法体现出“谁比谁多(少)”的数量关系。而对于解答方法上学生也有类似的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经验,这些都会为他们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扫清障碍。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1997年至今,我国铁路已经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提速。有一列火车,原来每小时行驶80千米,提速后,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了40﹪。现在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同学们,能自己通过画图,分析题意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百分数的应用。
(1)学生独立画图。
(2)展示学生的成果。
(3)教师评价。
3.学生自主解答问题。
4.班内交流。
办法一:80×40%=32(千米)
80+32=112(千米)
办法二:80×(1+40%)
=80×1.4
=112(千米)
答:现在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112千米。
三、试一试。
1.生活中的折扣。
游乐场的套票原来每套30元,六一期间八折优惠,购买一套这样的套票能省多少元?
2.思考:八折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价。
※八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0%。
3.学生自主解答然后交流。
办法一:30×80%=24(元)
30-24=6(元)
办法二:30×(1-80%)
=30×20%
=6(元)
四、练一练。
1.教科书第26页练一练第1题。
2.教科书第26页练一练第2题。
3.教科书第26页练一练第3题。
4.教科书第27页练一练第6题
提示:“几成”是什么意思?
※成数主要用于农业收成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一成就是1/10,也就是10%
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方法(一):80×40%=32(千米)方法(二):80×(1+40%)
80+32=112(千米)=80×1.4
=112(千米)
百分数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是完全一致的。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0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是由本节教学内容在高中化学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本章作为从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连接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承前”意味着要复习义务教育阶段化学的重要内容,“启后”意味着要在复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从而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因此,本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对大量繁杂的事物进行合理的分类是一种科学、方便的工作方法,它在学习和研究化学当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章的一条基本线索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在高中化学的第二章编排化学反应与物质分类,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学习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既有利于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又有利于学生能够运用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进行化学学习,立意更高些。
2.教学内容
本课题共包含三大内容:分类的含义、分类的方法、分类的应用。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同时知道分类的多样性。知道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并制作分类图。
(2)过程与方法: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遇见的一些常见的分类事例入手,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将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从自己熟悉的角度进行分类,将不同的知识通过某种关系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迁移。通过探究活动,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研究、探讨科学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建立物质分类的思想,体会掌握科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体验活动探究的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
4.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
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建立分类思想,体会分类方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体会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教学难点分析】
本课题没有难点。
5.课时安排
共1课时。
二、学情分析
1.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其实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
2.学生“生活概念”的分析
分类法是研究和处理庞大而复杂的现实问题的最常用方法,联系实际面较宽,因此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生活概念。学生在预习时已经按照我的引导查阅了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生活基础。
3.学生“认知方式”分析
学生理解能力基本上没问题,但是处理信息能力及对信息的加工能力、整合知识、运用知识等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不再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一个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处于主动地位,是学习的主角,以获得发展为目的。我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的“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的教学模式,整个过程中教师适时适量地加以提示,帮助学生在概念的框架下逐渐构建,对知识的综合性、整体性的认识,并将它合理化、理论化,在个体学习的条件下,再进行小组协商、讨论。经过小组成员思维的磋商,在共享集体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所学知识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所以本节课我采用了活动探究式教学,学生采取小组活动探究形式。
四、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而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教学生怎样去学,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思敢思会思
学生在课堂上要敢于思考,积极配合教师,改变“被动”“灌输式”的学习方式,充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这样,既活跃了思维活动,又使学生体会到思考的必要与快乐。
2.做高效合作
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激发集体荣誉感。通过学生小组实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培养学生的探究欲和操作能力。
3.议学会交流
本节教材对理论教学的要求不高,学生应参与讨论,使具有不同思维优势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表达各自观点来感受成功的喜悦。
4.乐乐于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学习,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体现教材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创设
展示图书馆、超市图片,图书馆里的图书、超市里的商品成千上万,为什么你能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图书或商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探究活动1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地不自觉地运用分类法对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用品进行分类。
学生分组活动:
在1分钟内尽可能多地写出你所知道的应用分类法的例子。
讨论分类的意义。思维的发散,让学生意识到分类法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普遍存在,明确分类的意义。引出本节课题。
探究活动2学生分组活动:
对下述化合物:
NaCl、HCl、CaCl2、CuO、H2O、Fe2O3分类。
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类的?在对这些物质分类过程中体会到了什么?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2、合理利用新旧知识的迁移,借助形(数轴)来理解数,经历从实际中抽出数学模型(数轴),从数形结合两个侧面理解问题。
3、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会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自学内容】
见预习作业
教学预设:
一、自学反馈
1、低于正常水位0.16米记为-0.16,高于正常水位0.02米记作()。
2、在直线上表示2,0,1.5,。
3、-3和-5谁更大?你是怎么想的?
二、关键点拨
1、呈现例3
(1)学生观察情境图,叙述图意
(2)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3)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交流。
(4)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再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5)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6)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样的直线叫数轴。
(7)引导学生观察:
A、从0起往右依次是?从0起往左依次是?你发现什么规律?
B、在数轴上分别找到1.5和-1.5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如何运动?
2、呈现例4
(1)出示未来一周的天气情况,让学生把未来一周每天的最低气温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比较他们的大小。
(2)先让学生说说数轴上数的大小情况,0的左边是什么数,0的右边是什么数。组内交流比较的方法。
(3)通过小精灵的话,引出利用数轴比较数的大小规定:
在数轴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小到大的.顺序。
(4)再让学生进行比较,利用学生的具体比较来说明“-8在-6的左边,所以-8〈-6”
(5)再通过让另一学生比较“8〉6,但是-8〈-6”,使学生初步体会两负数比较大小的不同。
(6)总结:负数比0小,正数比0大,负数比正数小。
三、巩固练习
1、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m,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2、在数轴上,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到A点,A点表示的数是();从表示0的点出发向左移动6个单位长度到B点,B点表示的数是()。
3、根据数轴上的点比较大小。
-7○-51.5○520○-2.4-3.1○3.1
四、反思提高
同学们,学到现在,这节课也将近尾声了,谈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吧!
我的反思与体会
学生对数轴并不陌生,就是多了负数一方有的学生理解慢,觉得正数是从左向右排,负数是从右向左排的错觉,当知道负数的数值越大,负数越小的时候,好像明白了,但在练习的时候(比较大小)还是出现了错误。还得通过练习,来认识知识,强化知识,巩固知识。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2
一、内容与解析
(一)内容:对数函数的性质
(二)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对数函数的性质及简单应用,其核心(或关键)是对数函数的性质,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利用对数函数的图象.学生已经掌握了对数函数的图象特点,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是构造复杂函数的基本元素之一,所以对数函数的性质是本单元的重要内容之一.的重点是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利用对数函数的图象,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归纳总结。
二、目标及解析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对数函数的性质并能简单应用
(二)解析:
(1)就是指根据对数函数的两类图象总结并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函数值的分布特征等性质,并能将这些性质应用到简单的问题中。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底数a对对数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影响,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生对参量认识不到位,往往将参量等同于自变量.要解决这一问题,就是要将参量的取值多元化,最好应用几何画板的快捷性处理这类问题,其中关键是应用好几何画板.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因为使用(),有利于().
五、教学过程
问题1.先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再根据图象归纳总结对数函数 的相关性质。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小问题):
1.这些对数函数的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2.通过这些函数的图象请从值域、单调性、奇偶性方面进行总结函数的性质。
3.通过这些函数图象请从函数值的分布角度总结相关性质
4.通过这些函数图象请总结:当自变量取一个值时,函数值随底数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问题2.先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根据图象归纳总结对数函数 的相关性质。
问题3.根据问题1、2填写下表
图象特征函数性质
a>10<a<1a>10<a<1
向y轴正负方向无限延伸函数的值域为R+
图象关于原点和y轴不对称非奇非偶函数
函数图象都在y轴右侧函数的定义域为R
函数图象都过定点(1,0)
自左向右,图象逐渐上升自左向右,图象逐渐下降增函数减函数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0,横坐标大于1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大于0,横标大于0小于1
在第四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0,横标大于0小于1在第四象限内的图象纵坐标都小于0,横标大于1
[设计意图]发现性质、弄清性质的来龙去脉,是为了更好揭示对数函数的本质属性,传统教学往往让学生在解题中领悟。为了扭转这种方式,我先引导学生回顾指数函数的性质,再利用类比的思想,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图象主动探索出对数函数的性质。教学实践表明:当学生对对数函数的图象已有感性认识后,得到这些性质必然水到渠成
例1.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1) log 23.4 , log 28.5 (2)log 0.31.8 , log 0.32.7
(3)log a5.1 , log a5.9 ( a>0 , 且a≠1 )
变式训练:1. 比较下列各题中两个值的大小:
⑴ log106 log108 ⑵ log0.56 log0.54
⑶ log0.10.5 log0.10. 6 ⑷ log1.50.6 log1.50.4
2.已知下列不等式,比较正数m,n 的大小:
(1) log 3 m < log 3 n (2) log 0.3 m > log 0.3 n
(3) log a m < loga n (0 log a n (a>1)
例2.(1)若 且 ,求 的取值范围
(2)已知 ,求 的取值范围;
六、目标检测
1.比较 , , 的大小:
2.求下列各式中的x的值
(1)
演绎推理导学案
2.1.2 演绎推理
学习目标
1.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体会演绎推理的重要性;
2.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学习过程
一、前准备
复习1:归纳推理是由 到 的推理.
类比推理是由 到 的推理.
复习2:合情推理的结论 .
二、新导学
※ 学习探究
探究任务一:演绎推理的概念
问题:观察下列例子有什么特点?
(1)所有的金属都能够导电,铜是金属,所以 ;
(2)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20xx是奇数,所以 ;
(3)三角函数都是周期函数, 是三角函数,所以 ;
(4)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A与B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那么 .
新知:演绎推理是
的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 到 的推理.
探究任务二:观察上述例子,它们都由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有什么特点?
所有的金属都导电 铜是金属 铜能导电
已知的'一般原理 特殊情况 根据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新知:“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
大前提—— ;
小前提—— ;
结论—— .
新知:用集合知识说明“三段论”:
大前提:
小前提:
结 论:
试试:请把探究任务一中的演绎推理(2)至(4)写成“三段论”的形式.
※ 典型例题
例1 命题: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已知:
求证:
证明:
把上面推理写成三段论形式:
变式: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B,AD的中点, 求证:EF 平面BCD
例2求证:当a>1时,有
动手试试:1证明函数 的值恒为正数。
2 下面的推理形式正确吗?推理的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所有边长相等的凸多边形是正多边形,(大前提)
菱形是所有边长都相等的凸多边形, (小前提)
菱形是正多边形. (结 论)
小结:在演绎推理中,只要前提和推理形式是正确的,结论必定正确.
三、总结提升
※ 学习小结
1. 合情推理 ;结论不一定正确.
2. 演绎推理:由一般到特殊.前提和推理形式正确结论一定正确.
3应用“三段论”解决问题时,首先应该明确什么是大前提和小前提,但为了叙述简洁,如果大前提是显然的,则可以省略.
※ 当堂检测(时量:5分钟 满分:10分)计分:
1. 因为指数函数 是增函数, 是指数函数,则 是增函数.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2. 有这样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有些有理数是真分数,整数是有理数,则整数是真分数”
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3. 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 平面 ,直线 平面 ,直线 ∥平面 ,则直线 ∥直线 ”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4.归纳推理是由 到 的推理;
类比推理是由 到 的推理;
演绎推理是由 到 的推理.
后作业
1. 运用完全归纳推理证明:函数 的值恒为正数。
直观图
总 课 题空间几何体总课时第4课时
分 课 题直观图画法分课时第4课时
目标掌握斜二侧画法的画图规则.会用斜二侧画法画出立体图形的直观图.
重点难点用斜二侧画法画图.
引入新课
1.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斜投影、正投影的有关概念.
2.空间图形的直观图的画法——斜二侧画法:
规则:(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剖析
例1 画水平放置的正三角形的直观图.
例2 画棱长为 的正方体的直观图.
巩固练习
1.在下列图形中,采用中心投影(透视)画法的是__________.
2.用斜二测画法画出下列水平放置的图形的直观图.
3.根据下面的三视图,画出相应的空间图形的直观图.
课堂小结
通过例题弄清空间图形的直观图的斜二侧画法方法及步骤.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3
一、教学内容:
比的应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54页内容及相应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和这一类应用题的特点。
2、掌握按比分配问题的不同解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收集信息 、处理信息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白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
学生能正确分析和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按比分配”中比所对应的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出示:一杯果汁是按果汁与水的体积比1:1冲调,另一杯果汁是按果汁与水的体积比1:2冲调,从上面的信息中你能读出什么?
生谈想法
师:其实不平均的'比在生活中随处可以,并广泛应用着,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如何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二、探索新知
(一)出示例题
我们清洁要用到一种清洁剂浓缩液,瓶子上标明了浓缩液与水的体积之比。现在我们需要按1:4的比例制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呢?
(二)探讨方法
1、分析题目
师:现在我们能不能从题目中获取一些有用的信息呢?
师:谁能解释一下5是怎么得来的?4/5和1/5又是什么意思?
2、独立尝试
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试一试。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师:现在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答一下。
方法一:总份数:1+4=5(份)
每份是:500÷5=100(mL)
浓缩液:100×1=100(mL)
水:100×4=400(mL)
方法二:浓缩液:500×1/1+4=100(mL)
水:500×4/1+4=400(mL)
3、分析两种解法
方法一:用整数除法、乘法来解决问题;方法二:用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4、检验
让学生交流检验的方法,合理正确。
三、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试一试。
四、课堂总结
师:本节课你对哪个知识点印象深刻?
师: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下课后大家可以去生活中收集一些素材并试着解决一下问题吧。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4
1、 让学生独立解答例3的三道题目
2、 讨论:
(1)这三道应用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什么?
①审题;(弄清题意)
②设未知数;
③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
④解方程;
⑤检验、写答案;
(3)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解,有什么不同?
方程解:A、用字母代表未知数参加列式与运算;
B、列出符合题中条件的等式;
算术解:A、算式中应全是已知数;
B、算式必须表示所求的未知数;
3、 练习:
① 114页“做一做”;
② 练习二十四的第1、2题。
三、巩固练习:(补充练习)
1、①男生50人,女生比男生的2被多10人,女生多少人?
②男生50人,比女生2被多10人,女生多少人?
③全班50人,男生比女生的2倍多10人,男、女生各多少人?
2、①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360棵,杏树的棵数是桃树的4/5。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②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360棵,杏树的棵数比桃树少50棵。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四、作业:
联系二十四3、4、5、6题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课本第52页~53页的例2、例3,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和练习十三的第1~4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学会并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情境导入
老师今天向学校图书室借来50本图书准备分给我们班的男、女同学,请同学们说说该怎样分呢?(让学生自由发言,有可能得出男、女同学各分25本,实际上就是我们学过的平均分)
2、复习铺垫:我们班的男生30人、女生20人,人数不同,你说这样平均分合理吗?该怎样分才合理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象这样不是把一个数量平均分配,而是按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板书:比的应用)
二、新授
1、教学例1(自己改编):六年级向学校图书室借来图书50本,按3:2分配给男、女学生,男、女生各分得多少本?
对照课本例2的解题过程,让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由各小组讨论,并提出问题来共同解答。
师引导:
(1)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分配50本图书,男女生按3:2进行分配。)
(2)男女生分得本数的比是3:2,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本图书中,男女可分3份,女生可分2份,一共是5份,男生占总数的5分之3,女生占总数的5分之2。)
(3)你能求出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吗?怎样求?
引导学生进行自己解题。
2、引导学生再次阅读例2的解题过程,再次质疑
3、练习:做一做第1题。订正时说说解题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教学例3。
(1)出示例3: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中要把280棵树按照什么进行分配?(着重使学生明确要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的比来分配,即按47:45:48来分配。)
(3)根据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怎样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使学生明确:要先算三个班总共有多少人(即总份数),然后才能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4)怎样分别算出各班应种的棵数?引导学生解答。并且把书上的例3做完整。
(5)学生试做“做一做”中的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奶糖、水果糖、酥糖和占500千克什锦糖的几分之几?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3题。
2、练习十三的第1、3题。
四、作业。
练习十三第2、4题。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比应用教学设计05-08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2-11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0-12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5-01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0-12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6-16
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3-07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04-21
比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06-12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5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