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比的应用》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个规律进行相关的计算。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经历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实际应用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商不变的规律的同时获得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渗透“变与不变”的函数思想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商不变的规律,获得探索规律的经验和方法。
教学难点:用数学语言表达思考的研究过程,归纳概括商不变的规律。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建立知识网络
1.创设数学情境,复习旧知
师:做个小游戏,看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6×2= 6×20= 6×200= 6×20xx=
师:你们算得可真快,用到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积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师:咱们还学过什么相关的知识?
(积不变的规律)
师:怎样可以保证积不变呢?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零除外)积不变。)
师:大家还想到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学习除法时,我们又发现了商变化的规律,这种情况下,商是怎样变化的呢?
(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反而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商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设计意图】以数学知识本身的联系为载体,创设数学情境。对前面学习的知识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建立知识网络,帮助学生整体把握知识,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类比、联想,学生初步感悟了“变化中的不变”“不变中的变化”的函数思想。
2.依托知识网络,激发联想
师:这是我们已经掌握的积变化的规律、积不变的规律、商变化的规律,根据这些你想到了什么?
(商也可以不变)
师:怎么会想到商有不变的规律呢?
(积有不变的规律,商就应该有不变的规律。)
师:还可以怎样想?
师:看来我们的猜想需要一定的依据,到底怎样使商不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商不变的规律。
板书:商不变的规律
【设计意图】以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依托,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积累经验,掌握研究方法
1.依据联系,提出猜想
(1)遇到新问题或不会的,我们怎么办呀?——想会的。
咱们一起再来看看已经掌握的这些知识。
(2)想一想,我们学过的这些规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都是三个量 两个量变,一个量不变)
今天研究的就是商不变,那两个量呢?
板书:被除数? 除数? 商不变
师:被除数和除数是随便变吗?
(要有规律的变)
(3)师:根据你前面学习的经验,具体地说说被除数、除数怎样有规律的变化,才能保证商不变?
板书:被除数乘一个数,除数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被除数除以一个数,除数乘相同的数,商不变
被除数乘一个数,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商不变
被除数除以一个数,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设计意图】根据以往的知识基础和数学学习经验,引导学生更加具体的猜想,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2.自主探究,举例验证
(1)举例方法指导
师:这么多种猜想,到底哪种猜想成立呢?有点儿难,怎么办呢?
(举些例子来验证猜想。)
板书:验证
师:怎么验证?
(举一些例子。)
师:举什么样的.例子?然后怎么办呀?
【设计意图】列举出了这么多种猜想,学生知道要证明猜想是否成立需要列一些算式来进行举例验证,但是如何列算式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在举例验证前,设计了问题串,给学生提供了举例方法的指导。
(2)自主探究,填写研究报告
学习建议
师:同学们手里都有一个研究报告单,先选一条猜想,然后再举例子来验证,最后看看你验证的猜想是否成立?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以研究报告为抓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为今后探究这类问题提供研究方法。
(3)个人汇报,合作交流
①先验证不成立的猜想
师:他验证的是哪一条?看懂他的意思了吗?请这位同学来讲一讲。
谁也验证的是这一条?成立吗?一个反例够吗?
②再验证成立的猜想
师:他验证的是哪一条?看懂他的意思了吗?说说你是怎样验证的?
师:一个例子能证明猜想一定成立吗?
再看看他的例子?
还有谁也验证的是这一条?说明什么?
师:这些例子符合这个规律,说明猜想成立。
师:咱们用黑板上的这组算式来验证,应该怎么看呢?谁愿意像老师这样标一标?讲一讲?还有机会吗?
【设计意图】培养推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严谨科学的研究态度,学生在动态的举例中感知商不变的规律,这个过程就是函数动态的过程,渗透函数思想。
学生体会到“证明一个猜想不成立的时候,我们只需要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了”, “证明一种猜想成立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举出大量的例子来验证,这样得到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3.归纳概括,得到结论
(1)把成立的两条猜想小声地读一读。
能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吗?
同桌同学互相说说。(板书归纳)
(2)追问为什么0除外呢?
在什么地方应用到了商不变的规律呢?
4.应用练习
(1)780÷30,可以怎样解答?
预设:用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方法解决的。
师:有同学是这样做的。
出示:
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反馈
预设:可以,因为利用了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10,商不变,这样做可以使计算更简便。
(2)120÷15
师:这道题我们可以怎样解决?
预设:用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解决的。
师:利用今天学习的商不变的规律能不能解决这道题?
出示:
120÷15
=(120 × 4)÷(15 × 4)
=480÷60
=8
师:被除数和除数为什么都乘4?
生:根据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以及商不变的规律,可以直接口算解决。
5.讨论余数
840÷50
师: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我们可以列这样的竖式。
出示
师:有的同学认为余数是4,有的同学认为余数是40,到底是多少?为什么?
生:是40,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这道题转化为84个十除以5个十,所以余下的是几个十。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使学生切实了解到计算过程既有一般方法,又有灵活处理之处,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三)巩固练习,深化认识理解
1.口算应用,加深理解
下面的题你会算吗?怎么算的?
120÷30= 6300÷700=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这样做的道理了吗?
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口算中已经用过,在今后的学习中还会继续应用。
2.顺应结构,建立模型
(四)回顾历程,产生新的思考
1.咱们回顾一下研究的过程。
2.是什么引发了我们今天的猜想?
因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发了我们今天的猜想。
3.把四个规律放在一起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4.补充知识网络(商不变的规律)
乘法、除法里存在这样的规律,你又想到了什么?
今天的学习,使同学们产生了新的思考,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回去后可以用今天研究问题的方法,自己去探究新问题。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2
今天是我参加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资源应用》培训的第三天。今天的学习任务比较多,我在紧张和忙碌中度过了这一天。虽然感觉很紧张,但我感觉很充实。我忙碌着并快乐着。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环境分析、教学目标的编写、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评价的设计和修改教学设计等10个内容。认真学习今天所学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发现自己的教学设计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前期分析、学习环境分析等都是我没有考虑到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从理论上知道了多媒体教学的特征;知道了什么叫做教学媒体,以及为什么要用这些媒体,运用多媒体的依据及使用原则;理解了教学设计的过程,以及我们所用的授导型教学与探究型教学的区别于联系;学习了课件制作的方法及技巧,提升了多媒体应用的能力。所有内容以交流为重要手段,其中有反思;有讨论;有分享……使我们在彼此的交流中获得共同的提高。好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多媒体教学更是这样。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是以传统教学设计为基础的,除了具有一般教学设计的特征外,更加注重了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学习指导,更加注重分析媒体、资源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中作用,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当我们选择了合适的教学媒体后,还要考虑教学媒体使用方式,遵循教学媒体的应用原则,找准教学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多媒体教学设计应以教材为本,以学生为本,适合所教内容,适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体现出多媒体的优越性,但使用多媒体要适可而止,不要使用过多、过于繁杂。
知识爆炸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教学活动必须提高效率,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改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因此,我认为我们应抓住现有的、优化的、有效的资源,结合多媒体巧妙地设计教学流程,会使课堂大放异彩。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3
一、设计思路
数学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而且数学对于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分数应用题,为聋生更好的理解分数意义,培养聋生的逻辑思维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的设计注重联系实际,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目的在于培养聋生的分析、理解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并培养聋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使得数学课的教学即轻松又有良好的效果。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分数应该题中份数与量间的关系,并准确的确定单位“1”,寻找到等量关系。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对应用题中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分析并确定等量关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求解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数快速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分数单位“1”与总量间的关系的理解,培养探究分析数学的兴趣。
4、缺陷补偿:通过对分数应用题解题方法的及明了的解题思路的概括,帮助学生确定清晰的概念及数量关系。尽可能的发展语言培养思维。
三、重点、难点:
重点:应用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及方法 难点:单位“1”与总题间的区别和联系
四、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聋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将采用引导法、观察法,总结归纳等教学方法。教学中通过对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的分析,让学生寻找等量关系,并运用方程的方式变未知为已知,确实单位“1”,从而达到区分份数与量间的变化和联系。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思维能力。
五、教学流程
1、温故知新
我校有培智学生36人,聋生是培智人数的,求聋生有多少人?
2、启迪新知
我校分聋生和培智两部分学生,其中聋生占,培智儿童有36人。我校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1)看:观察本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已知:聋生占全校学生数的
培智学生有36人
未知:我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2)找:画出线段图,找到等量关系
“1”
通过上图可以发现:聋生+培智学生=全校学生
全校的学生数便是总量,也就是单位“1”,求单位“1”的量我们便可以把全校共有的学生数设为X。那么聋生占的量就是可以表示为X,再根据所得的等量关系表示为:X+36=X。
(3)解:设未知数,列方程并求解。 解:设全校共有学生X人。
1X + 36=X 41(1-)X=36 43X=36 X=36× X=48(人)
答:全校共有学生48人。
3、方法总结
运算求得结果后,让学生观察这个方程的分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发现谁以后才能求解出聋生的人数?为什么要用全校学生的人数去乘聋生的份数?
经过两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发现,只有先找到总量,然后确定单位“1”才能求出占总量份数的量。
根据学生的发现总结方法:
43
(一)找到总量,确定单位“1”
(二)求出占份数的量
(三)用各部分量来表示总量(即相等关系)
4、强化巩固
总结方法后:课本25页的例4,并让学生按方法分析,并列出相等的关系式。
例4: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还剩下15千克。买来时大米多少千克?
(1)看:
已知:吃了
还剩15千克
求知:买时大米多少千克?
(2)找:
5858
吃了+剩下=买时大米 (3)解
解:设买时大米X千克。
5X+15=X 8X=15× X=40(千克)
83
答:买时大米40千克。
5、随堂总结布置作业
通过今天的学习,让我们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发现了许多求解分数应用题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养成善于总结归纳的好习惯,用我们学习到的知识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作业:
下面是樊老师三月份的收入与支出情况,看后请同学们思考问题。
樊老师三月份预支出1000元,三月份的工资收入比支出多了,而这个月我又准备为母亲买药用去了300元,请帮樊老师算一下本月还可以剩下多少钱?(答案:300元)
六、板书设计:
分数应用题
35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学生通过观察、探究、研讨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并学会分析解答此种应用题,并且进一步巩固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的结构,掌握该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会分步列式解答.
⒉初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⒊渗透数学来自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分析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正确找到中间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步应用题(二),每学生各准备一条红、黄、紫色纸条.
教学过程
铺垫孕伏.
准备题:商店有红气球8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3倍.花气球有多少个?(学生读题后互相分析,独立解答.)
解题思路:根据“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3倍”知道以红气球的个数为标准,花气球的`个数有3个红气球那么多,所以求花气球多少个用乘法计算8×3=24(个).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⒈教师描述情景.
10月1日是国庆节,商店用三种颜色的气球装点购物大厅,有黄色、红色、花色的.其中黄色的气球有17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9个,花气球是红气球的3倍.
⒉根据提供的信息,学生编数学问题.可能出现以下问题.
(1)商店有黄气球17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9个,花气球是红气球的3倍,花气球多少个?(例2)
(2)商店有黄气球17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9个,花气球是红气球的3倍,三种气球一共多少个?(此题以后再研究)
……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学习例2.
学生读题,读后回答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独立试算,遇到问题小组内讨论解决.
学生汇报交流,集体研讨辩论,学生可能会用彩色纸条(或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这道题,也可能用语言叙述.具体的思维过程可能是:
方法1:根据“商店有黄气球17个”和“红气球比黄气球少9个”这两个条件就可以求出红气球有17—9=8(个),再根据“花气球是红气球的3倍”就可以求出花气球有8×3=24(个).
方法2:要想求花气球多少个,根据“花气球是红气球的3倍”就必须知道红气球有多少个,红气球的个数未知,根据”商店有黄气球17个”和“红气球比黄气球少9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红气球的个数:17—9=8(个),再求花气球的个数:8×3=24(个).
(4)教师小结:教师边口述题意,边演示课件:两步应用题(二)依次显示线段图,结合线段图重点说明这道题的分析解答方法,并揭示课题.
使学生明确:要想求花气球有多少个,必须知道它和谁有关系,结合第三个已知条件,知道了花气球的个数和红气球有直接关系,但红气球的个数题目里没有直接给,结合题目第二个已知条件又知道红气球和黄气球有直接关系,而黄气球的个数是已知的,所以第一步先求出红气球的个数,那么花气球的个数也就随之解答出来了.即:8×3=24(个).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应用题.(教师板书课题)
(5)小组分别说一说解题思路.
改编例题,求异拓展(即教科书第78页的想一想).
⒈改编例题,合作解答.
(1)把例2的第三个已知条件改成“花气球比红气球多5个”该怎样解答?
(2)把例2的第三个已知条件改成“花气球有48个,花气球是红气球的多少倍”该怎样解答?
(分组讨论:要求最后问题,必须先求什么?为什么?)
第(1)题的解题思路:要想求花气球多少个,根据“花气球比红气球多5个”就必须知道红气球有多少个,红气球的个数未知,根据”商店有黄气球17个”和“红气球比黄气球少9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红气球的个数:17—9=8(个),再求花气球的个数:8+5=13(个).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5
一、教学内容: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P20——P21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2、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能正确迅速找出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数的两个加数。
四、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上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a+b)+ = +(b+c)
125+38+75=(125+ )+38
2、计算并验算。
480+547 456+358 789+457
利用加法交换律,我们可以进行加法的验算。在计算过程中,这两个运算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部分知识。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二)探索发现
1、出示教材第20页例3情境图。
创设情境:回顾李叔叔骑车旅行一事,得知李叔叔后四天将继续行驶并计划好了骑车的行程。
李叔叔是如何安排后四天的行程计划的?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你会计算吗?
2、解决问题。
教师出示问题: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学生独立解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15+132+118+85。
3、组织交流。
交流各自的算法,全班汇报。
汇报预设:
方法一:
115+132+118+85
=247+118+85
=365+85
=450(千米)
方法二: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115+85)+(132+118)
=200+250
=450(千米)
4、比较算法。
比较一下哪种算法更简便,你是怎么想的,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学生通过比较发现: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改变其运算顺序,可以使计算更为简便)
教师强调:在计算时,应先观察题目,分析是否能够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板书: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律”)
5.基本运用。
用简便方法计算。
718+57+82 57+62+138
(1)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
(2)师生共同归纳方法:碰到一个加法算式,先看有没有能“凑整”的数,如有,再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①观察有没有能凑整的数。
②如无,按顺序计算或竖式计算;如有,用加法运算律计算。
6、凑整训练。
把左边和右边的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整千的`用线连起来。
36 283
1597 253
47 164
317 403
决定是否运用运算律,关键看题中有没有可凑整的数。因此要正确迅速地做出决定,必须加快我们分辨凑整数的速度。
(三)检测评价
1、完成教材第20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集体订正。交流时让学生说清楚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60+145+40+355 372+42+258 146+143+54+257
(四)评价反馈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如何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让学生互相补充,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明确只要把能凑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就可使运算简便。
(五)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例3:按照计划,李叔叔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
=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律”
在计算加法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六、教学后记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能力,以及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找准单位1,找出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分析数量关系并列方程解答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一)确定单位1
1.铅笔的支数是钢笔的 倍. 2.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 .
3.白兔只数的 是黑兔. 4.红花朵数的 相当于黄花.
(二)小营村全村有耕地75公顷,其中棉田占 .小营村的棉田有多少公顷?
1.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
2.分析题意并列式解答.
二、讲授新课
(一)将复习题改成例1
例1.小营村有棉田45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 ,全村的耕地面积是多少公顷?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抓住哪句话来分析?
3.引导学生用线段图来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4.比较复习题与例1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5.教师提问:
(1)棉田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的 ,谁是单位1?
(2)如果要求全村耕地面积的 是多少,应该怎样列式?(全村耕地面积 ).
(3)全村耕地面积的 就是谁的面积?(就是棉田的面积)
解:设全村耕地面积是 公顷.
答:全村耕地面积是75公顷.
6.教师提问:应怎样进行检验?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解答吗?
(1)把 代入原方程,左边 ,右边是45,左边=右边,所以 是原方程的解.)
(公顷)
(根据棉田面积和 是已知的,全村耕地面积是未知的,根据分数除法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应该用除法计算.)
(二)练习
果园里有桃树560棵,占果树总数的 .果园里一共有果树多少棵?
1.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画图并分析数量关系
3.列式解答
解1:设一共有果树 棵.
答:一共有果树640棵.
解1: (棵)
(三)教学例2
例2.一条裤子75元,是一件上衣价格的 .一件上衣多少钱?
1.教师提问
(1)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
(2)有几个量相比较,应把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
2.引导学生说出线段图应怎样画?上衣价格的
3.分析:上衣价格的` 就是谁的价钱?(是裤子的价钱)谁能找出数量间相等的关系?(上衣的单价 =裤子的单价)
4.让学生独立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并加强个别辅导.
解:设一件上衣 元.
答:一件上衣 元.
5.怎样直接用算术方法求出上衣的单价?
(元)
6.比较一下算术解法和方程解法的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
相同点:都要根据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来列式.
不同点:算术解法是按照分数除法的意义直接列出除法算式;而方程解法则要先设未知数,再按照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
三、巩固练习
(一)一个修路队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 ,正好是160米,这条路全长是多少米?
提问:谁是单位1?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式是什么?怎样列式?
(米)
(二)幼儿园买来 千克水果糖,是买来的牛奶糖的 ,买来牛奶糖多少千克?
(三)新风小学去年植树320棵,相当于今年植树棵数的 .今年、去年共植树多少棵?
1.课件演示:
2.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的方法.这类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时分几步?
五、课后作业
(一)一桶水,用去它的 ,正好是15千克.这桶水重多少千克?
(二)王新买了一本书和一枝钢笔.书的价格是4元,正好是钢笔价格的 .钢笔价格是多少元?
(三)一种小汽车的最快速度是每小时行140千米,相当于一种超音速飞机速度的 .这种超音速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
六、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分析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应用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
教学重,难点:掌握分数连乘的计算方法,突出一次计算,会解答分数连乘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出下面各题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各题
1/2×2=2/5×3=2/3×1/2=3/4×5=
2、说出下面各题中的两个量,应该把谁看着单位“1”。然后再给每题补充一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使它成为一道一步计算的分式乘法应用题。
母牛的头数是公牛的1/3,公牛头数的2/3和母牛相等。
母牛的头数相当于公牛头数的3/4,公牛的头数相当于母牛头数的1/2。
小组完成,集体订正。
(二)、教学实施
1.板书:公牛有30头,母牛的头数相当于公牛的1/3,小牛的头数相当于木牛的2/5,小牛有多少头?(认真读题,弄清题意)
2.指导学生画线段图: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要求小牛的头数,就要知道哪个量?(母牛的量)母牛的头数又和哪个数量有关?(公牛的头数)先画一条线段,表示哪个数量?(公牛的头数)崽化一条线段,表示哪个数量?(母牛的头数)画多长?根据什么?表示小牛的头数的线段应该怎样画?板书:
公牛:|||||||||||
30头
母牛:||
小牛:
?头
3.分析数量关系:
求小牛有多少头,必须先求什么?(母牛的头数)求母牛的头数应该怎样做?解答这道题需要几步?
4.列式解答:根据以上分析,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怎样列综合算式解答?板书:
30×1/3×2/5=
根据综合算式让学生说说每一步分别求的是什么,每一步分别是把哪个数量看着单位“1”。同时强调:分数连乘不必像整数,小数连乘那样,逐次计算,可以一次计算,遇到整数和分数相乘,要用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不能约分的直接与分数的.分之相乘。
(三)巩固练习
完成第18页第4、5、9、10题,学生要说明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每一步是把哪个数量看着单位“1”。
(四)课堂小结: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与解答一步计算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相同点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不同点是分数连乘应用题要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解题关键是要找准每一步的单位“1”。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学会利用线段图来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答这类应用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能正确列式计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比较熟练的画出线段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
板书:超市运来花生油和豆油共600桶,花生油的桶数占总桶数的2/5。
(二)、教学实施
1.根据以上两个条件,我们可以提出以下数学问题:
花生油有多少桶?豆油有多少桶?豆油不花生油多多少桶?这些问题中哪个问题可以一步解决?明确任务,重点研究第二个问题
2.能用图表示豆油的部分吗?板书:
“1”
花生油占总桶数的
||||||
豆油?桶
600桶
3.分析数量关系;看图想想,豆油占总桶数的几分之几?求豆油的桶数就是在求什么?交流讨论得出:豆油的桶数占总桶数的,求豆油的桶数也就是在求600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4.列式:600×(1–2/5)或600-600×2/5
后者方法很容易理解,主要是从“总桶数—花生油的桶数=豆油的桶数”这个数量关系入手分析,也就是“和—一个量=另一个量”
5.出事例2:明确题意:降低是指什么意思?(比原来少)减少了哪个量的?现在听到的声音分贝是原来噪音的几分之几?请个别学生尝试板演画线段图
“1”
原来:||||||||
85分贝
降低了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整数除法和乘法的知识来解决。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一分、拿一拿,理解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探求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初步了解分数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实际问题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图形、语言、算式三种表征的转化来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导入。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折出它的,并用阴影部分表示出来。
全班展示、交流不同的折法。
出示作业纸上的苹果图:
要求学生将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写出一份占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两份占苹果总数的几分之几,并将苹果总数的涂成红色,苹果总数涂成绿色。
2.揭示课题。
(1)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应用分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1”是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时如何用分数表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为学习新知作好准备。
(二)尝试探索,学习新知
1.阅读与理解。
(1)课件出示例2,学生自由读题,理解题意。
有12名学生在踢毽子,其中是女生,是男生。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交流:说一说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你能用画示意图的方式表示出“其中是女生,是男生”吗?
(4)展示学生画的示意图,并进行对比和交流。
(5)请学生修改或完善自己画的图。
2.分析与解答。
(1)借助示意图,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①引导学生读图思考:因为是女生,要求女生人数就要把12平均分成三份,求出一份是多少,并要求学生以同样的思路去求男生的人数。
②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求男生人数的其他方法,并让学生选取自己认为简便的方法。
(2)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3.回顾与反思。
(1)说一说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
预设:
方法1:将解答的结果和画出的示意图一一对应。
方法2:女生的人数和男生的人数相加,4+8=12,解答正确。
……
(2)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先让学生回顾与总结解决问题的过程,讨论后师生共同小结。
(3)汇报交流后,让学生书写答案,完善解题步骤。
【设计意图】在创设现实情境后,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和观察,画出示意图,理解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完成练习二十二第5题。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6题。
3.完成练习二十二第9题。
借助操作和直观图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应用分数的含义解决问题,通过提供直观图,方便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形成解题思路。
(四)全课总结,升华认识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19至120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学习数学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当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自觉整理复习知识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会与同学交流和学习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课前要求】
1.每名学生收集统计图或一些分数表示的信息;
2.每名学生制作一张日历卡。
3.收集本学期与生活应用有关的题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
入学是为了用,本学期同学们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请同学们说说这些数学知识都帮你解决了哪些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1.拿出收集到的与生活应用有关的题型,四人小组人单位,互相交流;
2.个别上台汇报结果。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让学生将各自的体会进行交流,增加了认识的宽度,同时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教学第25题。
让学生拿出收集到的统计图或分数表示的信息,在小组当中交流。请个别学生上来汇报自己的成果与心得(你收集到的是什么数据,从这些数据当中你看出了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有可能对同一统计图会有自己不一样的理解,互相交流,分享心得与意见,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统计图的认识。】
二、 教学第26题。
拿出日历卡。理解题意,明确要求,只能横着框。尝试完成。 用投影配合展示结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第27题。
1.说出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哪几个?它们的和是多少?(让学生迅速动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汇报)
2.再任选几个整数,分别写出用这几个数作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并求出每组真分数的和。(每人选两个整数,并写出用这个整数作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再求出和。)
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任何一个比2大的整数,用它作分母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一定是整数。)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学会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四、教学第28题。
学生独立完成,用投影展示结果。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位置感与方向感。】
五、教学第31题。
读题,理解题意。学生尝试做游戏。
要想取胜,可以倒过来推想(自己最后一次取之前,应该留几根给对手)。
指出:每次取完后,留下的火柴根数必须是4的倍数。再次尝试游戏。
说说取胜的策略。
【设计意图:游戏中学,游戏中发现规律,远比在枯燥的笔算中要有效果。】
六、教学第29题。
小组交流。
汇报结论,注意表述的正确性。
七、课后延伸第30题。
分组课后完成测量、计算。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紧密地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进一步体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加强小组合作意识。】
八、总结。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与自己的不足。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学会分析解答有关倍数的三步应用题、
(二)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三)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用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教学过程 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树是三年级的2倍、三、四年级一共栽树多少棵?
2、全班同学根据线段图提问题、
先编题,再列式、
(1)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有排球多少个?
20x3=60(个)
(2)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篮球比排球多多少个?
20x3—20=40(个)
有篮球20个,排球是篮球的3倍,篮球、排球共有多少个?
20x3+20=80(个)
编题后把问题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
订正板演题时要说出解题思路、
(二)学习新课
1、新课引入
把复习题增加一个条件,即“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把问题改成“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像这样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板书:应用题)
2、出示例5
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树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
(1)读题,理解题意、读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并和复习题比较有什么地方不同
(2)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
三年级栽56棵四年级栽的是三年级的2倍
五年级栽棵10棵
(3)学生独立思考,试算、
(4)集体讨论、互相交流,说思路、
教师提出要求五年级栽树多少棵,根据题里给的条件能直接算出来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叙述自己的思路、
(求五年级栽树多少棵,必须知道三、四年级栽多少棵、三年级栽树的棵数已经知道,四年级栽树棵数没直接告诉,所以先求四年级栽多少棵,算式为56x2=112(棵),再求三、四年级的总数,算式为56+112=168(棵)、因为五年级栽的棵数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所以最后用总数减去10棵:168—10=158(棵)
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1)四年级栽多少棵?
56x2=112(棵)
(2)三、四年级共栽多少棵?
56+112=168(棵)
(3)五年级栽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级栽158棵、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如果题中五年级栽树的条件改为“五年级栽树的棵数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多10棵”,怎样求五年级栽的棵数?
(用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加10棵,168+10=178(棵)、)
(5)求三、四年级栽树的总数还有别的比较简便的方法吗?
提示:从倍数关系上考虑,谁是1倍数?三、四年级的总数是几倍数?怎样求三、四年级的总数?
(四年级栽的是三年级栽的2倍,三年级栽的是1倍数,四年级栽的是2倍数,三、四年级栽的总数是 2+1=3倍数:56x(2+1)=168(棵),然后再加上10棵,就是五年级栽的棵数:168+10=178(棵)、)
小结
解答应用题要认真审题,理解题意是基础,分析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采用什么方法分析要因题而异,由于解题思路的不同,解题方法也不一样,解题步骤也不一样,因此要灵活运用、
(三)巩固反馈
1先画图,再解答、
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有35人参加比赛,四年级参加的人数是三年级的3倍,五年级参加的人数比三、四年级参加的总人数多12人,五年级参加比赛的有多少人?
2、看图解答、
3、条件有变化、先讨论、独立解答,再集体交流、
学校里有柳树36棵,松树比柳树少12棵,杨树的棵数等于松树和柳树总数的4倍、有杨树多少棵?
订正时可以明确,题目要求“杨树有多少棵?”这句问话本身数量关系不明显,因此可以根据已知条件的关系找出新的数量,直到所求的问题、
(四)全课总结
引导学生说出怎样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五)作业
练习五第1~3题、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三步应用题是在学生学过的有关倍数的两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的,两步应用题增加一个条件,改变其问题,就是三步应用题、本节课仍以思路教学为重点,通过画线段图,学会分析数量关系,以掌握解题思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着重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画线段图虽不作教学要求,但它比文字叙述的题要具体的多,在分析数量关系中,恰当地运用线段图是帮助学生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桥梁,因此无论是复习、新课、练习都十分重视画图、看图分析的训练、
2、重视学生叙述思维过程的练习、应用题不但要注重结果的正确性,还要重视思维过程的逻辑性,因此解答应用题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口述出思维过程,这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手段、
3、注重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和变化、把复习题改变条件可使两步题变成三步题,条件变化了,解题方法也变了,让学生在分析不同的数量关系中,掌握解题思路,达到举一返三的目的
4、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先基本、后变化、先易后难,把说思路、画线段图贯穿于全课中、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练习,达到熟悉数量关系,掌握不同的思路,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例5 华山小学三年级栽树56棵,四年级栽的棵数是三年级的2倍,五年级栽的比三、四年级栽的总数少10棵、五年级栽树多少棵?
(1)四年级栽多少棵?
56x2=112(棵)
(2)三、四年级共栽多少棵?
56+112=168(棵)
(3)五年级栽多少棵?
168—10=158(棵)
答:五年级栽158棵、
简便算法:
56x(2+1)=168(棵)
168—10=158(棵)
练习、看图解答
(1)小强集邮多少张?
45x5—20
=225—20
=205(张)
(2)两人共集邮多少张?
45+205=250(张)
答:两人共集邮250张、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小动物们重建家园的情境中的信息,探索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的解题思路。
2、培养学生们提出问题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解决乘加、乘减两步计算问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多媒体、学具等。
信息:1.每次搬4块,已经搬了5次,还剩24块没搬。
2.共有16只小兔,每4只小兔住一间房,已经建好3间。
学生:准备:本子,笔,学具。
教学过程:
活动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森林里发生了水灾,小动物的家被洪水冲垮了。他们在忙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
(课件出示信息图)谁能说说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呢?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这么多数学信息,主要说了哪几件事?
关于小熊搬砖盖房子的信息都有哪些呢?(每次搬4块,已经搬了5次,还剩24块没搬)这位小朋友信息找得很准确,谁能把小熊搬砖的信息再大声说一遍呢?关于小兔盖房子的信息又有哪些呢?谁能把小兔子盖房子的信息再大声说一遍?师边指边说:信息经过这样分类整理,是不是就更清楚了呢?当遇到信息较多时,我们就应该像刚才这样把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我们一起读一读小熊搬砖的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块砖?”这个问题有点难,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二解决问题1
同学们看这个问题你们会解决吗?先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
同学们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老师发现很多小组的同学讨论好了,哪个同学愿意代表小组交流一下?
实物投影:生交流算式:4×5=20,20+24=44
师:能和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生指算式:4×5=20我先求已经搬了多少块砖。再用20+24=44求出一共有多少块砖?
师:小朋友们听清楚了吗?他先用4×5=20,求出小熊已经搬了多少块砖。现在请小朋友们看黑板,谁来说说他是根据哪条信息求出小熊已经搬了多少块砖?他是根据每次班4块,已经搬了5次,这两条信息求出了已经搬了多少块。他又用20+24=44求出一共有多少块砖?谁知道他又是根据哪两条信息求出来的呢?老师指着再重复根据已经搬的和还剩24块没搬。求出一共有多少块砖?
哪个小组做法与他一样的'举手?谁能完整的再说一说,你先根据什么信息求出了什么,又根据什么信息求出了什么?
还有哪个小组有不同做法想下来交流?
(4×5+24=44(块),他列出了综合算式。能和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得吗?这种做法我们以后还会学习,今天先不研究,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分步算式。
刚才我们小朋友交流了自己的不同做法,可不管哪种做法,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都是先根据“每次搬4块,已经搬了5次”。求出“已经搬了多少块砖”,再根据已经搬的砖和剩下的砖合在一起,求出一共的砖。来,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步算式是,生答师板书:
4×5=20(块)
20+24=44(块)
同学们看,刚才我们先用乘法求出已经搬的砖又用加法求出一共多少块砖,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乘加两步计算。
活动三:解决问题2
师:同学们帮小熊解决了搬砖的问题,小兔子着急了,说:快来帮我们吧!
我们一起读一遍小兔盖房子的信息,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把这三个信息都用上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还有几只小兔没有房子住?
请同学们试着在练习本上做一做。
做完的同学想一想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下面同桌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哪位同学愿意起来交流一下自己的做法?
板书:3×4=12(只)
16-12=4
(生交流,师板书,能和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
你根据什么信息求出来的,能说出来吗?再完整的说一说,根据哪些信息求出了什么,又根据哪些信息求出了什么?
你现在明白了吗?自己改正一下
小结:同学们看,刚才我们帮小兔解决问题,先算乘,再算减,这就是乘减两步计算问题。板书课题。
四、巩固练习
小猴摘桃
活动四:
课堂总结:老师发现咱班同学真了不起,不但会动脑思考,还很善于交流,相信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表现更棒。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2
教材分析:分数连除和乘除复合应用题”这节课的教学是在前面学过的分数乘除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数连除应用题和乘除复合应用题,所以在设计复习导入部分作了全面的练习和知识点的概括。本节课的重点是:找准题中的单位“1”和数量关系。难点是:掌握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明确数量关系。
在设计“授新课”部分,为了避免学生觉得枯燥,我谈话引入本校情况,并对两道例题做了更改。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注意到适当的“引”和“放”,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计算是次,分析列式是主,所以在设计“练兵场1、2”时,我做了明确要求,男生做1题,女生做2题,这样学生实际完成了1道题,但在同桌互查和集体订正的过程中就自然列出了另一题的算式。
巩固练习阶段,我分成了两个层次,一是基础练习。设计时题目要求只列式不计算,是为了达到节时高效的目的。二是变式和拓展练习。题目中只有1个单位“1”,目的在于和前面的题目和解法形成对比,使学生养成认真分析数量关系的好习惯。
小结时,师引导学生说内容,说方法,并强调喜欢哪种用哪种,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课后“优化算法”。当然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还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以提高我的教学水平。
教学目标:1、掌握分数连除应用题和乘除复合应用题的结构特点与数量关系,学会分析解答相关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找准每一步的单位“1”和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两类应用题的结构特点,找准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算天天练。(课件示题,指名口答)
渗透个别算式的知识点。
2、“看谁先找到题中的单位‘‘1‘‘。”指名口答
3、分析分率句,口头列式解答。
教师小结:题目中已知了分率和单位“1”的量,求分率的对应量要用乘法计算;题目中已知了分率和分率的对应量,求单位“1”的量,要用除法计算。
4、谈话引入新课。
东华小学的.校园文化生活是丰富的,我们学校也不错。课前老师还对我校部分兴趣小组的人数情况作了了解,来一起看。(指名读题)
问:在这道题中,有几个单位“1”?这两个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其中一个类型。(板书课题)
二、新授课
1、教学例4。
1.)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我们还可以用线段图来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生说画法,师画线段图。
3.)师引导,学生确定每一步的算法。
师小结:刚才我们用连除的方法解答了题目中有两个单位“1”并且都未知时,求其中一个单位“1”的量的这类问题。
4.)你愿意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吗?(指名板演)
2、完成“练兵场1”中的题目。(要求男生做第1题,女生做第2题,然后同桌交换检查,最后集体订正。)
更让老师感兴趣的是:我校舞蹈队人数、英语组人数及我班学生总数三者有个巧合。想知道吗?
3、教学例5。
1.)出示例题,齐读题目。
2.)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我们怎样用线段图来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呢?师引导学生完成线段图。
4.)师引导,学生确定每一步的算法。
师小结:刚才我们用乘除混合计算的方法解答了题目中有两个单位“1”并且一个已知,一个未知时,求其中未知的一个单位“1”的量的这类问题。
5.)谁还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这道题?(指名板演)
4、完成“练兵场1”中的题目。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
要求先独立做,然后集体订正。
下面几道题和前面的稍稍有点不同,敢挑战吗?
2、变式练习。
3、拓展练习。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题目中含有两个单位“1”的应用题,解答这类题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算术方法的连除或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计算,还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你喜欢哪种就用哪种。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一的2、3、6题。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49页~51页的内容,练习十三的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会解答此类应用题。
3、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问:我班男女生人数各是多少?你能根据我班男女生人数用比的知识和分数的知识来说一句话吗?
学生汇报: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2、口答
(1)把6 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
(2)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
(3)六一班参加午餐的有60人,六二班有50人。现在午餐部把110 个平均分给这两个班,你认为合理吗?你认为怎样分合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能平均分配,刚才你们说的按人数的比去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的应用,也可以说是按比例分配。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指出:按比例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分配。
二、讲授新课
出示例2:某种清洁剂是浓缩液和水按1:4的体积比配置的。现有一瓶500毫升的这种清洁剂,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读题后,问1:4什么意思?浓缩液的体积占这瓶清洁剂的几分之几?水的体积占这瓶清洁剂的几分之几?
你会怎样做这道题?
提问:多找学生说说,要求说出每步算出来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 提问后老师总结:把计算出来的浓缩液的体积加上水的体积是否等于500;也可以把计算结果去比,看是否是1:4。
强调:检验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他能告诉我们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能帮助我们养成对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老师总结并强调计算方法 :首先看清题里的条件 给的是哪几个量的比 再看题中给的量是否是这几个量的和 ,而后在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三、出示练习题(49页 做一做)
(1)某妇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3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51:50。上月新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人?
(2)学校把栽70棵树的任务,按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三个班各应栽多少棵? 读题后,学生独立做,二人板演
老师集体订正,要求说出每步算出的是什么。
拓展练习
怎样分配最合理?(有的说平均分,有的说按出资多少去分)
2.本期彩票小张出资200元,小王出资300元。小李出资400元,他们三人各应分得奖金多少元?
四、布置作业:练习十二1—4题
五、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解法
1、每份是 500÷5=100(毫升)
浓缩液有 100×1=100(毫升)
水有 100×4=400(毫升)
解法
2、总份数?1+4=5? 浓缩液有:500×1/5=100(毫升)
水有: 500×4/5=400 (毫升)
答:浓缩液有100毫升,水有400毫升
六、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是十一册教材的内容,与前面学的比的知识,尤其是分数应用题密切相关。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这节课想顺利的进行真的很难。因此在教学前面的知识的时候,我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因此在进行本节课的时候就会水道渠成。
一、情境引入,切入课题:
好的课题导入能引起学生的知识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和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新课导入的艺术之一在于能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数
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创设了分桔子的情景。教师提出问题,那该怎么分比较合理?学生很快说出了最好根据人数比来分。根据题目当中所提供的比,让学生估计一下,哪个班级会分的多,说出你估算的根据。这位后面的计算奠定了基础。
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向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交流、真正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教师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交流合作,然后再观察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体现了教师是教材创造者的理念。
在如何使用教材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摒弃过去那种“教教科书”的传统思想,充分挖掘新课知识点,整合课堂内容,优化课堂结构,真正实现“用教科书教”。本节课我充分利用例题,将此例题先后做了三次改变,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各种类型全部展示出来。同时在比较中使学生认识到解决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关键。打破了学生解题的模式,因此做每一道题目的时候,都必须认认真真地思考,分析。真真正正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四、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在解答应用题的时候,教师通过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另外,改变以往只从例题中草草抽象概括数量关系、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做法,让学生充分实践体验,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4
教材与学情: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数学问题,对分析问题能力要求较高,这会使学生学习感到困难,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信息论原理:
将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作为已有信息,通过复习(输入),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贮存);再通过例题讲解,达到信息处理;通过总结归纳,使信息优化;通过变式练习,使信息强化并能灵活运用;通过布置作业,使信息得到反馈。
教学目标:
⒈认知目标:
⑴懂得常见名词(如仰角、俯角)的意义
⑵能正确理解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
⑶能利用已有知识,通过直接解三角形或列方程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
⒊情感目标: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理解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信息优化策略:
⑴在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究中,神经兴奋,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⑵在归纳、变换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
⑶重视学法指导,以加速教学效绩信息的顺利体现。
教学媒体:
投影仪、教具(一个锐角三角形,可变换图2-图7)
高潮设计:
1、例1、例2图形基本相同,但解法不同;这是为什么?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探求状态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将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通过旋转、翻折等变换,使学生对问题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输入并贮存信息:
1.提问:如图,在Rt△ABC中,∠C=90°。
⑴三边a、b、c有什么关系?
⑵两锐角∠A、∠B有怎样的关系?
⑶边与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提问:解直角三角形应具备怎样的条件:
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由投影给出,便于学生贮存信息
二、实例讲解,处理信息:
例1.(投影)在水平线上一点C,测得同顶的.仰角为30°,向山沿直线 前进20为到D处,再测山顶A的仰角为60°,求山高AB。
⑴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⑵分析:求AB可以解Rt△ABD和
Rt△ABC,但两三角形中都不具备直接条件,但由于∠ADB=2∠C,很容易发现AD=CD=20米,故可以解Rt△ABD,求得AB。
⑶解题过程,学生练习。
⑷思考:假如∠ADB=45°,能否直接来解一个三角形呢?请看例2。
例2.(投影)在水平线上一点C,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30°,向山沿直线前进20米到D处,再测山顶A的仰角为45°,求山高AB。
分析:
⑴在Rt△ABC和Rt△ABD中,都没有两个已知元素,故不能直接解一个三角形来求出AB。
⑵考虑到AB是两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而CD是两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而CD均不是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但CD=BC=BD,启以学生设AB=X,通过 列方程来解,然后板书解题过程。
解:设山高AB=x米
在Rt△ADB中,∠B=90°∠ADB=45°
∵BD=AB=x(米)
在Rt△ABC中,tgC=AB/BC
∴BC=AB/tgC=√3(米)
∵CD=BC-BD
∴√3x-x=20 解得 x=(10√3+10)米
答:山高AB是(10√3+10)米
三、归纳总结,优化信息
例2的图开完全一样,如图,均已知∠1、∠2及CD,例1中 ∠2=2∠1 求AB,则需解Rt△ABD例2中∠2≠2∠1求AB,则利用CD=BC-BD,列方程来解。
四、变式训练,强化信息
(投影)练习1:如图,山上有铁塔CD为m米,从地上一点测得塔顶C的仰角为∝,塔底D的仰角为β,求山高BD。
练习2:如图,海岸上有A、B两点相距120米,由A、B两点观测海上一保轮船C,得∠CAB=60°∠CBA=75°,求轮船C到海岸AB的距离。
练习3:在塔PQ的正西方向A点测得顶端P的
仰角为30°,在塔的正南方向B点处,测得顶端P的仰角为45°且AB=60米,求塔高PQ。
教师待学生解题完毕后,进行讲评,并利用教具揭示各题实质:
⑴将基本图形4旋转90°,即得图5;将基本图形4中的Rt△ABD翻折180°,即可得图6;将基本图形4中Rt△ABD绕AB旋转90°,即可得图7的立体图形。
⑵引导学生归纳三个练习题的等量关系:
练习1的等量关系是AB=AB;练习2的等量关系是AD+BD=AB;练习3的等量关系是AQ2+BQ2=AB2
五、作业布置,反馈信息
《几何》第三册P57第10题,P58第4题。
板书设计: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例1已知:………例2已知:………小结:………
求:………求:………
解:………解:………
练习1已知:………练习2已知:………练习3已知:………
求:………求:………求:………
解:………解:………解:………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90页例5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假设法,使学生能掌握“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
2.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假设法,解决“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
教学难点:单位“1”的不断变化。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做好铺垫
教师:最近我们一直在学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请同学们先来看看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一)只列式不计算:
1.180米增加20%是多少米?
2.图书馆有故事类书籍20xx册,历史类书籍1500册,历史类书籍比故事类书籍少百分之几?
(二) 找出下列题目中表示单位“1”的量:
1.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数本数的37.5%;
2.果园里苹果树的棵树比梨树多50%;
3.冰箱售价1800元,十一商场搞活动,降了10%。
【设计意图】“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和“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这两类问题是解决“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明确找准单位“1”也是这节课的难点所在,所以设计了这两个部分的旧知复习,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作用。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
(一)阅读与理解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5:
某种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20%,5月的价格比4月又涨了20%。5月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降了?变化幅度是多少?
教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从题目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你有哪些困惑?
问题2预设1:3月的价格都不知道,不能解决;
预设2:5月和3月的价格不变,降了20%和涨了20%抵消了,价格应该是不变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阅读题目并独立思考问题,使所有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问题和困惑。有些学生可能根本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有些学生会觉得价格是不变的,也有学生能看出其中的端倪。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引领学生分析与解答问题,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分析与解答
教师:既然有些同学认为3月的价格不知道,无法求出最后是涨了还是降了,那么我们怎么来处理这个问题呢?
学生1:我想把3月的价格假设成100元,就能解决了。
学生2:我想把它假设为1000元。
教师:非常好,每个同学可以自己选择一个数,假设其为3月的价格,然后来求一求它的变化幅度。完成后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下,你们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讨论。
学生1:100×(1-20%)=100×0.8=80(元),
80×(1+20%)=80×1.2=96(元),
(100-96)÷100=0.04=4%。
学生2:1000×(1-20%)=1000×0.8=800(元),
800×(1+20%)=800×1.2=960(元),
(1000-960)÷1000=0.04=4%。
学生3:1×(1-20%)=1×0.8=0.8,
0.8×(1+20%)=0.8×1.2=0.96,
(1-0.96)÷1=0.04=4%。
学生汇报:我们组每个人假设3月的价格都不一样,可是最后的结果是一样的。
教师:看来3月的价格是多少并不会影响最后的结果。有同学把价格假设为1,这里的1指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数据的假设,并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对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结果一致,促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这是为什么?在所有假设的数据中,“1”是最特别的,特别提出来分析,是让学生明白这里的“1”不只是单纯的1元,也可以代表“10元”“100元”等,这是一个高度抽象的概念。
(三)回顾与反思
教师:如果老师用更为一般的假设方法,把3月的价格假设为元,请你求一求结果,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结果还是4%,过程如下:
(元);
(元);
。
教师:那么,开始的时候有同学提出“降了20%,又涨了20%,所以价格没有变”,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学生:虽然涨价和降价都是20%,但是它们的基础不一样,也就是单位“1”不一样,4月的价格是在3月的价格的基础上降价的,而5月的价格是在4月的价格(也就是3月的价格降了20%之后所得的价格)的基础上涨价的。
【设计意图】把3月的价格假设为,通过计算发现最后的结果和没有直接关系,使学生从数学本质上理解各种假设法的合理性以及内在一致性。对于一开始认为价格不变的学生,重点提出反思,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也就是连续变化的时候单位“1”发生了改变,让学生经历了猜测、假设、验证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灵活应用
(一)基本练习
1.一台笔记本先降价10%,再涨价10%,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2.一台笔记本先涨价10%,再降价10%,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你发现了什么?
(二)变式练习
1.长方形的长增加25%,宽减少20%,面积变大还是变小了?
2.商店对某饮料推出了“第二杯半价”的促销办法,若卖出两杯这种饮料,相当于按原价的百分之几销售?
(三)提高练习
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20%,第二次剪去余下的20%,第三次剪去余下的20%,还剩全长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层次的练习设计,一方面可以巩固学生对“求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方法的掌握,另一方面让学生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解决百分数的较为复杂的问题,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全课总结,加深认识
(一)师生共同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二)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假设法解决有关百分数连续变化的问题,相对来说把单位“1”假设为“1”比较简单和方便。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自主地对本课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梳理,通过教师的归纳与提炼,让学生再一次巩固“已知一个数量的两次增减变化情况,求最后变化幅度的百分数”问题的解决方法。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比应用教学设计05-08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2-11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0-12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5-01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10-12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6-16
数学《比的应用》教学设计03-07
《比例的应用》教学设计04-21
比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