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精华)
在各个领域,我们需要用到试卷的情况非常的多,试卷是纸张答题,在纸张有考试组织者检测考试者学习情况而设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试卷。什么样的试卷才是好试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精华),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1
一、拼准确,写规范。(16分)
jìng mì
qī liáng
méng lóng
dé gāo
wàng zhòng
bào yuàn
dǒu qiào
juàn liàn
qǐn bù ān xí
二、按要求填空。
1、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思潮( )( )
别有( )( )
( )( )欲聋
汹涌( )( )
( )( )可亲
可见( )( )
( )( )大物
( )( )匆匆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 4分)
虽然……但是……
宁可……也不……
尽管……还是……
1、阎振三( )自己受苦刑,( )愿说出李大钊。
2、(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 )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3、我们( )有些意见分歧,最后( )统一了认识。
4、选词填空
审阅 浏览 恳求 乞求
晚饭后,爸爸坐在沙发里边喝茶边( )当天的报纸,而妈妈在台灯下( )公司的设计图纸。
3、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我们学习了________的《怀念母亲》,文中写道: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________,一个是________。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________ 。又感受了________国 ________的笔下《穷人》________的高贵品德; 通过学习《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明白了________ 的道理; 在《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里,我们同样明白了________这个深刻的道理。
三、日积月累(6分)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
2、我们爱着我们的民族,________________。
3、诚者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
4、有限的资源,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此花开尽更无花。
6、写一句爱国的名言________________
四、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原句上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簇簇树叶伸到微波荡漾的湖面上。(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妈妈对小明说:“明天我要去县上开人代会,你自己照顾自己。”(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忽然,雷阵雨来了,像________,又像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五、阅读与理解(21分)
(一)课内阅读(8分)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詹天佑采用了哪两种凿井的方法?原因是什么?(4分)
第一种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第二种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画出詹天佑两种凿井方法的示意图。 (2分)
(二)课外阅读(13分) 鲁迅先生记
鲁迅先生家里的花瓶,好像画上的西洋女子用以取水的瓶子,灰蓝色,有点从瓷釉而自然堆起的纹痕,瓶口的两边,还有两个瓶耳,瓶里种的是几棵万年青。我第一次看到这花的时候,我就问:“这叫什么名字?屋里不生火炉,也不冻死?”
第一次,走进鲁迅家里去,那是近黄昏的时节,而且是个冬天,所以那楼下室稍微有一点暗,同时鲁迅先生的纸烟,当它离开嘴边而停在桌角的地方,那烟纹的疮痕一直升腾到他有一些白丝的发梢那么高。而且再升腾就看不见了。
“这花,叫‘万年青’,永久这样!”他在花瓶旁边的烟灰盒中,抖掉了纸烟上的灰烬,那红的烟火,就越红了,好像一朵小红花似的'和他的袖口相距离着。
“这花不怕冻?”以后,我又问过,记不得是在什么时候了。许先生说:“不怕的,最耐久!”而且她还拿着瓶口给我抓着。
我看到了那花瓶的底边是一些圆石子,以后,因为熟识了的缘故,我自己动手看过一两次,这花瓶是常常摆在客厅的黑色长桌上;加上自己是来自寒带的北方,对于这在四季里都不凋零的植物,总带着一点(惊异 惊奇)。
而现在这“万年青”依旧活着,每次到许先生家去,看到那花,有时仍站在那黑色的长桌子上,有时站在鲁迅先生照像的前面。花瓶是换了,用一个玻璃瓶装着,看得到淡黄色的须根,站在瓶底。
有时候许先生一面和我们谈论着,一面(检查 视察)着房中所有的花草。看一看叶子是不是黄了?该剪掉的剪掉;该洒水的洒水,因为不停地动作是她的习惯。有时候就检查着这“万年青”,有时候就谈鲁迅先生,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谈着,但那感觉,却像谈着古人那么悠远了。
至于那花瓶呢?站在墓地的青草上面去了,而且瓶底已经丢失,虽然丢失了也就让它空空地站在墓边。我所看到的是从春天一直站到秋天;它一直站到邻旁墓头的石榴树开了花而后结成了石榴。
从开炮以后,只有许先生绕道去过一次,别人就没有去过。当然那墓草是长得很高了,而且荒了,还说什么花瓶,(生怕 恐怕)鲁迅先生的瓷半身像也要被荒了的草埋没到他的胸口。
我们在这边,只能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而谁去努力剪齐墓上的荒草?我们是越去越远了,但无论多少远,那荒草是总要记在心上的。(选自《萧红文集》)
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文章,谈谈万年青有怎样的个性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文中写了三个怀念鲁迅先生的情景,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题是“鲁迅先生记”,却以大量笔墨从侧面去写“万年青”,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鲁迅,你听老师讲过,也读过介绍他的文章,那么你心目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作文 (30分)
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心、帮助。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爱的事情。习作要求:写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要表达真情实感;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4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2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wū jǐ yǒng chàng chē tāi dǎ rǎo
( ) ( ) ( ) ( )
qīng shuǎng zhēng zhá diāo nán jù pà
( ) ( ) ( ) (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8分)
惊( )万( ) 一( )热( ) 唇( )舌( ) ( )( )大义
脱( )灭( ) 节( )缩( ) ( )正( )圆 活( )活( )
三、选词填空(4分)
原型 原形
(1)、狡猾的狼在聪明的猎人的面前()毕露。
(2)、夏洛帝以自己为( )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简.爱》。
震动 振动
(3)、科学家们发现,声音是由物体的( )而产生的。
(4)、姐妹三人同时脱颖而出,( )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
事。
四、按要求写句子。(8分)
1、郑成功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站在船楼上眺望远方。(缩句)
2、《示儿》的作者是陈游写的(修改病句)
3、节日的天安门广场上挤满了人。(改为夸张句)
4、王母娘娘用玉簪划出了-条天河,牛郎飞不过去。 牛郎织女只能隔河相望。
(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4分)
1、民族英雄郑成功( );( )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
也不会忘记的'。(2分)
2、船长哈尔威( )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 )。人们透过( ),凝视着( )徐徐
沉入大海。我们在朗读这段文字的时侯应该用( )的语气,因为( )。(5分)
3、你知道下面的名人是哪个国家的吗?填一填。(1分)
肖邦( ) 维克多雨果( )
4、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不少伟大的人物,如从小草变大树的( ),她们入( )的精神感动着我们;轮椅上的( ),他不仅是一个( ),更是一个( ),从他身上我们学到了( )和( )。(3分}
5、上有天堂,( )。(1分)
6、( )甲天下,( )甲桂林。(1分)
7、五岳归来不看山,( )。(1分)
六、阅读《示儿》完成练习。(10分)
示 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1)、陆游是( )朝著名的爱国诗人。《示儿》是他的( ),相当于( )表达了诗人( )之情。
(2)、诗中( )一词是中国的别称,你还知道哪些词语也指中国,写出三个( )( ) ( )。
(3)、解释诗句的意思。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3
一、将下面的句子工整、美观地抄写在横线上。 (2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yùn hán
jū gōng
mèi lì
diāo xiè
jī xiào
bó hǎi
yíng huǒ
pēi tāi
三、选词填空。(3分)
温暖 温润 温和
1.五月间的海水变得柔和( )。海面上平静得出奇。
2.春天到了,( )的阳光照射着山村、河流,还有唱歌的小树林。
3.老师的语调严肃而又( ),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四、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8分)
( )( )相处
( )( )守法
赞叹( )( )
从容( )( )
( )( )成风
精彩( )( )
( )( )起敬
寒意( )( )
五、课文精彩回顾。(17分)
(一)名言警句。(5分)
1.它山之石,________________。
2.失之东隅,________________。
3.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
4.爱与敬,________________。
5.天道以爱人为心,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欣赏。(4分)
1.一叶渔船两小童,________________。
诗句出自杨万里的《________》。(2分)
2.默写《暮江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盘点课文。(8分)
1.《童年的发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告诉了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爷爷的芦笛》告诉我们,只有________,才能________的道理。
3.《伟大的出征》讲述了我国第一位航天员________出征的过程,表达了作者无比________与________的心情。
六、课内阅读。(6分)
海的颜色(节选)
海是什么颜色的?
对这个问题,估计多数人会回答:蓝的。
什么蓝?怎样的蓝?一定是蓝色吗?
例如在渤海湾,我就没有获得过蓝海的感受。不论在大连、北戴河还是烟台,我看到的海基本上是草绿色的。阴雨天,海是灰蒙蒙的,天与海的色彩最为接近,很难分清哪是天哪是海。浅海上常见黄褐色,可能是因为那里的沙滩是金黄色的缘故。浅海处因为涨潮退潮,因为风浪,因为游泳的人跑来跑去,把沙翻上来,便黄了,而遇到大风浪,便成了黄褐色。风浪特别大的时候,表面是白色的浪花,往下是黄褐色的海,颜色非常分明。
渤海的颜色令人觉得温暖,亲切,随和,让人愿意接近。
我到过西沙群岛,那里的海完全不同。那是深深的湛蓝色,阳光下映出一片金色的光辉。飞鱼在海面上飞行,军舰在海面上行驶,浪花庄严无声。海的颜色神秘而又伟大。人们说这种颜色是由于海非常深。这里的海确实非常深,不能见底。这深深的蓝色令人肃然起敬。
1.“什么蓝?怎样蓝?一定是蓝色吗?”作者为什么提出这一连串的问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描写了哪几处海的`颜色?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渤海的颜色和西沙群岛海的颜色,给人们的感受相同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18分)
必须承受的痛苦
三岁半的女儿扁桃体发炎,开了十针青霉素,上午八点和下午五点,一天两针。头两天是妻子带她去的。她怕打针,不肯去。妻子就骗她,说不打针,是去买酸奶喝,或骑小车车、踢皮球什么的,瞒哄着抱她下楼。当针扎进小屁股,针剂的疼痛加上被欺骗的愤怒,女儿无法承受,哭闹得惊天动地,大夫担心孩子会闭过气去。女儿哭,妻子也垂泪,第三天死活不干了,把担子卸给了我。
我把针药和注射单揣进兜里,对病恹(yān)恹地坐在床上翻画画书的女儿说:“乖,咱们去打针。”女儿可怜巴巴地仰望着我,嗓音沙哑地说:“爸,打针很疼。”我坐下来,说:“疼也得打呀,要不你的病好不了,上不了幼儿园,爸爸妈妈也上不成班,得在家看着你。不上班就没有钱,怎么给你买玩具和好吃的?”“那我以后不要玩具和好吃的还不行吗?”“那咱们三个人总得吃饭吧?鸡蛋、牛奶、肉、菜……你穿的衣服,什么不要钱啊?”
我停下来,给她时间思考。
在如何对待孩子上,我们两口子迥然不同。我认为小孩子也有足够的作出正确分析判断的能力,只要把道理讲清楚。除非她硬要抓电源或玩刀片,我绝少采取强制手段。而且,我从不骗孩子。
女儿愣了片刻,终于无可奈何张开双臂叫我抱,说:“爸爸,咱们去吧。”
打针的时候她又哭了,不过不厉害,针没拔出来已哭完了。
女儿睡了个大午觉。下午两点多我去卧室门口望了一眼,她已醒了,瞪着两只大眼睛瞅着天花板聚精会神,不知在琢磨什么。我没打搅她。三点了,我用遥控器关上客厅的电视,起身去卧室。女儿睁着眼的,可她一看见我,马上说:“爸爸,我困了,现在我要睡觉了。”就闭眼装睡。斜阳照在她紧张的小脸上,楚楚动人。
原来她不知动了多长时间脑筋,才想出这么个自以为是的办法以逃避打针。
“不行!回来再睡。”我硬着心肠拉她起来穿外套。
抱着她慢慢往医院走,我对她说:“乖,不是爸爸不疼你。可人活着就有很多的事,很多的痛苦,只能自己去承受,谁也替不了你。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的,就只有勇敢地去面对。逃避没有用,哭也没有用。”
女儿似乎懂了,因为我感到她的小脸刚毅了起来。
这一针,她没哭,嘴唇哆嗦着,却一滴泪也没掉。
第二天上午八点,我才要开口,女儿突然拿着注射单和针药盒子站在我面前,说:“爸爸,咱们去打针!”
我抱起她,紧紧搂在怀里。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分)
迥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可奈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以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原文中画出女儿打针时的不同表现。 (2分)
3.“当针扎进小屁股,针剂的疼痛加上被欺骗的愤怒,女儿无法承受,哭闹得惊天动地。”这句中“欺骗”具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2分)
4.第1自然段中说“第三天死活不干了”,妈妈为什么不干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原来她不知动了多长时间脑筋,才想出这么个自以为是的办法以逃避打针。”这句话中的“自以为是的办法”是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结尾写“我抱起她,紧紧搂在怀里”。当时作者是怎样的心情?(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想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30分)
题目:________的泪
泪水,是感情的流露,或感激,或喜悦,或悲伤,或懊悔,每一次流泪都会有一段难忘的经历,都会在情感深处留下深深的印迹。泪水是成长的记录,每一颗晶莹的泪珠都珍藏着你走过的历程,回首往事,你会有什么感受和启发呢?把题目补充完整,通过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内容真实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4
一、听得清
(考试时间 120 分,满分 100 分(含卷面分 2 分)
(8 分 )
1、听写词语 .(6 ×0.5= 3 分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短文,按要求填空。( 3 分)
《一本男孩必读的书》是 ________ ,是_________作家________写的。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 ___________ 的人。这本书告诉我们 ___________ 。
二、 填得准
1、仔细辨析并组词。( 5 分)
{
洛( )
络( )
{
梁( )
粱( )
{
跌( )
秩( )
{
诚( )
诫( )
{
避( )
僻( )
2、画出正确的读音。( 5 ×0.5= 2.5 分)
给 予( ge ǐ j í )载 重( za ǐ za ì )袒露( l ù l ò u )倔强( qaing jiang )戛 然( ji á g á )
3、补充成语。( 1 × 4=4 分)
广结( )( )
( )( )舌剑
( )( )顽抗
惊( )万( )
心急( )( )
( )行( )道
( )( )泪下
( )( )而至
4、照样子写词语。 (12 ×0.5=6 分 )
( 1 )嗷嗷待哺: _________________
( 2 )大名鼎鼎: _________________
( 3 )东张西望: _________________
5、把正确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3 ×1.5=4.5 分)
( 1 )( )餐馆的女主人她很疲劳,( )忙来忙去地为老妇人端茶送饭。
( 2 )( )你刻苦练习,琴( )一定能弹好。
( 3 )星期天,我( )要看书,( )要写作业。
6、把下列歇后语和俗语补充完整。 (10 ×0.5=5)
姜太公钓鱼——( )
铁杵磨成针——( )
隔着门缝看人——( )
猪鼻子插葱——( )
桂林山水甲天下,( ) 上有( ),下有( )。
东北有三宝:( )、( )、( )。
十年( ),百年( )。
五岳归来不看山,( )。
世上无难事,( )。
7、按要求改写句子。 (1 ×7=7)
( 1 )我经常摆弄着奶奶剪的各式各样的窗花。(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花园里的花真香。(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一个具有大无畏冒险进取精神的人,是一个成功者,一个英雄。(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到处都是绿色。(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你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我们。(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写一句有关“爱”的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写一句激励人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内容我知道。 (3+2+3+2+6+5=21 分 )
( 1 )《简 . 爱》作者是 _________, 她是一位在 ______ 中成长的典范,她的生命 __________ ,像 __________ 的仙人掌花。她的两个妹妹分别写了《 _______ 》和《 __________ 》也震动了世界文坛。
( 2 )史蒂芬。霍金被称为 _________ 。他撰写的 __________ 在全世界拥有无数的读者。他感动大众的精神力量是 ___________ 。
( 3 )“而那些远离群体的零零星星的三两棵松树,在灌木丛中鹤立鸡群”。这句话运用了 __________ 的修辞手法。“鹤”指 _________ ,“鸡”指 _________ 。学了这篇课文告诉我们 __________ 。
( 4 )通过半学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几位杰出的人物,他们是 ________ 的郑成功, _________ 的哈尔威, ___________ 的蔺相如, ____________ 的霍金。
( 5 )默写《示儿》: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这首诗是 ____ 代诗人 ____ 在 ____ 写下的。题目的意思是: ________ 。他在临终前的'遗恨是 ____________ ,遗愿是 ______________ 。
( 6 )“骤雨一样,是 ________ ; __________ 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 ________ 的脚步;火花一样,是 _________ ; _________ 一样,是 ________ 。”这句话选自 _____ 写得 ________ ,这句话运用了 ________ 和 ________ 的修辞手法。
三、说得好(5 分 )
每年的6月5日 是“世界环境日”,假日你在湖边看一位老人垂钓,这时,一对年轻人经过你的身边,随手往湖里扔了果皮等垃圾,垂钓的老人误以为是你扔的,严厉的批评了你。你应该如何向他解释呢?请想一想,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得通
市长的柱子
乌克兰的基辅市市政厅是一座距今已有100 年的古老建筑。1918 年,十月革命胜利后组建的新政府对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复修缮),负责(修复修缮)的施工队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大厅中心的支柱和屋顶之间有1 厘米的(缝隙间隙)。这是怎么回事呢?是支柱下沉了还是屋顶变形了?市长波尔金接到报告,立刻派人去把当年负责设计和建造这座大厦的工程师奥罗斯基找来,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奥罗斯基说:“市长先生,什么事情也没发生,当年建成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市长奇怪了:“建成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支柱没有顶到屋顶,那不是毫无用处吗?”“是的,市长先生,毫无用处。”市长越发地奇怪了:“既然毫无用处,你为什么还要这样设计?难道你觉得大厅里多一根柱子好看吗?你不嫌(qi ānxi án )它碍(ái ài )事吗?”
奥罗斯基说:“是的,它很不好看,也很碍事,就是(多此一举画蛇添足)。我的设计里本来没有这根柱子,是后来按照柯蒙市长的要求加进去的,因为他认为没有这根柱子,大厦会不安全。如果我不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他将不会采用我的设计,不让我来负责建造这座大厦。”
原来是这么回事!波尔金一下子就明白了奥罗斯基的(意思用意),他在屋顶和支柱之间留了1 厘米(缝隙间隙),是为了日后用它来证明自己原来的设计并没有错。奥罗斯基对这位新市长说:“现在柯蒙早就下台了,我们可以把那根毫无用处的柱子拆掉了。”波尔金(思忖沉思)良久,却说:“不,留着它,还有用处,让以后的市长和所有市政府的官员都能看到它。”
后来,那根奇怪的柱子被保留下来了,人们称它为:柯蒙市长的柱子。
1、给词语和字选择正确的词语好读音。(9 ×0.3=2.7 分)
2、画出文中的一个反问句,请把这句话改为陈述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柯蒙市长的柱子”可以看出柯蒙市长是个怎样的人?(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设计师奥罗斯基是个怎样的一个人?要用关于他行为的例子来说明。(2 分)
5、波尔金市长知道这是根毫无用处的柱子,为什么不拆掉,而把它保留下来?(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何不用“柯蒙市长的柱子”做题目,而用“市长的柱子”?你体会到了什么(1.3 分)
7、你会对工程师奥罗斯基说些什么?(1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得顺
作文。(20 分)
要求:你肯定见过许多的美味佳肴,那就拿起自己的笔,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美味,介绍给大家。注意要突出美味的色、香、味、形,要按一定的顺序把美味的特点写具体。语句要流畅,叙述有条理。题目自拟。字数45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5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6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qín miǎn
chǎn píng
ní jiāng
kān cè
qī liáng
kuí wú
kū jié
jìng mì
bào qiàn
méng lóng
二、请找出错别字划上“___”,改正后写进括号里。(12分)
宠然大物()
自做自受()
留连忘返()
京京有味()
惹人饥笑()
罪魁祸手()
苟延惨喘()
熙熙嚷嚷()
三、我会按要求写出正确的词语。(6分)
1、近义词
藐视——()
端详——()
繁殖——()
2、反义词
优雅——()
沮丧——()
善待——()
四、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野”在字典里有以下义项:①野外;②不是人工饲养或培植的;③不受约束的;④没礼貌的,不讲理的。联系所学课文,说说“野”在下面句子中的具体含义。
(1)索溪峪的山,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
(2)平生没走过这么“野”的路!()
(3)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野”性十足了。()
(4)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
五、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风停了,山中的一切变得非常幽静。(改为拟人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他们听来,我拉的小夜曲最难听。(改为比喻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很聪明。你要刻苦学习。(用关联词语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一个反问句,赞美你喜欢的一个同学或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来美国之前,我的好朋友伦捷送给了我一块电子手表。(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见到叶圣陶爷爷这样的大作家,我自然感到十分高兴。(用上问号,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能不能战胜自己的决心,是每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赵虎说:“我要向灾区人民捐100元。”(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证据面前,他不得不承认错误。(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珍惜自然资源,________。
2.不是花中偏爱菊,_________。
3.有所期诺,________;有所期约,________。
4.我们爱我们的民族,________。
5.通过这半学期的学习,我们不仅在《________》里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还感受到了高尚的爱国情怀;认识了俄国作家笔下的渔夫和桑娜,他们都是的人;懂得了《________》,我们要照管好它;更懂得了《________》,我们要精心保护它。
七、口语交际。(5分)
今天课间活动时,你无意中发现有一位同学随手将刚喝完牛奶的盒子扔在了院子里。请你围绕“保护环境,珍爱家园”劝他不要随地乱丢垃圾,你会怎么说呢?请把你想说的话写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八、课内阅读部分。(12分)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詹天佑采用了哪两种凿井的方法?原因是什么?(4分)
第一种是( ),原因是:_________
第二种是( ),原因是:_________
2、画出詹天佑两种凿井方法的示意图并注明名称。(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你想对詹天佑说些什么话,请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课外阅读部分(18分)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强烈)的阳光(照射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坐在水缸里看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别致)的野餐了。
吐鲁番人植树造林,变沙漠、盆地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有遮阳蔽日之处,()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讶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酸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用音序查字法查“漫”,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漫”在字典里的'解释有五条:(1)水过满,向外流;(2)到处都是;(3)莫,不要;(4)不受约束,随便;(5)广阔,长。
“漫天风沙”的“漫”应选第()条解释。“长夜漫漫”的“漫”应选第()条解释。“漫无目的”的“漫”应选第()条解释。(2.5分)
2.用“____”划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2分)
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2分)
4.人们把吐鲁番称作_________、_________。(1.5分)
5.人们把横贯整个盆地的一座山称为_________,理由有两点:(1)_________;(2)_________。(3分)
6.文中举例子来说明吐鲁番夏季气候炎热的特点,这两个事例是:(1)_________(2)_________。其中第一、二自然段则分别运用了_________、等说明方法。(4分)
7.吐鲁番人用植树造林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林阴路栽种钻天的白杨,可以_________,栽种桃树、梨树,可以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________。(3分)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我得到了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适当的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
(2)通过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
(3)500字左右。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6
积累与运用(32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ìnɡ mì miǎo shì qī liánɡ ɡǒu yán cǎn chuǎn
( ) ( ) ( ) ( )
kānɡ kǎi cōnɡ yù juàn niàn wànɡ ér shēnɡ wèi
( ) ( ) ( ) ( )
二、补充词语,完成练习。(6分)
罪( )祸首 驻足( )望 狂风( )号 刻骨( )心
不( )一格 ( )然大物 德高( )重 兴高( )烈
(1) 课文《詹天佑》中描写环境的词语是 。
(2) 课文《鹿和狼的故事》中,过多的鹿会成为毁坏森林的 。
三、按要求写句子。(4分)
(1)、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句子改写成反问句。)
(2)、他轻声说:“我知道你希望真的有那么一匹马。”(改写为陈述句)
(3)、守书摊的营业员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缩写句子)
(4)、我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改为“被”字句)
四、选择下列句子所所运用的修辞方法。(4分)
A比喻 B拟人 C设问 D反问
(1)历史和未来将由谁来焊接?是中华少年。 ( )
(2)我们怎能忘记中华母亲承受的千灾百难? ( )
(3)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
(4)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 )
五、书法是我国的艺术瑰宝,相信你经常练毛笔字,请你正确的书写“以诚待人”四个字。(2分)
阅读理解(38分)
一、知识在于积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课文《穷人》的作者是 国家的 ,你还知道他的著作还有《 》等。(3分)
(2)、庄子极为讲诚信,他的名言“ , 。” (2分)
(3)、我们积累了很多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你能写出一句吗?(2分)
(4)、我知道世界最高的山峰是 ,世界最低的盆地是 盆地。(2分)
(5)、《怀恋母亲》一文作者是 ,作者文章里说到自己有两个母亲:一个是 ,另一个是 。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是《 》。(4分)
(6)、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印第安人喜欢( )的气息,喜欢( )的声音,喜爱( )的幽香。(3分)
二、课内片段阅读(8分)
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着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米,有居庸关的三倍长。他根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间凿井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1、在开凿居庸关隧道时采用( )办法,原因时是 ( )。
请画出简易图形(3分)
2、在开凿八达岭隧道时又采用( )办法,原因是( )。
请画出简易图形(3分)
3、结合本自然段,你认为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一个人?
三、课外阅读(14分)
舍 弃
古希腊的佛理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è)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园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够成功地将绳结打开。这是,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打50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大山里割草,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忍着疼痛保住了自己的命。
一位朋友到一家餐馆应征做钟点工。老板问:“在人群密集的餐厅里,如果你发现手上的托盘不稳,即将跌落,该怎么办?”许多应征者都答非所问。朋友达到:“如果四周都是客人,我就尽力把托盘倒向自己。”最后,朋友成功了。亚历山大果断地用剑砍绳结,说明他舍弃了传统的思维方式;小孩果断地舍弃脚趾,以短痛换取了生命;朋友果断地把即将倾倒的托盘投向自己,才保证了顾客的利益。即使遭到难以避免的挫折,你也要选择最佳的失败方式。
成功往往蕴涵于取舍之间。不少人看似素质很高,但他们因为难以舍弃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了更长远的目标。成功者有时仅仅在于抓住一两次被人忽视的机遇,而机遇的获取,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在人生道路上进行果断的取舍。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果然——( ) 舍弃—— ( )
果敢——( ) 取舍——( )
2、短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请你用小标题概括出来。(3分)
(1)
(2)
(3)
3、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找处相关的句子,用“===”画出来。
4、亚历山大用剑砍绳结,你认为他舍弃的传统方式是什么?(2分)
5、孩子果断地用镰刀割断中毒的脚趾,你认为值得吗?为什么?(3分)
习 作(30分)
1、在生活中、书里、电影和电视里有很多令我们感动的人和事,请选择
最让你感动的一个人、一件事或事一次经历。
2、你一定读了不少关于描写中华儿女报效祖为国争光的文章,选择自
己看过或读过的一篇文章,写一篇读后感。(任选一题,题目自拟)
要求: (1)书写规范工整。
(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字数不少于450个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7
一、字词练习。(16分)
1.看拼音,写词语。(5分)
(1)这些weǐ liè( )产品直接weī hài( )人体健康,它们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都应该受到严惩。
(2)深邃的夜带着几分jìng mì( )的温馨和méng lóng( )的诗意,空中圆盘似的月亮载着我对亲人无限的juàn liàn( )。
2.用“勤”字口头组词并填空。(5分)
(1)俗话说:“冷天不冻下力汉,黄土不亏( )人。”
(2)文学家说,( )是打开文学殿堂之门的一把钥匙。
(3)如果你很有天赋,( )会使天赋更加完善;如果你的才能平平,( )会补足缺陷。
(4)一直到晚年,他仍旧在土地上( )地劳动着。
二、句子练习。(14分)
1.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根据“守候”的不同意思写句子。
①等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看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直至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红鸠鸟的歌声才把我的心灵唤回来。(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句默写。(6分)
(1)如果要在积累卡片上写一些有关自然景色的诗句,你会写下哪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一句爱国名言及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作者身处美丽的索溪峪,感受到的是一个字——________。作者选取独特的视角,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了索溪峪的山的野性美。(4分)
2.“唯一的听众”指的是________。学了课文,我想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3分)
3.“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我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前半学期,我们认识了________的詹天佑,________的季羡林,________的桑娜……令我最难忘的人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7分)
四、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0分)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1.解释下列词语。(2分)
食不下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寝不安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去世,作者的感受如何?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说“我的愿望没能实现”,这个“愿望”是指( )。(2分)
A.作者赡养母亲的愿望
B.作者希望母亲存活于世的愿望
C.作者想以死随母亲于地下的愿望
4.你是怎样理解“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这句话的?(3分)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4分)
云是天空的衣
在我孤独和迷茫的时候,我常常独自仰望天空。每次我都能看见洁白无瑕的云。
云就是天空的衣,温柔地抚慰我的心田;云就是天空的衣,让我不再觉得孤独与寂寞;云就是天空的衣,用它柔软的布料包住我的心灵,使我不再像受伤的小鸟一样害怕。
云很神奇,所以才会成为天空的衣。云的颜色是人类染不出来的',( )大自然那神奇的染师( )有那样的妙手。白白的云,望着它,你会想到很多美好的事物,比如香香的、甜甜的、软软的棉花糖,天使的翅膀,上帝的白衣等。从白色的云朵,我们好像能知道大自然染师的性格十分平和。可是到了黄昏,她就变得奔放起来了!她染出的云朵如红玫瑰一样火热,如紫罗兰一样深邃,如波斯菊一样开朗、快乐,如牡丹花一样高贵……云的形状是人类所裁不出的,只有大自然那神奇的裁缝才做得出来:云朵能在瞬间制作好各种样子的布料,有的像圆圆的脸盆,有的像一束康乃馨,有的像艳丽的玫瑰……
只有大自然,只有天空,才能够创造出如此美丽、神奇的云。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
2.短文的第2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再仿写一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了哪两个时间段里的云?它们各有什么特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为什么觉得“云是天空的衣”?你还觉得云是什么呢?请写出来。(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表达与习作。(30分)
1.表达。
你该怎么办?
(1)早晨,校园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时候张明将吃完的香蕉皮随手扔到了地上,这时候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天来了,柳枝抽出嫩芽,随风摇摆,你高兴地走在上学的路上,看见几个低年级的小朋友正在折嫩绿的柳枝,这时候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习作。
题目:_________之间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表明人际关系的词语,如父子、母子、师生、同学……把题目补充完整,选择一两件事情来写。明确中心,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不少于4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8
一、看拼音写汉字。(15分)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10分)
别有深____
____崖峭壁
____不安席
可见一____
思潮起____
惹人 ____笑
____然大物
自作自____
大吃一____
和____ 可亲
阅读 (共40分,20-32分为合格)
一、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________________。你好,________________!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________________。(《山中访友》)
2.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________________,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詹天佑》)
3.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________________。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________________,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河水运载我们的木舟,________________,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二、穷人(片段,6分)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哦?什么时候?”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啊!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写近义词:沉默-( ) 忧虑-( ) 熬-( )(3分)
2.从渔夫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野菊花(15分)
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们不惹人注目,但我特别喜爱野菊花。记得小时侯在南方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它那小小的绿叶片衬托着黄色的花朵,好看极了。可当它们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们是一棵棵小草。秋天,盛开的野菊花虽然没有兰花的芬芳,也没有牡丹的富丽华贵,但是,它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的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许多用途。那天我爬上山坡摘野菊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疼。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后敷在我的伤口上。我觉得清 凉清凉的。没几天,伤口就好了。外婆说,野菊花还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消毒败火,治感冒。我没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里来。妈妈叫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浓郁的香气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野菊花土生土长,朴实无华,无所需求,顽强生长,默默无闻地向人们奉献着。我觉得人难道不应该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难道不应该像它们那样默默无闻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吗?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喜爱( ) 盛开( )
2.读第1自然段,想想:秋天,盛开的野菊花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第2自然段讲了野菊花的用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在原文上,用“________”画出概括野菊花品质的有关句子。(2分)
5.如果让你对野菊花说一说你的心里话,你对它说些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第一抹春痕(14分)
看看日历,知道已是春天,可走出户外,觉得风还是冬天的风,冰凉刺骨。太阳依旧病恹恹的样子,起伏的山,一片片的林子,全是灰蒙蒙的颜色,铅笔画似的,哪里有一丝春天的踪迹?有一天,我却意外地从学生的课桌上,发现了第一抹春痕。
学生在写作业,我在静悄悄地教室里巡视,蓦然看见,一个课桌的缝隙里,有一撮小草芽,用细细的白线娇娇地扎着。草芽针一样细,顶端嫩绿,往下是鹅黄,根部则嫩白。我站在那里端详了许久,心中一时有些感动。我相信,这是天地间的第一抹春色。在春寒料峭的二月里,在灰黄苍茫的天地间,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需要怎样的( )和( )呀!也许只有灵秀的孩子们才能感觉得到。当孩子们采集到它时,一定十分快活,乃至大声地欢呼过。我捏起那一小撮纤细的草芽看了看,又插 进桌面的裂缝里。坐在位子上的男孩,这第一抹春色的主人,仰脸望着我,笑了。
这以后,稍一( ),便天天可以从学生的课桌上,感受到春意的萌动和蔓延了。桌缝里,有一二截刚刚泛青或萌出芽苞的小树枝,三五朵小野花——那么小,白的似米粒,黄的、红的,像蜡笔削下的碎屑。想这些鲜艳的粉末,该是二月的风荡来的春天的彩尘,( )的孩子发现了,便用小手指将它们拈起来,染在他们的课桌上。终于有一天,我看见学生的课桌上,插了一枝迎春,枝条上繁密的金色小花,如一串耀目的阳光。教室里,被映上了一层淡淡的暖意。
1.选择恰当的词填入文中括号内。 ①耐心 ②细心 ③留心(4分)
2.“太阳依旧病恹恹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发现第一抹春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4分)
3.给划横线的句子换一种说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画“~~~~~”的句子,说说你对“印上了一层淡淡的暖意”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 (共30分,18-24分为合格)
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展开想象,编一个故事。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字迹端正清楚,字数在4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9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ǎng wò hūn yōng yìng chóu yǐn bì jǐ liáng
()()()()()
zhì xù là zhú róng qià lián dāo diāo nàn
()()()()()
二、将成语补充完整。(4分)
()锋相对心急如()()隅顽抗天经地()
鸦()无声横行()道忠于职()嗷嗷待()
三、修改下面一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两个病句和一个用错的标点)。(5分)
我非常喜欢酷爱书法,无论是刚劲有力的大字,还是清秀玲珑的小楷。我对它们都有特殊的感情。炼笔挥毫已成为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家里人都希望我能在这方面有所长进。我绝不辜服他们的愿望。
四、按照要求写词语。(5分)
(1)在"()的学习"中的括号里可以填上的词语有()、()、()、()等。
(2)在括号里填上含有"丰"字的词语。
为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位于城郊的良种果园。那里,枝叶茂盛的果树上结着()的果实。中午,李村长摆了一大桌各种各样的水果招待我们,那真是一席()的美餐啊!
(3)“讨论”可以重叠成“讨论讨论”,在“收拾”、“干净”、“学习”、“研究”这四个词中不能像这样重叠的词是()
五、请你将下面的诗句按照季节先后的顺序排列起来。(填序号)(6分)
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③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④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⑤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
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六、根据词语的不同读音,分别写出相应的句子。(4分)
例:孙子(sūn zǐ):孙子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军事家。
孙子(sūn zi):我是爷爷的好孙子。
1、地道(dì dào):
地道(dì dao):
2、大意(dà yì):
大意(dà yi):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我们爱你——奋斗,汗水浇灌的。
2、剑外忽传收蓟北。却看妻子愁何在。
3、他从老师手里接过,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
八、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11+17分)
(一)变
①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⑤“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正确的顺序,按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和()。
3、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
4文中第⑤句里的“这样”有什么含义?
5、你认为文中的马市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假币风波
“假币?”妈妈的嗓门足以让全院的人都听得见。原来一个卖菜的找给爸爸一张50元的钞票,等我爸拿着这50元钱去商场买东西时,验钞机验出来是张假币。现在好了,这张麻烦的假币被推到我们家了,看来我们也要想法子“甩掉”它。而这项“艰巨”的任务被我自告奋勇地揽了下来。
下午,我便上街溜达了。爸爸先前是在大商场“翻船”的(因为有验钞机),看来得从小店下手了。我选择了一家烟酒小百货店,老板娘这会儿有点忙,我就先站在旁边看着。前面两位顾客是买烟的,他们给了老板娘一张100元的钞票,老板娘拿到钱后,先是对着亮处看了看,然后又用手揉一揉,最后还甩了两下,确定是真的后才找钱给那两个人。我的手不知不觉地伸进了口袋,指尖摸到了那张像草纸一样的50元钱,心里顿时感到一阵不安,怎么办?老板娘太精明了,肯定会识破的。要是识破了,说不准会把我当贩假币的抓起来呢。我越想越害怕,干脆扭头就跑。老板娘在我身后问道:“小姑娘买什么?”“不,不买。”我一边跑一边说,明显感到自己的声音在颤抖。
我继续在大街上漫无目的地走着。哎,那边有两个卖气球的老人,生意挺兴隆,去那儿花掉这钱吧,反正老人家眼神不太好。“买两个气球。”我递过去50元钱。那个老奶奶笑眯眯地帮我解下了两个气球。老爷爷转身翻着钱柜找钱给我。看着这对慈祥的老夫妇,我心里挺不是滋味:也许他们无儿无女,就靠卖气球为生,也许这50元钱,他们三天也赚不到,而我却……老爷爷翻了半天也没找到零钱,转身对我说:“孩子,我这里也没有钱找给你,你就先拿着这两个气球,过两天再把钱还给我们,反正我们一直在这里卖气球。”我内疚地接过钱,放进口袋,啊,口袋里还有钱,我赶紧掏出来递过去,“爷爷,我还有零钱……”
我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无力地踢着路上的石子:唉,到底该怎么办?猛然间,我从口袋里掏出那张假币,三下五除二地把它撕成了碎片。我轻轻松开手,碎纸片连同气球一齐飞了出去,望着气球欢快地飞上天空,我突然感觉到天真蓝。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特殊意思。
甩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画出描写“老板娘太精明了”的语句。
3、用“_____”画出第三自然段中我的心理活动的语句。
4、“爷爷,我还有零钱……”发挥想象力,将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轻轻松开手,碎纸片连同气球一齐飞了出去,望着气球欢快地飞上天空,我突然感觉到天真蓝。”“我”为什么会“突然感觉到天真蓝”?
6、“我”回到家会怎样向父母作解释?用几句通顺的话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九、习作。(30分)
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又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时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你能以“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为题进行一下描绘吗?(注意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 10
一、读拼音写字、词。(3分)
jīnɡ yínɡ xié jié kuí wú
( ) 威 ( ) 枯( ) ( )
二、用横线找出带点字的准确读音。(2分)
1.正(zhēnɡ zhènɡ)月到了闰土来到我家帮忙看守供(ɡōnɡ ɡònɡ)品.
2.三更(ɡēnɡ ɡènɡ)半夜,我家的狗叫个不停,可能有贼!
3.闰土颈上套一个明晃晃(huǎnɡ huànɡ) 的银项圈。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句子中的括号里。(6分)
漫不经( ) 别( )一格 恍( )大悟 和蔼( )亲
可见一( ) ( )耳欲聋 惹人讥( ) ( )扬顿挫
1.他思索问题的方式与众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总是显得那么( )。
2.爷爷对人很友善,是个( )的人。
四、判定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1.《怀念母亲》的作者是季羡林写的。( )
2.“响遏行云”这个成语指高亢的歌声使天空中的流云都停了下来,多用以形容声音嘹亮。( )
五、句子加工厂(按要求改写句子)。(3分)
1.妈妈对小东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改为第三者转述句)
2.说出来的话必须算数。(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意思)
六、下列一组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 桑娜无论自己受苦,都要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
B 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松树。
C 《蒙娜丽莎》这幅画的作者是达·芬奇。
D 我一定改正不好的缺点。
七、先连一连,再根据要求填空。(6分)
龚自珍 孤村落日残霞 燕山月似钩
白朴 稻花香里说丰年 轻烟老树寒鸦
辛弃疾 落红不是无情物 听取蛙声一片
李贺 大漠沙如雪 化作春泥更护花
1.春天里,当你看到生气勃勃的小草,你会用唐人诗句:“( ) ”来表达心中的'感受。
2.请写出鲁迅先生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
八、语文实践。(3分)
为了保护地球,现在提倡全民使用环保购物袋,商场的塑料袋都要收费,许多人都自带环保购物袋,但有一些人为了方便,仍没有自带环保购物袋的习惯,并说:“塑料袋收费就收费,又不是给不起。”这时,你会对他们说: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最后一头战象》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2分)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雪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日落西山,天色苍茫,在一片唏嘘声中,嘎羧开始上路。
我和波农丁静静地跟在嘎羧后面,想看个(竟然 毕竟)。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涯那轮火红的朝阳,口欧——口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喊叫)。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四条腿皮肤紧绷绷地发亮,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怒目圆睁),吼声激越(壮丽 悲壮),惊得江里的鱼儿扑喇喇跳出水面。
“我想起来了,二十六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嘎羧抬上岸的。”波农丁说。
原来嘎羧是要回到当年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2分)
2.给这个片段加一个小标题 (2分)
3.站在卵石上,“久久凝望”,嘎羧仿佛看到了
“亲了又亲”礁石,它可能想起了
(5分)
4.这个片段对嘎羧 、 的描写细致入微,让我深深感受到嘎羧
的情怀。(3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18分)
“外面是谁?快进来喝口水。”暖和(hé huó)的声音从小屋里传出。我们三个不再犹豫了,跨进这个简陋的小屋。
他是一位慈爱的老人。他把我们迎进屋,找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 “快喝吧,这是凉开水。”我们头也不抬地喝着,啧,真甜!
窗外,一片葵花林。向日葵高昂着金色的脸,沐浴着阳光。“爷爷,这葵花子能吃么?”“不能。”老爷爷摸着李罗的头,“到秋天才成熟哩。那时候你们再来,我炒给你们吃。”“好啊!”我们兴奋得直拍手。
我们无拘无束地交谈 嬉笑 老爷爷高兴得几根长眉翘起来 一动一动的 他说 我看(kān kàn)这园林已经五十年了 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乐过 艾美说:“老爷爷,您真好!以后我们每个星期六都来看您!”老爷爷听了,不住地说:“好好……”眼角流下了泪珠。
回去后,我们谁也没再去过那里。我们已经忘了这位忘年交,忘掉了那小屋里还有一颗诚挚的心在等待着我们。
到了遍地金黄的秋天,我们收到一个大邮包和一封信:
可爱的美美、笑笑、罗罗,好久没见面了。葵花子刚成熟,就寄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
夏天的那个下午,我高兴极了。经过一周的思念,我终于盼到了周六,专门买了西瓜等你们。直到天黑,不见你们来。我发觉自己真傻,你们学习那么忙,家又那么远,怎么会在我身上耽误时间?可爱的小朋友:秋天一到,我的病就会复发,所以我决定回老家治疗,但我一定要等到向日葵成熟的那一天,因为我曾经允许过你们,应该守信。也许爷爷再也不会见到 ..但爷爷会永远想念你们的。
祝你们进步!
思念你们的爷爷
10月8日
霎时,我们仿佛感到时间凝固了,泪水涌泉似(shì sì)的滚出。这时,在我们这些幼小的心灵中才似(shì sì)乎懂得什么叫悔,什么叫憾。
1.联系上下文,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2分)
近义词:真诚( )反义词:坚定( )
3.在文中第4自然段横线上加上标点。(4分)
4.请给本文加上一个小标题,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2分)
5.文章最后说“我们这些幼小的心灵中才好像懂得什么叫悔,什么叫憾”,他们在后悔什么,遗憾什么?(3分)
6、读了文章,你有什么感受?请说说你的感受:(2分)
7、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分)
第三部分:习作(40分)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40分)
题目:哇,他(她)这个人
要求:
1、用一两件事介绍自己的一个小伙伴,注重写出伙伴的特点。
2、内容详细,感情真实,语句通顺。
3、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相关文章:
人教版语文上册期中试卷03-26
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07-27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试卷11-0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试卷11-03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试卷02-26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10-30
期中语文试卷分析05-16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03-05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