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5-22 14:14:2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说课稿模板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说课稿模板锦集七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购物小票》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有关知识。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和一位小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学习两位小数的加减法。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大小的比较,本节课通过购物小票的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核对小票上找回的钱是否正确,引出小数加减运算,重点是让学生自主探索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再通过合作交流得出计算时,数位一定要对齐。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数学的一般规律,我紧紧抓住了发现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这条主线来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探索方法中不断经历数学化的过程。

  鉴于以上想法,本课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情境导入——探索方法——运用发展

  (一)情境导入

  首先,我给学生安排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

  一位阿姨到超市买东西,买了一套被子125元,一件衣服208元,买单后,售货员给了阿姨这样一张小票(放大小票)。请学生说一说,根据这张小票,你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小票上相关的数学信息。“你们能不能帮阿姨核对一下这张小票,该怎样核对呢?

  由于学生有了相似的生活经验,很快想到三种方法,一是用121+208=329(元),另外两种是用329—208=121(元),329—121=208(元)。我让学生说是怎样计算的,学生可能会说:“用1个一加8个一等于9个一,2个十加0个十等于2个十,1个百加2个百等于3个百,”也可能会说到用相同的数位相加或相减得出结果。通过整数的计算和说算理,为后面学习小数的计算作好铺垫。

  接着,我又出示:下一位阿姨买完单后,又拿到一张小票(放大小票)。请学生先观察小票上的信息,再请学生帮忙这位阿姨核对,要求学生只列出算式。学生可能列出:1.25+2.41 ,也可能列出:3.66—1.25或3.66—2.41。

  通过帮阿姨核对小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小数的加减法,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非常重要,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了探索的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探索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认知规律,在这个环节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探索活动

  活动一:探索计算方法

  我让学生自己计算刚才列出的算式,在学生计算的过程中,我到下面巡视,了解学生的情况。计算后,我请学生汇报方法,有的可能会说:“用5分加1分等于6分,2角加4角等于6角,1元加2元等于3元。” 也可能会说:“6个百分之一减去5个百分之一等于1个百分之一,6个十分之一减去2个十分之一等于4个十分之一,3个一减去1个一等于2个一。有一部分学生会用到竖式,(教师板书三个竖式)我请用竖式的同学上台展示他的竖式,并让他说说是怎样想的。”借助整数计算的经验,还有的可能会说把“相同的数位对齐,其他就跟整数加减法一样计算”,还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把小数点对齐,再计算。”的方法。学生每说出一个正确的方法后,我对给予肯定和鼓励。“你们能不能说一说,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为什么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由于这个方法只是建立在学生的一些数学经验和掌握的数学规律上,他们没有亲身的体验,并不能很准确地描述:“为什么要相同的数位对齐。”

  这个活动让学生自己计算小数加减法,在展示方法的过程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算法多样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活动二:理解计算方法

  “请你们翻开课本14页,完成涂一涂,在涂的过程中思考:‘为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在亲身经历涂的过程后,学生体会到1和2都是个位上的数,1个一与2个一才能相加,0

  2和4是十分位上的数,2个十分之一与4个十分之一加起来才得6个十分之一,5和1是百分位上的数,5个百分之一与1个百分之一才能相加得6个百分之一。也就是相同的数位上的数要对齐,才能相加。学生涂完后,让他们在小组内先讨论一下,再汇报。汇报的时候,只要能说得清楚、明白,我都会肯定他。接着,我进行总结:在小数计算时,我们就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的加减法一样计算。

  通过涂一涂的过程让学生理解,计算时为什么相同的数位要对齐,只有充分理解,学生才会掌握得更扎实。

  (三)在运用中发展

  “同学们,想不想用运用这个方法去解决一些有关小数加减法的问题?”

  1、算一算

  我先给学生出示这样几道计算题:

  1.3+2.5

  3.11+2.29

  4.7-2.8

  35.8-13.3

  8.2+1.55

  15.2-1.05

  前四道题要求每个学生都完成,而后两道题是留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的。在汇报前四道题时,我可以通过一个问题:“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来提醒学生除了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外,还要注意退位、进位。使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更加牢固。

  对于后两道题,我会展示部分学生的竖式。由于学生刚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而且在计算整数时有把末位的数字对齐的习惯,学生很可能出现这样的错误(教师板书)这时,我引导学生讨论,谁对谁错,并让学生运用算理解释为什么错了。引导学生说出:“2个十分之一与5个百分之一加起来既不得7个百分之一,也不得7个十分之一。”在经历了这个错误后,学生感受到:如果只找相同数位,有可能会看错“同学们,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怎样才能使相同的数位准确又迅速地对齐。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认为: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我指出:“小数点对齐就说明相同数位对齐了。

  本练习采用几道有坡度的练习题,不仅巩固了今天学到的知识,也通过对错误的分析,使学生总结出一个更简洁、快速的方法来对齐数位。同时,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机会,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摘帽子

  老师身高1.58米,凳子高0.64米,老师站在凳子上能摸到2.35米高处的物体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会分两派激烈的进行争论,多数同学由于思维限制认为摸不到,少数同学认为老师站在凳子上后再伸手就摸得到。然后我请两派的同学分别发表意见,在认为摸得到的同学最终说服摸不到的同学时,我也可以亲自给学生做个示范。在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探索的空间,学生在真实而富有个性的探索中不仅完成了对知识模型的构建,而且体会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真谛。

说课稿 篇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综合活动《漂亮的蔬菜彩虹》,这是我们班主题活动“蔬菜朋友”当中的一个活动。

  一、说教材。

  1.教材此次活动来自生活。在秋天这个季节里,蔬菜随处可见,我们取材也非常的方便。蔬菜的品种非常的多,营养价值也非常的丰富,吃法繁多,可以清炒、可以煮汤、可以凉拌、还可以腌着吃,总之,我们的生活里离不开蔬菜。然而,幼儿虽然知道很多的蔬菜,但对蔬菜的种类、用途、营养价值等还不是相当的了解,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幼儿不爱吃青菜的现象也是很严重的,加深幼儿对蔬菜的认识,激发幼儿对蔬菜的兴趣,引导幼儿多吃蔬菜是很有必要的。就如《纲要》中所说的,“既符合幼儿园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赶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此次的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服务幼儿的生活。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一个教育活动的起点和最终的结果,对活动和老师的教学起着引导的作用。以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依据,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标:A、

  幼儿在感知蔬菜不同颜色的基础上,尝试不同颜色的搭配。B、掌握蔬菜由条切成丁的技能。C、在活动过程当中,体验自己动手劳作的乐趣,产生对蔬菜的喜爱之情。

  根据我制定的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感知蔬菜的不同颜色,知道颜色的搭配(学会根据不同的颜色进行排列)。通过幼儿的自主操作,使活动得到深化。活动的难点是:幼儿的自主操作,掌握蔬菜由条切成丁的技能,并根据蔬菜颜色的不同,把蔬菜分层装进玻璃罐中。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总之我们的活动有一定的趣味性、综合性和活动性,让教育溶入生活当中。为此,我们作了如下的活动准备:A、空间准备:操作台6张呈长方形两张两张摆布成3张长桌。B、物质准备:已做好的“蔬菜彩虹”;黄瓜、白萝卜、胡萝卜、包菜、红辣椒、青辣椒等蔬菜切成条;小盘子、塑料刀、一次性桌布、花椒、八角、高粱酒、白醋、盐巴、糖等分成三桌摆放;C、经验准备:幼儿对蔬菜已有了一定的经验(吃过或看过)全方位的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可能。

  二、说教法:

  本次的活动,老师提供的主题,一定要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还要挖掘此次活动的活动价值,所以我们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方法有:

  1. 操作法:所谓操作法就是幼儿动手操作,幼儿在操作的过程当 中进行自主的探索发现,可以得到相应的知识经验。在本次

  活动当中,我安排了幼儿的两次操作。第一次是引起幼儿兴趣后的操作,主要是让幼儿探索蔬菜彩虹的色彩,知道颜色有层次的搭配。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中获取感知。为后面的操作做好铺垫。第二次的操作活动是让幼儿自己亲手制作“蔬菜彩虹”,有层次的把切好的蔬菜装进玻璃瓶里作成泡菜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2. 演示法:本次活动的演示法是老师说明怎样把已经切成条的蔬 菜切成丁,并且演示如何把已切好的蔬菜根据颜色有层次的装进瓶子当中,在瓶子当中除了装进蔬菜还要怎样把各种配料给装进去,让幼儿对“蔬菜彩虹”的具体制作过程有一个直观的理解,直接的演示让幼儿得到浓厚的兴趣,使其对制作的理解和认识更加的透彻。

  此外,我们还适时采用了交流讨论、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话活动等把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劳作多样性的理解和体验,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性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 ,不仅提高和锻炼了能力,更加升华了孩子的情感。

  本次活动我们采取的学法有:

  1. 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科学领域当中目标名明确的指出:(幼儿)“能用多种的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因此,在活动当中,我们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尝一尝、闻一闻等多种感官的参与,不知不觉就对此次的活动产生了兴趣。

  2. 尝试法:在第二次的操作活动当中,我们鼓励幼儿自己尝试着用老师准备的材料根据老师的演示,制作“蔬菜彩虹”。在这一过程当中幼儿通过自主操作、观察同伴或是同伴协作尝试着自己制作。当然,孩子不一定一次就能够做得非常的好,他们通过不断的尝试,会想尽办法把自己的蔬菜彩虹做得最好看、最美味!

  与此同时,我们们还通过幼儿之间的互补学习,师幼合作等方法,表达着各自丰富的、多样性的认识。

  四、说教学过程:

  此次活动的流程为:

  激发兴趣——自由探索——自由劳作——品尝交流——活动延伸

  (一)激发兴趣 (品尝美味的蔬菜彩虹)

  活动的一开始,老师就拿出事先做好的“蔬菜彩虹”,请幼儿品尝,让他们猜猜看老师是拿什么蔬菜做的?引发幼儿观察“蔬菜彩虹”的兴趣。

  (二)自由探索(观察蔬菜彩虹)

  根据幼儿好奇的特点,在第二个环节我就安排幼儿自由的观察。我们为每组的幼儿准备了用大玻璃瓶装好的蔬菜彩虹,供幼儿观察。在这一过程当中,老师是引导者,在轻松的活动氛围当中,幼儿摸摸、看看、说说各自看到的。在这一过程当中,幼儿得到的知识经验是零散的,为了能够加工整理,再幼儿自由探索后,我们就通过幼儿介绍,集体讲评的方式,整理幼儿获取的知识经验。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预设幼儿将得到以下的知识经验:在玻璃瓶当中的是各种各样的蔬菜,切的一小块一小块的,老师根据蔬菜的不同颜色的把他们分层的放在玻璃瓶当中,看上去就像七彩的彩虹很漂亮!里面还放了酒和醋、还有一些黑黑的东西(一些八角、花椒等)。

  (三)自主操作(制作蔬菜彩虹)

  具体说,我们的这次

  活动主要是劳作活动。幼儿在通过大家的自由探索和老师示范当中,已经产生了对活动的好奇和兴趣,于是我们就乘热打铁,安排幼儿自由操作,制作“蔬菜彩虹”。因此我们要求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和相互之间的交流,来尝试制作。在这个环节,我们主要的要求是要孩子把切成丁的蔬菜,根据蔬菜颜色分层次的放进玻璃瓶子当中。因此,只要是幼儿看见自己制作的“蔬菜彩虹”和老师做的一样漂亮,他们就能够很高兴,就有了成功的体验。

  (四)品尝交流

  刚刚制作好的“蔬菜彩虹”是不能马上食用的,所以我们在上课的前两天预先制作好一些好吃的“蔬菜彩虹”,让刚刚自己做好了“蔬菜彩虹”的孩子们品尝!这样不仅增添了孩子的喜悦之情,更是增添了孩子对自己制作的期待之情。他们将会带着“我的‘蔬菜彩虹’也能向老师做的一样好吃吗”的疑问,继续保持着对其的兴趣。

  (五)活动延伸

  活动结束,我们并不能告一个段落。接下来还有孩子对自己制作成果的期待,他们希望自己的“蔬菜彩虹”能够很美味,能够让大家都喜欢。接着,我们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制作带回家里,请爸爸妈妈品尝,到时候,孩子不仅仅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还可以得到家长对他们的赞许!我们也可以请家长配合,在家和孩子一起做“蔬菜彩虹”,让孩子从中体会另一种乐趣!

说课稿 篇3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了解诗歌的结构方法,领悟表达方法,学习写作诗歌。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学习诗歌的写作。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送别的诗句。老师查找有关李白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许多送别诗,你们能说说有哪些?提示:《赠汪伦》《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等,你还记得吗?

  生回答并朗诵。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很特别的送别诗《渡荆门送别》(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学生听读,注意节奏、字音,思考下列问题:

  1.说说《渡荆门送别》一诗的主要内容。(写作者李白出蜀至荆门来到楚地时所见到景色及自己的感受。)

  2.这首诗与我们以前学过的送别诗有什么不一样?它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情感?(以前的送别诗是友人相送,表现的是友情,而这首诗,一下子看不出来是谁送谁,表现的是乡情。一般送别诗的感情基调是依依难舍缠绵悱恻,而这首,却是兴致勃勃满腔豪情。)

  三、品读诗句,体味内涵

  1、介绍作者

  2、逐句串讲

  这首诗首联叙事,颔颈两联写景,尾联抒情。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前两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长江冲出三峡,在茫茫原野中一泻千里。巧妙地将静止的山岭描绘出充满动感与空间感的活动画面来。后句写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写荆门一带平原旷野辽阔高远的景色。这两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阔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后两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一个“飞”字极富动感,先以水中明月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再以天上云彩变幻,构成海市蜃楼般的景色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诗人以移步换景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出长江的近景和远景,奇妙多姿。“天镜”飞,“海楼”结,写出了李白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从景物方面着笔,不直接说出,对养育过自己的故乡的思念之情,而是说故乡之水怀着深情厚谊,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另一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情切。表现了作者浓浓的乡思。

  综观全诗,似乎诗人写送别之情只有尾联两句,其实不然,中间两联写两岸青山挺立,夹江相送;写江流天地,地老天荒;写月照孤舟,依依相伴;写彩云变幻,绚丽多姿。全是为了烘托一江“故乡水”,一颗“明月心”。诗人要走了,离开生他养他的山水明月,这些青山、秀水、明月、彩云,依依难舍,万里相送啊!这份山水亲情就充盈在这字里行间。

  四、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逐句教读,边读边纠正学生的发音,指出应注意的节奏、字音。

  2、根据诗歌的主旨确立朗读的感情基调。(兴致勃勃 豪情万丈 热爱家乡)

  3、讲清朗读时每联的轻重缓急,高低起伏的具体要求。

  首联是诗歌的起,内容是叙事性的,语调应该比较平实,语速适中。

  颔联是诗歌的承。李白顺流而下,兴致勃勃地来楚地一游。刚出三峡,看到的是茫茫原野,辽阔江天。眼前顿时一亮,心旷神怡。这一句要读出诗人的兴奋。语调上扬,语速稍快,音色清亮。

  颈联是诗歌的转,由实景转为虚景,同时也是感情的转折上升点。这句要读的跌宕生姿,读出诗人的万丈豪情。语气铿锵有力,语速快慢结合,音色浑厚粗犷。

  尾联是诗歌的合,也是情感的归结。由于前几联的蓄势这里是一个总的爆发。要读出诗人的无限乡思,对家乡之水“万里送行舟”的感激和感动。语气深沉,语速徐缓沉稳。

  4、创设情境引导朗读

  颔联:诗人乘船顺流而下,过了荆门随着平野的到来,眼前豁然开朗,群山向后退去,只有奔腾的江水一泻千里,他站在船头兴致勃勃地吟道:(生朗诵)

  颈联:你就是英俊潇洒、才华横溢、踌躇满志的李白,面对天镜飞、彩云结的雄阔景色,想到自己很快就能投身仕途,一展雄才伟略,于是,你意气风发地吟道:(生朗诵)

  尾联:诗人离开了生他养他的家乡。这些青山、秀水、明月、彩云,依依难舍万里相送啊!李白满怀深情地吟道:(生朗读)

  5、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自由朗读课文

  6、抽查朗读,点评。

  7、齐读背诵

  五、体会写法,指导写作

  1、让学生找出这首诗押韵的句子或者韵脚,让学生回顾曾经学过的诗歌,如:

  《赠汪伦》行 xíng 声 shēng 情 qíng

  《静夜思》光 guāng 霜 shuāng 乡 xiāng

  教师点拨归纳,总结一般规律。(韵母相同或相近叫押韵,偶句押韵或偶句加首句押韵。)

  2、这首诗哪几句是叙事的,哪几句是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弄清结构,首联起,颔联承,颈联转,尾联合)

  生答,教师点拨,总结。

  3、这首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答,教师点评。

  4、这首诗写景的两联,让我们感受到了李白渴望放浪一游和一展雄才伟略的万丈豪情。

  这种借写景来抒发情感的方法叫什么表达方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教师小结。

  5、自由命题,以赞美家乡思念家乡为主旨写一首诗。要求:注意偶句押韵;注意诗歌的起承转合;学习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6、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7、集体交流。

  六、课堂总结

  由学生谈收获。

  七、板书设计

  渡荆门送别

  首联起 叙 事

  颔联承 借景抒情

  颈联转 借景抒情

  尾联合 直接抒情

说课稿 篇4

  教执:徐珍

  时间:9月28教研活动

  地点:六年级办公室

  参加评课人员:李治国 焦静 徐珍 刘勇

  评课记录:

  1、执教老师

  在备课时我准备了两道练习作好学习倒数的铺垫。第一道汉字的上下结构颠倒引出数学知识也有类似情况,进而展示乘积是1的乘法算式的练习,也是第二道练习的计算、讨论交流学习。有了这两道练习的铺垫回顾,学生对倒数的上下位置调换的特征、乘积是1的两个数的乘法算式的基本框架也逐渐清晰,倒数的数学模型也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建立起来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也得以高效的提升。 在倒数的教学过程中,我以乘积是1的两个数的乘法算式让学生在1分钟内进行书写,从而探讨出倒数的意义。在一系列的举例说明下让学生对倒数的意义有了深刻的了解。在求一个数的倒数时,我让学生观察乘积是1的两个数的特征,通过讨论、交流得出求一个分数的倒数的方法。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整数、带分数、小数的倒数的求法。学生也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建立了倒数的求法中的数学模型。

  2、李治国老师:

  在每个知识点和问题的讨论过后教者都能以相应的练习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练习反馈做出相应的讨论与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的模糊认识得以不断的清晰。如一个数 和几另一个数乘积1,我们就说这个数和另一个数互为倒数,或一个数的倒数是另一个数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学生容易出现两数相等的书写格式,通过相应练习的及时检测后作出及时的讲解,加深学生的认知印象,避免学生再犯类似的错误。对倒数求法的探索过程中,每一次对知识点的讨论教者都伴随练习检测,以便做好每个知识点的及时补救,让学生对知识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3、焦静老师;

  在本堂课的知识点、问题、练习的讨论、交流、竞赛等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中,及时有效的课堂评价既可以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又可以收到短时高效的学习效果。在导学过程中,由于本人没做到适时的学习评价,导致知识点、问题的讨论、交流、汇报各环节的收放不及时,学生的学习进度没得到及时的铺开,最后教学内容只能延时上完,使教与学没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因此,课堂教学中的课堂评价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也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4、刘勇老师:

  这一课设计巧妙、思路清晰,流畅,重点突出,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具体评议如下:

  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流畅,环节设计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到位,教学设计严谨,语言简练。对教材理解全面、深刻。如导入环节以口算入手,既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又为学习倒数的概念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为学生整体感知倒数和求倒数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体现新理念,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概念。在教学过程中能提供给学生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现的机会,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去。同时教师能做到引导到位,导、放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给自己所列举的数,通过观察去分析特征,引出倒数这个新名词. 练习设计精巧,有梯度,有特点。一种是对概念的判断,师生互动非常好;可是在听课过程中,也产生了这样一些想法:知识的学习应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讨论为主要形式。如果把这节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从意义到求倒数的方法都是由学生来尝试、探索,效果会非常好。

说课稿 篇5

  一、说目标

  我根据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注释,画、演等手段理解诗意。

  2.想象诗中的画面,领悟诗文大意,体会诗人情感,背诵并默写课文。

  3.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

  确立此目标有以下四点依据: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

  第二学段的学生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课标强调的是在这一学段中要引导学生粗知文章大意。能借助注释、插图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积累凝练的语言。

  二是基于对单元重点项目的理解:

  古诗《题西林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这一组课文选择的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三是基于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题西林壁》是诗人苏轼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从中揭示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他的哲理用原文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也就是俗语所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题西林壁》是这组课文的第一课,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诗词的欣赏和诵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体会诗人情感。同时,背诵、积累古诗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淀。

  四是基于对学情的把握:

  四年级学生思维形式开始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对于古诗,学生通过几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但是对诗的理解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程度上,不能很好地体会到古诗独有的意境和韵味。本首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如何让学生学懂、学深,让古诗课堂充满趣味,还能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这都是本堂课面临的挑战。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指导学生先自学,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头脑中把文字转化为画面。再结合图片欣赏,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体验情感,领悟诗文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据此我确定教学重点是在诵读中想象画面,训练口语表达,培养语感,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初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背诵古诗。同时也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古诗文,要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想象力,引导学生在想象中,领悟诗文大意。抓住关键词,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

  据此我采用的教法是:品味法启发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古诗文,要在诵读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体会情感。据此,我采用的学法指导是:朗读法、想象法、自主合作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简介诗人和“题壁诗”,便于学生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二)初读感知。

  【我们常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学生要想真正地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就必须多读多悟。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在头脑中把文字转化为画面,体会古诗的意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获得审美感受,通过恰当的语气语调,表现对作者和诗歌情感态度的理解,最后朗读中自然成诵。本首古诗没有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词。但是第一首诗一般都要求会默写,还应指导学生书写容易写错的字,比如“壁和缘”。】

  (三)品诗悟情。

  【古诗的语言很精练,围绕观察点的转换,作者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将是我们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最好契机,我设计的以观察点的变换想象说话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在此过程中让学们明白了庐山确实是每一处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在此过程中,理解诗的前两句意思)本诗后两句其实是一个因果倒装句,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说话,强化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并学习运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四)联系生活,体悟哲理。【其意图是:补充相关描写山水的诗歌,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通过诵读,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哲理诗看似写景,实则寓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古诗所蕴含的哲理,这也体现了“生活处处皆学问”的大语文观。】

  (五)布置作业。

  课后延伸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背诵及默写古诗

  2、课后收集并积累其它相类似的诗词。【语文学习三分来自课堂,七分来自课外。教学要立足课堂,同时还要放眼于课外,通过课外学习资源的补充,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以上就是我的说课,由于对学情不够了解,还有诸多方面需要改进。请各位领导,同仁们提出宝贵意见。

说课稿 篇6

  一、 说教材

  教材简析

  古诗《题西林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一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进行编排,这一组课文选择的文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的奥秘的。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启示。

  大家都知道《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庐山的感受。前两行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这里的幽,是幽谷的幽)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这里,我需要说明的是,在语文课程标准里边儿明确指出,关于识字写字的教学,有十分清楚的要求:即,在某一阶段,有些汉字只要求会认,不要求会写,而且对识字写字的要求是下要保底,也就是要保证一个最基本的底线,上不封顶。)

  2.体会诗人在庐山观察时,因为地点和角度的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三、说重点、难点

  本诗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教学的难点是体会诗句所包含的人生哲理。

  四、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时所拍摄的视频或图片资料。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苏轼的资料,预习课文。

  五、 说教法、学法

  先说教法:阅读感悟法: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设计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实践。

  六、说教学过程

  1、激趣导课

  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同学们,生活中的事物丰富多彩,美不貹收,而且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就有可能发现万物的奥秘,认识万物的联系。《题西林壁》就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的产物,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看同学们通过读与悟、通过观察与思考,能够收获什么,能够发现什么?(我觉得,老师的导语特别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

  2、初读感知。

  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古诗,读通读正确,然后抽查读的情况,请同学简单谈谈初读感受和自已的发现,并提出不好认和不好写的字。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备课,既要备教师的教,更要备学生的学生,这一点特别重要。教师不光要关注自己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这一环节的设计,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了生成的依据。这里的生成是指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生成的。

  3、理解诗题。

  (1)让学生课前查阅苏轼的有关资料,课上互相交流。

  (2)结合注释理解题目的意思。

  4、理解诗意。

  (1)先自读自悟,这首诗大致写的是什么。再分组合作学习,并在组内各自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注意:在分组合作学习之前,老师必须引导同学们复习、讨论学习古诗的步骤、方法。(那么,在这儿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一个环节呢?因为俗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方法,那么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通过讨论,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迅速总结出学习古诗的一般步骤:初读感知→查阅资料→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明理→熟读成诵。理解诗句的一般方法是:既要借助注释,又要联系上下文,既要联系课文插图,又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这样,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步骤和方法后各自试着读诗句、理解诗句大意,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探讨。(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2)全班交流

  在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拔、启发、出示课件、小结等,并与朗读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朗读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我认为,朗读,既是理解内容的方法,又是体会感情的方法,更是积累语言的方法,因此,不管是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还是在全班交流讨论的过程中或者是在品读感情的过程中,教师都要重视读的过程。

  5.品读领悟

  启发谈话领悟意境:同学们,作者浏览了庐山,不只是看,而且是细心观察庐山的特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为什么同样是庐山,却有不同的面目呢?同学们读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呢?逐步引导同学明白:原来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写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你从中悟出了什么呢?——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6、诵读巩固

  (1).反复练习诵读古诗。

  (2).指名朗读或背诵,读后评价。

  七、说板书

  横→岭

  侧→峰

  远—近—高—低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各不同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长期以来一直关注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学,在这节课中将关注学生的学法,用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熏陶感染,再把学生的感悟与老师、同学交流。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对寓言这一体裁,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往往只注意故事的情节,不善于思考蕴含的道理。因此,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揭示寓意的语句,围绕具体形象的故事,理清 “蝉、螳螂、黄雀、少年”间的关系,探究“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的祸患”,从而深刻理解文章内容,领悟告诉人们的道理。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结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和教学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 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本课教学需要两课时。第一课时解决生字词问题,理清文章脉络,初步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相关词句。第二课时是本文的教学重点,通过指导学生复述课文,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为了配合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主要设计制作了与课文相配套的课件,主要以图片文字和音乐为主要构件。

  二、说教法、学法

  教师的教学,应做到心中有本,目中有人,在理解、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我结合教材及教学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如下手段和方法:

  一、重组课文,落实重点。我打破了文章的序,根据教材本身特点,重组教学内容,从看故事入手,让学生对“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有一个整体形象的感知。再让学生读故事、讲故事、议故事、演故事。整个课堂教学,以发展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主线,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把朗读、感悟、想象、复述等整合成几个生动活泼的板块,力求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

  二、发展语言,注重创造。

  “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因此让学生复述、表演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学生的复述准确、流畅,而且有创新,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便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所感悟的表现。在训练中,学生对语言有了感悟、积累和运用,基本技能也得到了训练。

  训练思维,凸现主体。我在设计时,突出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并把探究的权利还给了学生,注意了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的培养。读完故事后,我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关键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发表独立见解,主动地获取知识,并相机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再次让学生回顾全文、整体把握。

  三、说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一、 由图及文,导入新课。

  1、 分别出示螳螂和蝉的图片。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

  2、 板书并认读生字“螳螂” “蝉”

  3、 指出他们属于左形右声字,便于识记。

  (这三步设计从具体的图象到抽象的文字,并且点出了“螳螂”二字的构成特点,从而增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这样在课题中就让学生轻松识记了本课的两个生字。)

  4、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在这里教师设置疑问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从而也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理解词语意思。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指名逐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3、交流:你通过读,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

  (这儿,主要通过学生自问自答的形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生词的意思,为感悟课文扫除了障碍。)

  4、指名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看看你能否发现课文中还有那些角色之间存在着类似“螳螂捕蝉”的关系?

  2、集体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

  四、三读课文,理解词句。

  1、这些角色,它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捕捉或者攻打自己的目标的呢?默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学生默读课文,勾画相关句子。

  3、集体交流:

  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

  在交流这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抓住各个角色的动作,品读描写它们动作的语句,通过扎实的朗读训练,让学生真切感悟到“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

  这部分主要让学生明白吴国的眼前利益时什么?而隐伏的祸患又是什么?从而很自然的让学生明白故事与现实之前的共同之处。

  在再读当中,学生抓住了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把握住了文章的主干,在这一遍品读当中,就引导学生循着这些线索,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句。理解的过程中,着重训练学生紧扣重点词语评析文章的能力。

  五、指导书写。

  1、出示 “侯”、“候”

  2、学生观察,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通过观察学生自然会明白多一竖少一竖就是两个不同的字)

  3、同样观察一下其它生字,想想书写时要注意什么,然后描红临写。

  (虽是高年级但也不能摈弃写字教学,这里以“侯”字为材料,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并归纳记忆方法应该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五、作业。

  1、 抄写生词。

  2、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听写铺垫

  1、师生同写课题,齐读课题。

  2、听写五组词语要求学生认真听、用心记,想想每组三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

  4.教师依次念五组词:

  (1)蝉 悠闲 自由自在

  (2)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5)不堪设想 隐伏着祸患 恍然大悟

  (这儿,通过默写五组词语,不仅是检查与巩固生词的掌握情况,更是在“暗暗”帮助学生记住“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为后面地复述课文埋下伏笔。)

  5、学生对照屏幕出示的词语,进行自我批改。

  6、齐读五组词语。

  二、师领复述

  1、教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图画和词语。

  2、学生根据画面,练讲故事,尽可能地用上刚才听写的几组词语。

  3、指名讲述故事,师生边听边评。

  4、同桌互讲互评。

  5、总结:这个故事就叫——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这个板块的设计意在无痕迹地为学生铺设一个台阶让每位学生都能走上去,从先前默写五组词语,暗中帮助学生记住故事的梗概到教师联系五组词语,示范讲述再到学生自己根据词语和挂图进行复述,最后再在大组评析的基础上进行小组练说。这一系列具有梯度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轻松愉悦之中就完成了本课的一个重要任务:复述。这不就是我们语文教学所追求的一个美好的境界吗?)

  三、品析人物

  1、 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

  2、 小组讨论之后,集中交流。

  3、大臣们指出攻楚的利弊,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勃然大怒)少年说了“螳螂捕蝉”的故事,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恍然大悟)从这个对比中,你认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在这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评价人物的机会,学生的表达肯定个性鲜明,但这一切都要依赖于学生对文章的正确解读,做到有理有据。)

  4、你认为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呢?

  (这里又给学生搭建了表达的一个平台,让学生再去回归课文认真读书从而对吴王有个准确的评价,学生除了可以感悟到吴王的专制蛮横,当然也可以体会到他的可爱之处。)

  四、 表演深化

  (表演仅仅是一个形式,关键是在通过表演能让学生在“语文”的层面上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这里,我设计了合作表演的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化体验内化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有创造性的表现。)

  1、激趣:我可以这样说:“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

  ”用上这样的导语学生的表演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

  2、组织:寻找合作对象,练台词。(这儿的台词主要是课文中人物的对话)

  3、设计: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

  4、演练。

  5、表演:在表演过程中请下面的学生做导演进一步帮助他们演好人物的动作、神情、语气等。

  6、润色:学生即兴写旁白、画外音。

  (好的文章像书法,有时密不透风,有时又疏可走马,“疏可走马”处自然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语境动动笔。这儿让学生以写台词的形式补一补,在学生表演时做旁白用,是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

  7、再演

  8、评价

  五、链接名著

  1、《伊索寓言》

  2、《克雷洛夫寓言》

  3、《中国古代寓言》

  (有人说过:下课是新一轮读书的开始。在这里我借本课的文章特点因势向学生推荐一些关于寓言的读物,把学生的阅读兴趣向课外延伸,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说课稿模板锦集七篇】相关文章:

1.兰亭集序说课稿模板锦集8篇

2.水调歌头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3.会议方案模板锦集七篇

4.赠与合同模板锦集七篇

5.《兰亭集序》教案模板锦集七篇

6.关于会议通知模板锦集七篇

7.【精华】会议通知模板锦集七篇

8.【热门】会议通知模板锦集七篇

9.【推荐】会议通知模板锦集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