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单元复习教案集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单元复习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1
教学内容:
课本P63页第1题及练习十四的第1、2、4、5、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学过的数学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养成倾听他人想法以及尊重他人与人进行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沟通乘、除法的联系,掌握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所学解决简单问题,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考,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每人一张空白纸,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前几天学过了哪些知识,谁能说一下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明确学习的内容和任务。)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教学第63页主题图(课件出示)
师:你看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同桌互相说一说题意。
生:把除法算式有规律地排一下,还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
师:(1)发下一张空白的表格纸
(2)组织学生根据45句乘法口诀写出45道除法算式
(3)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或者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4)归纳整理:一是把除数相同的算式归类。二是按商相同的算式归类(对于其他的方式也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利用乘法口诀的排列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学生做第64页的第1题
先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写在对应动物的下面,然后再将所得7个结果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要求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同时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的方法。
游戏形式做第64页第2题
先让学生看清加、减、乘、除的`运算符号
使学生初步形成百以内四则运算的口算技能
学生独立完成第65页第4、6题,完成后找学生起来回答他是怎样做的。
做第65页中第5题
先让学生看懂图意
再让同桌两人为一组进行对口令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倍”的意义。
(设计意图: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表内除法计算的理解与熟练。)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27÷9=36÷4=56÷8=35÷7=42÷6=64÷8=
45÷5=8÷8=14÷7=18÷3=28÷7=54÷6=
2、你能给下面这些算式排排队吗?
7÷721÷345÷972÷936÷4
()>()>()>()>()
3、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一)
除数相同商相同
18÷9=2
想:(二)九十八或9×()=18
18是9得2倍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复习中,在引导学生复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时,可以利用乘法口诀表的排列方式,整理除法算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一定的规律合作整理除法算式。如,按除数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或按商相同的规律进行整理等。通过这样的整理培养学生井井有条的思维习惯,按规律办事的思想方法。同时,通过运算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得更牢靠。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弄清楚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更牢固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每人一张反馈练习题。
教学过程设计:
一、小组交流,整理知识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整理和复习,现在给大家一段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
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有的小组补充的也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复习。
二、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谁能分别编一道进位加、不进位加、退位减和不退位减的算式?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让学生把编出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它们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
指名答,教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提醒同
学们注意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2.反馈测试,灵活掌握
师:接下来我们就做一组题目。老师发个你的练习题第一题,做对一题,就
可以从最上面圈一面小红旗(笔算加法、减法个4题)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
反馈:得到8面小红旗的请举手。
第二题:啄木鸟诊所(4道有错误的竖式)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好又快。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
3.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1)母鸡有45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并独立列式计算。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让学生列式计算:41-13=28(岁)
紧接着出示“10年后”这一条件,让学生思考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或许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岁。
放手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矛盾。
达成共识:10年后,爸爸仍比儿子大28岁,因为爸爸长10岁,儿子也长10岁。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请大家对自己或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3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其关系。
2、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能正确进行体积单位换算。
3、进一步理解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正,会应用公式正确灵活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与表面积。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
说明本节课复习内容
二、回忆知识点
1、回忆我们学过的相关知识,点名回答。
2、整理所学内容:
特征: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应练习
表面积:分别如何计算,以字母表示。相应练习
体积和容积:如何计算,统一公式,字母表示。相应练习
体积(容积)单位:如何规定,进率。相应练习
3、以一个鱼缸为例将这些知识串连起来复习:
介绍鱼缸构造。(这些银色的金属条就是角钢;)
根据提供的信息,说一说具体问题是求的什么?(说明:之前介绍过前后左右的面积就是侧面积。)
给出具体数据,根据上一步思考如何列式计算?(做到问题5时,问求水的.体积与求鱼缸的体积一样吗?哪儿不同?有相同之处吗?)
4、提升练习
第2题,展开后出示展开图两个数据12时,分别对比原图问:这个12是原来长方体的什么?这个12呢?由此能想到什么?(底面边长就是12除以4等于3厘米)
三、机动练习
事先准备一些机动练习题。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4
复习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图形平移、对称、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加深对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和方法的理解。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复习重难点:
1、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美和数学方法的价值。
2、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准备:
图形卡片、大头针。
教学过程:
一、回顾知识点,谈话引入练习。
1、复习提问: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指名回答)
2、过渡: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一起来复习图形变换的知识。
二、练习巩固。
1、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1题。
巡视指导,提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2、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3、指导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
三、教学效果测评。
1、指导完成练习一第4题。
2、指导完成练习一第5题。
四、知识拓展,设计图案。
1、大家看一看教材第11页的数学游戏。还记得那些图形可以镶嵌吗?你能说说书上两个镶嵌图形是如何得到的吗?
2、现在大家动手做一做,看能否得到书上的'图案。(巡视,个别指导)
3、同学们卷的都不错,下面咱们来进行一个设计大赛,同学们用纸卡剪、拼一个基本图形,看用这个基本图形能设计出哪些漂亮的图案。比
一比看谁的设计最棒!
五、总结。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适时点评学生的回答)
六、作业设计。教材第10页第7题。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教学重难点:
熟练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的口算、笔算方法以及验算的方法;在计算时对各种情况进行比较,弄清联系和区别,加深理解,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
1、做P12(1)直接写出结果。
集体订正。
选择几道题要求说说口算方法。
2、做P12(2)做第一组。
强调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
先用竖式计算,指名板演。
做完集体订正。说说上下两题在计算方法上的区别和联系。
3、做P12(3)做两题
做完后说说验算方法。
4、做P12(4)看懂题意。说说单价的意思。
直接填在书上。
集体订正。
5、做P12(5)先看图,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
小组交流,试着提出各种不同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6、课堂作业:P12(2)后两组,P12(3)剩下两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练习的同时不仅仅会做题目,还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1、做P12(6)出示题目,要求先算一算,然后比一比上下两题有什么规律。
出示54÷18,让同学们根据刚才得出的.规律进行试算。
2、做P13(7)看图理解题意。
做在本子上。
指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
3、做P13(8)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是怎样解决的。
4、做P13(9)看图理解题意。
小组先讨论准备怎样租船。
交流租船方案。
再讨论租金的计算方法。
交流,并选择较合理的方案。
(9只大船,2只小船最为合理)
5、课堂作业:P13(9)思考思考题。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8~6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总结自己的收获,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和笔算的方法,并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3.能根据现实生活情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能解决问题。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整理知识、回顾学法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回顾学法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这一单元主要学习了哪些内容?你又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可能回答: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我们可以解决简单的买文具的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地记账;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租船……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些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揭示并板书课题)
(2)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
二、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计算出示:小明家有图书587本,小红家有图书239本。
教师:同学们,根据这两个条件,你想到些什么?
学生可能想到:小明家和小红家的图书很多,小明和小红都喜欢看书……
教师: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可能回答:小明家和小红家一共有多少本图书?小明家比小红家的图书多多少本?小红家比小明家的图书少多少本?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
587+239 587-239
学生估算第1个算式,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学生1:587+239≈800,我把587看成600,把239看成200,600+200=800。
学生2:587+239≈850,我把587看成600,把239看成250,600+250=850。
学生3:587+239≈830,我把587看成590,把239看成240,590+240=830。
教师:谁估算的答案与正确答案最接近呢?该怎么办?学生4:同学3估算得比较接近。
学生5: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来进行比较,看谁估算的答案与正确答案最接近。
学生用竖式计算,一人板演,全班齐练。587+239/826
集体订正后,说说计算时要同学们注意什么。
学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应该向前一位进1。
学生计算第2个减法算式,要求先估算,再用竖式计算,看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
2.根据现实生活情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能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下面的动画:小明的爸爸和小明一起到超市买东西,刚好买了50元的商品,小明的爸爸从钱包里摸出了一些钱,发现只有2元和5元的面值。同学们猜一猜,小明的爸爸可以怎样付钱?
(1)学生独立思考。
(2)学生汇报。(略)
(3)怎样才能得出尽量多的答案而又不重复呢?小组讨论交流,并完成如下的表格:
2元的张数(张)5元的张数(张)第1种第2种第3种第4种
(4)学生汇报,出示表格:
2元的张数(张)5元的张数(张)第1种58第2种106第3种154第4种202
(5)仔细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2元的张数如果增加,5元的张数就减少;2元的张数如果增加5张,5元的张数就减少2张;2元的张数只能5张5张的数;5元的张数都是双数……
三、反馈练习,拓展运用
(1)明明一家3人到动物园去参观,参观的门票有两种:价格最低的为30元,价格最高的为50元。明明买了3张票,一共可能用去多少元?
(2)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二的思考题。
教学反思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20以内退位减法表。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重难点:
能够把所有的有关计算题整理成减法表
教学准备:
20以内退位减法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我们已经学完了20以内退位减法,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复习课
板书: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复习
1、算一算
3+9=11-6=13-7=
4+8=12-3=12-4=
5+6=15-77+6=
2+7=16-8=13-6=
指名口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二、练习
1、复习(1)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出示第13页第2题
(1)竖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第一行十几减9,第二行十几减8,第三行十几减7......
你能按照这样的规律,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算式吗?
学生填表,师巡视,个别辅导,填完后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2)横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第一行11减2,第二行11减3,第三行11-4......
斜着看,你有发现了什么规律?
每一斜行得数都相等
得数是9的算式有哪些?得数是5,7的算式有哪些?
(3)口算练习
师任选一道算式,要求很快报出准确结果。
4、复习(3)
同桌游戏
5、复习(4)
课件出示:
11-5={16-8={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6、复习(5)、(7)
师计时,要求学生在1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
三、复习小结:
今天的复习课我们复习了这一单元的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乘一位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等的计算,在正确率和速率方面都达到基本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学习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多角度思维的训练,使学生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到数学的作用与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用加减和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能多策略地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进行竞赛,评选出最佳小组。
二、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口算:
(1)用口算卡片出示口算题,抢答。
(2)完成期末复习第16题。指名回答,集体校对。错的要找出错因。
2、笔算:
(1)用竖式计算第17题前面两竖。
(2)说说计算乘除法的注意点。
三、实践运用,拓展延伸:
1、宣布得星规则:
(1)规定时间内发、独立思考,讨论交流。
(2)抢答时,能正确表达意思可得星,组内成员可以适当补充。
(3)其他组有不同想法,或需要补充,意思正确也可获得一颗星。
2、完成第19题:
(1)出示四种不同形状的花坛图,介绍花坛每条边的长度,估计一下,哪一个花坛的周围的栏杆最长。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验证估计是否正确,进行计算。(关注整个过程中的新异思维方式,及时给予肯定奖励星。)
3、完成第20题:
(1)仔细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什么?学生独立解答。汇报做法,说说怎样想的?
4、完成第21题:
(1)说说你从表中获得了什么信息?要求什么?
(2)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条件解决问题。
(3)汇报结果与想法。
5、完成第22题:
(1)理解题意:从图上观察到什么?45座和30座分别是什么意思?
(2)独立思考用车方案,小组交流不同方案,比较异同和优缺点。
(3)小组汇报。
6、评出最佳小组。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结合学习情况进行思想教育。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9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和整理,我能够掌握前三个单元所学到的知识,能熟练掌握小数意义,正确、迅速地计算。
2、我要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巩固前三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我会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归纳总结法
学法:练习法、测试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复习前三单元的内容,分类整理。(自学)
二、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小结、导入新课,并出示学习目标。揭示课题
三、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
1、复习、整理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2、复习、整理认识图形。
3、复习、整理小学乘法。
(二)可以让学生翻阅课本中的第一、二、三单元,然后通过表格、网络图或列举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完成课本P50页第1题。
2、教材P50页第2题。
四、点拨升华
当乘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被乘数。
当乘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被乘数。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达标检测
完成学案中的课内巩固练习题目。学生独立做
七、拓展提高
1、教材P50页第3题
(1)两个乘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2)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教材P50页第4题。
两个相邻整数之间有无数个小数。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列式。
八、作业布置:教材第50页的第6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找到数学问题,能够利用题目中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简单的推理判断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看看哪一位小朋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
二、基本训练。
列式计算。
3与6的和是多少? 3比6少多少?
仔细审题,集体列式口答。
三、复习。
1、“期末复习”第16题。
(1)出示第16题,说一说这道题已知什么?为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为什么用乘法算?你是怎样想的?
(求3人浇多少棵,也就是3个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学生集体口答书中的'三个问题。
2、“期末复习”第17题。
(1)出示第17题,提问:图中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2)你能解决书中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书中第1~4个问题,集体交流说说想法和算法。
(3)选出你喜欢的两件玩具。算一算买这两件玩具一共要多少元?(学生独立解答,小组内交流)
(4)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分组讨论,集体交流时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3、“期末复习”第18题。
(1)出示第18题图,提问:图中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分别是多少元?
(2)你能解决收中所提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解答书中所提的3个问题,集体交流时说说想法和算法。
(3)根据这道题所给的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时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期末复习”第19题。
(1)出示第19题,看图说一说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图中告诉我们“小松鼠采了5个椰子,小猴采的比小松鼠的4倍多一些,5倍少一些”需要解决的是“猴子最少采了多少个,最多采了多少个”)
(2)提问:“小猴采的比小松鼠的4倍多一些,5倍少一些。是什么意思?你会解答吗?”
(3)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1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58页、第59页练习十三。
教学目标
1、复习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进一步巩固练习和综合运用。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是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联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理清条件的好习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多种方法思考解答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两位数乘两位数》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大家打开书,快速浏览书本第41-59页,看看这一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看书后汇报,师生共建构知识结构图。
师:真不错,在同学中的共同梳理下,使我们这个单元的知识又一次有序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课件显示知识树,加深印象。
二、系统整理、梳理知识
课件出示书第58页第一题。
师:请认真观察表格,思考:
哪些积是口算得到的?
师:自己先独立思考,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师巡视指导。(3分钟)
1、梳理口算方法
师:请你借助表格来说一说哪些积是口算得到的?
生:都有一个0.
师小结:两个因数的末尾至少有一个0的,都可以通过口算计算出它们的积。
师:你能结合这两道题说明是怎样口算的吗?生结合题目说口算过程。(课件演示)
师:你能总结下口算乘法的方法吗?
生小结汇报。
教师总结: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我们可以先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课件呈现)
2、梳理笔算方法
师:请你借助表格来说一说哪些积是笔算得到的?你能借助这一题来说明是怎样笔算的吗?
(生结合题目讲解,教师课件演示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
师:通过刚才的复习,谁能帮助大家回忆一下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生小结汇报。(课件)
教师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①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和因数的个位对齐;
②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尾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③然后将两次乘得的数相加。
3、判断并改错(课件出示)。
师:这是冬冬同学做的两道题,同学们帮他检查,看看他做对了吗?错的请你在练习本上帮他改过来。
生在练习本上做,找生说明错误原因及正确答案。
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的判断。你能具体说说他错误的地方吗?(课件演示)
师:笔算乘法要些注意什么?
提醒注意:笔算时,要注意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哪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4、梳理解决问题方法
课件出示书本58页第2题。
师:冬冬家有一个果园,种了4行橘子树,每行8棵,今年平均每棵收获橘子25千克。请你帮冬冬算一算:今年冬冬家一共收获橘子多少千克?第一小题属于我们学过的哪种类型的应用题?(连乘应用题)请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找2名生板演,呈现两种不同的方法,并追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让生讲解解题思路)
师:如果把800千克的'橘子装箱运走,每箱8千克,5辆三轮车,平均每车运多少箱?该怎样列式?请独立完成。(找2名生板演,呈现两种不同的方法,并追问:第一步求的是什么?让生讲解解题思路)第二小题属于我们学过的哪种类型的应用题?(连除应用题)
使:如果每千克橘子卖2元,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生提问并解答。(师指名说一说)
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面对问题,我们既可以从已知信息出发,边读边想: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与其他信息有什么关系?能求出什么?我们也可以从问题出发进行分析:要求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所需要的信息题目中能直接找到吗?如果没有可以通过哪些信息求出来?其实很多问题都可以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30×23=13×20=
24×5=100×70=
22×40=60×70=
31×3=14×50=
17×400=
2、辨是非,对的打“√“,错的打”ד。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不是四位数,就是三位数。()
12×4的积与16×3的积相等。()
两个数相乘,乘数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没有0。()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出判断原因。
3、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3个蛋糕装一袋,6袋蛋糕装一盒,36盒有多少个蛋糕?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A.36÷(6×3)B.36÷6÷3C.36×6×3
将240本书分给2各班,每个班有4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多少本书?下面算式错误的是()。
A.240÷2÷4B.240÷(2×4)C.2×4×240
4、教材第59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发现,集体订正,总结规律。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对个单元的整理和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大家在今天的学习中有这么多的收获啊!这些原本零散的知识好比一颗颗美丽的珍珠,我们通过整理和复习把它们串成了一串价值连城的项链!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计算中牢记算理,更加细心,都能成为计算的高手!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辛苦了!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12
教学目标:
1.结合情境,再次体会减法的实际意义。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减法问题并解答。
3.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和认真倾听与理解别人思路的能力,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寻找生活中的减法原型,丰富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减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减法,你们能举几个例子说说什么时候用减法吗?
二、应用提升
1、还剩下多少
在观察情境图,你能说说图中讲了什么故事吗?试着提一提数学问题。(原来有4个苹果,小刺猬拿走了1个,还剩几个?桌上原来有3本书,爸爸拿走了2本,还剩几本?)能否试着用算式表达?说一说算式每个部分的含义。4-1=33-2=1
2、说一说
(1)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4-1=3”来表示?
(2)同桌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图并说一说图意。
三、练习巩固
1、练一练第3题、通过观察连环画,先理解图意,再列出减法算式。
2、练一练第5题、通过观察小兔子拔萝卜的.莲花花故事情境,写出减法算式。只要学生对所列算式解释合理,都应给与鼓励。
3、练一练第6题、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写数,再引导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规律,即铅笔的数量每次都减少1支。
四、数学游戏
练一练第7题,教师举出数字卡片,学生迅速找出能计算出对应得数的算式卡片。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作业布置
书本与爸爸妈妈说一说5-1=4可以表示什么。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13
一、复习内容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二、复习目标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难点:用多种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学生快速翻看课本第41~57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自主整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教师巡视并指导)
4.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
①口算乘法。
②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
③解决问题:用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5.教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的知识思维导图,组织学生一起回顾各小点的具体知识。
二、知识应用
(课件依次出示各题)
1.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和笔算。(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2)组织学生小组中议一议题中的问题。(教师巡视并指导)
(3)点名学生说一说。(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2.教学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教师订正)
(2)发现规律。
①师:计算第一排算式的两个乘数之间的和,再分别计算出得数并比较积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先计算,再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发现。
③教师小结:两个乘数的和一定时,两个乘数相差越小,它们的积越大,当两个乘数相等时,积最大。(课件出示小结)
(3)组织学生用第二排算式验证规律,并说一说。
3.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1)学生读题,了解题中信息。
点名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对回答不完整的,给予补充。
(2)师:第一问有几种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用连乘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3)第二问要求什么?该怎样列式?
点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有疑问的学生,集体订正)
(4)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第三问,点名说一说。(课件出示示例及答案)
三、巩固反馈
1.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1题:93 700 380 780
6800 54000 120 20xx
第2题:256 289 324 484
888 2640 20xx 774(竖式略)
2.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4、5题。(点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第4题:28×22×6=3696(个)或28×(22×6)=3696(个)
第5题:1260÷7÷9=20(元)或1260÷(7×9)=20(元)
3.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8×4×9=288(人)或8×(4×9)=288(人)
(2)288÷6÷3=16(人)或288÷(6×3)=16(人)
(3)答案不唯一,例如:参赛的男生有多少人?
288-120=168(人)
四、课堂小结
本单元结束了,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14
上课时间: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P24,P25“练一练”第1、2小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认识加法的意义。
2、在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和与同伴合作交流活动中,探索得数是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从具体的情境中提出加法问题并解答。
4、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体验加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数数、数学符号等方式,初步体会加法(合并在一起的`)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请同学们猜一猜一种学习用品:“细长身体黑心肠,穿着木头花衣裳。画画写字它全会,就是不会把歌唱。”
二、探究学习,体验意义
1、有几支铅笔
(1)(课件出示图一)你找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2)(课件出示图二)现在笑笑怎么做了?(突出“合起来”)让我们跟着笑笑做一遍这个动作。
(3)做完这个动作,你最想问的问题是什么?
(4)揭示课题:《一共有多少》
(5)现在笑笑手里一共有几支铅笔?你用什么方法得出是5支的?
2、有几只熊猫
(1)同学们还想不想猜谜语呢?猜一种动物:“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去看看大熊猫(课件出示情境图)。
(2)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3)谁能用数学图形来表示这3只吃竹子的熊猫呢?
生:用3个圆形表示3只在吃竹子的大熊猫。(板书“○○○”)
师:用数字多少来表示?
生:3(板书“3”)
能不能也用数学图形表示这2只大熊猫呢?
生:用2个圆形表示2只在玩皮球的大熊猫。(板书“○○”)
师:用数字多少来表示?
生:2(板书“2”)
(4)课件出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大熊猫?为什么是5只,说说你的想法!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把○用红色的圈圈起来。)
师:一共是5只。(板书:5)把3和2合起来,我们可以用这个符号“+”来表示,我们把它读作“加号”。(板书加号后引导学生边跟读边书空两次)
师:这个算式读作:3加2等于5,(板书)指名读、齐读。
(5)师:现在,在这个加法算式中3代表的是?2呢?那“+”呢?(配合手势)谁能来完整地说一说“3+2=5”表示什么意思呢?
(6)师小结:3+2=5是一个加法算式,加法是表示把两部分(或几部分)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以上环节中学生如有说出2+3=5的算式,建议加以肯定和引导,初步渗透加法交换律。下同。
三、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师:今天的新知识你们学会了吗?老师想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学生同桌合作,用小棒代替“摆一摆,算一算”里的桃子、花和鸭子,动手摆一摆,算一算,并交流算式里的数字和加号各表示什么,完整地说出整个算式表示什么。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四、巩固练习,应用提升
1、课件依次出示“说一说,填一填”的三幅情境图片。
(1)小朋友的表现真棒!小鸟也被你们吸引过来了。谁能当当小老师,来读一读题目。
师:看了这幅图,你觉得可以怎么列式呀?说说你的想法。(3+2=5/2+3=5)
(2)谁来说一说关于小猫的数学故事?(2+2=4或3+1=4/1+3=4)
(3)看,活动室里,小朋友在干什么呢?谁来列出一个加法算式?3+2=5/2+3=5或4+1=5/1+4=5
2、手指游戏。
(1)学生根据教师的比划说出算式和得数,注意体现两部分手指合并起来的过程。
(2)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想夸夸谁?
板书设计:一共有多少3+2=5读作:3加2等于5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15
课型:复习
课授课时间:第周第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退位减法表。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找规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重新排出一个减发表。
教学重点: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具准备: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二、引导学生找规律:
1、仔细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看看算式是怎样排列的',一共有多少个?
2、小组活动: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互相商量商量,看看这个表有那些规律?学生可能找到横、竖、斜等各种规律。
3、组与组之间交流,教师启发: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三、各小组用事先准备好的算式卡片重新排一个表,以展示各组的新发现。
四、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说一说差是6的算式有哪几道?除了表中算式,还有哪些?生答,师板书。
2、看一看这些算式,哪些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哪些是我们刚刚学习的?哪些是以后要学算式?
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整理和复习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数学单元复习教案】相关文章:
《第二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04-12
第一单元复习七教案07-12
《第一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10-25
数学复习课教案03-07
化肥第十一单元复习课教案03-19
数学复习教案(精选18篇)11-09
高三数学的复习教案03-19
六年级数学教案单元整理和复习04-04
三年级数学教案:《单元整理复习》教学06-05